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识字7》第三课时教案

《识字7》第三课时教案

2023-05-31 08:23: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olanda群”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识字7》第三课时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识字7》第三课时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识字7》第三课时教案

篇1:《识字7》第三课时教案

《识字7》第三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识字7

共几课时 3

第几课时 3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完成有关练习。

3.进一步了解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

重难点背诵谚语,完成有关练习。

教学资源

1.小黑板

2.相关练习

一、背诵谚语

二、迁移练习。

1.自由完成。

2.参与讨论.订正。

1.照样子写字,并组词

人——从——众 月——朋

木——( )——( ) 又——( )

2.填空

二人( ),三人( )。

众人( ),黄土( )。

二木( ),三木( )。

( 不成线,独木( )。

3.歌曲导行

1、齐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2、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4.说故事

说说自己通过合作成功完成的一件事情。

5.读读背背

团结一致 齐心协力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人心齐,泰山移

独木难支,孤掌难鸣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小结。

篇2:《识字7》第一课时教案

《识字7》第一课时教案

设计理念:

主体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为前提,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由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主体意识,增强参与学习的效果;注重精心设计问题,启示参与学习的方法;注重面向全体,激发主体人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预设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情感目标:喜欢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预设教学重点:

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预设教学难点:

理解第三句对子的意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卡通图片、自制游戏卡片等

预设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马丁是个七岁的男孩,他的每一个早晨都充满着奇妙的色彩,每天醒来都是一个新的角色,一会儿是功夫大师,一会儿是机器人……(课件出示马丁的动画图片)

2、今天早上醒来小马丁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小作家,他准备了一首对子歌送给小朋友们。这首对子歌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识字7》。(出示课题)

(通过颇受孩子们欢迎的卡通人物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⑴、想不想不用老师教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如果在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⑵、请小朋友们快快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遇到困难可以请小伙件帮忙,也可以请教老师。

⑶、生自由拼读课文。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名读课文。

⑴、指名读课文。

⑵、小老师带读课文。

3、打节拍读课文。

⑴、师拍手示范读。

⑵、生自由练习,后一齐拍手读。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形式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三、学习新词,识记生字

1、生边读课文边圈出不明白的词语。

2、交流:哪些词语是你不明白的?

3、出示词语,读一读。

4、创设故事情境,感悟“虚心、骄傲”等词语。

“今天小马丁还带了两个小男孩要介绍给小朋友们认识。”

“小刚和小峰是我们学校三(1)班的学生,小刚学习非常优秀,有了一点也不骄傲,老师们说他是个虚心学习的孩子;小峰学习不认真,取得一点成绩就翘尾巴,是个骄傲的孩子。”

“小刚待人热情,有客人来马上会拿出好东西招待;小峰呢,有客人来连招呼都不打,亲戚朋友都说他是个待人冷淡的孩子。”

“小刚还是个十分诚实的孩子,从不撒谎;小峰就不同了,有时家作没做就骗老师说忘带了,不伙伴都说他是个虚伪的孩子。”

边说边出示.课件:

虚心、热情、诚实 骄傲

篇3:《识字7》教案

《识字7》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有保护动物的意愿。培养自主学习,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促进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能正确书写

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文中涉及的小动物的图片或头饰。

2、收集拍手歌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游戏:同学们,以前我们都做过对对子、拍手歌这样的游戏,你们喜欢吗?哪些同学能为大家

表演一下?(学生表演)今天我又是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拍手歌”,你们愿意学一学吗?

(挖掘认知经验,营造乐学氛围,实现新课自然过渡。)

2、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为什么?(可利用课前准备的图片或头饰,引导学生说话。)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首关于动物的拍手歌,比一比,通过今天的学习谁的收获最多。

(启发谈话,挖掘情感,训练语言。)

对话平台

自读

1、学生自由试读课文,圈出要求认读的生字,读准生字。

2、分组互助读课文,进行拍手朗读。

3、利用生字卡片,学生自主认读。

4、小组互助认读生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段的教学重点。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学生的识字经验,采用多形式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促进学生识字能力提高。)

指读

1、开火车认读生字,教师相机强调重点的读音。如:“牢、鹂”的声母是边音;“鹰、灵”的韵母是后鼻音;“护”不能读成fu;“丛”字是平舌音等。

2、学生抢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巩固识字。(引导学生根据新字找出与这个相关的字来,如:形近字,同音字等。或者通过组词帮助理解字义。)

(抓住识字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确保识字的高效。交流识字方法,促进识字经验的.积累。)

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拍手轻轻跟读,感悟朗读流利、富有节奏感。

2、学生齐读,感悟“拍手歌”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

(合折押韵、节奏感强是“拍手歌”的两大特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优势,引导学生读熟,读出节奏感,读出“歌”的韵味。)

演读

分小组互助读课文,各小组派优秀代表朗读表演。

(抓住儿童爱玩、爱表现的心理特点,采用演读的形式,激发读书兴趣,巩固读书成果。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丛、牢、拍、护”认读,说说这几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抓结构特点:如:拍、护的结构相同。

3、教师范写难点字。如:“丛”字下面的横一定要拉长,把上面的“从”字拖住。

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5、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突出重点,扎实写字,巩固认字,培养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导入(复习读生字词语,引入新课。)

诵读

1、会读的学生认真地读一遍课文,会背课文的学生可以潇洒地背课文。

2、互相读一读,背一背,比一比谁学的更快。

3、背诵接龙。一生背一句,接下去背。

4、同桌边拍手边背诵

(尊重学生个性特点,营造合作、竞争、乐学氛围。寓学习于活动之中,为理解内容奠定基础。)

研读

1、齐读课文,交流读书收获。

2、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挖掘学生情感体验,实现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教师应有意识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语言训练和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激发学生爱护动物情感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练习

出示课后“我会填”

1、让学生说说每组字有什么不同。

2、自主组词、填空。

3、想想这种类型的练习,你还能编出几题?

(这一练习的重点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有余力的班级可以注意第3题的使用。挖掘学生字词积累,巩固学生识字成果。)

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四个生字:“保、物、鸡、猫”。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

2、请各小组分析生字(包括结构、字音、笔顺,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抓住重点字进行书字指导。如:“牛”字旁的第三笔不是竖钩;“鸡”的第二笔是“点”等。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评价。

实践

1、根据小伙伴的话,让学生说说讲卫生的拍手歌。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自编拍手歌。编得好的在全班表演。

(充分挖掘学生对拍手歌的认知,引导学生努力实现生活与学习的链接,激发学习创编欲望,促进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篇4:《识字7》教案

《识字7》教案

片段一

巩固识字

1.拼字。

把合体字“骄、傲、诚”等每个字分成两部分,成为汉字部件。你能将这些部件拼成汉字吗?两名同学一组,看看哪一组拼得快。

2.“走迷宫”。

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迷宫。迷宫里有许多汉字,如果你能准确读出每个汉字,就能顺利走出迷宫。谁愿意玩这个游戏?选出部分学生参加这个游戏。教师点击鼠标一次,迷宫中就出现一个汉字,学生认读生字,直至走出迷宫。

3.看图贴词语。

出示有下列内容的`图画:图一,两枝铅笔,一短一长;图二,两个小朋友,一个在热情地招待客人,另一个脸上表情很冷淡。词语卡片:长、短、热情、冷淡。学生看图,将词语卡片贴在相应图画的下面。

片段二

朗读感悟课文

1.教师范读本组教材的学习提示,学生整体感知本组教材内容。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练习自由读,要求:字音要读正确。

3.学生汇报朗读情况。

(1)指名朗读。对于学生读不准的地方教师要予以指正,并且鼓励学生加强练习。

(2)在小组内汇报朗读情况,读给同伴听。

(3)练习熟练朗读,要求读流利。

4.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读课文,练习背诵。

(1)指名朗读课文。分组朗读。全班齐读课文。

(2)练习背诵课文。

师生、生生合作对对子。学生自己独立对对子。

6.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在这篇课文里,你最喜欢哪些词语?请用铅笔画出来,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2)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

(3)你会读下面的句子吗?请试着读一读。

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指名读。练习背诵。

7.扩展活动。

谁还知道别的对子?

篇5:《识字7》教案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打球拍手跑步足球声音身体

2、导入新课。

《操场上》这篇课文以体育活动为主题。课文中出示的六个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第一组三个词语以手为主,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组三个词语以腿、脚为主,动词都带足字旁。接下来,我们就来读一读文中的儿歌,感受一下同学们在课间十分钟里进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点拨。

朗读指导:“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跳绳/踢毽/丢沙包,天天锻炼/身体好。”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掌握好停顿,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参加体育活动时的心情,要读出兴奋、欢快的语气来。

2、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第一、二句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首儿歌一共有三句话。第一句交代了时间——下课了。第二句是全文的中心句,交代了活动地点和活动氛围,引出下文具体写操场上如何“热闹”。

3、第三句写了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明确:这一句交代了三项体育锻炼项目以及参加锻炼的好处。“跳绳踢毽丢沙包”是具体的活动内容。这句话说明了只要天天锻炼,我们的身体一定会更加健康。

4、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偏旁归类识字法。

明确:偏旁指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归类法就是把同一偏旁的字搜集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举例:足字旁,含有这个偏旁的字多与腿、脚动作有关,如“跳、跑、踢”等;口字旁,含有这个偏旁的字多与嘴的动作有关,如“喝、咽、吃”等;言字旁,含有这个偏旁的字多与说话有关,如“讲、说、话”等;单人旁,含有这个偏旁的字多与人有关,如“体、你、住”等。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字,便于我们了解汉字的意义,从而牢记汉字。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展开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教师适时点评)

2、谈话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儿歌,它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我们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更强壮。现在,我们的身边有了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儿、小眼镜,这都是因为缺乏户外运动、缺乏体育锻炼。所以,同学们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学生齐答)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篇6:《识字7》教案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笔顺书空:裤。

二、继续指导观察比较偏旁部首,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图表,比较“宀穴”的偏旁演变过程。

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与古文字、今文字,比较“宀穴”的异同,

3、指导学生读谁偏旁的名称。“宀”读作宝盖头。“穴”读作穴宝盖。

三、看图读韵文识字(学习后两组词语)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认识图中的事物,并读出相应的词语。

1、小朋友们,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与“宀穴”有关的两组词语。

2、看图:说说这些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3、相机出示有关词语的卡片,贴在相应图的下面:

教室住宅家庭鸟窝窗户窟窿

4、要求:读准音节,看清字形。

5、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6、让学生认读生字,正音。

7、通过字词的学习,小结“宀穴”的用法。

8、用“室、庭、窝”口头扩词。

四、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房屋)第二组词语都与什么有关?(洞穴)

五、总结:

今天我们用了两节课,学习了与“礻、衤、宀、穴”有关的四组词语,知道了它们的不同用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又多了一种辨别形近字的武器,我们一定要认清形近偏旁,通过形近来区别字的意思,并进一步理解词语的意思。

六、指导学生读全文

1、读出轻快的口气。

2、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七、指导书写

1、看笔顺图,记忆“庭、窝、窗”的笔顺。

2、反馈。

3、学生描红书中的田字格里的今天所学的生字。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八、作业设计: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宀穴()礻()衤()

2、填合适的字。

一()神话两()裤子三()衬衫四()鸟窝五()教室六()窗户

篇7:第二册《识字7》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可安排2课时进行。

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一盒积木;课文的插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识字

1.出示左上图。

(1)猜一猜。

师述:这三幅图里,分别藏着一个汉字,你能找出来吗?(相机出示:人从众)

表扬猜出“众”的小朋友,并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2)找一找。

这三个字有好多朋友,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找朋友。

(相机出示:工人跟从群众)

(3)读一读。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4)比一比。

小朋友的眼睛可亮了!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众”这两个字是由“人”累加起来的)

二、游戏诵读,理解儿歌

过渡:有一位会写诗的叔叔把这三个字合在一起写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习。(相机出示儿歌: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创设游戏情境,深入理解儿歌。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

比一比,哪一组搭得最漂亮?

(2)谈体会,明道理。

a.这一组搭的积木可漂亮啦!请你们来谈谈成功的体会。

b.这一组搭的积木倒塌了,你们失败了,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听歌曲,感悟读。

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成功。这就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4)揭课题,指导读。

刚才我们学习了《识字7》左半部分的`内容。(板书:识字7)

a.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读一读。

b.小组推荐学生朗读,注重评价。

c.全班一起朗读。

三、探究合作,学习新知

1.小组合作学习。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字、新词,学习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左边的课文,老师要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看看图、识识字、读读词或其他方法来学习。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已读懂的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教师巡回了解,点拨指导)

2.大组交流成果。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介绍一下你读懂了什么?

四、比较小结,拓展延伸

1.比一比。

(1)男、女小朋友分别读这两首儿歌。

(2)比一比,从这两首儿歌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这两首儿歌讲了同一个道路,那就是团结力量大)

2.说一说。

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回忆童话、寓言故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3.读一读。

带着自己的体会、感受,一起把课文读一遍。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黄变成金单丝条众群

2.认读生字。

3.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有什么好方法。

4.自学笔顺图,在书上描红。

5.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6.《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篇8:二上教案 识字7

二上教案 识字7

识字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2、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2、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1.投影出示第一幅画。  看看图,说说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对,这个“亭”字是由图中的画演变而来的,这就是我们曾经学过的“象形字”。 过渡:人来到小亭边,在那儿歇脚,我们可以用哪个字来表达呢? 2、投影出示第二幅画。 认识“停”,图文对照,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的字,可以从字形中了解字的意思,我们通常叫他们“会意字”。 3、自学“闻、鸟、鸣”。 读一读,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知道的? 4、总结“象形字”和“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5、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 回家收集有关资料,同学交流。 二、指导书写  1.说说你都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学生看笔顺图,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3个生字:亭、闻、鸣。  3.反馈检查,说说“停、闻、鸣”的笔顺。  4.教师示范写难写的字并提示字间架结构的摆布。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亭、闻、鸣。  三、巩固练习。 先把下面的字去掉部首后写在横线上,再分别组词。 停  (  )  鸣( ) 闻 ( ) (  )    (  )  ( )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 2.“停、亭”组词 二、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2、检查生字读音:耳、侧、深、但。(注意:耳是特殊韵母)  3、指名朗读,检查是否正确流利。 注意诗的停顿:人来小亭边, 停步侧耳听。 林深不知处, 但闻鸟鸣声。  4、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边读边看图,想想着首诗的意思。  5、反馈讨论  6、再次诵读,指名读 读出林木茂密,环境清幽的意境来。  7、背诵诗歌  三、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卡片练读生字并组词  2.认读生字,说说你都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学生看笔顺图,描红书中的生字:耳、深、但。     [板书]  亭 停 鸟  鸣   人来小亭边,   停步侧耳听。   林深不知处,   但闻鸟鸣声。   

篇9:二下教案 识字7

二下教案 识字7

识字7 教学要求 : 1、学会本课生字,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词义。 2、比较“礻衤”、“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了解汉字部首表义的特点。 3、看图,熟读与此相关的词语。 4、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礻衤”、“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了解汉字部首表义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偏旁部分表义的特点,区别“礻衤”。 2、学会5个生字,联系课文中的插图,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讲解:祖先、神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以形近偏旁带生字的形式出现的看图读韵文识字。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 2、读一读第一、二组生字词的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比较偏旁。 1、认真观察表格中的图画 2、图上画了什么? “礻”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示字旁。 “衤”的古文字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衣字旁。 3、齐读偏旁部首。 四、看图读韵文识字。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 2、相机出示相应的词语。 神话  祝(zhu)福(fu) 祖先 裙(qun)子 裤(ku)子  衬(chen)衫(shan)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正音:“衬、衫”:都读翘舌音。 (3) 指读,齐读。 (4) 去掉拼音抽读词语。 (5)理解词义。 祖先:是指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一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你看过哪些神话故事呢? 五、教学生字。 1、给“神、福”找朋友。 (扩词) 2、“福、衬、衫、裤、裙”:左窄右宽。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礻(  )  衤(  ) 2、扩词。 神(  )(  )(  )福(  )(  )(  ) 3、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区分“宀穴”,再次了解偏旁表义的特点。 2、学会剩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讲解:窟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抽读生字卡片:神话 祝福  祖先  裙子  裤子 衬衫 二、看图认识偏旁部首。 1、认真观察表格中的图画。 (1)图中“宀”在文字中表示什么? (2)图中“穴”在文字中又表示什么呢? 2、指导读准偏旁的名称。 “宀”读宝盖头; “穴”读穴宝盖。 三、看图识字读韵文。 1、我们来学跟“宀穴”有关的两组词语。 2、图上画了什么? 3、相机出示: 教室(shi) 住宅(zhai)  家庭(ting) 鸟窝(wo) 窗(chuang)户(hu) 窟(ku)窿(long) (1)正音。 “庭、窿”:读后鼻音。 “室、宅、窗”:读翘舌音。 “窿”:是边音,单独读long,组成词读轻声。窟窿:是指洞、孔。 “教”: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分别用两个音组词。 (2)指读,齐读。 (3)去掉拼音抽读字卡。 4、读读韵文。 (1)读出轻快的口气。 (2)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庭”:里面的“廴”不能写成“辶”。 2、指导写字。 “室、宅、窝、”都是上窄下宽。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宀(  )  穴(  ) 2、看拼音写词。 Chuang  hu  dong  xue zhu  zhai ( )  (  ) (  ) Jiao  shi niao  wo  jia  ting ( )  (  ) (  ) 3、填合适的字。 一( )神话  两( )裤子  三( )衬衫 四( )鸟窝  五( )教室  六( )窗户      板书: 礻  神话 祝福 祖先 衤  裙子 裤子 衬衫 宀  教室 住宅 家庭 穴  鸟窝 窗户 窟窿

篇10:识字7

识字7

设计理念:

主体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为前提,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由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主体意识,增强参与学习的效果;注重精心设计问题,启示参与学习的方法;注重面向全体,激发主体人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预设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情感目标:喜欢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预设教学重点: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预设教学难点:理解第三句对子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卡通图片、自制游戏卡片等

预设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马丁是个七岁的男孩,他的每一个早晨都充满着奇妙的色彩,每天醒来都是一个新的角色,一会儿是功夫大师,一会儿是机器人……(.课件出示马丁的动画图片)

2、今天早上醒来小马丁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小作家,他准备了一首对子歌送给小朋友们。这首对子歌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识字7》。(出示课题)

(通过颇受孩子们欢迎的卡通人物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⑴、想不想不用老师教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如果在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⑵、请小朋友们快快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遇到困难可以请小伙件帮忙,也可以请教老师。

⑶、生自由拼读课文。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名读课文。

⑴、指名读课文。

⑵、小老师带读课文。

3、打节拍读课文。

⑴、师拍手示范读。

⑵、生自由练习,后一齐拍手读。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形式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三、学习新词,识记生字

1、生边读课文边圈出不明白的词语。

2、交流:哪些词语是你不明白的?

3、出示词语,读一读。

4、创设故事情境,感悟“虚心、骄傲”等词语。

“今天小马丁还带了两个小男孩要介绍给小朋友们认识。”

“小刚和小峰是我们学校三(1)班的学生,小刚学习非常优秀,有了一点也不骄傲,老师们说他是个虚心学习的孩子;小峰学习不认真,取得一点成绩就翘尾巴,是个骄傲的孩子。”

“小刚待人热情,有客人来马上会拿出好东西招待;小峰呢,有客人来连招呼都不打,亲戚朋友都说他是个待人冷淡的孩子。”

“小刚还是个十分诚实的孩子,从不撒谎;小峰就不同了,有时家作没做就骗老师说忘带了,不伙伴都说他是个虚伪的孩子。”

边说边出示.课件:

            虚心、热情、诚实        骄傲  

篇11:识字7

识字7

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的.乐园

――《识字7》教学设计

三、自主赏读,朗读感悟

1.小动物们可想跟你们交朋友了呢!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正等着咱们去认识。

⑴ 自由读儿歌,拿起笔划出小动物的名字,并读读相关的句子。

⑵ 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它们分别住在哪间屋子里呢?

⑶ 根据学生回答,把小动物送入家中:

(若意见有分歧,如学生对“百灵”比较陌生,分不清是鸟类还是兽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再细读儿歌,从儿歌中找答案,相信学生能从“黄鹂百灵唱不休”等相关句子中明白黄鹂的类别。)

篇12: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1、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想想所要学的偏旁代表什么意思,有不懂得地方上课可以向老师提问。

3、搜集了解两三个神话故事。

【教学目标】

1、辨析形近偏旁:“礻、衤”。学会本课时5个带“示字旁”和“衣字旁”的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做到匀称、美观。

2、看图读熟词语,能借助图画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3、初步感受汉字文化,探究构字规律,培养识记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难点】

比较偏旁“礻、衤”,理解包含这两个偏旁汉字的含义。

【教学设计】

一、课前游戏,领略汉字奇妙

1、课前师生玩猜字游戏,让学生领略汉字的奇妙,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师板画

2、小结:印度有一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说的就是汉字。课件出示

二、诵读韵文,探究构字规律

导入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识字7》。板书,读题,打开课本74页。

(一)探究规律,学习“礻”

1、小小汉字奇妙无穷,你们看这是什么?(出佛像图)这是古文字的“示”字,你发现了什么?随着时代的演变,古文字“示”字变成现在的“礻”,猜猜“礻”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补充讲解“示”字的最初意思。古时候的人不懂科学,他们要是遇上天灾啦,人祸啦什么的就会在桌子上摆上肉之类的贡品去求神仙,拜祖宗,求他们保佑,根据这样的仪式造出了一个字,上面一横表示这盆肉,下面就是这个台子,然后再变,有变成这样,下面的三笔代表日月星,表示天上所有的神仙,然后变成这个字。“礻”表示在台上摆上供品祭拜、祭祀。)

2、指导写好偏旁,生书空。(教师范写并讲解示字旁:示字旁有四画。第一笔向右点。第二笔是横撇,与点之间有距离。第三笔竖要直,与上点对齐。第四笔还是点,与竖要对齐。)

3、学习“示字旁”的词语。

(1)瞧,这些词你会读吗?

(出示“示字旁”带拼音的词语)自由练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出示“示字旁”去拼音的词语)指名4人读、同桌互读、齐读。

(2)(出示课文插图及神话、祝福、祖先三词)读了这三个词语,它们就是我们的朋友了,现在它们遇到了困难,找不到家了,大家能帮忙把它们送回家吗?你是怎么想的?师相机指导理解。

“神话”:

①这幅图画是什么神话故事?(如果学生都了解就不讲了。)

②看,我这也有一些神话故事,你能大声说出它的名称吗?(教师补充一组神话故事图片,文字相应出示:沉香救母、哪吒闹海、女娲补天、夸父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做链接回到上张灯片)

③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指名4人回答。(注意与童话、传说区别。)

④小结:原来神话故事的主角大多数是(神仙),难怪“神”字带有示字旁。(神话就是关于神仙或神化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它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理解和美丽)

“祖先”:

①(课件出示图画,做链接能回到上两张)图上这位手握火炬和石斧的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离现在非常久远看了。你对我们的祖先有哪些了解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补充:森林古猿是人类的共同祖先;民族或家族较早的上一代;炎帝黄帝是我们共同的祖先,所以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

②每到清明节,我们都会摆上供品祭拜祖先,所以“祖”带有示字旁,示字旁也能表示祭祀的意思。

“祝福”:

①看,福仙笑眯眯地给大家送来了祝福!你在什么时候也给谁送去什么祝福呢?指4人回答。

②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你有祝福的话儿送给他们吗?

③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这个“福”字,你们看人们写出了各种各样的“福”,希望“福气”能够降临,福字多多,福气多。请看――(边说边出示各种“福”字,最后定格在“百福图”上)

④我们还可以给“福”字组哪些词?⑤教写“福”字(课件出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出示:每一口人都有田,幸福生活喜连连。)

6、(课件)这三个词语中,有4个字带有“示字旁”(字变成红颜色),带有“示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呢?(大都与神仙、祖宗、祭祀有关。)

(二)7、齐读“礻”儿歌。

(二)《幸福健康歌》(课件)这个偏旁学得太棒了,字又写得那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首幸福健康歌。

(三)探究规律,学习“衤”

1、刚刚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带示字旁的字大都与神佛、祭祀有关。这里还有一个偏旁,你能猜出它和什么有关吗?(出示:“衤”的演变古时候的人造字的时候就照着这个样子画了简单的图形,再变,还是很像一件衣服的样子,最后变成这样的正楷字读“衣”字,再演变为“衣字旁”。)教读名称,生汇报发言。(与衣服有关)

2、教师范写并讲解。衣字旁:与示字旁很像,多了一笔撇,注意撇和点脑袋要挨在一起哦。

3、学习“衣字旁”的词语

(1)(出示“衣字旁”的词语)这些词肯定难不倒你,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去拼音男女生赛读。

(2)(课件出示实物图)你能准确叫出它的名字吗?

4、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衣字旁”的字与(衣服)有关。(课件出字,标红)

5、识记4个生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1)、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办法记“裤”个字?指导记“裤”―――同桌互相说怎么记其它字。

(2)讲解:形声字,板书名称。我们一起读顺口溜――(出示:形声字,真有趣,声旁帮助读字音,形旁帮助解字义。)

6、游戏“文字连连看”(大转轮)

接下来邀请大家一块玩游戏,名称叫做“文字连连看”,看看你能不能准确地读出它的字音?

小结:你发现了吗?它们都是(形声字),都带有(衣字旁),都和(衣服)有关,今后再碰上带有衣字旁的字就难不倒大家了。

三、追根溯源,区别学习“礻、衤”

1、(课件出示两个偏旁)这两兄弟实在长得太像了,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写法不同,表示的意思不同。)

2、出示儿歌,拍手读:一点就是“礻”,拜佛祭祀就用它;撇点就是“衤”,大都把它身上穿。

四、科学识记,指导书写汉字

1、刚才我们用了好办法记住这些字,(课件出字:裙裤衬衫)仔细观察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指导书写

再看看笔画,你有什么要提醒我们的?

裙:左边高,右边低,一撇伸到点下边。

裤:看右边,往下渐渐宽,看下边,右边一竖长。

衫:三撇之间距离相等,起笔成一直线,第三撇伸得比较长。

2、生汇报讲解,师逐一相机范写,生书空笔顺

3、观察,总结“左右结构,右字简单,左右均等,右字复杂,左窄右宽”写字规律。

4、强调坐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轻轻提笔,一拳、一尺、一寸),生描红(一笔写成,笔笔到位),每个字临写3个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提醒。

4、评价书写。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写的字(3个左右),你觉得他写得怎么样?学生评价,教评价方法(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运笔是否到位,字面是否整洁,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等。)

7、同桌互相评一评,自己再改一改。

四、自主识字,拓展积累汉字(课后作业)

1、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它们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下课后,请小朋友们到字典爷爷哪儿去学学新的字。请大家分别找找带有这2个偏旁的字。老师有个建议:小朋友找的字尽量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字,每个偏旁找两个,把新认识的字写在作业本上,别忘了注上拼音。下节课和我们分享学习成果?

2、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探寻另外两个偏旁汉字的奥妙哦,下节课见。

篇13:Unit 7 Here you are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能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单词和句型;

(2)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进一步能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单词和句型;

(2)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教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录音机、挂图

教学过程:

a. free talk:

1、师生对话练习:

t: what`s this?

s: a pie .

s: a hot dog,please.

t: here you are.

s:thank you.

2、say the rhyme 《at a sanck bar 》

b.say a rhyme

1、听录音朗读歌谣

2、在学生能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对歌词进行改编或替换。

c、act and say

1、指导学生弄清楚书上的示意图,明确游戏规则。

2、模仿书上的购物场景,两人一组准备购物对话,并进行表演。

d、practise

活动手册p28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做法,指导仔细观察插图

e、assign homework

(1)朗读a、b部分至熟练。

(2)鼓励学生平时用本单元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交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其他的打招呼用语。

授后小记:本节课主要是复习了上节课所教授的四个点心类单词以及课文。通过比赛的方法来巩固学生的单词,课文的内容由于是在商店中进行的对话,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场景:在食品店铺中买东西,营业员和顾客之间的对话,运用所学的单词以及句子进行交谈。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留十分钟的时间给学生练习,“listen  and  match”让学生进行配对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授后小记:本节课先是对单词和句型做一个简单的复习,要求学生能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读好本单元的对话,并再次强调thank you的发音。之后,让学生运用之前所学过的单词来操练、表演此句型,在操练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与生活接近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会使用本单元的日常交际用语。在操练过程中,同学们快乐参与,积极投入到对话、表演中。经过了句型的复习后,再学习一首儿歌谣at a snack bar,此歌谣的节奏性较强,在学习时带领学生说歌谣,并配以相应的动作,让学生感知歌谣的节奏。学生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来学习此歌谣,教学效果良好。

篇14:Unit 7 Follow me(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前两课时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掌握所学。

2完成unit 7相关练习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unit 7 所学内容,能正确完成相关练习内容。

三、课前准备:磁带、图片、挂图等

四、教学过程:

step 1  say  a  rhyme

t: hello ,boys  and  girls .let’s  say  a  rhyme :follow  me .ok ?

ss: ok .

say  a  rhyme : follow  me . together

step 2  practice:

t: let’s  act  , ok ?

ss: ok .

t: who’s  act  mike , who’s  act  su  hai ? and  who’s  act  the  teacher ?

(一个人演mike,一个人演su  hai,再一个人演教师。)

s1: hello , boys  and  girls .

ss: hello , miss / mr …

s1: follow  me , please . stand  up . / sit  down .

s1: touch  your …

s1: hands  up ./ hands  down .

……

s1: thank  you . goodbye .

ss: bye .

step 3  play  a  game

t: hello , boys  and  girls , let’s  play  a  game  listen  and  draw , ok ?

ss: ok .

step 4  do exercises

1、listen  and  draw

1)向学生解释清楚题目的做法,并带领学生认读表示五官的单词。

2)放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地听录音。

3)核对答案。

参考答案:1 a  nose   2 an  ear   3 an  eye

2、listen  and  judge

1)带领学生复习句型touch  your  …。

2)要求学生仔细听清楚问题后再做。

参考答案: 1 j   2 l   3 l   4 j

3、draw and say

1)先让学生画出小肥猪的五官,并在添画的同时,用this  is a  nose . this  is  an  ear . this  is  a  mouth .练习说话。

2)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指着图画练习句型。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单词mouth.

step 5 assign homework

1 听录音,复习unit 7

2 听录音,预习unit 8

课后反思:

做练习一向是学生的最爱。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及教师都可以及时地了解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大多数学生都能在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还有极个别学生由于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点慢,因而情况不是很理想,相信经过以后的不断努力,能有所提高。

授后小记:

通过听命令,做动作,学生们掌握了身体部件的发音,让他们比赛可以很好的促进他们的记忆,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练习中不断巩固所学,在图画和数字中,找到学会了这些英语单词或句子的快乐.

课后反思:

本课处理了本单元的练习,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来实现,学生对这一系列的练习都比较感兴趣,同时,通过练习,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在复习单词时我设计了“画嘴巴”的游戏,让小朋友蒙上眼睛画嘴巴,并对画正确的小朋友进行奖励和表扬,他们很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很好的巩固了学过的英语单词。

unit 7 follow me(第三课时) 来自本网。

【《识字7》第三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1.Unit 7 Happy birthday第三课时

2.《詹天佑》第三课时教案

3.《地名》第三课时教案

4.《非洲》教案第三课时

5.pep7 unit2 第三课时教案

6.五年级第一周第三课时教案

7.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7教案

8.一年级下册《识字7》的教案

9.朱德的扁担第三课时教案

10.中国石拱桥第三课时

下载word文档
《《识字7》第三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