考研英语 复习效果自测三步法
“djdjyyg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考研英语 复习效果自测三步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考研英语 复习效果自测三步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考研英语 复习效果自测三步法
考研英语 复习效果自测三步法
考研英语作文备考 切忌生搬硬套
2014考研英语 强化阶段不能忽视词汇
2014考研英语:单词之路如何“规避风险”
2014考研英语预热:揭开考纲的那层面纱
第一阶段 检验原始水平
要检测自己是否有进步,必须要知道原始起点在哪里。通过首轮复习之后,相信考生在单词上都会有较大积累,专家建议可先使用2-3套稍旧一点的考研真题,用尽量模拟实战的时间和环境来做一个检测,使用真题是为了使检测标准符合考研的真实要求,模拟实战是为了使结果真实,接近自己的实际水平。测试2-3套题的目的是使结果平均可信,排除偶然性。作文部分可以请水平高的朋友或者相熟的老师帮忙批改,听力部分当然就不用管了,直接对答案就行。这一步只需要花2-3天时间,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目前的.水平,包括大概所处的分数段,各部分题目所花的大概时间,单词和作文的水平也能大致感觉出来。考研 教育|网
切记,批改完之后并不是把真题卷仍到一边,或对照答案再做一遍,而是先暂时保留,只需了解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就行。
第二阶段 专题训练
在这个阶段,应该按照考试各部分的要求,制定清楚的计划对词汇、阅读、翻译、写作各部分做重点的分部训练,不必急着一套套的做模拟题,那是没用的。在自己各部分知识水平没有提高之前,匆忙做整套题只会继续打击原本就脆弱的自信。
词汇除了背诵之外,专家建议看《考研英语阅卷人词汇周计划》这本书,书里在词汇和完型部分讲解得很不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难度讲,有利于考生摸底训练。不过只看词汇部分就可以了,别的不管。做法是用完整的时间,排除干扰,关起门来模拟实战,一次4篇,连续完成。隔天训练一次,记录所花时间和正确率。对于翻译,没有太多经验,就是平时词汇、阅读积累,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学生,所翻出来的词句都大同小异,这不是拉分点,所以考生可在平时阅读和词法的积累上多下功夫就行。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需要两点,有时可能一两个亮点就能获得高分,例如有同学用雅思阅读的句篇结合考研的词汇来写,这样会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前提条件是不能有明显的语法错误。这个阶段建议坚持1-2个月,坚定执行计划,时间足够的话,会有明显的进步。
第三阶段 再测试
在第二阶段后期,慢慢就可以过渡到模拟测试阶段,结合继续的复习。这段时间应该至少每周做2套模拟题,模拟题不一定全是新的,如第一阶段中保留下来的真题,可以从新做一遍,巩固复习的成效,同时通过模拟的结果来总结自己哪部分还是相对较薄弱的,并在复习中有所侧重地多花时间复习。在以往复习中,同学们常常会迷惑:哪些模拟题好,说实话,这个很难说,模拟题还是模拟题,始终和真题有差距,而且每年的情况不一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除非是从命题组里出来的教授所编的模拟题。专家建议同学们可从周一到周五抽2套模拟测试来做,周六做一套考研真题,周日来总结这几套题的情况,做一些分析。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把词汇和完型里错的题目记录下来,并把做错的阅读选项和原文的对应用荧光笔画出来,都归纳到自己的错题库里,以后临考复习时可提前警惕。这个阶段建议坚持1个月。
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复习效果的检测,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我。
篇2:考研英语复习通关三纲领
考研英语复习通关三纲领
考研(微博)英语的复习是一个从基础不断提升的过程,考研英语的复习要有针对性的高效率复习,制定一个详细有效的复习计划,并按计划安排执行,这样才能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完成繁重的复习任务。考研教育网教育英语教研室杨老师就这一学科的安排计划,给广大考生做一详细讲解。
一、制定复习项目阶段,明确各阶段复习目的。
第一阶段:3月份至7月份 打基础,夯实基本功;
第二阶段:7月份至10月份 系统复习,全面提升;
第三阶段:11月份至12月份 查漏补缺,模拟训练;
第四阶段:1月份至考前 最后冲刺,保持状态。
二、确定复习计划安排,明确每阶段复习内容。
1.3月份至7月份:重点准备基础,单词从五个方面来准备:单词发音、单词词缀、单词词义、单词用法、单词关系(同义词,反义词,派生词等)。练习翻译阅读文章能中的长难句,把握长难句,积累理解语句基础,对阅读和写作会有很大的提高,包括词汇的理解运用。阅读练习定量定篇,在练习中学会浏览阅读和快速阅读的方式,提高自己对阅读时间的要求,这样阅读的效率和答题的速度就能得到提高。
2.7月份至10月份 在之前基础已经打好的前提上,直接做真题,检查自己的英语能力,并以错误为导向,即每一道做错的题目要分析错误原因,总结出题规律,避免错误发生。可以上辅导班,进一步提高。
3.11月份至12月份 模拟强化,真题总结,查漏补缺,体验实战的感觉,也不要忘了单词的巩固和记忆。
4.1月份至考前 调整心态,强化记忆,做真题保持感觉,根据个人弱势调整复习重点和时间,对薄弱考点进行突破。
三、重点分析考研英语专项练习,单词、阅读、写作
1.单词:词汇量是考研英语的根本。教育部大纲中规定的是5500个单词,那么对自己的要求只能是高于这个数字,因为大纲中还涉及到了与专业和个人兴趣相关的单词,所以单词复习是一个需要详细制定计划,并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考研教育网教育建议考生买本单词书每天专门抽时间背。很多人说阅读的同时记单词,个人觉得不可取,第一效率太低,你打算阅读多少篇文章增加多少词汇量?最直接最快速的增加词汇量的方法就是背单词!第二一词多意,每个单词在文章中都只是一种特定的`意思,你能通过阅读轻易的掌握它所有的意思吗?况且考研英语最喜欢考的就是单词比较偏的那个意思。有条件的也可以使用记单词学习软件,现在记单词的词汇软件很多,它既能提高记忆效率,又可以避免像使用书本或词典记住后面忘记前面,一边学习一边忘记的现象,单词记得牢固,有了词汇扎实的基础后复习就轻松很多了。
2.阅读理解:阅读占的分数非常多,也是考研英语最重要的部分。要想把阅读搞好,词汇的基础复习是前提,只有能够做到大部分的考研词汇都能够掌握其意思及关联,才能谈阅读速度和技巧。在阅读上困扰同学们的问题无非是:速度跟不上,长难从句搞不懂,选项辨析不清楚。所以,阅读速度要跟上,考研教育网建议考生强迫自己有选择地读不同专业不同内容的英语文章,从平时开始,在做题以外的时候自然地去读。当你自然地理解了一篇东西,哪怕是猜测到一些大意,这个速度比硬梆梆地去啃是快很多的。尤其对于准备时间比较充分的同学来讲,应该强迫自己每天花半个小时去读一些英语文章,特别是要选一些略带有专业性质的文章,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和敏感度,这个工作坚持一两个月后,对加强自己的语感和猜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之外多看看《CHINA DAILY》和《21st century》等比较容易买到,难度也够用的报纸,培养一下自己的英文语感和思维表达能力。
3.作文:练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写作词汇、写作思路和实际写作。考研教育网教育建议考生前两项可以在开始复习时就有意识地积累和训练,而最后一项需要在拥有一定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后再开始进行。
(1)写作词汇。可以跟其他词汇记忆同时进行。
(2)写作思路。可以就某个题目,先自己构思,然后对照范文进行对比、学习;同时积累词汇和有用的句型。
(中国大学网考研 ) □■篇3:四种方式检验考研英语复习效果
四种方式检验考研英语复习效果
2014英语复习掌握方法打赢考研持久战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 按部就班稳扎稳打
考研复习第一阶段已接近尾声,相信考生在首轮备考中对英语都有较为系统的复习,接下来第二轮复习将是对首轮复习效果的集中检验,如果首轮复习不到位,第二轮复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复习的成效需要测试来检验,我们该如何测试?专家把考研的模拟测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检验原始水平
要检测自己是否有进步,必须要知道原始起点在哪里。通过首轮复习之后,相信考生在单词上都会有较大积累,专家建议可先使用2-3套稍旧一点的考研真题,用尽量模拟实战的时间和环境来做一个检测,使用真题是为了使检测标准符合考研的真实要求,模拟实战是为了使结果真实,接近自己的实际水平。测试2-3套题的目的是使结果平均可信,排除偶然性。作文部分可以请水平高的朋友或者相熟的老师帮忙批改,听力部分当然就不用管了,直接对答案就行。这一步只需要花2-3天时间,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目前的水平,包括大概所处的分数段,各部分题目所花的大概时间,单词和作文的水平也能大致感觉出来。
切记,批改完之后并不是把真题卷仍到一边,或对照答案再做一遍,而是先暂时保留,只需了解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就行。
第二阶段 专题训练
在这个阶段,应该按照考试各部分的要求,制定清楚的计划对词汇、阅读、翻译、写作各部分做重点的分部训练,不必急着一套套的做模拟题,那是没用的。在自己各部分知识水平没有提高之前,匆忙做整套题只会继续打击原本就脆弱的自信。
词汇除了背诵之外,专家建议看《考研英语阅卷人词汇周计划》这本书,书里在词汇和完型部分讲解得很不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难度讲,有利于考生摸底训练。不过只看词汇部分就可以了,别的不管。做法是用完整的时间,排除干扰,关起门来模拟实战,一次4篇,连续完成。隔天训练一次,记录所花时间和正确率。对于翻译,没有太多经验,就是平时词汇、阅读积累,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学生,所翻出来的词句都大同小异,这不是拉分点,所以考生可在平时阅读和词法的积累上多下功夫就行。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需要两点,有时可能一两个亮点就能获得高分,例如有同学用雅思阅读的句篇结合考研的词汇来写,这样会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前提条件是不能有明显的`语法错误。(考|研教育网整理)这个阶段建议坚持1-2个月,坚定执行计划,时间足够的话,会有明显的进步。
第三阶段 再测试
在第二阶段后期,慢慢就可以过渡到模拟测试阶段,结合继续的复习。这段时间应该至少每周做2套模拟题,模拟题不一定全是新的,如第一阶段中保留下来的真题,可以从新做一遍,巩固复习的成效,同时通过模拟的结果来总结自己哪部分还是相对较薄弱的,并在复习中有所侧重地多花时间复习。在以往复习中,专家通常会会被问到:哪些模拟题好,说实话,这个很难说,模拟题还是模拟题,始终和真题有差距,而且每年的情况不一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除非是从命题组里出来的教授所编的模拟题。专家建议同学们可从周一到周五抽2套模拟测试来做,周六做一套考研真题,周日来总结这几套题的情况,做一些分析。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把词汇和完型里错的题目记录下来,并把做错的阅读选项和原文的对应用荧光笔画出来,都归纳到自己的错题库里,以后临考复习时可提前警惕。这个阶段建议坚持1个月。
第四阶段 实战测试
实战测试阶段最好是离考试还有一个月左右进行(暂时不作要求)。此阶段使用最新的五套真题,每隔一天实战测试一次。用答题卡、作文纸,并掐着表,关门闭户,用铅笔,全部模拟实战,测示真是水平。最好手边有一本有答案详细讲解的辅导书,当测试完成后,可及时仔细研究错题的原因,补充知识点,这样可以防止自己对错题原因的主观臆断,而且能够记忆深刻。这件事做完大概离考试还有20天左右,建议放松3天,别做题,让自己蹦紧的神经放松一下,然后开始花几天研究自己的错题库,防止同样错误的再犯。考前最后10天安排合适的时间做最新的一两套真题,就是和的,这样之后,估计你对自己的水平就会有清晰的认识了。
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考研复习方法众多,只要有助于备考就是好方法,以上测试方式可能只是其中之一,希望能对2014考研学生有所帮助。
篇4:考研心理学首轮复习自测模拟试题三及答案
万学・海文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3.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 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 )。
A.动觉 B.痛觉 C.平衡觉 D.内部感觉
5.()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传递信息的
A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B 模式理论 C 特异化理论 D 行波理论
6.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A 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 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看到树叶的颜色总是绿色的
C 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 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7.()能够很好地解释在某些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现象
A衰减理论 B 过滤器理论 C 认知资源理论 D 双加工理论
8.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A 指向性 B 集中性 C 目的性 D 能动性
9.幼儿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A 典型事例 B 定义 C 言语讲解和概括 D 概念名称的组合
10.学习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是()
A 连锁学习B 信号学习C 辨别学习D 概念学习
11.具有加工信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
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 C工作记忆 D 长时记忆
12.内容效度主要用于考察()的有效性
A 智力测验 B 人格测验 C 特殊能力测验 D 成绩、技能测验
13.既影响信度又影响效度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抽样误差 D 评分误差
14.考察学生某次考试的分数与教师评定学术等级之间的相关程度,应采用()
A 积差相关 B 斯皮儿曼等级相关 C 肯德尔和谐系数 D 二列相关
15.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A 集中思维B 抽象思维 C 发散思维 D 直觉思维
16.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是()
A 语言的加工B 语言的理解 C 语言的表征 D 语言的产生
1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的活动来实现
A 神经系统B 感觉器官 C 大脑皮层 D 传到神经
18.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A 选择性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19、在“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对前瞻性记忆的影响”这一研究中,自变量是()
A目标熟悉性 B任务难度 C前瞻性记忆 D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
20、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形状和方向错觉()
A佐尔拉错觉B冯特错觉C爱因斯坦错觉D潘佐错觉
21. “赛马跨越障碍,加速冲刺动作”是( )。
A.本能行为 B.习惯动作 C.随意动作 D.不随意动作
22.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23. 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24. 行为主义认为( )。
A.要研究行为必须研究神经系统 B.学习是动物行为最重要的方面
C.复杂的行为可以分解为更为简单的过程 D.所有的行为都可描述为先天预成的
25. 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6. 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的形式是( )。
A.表象 B.想像 C.意识 D.思维
27. 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28. “灵感或顿悟”是()。
A.创造思维 B.再现思维 C.分析思维 D.直觉思维
29.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30.当噪音出现的条件下,被试做出“有信号”判断的概率,称作()的条件概率
A 击中 B 漏报 C 虚报 D 正确拒绝
31.下列哪一项不是纵向设计的缺点()
A 耗时长 B 被试流失严重 C 缺乏系统性 D 会加入许多新的无关变量
32. 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而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为 ( )。
A.海马区 B.额叶 C.顶叶 D.枕叶
33.“想吃鱼,又怕腥”是哪种冲突(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单向冲突
34. 你认为暖色调的房间可以减少人的不良情绪,这是你的( )。
A.理论 B.实验设计 C. 问题 D.假设
35. 某研究发现,近40%的少年犯来自单亲家庭,请问该研究使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 )
A.自然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6.格赛尔的“双胞胎爬梯实验”运用的是()
A 横断研究 B 纵向研究 C 聚合交叉研究 D 双生子研究
37.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
A 有意识B 无意识 C 前意识 D 潜意识
38.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
A 自称量表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 D 评价中心
39.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
A 算术平均数B 中数 C 众数 D 四分差
40.在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Z分数的标准差是()
A 1 B 0 C 根据具体数据而定 D 无法确定
41.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
A 共同要素说 B 形式训练说 C 概括化理论 D 关系转换说
42.下列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中,哪一种是积极依恋()
A 安全性依恋 B 回避型依恋 C 反抗型依恋 D 合作型依恋
43、被试内设计的'变异来源可以分为三部分:组间变异、区组效应和误差变异,其中组间变异可以检验()
A区组效应 B不同实验处理的差异 C被试内个体差异 D残差
44.关于成人认知发展,卡特尔提出了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不正确的是()
A 流体智力决定于个人的禀赋,受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小
B 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C 神经生理的老化导致基础的认知能力退化,将导致晶体智力下降
D 通常信息加工能力,20岁以后发展到顶峰,30岁以后逐渐降低
45.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让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作的目的是为了()
A 牢记住题目内容
B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 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46.在假设检验中,α取值越大,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A 越高 B 越低 C 越明显 D 越不明显
47.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不包括()
A 问题的提法不同 B 建立假设的形式不同 C 结论不同 D 否定域不同
48、“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这一观点是()的体现
A关键期B敏感期 C最近发展区D观察学习
49. 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
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 )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50.方差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检验()
A 综合虚无假设B 部分虚无假设 C 组间虚无假设 D 组内虚无假设
51. 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 )。
A.反馈信息 B.合理设置课堂环境 C.创设问题情境 D.作业难度
52.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之间的关系为()
A 因果关系B 共变关系 C 函数关系 D 相关关系
53.在200个学生中,答对某项目的人数是120人,则该项目的难度P值是()
A 120 B 60 C 0.40 D 0.60
54.初测用的测验并非正式测验,初编题目的数量根据要求应()最终所需要的数量
A 少于 B 等于 C 多于 D 有时多于、有时少于
55.样本容量均影响分布曲线形态的是()
A 正态分布和f分布 B f分布和t分布
C 正态分布和t分布 D 正态分布和卡方分布
56.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对区组划分的基本要求是()
A 区组内和区组间均要有同质性
B 区组内可以有异质性,区组间要有同质性
C 区组内要有同质性,区组间可以有异质性
D 区组内和区组间均可以有异质性
57.检验一个因素多项分类的实际观察与某理论次数是否接近,这种卡方检验是()
A 配合度检验 B 独立性检验C 同质性检验 D 符号检验
58、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中心相同,峰度不同
B中心相同,峰度相同
C中心不同,峰度不同
D中心不同,峰度相同
59、单侧检验改为双侧检验时,拒绝虚无假设的可能性()
A变大 B变小 C无关 D不变
60、增加信号的先验概率,会使()
A d’的值越大 B d’的值越小 C 越大 D 越小
61、散点图中的散点在一条直线上,说明两个变量的相关为()
A r=1 B r=-1 C r=±1 D r=0
62、两列数据均属正态分布,一列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为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它们的相关是()
A点二列相关B
篇5:考研教育学首轮复习自测模拟试题三及答案
08年考研教育学首轮复习自测模拟试题三及答案
说明:
1.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本试卷共分四个部分: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
3. 本试卷为闭卷、笔试试卷。
4. 选择题的答案请填入题后的“选择题答题纸”内。
一、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乌申斯基
C.巴班斯基 D.维果斯基
2.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
A.活动和交往 B.自我教育
C.学校教育 D.道德内化
3.创立“发现法”教学的是( )
A.瓦根舍因 B.斯金纳
C.布鲁纳 D.洛扎洛夫
4.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
A.访问者及介绍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试的反应失真,使调查资料产生较大误差.
B.访谈调查常常是个人之间进行的,样本的代表性不会影响访谈调查的资料价值.
C.遗失被试的资料可能会造成取样的偏差.
D.对调查对象的群体资料必须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群体的基本单位.
5.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条件3
A.遗传素质 B.教师水平
C.父母培养 D.后天学习
6.( )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3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杜威 D.马斯洛
7.20世纪初,创立实验教育学,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活动,为教育学研究提供新方法,进一步推动教育学科学化的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是( )
A.赫尔巴特 B.福禄倍尔
C.梅伊曼和拉伊 D.弗洛伊德
8.( )是获取科学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A.实验与观察 B.假设
C.统计 D.测量
9.( )认为个体认识的起源既不是外部客体给予的刺激,也不是有机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呈现,而是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交互作用的结果。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马斯洛 D.杜威
10.我国颁布且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1.最早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布鲁纳
12.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 )
A.《论共产主义教育》 B.《教学与发展》
C.《教育史》 D.《新教育大纲》
13.在对课题研究进行设计时,不包括的一项是( )
A.确定研究方法 B.论证课题
C.制定研究计划 D.选择研究对象
14.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15.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
A.“以吏为师” B.“以法为教”
C.“化性起伪” D.“不言之教”
16、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比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
A.教育实验观察
B.严格控制的观察
C.全结构式观察
D.教育现场观察
1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
A.家长的配合 B.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
C.教师的实际水平D.学生的实际水平
18.《学记》中提出 “长善救失”体现了( )
A.知行统一的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9、战国后期,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教育文献是(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20、在教育史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普鲁士
21、适当过渡学习能促进知识保持,研究表明,最佳效果的过渡学习是学习熟练程度达到( )
A. 130% B.140% C.150% D.160%
22、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练习B.学习C.强化 D.巩固
23.下列不是阿特金森所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模型的缺陷的是( )
A.人的成就动机被看成仅仅由内部因素所激发,没有充分看到外部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成就动机的作用
B.初步把动机的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结合起来
C.对影响成就和行为的内部因素的'了解和探讨不全面和不够充分
D.对认知的作用的了解是模糊的,笼统的,不具体的
24.“对抗偏见”是一种专门用来改变学生在特定的领域内的原有认识的以对话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它是由( )提出的
A.科斯格儒 B.罗尔
C.查朴尼 D.斯太威
25.( )是把成就看作赢得相应社会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是一种外部动机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内部动机 D.认知内驱力
26.古儒学校产生于古代的( )
A.埃及 B.苏美尔
C.希腊 D.印度
27.智者派提出了古希腊课程中的( )
A.前三艺 B.后四艺
C.七艺 D.六艺
28、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河北定县主持乡村建设实验运动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 B.陶行知 C.黄炎培 D.梁漱溟
29、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
A.问答法 B.发现法 C.讲授法 D.雄辩术
30、1916年出版的( ),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A.《我的教育信条》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学校与社会》
D.《人的问题》
31、1840年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诞生,其创立者是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 )
A.瓦德蔡克 B.福禄倍尔 C.巴西多 D.裴斯泰洛齐
32、德国19世纪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
A.费希特 B.赫尔巴特 C.第斯多惠 D.洪堡
33.主张把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教育理论的是( )
A.存在主义教育 B.分析教育哲学
C.新行为主义教育 D.结构主义教育
34.1958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战后主要教育大法是 ( )
A.国防教育法 B.毛雷尔法
C.史密斯―休斯法 D.高等教育法
3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是( )
A.桑代克 B.布鲁纳
C.加涅 D.赫尔巴特
36“立五经博士”是( )的决策.
A.汉武帝 B.秦始皇
C.汉文帝 D.秦二世
37.科举考试是在( )时终结的.
A.洋务早期 B.维新运动后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早期
38.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是( )
A.毓实女中 B.蒙养院
C.马礼逊学堂 D.英华学院
39.万木草堂是( )创办的.
A.陈千秋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宝箴
40.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救篇》
41.夸美纽斯为6-12岁的儿童设计的学校是( )
A.国语学校 B.拉丁语学校
C.小学 D.母育学校
42、“六艺”教育的中心是( )
A.礼乐教育 B.军事教育 C.文化知识教育 D.科学知识教育
43、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完备于( )
A.魏晋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44、明代书院在宋元基础上又具有了新的职能,即( )
A.藏书 B.供祀 C.育才 D.议政
45.泛爱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A.康德 B.巴泽多
C.赫尔巴特 D.卢梭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46、无关变量就是对研究不起作用的变量。
47、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针,二者并没有什么区别。
48、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
三、简答题:49-54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49.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5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什么?
51.简述苏格拉底教学法
52.简述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3. 制约问题解决的要素有哪些?
54.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和过程
四、分析论述题:55-57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7、本题为必选题,请在Ⅰ、Ⅱ两道题中选取一道做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55、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56、论述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57、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什么?对学校教育有何指导意义?
Ⅱ教育行动研究的的含义是什么并论述其特点和优缺点
答案:
1-5 CACBD
6-10 BCAAB
11-15 BDBAD
16-20 DCDDD
21-25 CCBCB
26-30 DAAAB
31-35 BCBAD
36-40 ACCBB
41-45 BACDB
46.无关变量就是对研究不起作用的变量
无关变量是泛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数值因而对研究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说它无关,是指它与自变量无关,与研究目的无关。但它对研究结果会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控制,因此也称之为控制变量。
因此,无关变量是对教育研究不起作用的变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47、答:错误。教育目的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规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教育方针是阶级和政党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两者出发点不同、指向对象不同、实际功用不同、隶属范畴不同。
48.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
教育研究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目的在于揭示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并非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成为教育研究的对象。
这种现象必须是那种具有潜在探索研究价值的教育现象才行,有些教育现象是偶然的、个别的发生的
【考研英语 复习效果自测三步法】相关文章:
3.考研英语基础复习
10.考研英语复习技巧经验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