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散文
“江湖杀手世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聚焦散文,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聚焦散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聚焦散文
聚焦散文
小时候玩玻璃球,喜欢在太阳下看它投在纸上的亮点。调整好距离后,这个点会最小,最亮;后来改用放大镜,就不仅亮,而且烫,最终能将纸或木片烧着。小学时学会将纸烟盒里的锡纸光面朝外贴在破锅内,对着太阳,会在锅内的某一点找到反射的焦点,那个焦点甚至可以烤熟土豆。再后来接触摄影(当然是业余爱好),知道除了傻瓜相机外,都需要调焦,把所要拍摄的那一点清晰的捕捉到。
聚焦,和视觉、物理学有关的'词;其实,也适用于社会、心理学。不是有个栏目叫“焦点访谈”吗?不是有热点透视类的版面吗?所谓焦点、热点,其实也不过是人们所关注的事件之形象说法。众人的目光聚在一起,那一样可以明亮而灼烫,不是有个成语叫“炙手可热”吗?注意力集中的地方,也是能量聚集的地方。
能量的聚集,很重要。古语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说,即使是不起眼的水滴、柔软的绳子,只要专注于一处,便可产生惊人的效果。
能量聚集在哪里,更重要。专注于别人的长短,专注于不劳而获的投机,只能收获无聊与嫉妒;聚焦在自身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增长、眼界的开阔,便会超脱于琐屑,收获着自信与自由。
佛,让人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心,“眼观鼻,鼻观心”,察万念生灭于一瞬,悟因果相续于万劫;这样的聚焦,能生智慧,能生法力,能生喜乐,能生悲悯,从而在透彻万缘中放下虚无,求取真谛。通俗的说,就是知道哪些不必沾,哪些不能沾,以清醒之心态得自由之身心。纠葛越少,自由越多,最终脱生死,出轮回。聚焦,让人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驾驭自我。
举凡烦恼,不外乎因焦点的散漫或偏移导致的牵扯与掣肘。眼光迷离而不辨路径,一脚踏入淤泥,必饱尝污泥浊水之苦;醉态朦胧而难分险夷,一头撞向路人,必经受口角拳脚之累。是知清醒重要,焦点之正确聚集重要。
寸心可通神,亦可蒙尘。拭去污渍,从善从真从美,以造化为师,以贤哲为范,以覆辙为鉴,是可无悔于当下,无愧于光阴矣。
小诗作结:虎猛狮威鹰矫健,不及慧心驭世间。勿怨苍天存厚薄,精纯极处越雄关。
篇2:聚焦512散文
聚焦512散文
虽才初夏,可太阳毒辣辣地灸烤着大地,万物无奈地耷拉着脑袋,空气沉闷得令人发慌,“5月12日”,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离幼儿午睡起床还有几分钟,值班教师和午休教师早已准备就绪,迎接宝贝起床。“轰隆轰隆……”似有许多车辆匆匆辗过,毫无预警——地板、睡床似荡舟摇摆不定,大多数幼儿从睡梦中惊醒,翻身爬起,梦呓般地:老师,我站不稳!老师,我怕!
教师们在呆愣的瞬间反应过来:宝贝,别怕,有老师在,快蹲下!
天啦,地震了,我们的孩子咋办?虽在安慰宝贝,可大家的心悬在半空!
“快,各班组织幼儿疏散!”守门人员第一时间为全体师幼打开通向园外的铁门。
三楼睡屋的震感最强,徐老师和刘老师虽吓得脸青白黑,可仍沉住气,迅速将睡在上铺的幼儿抱下地,再组织幼儿从楼上有秩序地集中到内操坝,在内操坝的领导、保育员又及时将幼儿疏散到时外操场。
中、小班的幼儿可就懵懂了一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哭着说:“老师,我的裤子还没穿;老师,我的鞋子还没穿!”
“老师知道,待会儿老师帮你们拿出去穿!”老师们少了平时的'和颜悦色,抱起幼儿就往外跑,两个、四个……
一时间,烈日下的外操场站满了只穿着小裤衩、光着小脚丫、睡意矇眬的小不点。
“快,各班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谢天谢地,幼儿一个不少地疏散到安全地带,大家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彼此会心地点点头。
附近的村民为烈日下的师生送来雨伞及其它遮阳物,老师们也为孩子们送来开水、薄荷糖和饼干。此时场镇的家长已陆续赶来,老师们冒着余震的危险去给宝贝拿衣物,家长感激地说:“裤子、鞋子是小事,孩子没事就好!”
下午六时多,直到最后一个孩子毫发无损地被家长接走,大家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想想,真是后怕,稍微一丁点疏忽,就可能危及宝贝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篇3:聚焦美景,风采尽现散文
聚焦美景,风采尽现散文
自2009年始,大女儿开始迷恋上摄影,由喜欢到痴狂,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间,由于坚持不懈的努力,竟被她鼓捣的有声有色,2011年加入河北省摄影家协会,2012年10月直接冲进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作品多次获奖。
回忆起来,她这一路走来也实属不易。开始我对她的选择并不看好,甚至排斥。一年四季,只要时间允许,不管什么天气,撇下孩子大人,背起相机包说走就走,有时还要住在外边。平时需要上班,到了周末,她就坐不住了。记得有一次,周六下午她给我电话说要去迁西拍什么,晚上住在农家院回不来,让我给她照顾女儿,那时外甥女还在读小学。我一听就火了,孩子正是需要当妈的照顾陪伴的时候,她却扔下孩子就走。于是我寻求同盟者,给姑爷打电话,数落她不该走之类的不是,并命令将其追回。没成想姑爷虽略有微词,但也还是没辙,无奈的说:“让她去吧,追啥,人都走了!”我就把怨气撒到姑爷身上,抱怨姑爷不该惯着,给她投资添置器材。其实姑爷是最疼妻子的人,平时对孩子大人都是疼爱有加。妻子说要买相机学摄影,人家二话不说,只一个字“买”,还得买好的。静下心来想:唉,我这是何苦呢,人家对象都不说啥!说实在的,摄影是个烧钱的行当,这个用着不满意了,又添那个,器材换了添,添了换,不断更新,镜头都不知换过几个。一万两万的往里扔是常事,我都心疼。可人家姑爷就是如此惯着,宠着媳妇。当妈的还能说啥?
想想闺女也是不易,这当妈的心就软了。记得冬天下雪,别人都猫在暖烘烘的屋子里不出去,她却全副武装羽绒服棉手套,直奔森林公园拍雪景,湖面上,凉亭上,树上;铺着的,挂着的,雪的模样被她拍了个遍。
大年三十晚上,冒着刺骨的寒风,她可以跑到楼顶拍下绚烂多彩的烟花。
她曾三下江西婺源拍春天的油菜花,秋天的石城,冬天的三清山。晨雾笼罩的小山村被她拍成人间仙境般美景,为了拍下名垂千史的古长城遗址,曾多次到秦皇岛的董家口,蜿蜒的长城旧址,历尽沧桑依然挺立的古碉堡,一幅幅历史遗迹被她收入镜头。2012年一次在蓟县的盘山,为了拍星星的轨迹,她和影友深更半夜打着手电筒在山顶定位置,找角度,附近村民看到山顶的亮光,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跑上山来看个究竟,看到原来是一群人在拍照,嘟囔着下山说:“真是一群神经病"!摄影爱好者的艰辛非是常人难以理解得了的!
为了拍祖山云海,她一次次地跑秦皇岛。先天晚上住下,凌晨三四点就要从暖暖的被窝爬起,扛上长枪短炮上山架好相机,等待那期盼已久的精彩一刻出现。记得我从她在一次描述拍摄经历的文章中看到,那是2016年祖山的第一场雪,为了心中的梦想,她拖着带病的身体又一次登上山顶,膝关节由于髌骨老化,爬山对她来说,异常艰难,疼痛难忍,她硬是咬牙坚持,下山时用相机架子当拐杖,影友们帮她背着包,一步步艰难地挪;忘带手套,手被山风吹得起了崩刺。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支撑啊!当拍下期待已久的云海佛光出现的一刹那,一切痛苦艰辛都被喜悦驱散。这时我在心底早已理解了女儿的追求。
还是在祖山拍摄。五月份也就那么几天,祖山上才会杜鹃盛开,而花开之时能遇上云海,更是非常难得,机会少之又少。那天是早六点左右,光线柔和,她做了大胆构图,把日出舍去,此时,日出只是一个陪衬,旨在突出下面的云海和杜鹃。山峦间大朵大朵的白云如棉絮般漂浮、翻卷着、变幻着,云海就像空中的海洋,浩瀚、壮美、沉静。下边是盛开的缤纷艳丽的杜鹃花。整个画面大气磅礴,豪爽壮观。面对拍出的理想画面,那时的心情,她觉得所有的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语言无法表达眼睛所看到的美,只有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这美好景象。此时的心境如饮下琼浆玉液般的酣畅淋漓之感,非当事者本身其他人是不能体会的。这幅作品还获得了“秦皇岛第二届国际风光摄影大赛”优秀奖。女儿、女婿专门请人做成了巨型相框,特意送给我悬挂在墙上留作纪念。每每我抬头看见画面,心中都会被幸福和感动充斥着。
女儿的摄影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哪里有好的景色,哪里就有她的身姿。云南东川红土地、元阳梯田;美丽的大理风光,令人向往的西双版纳;夏季凉爽宜人的蒙古草原;长白山的冰屋,无不洒下她的足迹。家门口的景色那就更不用说了,滦河岸边是她经常光顾的地方,不分晨昏开车就走,在别人看似平常的景色,她也能拍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迎着朝霞的妍山宝塔,在她的镜头下巍峨庄严,与色彩斑斓的朝霞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就连街边店铺屋檐下的小燕子銜食喂雏的温馨瞬间都被她拍下,成为在某刊物获一等奖的作品。
女儿的`摄影作品表现手法细腻,精致,与她有着较高的文学素养密不可分,她眼光独到,善于观察发现捕捉闪光点。其作品在界内深受好评。她在摄影圈里发表的文章和照片,被一位资深评论者发现,专门为她写下评论文章,对其赞赏有加。这篇评论文章刚刚在《人民摄影报》发表。文中这样写道:“文字和摄影两方面都很有功底,她写散文语言优美,表达细腻;她搞摄影,善于表达,精美大气。因为良好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做基础,她的摄影也就有了自己的特色,加上她不舍近求远误打误撞,使她即使拍身边题材和近处风景仍然能够不断创作出让人羡慕的作品。”她拍的“妍山丽影”图片如此评价:“冬雪初霁,妍山宝塔静悄悄地迎接朝霞,山岩雪彩霞光斑驳,山下滦河映衬朝阳,朝霞如花向空中绽放,让人忘却寒冷倍感暖意。此片是作者用55张照片堆栈而成,是技术与思考的集中展现,选景准确,构思巧妙,气势不凡。”“初雪守望”中这样记述:“作品拍摄于2014年冬,滦河第一场雪后,冰面被雪覆盖,颜色深浅不一,呈现出水墨画的韵味,岸边有红衣女子眺望远方,是欣赏雪景,还是静享雪中思绪,引人遐思。在画面的黑白之间,红色的衣服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作品加分增色。”摄影好友们对她更是赞赏有加。
她记载自己心路历程的美文,美图多次发表在百度的空间,并被推为头条,点击率达到爆棚,追捧粉丝多如过江之鲫。作品受到方方面面好评,唐山影视台对她做过独家专访。这些都是鼓舞她一路前行的动力,给她增添了信心和勇气,使她更加坚定地走在摄影之路的征途中。
更令人可喜的是,刚刚在今年8月16日,资深摄影评论人高守国专门评论女儿作品的文章《寄情身边景,心在山水间》发表在全国最具权威的报刊《人民摄影报》,占了半版的篇幅,且《人民摄影报》在文后加了《编后语》给予较高评价。
我衷心地祝愿女儿的摄影之路越走越长远,越走越宽广……
【聚焦散文】相关文章:
1.聚焦解释造句
4.人物聚焦的范文
10.聚焦民生关注社会报告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