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日记600字
“干嘛偷我的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诸葛亮日记600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诸葛亮日记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诸葛亮日记600字
我学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我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识大体,顾大局。
周瑜嫉妒他的才干,设计陷害他,诸葛亮却镇定自若,答应他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我为他捏了把汗,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完?可他还立了军令状!
诸葛亮知人善任,知道鲁肃是一个忠厚守信的人,就私自找鲁肃帮我觉得诸葛亮不是人,是神仙。
当时的科学并不发达,为什么诸葛亮能预计第三天有大雾呢?那是因为他博览群书,时常观察天气,才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对比他我就很惭愧,因为我不喜欢读课外书,只喜欢看电视、打游戏,所以成绩一直“马马虎虎”的。今后,我可要多看书啦!
诸葛亮的胸襟宽阔,顾全大局,明知道周瑜要害他还不动声色,并且完成任务,使周瑜无话可说。而我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跟同学过不去……
诸葛亮,我真佩服你!
篇2:诸葛亮日记600字精选
《三国演义》是一部留芳千古的小说,里面的英雄豪杰更是不计其数。今天我就来说一个很厉害的人——诸葛亮。诸葛亮号卧龙,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于是他便成为蜀国的丞相。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我就想说说他的过人之处。
大家记得赤壁之战吧!舌战群儒的事就先不说了,说白了就是诸葛亮用自己的口才和智慧让吴国的周瑜和其他大臣们同意和蜀国一起攻打魏国的。今天我说的故事大家应该也不陌生,那就是《草船借箭》——周瑜让诸葛亮在十天内给他十万支箭,诸葛亮却欣然应允。他先是找到了一些船,让一些草人穿上士兵的衣服站在甲板上。一天晚上他夜观天相,第二天在一个有雾的早晨,他邀请鲁肃和他一同去借箭。当他们靠近曹军后,曹军也发现了他们,便下令射箭。转眼间,十几万支箭落在船上。回去后,周瑜对他敬佩不已。从这件事大家都看出来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
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还胸怀宽广。大家都知道他“七擒孟获”吧。刘备死后,诸葛亮一直对汉室忠心耿耿。一次打仗时,诸葛亮活捉了凶奴首领孟获,劝他投降孟获不肯,诸葛亮就把他放了。一直这样抓了放,放了抓,重复了七次。直到第七次,孟获心服口服时,诸葛亮还是放了他。而我觉得诸葛亮这么做真的是很明智的。因为最后孟获回去后让整族人都归顺了蜀汉。
还有诸葛亮的沉着冷静,在“空城计”中他冷静的弹琴,不用一兵一卒,就把司马懿吓退了。就在临死前还用了一计,让一个死的诸葛亮吓跑了一个活的司马懿。
我觉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胸怀宽广、沉着冷静都是让我佩服的。他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在你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篇3:诸葛亮日记600字精选
诸葛亮,在很多场合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就像关公经常作为勇武与忠义的化身一样.可是从另一角度想想,忠武侯的高大形象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诸葛亮一生辅佐过两位皇帝,分别是刘备和刘禅,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说,“如果太子可以辅佐,则辅之,若太子不才,丞相可自立为成都之主!”很多人都说,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例,充分表现了刘备对诸葛孔明的信任.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想想,刘备此举,意在试探诸葛亮,一方面诸葛亮对名声极其重视,绝对不敢有篡逆之心;另一方面则是他猜到刘备的意图:如果他有篡逆之心,刘备会当场“做”掉他!他只能出点“红”以示忠心.他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一个智慧的化身,这点脑筋动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历朝历代,不论皇帝如何,大臣中无一例外地存在“党争”,而位高权重的“权臣”,则每每不可避免地成为党争的中心.在“后主”手下,诸葛亮位至人臣之极点,是蜀国皇帝的“相父”,显然,有很多人对他的尊位很眼红,按道理,刘禅软弱无能,蜀国朝内的党争应该极为严重,而诸葛亮则应该成为党争的中心,但是为什么这么顺理成章的事情却没发生呢?这就是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高明之处了,他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并不全是为了“报先帝而忠陛下”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躲避朝内党争.他深知如果他一直待在蜀国,将来不得不卷入党争,到那时,必定会身败名裂,万劫不复,留个千古骂名.他南争北战,意在躲避灾祸.
诸葛亮在刘禅手下屡出祁山,而寸功未立,其原因何在?早在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就认定,天下必然一分为三,刘备可以占有其一.他为刘备谋划“大业”的时候,对“三分天下”剖析得很透彻,而对于“兴复汉室”只是一言带过,并没有细讲.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就知道,天下最终不可能尊刘备为帝,对刘备的“兴复汉室”并不感兴趣.刘备死后,形势发生改变,蜀国元气大伤,已经没能力在和任何一方抗衡,诸葛亮深知回天无力,但又不愿承认,为了把自己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落到实处,为自己留个好名声,他六出祁山.北上伐魏六次,劳民伤财把本来就奄奄一息的蜀国一步步推上了灭亡之路.
从这几方面讲,诸葛亮的形象恐怕并不是很多人所讲的那么高大,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认为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篇4:诸葛亮日记600字精选
后人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基本上是正面评价,都认为他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臣。而我却不敢苟同,诸葛亮真有那么神,算无遗策的高大全形象背后掩盖着蜀汉的悲哀结局。从他出山开始就注定了刘备集团无法真正做到和曹魏分庭抗礼。
出现了刘备兵败当阳长坂,败走夏口等惨不忍睹的景象,给人印象是刘备有了孔明照样败,明知道荆州在刘表死后肯定会有变故,而孔明却毫无应对之策,眼睁睁看着刘琮投降曹操,己方落得个被动挨打的局面,作为军师的诸葛亮难辞其咎,刘备“如鱼得水”从何说起?
牫啾谥战的功劳是周瑜的,诸葛亮并非统帅,所以苏东坡说“三国周郎赤壁”是十分正确的,没有把功劳记在孔明身上。要说孔明有什么功劳的话,也只是充当了一回说客,促成了孙刘结盟,真正真刀真枪让曹公“樯橹灰飞烟灭”的是周公瑾,孔明和你我一样是看客。
诸葛亮并没有采取更多的休养生殖的策略,屡屡对魏国用兵,而每次的收效甚微,终于在最后一次出祁山的时候死于五丈原。每次出征魏国,总是搬出“先帝托孤,恢复汉室”等言辞来做借口。魏国比蜀国强大是不争的事实,自诩为深谋远虑的战略家,想以弱胜强,却不壮大自己的实力,反而挑衅强大的敌人,无异于螳臂当车。
十七岁,为刘备集团服务了二十七年,做出的贡献只是为刘备集团争取到四川这块小小的地盘。二十七年的岁月中,没有为刘备集团培养更多人才接班,却事无巨细,一手包办,不但让自己健康状态每况愈下,累死病死,还致使蜀汉后继无人,成为三国中最先亡国的一方。笔者不禁哀叹孔明的智慧究竟从何而来。
篇5:诸葛亮日记600字整合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首诗都是出自唐朝的大诗人杜甫的名篇,一生不如意的杜甫高度评价了他最崇拜的诸葛亮,借此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抒发他内心的愿望。
的确,诸葛亮常常为世人称赞:神机妙算、忠肝义胆… …即使是周瑜也不得不佩服三分,诸葛亮观书一目十行,虽然观其大略,但可以取其精华之处,还配世人称为“卧龙先生”,这样的名号谁都是求之不得呀!
“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这样的话可不是空口无凭,在第三十八回中,不仅体现出了孔明的神机妙算,还是一个仪表堂堂、容貌甚伟具有神仙之气概的人,通过它的最后一句话,就已经体现出了以后必将有三国鼎足并立的场面,因此刘备才会不惜屈尊三顾茅庐,可见刘皇叔也是爱才之人。
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而且他也能说善辨。从第四十三会与第四十四回可以看出来——《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智激周瑜》,初出茅庐的诸葛亮马上就被刘皇叔重用,派他出使东吴,请求双方联合,共攻曹操,诸葛亮势单力薄,面对这些老炼的儒生,初出茅庐的她该怎么办?聪明的诸葛亮通过各个角度去想问题,不仅算清了自己军事与政治方面的帐,还理清了双方联合后对孙权的好处。一句句话,一条条理,使仕儒们无言以对。对于周瑜的疑虑,他还是勇往直前,用智慧激起了周瑜心中想联合的火焰,孔明不仅力排众议,还使文武双全的周公谨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人难到不值得被世人赞颂吗?
诸葛亮三气周公谨,最后将其气死,我们都为这位英雄感到可惜,但诸葛亮的才智和气度也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死前的最后一句话也表现出、概括出了我们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诸葛亮在我眼中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充满智慧的军事家、政治家,称得上是我崇拜的偶像,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
篇6:诸葛亮日记600字整合
诸葛亮草船借箭风光无比,可也不能忘记偶这无名小辈哦!要知道,当时要是没有我,诸葛亮早就被烧得面目全非了。
那天,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后,便偷偷叫人把我请来,对我说:“老弟啊,我这次请你来,是想让你帮一下忙,来。”说完诸葛亮跟我咬起了耳朵。“哦,哦……”
就在诸葛亮已做好借箭的准备时,我也化装成了曹兵,混进了曹营。
“喂,老弟吗?准备好了没,我来了――”刚一挂断电话,外边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鼓声。“机会来了!”我暗自高兴。待我跑到水寨,士兵都已摆好架势,准备朝诸葛亮发射火箭。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大步跑到曹操面前。“大王,不好了。诸葛亮的船上全都是SRE型炸药,威力相当大,一旦引爆,定会危及我方!”曹操一听,立刻吓得面如土色,连忙下令:“众将士听令,立刻取消火箭,改射普通箭!”一声令下,长达百米的火蛇顿时没了生机,换之而来的是一条铮铮铁龙。
“发射!”不计其数的箭朝江中射去。曹操本以为江中会传来一声声惨叫声,可诸葛亮却令他十分失望,江上不但没有惨叫声,鼓声反而越来越小,不一会儿便没了声音。曹操大呼上当,可后悔也没用了,诸葛亮早已逃得远远的了。
“哈哈哈,那曹操真是个笨蛋,这么轻易就上当,太出乎我得意料了!”诸葛亮一边喝酒,一边大笑。“要是没有我,你早就上西天了”我说。“对对,还是老弟的的功劳大!”哈哈……
篇7:诸葛亮日记600字精选
看了吴承恩写的古典名着《三国演义》,我心中却又莫名其妙地涌出另一个梦想……
我带着采访本来到诸葛先生的住所――隆中的一所茅屋,诸葛先生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们的谈话很快就开始了。
“诸葛先生,您知不知道您在我们心中就像神一样!”
诸葛先生爽朗地笑了:“傻孩子,我哪里是神呀?我与你们一样,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呵呵呵……”
“那为什么您像未卜先知似的,能提前知道刮东风、起大雾呢?”
“噢,那只不过是因为我学过一些自然常识方面的知识,通过仔细观察天气,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做到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不过疑问马上又出现在我的脑海,“可为什么能做到的人并不多呢?”
“我想是因为……”诸葛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可是由于我们许多人并不注意自己的全面发展,”只认为能在某个方面突出就行了。其实不注重全面发展是会影响特长的发挥的。
“噢……诸葛先生,有个问题希望您不要介意。有句话这么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不知您怎么看这句话?”
“哈哈……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我也许比别人多知道一些东西,但并不是说我什么都知道。小朋友,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一定能成为十分出色的人。”
【诸葛亮日记600字】相关文章:
3.诸葛亮台词
4.诸葛亮颁奖词
7.诸葛亮的成语
8.诸葛亮励志句子
10.诸葛亮描写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