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原文及译文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原文及译文

2025-01-24 08:24: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矽烃蓝i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原文及译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原文及译文

篇1:《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原文及译文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原文及译文

许衡不食梨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文正。

(选自《元史·许衡传》)

【注释】

1道:道路上2啖:吃3或:有人4睨:斜着眼看5独:难道6暑中:盛夏里7化:教化8疾:疾病9非取其有之:不是我拥有的东西而拿来,其,代词,自己10奇:对……感到诧异11化:感化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幼有异质

(2)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3)身体而力践之

(4)吾心独无主乎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2)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3.本文先写许衡________;再写_______;最后写________。本文的主旨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1)出众 (2)认字写字 (3)亲自体验 (4)难道

2.(1)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2)曾经在夏天经过河阳,许衡口渴极了,路边有梨树,大家争着摘梨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和平常一样。

3.聪明过人抄书读书身体力行赞颂许衡好读书而且严格修身的精神。

【文学常识】

许衡,字仲平,学者称之鲁斋先生,祖籍怀州河内李封人,谥文正,封魏国公。他是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王濂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译文】

早年许衡曾经跟很多人一起逃难,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由于行走路途遥远,天气又热,十分口渴,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很多梨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解渴,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在树下,安然如常,大家觉得很奇怪,有人便问许衡说:“你怎么不去摘梨来吃呢?”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那人说:“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别人丢失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如果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乡内的`果树每当果实成熟,掉落在地上,乡里小孩从那边经过也不看一眼,乡民都这样教导子弟,不要有贪取的心理。平日凡遇丧葬婚嫁时,许衡一定遵照风俗礼仪办理,全乡人士,都受感化,乡里求学的风气,逐渐盛大。许衡的德行传遍天下,元世祖闻知,要任用许衡为宰相,但是许衡不慕荣利,以病辞谢。许衡去世后,四方人士都来聚集灵前痛哭,也有远从数千里外赶来拜祭痛哭在墓下的。皇上特赐谥号为“文正”。

【启示】

1、许衡不吃无主梨告诉我们:虽然梨可以无主,但是我们的心是不可以无主的,诚实就是金子,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

2、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为人处事,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抵挡得住诱惑。

篇2:《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许衡不食梨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文正。

(选自《元史·许衡传》)

【注释】

1道:道路上2啖:吃3或:有人4睨:斜着眼看5独:难道6暑中:盛夏里7化:教化8疾:疾病9非取其有之:不是我拥有的东西而拿来,其,代词,自己10奇:对……感到诧异11化:感化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幼有异质

(2)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3)身体而力践之

(4)吾心独无主乎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2)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3.本文先写许衡________;再写_______;最后写________。本文的主旨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1)出众 (2)认字写字 (3)亲自体验 (4)难道

2.(1)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2)曾经在夏天经过河阳,许衡口渴极了,路边有梨树,大家争着摘梨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和平常一样。

3.聪明过人 抄书读书 身体力行 赞颂许衡好读书而且严格修身的精神。

【文学常识】

许衡,字仲平,学者称之鲁斋先生,祖籍怀州河内李封人,谥文正,封魏国公。他是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王濂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译文】

早年许衡曾经跟很多人一起逃难,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由于行走路途遥远,天气又热,十分口渴,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很多梨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解渴,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在树下,安然如常,大家觉得很奇怪,有人便问许衡说:“你怎么不去摘梨来吃呢?”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那人说:“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别人丢失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如果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乡内的'果树每当果实成熟,掉落在地上,乡里小孩从那边经过也不看一眼,乡民都这样教导子弟,不要有贪取的心理。平日凡遇丧葬婚嫁时,许衡一定遵照风俗礼仪办理,全乡人士,都受感化,乡里求学的风气,逐渐盛大。许衡的德行传遍天下,元世祖闻知,要任用许衡为宰相,但是许衡不慕荣利,以病辞谢。许衡去世后,四方人士都来聚集灵前痛哭,也有远从数千里外赶来拜祭痛哭在墓下的。皇上特赐谥号为“文正”。

【启示】

1、许衡不吃无主梨告诉我们:虽然梨可以无主,但是我们的心是不可以无主的,诚实就是金子,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

2、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为人处事,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抵挡得住诱惑。

篇3:《许衡不食无主之梨》阅读答案

许衡①字仲平,怀之河內②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 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随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③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④家见《书》⑤疏义⑥,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⑦,始得《易》⑧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⑨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注释】

①许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贤大学士。②怀之河內:怀,怀州。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③更:换。④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⑤《书》:也叫《尚书》,《书经》。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追述古代事迹的汇编。相传是孔子编选而成。⑥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⑦徂徕(cu lai)山:山东泰安境内。⑧《易》:《周易》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通过八卦的形式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⑨揆(kui):揣度。

【译文】

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为考试中举。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对他暗暗称奇。每次老师给他讲解书籍,他总是问老师其中的微言大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很聪明,悟性又非常好,总有一天,他会超过一般人,我当不了他的老师。于是就辞职离开了,父母尽力挽留他,也不能够留住。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曾经跟随一个算卦的人到他家去,见那人家有《书》(疏义,对经的注释),于是就请求住在他家里,用手抄好后才回家。后来逃到徂徕山,才得到易王辅嗣说的《易经》。当时正在兵荒马乱之中,许衡日夜思考背诵,身体力行去实践,一言一行必要合乎礼仪,然后才行动。曾经在夏天经过河阳,许衡口渴极了,路边有梨树,大家争着摘梨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和平常一样。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却去拿,这是不对的。别人说:世道这么乱,这些梨早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幼有异质

(2)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

(3)身体而力践之

(4)吾心独无主乎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2)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3.本文先写许衡________;再写_______;最后写________。本文的主旨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1)出众  (2)认字写字  (3)亲自体验  (4)难道

2.(1)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许衡渐渐地长大,他酷爱读书如饥如渴,然而身处混乱时代,而且贫穷,家中没有书。

(2)曾经在夏天经过河阳,许衡口渴极了,路边有梨树,大家争着摘梨吃,许衡独自端正地坐在树下和平常一样。

3.聪明过人    抄书读书    身体力行    赞颂许衡好读书而且严格修身的精神。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原文及译文】相关文章:

1.匡衡求学原文及译文

2.黔之驴原文及译文赏析

3.戴钧衡南山集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4.《三字经》原文及译文

5.《宠辱若惊》原文及译文

6.《寒食》原文及译文

7.离骚原文及译文

8.嫦娥奔月原文及译文

9.论语原文及译文

10.《观潮》原文及译文

下载word文档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原文及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