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犹忆儿时端午节

犹忆儿时端午节

2025-01-23 07:57: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泠泉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犹忆儿时端午节,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犹忆儿时端午节,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犹忆儿时端午节

篇1:犹忆儿时端午节

犹忆儿时端午节

犹忆儿时端午节

◎朱雪平

虽然家在渭北乡村,但谋生在外,已有好多年没有在农村过端午节了。去年端午节,有机会回了一趟老家,想不到现在的端午节在人们匆忙的脚步中,已是且行且淡了。村巷中不闻艾叶飘香,孩童胸前没有了香包闪亮,失望中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小时候在乡村过端午节。

小时候,过了年之后,最盼望的节日就是端午节。进了农历五月,乡村就有端午节的味道。妈妈忙着给我们做端午准备,她用绸布片剪成各种花草动物的图案,填充上棉絮和香药,用彩色丝线缝制香包:为我们做上绣有各种花草鸟虫的红裹肚,买来糯米、红枣,采来粽叶,准备给我们做粽子。

端午节前一天的午后,日落西山时,我们就去山上采艾叶。采艾叶是我们最高兴做的事,因为平时妈妈不让我们上山,只有这时才会破例,说这时上山能交好运。据老人说采割艾叶是一件很庄严的事,必须在夕阳落山时采割,否则就没神力了。

山上到处是嫩绿而飘散着草木清香的艾叶,我们在草地上疯跑打滚,有的在大声喊叫,女孩子把采下的艾叶编成花环戴在头上,把自己装扮成节日的新娘。疯够了,玩累了,我们才开始采割艾叶。艾叶采割回来,妈妈会把提前煮好的鸡蛋装在裹肚里,和艾叶一同挂在门楣上。

到了端午节的这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叫我起床,把我的脖子、手腕、脚腕用五色丝线拧成麻花状再轻轻拴住,说是拴住了平安,再让我穿上漂亮的裹肚,戴上艾叶,手心、脚心、胸口涂抹上雄黄,说这样一年都不会被蚊蝇毒虫叮咬。

一番打扮之后,我们就去野外踏青,而且要让露水淋湿身子。据说这样做会逢凶化吉。乡村的初夏是美丽的,暖暖的风,青青的山,绿绿的草,齐刷刷的'麦子,我们和小伙伴晃动着手腕、脚腕,吃着香喷喷的鸡蛋,个个都在显摆,比比谁的鸡蛋大,谁的裹肚漂亮,谁的香包好看。等到端午节过后的第五天,我们还要把手腕、脚腕的彩色线剪下来,不然会得红眼病,剪下的彩线要扔进马槽、牛槽或猪槽,说这样来年会有花色的小马、小牛诞生,或者扔进溪水,说它会变成彩蝶。

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虽然现在的生活越过越好,但家乡的端午节却没有了小时候的过节气氛。小时候在渭北乡村过端午节的情形,不时地浮现在脑海,让人怀念、让人难忘,那是我一生中无比快乐的记忆。

篇2:端午节忆儿时

关中平原

岁仔娃

六一儿童节

唱歌、跳舞

欢天喜地过

随后到端午

舅舅家

骑车的、步行的……

手里还提着画布包包

油曲连、花饼饼

岁仔娃

手腕戴、脖子套

玩着、吃着

斗鸡儿

出门晒

这家夸

哪户说

外婆手儿巧

妗子真能干

舅舅送外甥

花衣裳

穿身上

一年只有两次机会穿

春节间

端午后

喜气洋洋过端午

[端午节忆儿时]

篇3:忆儿时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至,儿时过端午的情景又涌上心头。

那时的我也只有七、八岁的样子,清晰记得在五月初一这天,当我和妹妹睁开双眼的时候手腕上总会被拴上五色彩线,弟弟那时还幼小,脖子上只拴上一根红红的绒线。我们老家叫“拴线”,寓意把孩子拴住,使其平安、健康的长大。端午节那天早晨我是被鼻孔中的艾叶熏醒的,我最喜欢那艾叶的香味,老人们说被艾叶熏过的孩子在一年之内不会被蚊虫叮咬的。

中午放学的时候,便会看到每家的大门上都会插上几株艾草,粽子的香味会时不时的涌入鼻子里,记忆中当时好似馋的直咽口水。当然我们家也会包上一大锅粽子,并且会在粽子上面煮上鸡蛋,鸡蛋外壳会变成褐色,粽子锅里煮的鸡蛋特别好吃。那时的粽子多是黄粘米做成的,吃的时候放上红糖或白糖,味道真是美极了。这一天左邻右舍也会相互送粽子和鸡蛋,味道虽说一个样,可形状却是千姿百态。

最好玩的事情当然是顶鸡蛋了,一大群孩子都从自己家拿出鸡蛋,围成一个圈顶着玩。欢声笑语传的很远很远,总会有胜者和败者,胜的会哈哈大笑,败得索性把破了皮的鸡蛋三口两口吃了个干净,有时还从嘴中拽着碎蛋壳。那时是何等的天真和快乐。

端午节每年都要过,国家还把它定为法定节日,但感觉却越来越淡,好久没拴过线了,顶鸡蛋的游戏也没见孩子玩过了。超市随时都可以买到各式各样并且味道不同的粽子,可现怎么品也品不出儿时的味道。

上班的路上我忽然发现了一片艾划,我不由自主的拔了几株,那久久的不散的香草味充满了我的手、我的心,儿时的记忆更浓了。眼睛湿润了,远在他乡的家人遥祝你们天天平安、健康!

篇4:儿时的端午节记忆

记得儿时最盼年节,有的吃,还有的玩。于是,提前个把月我们就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盼端午了。

大人们早早地就将绿皮鸭蛋洗干净,裹上拌了盐的糠头灰。至于为什么腌绿皮鸭蛋,而不是满月酒上的茶叶鸡蛋,有见识的大人们说是鸭蛋清火,而绿皮的才腌得出油。

再过十来天,碾房就排开了队,各家的男人都扛几袋小麦去磨面粉,没轮到的将口袋往地上一放,再不时打发个小小子来看别人好了没。粉讲究磨得白、细。先来的男人就打了井水一遍遍冲碾槽碾盘,冲得发了白才不急不缓地将麦撒到碾盘上细细地磨,磨了一遍磨二遍,然后将开头和收梢的黑点的粉装一簸箩,留着做自家吃的二粉粑;中间自得像银子耀眼的一粉装一簸箩,那可是头粉,精细着呢,做出的粑正好走亲戚。

再过三五天,先是各家的团箕都洗干净晾干了,竹筛也拿出来了,拿张小凳坐在团箕边,装糯米、豆、芝麻的袋子杵在边上,筛米、扬芝麻灰、拣豆子,过了筛的再放在团箕上晒,有眼明手快听话的孩子站在团箕边挑有虫的豆子。团箕上白糯米、黑芝麻、红豆、黄豆、绿豆、白豇豆,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节前三两日河埠头一大早就可以听到女人们笑吟吟打招呼,看到伯娘婶子大姐姐老婆婆挽着篮子端着簸箩,走下河堤,半跪半蹲在红石条石上洗米,洗芝麻,洗豆子,洗蓑叶,把不合用的蓑叶中间一根筋撕出来作扎粽子的绳子。一时间河埠头比往常热闹多了,大姑娘小媳妇妗子婶子们嘻嘻哈哈的,小孩子闹的,打水漂的,将远处的鸭子惊得嘎嘎的。

从河边回去,各家屋顶上的烟囱可就冒开了烟,那是烧一大锅开水准备煮粽子蒸粑煮蛋呢。

粽子讲究裹得紧俏,四角棱棱的。这得有手法,有巧劲。弄不好,又费蓑叶又松垮,吃着也不香糯。下什么料,下几分,煮多久,这些说起来不是学问,但也有玄妙。能干女人的粽子不仅好吃,还有各种名目:一个大的连几个小的叫“母鸡带仔”;两个咸肉大粽一串叫“心心相连”,那可是送新人的;碱水粽送老人易消化;还有供佛、供祖先的素粽……

粑是我老家的特产,是一种用酒糟发的上圆下平的馒头。一般用发面粉做的馒头,刚出笼吃起来还好,隔了一餐就怎么吃都不香甜。粑只要每天上屉蒸一遍就不会坏,冷吃热吃都香甜糯软。多的切成片晒干就可以平时当零食,割禾时带一些去吃,又省事又耐饥。如果干粑放点香油一炒,那香就甭提了。

乡人盘算得好,下面煮咸鸭蛋,上面蒸粑,两不误,又省时又省柴。煮好了粽子,蒸好了粑,挑好的头粉耙、粽子趁热送左邻右舍尝一尝。当然,如果家里有种了枇杷、杨梅的,拣黄澄澄的枇杷红得发乌的杨梅摘下来一起送去,看着就爱煞人,接着这份节礼的就更喜欢了。

正日子到了,女人们用红绿绳子将男人们带露割来的艾叶扎成一束,悬在门楣上,就开始煮红蛋,蒸粑和粽子。孩子们则早早地扛了凳子去河边找一个又好观景又遮阴的地方去了。男人们该接亲戚的接亲戚,没什么迎来送往任务的还照旧到田地里忙。只有村里的头面人物早早地到了河边准备,拉好起点和终点的细线。划龙舟的后生到祠堂烧了香,祝赞一番,就养精蓄锐去了。卯时一到,卖油条瓜子甘蔗的小贩们就摆开了架势,各色看热闹的也都纷纷到场,翘首盼着主角们到场,河边呼朋引伴,叫成一片。连闲时都很少出门的小脚老太太都扭着小脚到河堤边树下早早放好的长凳上坐着,边摇着手里的蒲扇,边絮絮地讲着家常。

辰时一到,激动人心的时刻也就到了。划龙舟的后生穿着黑短裤,打着赤膊,露出虬结的肌肉,狼行虎步走进人们的视线,走下龙舟。不同的只是一个队是一种颜色的帕子抹额。划龙舟一律得单数,或七,或九,据说单数阳气盛。头桨二桨是最健壮的后生,那可是没出嫁的女子注目的焦点。只有末桨是已婚的,因为他主管舵,吃水深浅,风向、船向、水向都由他掌握,船行得直不直,快不快,跟他有很大关系,得经验足。他的打扮也别致,除和众人一般的装束,他必在脑后扎一个假鬏鬏,脸儿抹得红红的,有点媒婆模样,在船上他做鬼脸,逗人发笑。孩子们最喜欢看他。

锣声一响,各龙舟一齐冲断起点的细线,初不甚急,不一会就如梭般飞出。后生们熟练地划着,船舷涌起一溜白浪,打头的一马当先,一面加速,一面利用有利地势将别的龙舟稳稳地压在后面;居后的奋起直追,抓住空隙力争上前。鼓声雷动,叫声喧天。船又急又窄,如水面打跳的梭鱼,一个不慎,船侧人翻,岸上频添惊呼。好在他们都是凫水好手,落水无非是多几个浪里白条,甚至有的会捉条鱼上来。离终点近了,剩下的几条龙舟更是施展本事,一时间,加油声,鼓声,击水声响成一片,粗浑的细柔的苍老的娇俏的混为一体,如雷辊电霍,如春潮滚涌,江面沸腾了。须臾,一条龙舟率先冲破终点线,船上的勇士将船桨高高举起,脸上满是得意,岸上的亲友也笑吟吟的,一如中状元,脖子上挂红绸,被簇拥着回村,实在风光极了。河岸也恢复了平静,剩一河碧水粼粼闪着金光。

午时家家的香案上摆上了香烟缭绕的香炉、节供,敬过祖先,就吃节饭,粽子粑管够,蛋虽说吃多了怕积食,但也可比往常多吃。而且撞看哪个的蛋硬,比谁的蛋络子打得好看,也趣味多多。更何况这些节食冷的也可以吃,带一些边玩边吃,更有意思。

晚上被各自的母亲唤回,洗一个艾叶水澡,香香的,才算给端午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犹忆儿时端午节】相关文章:

1.6年级忆儿时阅读答案

2.回忆童年的散文随笔:儿时琐忆

3.儿时游戏作文

4.儿时的同学

5.儿时优秀作文

6.儿时过年作文

7.儿时初中作文

8.儿时摇椅散文

9.犹念流年高中作文

10.以端午节忆屈原为话题优秀作文

下载word文档
《犹忆儿时端午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