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墨梅教案设计

墨梅教案设计

2023-04-14 08:33: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幻夜梦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墨梅教案设计,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墨梅教案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墨梅教案设计

篇1:墨梅教案设计

有关墨梅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会读诗

1、(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幻灯)

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

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味道出来了。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

1、要想读得更原汁原味,还要读懂诗的意思。同学们边读边琢磨,看看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都懂吗,遇到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别人交流。然后试着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3、理解“墨梅”:(出示幻灯)梅花有红色、粉色、白色等颜色,墨梅指的是只用黑色水墨画成的梅。王冕爱梅,且擅长画梅,素有“画梅圣手之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墨梅图》

(介绍题画诗。)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

读一二句。在哪儿?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清气”“乾坤”

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

三、悟梅魂

1、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来写的?你能找到诗中的关键词句吗?

板书:墨痕——淡 (清雅素淡) 清气——满

2、(幻灯回《墨梅图》)《墨梅》中的梅花个个清雅素淡、冰清玉洁,可有人却说:“王冕,你不去画娇艳的荷花,只画这素淡的梅花,哪里还会有人喜欢你,还会喜欢你的画呀!”于是王冕就给这画题上了诗,也给了回答,你能找到吗?(为什么不画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为什么不画粉色白色红色的梅花?)

3、为什么不画得鲜艳夺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梅的颜色好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

(1)拓展写“色”的诗:苏轼诗《红梅》: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随春天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但是那像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地表露在少女的面容上。美不美?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颜色却刻意不画,墨梅与那些红梅、白梅相比,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她不靠鲜艳的颜色来取悦别人,她只想让——清新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之间)

(2)与墨痕的淡相对的,是清气的——(满)

拓展写“香”的诗:爱梅的诗人多,赞梅花之香的诗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现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只不过暗香一词也并非词作者原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辉。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3)这么多人钟情于梅花的清香?在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仅仅是香气本身吗?香气还代表什么?(继续出示诗句:坚强品格、高贵气节、勤奋、刻苦、高洁、脱俗)

为什么不两全其美?

(色——外表,气——内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独爱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弃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泽,而选择以“淡墨痕”来画梅,目的是为了突出——香气,清香。

4、感受“人”

同学们,王冕一生写了无数咏梅的诗,以这首《墨梅》最为有名。他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

出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这是后人对王冕的评价,你能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吗?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读到这里,现在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流、留比较:后者留存、留下,前者流动、流溢)王冕仅仅是在写梅花吗?

(自喻,他不在乎“颜色好”,一指梅的颜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来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暗指名誉、钱财、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溢在天地之间,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吗?(石灰吟、竹石)

5、小结: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素净淡雅超凡脱俗的墨梅。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读出梅花的.高洁,读出王冕的高洁。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严寒,冰肌玉骨,人们喜爱它的形态,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现在我们来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义,梅花的大红大紫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有所谓的“咏梅两千卷”。当然,捧红梅花最不遗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鹤子。在古诗中,以梅为题的诗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叹国恨

古往今来,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百姓悲欢,最牵动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这种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发伤感之情的桥梁。南宋诗人刘因的《观梅有感》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前两句写东风把战场上的灰尘吹落了,意思是说南王朝已被元军消灭,战争已经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隐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实际怀念的是南宋朝廷。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南宋灭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乡,自古闻名,苏杭更是封建时代的繁华都市,晚唐诗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著名诗句。但现在国家已经灭亡,江南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梅花了。

刘因是跨越宋元两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兴亡、江南兴衰的过程,他在《观梅有感》中,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诗,陆游

(三)以梅寄闲情

(四)借梅诉乡情

现代著名的的诗作有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陈毅的<红梅>,还有有关梅花的歌曲<红梅赞>

五、作业

1、课外自学《竹石》

2、自由组合,出一期“梅花赞”的手抄报。

篇2:《石灰吟》和《墨梅》的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体会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同时,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体会两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构想:

品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石灰吟》、《墨梅》。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接题解题

1、你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首新的古诗。明代诗人于谦写的《石灰吟》和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墨梅》。

2、老师布置你们搜集了于谦和王冕的`资料,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3、解题

《石灰吟》题中“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相传有一天,于谦在石灰窑前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焚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才12岁。《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即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墨梅指只有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高雅大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三、理解诗意,品读吟诵《石灰吟》

1、小组合作学习,可借助工具书或其他参考书初步弄懂词句及诗的意思,不理解的作上记号。

2、小组汇报交流

3、看图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1)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怎样的?

(2)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

石头是那样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在世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想一想,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怎样的志向?应用什么语气读?(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坚定的语气朗读。

5、练读,个人展示评议,集体朗读。

6、小结。

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

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2、《墨梅》这首诗由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交流讨论

(1)吾:我 淡墨痕:淡淡的水墨痕迹

清气:清香的气味 乾坤:天地

(2)看图想象,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他画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在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3)熟读吟诵。

4、小结

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做《同步》。

板书设计:

篇3:《石灰吟》和《墨梅》的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巩固两首古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诵《古诗两首》。指导读好诗句的节奏和重音。

2、想象古诗意境,提示应用什么语气来朗读。

3、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及表达的感情。

二、熟读成诵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由练读,个人展示评议,集体朗读背诵。

三、拓展诗境

1、出示描写梅花的诗词

2、师范读,指导朗读

3、尝试背诵

四、指导书写生字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篇4:《墨梅》

《墨梅》

《墨梅》教学设计之一

备课人:钱敏高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是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 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 制作好.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请一学生介绍一下本首诗的作者――王冕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钱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钱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

四、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钱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

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钱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钱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教学设计

《墨梅》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5:小学四年级语文《墨梅》优秀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图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歌的大意,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诗:

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的吟出一两句吗?

生吟诵古诗。

在刚才同学们吟诵的古诗中,诗人或是借物抒怀,或是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言志,歌咏怀”。在古诗中就有不少以诗言志的名篇佳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墨梅》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

板书:墨 梅 元 王冕

(课件出示20 《古诗两首━━墨梅》)

同学们,对诗人王冕你了解哪些?生交流汇报,师补充。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读诗:

1、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墨梅》) 2、《墨梅》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课件出示《墨梅》范读录音)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 分组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身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身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墨梅》重点词) (1)本课需理解的重点词有:

洗砚池、淡墨、清气、乾坤 (课件出示词语注释) (2)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3)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4、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同学们,想一想下面三个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品格? (2)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3)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生汇报交流,师总结。(课件出示代表诗人品格的相关词句) 四、品诗: 1、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收集了几幅梅花的图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出示几幅盛开的梅花图片)

2、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3、师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4、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墨”与“清气”,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板书:墨梅、清气

6、同学们,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示梅花的淡雅高洁的品性吗?不是的,他更是为了通过这首诗来表述自身的胸怀,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洁、流露了自身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赏的性格。

小结: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课件出示王冕的话: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生齐读。

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 王冕借梅自喻,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课件出示)

板书: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同学们,此刻的你想对诗人王冕说些什么?集体背诵《墨梅》! 五、赏诗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冕的《墨梅》,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描写梅花的诗有很多,我们再来欣赏几首:

1、课件出示王安石的《梅花》,生齐读。 2、课件出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教师诵读。 3、课件出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男女生对读。 六 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墨梅》,同学们还知道这样的古诗吗? 1、品读其他的咏物诗。

2、拓展训练: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文和绘画作品。 七、板书设计:

墨梅

元 王冕

墨梅——借物喻人——不与世俗 清气——托物言志——同流合污

篇6:小学四年级语文《墨梅》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板块一:欣赏美图,激趣揭题

1、欣赏一组梅花图。(出示课件)

2、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梅花。(生自由说)

3、出示一组赞美梅花的词语让学生诵读。

4、介绍诗人,揭示诗题: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喜欢的。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欢梅花,他们写诗赞美梅花的颜色、香气、品格,王冕也格外喜欢梅花,(板书:王冕,)他的屋前屋后种了许许多多梅花,取名为“梅花屋”,并称自己为“梅花屋主”。王冕还十分擅长画梅花,被人称为“画梅圣手”。这就是王冕画的一幅梅花图,(出示墨梅图)诗人还为自己画的这幅梅花图写了一首题画诗《墨梅》板书:题画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学习这首诗。板书:墨梅 王冕

5、看着这幅画,想想诗的题目“墨梅”是什么意思?水墨画的梅花。

过渡语:这幅梅花图与我们先前看到的梅花有什么不同呢?(生答师板:艳丽、淡雅)王冕为什么会喜欢这种淡雅而不艳丽的梅花呢?相信大家学完这首诗就会明白啦!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梅花、赞美梅花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自然地引出诗人,揭示课题,并结合出示的墨梅图解题、质疑,水到渠成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开头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教学板块二:自读古诗,自主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质疑(出示要求)

(1)用“/”划出古诗的停顿,按照停顿将诗读正确,读流利;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学有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质疑能力。)

教学板块三:汇报交流,读懂诗意

1、汇报交流,指导诵读

(1)请生划节奏并诵读,再让全班听课文的范读、指名读、齐读,然后让学生变换多种方式读,如:竖排读,去掉标点读(告知古人写诗读诗是从右往左开始的,是没有标点的)??

(2)有时我们可以根据个人感悟来进行个性化的诵读,读诗也是一样的,要读出我们自己的味道。如果我想要表现王冕很自豪地说这棵梅花树是他家的,就可以重读哪个词语的读音(示范)??想要表现每一朵花就要重读哪个词语(指名读)??(让学生自由练读处理重音)再指名2个读。

(3)这样你会填空式地读,据诗意选择诗句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达到熟读成诵这一目的,并渗透对诗意的理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1)

过渡语:啊,真了不起!大家都会背诵啦!

2、设问质疑,引导理解

现在,老师还想考考大家,看大家是否真正明白了这首诗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请仔细听题: (1)、谁知道王冕画的这株梅花生长在哪里?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看课文,圈画理解词语“吾家、洗砚池”,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出示课件)介绍“洗砚池”,这洗砚池明明是王羲之家的,王冕为什么说“吾家洗砚池”?(因为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感到很自豪想说八百年前和王羲之是一家,所以他说“吾家洗砚池”,同时王冕也是想说他要像王羲之学习)(出示课件)你知道砚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有什么作用?(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请看:这是不同形状的砚,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四大名砚”。“砚”是这首诗的一个生字,你们看,这是“砚”字不同字体的写法,它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字。(出示课件)教学观察示范写“砚”,再练习正确书写。

(2)、谁能告诉老师王冕画的梅花树上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看课文,重点圈划词语“淡墨痕”)板书:淡墨 (3)、王冕为什么只用淡淡的墨痕来画梅花呢?板书:清气(看课文,重点圈划理解词语“清气、满、乾坤”,为什么这儿的“流”字不用“留”?(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设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检测学生自主解疑的效果,完成教学目标2)

老师小结:古人以诗言志,大家看在这首诗中王冕在哪里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诗的前两行是写什么?(是直接描写梅花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设问学生回答的形式,让学生明白诗的整体结构,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板块四:阅读拓展,感悟诗情

过渡语:王冕为什么说“不用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是表明诗人的志向呢?想要言什么志?请听老师讲几则有关他的小故事,相信你就会明白诗人的心思啦!师讲故事,提要求:让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以下问题: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生自由答)

“不用人夸好颜色”表达什么样的志向?“只流清气满乾坤”表达什么样的志向?(生答后师板书: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指着板书小结:王冕借墨梅的“淡墨”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清气”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4、老师小结: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他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品格就是作者的人品。王冕借墨梅的品格来抒发自己的志向,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故事让学生思考和交流,让学生自主地感悟诗人的品质,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借梅自喻,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完成教学目标3和4的教学)

教学板块五:拓展延伸,总结升华(10)

过渡语:像这样托物言志的诗还有很多。请大家将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诗词与周围的同学分享,也可以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读给旁边的同学听(强调读好停顿),也可以说一说作者赞美了梅花的什么品格?作者想借梅花来表明自己的什么志向?

1、学生与同学进行分享交流。

2、指名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梅花的诗词。

3、老师也收集了两首写梅花的词,让我们读一读吧!(教师出示课件)引读:王冕的《白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师小结:下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一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看看赞美了梅花的什么品格?作者想借梅花来表明自己的的什么志向?今天的作业是:(教师出示课件)

1.作业:自己动手画一画梅花,把它做成书签,题上你喜欢的一首梅花诗,把它自己的好朋友!

2.将有关梅花的词语和诗词收集起来,办一期以“梅花”为主题的手抄报。

3、老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了有关梅花的诗词,重点学习了王冕的题画诗――《墨梅》,知道诗人王冕画梅吟诗,不仅仅因为他――喜爱梅花,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梅花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像王冕一样借“松、竹、梅”岁寒三友,来表达高洁的志向;借“泥土”来抒发自己谦逊的情怀;借“蜡烛”来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也可以学习梅花,像梅花一样——洁身自好!像墨梅一样——只流清气满乾坤!

最后老师想将歌曲《红梅赞》送给大家,衷心地希望大家像红梅一样坚强不屈,像红梅一样放光彩!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并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厚我们的语文课堂,将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完成教学目标5的教学)

板书设计:

题画诗

墨梅 淡墨 清气 托物

王冕 淡泊名利 洁身自好 言志

篇7:墨梅读后感

今天我又从《经典诵读》里积累到了一首新诗--《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根据注释我知道了这句诗是在赞扬墨梅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样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花,它不想用显眼的色彩去讨好人,吸引人们的眼球获得人们的爱慕,它只愿把它那幽幽的香气装满整个天地。

这首诗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梅花是多么的谦虚,多么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它是那么地美丽幽香,却不愿意和世间的万紫千红争艳。我马上想到了我自己的一件事:我本来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各科成绩在班上的排名总是靠前,获得了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的认可,我开始不知不觉地渐渐炫耀起来,成绩也一天一天地下滑。有一次考试,我居然滑到了班级的最后几名,我伤心极了。经过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和我自己的反省,我戒掉了自己的骄傲,开始踏踏实实地学习,不久我的成绩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仔细想想,之前的我多么像春天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儿呢,总是高高地抬起自己的脑袋,接受别人的称赞。而我现在却只愿意向那株散发着幽香的墨梅靠近。

它从春天开始就积蓄力量,在百花开放的时候也无声无息,等到严寒的冬天来临时,它绽开自己那清幽的花朵,吐出清幽的香气。“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如果没有寒冬的侵袭,它又怎么能香气扑鼻呢?如果它也在春天忍不住开放,那么也许它最后只能变成一株人们随意摘取的野花。 这句诗将永远激励着我,墨梅的谦虚也将陪伴我向自己的理想前进。

篇8:墨梅读后感

读诗时我发现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朱先生这样讲道:看来,诗读的还不够透。我又捧起了《墨梅》,读着读着,我的心已不能平静,具备这种精神的,不正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的名字刻在学生的心灵上,这才是真正的永存。老师不是演员,却吸引着学生饥渴的目光;老师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老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人的灵魂……

老师们整天面对着平整的白墙,深邃的黑板,工作虽平淡却有着精神的伟岸与美丽。在老师豪放而深邃的眼睛里,眸子闪耀着大无畏的思想的光辉,这光辉能在人们疲惫颓废的时候,创造激情与梦想。这就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热情,散发着屡屡清香。而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在弥漫在这沁人心脾的清香里,我不禁为这清香陶醉了。

向身边的可敬的教师同仁学习,“做一枝墨梅,留一缕清香。”现在成了我人生的方向。

篇9:墨梅读后感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时元代诗人王冕所作的一首着名的诗——《墨梅》。

“墨梅”是指用水墨画得梅花。诗的第一句就直接写了梅花,从“淡”字尤其可以看出梅花的清淡。一个“痕”字,更使人对梅花的高洁产生敬爱。我读了这一句诗,仿佛看到一棵枝干遒劲的梅树上开出了一朵、两朵,三、四朵……的梅花,让我感到美丽而又和谐。梅花由淡墨点出而成,它虽不娇艳,但却高洁端庄,有十分清秀的内在气质。

这梅花它不用自己鲜艳的颜色去向别人展示和炫耀,去讨好别人,却得到人们的赞美,只愿散发出一股清香,让香气溢满人间,可见它有多么高尚的风度啊! 在这里作者不仅在写梅花,而且还表达了自己的立身之德。王冕从小家境贫寒,白天为人放牛,晚上到佛寺的长明灯下苦读诗书,终于有一番成就。有权有势的人就来见他,但王冕从不巴结权贵,每次都让他们吃“闭门羹”。王冕为了绝意利禄,去浙江隐居,这正是像墨梅一样具有的高尚品德,单薄功名。

想想运动员的陪练。他们为了运动员能够出成绩,一共受了多少伤?但他们从不抱怨。当运动员夺冠时,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享尽了人们的赞誉,但有谁能够想到他们身后的无名英雄呢?这些无名英雄们不求功劳,不求称赞,只是默默地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他们就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人。

想想我们身边的环卫工人。他们每天都在我们的城市里打扫垃圾,不怕苦,不怕累。城市里的垃圾一天有多少吨?再想想他们要付出多少努力,多少辛劳?没有人夸奖他们,有的人甚至鄙视他们。他们没有抱怨,而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辛劳美化着我们的环境。他们不也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人吗?

我们不能做一个只为索取功名的人。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多一些像王冕、陪练、清洁工……的人,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美好,但愿人人都能像王冕的《白梅》里写的一样,“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

篇10:墨梅读后感

读诗时我发现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朱先生这样讲道:看来,诗读的还不够透。我又捧起了《墨梅》,读着读着,我的心已不能平静,具备这种精神的,不正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的名字刻在学生的心灵上,这才是真正的永存。老师不是演员,却吸引着学生饥渴的目光;老师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老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人的灵魂……

老师们整天面对着平整的白墙,深邃的黑板,工作虽平淡却有着精神的伟岸与美丽。在老师豪放而深邃的眼睛里,眸子闪耀着大无畏的思想的光辉,这光辉能在人们疲惫颓废的时候,创造激情与梦想。这就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热情,散发着屡屡清香。而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在弥漫在这沁人心脾的清香里,我不禁为这清香陶醉了。

向身边的可敬的教师同仁学习,“做一枝墨梅,留一缕清香。”现在成了我人生的方向。

感悟三 香满乾坤

《墨梅》这首诗,从初读时的喜爱,到备课时的研究,再到内心的感悟,我越来越爱不释手。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我和学生一起在诗句的指引和召唤下,去触摸诗人高洁的心灵;我和学生一起用感情作舟,在诗句和意蕴间架设起桥梁,来顿悟自己情思勃发的智慧。我意识到,不只是我要做一支墨梅,我的学生也应该做一支支墨梅,待山花烂漫,这芳香必将弥漫于天地。

此时再回味《墨梅》那意义深刻的诗句,宛如凝望那一朵朵冰冷刚强的梅花,闻着那一阵阵浓郁自然的清香,我更感觉到梅的超凡脱俗。其实,人的生命也一样,只要拥有了不屈的灵魂,就可能拥有伟大的人生。我当如此,学生当如此,人人当如此。

篇11:墨梅读后感

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真正的梅花,据说梅花,树姿苍劲,铁骨铮铮,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花态文雅,婀娜多姿,高雅清秀,生机盎然。于隆冬百花凋零之时,仍傲然挺立,喷红吐绿,向人们展示出春光明媚,妍丽动人的景象。在《群芳谱》中,梅花位列“花魁”,更有花中“四君子”和“岁寒三友”的美称。文人雅士都视梅花为一种凛然骨气,一种精神象征,在梅花的自然美中赋予了人文的隽永韵味。没亲眼见过梅花,这种感受自然不深。

从王冕的《墨梅》这首诗中,我欣赏到了这样一株梅花: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对这首诗的感悟,犹如一条小溪,在我生命的心泉中汩汩流出。

感悟一 花开淡墨

读诗最初感受到的是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诗人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能诗善画居然作画易米,这是境界和修为,是眼光和智慧,这不是为庸庸碌碌的生活找借口,也不是为不思进取而找理由,不是懦夫的保护伞,也不是逃兵的挡箭牌。作者以梅自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一贯追求,颇具特色。梅在王冕的笔下,不再是浑身冷香了,而是充满了一种“广阔的艳丽”,有精神,有力度,有未来。细想,梅的美已化作了充斥天地间的香气,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那枝头的斗雪吐艳。《墨梅》,着实让我展开了一回心灵的、审美的旅游。

篇12:墨梅古诗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篇13:《墨梅》读后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只有那有骨气的梅花才佩得上这句惊天动地的诗。

我大声地读起这首诗时,我在次被梅花的不怕寒冷,不向困难屈服的精神给感动了,这首诗名叫《墨梅》是作家王冕写的,那时王冕虽然很贫穷但是王冕非常爱画画,他对着他家门前《那株梅花树来画,每次画完时他就到那株梅花树边的池塘去洗笔和墨,不久,那池水就变墨黑色了,这首的.名字之所以叫《墨梅》是因为梅花树的根吸收了那池中的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朵朵梅花上就带有淡淡的墨迹了。这正对了前两句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

痕。”虽然带有墨迹的梅花不好看,但是它们的品质依然是不变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在奥运会上代表韩国的运动员,他在抓举时脚没站稳,一不小学,他的小腿一扭,整个身体就一下子摔在了地上腿动也动不来了大家都为他担心,他可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呀,有些人猜想他都受伤了,可能不会上场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带着伤一瘸一拐地走上了赛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双手握住杆子,吃力地一举,他没有成功,但我认为他在精神和心理上跨进了一大步,他的那种不屈服的奥运精神就像梅花一样值得我们学习!

坚持就是胜利,不去试怎么会有结果,虽然某些结果不是最完美的。

篇14:墨梅作文

墨梅作文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梅朵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作文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15:墨梅 古诗

墨梅图片

【原文】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作者简介】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着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所作诗文常流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充满生意。

篇16:墨梅 古诗

作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一、王冕原版、苏教版六年级)

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人教版六年级、鄂教版四年级)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三、古诗书)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迹。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四)

篇17:墨梅 古诗

作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一、王冕原版、苏教版六年级)

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人教版六年级、鄂教版四年级)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三、古诗书)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迹。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四)

篇18:古诗词鉴赏-墨梅

古诗词鉴赏-墨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篇19:《墨梅》古诗练习

《墨梅》古诗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

墨梅①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②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③满乾坤④。

[注释]①墨梅:水墨碱的梅花。②洗砚池:洗砚台的池塘。③清气:清香的'气味。④乾坤:天地。

1.写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的意思。

2.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 。

3.这首诗也运用了的写法,抒发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

A.咏物言志

B.借景抒情?

参考答案

1.它不需要人夸赞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2.朵朵花开淡墨痕 只留清气满乾坤

3.A

【墨梅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墨梅读后感

2.墨梅 古诗

3.《墨梅》古诗赏析

4.墨梅语文教案

5.古诗词赏析《墨梅》

6.墨梅原文及赏析

7.《墨梅》的教学反思

8.六下《墨梅》教学设计

9.墨梅古诗带拼音

10.墨梅原文及翻译

下载word文档
《墨梅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