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2024-09-24 07:50: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sm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篇1: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本文认为,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子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在于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服务,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增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

作 者:李彬 Li Bin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刊 名: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年,卷(期): 19(4) 分类号:N02 关键词:科学技术   社会功能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制度文明  

篇2:论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论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科学技术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杠杆,在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进步中,科学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治家是政治文明的总设计师,是政治意识文明的倡导者、政治制度文明的建立者和政治行为文明的发起者.政治家在决策中同样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同时对科学技术作用于政治文明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作 者:陈万求 李丽英 CHEN Wan-qiu LI Li-ying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刊 名: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2(2) 分类号:N031 关键词:科学技术   政治文明   知识背景   机制  

篇3:论科学技术史的教育功能

口赵洪芳

(河北省科技档案馆,河北石家庄050021)

【内容摘要】科学技术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总称,是人类有史以来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自然科学成果和技术成果的总和,科学技术史就是将这些成果如实地记录下来,科学技术史的教育功能同科学技术史学科的性质是紧密联系的。本文就科学技术史在人们认识科技发展规律,了解历史指导今天工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优秀的主体知识结构人才等方面所发挥的教育功能进行阐述,使人们更进一步认识科技发展史的重要作用。

篇4:论科学技术史的教育功能

【作者简介】赵洪芳,河北省科技档案馆馆长,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科研档案管理研究。

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史》已经出版,各省市科技史的编撰工作也积极地开展了起来,有几个省市的科技史也已正式出版。《河北省科学技术史》的编撰工作到目前已进行了三年多,通过这三年的编写,我们对河北省科技发展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河北省科技进步的脉络有了更进一步的把握,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项工作意义非凡,对大家了解历史、把握目前、着眼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科学技术史可以使当代人以“史”为鉴,认识科技发展的规律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日益显示出它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力量,显示出它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科技兴,则国兴”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整个社会的共识。人类社会创造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又造福于人类社会。如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科学技术同样是在其内部的自身矛盾运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发生和发展变化的。科技史的编写是对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全面总结,同时记录了科学技术发明、发现的思路、方法、事迹等,对后人有可贵的启迪意义。

科学技术史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这种特点与当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大趋势相吻合。它是这类交叉科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科之一。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与“史”的结合,是以“史”的事实和辩证的观点,审视、分析、评论和记录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功过与得失的,并寓是非、褒贬于其中,集经验、教训于其后,涵发展、趋势于未来,从而通过“史”的研究与编写,达到列事实、鉴得失,正方向、励志气,促进科技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撰写对激励今人,教育后代,总结经验,促进科学技术研究,揭示我国人民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宣扬我国的文明历史,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有益工作。

二科技发展史可以了解历史,指导今天的科技工作

今天,科学技术已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它不仅为人类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而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科学技术正在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科技和教育水平,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发展科技就必须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倡导和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学习科技就必须从总体上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和把握科技的特征,必须了解科学技术发展演变的历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回顾和审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对振兴河北科技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技术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分析河北省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是吸取人类智慧精华的一种途径,认真总结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研究科学技术中心转移和重大突破的历史背景,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对于探索我省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和途径,把握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推动河北省科技的大发展,不但可以提供科学的历史依据,而且能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和借鉴。召开的省委六届七次全会上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后,河北省的科技工作进入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古代的燕赵大地是我国科学技术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宝贵的印记,今天的燕赵大地将借京、津、冀经济合作圈的形成,河北的科技带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三、科学技术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文化的兴衰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盛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在文化上都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因为他们的文化不能长期绵延,便出现了文化断层,文化衰落了,民族也随着衰落了。美州的印加帝国,也是同样的情况,尽管他们国家民族的衰落有着多种原因,但文化的衰落是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虽也发生过极大的震荡,但由于我们的文化像黄河流水一样一直流传了下来,不管朝代的兴衰更替,都一直保持着文化历史的长期绵延承续关系,没有出现过文化断层,使人们的民族精神支柱一直保持着,这就使我们民族形成了极大的凝聚力,使我们的民族不因为历史的动荡变迁而衰落,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一代一代绵延承续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昌盛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史。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公元前6世纪至11世纪,世界上的主要科学成就、发明或创造共231项,其中我国有135项,占总数的58.4%。从11世纪到16世纪,世界上的重要科学成就、发明或创造有67项,其中我国有38项,占54%,由此可见,从公元前6世纪至16世纪的两千多年间,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我们的科学成就、发明或创造超过了整个西方世界。《大国的兴衰》一书的作者美国保罗·肯尼迪说:“在近代以前时期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美国科技史学家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中说,中国过去发明创造有一百个世界第一。英国李约瑟博士说:“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是有过贡献的,而且贡献是伟大的。”

我国的人民一般只知道“四大发明”是我国对世界人类的贡献,这的确是我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也是我们全民族的骄傲,却不知道我们对世界人类有更多、更大的贡献。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我国的人民,尤其是年轻人,不了解我国的历史,不了解我们中国对世界人类究竟有多大贡献,只看到我们今天的落后,只看到我们今天与西方有差距,就会产生民族自卑心和民族虚无主义思想,认为西方一切都比我们好,这对我们振兴中华,建设中有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编纂科学技术史对于全体人民的教育功能作用巨大,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可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了解河北省科学技术史,也就会了解在我们燕赵大地上,也有许多发明、创造,对推动河北省科学技术发展,对全省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人们今天热爱河北、建设河北,使河北省的科学技术事业迅速腾飞的热情。

四、科学技术史的编写是培养优秀科技工作者队伍的最佳途径

科学技术史的编写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编写人员。科学技术史的编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而科学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知识结构、研究方法、思维品质、思维方法或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原因,我国的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大都从高中时期起便文、理分科,学文科的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得很少,而学自然科学的对历史、社会知识又不甚了解。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大多局限于其所在的学科专业领域,缺乏对于相邻、相关或边缘学科专业的广泛了解,缺乏对整体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的了解,知识面相对狭窄。而科学技术史的编写涉及到的知识领域是极其广泛的。除了它本身所研究的“自身史”“社会史”和“思想史”以外,还涉及到世界各个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各门自然科学和各项专业技术已经取得的知识成果,同时还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广泛的知识领域。因此,科技史具有突出的知识教育功能。编写、学习科学技术史,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知识结构。

在现今社会中,新型科技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当是立体的、网络化的,动态发展的知识体系,知识面应当是既广博又专深的,科技史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作用。第一,科学技术史具有进行“广博”的知识教育的功能。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有利于扩大人们的视野,拓宽人们的兴趣,扩展人们的知识范围。第二,科学技术史具有进行“专深”的`知识教育功能。学习科学技术史,有利于人们在其所在的学科专业领域内深刻地认识概念和理论的形成、演变的突破,更具体地理解学说和学科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更确切地把握其所在学科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第三,科学技术史具有研究方法的教育功能。科学技术史特别是科学技术思想史系统地描述了人类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继承与突破的关系,全面总结了科技发展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科学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时关于研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后人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启发和借鉴的功能,起到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入门向导的作用。第四,科学技术史具有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功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当事实资料和必要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能否取得新的发现和发明,良好的思维品质往往成为关键。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一些科学家因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而成为新事物的发现者、新理论的创立者、新技术的发明者。而缺乏良好思维品质的人,却往往功亏一篑。因此科学技术史在教育后人学习经验,吸取教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科学技术史有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功能。科学技术史包含着有关各种理论思维方法的丰富内容。学习科学技术史,不仅可以了解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一般方法的基本知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认识各种理论思维方法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一项具体研究工作的影响,而且可以了解一些著名科学家在具体运用各种理论思维方法以取得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经验教训,进而把握各种理论思维方法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理论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史对科技工作和教育工作均意义非凡,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我国已步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教育是基础,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在目前的形势下,组织进行科学技术史的编写工作,可以做到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在我们今天的科技工作中把握方向,不出或者少出偏差。教育年轻一代尊重历史、热爱祖国,不妄自非薄,也不妄自尊大,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嘉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科学出版社版。

2.卢嘉锡主编:《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美]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版。

4.[美]罗伯特·坦普尔:《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2l世纪出版社1995年版。5.自然科学研究所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6.[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版。7.冯玉钦、张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西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

篇5:论科学的社会功能

论科学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是人类智慧、理性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以其理性功能而成为推动社会行为理性化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也是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的根本保证.

作 者:张德本 杜海成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鸡西,158105 刊 名:煤炭技术  PKU英文刊名:COAL TECHNOLOGY 年,卷(期): 21(11) 分类号:C0 关键词:科学   理性   精神文明  

篇6:论政治语言的社会功能政治

政治语言是政治活动的参与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的一定形式的语言。政治语言(political language;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一般指的是口头语言的表达形式,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论政治语言的社会功能。

政治语言的社会功能是指围绕政治所进行的一切形式的活动在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之后对社会各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政治语言通常包括政治家和其他政治参与者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政治讲话以及新闻报道、社论和其他媒体就这些政治家和他们的活动所进行的传播。但从本质上讲,前者是政治语言的主要来源,而后者都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的宣传、报道和评论。政治语言是政界人物在不同场合为实现某种政治利益所作的发言及表态,本文将选取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发表的讲话片段,并结合话语分析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来阐述政治语言的强大社会影响功能。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一个中国重大政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他们在任何政府工作会议上以及其它政治活动中所作的讲话都会根据语境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语言,来实现阶级统治的目的,进而起到影响民众和各行各业的作用。

2、话语分析中的语境原则

在科技发达的当今信息社会,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人们用它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和传递信息。言语交际都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根据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境制约着人们对话语意义和话语表达方式的选择。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境包括影响人们言语交际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及上下文语境。文化语境指每个言语社团独有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因素;情景语境指言语交际发生现场的相关因素,包括谈话的内容、交际话动参与者的情况、及谈话的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

篇7:论企业文化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论企业文化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文化观念,是由企业领导者倡导,为全体职工认同的`本企业的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研究和探索企业文化的特征、功能,开发企业文化资源,对于社会的进步无不起到推动作用.

作 者:马琪山 杜秀兰 Ma Qishan Du Xiulan  作者单位: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课室,甘肃西峰,745000 刊 名:甘肃高师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 年,卷(期): 8(3) 分类号:B026 关键词:企业文化   特征   社会功能  

篇8:戊戌维新时期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两种解读

戊戌维新时期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两种解读

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出现了两种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新认识.一是提倡普及科技知识,提高民众素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物质力量.二是要用科学改造人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发挥科学的精神力量.对于科学功能的不同定位正是理解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分歧的关键所在.

作 者:董贵成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人文社科部,北京,102249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20(7) 分类号:N031 关键词:戊戌维新   科学   技术   开民智  

篇9: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社会功能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社会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本文主要就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当代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加以论述.

作 者:杨丽敏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64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综合素质  

【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相关文章:

1.论科学技术读书笔记

2.论藏族宗教仪式的类别与社会功能

3.美术及其社会功能

4.学历的社会功能

5.论社会公正

6.论公民社会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的潜在功能

7.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8.优秀作品《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

9.科学技术论文

10.论高校档案的文化育人功能

下载word文档
《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