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槐树的散文
“qkqh1981198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故乡的槐树的散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故乡的槐树的散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故乡的槐树的散文
故乡的槐树的散文
在城市里呆久了,习惯了马路两边那一排排清一色的法国梧桐,偶尔在哪个边角旮旯突然冒出一棵歪斜的老槐树,会让我心底顿觉一亮。现在在这个日益繁华的都市中,已经很少见到槐树的影子了。偶尔在偏僻安静的老居民区能见到一棵或几棵老槐树,枝干如盘龙,弯弯曲曲,在钢筋混凝土中挣扎,我不禁同情起它们,为它们叫屈。故乡的槐树可比它们幸福自在多了。
我对槐树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尤其是槐花飘香时节,每次走在马路上,无意间闻到一股清香浓郁的槐花味,我便会四处搜寻槐树的影子。每次闻到槐花香,每次看到槐树,我总会想起儿时那天真快乐的生活。
在农村,槐树是最常见的,它们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在河岸,农田边,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我们是在槐树下长大的孩子,槐树总能给我们带来无限乐趣。
每当春天,槐树刚抽出新叶子,孩子们的乐趣也就来了,那时候我们喜欢玩一种藏树叶的游戏,就是摘一串槐树叶,在指定区域把它藏起来,然后指定一个人去找,找到后数一数上面的叶子,有多少片就打对方多少下,如果没找到,那就要被对方打了。
我们那个时候的孩子,对这种游戏总是乐此不疲。每天傍晚一放学,我就和邻居家的几个孩子聚到一起,在房前屋后找块地方,各人到树上摘几串槐树叶(一串上面大概有20个叶子)准备着,先石头剪子布,输的人被蒙住眼睛,其他人就开始找地方藏自己的叶子。有人怕挨打,所以会事先把叶子从小茎上摘掉几片,有的甚至只留下两三个叶子。自信大胆的孩子会把叶子如数全都留在茎上,这时对方要是在规定时间内找不到可就惨了,因为通常这样的孩子打人特别疼,我就尝过这种挨打的滋味。
藏树叶的.地方很多,有人埋到土里,有人放在瓦片下压着,也有的掀开老树皮塞到底下,还有的塞到墙缝里(很多人家屋后的墙都被顽皮的孩子把砖和水泥间抠出了洞),总之是哪里难找藏到哪里。当你费尽心思找出一串完整无缺的叶子时,简直会兴奋得手舞足蹈,然后握紧拳头“噼里啪啦”地往对方后背上砸。
手巧的女孩子喜欢把槐树叶撸下来,用细长柔软的茎编成精致的小笊篱(以前农村家家都有几个,用来淘米,现在很少有人用了,大家一般都用漏勺),那笊篱的形状,跟真的几乎是一摸一样,然后就用它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
男孩子们则用那薄薄的叶子做口哨,随便摘下一片叶沿着中间的脉络折一下,放到嘴里,用力一吸,便会发出声响,有的还能根据呼吸快慢轻重来控制哨子的音调(这种口哨女孩子们也会吹,不过大多时候都是男孩子玩的)。比我们大几岁的男孩子,甚至是大人,还会把树叶夹在两个大拇指中,两手抱拳,然后用力吹树叶所在的位置,声音特别响亮,这种方法我学了很多次,可怎么也学不会。
除了玩树叶,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到树上钩槐花了。
小时候我家的旧屋门前有一个水塘,水塘边上斜长着几棵歪脖子老槐树。每到槐花飘香时节,妈妈便找一根长竹竿,竹竿的一头绑上镰刀,来到水塘边,寻找槐花茂盛的枝干,然后把镰刀伸到树枝上,用力往下一拉,“咔嚓”一声,那块满载槐花的大树枝便落到地上。我跑上前,把树枝拖到一块空地上,便坐在那儿往篮子里摘槐花,一边摘,一边撸一把塞到嘴里。
摘下来的槐花有很多种吃法。
小孩子喜欢生吃,因为生槐花嚼在嘴里有股淡淡的甜香味儿,那种味道是现在舔着棒棒糖,嚼着巧克力长大的孩子们所无法体会到的。
老人们喜欢用槐花包包子,或者做槐花饼。槐花包子什么味道我已经记不清了,可是我知道,那里面有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长大之后,一直在外读书、工作,回家的时间很少也很短暂,我已经很久没有尝过妈妈做的槐花包子了。明年槐花飘香时节,我一定要回家看看。
不知道现在家乡的小孩子们还会玩槐树叶的游戏吗?
篇2:一棵槐树经典散文
一棵槐树经典散文
父亲在我家的院子里栽了一棵槐树。他栽那棵槐树时我还在家,于是帮着提水、浇水。后来我离开了家,那棵槐树是在父亲料理下长大的。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那棵树已经由小树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耸立在院子的西北角。
我来到城市生活后没有栽过一棵树,因为我没有空闲的'地方栽树,无论是槐树、柳树、杨树,还是枣树。城市的人四处种植楼房、修建街道,可是没有多余的地方栽树。
我喜欢树木,我常常说我对树木有一种宗教般的情感,因此我常常会想起父亲种下的那棵槐树。其实父亲这一辈子不仅栽了一棵槐树,还栽过一个梨园。或者说父亲栽种的也不仅是一棵槐树和一个梨园,父亲还栽过柳树、杨树、梧桐和椿树。这些树木在春天开花,夏天生长,它们改变着土地的颜色,让葛套村春天是春天、夏天是夏天、秋天是秋天。
这些是我能够看到的最美丽的色彩,这些色彩让我觉得温暖,可是我还是对父亲栽种的那棵槐树更钟情。
篇3:槐树魂散文
关于槐树魂散文
黄帝北逐荤粥【苦菜花文萃】
古代黄河在阴山之下,频繁改道,淤积了大量的平原壤土,为放马和原始农耕创造了条件。
从唐虞以至春秋,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频繁地进行着战争。
据《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黄帝北逐荤粥(音勋育)”。黄帝是中国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传说人物,年代约在公元前六千年左右。既言“黄帝北逐荤粥”。
荤粥部落居住在中原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现在的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进行游牧。
黄河改道时候留下的大片淤积地。
春天,风和日丽,被冰雪覆盖的河套平原冰消雪融,桃杏花开,百草茂盛,是最美的季节。
夏天,天气炎热,水草肥美。金色的黄河鲤鱼在人们叫做:“海子”里面随手可捞,有时候鱼儿还会跃上岸边,成为人们的美味。海子边百鸟翱翔,是大批候鸟的天堂。有大雁,有天鹅,有野鸡,还有野兔,野猪,鹿,野羊等。有吃不完鸟蛋,捞不完的鱼,狩不完的猎。
秋天,天高云淡,百草成熟,是牛羊抓膘的最佳时机。牧羊放牛,不分白昼。
到了冬天,只要在冰面打一个一尺见方的窟窿,鱼儿为了呼吸新鲜空气,一个个争相挤到冰窟窿,拿一根木棍就可以把鱼划拉出来。
蔚蓝色的太空,飘着朵朵白云,悠扬牧歌在草原上唱响。
恋人们不受任何礼教的约束,只要情投意合,就可以双双放马由缰,在广阔的.草原上自由驰骋。跑累了,跨下马来,红柳林,沙蓬下,就是谈情说爱的地方。
然后策马跑向大阴山,在巨大的石块上,男的刻下太阳或者是牛羊马鹿等图案,象征她们的爱情像太阳一样火热,牛羊遍布草原,捕获更多的鹿。
然后,燃起一堆大火,附近的人们看见了,亲人知道了,都跑了过来,围着大火,唱歌跳舞,喝自己酿造的果酒,吃新鲜的烤肉,一起来见证他们的爱,祝愿他们的爱,比太阳热,比大山还要厚重,天长地久,恩恩爱爱一辈子。
男人放马牧羊,女人洗衣做饭,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
有一年冬天,连续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大雪,厚厚的大雪覆盖了草原,牛羊冻死无数。
北方苍狼失去了食物来源,穿过了冰封的黄河,大批南下,吃老百姓的猪羊,伤害百姓性命无数,地方官立即报告了黄帝。
黄帝接到奏报大怒,派出了飞虎大将军,北伐杀狼,驱赶出境。
飞虎大将军率领五千铁骑,横扫万狼,势如破竹,一直渡将狼群追过过黄河,驱狼大军不知不觉深入了河套腹地。
当飞虎大将军铁骑到了河套腹地,发现不少的土著居民,憨厚善良,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
当地居民们用最高的礼级招待了他们,献出了自己酿的果酒,杀猪宰羊款待了不少时日。
飞虎大将军拜别了土著居民,带着大部队策马来到黄河边回朝复命,并且向黄帝奏报了河套地区是一块水草肥美,牛羊遍野,人民富裕的好地方。
黄帝一听,立即下令北伐河套。
黄帝的十万大军,一起穿过了冰封三尺的黄河,在大年三十晚上,征服了荤粥,挂起了黄帝的旗帜。
一部分不愿意屈服的荤粥土著人,逃亡他乡,另辟生路。
篇4:槐树记散文
槐树记散文
我小的时候,老家门前的这棵槐树也还小,比我高不了多少,我把槐树当作我的哥哥。
早上起来,我首先跑到槐树跟前,站直身子,与我的哥哥比个子,我的个子自然比不上槐哥的。槐哥呢,一点也没有因高我一头而得意忘形,只是静静地站在我面前。
我喜欢槐哥的安静,安静里,有天宽地阔的心境;我还喜欢槐哥的单纯,就那么一身绿色,一身清爽,顶多还有几声鸟叫,一弯素月相伴,却怎么看怎么好看,怎么读怎么耐读。
我常常把心里的话说给槐哥,他总是耐心地听。有时,他感到必须对我说点什么的时候,总是把翠绿的叶子一片片展开,把写在“手心”的每一个字放在我的眼前,让我反复阅读。在他的语言里我看到的总是明亮、绿意、温柔和来自内心深处的芳香。
后来,我偷偷爱上了一个名字散发着淡淡青草香的女孩。但这是怎样开天辟地,又是怎样神秘和圣洁的事,就如一个人赤着脚向着一片纯白色的雪地走去,既害怕踩脏了那片雪地,又忍不住走向那梦境般的洁白。在一个静静的月夜,我对槐哥说了我心中的秘密,我看到槐哥也和我一样忧郁了起来,我明白了,槐哥也愿意分担我在春天的苦涩。我情不自禁地拿出小刀子,在槐哥身上刻上了那个名字。为保密起见,我特地站在凳子上,在树的高处,郑重地,一笔一画地刻上那个美丽的名字。槐哥,成了我初恋的纪念碑。
后来,槐哥就越长越高了,高出屋檐,高出屋顶,高出烟囱,高出柳树,高出榆树,高出杨树,高出那本来就很高的椿树,高出我青春的心跳能够触及的那部分天空。渐渐地,我只有仰起头才能看见槐哥那高高的树冠。
我知道,槐哥不愿我老是守在他旁边画一些重复的笔画,槐哥自己也看见了比屋檐和屋顶更高的天空。于是,我走出了家门。
几十年后,我回到故乡时,槐哥已长成参天大树,样子也有点苍老了。面对他,我只能仰望。但他分明还是认识我的。我站在他跟前,立即就嗅到了他内心里的清香。多少年来,他一直把这纯真的.香气保存在内心里,以这样美好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而我们人类却远远没有这样美好,我们总是在太多的污浊里游走、捕获,成熟着和成功着,渐渐忘记了我们也曾经那么纯真和美好过,直到污浊将我们改造成另一种生物。
此刻,我呼吸到了槐哥内心里保存的动人的清香。我在心里叫了一声:我的好槐哥啊!为我洗心,为我招魂啊!
我的槐哥不说话,憨厚地站着,站在他一直站的地方,我的槐哥,已经把这片土地站成了芳香的磁场。
我仰望着我的槐哥,像仰望着我越来越值得尊敬的伟大的祖父。
我忽然记起了多年前我刻在槐哥身上的名字,那个美丽的名字,那个春天的秘密。
槐哥,你把那个动人的名字一直藏在身上,不停地带向高处,不停地向天空奔跑,仿佛要把她放在月亮上,放在天上最坚固的“大理石”上。
我终于明白,我此时仰望的已不只是一棵树,我在仰望生命中最纯洁的部分。
在似乎不懂生命的时候,我们用透明的心、真挚的忧伤,创造了最初的秘密和童话;那时候,我们站在世界的低处,战栗着,小心保存着自己露珠一样透明的心,它如此干净,如此珍贵,如此脆弱易碎,世上找不到任何适合的纯真器皿来保藏它,以致有多少青春的宝物都摔碎了,散落了,消失了。
所幸,我的槐哥为我保存了我生命中最纯洁最无价的部分,一直把它托举在好似蓝宝石的天上。
我在仰望,一个正在老去的人,如今回过头开始仰望他早年的神话。
篇5: 槐树情缘散文
槐树情缘散文
五月的北京,到处都飘散着槐花的清香。我爱这醉人的芳香,闻到她,就使我想起伴我渡过愉快的童年生活的两棵大槐树。
小时候,我家住在永定门内路西的一个大杂院里。院子很大,里面住了八户人家。两棵大槐树也很大,一东一西,相距有几间房子那么远,都是粗壮的树干,茂密的树冠。两棵树根连着根,树冠连着树冠,茂密的树枝纵横交错在一起,像巨伞,把整个院子遮得严严实实。那一年的四月,我在槐树下出生,取名树民。从此,我在槐树下长大,对槐树有了深深的感情。
童年的生活是愉快的。每年,淡淡的嫩绿染上了树梢,大槐树最先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信息。那是一种充满了希望的绿,一种欣欣向荣的绿。天气暖和了,我们这些孩子们就高高兴兴的来到院子里,在槐树下,尽情的唱着春天的歌曲:“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我们像花儿开放。跳呀跳呀跳呀,跳呀跳呀跳呀,┄┄” 欢乐地唱着、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槐树繁花盛开的季节。
其实,我家院里的槐树是国槐,并不在五月开花。五月,当大街小巷飘散着洋槐树花香的时候,这两棵槐树才刚刚不慌不忙地长满了叶子,要想开花,还得再等上一两个月的样子,而且国槐的花香也没有洋槐那么浓。我喜欢五月的槐香,也喜欢我家院里国槐的芳香,我觉得洋槐和国槐就像一对兄弟,没有本质的不同,只不过花期早晚不同、花香浓淡不同而已。而且,在我的潜意识里,国槐是哥哥,更加沉稳宽厚,洋槐是弟弟,略显张扬而有活力。当然,这是后来的想法,小时候还真为我家院里的国槐比街上的洋槐开花迟香味淡而羡慕嫉妒恨呢。
多么让人兴奋的季节啊!一串串的槐花,洁白的、泛着淡淡的绿色,像玉雕的风铃似的,一嘟噜一串串的挂满了枝头,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有的时候,邻居家的孩子会摘一些街上洋槐的槐花来,大家一起吃,那种甜甜的,香香的味道,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我也试着尝过院里国槐的槐花,比较起来,还是洋槐的花更香,更甜。听人说,国槐的花不能食用,是药材,有凉血的作用。国槐花的骨朵叫槐米,可以提炼出叫做槐黄的染料,还听说“国防绿”就是用槐黄做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槐花的花期不长,每年总有那么一段时间,院里会落满了槐花,大人们勤快,忙着打扫干净,可是刚刚扫过不久,一阵风吹过,院里又是白茫茫的一片。
夏天是槐树最为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季节。浓浓的绿色笼罩了整个院子。因为有树遮阳,凉快,那时候,街道经常会到我们院里开居民大会,搞各种活动。开会的时候,人们带着板凳、马扎,或是坐在树根上、台阶上,院里到处坐满了人,到处是乱哄哄聊天说话的声音,主持人一说:大家安静了,现在开会,顿时院里就安静下来。人们在大槐树下学习、读报、唱歌、听传达文件。后来“深挖洞”,人们还在大槐树下和泥,做砖胚,热热闹闹的。
还有每年的夏至那天,院子里的街坊邻居就会聚在一起“称人”。院里有一杆大称,不知道是谁家的,公用。由两个大人抬着,特别小的婴儿用布兜着挂在秤钩上,我们这些小孩就用手抓住秤钩,双脚离地,挨个称体重,目的是看看这一年长了多少,比比谁家的孩子长得快。我们也不辜负家长们的期望,一天天的长大了。
上学了。我们经常在树荫下放上一个小桌,坐着小板凳,读书、学习,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夏日的中午,树荫下也并不怎么炎热,知了在树上不停的叫着,我们在树下支上两块床板打乒乓球,或是跑来跑去尽情的玩耍打闹,做踢毽、跳间、跳绳、坎包、捉迷藏等各种有趣的游戏,直到检查午休的老师来了,才恋恋不舍的'回到各自的家里假装睡午觉。到了晚上,邻居们坐在树下摇着蒲扇乘凉、喝茶、聊天、听广播,我们在大槐树下听老人讲着迷人的故事,抬头看到又浓又密的槐树枝叶被风吹的不停地摇晃,不知道会不会有妖怪藏在里面偷偷的看着我们,赶紧回屋睡觉了。
清晨,一觉醒来,阳光已经把随风摇曳的树影投射到窗户上,喜鹊在树上嘎嘎叫着、跳着,忽然飞到遥远的地方去了,我们的心也跟着一起飞向了蓝蓝的天空。
还喜欢下雨的时候,雨点儿打在树叶上,沙沙的响,让人心旷神怡。雨停了,院子里有了积水,我们便叠了一条条小船放到水里,一阵风儿吹过,槐花飘落在院子的每个角落,也落在我们的小船里,小船飘呀飘着,载着满船槐花的芳香,载着我们童年的欢乐与梦想,一直飘到院子外面去了。
也有烦人的时候。我最怕最恨最讨厌的就是槐树虫,那种深绿或者浅绿的肉虫子。虫灾严重的时候,树下的院子里会有一层虫子屎,树叶也会被吃得光秃秃的。最恶心的是槐树虫会吐着细细的丝吊在半空,我们叫它“吊死鬼”,有时候走在院里,猛然间看见它就在你的眼前摇晃着,要是不小心碰到它,更让人心惊肉跳。槐树虫也有天敌,那就是马蜂,马蜂看见吊在半空的槐树虫会快速俯冲,准确的蛰住它。可惜马蜂太少,起不了灭虫的作用。掉在地上的虫子非常容易被人踩死,流出绿色的液体,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这些虫子会一躬一申的爬到砖缝里,有时甚至会爬到屋里,过不了多久就会变成蛹,然后就变成灰白色的蛾子,再飞到树上产卵。
那时候就盼着园林工人来给槐树打药。打药的时候,家家户户关紧门窗,我们趴在窗户上看,有人用力推着一个泵,有人站在房顶上举着长长的喷头往树上喷药,随着唰唰的声音,杀死的槐树虫纷纷落在地上。这两棵大槐树的生命力很强,过不了多久,新的叶子就长出来了,整个院子又笼罩在郁郁葱葱的绿荫之中了。
到了秋天,金色的阳光把槐树的叶子也染黄了,院子里总有扫不完的落叶。一串串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槐树的果实长的有点儿像豆角,嫩的时候有手指那么长,鼓鼓的,绿绿的。成熟了,就干瘪得长满了皱纹,像一串串的葡萄干儿。一阵秋风吹过,这些果实就噼砺啪啦地掉在地上,随手拣起一颗,剥开,去掉粘粘的果肉,就露出一粒粒油黑发亮的种子,我们叫它槐树豆。槐树豆能吃,困难的时候,院里有的人家就把槐树豆煮熟,盛上一小碗,端到各家各户在院子里摆着的小饭桌上。煮熟的槐树豆,带着槐香,吃在嘴里稠乎乎、滑溜溜的感觉,至今都不能忘记。
冬天,寒风呼呼地吹过树梢,树枝随风摇摆着。风停了,特别是在雪后初晴时候,抬头望去,黑褐色的树干树枝舒展着,上面落了积雪,宛如一幅简洁的水墨画。枝叉的空隙处露出了一片片蓝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照在院子里,照在家家户户的房顶上,窗棱上,也照在我们的身上脸上。静静的冬天的夜晚,透过树枝,能看得见繁星闪烁,能看见“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二十四岁那年,我长大成人,我们搬家了。生活的航船载我离开了那个院落,离开了那两棵大槐树。忘了是在哪一年,听说有一次刮大风,东边的那棵因为有树洞,树干空了,被风刮倒了。再后来,那里拆迁,建成了永定门公园,当年住在树下的人们全都离开了剩下的那棵大槐树。我们儿时的伙伴,全都长大成人,有的去了兵团,有的插队,有的进了工厂,像一颗颗槐树的种子,各奔东西,播撒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越是离开就越是思念。每年都有阳光明媚的五月,每年都有槐花飘香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我家院里的那两棵大槐树。想起我在它的绿荫下长大成人,想起有它伴随着的美好童年,就像儿女不应该也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如今呢,槐树下长大的我们都已经进入了中年,进入了老年。老有所思。我在想,槐树,不像挺拔的松柏那样冬夏常青,也不像湖边的绿柳那样婀娜多姿、妩媚动人,槐树有它自己的风格和气质,它遍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做为北京的市树当之无愧。它普普通通,默默无闻,朴实无华,温馨从容;它所求很少,只要有阳光、雨露和大地,就会真诚地奉献出芳香和绿荫,和松柏绿柳们一起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在我现在居住的小区,也种有槐树,不是两棵,而是两排,整整齐齐的种在道路的两旁。刚到这里的时候,这些槐树还非常弱小,仅仅七八年的时间,这些槐树已经长到三层楼高了,粗壮的树干,也是郁郁葱葱的。槐树下常有老人带着孙子孙女乘凉,我每天都会在树荫下走过,每天都会凭窗t望观赏这浓浓的绿色,我又在尽享与槐树相伴的幸福生活了。
还是惦记着那棵大槐树。每当我到永定门公园散步,或是乘车路过那里,总不会忘记看看那棵大槐树。大槐树老了,它受到了保护,人们用支架支撑着它,还给它安装了避雷针。大槐树像个久经风霜的老人,拄着拐杖,默默地站在那里,是在为树下长大的我们祈祷幸福安康吧!
篇6:写景作文故乡的槐树
写景作文故乡的槐树
故乡少树,方圆数里皆是坡地。—阵大雨,沟里卯上一片浓绿,天旱半月,山地象蒙上褐黄的手帕。惟有村庄四季杂木葱茏,村人如同枝芽上做窝的鸟,朝出暮归,恬然自乐。
杂木中村人最看中的是那些祖宗手植的国槐。我们这一姓的人世代聚居在槐荫下,都尊远古那位以身许国的投江大夫为祖。世代相袭的这种认同,其一缘于我们与投江大夫相同的姓方圆百里绝无仅有,其二便是院场边那数十棵参天的古槐。相传湖广移民聚于槐下起步,所到一处便植槐怀乡。槐本吉祥之物,通天近神,象征三公宰辅之位。古人庭前植之,企盼子孙得魁星之佑登科入仕。想三闾大夫之后,诗礼传家,植槐训后也是常理。这些是美好的愿望还是历史的真实,只有村后的`累累坟茔知道,只有静立千年的古槐知道。好在村人并不深究真伪,年年端午临江奠洒不改。
都说那些槐树是祖宗留给的福祉。是哦!槐下至今还有旧房三间,做学堂已是百余年前的事,人们依然叫它“学门上”。那里出过数名秀才。想当初家族子弟聚于槐下,雍雍揖让;论道堂前,侃侃訚訚。治学氛围,让人神往。父辈们教育儿女都从槐下学门上说开。因此,自小从槐下经过都觉得双双期待的眼睛在注视着,读书做事,从不敢懈怠荒唐。也因此,故乡辈辈多读书人,虽从未有人显赫过,但绝少刁蛮之徒。
炎炎夏日里,不到正午纳凉谈天的人便开始聚拢。也有把秦琼战了关公,姜子牙拿住孙大圣之类传说演义讲得唇齿飞津的说书场子,也有闭目吟哦唐诗宋词教给小孙,小孙子的心早随那槐叶上垂丝而下一拱一拱爬开的尺尺虫一道跑远却还有口无心随嘴应和的惹人场面。三个女人一台戏,东家打了碗,西家跌了瓶,昨夜电视里的打工妹嫁给董事长之类的话题更是不少。当然,也有时候叔辈长上正襟危坐,断是非,论屈直,三言两语便化干戈为玉帛——一家子到底是一家子嘛,谁能一笔写出俩“屈”字?饭来了,碗里常有飞来的筷头,不是七侄便是九姑,谁能不让吃?热闹的人群总在星月渐暗时散尽。有怕热的卸了门板在树下过夜,一梦梦到大天光亮,便急忙收拾床铺,扛锄往坡上赶。
槐春来开花,数十棵树同时抽苞,数里皆香。旧时村人采来花苞捣烂,把匹匹家织布染成淡绿或是鹅黄,曾做得多少姑娘的嫁衣。近年,有小贩收购晒干的花苞,称作槐米,价钱已由伍角一斤涨至拾元。至于用途么,有说出口日本制药,有说到了美国染布。村人每年夏初便执竿夹采,家家都有三四百元的收入;于是娃娃有了学费,老人有了烟茶。村人从此更加爱惜祖上留下的宝贝树,槐树便年年枝茂花繁。
槐秋后有籽,状若葡萄干数枚首尾相连,色黄绿,半透明,若凝脂。《本草》云,“槐籽明目黑发,于牛胆中渍,食后吞一枚,七日轻身,三七白发黑,百内通神”。秋风过后,老人便哄孙儿去拣。有入坛泡酒的,有缝袋枕眠的,也有依《本草》炮制的。因此村中多寿老,且老小皆有一顶乌云似的黑发。
如今,故乡的槐已不光只是院场边那几十棵了。家家育起树苗,几户动手早的在退耕地里全部栽了国槐。千亩万亩的国槐成林之日,故乡肯定是山皆青森、水皆碧蓝、人皆福乐。
篇7:《故乡的槐树》阅读答案
①故乡的村头,有一棵树冠巨大苍虬蓊郁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细。就是在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还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一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抱了。
②村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笑的,寻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我只觉得自己长了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了绿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飞得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他两只手总微微前伸,像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伸出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抱里吗?
③尔后,在熏风雨里,嫩绿的叶片即深浓得呈青绿色了。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地浮荡着繁星的海。那浓烈的有点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④自从我背上干粮到十里外的镇上念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换得课本和铅笔,我不得不在星期天到山野里去采药。听说槐树的荚果、种子,还有槐花,也都是药材,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尽管用它做药材卖是极廉价的,却也给了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古槐开的花虽然很香,可结的果实却十分苦涩。祖父说,槐果虽然味苦,却不但可以入药,还能够酒呢!
⑤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是几年之后了。我伫立于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深情中有一种沉重感。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股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我记着祖父的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酒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年月?听祖父讲过,是先人捡的野槐栽的,很是远久,可惜不能向祖父仔细问及树的年龄了。一阵芬芳从清风中扑来,直沁肺腑,依旧是儿时记忆里那股浓烈、美丽。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虬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正是它对山塬的挚情,才可以有一个年年度度把花和果如此奉献给人间的壮举!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著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⑥我如此地思恋着故乡的村槐。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在这又一度春深的季节。
[注]塬:yuán,我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篇8:《故乡的槐树》阅读答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槐树( ) 苍虬( )
2.本义的叙事线索是 ,叙述的顺序是 。 (2分)
3.朗读第⑥段时,重音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如此 B.长大 c.一定 D.季节
4.本文中第②~④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② 、槐树下嬉戏、。(2分)
5.结合语境,解释②③段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每小题2分)
(1)绿的云团: 。
(2)香山: 。
6.扎根山塬,挚情奉献,这是村槐和祖父的共同特征。品读第⑤段,在原文中找出两处具有共同特征的相关句子,并用“ ”画出来。(2分,每处1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
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C.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志向。
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而且深化了主题。
8.假如你要把本文推荐给你的同学小强,请把你的推荐理由写在下面。(4分)
提示: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某一方面作答。
推荐理由:
篇9:《故乡的槐树》阅读答案
1.huái qiú
2.村槐 时间顺序(倒叙)
3.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朗读音节处理的能力。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有音节上的抑扬顿挫,而重音通常是在阅读时需要强调的词语或部分,即使是相同的一句话,重音不同,强调的意思就会不一样。在第⑥段中,“如此”和“一定”都是修饰动词的,应加以强调;“长大”则是上文一直在写的内容——槐树陪伴我成长;只有“季节”不是应该强调的内容。
4.槐树上荡秋千(荡秋千) 采集槐花槐果换书费
5.(1)嫩绿繁茂的槐树树冠 (2)香气四溢的槐花花堆(意思对即可)
6.①它那虬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地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②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著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7.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概括全文的能力。要求我们对于文章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写作手法,如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烘托手法、欲扬先抑等应熟悉掌握。在本文中,作者并没有表达“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志向”,所以只属于托物抒情,而非托物言志。
8.略。(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某一方面作答即可)
篇10: 故乡的槐树美文欣赏
故乡的槐树美文欣赏
槐树,落叶乔木,常见的槐树品种有国槐,刺槐。国槐产于中国,又称家槐;刺槐则产于美洲,又被称为洋槐。
许多地方都把槐树视为吉祥福瑞的象征,《周礼.秋官》记载: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太师、太傅、太保”三公朝见天子时分别立于三棵槐树下,后人因此用三槐来比喻三公,象征高官显贵。更有民间流传着“家栽洋槐,繁华三代”、“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的说法。在我们家乡,就有一座种满槐树的公园,那里面有着许多种类的槐树,比如:蝴蝶槐,这种槐树的叶子一片片地像张开翅膀翩翩起舞的蝴蝶;平顶槐,之所以称之为平顶槐,是因为它和其他的`树木不一样,它的树冠是平的,整体的形状就像一把遮阳伞;龙爪槐,龙爪槐的特征相同于国槐,只但是它的枝条和叶片都是下垂的,形似盘状,像傲龙盘踞一般有一种威猛阳刚之气,因此叫作龙爪槐……
待到盛夏之时,你走进园子里,携一片槐叶,徜徉在槐树的海洋里,绿林荫翳,鸣声上下,阳光透过层层绿叶,在红色的石砖上斑斑驳驳地洒落下来,偶尔一阵清凉的风吹过,拂去林间的一丝燥意,吹起一阵绿色的波澜,碧波一时间荡阿荡,荡起一曲槐园独特的歌曲。目光越过稀落挺拔的树干,一道棕红色的屏障映入眼帘,它迎着日头笔直地站在圆形广场中央,骄傲地理解着世人的膜拜和敬仰,仿佛有一股特殊的力量,使人按捺不住内心对它的向往和好奇,抬起脚下意识地向它走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从一块块由绳索连接起来的木制雕刻版《千字文》中,我们能够想象到一千多年前的才子周兴嗣因君王的一句“卿有才思,为我韵之”,竟在一夜之间将一千个单字编撰成了一部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包罗万象的文章,成为教育史上启蒙文学之首,是何等的具备有大智慧。而在这植满国槐的园林里,一边欣赏着幽香扑鼻,花浪翻滚,郁郁芬芳的槐林,一边学习感受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也是一件好处非凡的乐事。
自小径西行数十步,立一小桥,名曰“三槐桥”,每每落叶入水,使湖中泛起阵阵涟漪,惹湖中鱼儿四处游窜,水中落叶随风向前飘荡,河边的垂柳依旧带着那份特有的淡然,清风过处,微微一笑,任脚下的狗尾巴草安居乐业。火红的花心向阳开放,纵然一身微小却璀璨了整个盛夏。抬眼而望,映入眼间的是一片枝柯交错的绿槐,让人不免联想起了苏轼的诗句《槐》:“采撷殊未厌,忽然已成阴。蝉鸣看不见,鹤立赴还深。”
“根在洪洞,祖在古槐”,我想,故乡与我,我和故乡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我走到哪里,故乡的槐香始终萦绕在我的身边……
【故乡的槐树的散文】相关文章:
2.槐树作文
4.故乡小径散文
5.故乡啊故乡散文
6.故乡--现代散文
7.故乡小院散文
8.故乡情感散文
9.回归故乡散文
10.故乡冬月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