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孔明的名人名言
“树上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关于诸葛亮孔明的名人名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关于诸葛亮孔明的名人名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关于诸葛亮孔明的名人名言
1、有文事必有武备。
2、志当存高远。
3、非宁静无以成学。
4、劝农业,无夺其时。
5、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6、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7、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1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12、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13、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4、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1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7、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18、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19、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20、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21、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22、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2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4、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6、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27、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28、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29、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30、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31、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3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3、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34、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6、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3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
38、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39、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40、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4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42、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43、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44、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45、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6、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47、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48、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49、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50、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51、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52、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
53、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5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5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6、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不以宠而作威。
57、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
58、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59、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60、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61、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6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3、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64、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65、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66、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67、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68、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69、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70、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71、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72、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73、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
74、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75、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76、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来增加些微财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77、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78、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篇2:诸葛亮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相关:无
故事:
空城计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计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空城计是一仲“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在战争的紧急关头和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战术,故意以空虚无兵之势示敌,就可能使敌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从而达到排危解难的目的。驳诸葛亮空城计,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了这个材料,并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怎么可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呢?
但是这个空城计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所以文学作品是一说再说,戏剧作品也就一演再演,但是这个事情是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的。我们简单地说一下这个空城计吧,大体上的意思就是说司马懿率兵来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这个人是个书呆子,空谈可以,打仗不行,把街亭给丢了,于是司马懿就率领几十万军杀奔而来。
当时诸葛亮手上已经没有兵了,只好把城门,四个城门全部打开,派了20个老兵在门口扫地,诸葛亮自己搬了一张琴,焚了一炉香,带了两个小孩子,坐在城楼之上唱卡拉OK.司马懿的大军跑来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门大开他开Party啊。于是撤军。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第三,根据这个郭冲的说法和《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一是不合逻辑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
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这是他的主要功绩,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
诸葛亮巧用空城计现在成都的武侯祠还有清人赵藩写的一对攻心联,他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一幅攻心联其实是委婉地批评了诸葛亮,批评他在刘备去世以后主持蜀国工作的时候穷兵黩武,宽严戒误。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就变成杰出的军事家了,而且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其他的军事将领都变成了提线木偶,傻乎乎地带着军去打仗,走到地方掏出一口袋,军师给我的锦囊妙计,打开看看,哦,这么办。这个实在是太离谱了,这个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崇拜。
篇3:孔明叹
高卧隆中时,你年方弱冠,在那个波诡云谲、纵横捭阖的历史流转中,守侯在历史舞台风云际会处的你,坚信自己有管乐之才。可是汉末群雄中,为何你就单独选择了刘备呢?你说你不求闻达,是真的吗?一个有着绝代才华的青年才俊,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一个志存高远的英雄,又怎么不趁这乱世,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但是刘备寄人篱下,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你追随他,无疑是冒很大的风险的,然而你还是出山了,而且一去就是二十七个春秋。是因为刘备对你的知遇之恩吗?我想是的,你一定是被他的诚意感动了,在那一句声泪俱下的“先生不出,如苍生何?”下,你就选择了一生的事业,用尽你生平谋略,去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
你的选择是对的,从以后的三国鼎立之势就可得出,刘备确实不愧为一位明主。你也确实不愧有管乐之才,不仅慧眼识人,且未出茅庐就已知天下三分,这是未卜先知的最好写照。
此后,又值刘备兵败,被曹操追得无立锥之地。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发挥自己的外交才能,过江相劝,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你羽扇轻挥,谈笑间墙撸灰飞烟灭,从此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随后,你又为刘备借荆州,收二川,从而使寄人篱下的刘备,发展成为跨越荆益两州的霸主。这一切,来得是多么艰辛?可是悲剧,也正在拉开帷幕。
篇4:诸葛亮
诸葛孔明计谋多,舌战群儒世无双。
隆中绝对三分定,赤壁大战助周郎。
草船借箭出奇谋,火烧战船绝代无。
锦囊妙计气公瑾,白帝城下八阵图。
六出祁山失街亭,空城一人来抚琴。
木牛流马出师表,五丈原上殒巨星。
篇5:诸葛亮
草庐三顾卧龙腾,逐鹿中原鬼神惊。
八卦图成明赤胆,出师表泣诉忠情。
鞠躬尽瘁千秋颂,碧血丹心万古吟。
落日长风催激浪,大江东去任人评。
篇6: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有一集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之人。此人一手把蜀汉集团建立起来。其名声远远超过董事长刘备。不用说,都知道他就是号称卧龙的孔明先生。但是,他有很多欠条,你知道吗?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主子刘备。你可能会纳闷。他们不就是主仆关系吗怎么会用到欠。别急我慢慢给你讲。
还记得刘鞋匠在三顾茅厕时诸葛亮给他的承诺吧。只要跟猪同志一起混,天下跟玩的似的。只因这句话。刘同志相当放心的把总经理的位置给他。但到死天下都没夺过来。
继刘同志之后的是曹操。曹同志很大方,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白送了10万只箭,令猪同志的脑袋保了下来。猪同志深知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救命恩人。10万只箭还得时候连本带利。虽然箭还了,但他又拿走了一些东西。曹手下的小命就被当物品一去不复返了。
然后欠的是老天,孔明借东风大家都知道吧,可偏偏他借了以后不还。老天岂是那么简单的?所以才没把天下给他。
最后欠的是东吴。有句俗话说。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其实根本不对,刘备借荆州只是诸葛亮在旁边忽悠的。就好似甲欠了乙200元写上丙的名字。弄得刘备还在一旁沾沾自喜。可怜的到死都没明白过来。
最后,诸葛亮。刘备、老天、曹操、孙权在天堂相遇。刘备、老天、曹操、孙权不由分说的把诸葛亮扁了一顿。并丢下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篇7: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 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
县》人,父诸葛?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机。
篇8:诸葛亮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慧也无人能敌。虽然我没有见过他本人,但是他的事迹却传遍人间。他就是我最崇拜的人――诸葛亮。
诸葛亮手持一把羽毛扇,他的武功并不高强。可是他那聪明才智却过于常人。其中有一出草船借箭的故事广为流传。
很久以前,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聪明才干,一心想陷害诸葛亮。他给诸葛亮说:“请你帮忙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这显然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立下军令状说三天之内就可以造好。诸葛亮找到了鲁肃,并给他说了自己的计划。鲁肃答应了诸葛亮的要求,并且没有告诉周瑜,他与诸葛亮的计划。
到了第三天晚上,他们出发了。按照诸葛亮的指点,船上装满了草人。诸葛亮与鲁肃以及其他兵官则坐在了船中喝酒娱乐。
曹操见到河面上来了大军,当时又是大雾天气,不敢立即动兵,只管让士兵射箭。不一会儿,船上的草靶子已经被射得“遍体鳞伤”。诸葛亮见到已经有这么多箭了,立马调转船头,原路返回了。他们的船到达岸边时,周瑜已经带着大军来取箭了。一条船上有很多支箭,二十条船上就有十万多支箭。周瑜见状,自叹自己不如诸葛亮。
他有着聪明的头脑与无限的智慧,他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是我最崇拜的军事家。
篇9:孔明隆中对读后感
“隆中对”乃战略失误吗?
——读《龙之魂》札记
闲暇之余,于书栏上览毛泽东的历史笔记解析《龙之魂》,书中毛泽东自成一家,反叛历史定论,挑战史学权威,他认为百世流芳文景帝是维持会长,窃国大盗新王莽是代表农民,荒淫暴君殷纣王是开拓功臣,千古绝唱隆中对实乃决策失误,荆州,这座在蜀汉政权建立过程中立过汗马功劳的地盘构成了蜀汉政权不可克服的战略缺陷。
毛泽东认为蜀国的失误在“隆中对”中,孔明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固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可身卒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这就是史学上堪称极品的“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从图中原”的隆中决策。毛泽东指出这个战略的缺陷就在于使本来有限的刘备兵力又分散了。刘备占据荆州后,再占益州,就必分兵让关羽守荆州,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后来,刘备占了汉中成都之后,诸葛亮又长期领兵经营汉中,这就是毛泽东指出的“三分兵力”,千里之遥而分兵,必首尾不能相顾,结果关羽失了荆州。刘备起兵伐吴,大败而归。至此,蜀汉的鼎盛时期就过去了。诸葛亮无论多么能耐,亦无力回天了。从总的战略角度看,孔明兵出祁山,无荆襄之兵呼应,战胜的可能性不大,且祁山道路险峻,不易运送粮草,司马懿只守不战,孔明粮尽必退,因此从征伐割据的战略角度看,兵出祁山并非良策,似乎只能是一种以攻伐守的防御战略;从战术角度看,孔明每次兵出祁山,都是大军进攻,用兵方法缺少变化,过于呆板,不符合“以正合,以奇胜”的用兵原则。《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才,优于战略。《项籍》中苏洵亦言:“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完,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
赤壁之战后刘备借孙吴之力巧夺荆州,以此结束了刘备流连忘返,寄人篱下的悲惨流寇军事生涯。刘备若不得荆州,无立锥之地就无从谈得益州,璋州等地;若刘得益州后而不让关羽守荆州,而让“二分兵力”合为一处,这虽然符合了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但荆州乃富庶之地, 实乃粮食补济和后勤供应的重要基地,若弃之,实如毛骂宋襄公般“蠢猪似的仁义”,不要荆州的上上策, 即与东吴交换一块与蜀汉相邻的土地,而若大一个荆州,从社会经济而论,益川地的粮食单产量岂可与荆州相比肩耶?待天下有变, 则令一上将出祁山,一军出荆州, 这就突出了荆州对刘氏图取中原的重要性,孔明的防御战略是攻击性的,孔明所想的出必不是合兵一处再图取中原,而是以祁山之敌击之,而荆州兵为现在所谓的“预备役”吧,荆州兵以荆州民众养之,亦不需成都忧虑,且进兵时还可以互为犄角,彼此牵制中原兵马,然后再会师于曹操魏之地, 也或许如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把战争区引向敌区!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云长都督荆襄九郡事,“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友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徒许都以避其锐。”史载:“却说关公擒了解于禁,斩了庞德,威名大震,华夏皆惊,聚方武商议曰:‘孤素养知云长智盖世,今据荆襄,如虎生翼。徜彼率兵直至许都,如之奈何,孤欲迁都以避之。’”由史可知 ,云长守荆州时曹操魏政权的统治中心亦构成威胁震摄,完全达到了当初诸葛孔明的战略构想,而云长之大意失荆州,才是蜀汉政权沦为悲剧导演的真正因素。
【关于诸葛亮孔明的名人名言】相关文章:
2.孔明的歇后语
3.颂孔明作文
4.诸葛亮台词
5.诸葛亮颁奖词
10.诸葛亮的成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