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南归》读后感

《南归》读后感

2023-07-21 08:44:0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orisi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南归》读后感,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南归》读后感,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南归》读后感

篇1:南归读后感

“我的握笔的手,我的笔儿,怎想到有这样运用的一天!怎想到有这样运用的一天!”

每每读到冰心《南归》中的这一句话,内心便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哀。

冰心以一篇《南归》贡献给了母亲的在天之灵。文章主要写了母亲在病重期间,冰心以及她的姊妹和她的父亲日夜守在母亲病床前的情景。日日看着母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让这位内心装满爱的女性是那样的痛苦,可是却又在不断地安慰母亲。特别是母亲临走的那天,又一次亲眼目睹母亲的痛苦,“这时我如同痴了似的,一下午只两手抱头,坐在炉前,不言不动,也不到母亲跟前去。”

字字句句,无不触动着我的心扉。虽然我不曾有丧母的痛苦,可每次想到我的母亲,内心却是无比的惭愧。

我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勤劳、朴实、善良,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丈夫和孩子身上。我是母亲的小女儿,我知道母亲喜欢我,那是一种无法代替的喜欢。自小,我的学习不错,也还算听话,更得母亲的喜欢。初中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南省第一师范小教大专班,总算没有辜负母亲对我的期望,我也很自豪,终于,我也为父母挣了一回脸。

十六岁的我离开了母亲,开始了独立生活。那时的我,仍然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在那人才济济的高等学府,着实让我吃了不少亏,内心的委屈通过张张沾满泪水的信,传到了母亲的手里。

记得那天下课回来,我清好脏衣服去洗。

正在这时,我的同班同学一路朝我跑来,一边喘气一边说:“诶,你妈妈来了!”

“我妈妈来了?”我瞪着眼望着他,一副绝不可能的样子。

“是真的!你妈妈来了!”他语气十分坚定,“她正在寝室等你!”

“不可能的!”我边说边洗手,“要是我妈妈真的来了,我一定请你吃东西!”

那时,我真的不相信我妈妈来了。我妈妈没有来过长沙,更别说这里了,她肯定找不到。现在,我妈妈一定没有来。我将衣服放在洗衣池里,折身回到了寝室。

我看到了什么?一个那么熟悉的身影,一个让我日日思念的身影。真的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真的来了!

一瞬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扑到母亲的怀里。见这情形,母亲也忍不住哭了。

那天,我对母亲说了许许多多……

不知不觉,我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已经十年了,如今,我已为人师,为人妻,为人母。虽如此,却无时不在思念自己的母亲。每一次和母亲通电话,母亲总是说,“我对不起你,没有帮你带宝宝,让你的生活这么辛苦,这么累……”的确,一个人在外的生活是辛苦的,可是,这些年来,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即便是放假,我也很少回家尽孝,内心对母亲充满了愧疚,可是现在,我的母亲却向我道歉,此时,我心里的酸楚又岂能用语言来表达啊!

我只能对母亲说:“妈妈,你又这样说了,我还年青,年青人应该承受一些生活的磨难,才能真正长大!”

如今,再一次读到冰心的《南归》,眼前不觉呈现出一副副鲜活的画面,母亲的痛,冰心的痛,她的家人的痛……

这让我不由得又一次想起了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啊,每一次见到你,你耳鬓的白发都会增添一些,今天想起你,真的是想你啊!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篇2:南归读后感

《繁星・春水》这本书主要收录了冰心的一些散文,读后犹如走进了一个玻璃房子之中,每一处都是晶莹剔透,在太阳下会发出七彩的光芒。无论你的心茧有多厚,你的心冰有多寒,走进《繁星・春水》,你的内心会变得柔软而温暖。而《南归》就是七彩光芒中最亮丽最耀眼的一抹。

《南归》这篇文章是冰心最想读但又最不敢读的一篇,每读一次,都会有刻骨铭心的疼痛。母爱是出自母亲内心深处的伟大的爱,犹如一杯佳酿,会品的人才能尝出其中的芳香怡人,并把它作为一生的珍藏。在这篇文章中,冰心总是说那几天的天气很差,天空灰蒙蒙的,仿佛蒙上了纱。用天气衬托自己的心情,不但不使文章嗦,反而让读者的心中产生了一种与她一样的恐惧、害怕而不知所措的感觉,心里酸酸的、涩涩的。夜晚,是思绪最多的时候,而冰心也同样如此,她觉得她仿佛已是孤儿,泪水已无法止住,自己是如漂泊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迷茫而无助,她不知道自己是为何而哭,是无奈,是害怕,是悔恨?母爱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来得容易,但正因为这来得容易的爱让我们更觉得母爱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对它视而不见,有时对它感到厌倦,甚至感到讨厌,认为母亲的叮嘱与那天经地义的爱依然是累赘,恨不得一下甩去,一脚踢开,但往往只有在真正失去之后才会珍惜,那天经地义便成了来之不易。

读后,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母爱的珍惜。我们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为什么不把时间多用在和父母温馨欢度上,而是要将时间放在为父母侍疾上呢?不与父母感受大好时光带给我们的欢乐,而是要在父母最后的路上煎熬,忍受着内心深处最痛的折磨呢?听父母临终时的嘱托哪里比得上年轻时听父母的一声“我爱你”?为病榻上的父母侍疾哪里比得上平时自愿为父母做的家务?要送父母上路时哭泣的泪水哪里比得上与父母玩耍时的汗水?祭奠父母时的山珍海味哪里比得上为父母生前做的粗茶淡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世间的痛苦莫过于如此。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一文中说道:“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所以,珍惜我们生活中与父母度过的每一个平凡而快乐、平淡而温馨的日子吧,用我们的爱去回馈父母的付出,母亲的需求其实很简单,也许是出门前的一个吻,回家后的一声“我回来了”,饭后的“我饱了,饭很香”,睡前的轻轻一声“晚安”……简简单单的话语却足以让父母温暖许久。

《南归》是一曲母爱的颂歌,作者一改往日的清新、委婉,笔调变得凄恻、凝重,文中这一个个触动灵魂的文字,源于冰心内心深处最晶莹剔透的地方,源于对爱的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在生命的长河中,它们如宝石般熠熠生辉,陪伴我们一路远行,让我们懂得爱,珍惜爱,并深深悟到:如果爱就深爱!

篇3:《南归》读后感

南归这篇散文是冰心贡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主要讲了:冰心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后,回乡陪伴母亲度过她最后的人生时光。冰心在听到医生的说法后痛苦了,但冰心为了安慰母亲,还强颜欢笑。陪着母亲过新年、办寿宴……

冰心写给杰和藻的信其中有几句话,让人潸然泪下:“她死去时是那么柔和那样的安静。那快乐的笑容,使我们竟不敢大声地哭泣,仿佛恐怕惊醒她一般。”

读到这儿,我想到了我的妈妈:妈妈是从乡下长大,六七岁时,就开始照顾我的大舅和小舅,家中的活儿全归妈妈。这么多家务活儿,妈妈也没落下课程,每年学期结束,妈妈总都得一张奖状,让姥姥和爷爷笑得合不上嘴。

“母亲”这个词我有时十分喜欢她,有时十分讨厌她。喜欢她是因为,她可以教我一些学习方法。讨厌是因为,我和妹妹如果有一小点做得不好的话,我和妹妹就要挨打了……

我小时候还羡慕过别人的妈妈,可现在读过《南归》这篇散文让我明白每一位妈妈没有什么好与坏,她们都爱着自己的儿女。

珍惜自己的母亲,去发现她们的优点,而不是缺点。让每一位目前在儿女心中都是最完美的。

篇4:《南归》读后感

凡是存在两面性,幸与不幸是共同存在。 冰心是幸福的,因为她拥有幸福的童年,拥有和睦家庭,受过高等教育;而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体弱多病,生逢战时。《南归》记录着她母亲的点点滴滴,字字含情,令我不禁心动。冰心的这片母女深情与刻骨铭心的悲楚。世界上最深重的悲痛,并不是你站在我面前而不知道我深爱的爱情之痛,而是看着自己的挚爱渐渐走向死亡,自己却无能为力。爷爷的离去,或许真的可以令原本幼稚的我幡然醒悟: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如今已游学在外的我,是那么的思念亲人。好久不曾回家,家里的一切是否安好,在家的孩子总想逃离母亲的翅膀自由的翱翔,而在外漂泊的孩子总想回去母亲的怀抱,或许正是这两种情况形成了闯和归属的分离吧!《离家的孩子》此时已在心里缓缓响起,《南归》啊,我何时可以《南归》啊!

篇5:《南归》读后感

眼看就要到白露时节,北国此刻正是一派“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空阔景致,习习秋风、绵绵秋雨,将一缕缕渐渐转浓的凉意,不断的袭上我身,在秋的冷凉里,我有了一份难得的清静和无为的闲适,虽然略带寒意。

秋高气爽的疏朗,给被暑热压抑了一夏的心,以最最恰当的施放,心得到别样的舒展和妥帖,而这种玄妙的感觉等闲也是不能用平凡的语言描述出的,就好比面对一件艺术精品,我们所能够做得也就只能是全身心地投入并感悟,然后陶醉并享受那种令人痴迷的感觉。

南归的雁,北去的云……

一切如旧,自然而然。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此浑厚苍凉、雄健遒劲的发问,正适合给这个季节注脚。

若在精神层面上用秋的思绪行走,你会发现秋是一段自由自在的岁月,空阔无边的悠远,短暂却并不乏味,如象所有的希望在这一刻被统统唤醒,此刻,你才会真的发现,其实长久以来,人们认为秋是一段令人可以信马由缰展开遐想的日子,这种看法虽然不错,但也似乎不尽全面。

想什么?怎么想?为想而想?结果最终大多都化作大而无当的莫名之想,不了了之……

若再进一步推而细想之,是否可以这样的认为:其真正的含义,不但在于遐想本身给人带来的了无拘束的自由感和闲适中透出的惬意和优雅,更深刻之处还在于这段日子里由很多遐想生出的满含希望的寄予,有的虽然朦胧,有的可能一时难以名状,而正因为如此,才使这种遐想格外的绵长久远、藕断丝连,如秋日绵绵不绝、如诉如泣的丝丝细雨和它所象征的含义,令人不断的揣测,挥之不去,因此,秋思才有可能变的浑厚和深重、沉郁而苍凉。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实有谁细想过,为来年春日计的筹划和打算,却是真正萌生于秋以及秋收和由此引出的秋思和寄予。

农人若在秋季收获了春日已憧憬过的希望,在幸福和陶醉的同时,他肯定不会忘记马上要做的事便是对来年春耕和播种的遐想和展望,在那一刻,他便有了明确而实在的筹划和打算。君不见,有多少的民间传说和文学故事以及诗里,都屡见不鲜的描述农人在秋收的季节,对来年春日如誓约般的承诺,神圣而庄严、平静而安详。

可以想见,人们在春光将逝的时候,虽然是一种伤感的情怀,悱恻缠绵之余,难免矫揉造作和间杂其间的少许浮浪以及躁动,却少有凝重的沉思和遐想,好象春光本就是用来挥霍的一般。人们叹春、惜春不忍于春作别的情怀细想起来,多多少少也还是透出了一些小的情调,而这些许的小情调在随之而来的一场场“绿肥红瘦”的春雨里,渐次的不甚了了、化于无形。

而有时候“秋风秋雨”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愁煞人”,君不见在那不绝如缕、如诉如泣的秋风秋雨里,人们有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冷静的沉思中,被一点点唤醒,一点一点变得澄澈、明晰、通透,一点一点变得成熟、圆润、自在。

如此说来,人们对秋天长用的一句虽然通俗但却意义非凡的形容话语,即“沉甸甸的秋天”,便有了非常实在而正确的指代和针对。

这一季的秋,我在南飞的雁阵掠过长空之际,把无尽的遐思,寄予辽阔无际的蓝天和蓝天下浮动的白云。

风动,云动,我心不动……

篇6:南归诗歌

北方的风

将身上残留的

南方的思念

吹成雪花

俏皮地拥抱皮肤

在神经末梢

轻轻跳动

秋风初起我说

我是一朵落花

在秋雨中飘摇不定

风停香散

你说

花落,你就用手心

小心捧着

藏在贴身的口袋

逃离南方

却摆不脱

眷恋的'缠绕

没拿通行证的女孩

闯入我的世界

浅浅的微笑

让这萧肃天地

春风过处牡丹独艳

篇7:现代诗欣赏《南归》

现代诗欣赏《南归》

现代诗欣赏《南归》

列车窗外夜色不暖

华灯初上倦意连绵

浮华交替着变

落寞模糊视线

荒凉的村落映在眼前

颓败的'稻茬田寂寥依然

还是那片枯柳

野地里寂寞地飞着土烟

石板上苍苔青绿碧然

河水混着沉重的“吱呀”声白漪涟涟

渔船又靠了岸

风声掠过木桥两岸

轻捷的麻雀叽喳多言

脚下的黄梅花枝未展素颜

薄薄的冰层若隐若现

归来,又是一个冬天

庭院草木已深,道繁华如烟

你的面孔却多年未变

青瓦石板旧水池

细数我那份眷恋

夕阳余晖打在门廊上

映出铜锁也锈迹斑斑

夜色阑珊

拂去我风尘仆仆的疲倦

安然入眠……

记忆里

青山在河那边蜿蜒

风景依旧——

是当年

纵使他乡风光无限

你永远是我的——

天上,人间

篇8:南归的诗歌

北方的风

将身上残留的

南方的思念

吹成雪花

俏皮地拥抱皮肤

在神经末梢

轻轻跳动

秋风初起我说

我是一朵落花

在秋雨中飘摇不定

风停香散

你说

花落,你就用手心

小心捧着

藏在贴身的口袋

逃离南方

却摆不脱

眷恋的缠绕

没拿通行证的女孩

闯入我的世界

浅浅的微笑

让这萧肃天地

春风过处牡丹独艳

南归

红豆在等待思念

听雨洒下

静静躺在落叶上

微笑

我名落花

只为你手心的温暖

我的全世界

只为等你路过

当你驻足那一刻

整个世界都是你的

篇9:南归阻雪

唐代 孟浩然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译文

我的旅行被大雪阻止于宛许之间,日暮时回眺着京城。

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苍茫的旷野,故乡的山河不知在何处。

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村子的边上冉冉升起,迟归的大雁也早已飞到遥远的天边去了。

积雪覆盖了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岗,只有饥饿的老鹰还在寻觅捕捉雪中的野兔。

我从少年时起就摆弄文墨,专注于诗词歌赋。

可惜十次上京城都没有考中,我现在已羞于回家了,只好彷徨而无奈地呆在这回家的路上。

注释

南归:指诗人自长安归故乡。

滞(zhì):不流通,引申为滞留。

宛许:即宛地,泛指南阳以北。

京豫(yù):指洛阳。唐时将洛阳设为东都。因其地属豫州,故称为京豫。

莽(mǎng)茫茫:郊野广漠无际。

乡山:故乡的山脉。

村际:中间。

平皋(gāo):平原。

文墨:写文章。

属意:倾心。

章句:章节与句子。

十上:多次上书。此借此科考落第。

裴(péi)回:徘徊。

鉴赏

《南归阻雪》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59卷第52首。前四句交代时间地点,对京豫的回顾和对乡山的渴望,表现出归途怅惘的情怀。中间四句写黄昏时茫茫雪原所见,“孤烟”、“归雁”、“饥鹰捉寒兔”等,一片荒凉景象,喻示出诗人此时的处境。后四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全诗表现了诗人心情的忧郁和冷漠。

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落第后失意归来行至南阳北所作。此诗当作于《岁暮归南山》、《行至汝坟寄卢征君》之后。

篇10:燕从江南归诗歌

燕从江南归诗歌

小燕子的`叫声如诉如泣

可是我年少时弄痛了的那只燕子吗

春天到了,是否已安了新家

如果我从烟雨缥缈的江南来

那一定是去年那只燕子从青瓦白墙的江南归来

那些你在江南前世流下的泪啊

便正是我在塞北今生咳出的血

就这样离开江南,一路北上

临行前你不赠我红豆,不赠我手帕

却赠给我两棵幼苗,嘱托我

这两棵幼苗,你要

一棵栽在家前,一棵载于村后

家前那棵幼苗开花时,要给故人报信

村后那棵长大后,要留给后人乘凉

燕子如果到你家筑巢

记住请把你家门前打扫

这是故人来看你

且莫嫌贫爱富把她赶

那只小燕子如果在你的家里绕梁飞

那一定是故人家里好几天已断炊

你要嘘寒问暖的伸手帮一把

切莫学那忘恩之人不理不问

来年燕子从江南归来时定会衔红豆相赠

我和你再把那相思的离殇与思乡

一一诉衷肠

篇11:孟浩然《南归阻雪》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南归阻雪》赏析:

《南归阻雪》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59卷第52首。前四句交代时间地点,对京豫的回顾和对乡山的渴望,表现出归途怅惘的'情怀。中间四句写黄昏时茫茫雪原所见,“孤烟”、“归雁”、“饥鹰捉寒兔”等,一片荒凉景象,喻示出诗人此时的处境。后四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全诗表现了诗人心情的忧郁和冷漠。

篇12:[优秀作文]孤雁南归

[优秀作文]孤雁南归

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孤雁,生在塞北却长在江南。江南很美,但我一直想回家看看,看看多年来塞北的变化,看看她是否和江南一样美,看看她是否和我同年的记忆一样……

我离家那年很小,在江南生活了好些年,沾染了许多江南的气息,但唯一不变的是对塞北的依恋,就是那一点淡淡的乡愁,隔着江水,我在这头,塞北在那头。它就是一枚窄窄的船票,载着我驶向家乡。

可我一路上看到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塞北在天涯。

夕阳西下了,我暂在江边歇息一晚吧。

今晚的月亮很圆也很亮,隐约看得到月上的环形山。我面前洒满了皎洁的月光,仿佛是地上一层淡淡的霜。或许真的是霜,秋天来了,是我该回去的时候吧。“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心中一阵抽搐,忧伤漫上心头。没有人安慰我,因为我是一只第一文库网反季节的孤雁,没有同类与我一起这个时候回去,他们要等到春暖花开,而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我一点也不怕塞北的'寒冷,因为我的心是暖的,回家了,便不再寒冷。

今夜即将破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又开始了我的旅途。日出之时,我已到了洛阳,离塞北又近了些。“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塞北!我的书信你收到了吗?有,抑或没有,都无所谓,因为我即将从南方归来了。我就快到家了……

我顶着寒风,努力地飞着……

仰望天空,人们会看见一只孤雁由南向北飞去,显得那么渺小,那么与自然不和谐。但我实在太想家了,“岭外音书断”已经很久了。我只是迫不及待想回家看看,可以说是心急如焚,只有在这时先飞向北方。虽然“任重而道远”,但心中的火是我的动力,我就像一架喷气式飞机一样奔向我的家!我要回家!

到了燕京,再往北就是长城了,就是塞北了,不远了不远了……我遇到了几只要到南方过冬的小雁,我向他们打招呼,可他们只是笑,还问我从哪来。我疑惑了,从南方来,我说。他们又笑,那你来这干嘛?这可不是你现在该来的地方啊!真的吗?可这是我的家啊!我心中一阵阵伤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一只孤雁,来自塞北,又要回到塞北,却遇上这样的事,真是一种悲哀。

在后来的旅途中,我再也不敢与人搭话,而家越来越近,我却越来越想哭。我在风中流着泪,想着我日日思念的家啊,我终于回来了!可“近乡情更却,不敢问来人”,我是喜忧参半,不知道在担心些什么……

最终,我还是来到了我魂牵梦萦的塞北,看着这个生我的地方,觉得回家的感觉真好!一阵温暖涌上心头,这个冬天是不会冷了……

塞北,等我很久了吧?她“临行密密缝”,又“意恐迟迟归”。我回家,可算远吗?好,无论如何,我回来了……

孤雁终于南归……

孤雁就是一位位长年奔波劳顿的游子,总会南归的,好似叶落归根一样南归……

终于,孤雁南归了……

篇13:王维《送友人南归》赏析

王维《送友人南归》赏析

《送友人南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其格律为平起式首句不入韵格,用上平声五微韵。首句对仗。三句三仄尾,不救,了意为先。其余平仄规范。

此诗作于春末送别中,友人是南方人。三江,有多解,据此诗内容当指长江中下游一带。郢城,春秋时楚国国都;郧国,古国名,在湖北陆安,春秋时为楚国所灭。悬知,挂念中想象。倚门望,指友人的双亲,主语省略。老莱衣,意为孝顺的子孙,借代友人;典出《列女传》老莱子至孝,年七十双亲尚在,穿五彩衣佯装儿童以取悦之。首联即时发端,友人春初出发,路途很远,到家的时候春天将过去,北飞的.鸿雁也在江南看不见了;颔联、颈联想象描绘友人家乡的美好,非眼前实景。孤客郢城归,倒装句(郢城是宾语而不是壮语,归是谓语),以应对仗之需。友人路上将看到的风光。尾联设想,朋友在路上想象,自己的双亲倚门遥望,认出了儿子的身影。

篇14:《送友人南归》原文及翻译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篇15:《送友人南归》原文及翻译

江南万里,春光已过三江原野,大雁纷纷向北飞去。

汉水浩淼,无边无际,与天相连,老友归去,回到故乡郢地。

郧国的稻田茁壮秀颀,楚地的菰米收获在即。我在北方将你牵挂,

常常倚门南望,好像远远地看到你穿着孝敬父母的老莱衣。

注释

①三江:指流经岳阳城外的沅江、澧(lǐ)江、湘江。

②郢(yǐng)城:春秋时楚国都城,即今湖北江陵一带。

③郧(yún)国:春秋时位于楚国附近的小国。

④秀:庄稼开花。

⑤菰(gū)米: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一称“雕胡米”。

⑥悬知:遥知。倚门望:战国时王孙贾外出求仕,其母说:你早出晚归,我将每天倚门而望,盼你归来。这里用此典提醒友人应知家人盼其回归。

⑦老莱(lái)衣: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非常孝顺,年已七十,还常常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装作婴儿来逗父母开心。这里用此典告知游子应早日归家孝敬双亲。

《送友人南归》赏析/鉴赏

这首诗从眼前之春意阑珊联想到万里春尽、鸿雁北归、友人旅程渺远、故乡富饶、慈母望归等一系列内容,以送归为构思线索、以惜别为核心,内容是很清楚的,做到了含蓄而不隐晦,尽谢点染而又情思萧然。

首联描写了万里大地春已去,雁也北归,而友人却要南去的景象。似乎与春暖北上的大雁不相和谐,但它写出了辽阔的高空景观,场面雄伟,是写空中。

颔联是地上,水波辽阔的汉江连着天,这种景象给人带来物大人小的感觉,人处水上,有漂泊不定之意,故说“孤”客。全诗写得流畅,毫无生硬感。想象丰富,行笔自然,语气舒缓,用字考究。除了写景之外,一些字的力度颇大,感情也极其鲜明,如“尽”是春去夏来,“稀”是雁阵北飞,“广”是辽远阔大。

颈联写了稻田的笔直,菰米收获,通过运用景物描写,渲染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运用了老莱衣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友人孝敬父母。

综观全诗,既未明言送别之事,又无送别场景的刻意描绘,更无送别诗中所常见的诸如思念、忧伤、凄凉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出现。然而,诗人在送别时的复杂心绪——理解、担忧、伤感、劝勉等还是隐伏予作品之中,只要细心寻绎,便不难发现它。最后两句,“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一写诗人,一写友人,活脱脱地反映出二人形象。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后,特招孟浩然任荆州从事。孟浩然虽然渴望入仕,但已年近五十,再加上对官僚生活的不适应,江南的暮春时节,孟浩然辞职告老还乡,王维故写下此诗送别。

篇16:南归的小燕子散文诗

南归的小燕子散文诗

你好吗

是否很怀念北方的春天

在这儿在寒冷的北方

在这思念开花的季节

无星的世界啊荒凉而孤独

虽然市城繁华夜晚灯火辉煌

孩子般天真的小燕子

天使般可爱的`小燕子

你好吗

是否像我梦幻的一样

你常飞上哪一座高楼或哪一座高山

凝视着北方如同一只啼血的杜鹃

心境凄凉四顾茫茫

离我既远又近的小燕子

离我既远又近的小燕子

你好吗

你要那只惊飞我甜梦的鸟儿

沐着晨曦

速疾地飞向你飞向我的梦

携着我新年最美好的祝福和问候

燕子呵

失去音讯已久的燕子

你是否忘记了北方忘记了归期

忘记了春天里的等待忘记了蓝天的召唤

但是我始终如一念你盼你祝福你

啊!又是一年过去了,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时间过得很快,

欢乐的时光好像在昨天,

晃晃忽忽的,一下子就过去了。

新的一年,

又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新年,

也许,元旦是春天,

春姑娘闻风而动,

带来一场绵绵细雨迎接新年,

也许,元旦是冬天,

冬姑娘蠢蠢欲动,

下一场银白色的大雪,

为新年添上一幅美丽的图画。

新的一年有许多新的希望,

高年级学生正在为考民办中学做充分的准备,

决定期末考试一鸣惊人。

xx即将过去,

xx马上到来,

让我们为新的一年打好基础吧!

【《南归》读后感】相关文章:

1.南归读后感

2.送客南归,送客南归许浑,送客南归的意思,送客南归赏析

3.送友人南归,送友人南归王贞白,送友人南归的意思,送友人南归赏析

4.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5.读后感

6.**读后感

7.拍档读后感

8.穷人读后感

9.赵州桥读后感

10.红岩 读后感

下载word文档
《《南归》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