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墨梅读后感

墨梅读后感

2022-06-28 08:17: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慢點吃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墨梅读后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墨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墨梅读后感

篇1:墨梅读后感

今天我又从《经典诵读》里积累到了一首新诗--《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根据注释我知道了这句诗是在赞扬墨梅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样子。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花,它不想用显眼的色彩去讨好人,吸引人们的眼球获得人们的爱慕,它只愿把它那幽幽的香气装满整个天地。

这首诗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梅花是多么的谦虚,多么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它是那么地美丽幽香,却不愿意和世间的万紫千红争艳。我马上想到了我自己的一件事:我本来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各科成绩在班上的排名总是靠前,获得了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的认可,我开始不知不觉地渐渐炫耀起来,成绩也一天一天地下滑。有一次考试,我居然滑到了班级的最后几名,我伤心极了。经过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和我自己的反省,我戒掉了自己的骄傲,开始踏踏实实地学习,不久我的成绩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仔细想想,之前的我多么像春天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儿呢,总是高高地抬起自己的脑袋,接受别人的称赞。而我现在却只愿意向那株散发着幽香的墨梅靠近。

它从春天开始就积蓄力量,在百花开放的时候也无声无息,等到严寒的冬天来临时,它绽开自己那清幽的花朵,吐出清幽的香气。“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如果没有寒冬的侵袭,它又怎么能香气扑鼻呢?如果它也在春天忍不住开放,那么也许它最后只能变成一株人们随意摘取的野花。 这句诗将永远激励着我,墨梅的谦虚也将陪伴我向自己的理想前进。

篇2:墨梅读后感

读诗时我发现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朱先生这样讲道:看来,诗读的还不够透。我又捧起了《墨梅》,读着读着,我的心已不能平静,具备这种精神的,不正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的名字刻在学生的心灵上,这才是真正的永存。老师不是演员,却吸引着学生饥渴的目光;老师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老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人的灵魂……

老师们整天面对着平整的白墙,深邃的黑板,工作虽平淡却有着精神的伟岸与美丽。在老师豪放而深邃的眼睛里,眸子闪耀着大无畏的思想的光辉,这光辉能在人们疲惫颓废的时候,创造激情与梦想。这就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热情,散发着屡屡清香。而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在弥漫在这沁人心脾的清香里,我不禁为这清香陶醉了。

向身边的可敬的教师同仁学习,“做一枝墨梅,留一缕清香。”现在成了我人生的方向。

篇3:墨梅读后感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时元代诗人王冕所作的一首着名的诗——《墨梅》。

“墨梅”是指用水墨画得梅花。诗的第一句就直接写了梅花,从“淡”字尤其可以看出梅花的清淡。一个“痕”字,更使人对梅花的高洁产生敬爱。我读了这一句诗,仿佛看到一棵枝干遒劲的梅树上开出了一朵、两朵,三、四朵……的梅花,让我感到美丽而又和谐。梅花由淡墨点出而成,它虽不娇艳,但却高洁端庄,有十分清秀的内在气质。

这梅花它不用自己鲜艳的颜色去向别人展示和炫耀,去讨好别人,却得到人们的赞美,只愿散发出一股清香,让香气溢满人间,可见它有多么高尚的风度啊! 在这里作者不仅在写梅花,而且还表达了自己的立身之德。王冕从小家境贫寒,白天为人放牛,晚上到佛寺的长明灯下苦读诗书,终于有一番成就。有权有势的人就来见他,但王冕从不巴结权贵,每次都让他们吃“闭门羹”。王冕为了绝意利禄,去浙江隐居,这正是像墨梅一样具有的高尚品德,单薄功名。

想想运动员的陪练。他们为了运动员能够出成绩,一共受了多少伤?但他们从不抱怨。当运动员夺冠时,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享尽了人们的赞誉,但有谁能够想到他们身后的无名英雄呢?这些无名英雄们不求功劳,不求称赞,只是默默地付出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他们就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人。

想想我们身边的环卫工人。他们每天都在我们的城市里打扫垃圾,不怕苦,不怕累。城市里的垃圾一天有多少吨?再想想他们要付出多少努力,多少辛劳?没有人夸奖他们,有的人甚至鄙视他们。他们没有抱怨,而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辛劳美化着我们的环境。他们不也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人吗?

我们不能做一个只为索取功名的人。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多一些像王冕、陪练、清洁工……的人,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美好,但愿人人都能像王冕的《白梅》里写的一样,“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

篇4:墨梅读后感

读诗时我发现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朱先生这样讲道:看来,诗读的还不够透。我又捧起了《墨梅》,读着读着,我的心已不能平静,具备这种精神的,不正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么?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的名字刻在学生的心灵上,这才是真正的永存。老师不是演员,却吸引着学生饥渴的目光;老师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老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人的灵魂……

老师们整天面对着平整的白墙,深邃的黑板,工作虽平淡却有着精神的伟岸与美丽。在老师豪放而深邃的眼睛里,眸子闪耀着大无畏的思想的光辉,这光辉能在人们疲惫颓废的时候,创造激情与梦想。这就是我身边的老师们,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热情,散发着屡屡清香。而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在弥漫在这沁人心脾的清香里,我不禁为这清香陶醉了。

向身边的可敬的教师同仁学习,“做一枝墨梅,留一缕清香。”现在成了我人生的方向。

感悟三 香满乾坤

《墨梅》这首诗,从初读时的喜爱,到备课时的研究,再到内心的感悟,我越来越爱不释手。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我和学生一起在诗句的指引和召唤下,去触摸诗人高洁的心灵;我和学生一起用感情作舟,在诗句和意蕴间架设起桥梁,来顿悟自己情思勃发的智慧。我意识到,不只是我要做一支墨梅,我的学生也应该做一支支墨梅,待山花烂漫,这芳香必将弥漫于天地。

此时再回味《墨梅》那意义深刻的诗句,宛如凝望那一朵朵冰冷刚强的梅花,闻着那一阵阵浓郁自然的清香,我更感觉到梅的超凡脱俗。其实,人的生命也一样,只要拥有了不屈的灵魂,就可能拥有伟大的人生。我当如此,学生当如此,人人当如此。

篇5:墨梅读后感

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真正的梅花,据说梅花,树姿苍劲,铁骨铮铮,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花态文雅,婀娜多姿,高雅清秀,生机盎然。于隆冬百花凋零之时,仍傲然挺立,喷红吐绿,向人们展示出春光明媚,妍丽动人的景象。在《群芳谱》中,梅花位列“花魁”,更有花中“四君子”和“岁寒三友”的美称。文人雅士都视梅花为一种凛然骨气,一种精神象征,在梅花的自然美中赋予了人文的隽永韵味。没亲眼见过梅花,这种感受自然不深。

从王冕的《墨梅》这首诗中,我欣赏到了这样一株梅花: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对这首诗的感悟,犹如一条小溪,在我生命的心泉中汩汩流出。

感悟一 花开淡墨

读诗最初感受到的是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诗人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能诗善画居然作画易米,这是境界和修为,是眼光和智慧,这不是为庸庸碌碌的生活找借口,也不是为不思进取而找理由,不是懦夫的保护伞,也不是逃兵的挡箭牌。作者以梅自况,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一贯追求,颇具特色。梅在王冕的笔下,不再是浑身冷香了,而是充满了一种“广阔的艳丽”,有精神,有力度,有未来。细想,梅的美已化作了充斥天地间的香气,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那枝头的斗雪吐艳。《墨梅》,着实让我展开了一回心灵的、审美的旅游。

篇6:《墨梅》读后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只有那有骨气的梅花才佩得上这句惊天动地的诗。

我大声地读起这首诗时,我在次被梅花的不怕寒冷,不向困难屈服的精神给感动了,这首诗名叫《墨梅》是作家王冕写的,那时王冕虽然很贫穷但是王冕非常爱画画,他对着他家门前《那株梅花树来画,每次画完时他就到那株梅花树边的池塘去洗笔和墨,不久,那池水就变墨黑色了,这首的.名字之所以叫《墨梅》是因为梅花树的根吸收了那池中的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朵朵梅花上就带有淡淡的墨迹了。这正对了前两句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

痕。”虽然带有墨迹的梅花不好看,但是它们的品质依然是不变的。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在奥运会上代表韩国的运动员,他在抓举时脚没站稳,一不小学,他的小腿一扭,整个身体就一下子摔在了地上腿动也动不来了大家都为他担心,他可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呀,有些人猜想他都受伤了,可能不会上场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带着伤一瘸一拐地走上了赛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双手握住杆子,吃力地一举,他没有成功,但我认为他在精神和心理上跨进了一大步,他的那种不屈服的奥运精神就像梅花一样值得我们学习!

坚持就是胜利,不去试怎么会有结果,虽然某些结果不是最完美的。

篇7:《墨梅》

《墨梅》

《墨梅》教学设计之一

备课人:钱敏高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是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 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 制作好.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请一学生介绍一下本首诗的作者――王冕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钱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钱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

四、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钱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

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钱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钱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教学设计

《墨梅》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8:墨梅古诗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篇9:墨梅作文

墨梅作文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梅朵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作文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10:墨梅 古诗

墨梅图片

【原文】

《墨梅》

作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作者简介】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着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所作诗文常流露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元末隐居九里山卖画为生,所画梅花枝繁花密充满生意。

篇11:墨梅教案设计

有关墨梅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会读诗

1、 (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幻灯)

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

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味道出来了。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

1、要想读得更原汁原味,还要读懂诗的意思。同学们边读边琢磨,看看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都懂吗,遇到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别人交流。然后试着把每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3、理解“墨梅”:(出示幻灯)梅花有红色、粉色、白色等颜色,墨梅指的是只用黑色水墨画成的梅。王冕爱梅,且擅长画梅,素有“画梅圣手之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晚年的巅峰之作——《墨梅图》

(介绍题画诗。)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

读一二句。在哪儿?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清气”“乾坤”

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

三、悟梅魂

1、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来写的?你能找到诗中的关键词句吗?

板书:墨痕——淡 (清雅素淡) 清气——满

2、(幻灯回《墨梅图》)《墨梅》中的梅花个个清雅素淡、冰清玉洁,可有人却说:“王冕,你不去画娇艳的荷花,只画这素淡的梅花,哪里还会有人喜欢你,还会喜欢你的画呀!”于是王冕就给这画题上了诗,也给了回答,你能找到吗?(为什么不画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为什么不画粉色白色红色的梅花?)

3、为什么不画得鲜艳夺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梅的颜色好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

(1)拓展写“色”的诗:苏轼诗《红梅》: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随春天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但是那像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地表露在少女的面容上。美不美?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颜色却刻意不画,墨梅与那些红梅、白梅相比,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她不靠鲜艳的颜色来取悦别人,她只想让——清新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之间)

(2)与墨痕的淡相对的,是清气的——(满)

拓展写“香”的诗:爱梅的诗人多,赞梅花之香的诗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现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只不过暗香一词也并非词作者原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辉。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3)这么多人钟情于梅花的清香?在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仅仅是香气本身吗?香气还代表什么?(继续出示诗句:坚强品格、高贵气节、勤奋、刻苦、高洁、脱俗)

为什么不两全其美?

(色——外表,气——内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独爱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弃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泽,而选择以“淡墨痕”来画梅,目的是为了突出——香气,清香。

4、感受“人”

同学们,王冕一生写了无数咏梅的诗,以这首《墨梅》最为有名。他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

出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这是后人对王冕的评价,你能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吗?

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读到这里,现在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流、留比较:后者留存、留下,前者流动、流溢)王冕仅仅是在写梅花吗?

(自喻,他不在乎“颜色好”,一指梅的颜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来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暗指名誉、钱财、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溢在天地之间,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吗?(石灰吟、竹石)

5、小结: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素净淡雅超凡脱俗的墨梅。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读出梅花的.高洁,读出王冕的高洁。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严寒,冰肌玉骨,人们喜爱它的形态,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现在我们来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义,梅花的大红大紫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有所谓的“咏梅两千卷”。当然,捧红梅花最不遗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鹤子。在古诗中,以梅为题的诗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叹国恨

古往今来,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百姓悲欢,最牵动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这种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发伤感之情的桥梁。南宋诗人刘因的《观梅有感》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前两句写东风把战场上的灰尘吹落了,意思是说南王朝已被元军消灭,战争已经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隐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实际怀念的是南宋朝廷。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南宋灭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乡,自古闻名,苏杭更是封建时代的繁华都市,晚唐诗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著名诗句。但现在国家已经灭亡,江南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梅花了。

刘因是跨越宋元两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兴亡、江南兴衰的过程,他在《观梅有感》中,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诗,陆游

(三)以梅寄闲情

(四)借梅诉乡情

现代著名的的诗作有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陈毅的<红梅>,还有有关梅花的歌曲<红梅赞>

五、作业

1、课外自学《竹石》

2、自由组合,出一期“梅花赞”的手抄报。

篇12:墨梅 古诗

作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一、王冕原版、苏教版六年级)

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人教版六年级、鄂教版四年级)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三、古诗书)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迹。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四)

篇13:古诗词鉴赏-墨梅

古诗词鉴赏-墨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篇14:《墨梅》古诗练习

《墨梅》古诗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

墨梅①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②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③满乾坤④。

[注释]①墨梅:水墨碱的梅花。②洗砚池:洗砚台的池塘。③清气:清香的'气味。④乾坤:天地。

1.写出“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的意思。

2.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 。

3.这首诗也运用了的写法,抒发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

A.咏物言志

B.借景抒情?

参考答案

1.它不需要人夸赞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2.朵朵花开淡墨痕 只留清气满乾坤

3.A

篇15:墨梅的诗意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注释

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读后感】相关文章:

1.墨梅教案设计

2.墨梅 古诗

3.《墨梅》古诗赏析

4.墨梅语文教案

5.古诗词赏析《墨梅》

6.墨梅原文及赏析

7.《墨梅》的教学反思

8.六下《墨梅》教学设计

9.墨梅古诗带拼音

10.墨梅原文及翻译

下载word文档
《墨梅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