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种瓜》教案设计

《种瓜》教案设计

2024-04-17 08:12:0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j12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种瓜》教案设计,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种瓜》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种瓜》教案设计

篇1:《种瓜》教案设计

《种瓜》教案设计范例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亭、恶、仇、恨、祸、给、复“8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 通过学习文章,探究文章所蕴含的价值观,精读文章,深入体会。

4. 体会不能以恶报恶,而应以善报恶,学会宽容别人的错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梁亭人不但不报复,反而帮助楚亭人,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种瓜人指的是谁呢?种的瓜怎么样呢?种的什么瓜呢?想知道吗?还是小朋友自己去弄清楚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默读读文。

把生字用横线画出来:把其他不认识的字下面画点。借助拼音读准。

2.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 师范读课文,正音。

4.生大声读一遍课文。

5.生自由说说自己读中所获。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全班齐读第一段

(2)生自读一次。

(3)你读懂了什么? 这一段写什么?

(梁国,楚国两地人种瓜)

两地人都种瓜,是怎样种瓜的呢?瓜种得怎么样?

2.学习第2、3自然

(1)男生读第2自然段,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2)生默读2,3自然段

1)用波浪线画出两国人种瓜的句子,用“――――”画出楚国人种瓜的句子

认真读读。

2 )讲解、探究

梁亭人怎样种瓜?种得怎样?

“精心”是什么意思?说明梁亭人具什么样的品质?

3)对比梁亭人和楚亭人的行为,有何感受?

3.学习课文第4~8自然。

1) 学习第4 自然女生读第4自然界段。

(1)找四个学生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什么?

(2)“坏心眼”是什么意思?体文中是指什么?

(3)楚亭人的这种行为会导致梁亭人的什么反应?

2)学习第5~8自然段

梁亭的年轻人对楚亭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结果如何?

3) 默读第4~8自然段,对比两国人采取的的不同行为。对学生进行教育。

讨论:梁亭人不但不报复,反而帮助楚亭人,你赞成这样做吗?为什么?

(分组讨论,各组派一人代表发言)

4.学习第9、10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思考:楚亭人看到梁亭人为报复自己,反而帮助自己施肥、浇水,会是怎样的表现?

2)最后两国人的关系如何?(指名回答。师生订正。)

感悟读文,背诵段落。评价讨论,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种瓜人

凉亭人 楚亭人

勤劳 懒惰

以善报恶 起坏心眼

和睦相处,共同致富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谈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2.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生说出难识记的字,师生一起讨论

4.师引导学生归纳识记方法:

比较识记:很____恨 祸____窝

给_____结

加减法识记:

亭____停 止___步

......

三.生写字

四.学习二类字

1.生自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交流学习

3.师出示二类字,生上台注音

4.生齐读二类字。

机动: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我会拼。

tíng zi zhì zhǐ chóu hèn huò shì

( )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种瓜(zhǒng zhòng) 梁亭 (tín ting)

仇恨 (cóu chóu) 报复 (bào fù)

三、我会填,想想所填得词之间有什么关系。

1.梁亭人勤劳,而楚亭人( )。

2.楚亭人起了( )心眼,梁亭人却( )心帮助他们。

3.楚亭人也勤快起来,他们的生活由( )变富。

四、我会找朋友。(给下面的词找相同的词)

1.勤劳(A 辛苦 B 勤快)

2.制止(A 阻止 B停止)

五、我也会这样写。

例:梁亭人种的瓜又大又甜。

又( ) 又( )

篇2:《种瓜》教案设计素材

《种瓜》教案设计素材

预设目标:

1、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欢乐的情绪。

2、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活动准备:小乐器:三角铁、碰铃、串铃。

活动预设:1、学做《拍手跺脚组合节奏练习》的动作。

(1)欣赏乐曲,让幼儿找出拍手节奏,听音乐拍手,并进行练习。再找出跺脚节奏,并进行练习。

(2)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分两组进行练习,一组拍手,一组跺脚,拍、跺出和谐的`节奏。

2、即兴表演。第一遍教师念歌词,幼儿根据歌词表演;第二遍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再次即兴表演,让幼儿通过动作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体验歌曲表达的情绪。

3、学唱歌曲。

(1)幼儿感受节拍,按节拍念歌词。

(2)用整体教唱法教唱歌曲,提醒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唱歌曲。

(3)幼儿每人拿一件小乐器,边唱边为自己伴奏。

4、复习舞蹈《花蝴蝶》。0

篇3: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精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意思,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3、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并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表达的意思;

2、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理解内容; ⑶品析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与伟大;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强烈欲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

2、难点: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中打比方写法的表达效果。

3、关键:激发兴趣,明确任务,认真自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种瓜得豆》这篇课文,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现在哪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回答

3、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深入的学习、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并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些科学知识的。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2-4自然段)

了解什么是基因及其的作用

1、同学们,按常理来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可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却可以做到“种瓜得豆”,这靠的是什么技术呢?

2、“基因”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也很深奥,在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技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基因和基因的作用,请同学们先齐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看看什么是基因和基因的作用是什么?

3、齐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4、同学们读得非常棒!那现在谁来用简洁的语言或自己的话语告诉我们,基因和基因的作用是什么呢?

5、文中的“大管家” 、“发号施令”是什么意思?“大管家” 如何“发号施令”(具体举例解释)?为什么加上双引号?

6、出示图片:我们来看几组图片,来感受这位“大管家”的威力。

7、出示基因图:这位大管家拥有那么大的权利,又那么神奇,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想认识它吗?

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这些基因生长在生物体(包括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里,一代一代遗传下去。所以我们与自己的父母的特征很相似,就如牛生下的还是牛,不会是猪,而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还有文中提到的种瓜得豆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1、集体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读后画出描写转基因技术的关键词 语。

2、反馈。 基因“搬家”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5-10自然段)

1、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瓜苗长出大豆的吗?为什么没有呢?

2、过渡(读第五自然段)

3、那么科学家花那么大的精力研究转基因技术有什么用武之地吗?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4、师生互动(新闻发布会) 要求:学生是“新闻发言人”,要认真读课文,能说出转基因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表达要清楚,用语要简练。老师是“记者”,对“新闻发言人”随机提问。

5、图片欣赏(转基因的遐想)

6、转基因技术不仅在农业生产上有用武之地,在医学上也派上了大用场。

三、总结课文,体会写法

1、同学们,这是一篇儿童科普说明文,介绍的是生物学中的转基因技术,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将如此高深的生物技术写得如此通俗易懂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学最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出示有关小学常用的说明方法的演示文稿并对各种说明方法作简略的介绍;

①、打比方:打比方和比喻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比喻是修辞方法,而打比方是说明方法。

②、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有时只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2、讨论:文中哪些段落运用了相应的说明方法呢?请同学们找出 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并说说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3、交流反馈

我们以后写说明文的文章就可以用这样的写作方法。

四、课后小结,作业延伸

1、学了《种瓜得豆》这篇课文,我们体会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正因为人类有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与大胆尝试的科学精神,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但是,转基因技术是可以不受限制、任意妄为的吗?阅读链接就基因工程是好事还是坏事进行了介绍。

2、作业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阅读《话说基因工程》。

板书设计:

种瓜得豆

基因 “大管家” “发号施令”

转基因技术 基因“搬家”

应用 农业 医学

篇4: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精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2、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 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并体会课文 语言的特点。

3、学会“泌、玫、瑰”3个会认字和“搬、玫、瑰、柿、供”5个会写字,掌握“搬家、玫瑰、西红柿、供不应求”等词语。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搜集有关基因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组织谈话:同学们,你们长得都像谁呢?

2、学生自由发言。(“像爸爸”、“像妈妈”、“像舅舅”、“谁都很像”„„)

3、教师追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与父母那么相似,好像同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有的却找不到与父母相同的特征呢?

4、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评价。

5、教师描述、揭题:原来在我们的体内有一种叫做基因的东西会遗传,它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特点。当妈妈生下我们时,爸爸、妈妈的基因就传到了我们身上,如果这些基因没有发生意外情况时,我们就会长得与爸爸妈妈很像,但如果碰到一些异常的情况,基因就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长得不怎么像或根本不像爸爸妈妈了。基因啊,是一个很神秘也很神奇的东西,所有生物体内都有基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基因有关的文章。

6、教师板书课题:种瓜得豆。

7、学生读题并对课题提出疑问。(种瓜应该得瓜,种豆才会得豆,种瓜怎么会得豆呢?)

8、教师引导读文:从常理来讲,种瓜是不可能收获豆子,但如果你读了课文,认识了基因及其有关技术,你就会豁然开朗了。

二、自学 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新词,认读识记。

3、理解词语。

发号施令:号,号令;施,发布。发命令,下指示。 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 水土不服:水土,泛指自然环境和气候。指不能适应某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供不应求:供,供应,供给;求,需要。供应不能满足需要。和平共处:指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争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彼此间经济和文化联系。在本课中指转基因猪的心脏移植到人体后可以在人体中适应并工作。

4、讨论 解疑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⑴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个什么科学知识?

⑵围绕着这一知识都介绍了哪些内容?

⑶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介绍的,读后,列一个阅读提纲。

5、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解疑。

全文按总—分结构,每个分述部分都有总述句概括该部分的主要内容。

6、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能做到“种瓜得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三、编列提纲,理清层次

指导编写课文第二部分的阅读提纲。

1、认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想想各个自然段间的联系,说说作者是如何向人们说明转基因技术的?

3、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4、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示范编写阅读提纲,理清文章层次。

第2自然段以“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呢?”为过渡段,点明这一部分要写的内容。

第3自然段介绍了基因的作用。

第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可分两层;

第一层:摸清一些生物体内基因的本领,让一种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种生物里去发挥它应有的本领。

第二层:转基因技术也因有“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败的。

学法小结,独立编写课文第三部分的阅读提纲。

1、指名反馈。

2、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引出科学家研究基因技术的意义。

第6—9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大有用武之地。

第6段概述;789段举例说明:培育转基因棉花、培育出蓝色玫瑰、培育转基因大豆和西红柿。

第10自然段讲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种瓜得豆看似不可思议,但由于现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却完全能够做到。这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真是令人惊叹呀!

作业设计: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完整地编写本课的阅读提纲。

篇5:幼儿园小班种植活动种瓜啦教案设计

更多有关“自然角”精彩内容,请关注教师网专题——

活动目标:

1、对种植活动感兴趣,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迁移种草莓的经验,继续学习栽种过程。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与记录植物生长变化。

活动准备:

1、瓜秧若干种(菜瓜秧、甜瓜秧、香瓜秧等)。

2、整理好地块

3、小铲、水壶等。

4、设计记录表,甜瓜、香瓜等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常见瓜

教师出示瓜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什么瓜?你吃过吗?”

幼儿自由讨论自己吃瓜的感受,相互交流瓜的味道。(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香香的、脆脆的、甜甜的等)

2、幼儿共同回忆栽种草莓的经验,观察并初步尝试种瓜活动。

“你们栽过草莓吗?是怎样栽的?”

“瓜秧怎样栽呢?”教师示范重点:

(1)强调瓜秧非常娇嫩,要轻拿轻放。

(2)栽瓜过程:先用铲将土挖一个坑,然后将瓜秧轻轻地放进去,再在四周围围上细碎的土。

“瓜秧栽到土里还要做什么?”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浇水活动。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进行日常观察、照料与记录活动。

教师利用早晨入园、中午散步等时间引导幼儿进行连续的观察与照料、记录瓜秧的生长变化过程。

=小班体育教案开飞机

目标:

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准备:

纸折飞机若干(数目与幼儿人数相等),纸折大飞机一架。场地布置如图。

过程:

1.教师手持大飞机,幼儿手持小飞机,四散地站在飞机场上。

2.游戏开始,大家一手举着飞机在机场内四散走(飞),边走边念儿歌:“小飞机,飞飞飞,飞到西,飞到东,快快飞到高空中。”念完儿歌,幼儿任意走向周围的航线,必须一个跟着一个沿着航线走,边走边发出飞机的声音。教师说:“飞机降落。”幼儿走回机场蹲下,同时手臂放下。游戏结束。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它们都有自己的家

有益的学习经验:

养成用完物品放回原位的良好习惯,不随手乱扔东西。认识到把物品放回原处既可以给自己提供方便,也可以给别人提供方便。

准备:

玩具动物(兔子、小猴、小狗、小猫),小纸盒四个

活动与指导:

1、将小纸盒摆放好,分别代表小动物们的家。

2、教师说:“今天,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手偶戏,请小朋友认真看。”

3、将4个小动物分别放到4个纸盒里,告诉幼儿动物们生活在自己的家中。有一次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吓得四处跑,等老虎走了,天已经黑了,小动物什么都看不见了,他们连自己的家都找错了。小狗到了小兔家,小猴到了小猫家,小猫到了小猴家,小兔到了小狗家。第二天,天一亮,小猴找小兔玩,可是他来到小兔家看到的不是小兔,而是小狗,他感到十分奇怪;小猫去给小狗送信,却看到小兔,一切都乱了,动物们感到十分苦恼。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苦恼吗?

4、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自己的家里。我们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苦恼?

5、对了,将他们送回自己的家。小动物们回到自己的家,他们又愉快地生活了。

6、这个手偶戏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要放回原位,生活才会有秩序。小朋友无论用完什么东西,都要将它放回原来的位置。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思思遇险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不能随便往嘴里放东西,尤其是那些小物品放在嘴里十分危险。

准备:

故事“思思遇险”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说说:“嘴是干什么用的?”

2、嘴是我们重要的器官,它可以帮我们吃东西,可以帮我们说话。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使用它,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3、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思思遇险”(附后)。

4、思思为什么会遇险?

5、什么东西不能往嘴里放?

6、把小物品放在嘴里是十分危险的,它很容易滑到气管里,堵住呼吸。如果不及时取出来,人就会窒息。

附故事:

思思遇险

思思有一个坏毛病,无论拿到什么都爱往嘴里放。妈妈为此说了他许多次,爸爸还打过他,可他就是改不了。今天,他趁妈妈不注意,又把一个珠子放到嘴里,这时妈妈走过来,他吓得一张嘴,珠子就滚到气管里了。他立即感到喘不过气来,小脸闷得通红,妈妈喊他,他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用手使劲指着喉咙。妈妈吓坏了,知道他是将东西吞到气管里了,急忙把思思送到医院,医生立即给思思动了手术,将珠子取出来。医生说:“如果再过1分钟,思思可能就会憋死。”思思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把东西往嘴里放了。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美丽的项链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美丽的项链

有益的.学习经验:

通过穿项链活动,锻炼手眼协调。并能根据珠子的颜色,按规律排序。发展审美观。

准备:

各色珠子,珠子可用吸管代替,将吸管涂上各种颜色,塑料绳。

活动与指导:

1、教师示范,用珠子穿一个美丽的项链。告诉幼儿穿珠子时,要将塑料绳对准珠子或吸管的孔,眼睛和手要配合好。

2、将珠子、塑料绳发给幼儿。

3、请幼儿说说自己准备穿一个什么样的项链。

4、让他们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穿珠子。

5、请几名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穿的珠子。

6、让两个小朋友互相说自己穿的珠子的规律。

7、请每个小朋友将自己穿的珠子戴在脖子上。

建议:

注意不要让幼儿将珠子放到嘴里,珠子可略大些。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案――钻洞采花

功能:1、发展钻、跑能力和灵敏素质;2、发展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情感自控能力;3、培养遵守规则的习惯。

玩法:幼儿分为两队,一队当小兔,在起点后站成一列横队,另一队手拉手在场地中间(或另一端)站成一列横队当山洞。游戏开始后,“山洞”齐说:“小白兔,真可爱,跳得轻,跑得快。钻过小山洞,采花快回来。快!快!快!”同时,小兔快跑(或跳)钻过“山洞”采花,并快速跑回起点。“山洞”说完最后一个“快”字时,立即蹲下关闭“洞门”,小兔如被关在门外即算失败。第二次做时“小兔”和“山洞交换角色。

规则:

1、必须说完儿歌最后一个字才能关“洞门”。

2、采花后必须从洞中钻回,不准拉开搭洞儿童的手或绕开山洞跑回。

3、小班做此游戏时宜先练习搭山洞、关洞门的动作,做到能整齐说儿歌,并在说儿歌时能整齐地下蹲关门。待较熟练的掌握后,再做完整的游戏。

4、做1―2遍游戏后让当小兔的幼儿想想并说出来怎样才能快速地把花采回。注意引导―些做得好的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过程,说出自己的做法,用他们的经验启发做得较差的幼儿动脑筋,做到跑前找好自己要钻的洞,过洞后能迅速“采”好离自己最近的花,不挑花。

5、游戏时,“小兔”们有以下特点:(1)看别人采花返回时,不采花就往回跑; (2) 被关在洞外后,拉开洞门,或跨过、绕开洞返回。“山洞”易在小兔跑去时或没等儿歌说完就关门。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帮助他们改正:(1)跑前提示幼儿想想要遵守哪些规则;(2)小兔钻洞时用浯言提示“山洞”遵守规则;(3)小兔被关在门外时提示其遵守规则;(4)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评价遵守规则的情况,为遵守规则的儿童鼓掌。

6、采花的距离要根据幼儿跑的能力调整。如跑距长或移动速度慢(如跳爬)可加长儿歌或重复说两遍再关门。

7、跑可改为单、双脚跳,蹲撑跳。

8、可以设两道山洞。

篇6: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2、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并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3、学会“泌、玫、瑰”3个会认字和“搬、玫、瑰、柿、供”5个会写字,掌握“搬家、玫瑰、西红柿、供不应求”等词语。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搜集有关基因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组织谈话:同学们,你们长得都像谁呢?

2、学生自由发言。(“像爸爸”、“像妈妈”、“像舅舅”、“谁都很像”)

3、教师追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与父母那么相似,好像同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有的却找不到与父母相同的特征呢?

4、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评价。

5、教师描述、揭题:原来在我们的体内有一种叫做基因的东西会遗传,它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特点。当妈妈生下我们时,爸爸、妈妈的基因就传到了我们身上,如果这些基因没有发生意外情况时,我们就会长得与爸爸妈妈很像,但如果碰到一些异常的情况,基因就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长得不怎么像或根本不像爸爸妈妈了。基因啊,是一个很神秘也很神奇的东西,所有生物体内都有基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基因有关的文章。

6、教师板书课题:种瓜得豆。

7、学生读题并对课题提出疑问。(种瓜应该得瓜,种豆才会得豆,种瓜怎么会得豆呢?)

8、教师引导读文:从常理来讲,种瓜是不可能收获豆子,但如果你读了课文,认识了基因及其有关技术,你就会豁然开朗了。

二、自学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新词,认读识记。

3、理解词语。

发号施令:号,号令;施,发布。发命令,下指示。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水土不服:水土,泛指自然环境和气候。指不能适应某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供不应求:供,供应,供给;求,需要。供应不能满足需要。和平共处:指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争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彼此间经济和文化联系。在本课中指转基因猪的心脏移植到人体后可以在人体中适应并工作。

4、讨论解疑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⑴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个什么科学知识?

⑵围绕着这一知识都介绍了哪些内容?

⑶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介绍的,读后,列一个阅读提纲。

5、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解疑。

全文按总—分结构,每个分述部分都有总述句概括该部分的主要内容。

6、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能做到“种瓜得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三、编列提纲,理清层次

指导编写课文第二部分的阅读提纲。

1、认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想想各个自然段间的联系,说说作者是如何向人们说明转基因技术的?

3、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4、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示范编写阅读提纲,理清文章层次。

第2自然段以“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呢?”为过渡段,点明这一部分要写的内容。

第3自然段介绍了基因的作用。

第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可分两层;

第一层:摸清一些生物体内基因的本领,让一种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种生物里去发挥它应有的本领。

第二层:转基因技术也因有“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败的。

学法小结,独立编写课文第三部分的阅读提纲。

1、指名反馈。

2、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引出科学家研究基因技术的意义。

第6—9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大有用武之地。

第6段概述;789段举例说明:培育转基因棉花、培育出蓝色玫瑰、培育转基因大豆和西红柿。

第10自然段讲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篇7: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意思,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3、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并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表达的意思;

2、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理解内容; ⑶品析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与伟大;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强烈欲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

2、难点: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中打比方写法的表达效果。

3、关键:激发兴趣,明确任务,认真自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种瓜得豆》这篇课文,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现在哪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回答

3、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深入的学习、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并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些科学知识的。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2—4自然段)

了解什么是基因及其的作用

1、同学们,按常理来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却可以做到“种瓜得豆”,这靠的是什么技术呢?

2、“基因”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也很深奥,在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技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基因和基因的作用,请同学们先齐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看看什么是基因和基因的作用是什么?

3、齐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4、同学们读得非常棒!那现在谁来用简洁的语言或自己的话语告诉我们,基因和基因的作用是什么呢?

5、文中的“大管家” 、“发号施令”是什么意思?“大管家”如何“发号施令”(具体举例解释)?为什么加上双引号?

6、出示图片:我们来看几组图片,来感受这位“大管家”的威力。

7、出示基因图:这位大管家拥有那么大的权利,又那么神奇,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想认识它吗?

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这些基因生长在生物体(包括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里,一代一代遗传下去。所以我们与自己的父母的特征很相似,就如牛生下的还是牛,不会是猪,而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还有文中提到的种瓜得豆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1、集体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读后画出描写转基因技术的关键词语。

2、反馈。基因“搬家”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5—10自然段)

1、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瓜苗长出大豆的吗?为什么没有呢?

2、过渡(读第五自然段)

3、那么科学家花那么大的精力研究转基因技术有什么用武之地吗?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4、师生互动(新闻发布会)要求:学生是“新闻发言人”,要认真读课文,能说出转基因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表达要清楚,用语要简练。老师是“记者”,对“新闻发言人”随机提问。

5、图片欣赏(转基因的遐想)

6、转基因技术不仅在农业生产上有用武之地,在医学上也派上了大用场。

三、总结课文,体会写法

1、同学们,这是一篇儿童科普说明文,介绍的是生物学中的转基因技术,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将如此高深的生物技术写得如此通俗易懂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学最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出示有关小学常用的说明方法的演示文稿并对各种说明方法作简略的介绍;

①、打比方:打比方和比喻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比喻是修辞方法,而打比方是说明方法。

②、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有时只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2、讨论:文中哪些段落运用了相应的说明方法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并说说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3、交流反馈

我们以后写说明文的文章就可以用这样的写作方法。

篇8: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意思,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编写阅读提纲,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

3、抓住有关语句,体会文中打比方写法的'表达效果。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表达的意思。

2、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理解内容。

3、品析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与伟大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强烈欲望。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学会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中打比方写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加以积累。

2、读懂课文,感知大意,理清层次,编列阅读提纲。

3、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你第一次看到“种瓜得豆”这个课题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莫非是写错了吗?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常理,种瓜怎么会得豆呢?可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的疑问就会得到解决。

2、教师板书课题:种瓜得豆

3、学生读题并对课题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识记,重点强调:玫瑰的瑰读轻声,供不应求的供读一声。

3、分段开火车朗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讨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5、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能做到“种瓜得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三、编列提纲、理清层次

1、指导编写课文第二部分的阅读提纲

⑴认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⑵想想各个自然段间的联系,说说作者是如何向人们说明转基因技术的?

⑶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⑷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示范编写阅读提纲,理清文章层次。

①提出问题。

②介绍基因的作用。

③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2、学法小结,独立编写课文第三部分的阅读提纲。

⑴指名反馈。

⑵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①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不怕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蓝色的转基因玫瑰、可杀死杂草的转基因大豆、不容易腐烂的转基因西红柿)

②转基因在医学上的应用。

(用转基因猪的心脏为人体实施心脏移植手术)

四、课堂小结

种瓜得豆看似不可思议,但由于现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却完全能够做到。这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真是令人惊叹呀!

五、布置作业

1、读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完整地编写本课的阅读提纲。

3、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转基因技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品析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阅读链接《话说基因工程》,感受文章的情趣,激发阅读以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回忆编写阅读提纲的方法。

(通读全文,了解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又分别说了什么,按顺序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二、品析语句,体会写法

1、读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觉得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叙述方法、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打比方)

3、课文运用了打比方的写法来形象地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如“基因是每种植物或动物的‘大管家’”。从课文中再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谈谈这种写法对自己读懂课文有什么帮助。

4、学生默读课文,动笔用“———”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打比方写法的语句,谈谈这种写法对自己读懂课文有什么帮助?

5、先独立找句子,再在小组内交流、介绍。

6、指名反馈,全班交流,找出语句,体会写法。

7、教师小结: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打比方的写法,用人们熟悉的生活行为来形象地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通俗易懂,并且富有情趣。

8、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

9、把你觉得描写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部分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10、结合学生的发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有关段落。

三、阅读链接,编写提纲

1、学生独立阅读选文《话说基因工程》。

2、运用所学的方法为短文编写阅读提纲。

3、小组交流阅读提纲,发现不足,进行修改。

4、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5、展开想象,举例说明怎样合理使用基因工程为人类造福。

篇9:《种瓜得豆》教学反思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

《种瓜得豆》是一篇儿童科普读物,是说明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一种现代高科技----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我手拿了一张报纸走进教室,在引入时,我先出示了报纸,大家都很惊奇。报纸是一位女代表手拿转基因花生的图片,我同时又拿出一张普通的花生图片展示,看着图片这么大差异,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啊?问题是学生提出的,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来展开,让学生在分组、个别等形式下,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列好阅读提纲的前提下,在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学习时,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把基因比作“大管家”,发号施令,让学生结合影视经验,来理解基因的作用,又联系班里许多同学家搬家的切身经历,来帮助学生理解转基因技术,由于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个个兴高采烈,课文在愉快中进行,也许课堂应该结束,可是我没有停止我的课堂,又列举了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造福人民的事迹......

一件件事情让学生睁大了眼睛,我趁势又随即播报了都市新闻《带上月球的种子》,由问题“大家猜猜带上月球的种子回来后会有什么变化?”为话题展开,让学生猜想结果,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猜测中,来感受科学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在学生的惊叹中结束。

[《种瓜得豆》教学反思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

【《种瓜》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幼儿园小班种植活动种瓜啦教案设计

2.种瓜小学作文

3.大班语言:儿歌种瓜教案

4.种瓜得豆的教学反思

5.幼儿故事欣赏《种瓜》教学设计

6.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什么

7.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教案

8.播种瓜叶菊小学二年级作文

9.教案设计

10.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孟浩然,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的意思,

下载word文档
《《种瓜》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