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礼仪有哪些
“trista1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西式礼仪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西式礼仪有哪些,欢迎大家分享。
篇1:西式礼仪有哪些
若你们想在教堂举行西式的婚礼,首先应了解一些教会的规矩。一般来说,要在教堂举行婚礼,双方应有一方已经加入教会,但或者有些教堂对这些的控制没有这么严,新人应提前去教堂联系,了解清楚。在教堂举行婚礼必须要先去民政局领取结婚证书然后去教堂与负责的牧师/神父确定日期。
西方有趣的婚俗
西式婚礼也有传统的吉祥习俗“新娘抛花球”谁接到就象征她快要结婚了。
新郎抛袜圈,同样谁接到就象征快要成新郎了。
SomethingOld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
SomethingNew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
SomethingBorrowed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
SomethingBlue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
篇2:西式用餐礼仪
1. 注重细节非常重要
首先,及时回复邀请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最好盛装打扮一下自己;再次,让准时成为一种习惯;另外,别忘了送给女主人一件礼物;最后,一定要把手机调成静音,最好把它放在看不到的地方。
2. 入座后的礼仪
入座后,首先要把餐巾铺在腿上,中途离开餐桌或用餐完毕后取下餐巾。起身离开餐桌时,把餐巾放在座位上就好。要是担心上面的污渍沾染座位,可以把它放在餐盘的左边。
3. 面包盘及饮料的摆放
要是你忘了面包盘和饮料的位置,把双手放在桌子上,记住“左手面包,右手饮料”就够了。
4. 这么多银器,该怎么办?
最保险的做法是外向内依次使用餐具,甜品的餐具会直接摆在餐盘上。
5. 餐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共分为两种,欧式和美式。欧式的刀叉用法,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叉齿向下。宴会过程中,这个位置基本不变。左手的叉负责将食品送入口中,右手的餐刀负责将菜切开或者将菜推到叉子的叉背上,而且是每吃完一口再切一次,或者切一块吃一块。美国式的刀叉用法比较复杂,其使用方法分切菜和入口两个部分。切菜时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叉齿向下,这与欧式相同。但是切完菜之后,就把右手中的刀平放到餐盘顶端,然后把叉子从左手换到右手,叉齿向上,如同铲子,将切好的食品送入口中。每吃完一口,又将右手中的叉倒回左手,再用右手将刀从盘中拿起割取食物。为了简单一些,也可以先将所有的菜都切好,然后餐叉倒到右手后再慢慢用餐。
6. 刀叉摆放的含义
设想盘子是一面时钟,如果用餐中途停顿时,要把刀叉并排摆成八字,用餐完毕的话要把刀叉并排摆在四点钟的位置。
7. 何时开始用餐
主人开始用餐时,客人方可开动。
8. 有些食物可以用手拿着食用
用刀叉吃着比较费劲的食物是可以用手拿着食用的,比如面包,可以用手撕成小块食用。另外,薯条、寿司还有大多数开胃菜都可以用手拿着直接食用。
9. 犹豫不决时应该怎么办
用餐时有个屡试不爽的经验,那就是借鉴主人的用餐方法,客随主便。
10. 聚会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接受了主人的热情款待后,别忘了在两周之内发一封感谢信。
篇3:西式用餐礼仪
土豆、胡萝卜、芹菜、奶酪各适量。豆洗净,去皮,切成小丁,胡萝卜洗净起丁;芹菜叶洗净,切碎备用;将土豆丁、胡萝卜丁放入锅中煮熟,用勺子压成泥;新鲜的奶酪(乳状新鲜奶酪)放入土豆泥中搅拌,洒上芹菜叶,加盐,上锅蒸5分钟即可。
土豆去皮的小窍门的做法把新土豆放在热水里浸泡一会儿,取出再放到冷水中,就很容易去皮了。
提醒的做法土豆先煮熟再切丁比较好煮;生煮的话时间较长,而且一熟就糊,无法控制颗粒的松软度。炒面糊时若全部用奶油很容易焦,加一点色拉油即可避免,也比较好炒。
篇4:西式用餐礼仪
1:坐姿
背部永远不要接触椅背。身体应坐直并将食物送至嘴边。即便吃容易掉渣儿的点心,也不要俯身去够。喝汤是唯一的例外——可以稍微颔首。
2:餐巾的尺寸
不同场合使用的餐巾尺寸有别。午餐用17-20英尺,下午茶12英尺,晚餐26英尺,鸡尾酒会6-9英尺。
3:用餐进度
英国人吃正餐,一般不设卫生间的间歇哦。通常用餐会持续2小时左右,因此,应注意适量饮用酒水,避免去卫生间。
3:恭维
去别人家吃饭的时候,不要夸赞食物(因为菜很有可能是厨子而不是女主人做的);
也不要夸赞女主人的穿着(因为一般默认女主人打扮得很得体)和家居摆设(如果您表现得似乎不适应良好的室内环境,那等于自降身段)。
篇5:西式用餐礼仪
土豆1个、小蘑菇5朵、蛤蜊肉1/2杯、面粉3大匙、奶油3大匙、鲜奶1小盒、盐1茶匙、胡椒粉少许。
土豆去皮,先煮熟或蒸熟后,放至稍凉再切丁;新鲜小蘑菇用盐水烫熟,再冲凉切片。
用3大匙奶油加1大匙色拉油炒面粉,待其微黄时加入鲜奶及4杯清水煮成浓稠状汤汁。
土豆丁放入煮软,并加盐调味,小蘑菇片也同时放入同煮,见土豆微微溶化时,放入蛤蜊肉再煮片刻,一开即关火,撒入胡椒粉盛出食用。
篇6:西式婚宴餐桌礼仪
西式婚宴餐桌礼仪
一、西式婚礼席位的排列规则
1. 面门为上。按礼仪的要求,面对餐厅正门的位子要高于背对餐厅正门的位子。
2. 交叉排列。西餐排列席位时,讲究交叉排列的原则,即男女应当交叉排列,熟人和生人也应当交叉排列。在西方人看来,宴会场合是要拓展人际关系,这样交叉排列,用意就是让人们能多和周围客人聊天认识,达到社交目的。
3. 女士优先。在西餐礼仪里,往往体现女士优先的原则。排定用餐席位时,一般女主人为第一主人,在主位就位。而男主人为第二主人,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
4. 距离定位。西餐桌上席位的尊卑,是根据其距离主位的远近决定的。距主位近的位置要高于距主位远的位置。
5. 以右为尊。排定席位时,以右为尊是基本原则。就某一具体位置而言,按礼仪规范其右侧要高于左侧之位。在西餐排位时,男主宾要排在女主人的右侧,女主宾排在男主人的右侧,按此原则,依次排列。
二、西式婚礼长桌主要的位置排法
1. 法式就座方式。主人位置在中间,男女主人对坐,女主人右边是男主宾,左边是男次宾,男主人右边是女主客,左边是女次客,陪客则尽量往旁边坐。
2. 英美式就座方式。桌子两端为男女主人,若夫妇一起受邀,则男士坐在女主人的右手边,女士坐在男主人的右手边,左边则是次客的位置,如果是陪同客尽量往中问坐。
3. 在隆重的场合,如果餐桌安排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在女主人请你入席之前,不应当擅自进入设有餐桌的房间。如果都是朋友,大家可以自由入坐:在其他场合,客人要按女主人的指点入坐。客人要服从主人的安排,其礼貌的做法是,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士坐下之后方可坐下。一般说来,宴会应由女主人主持。如果女主人说:“祝你们胃口好”,这就意味着你可以吃了。如果女主人还没有发话,勺子就进了嘴,那可是非常不礼貌的。
西式婚礼宴会的席位一般根据宾客地位安排,女宾席次依据丈夫地位而定。也可以按类别分坐,如男女分坐、夫妇分坐、华洋分坐等。在我国用西餐宴请客人,通常采用按职务高低男女分坐的方式。
细节体现格调 西式婚礼餐具的布置礼仪
如果你要准备一个西式婚礼,那么事先了解西式婚宴的布置礼仪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能让客人得到最尊贵的宴会体验,也能显示出你们对于婚礼布置的用心。为了避免餐桌上的杂乱现象,我们在布置餐具时通常要遵循一些规则。
餐具布置的一般规则
餐桌布置的一般规则是在餐盘的两侧分别摆放三个餐具。不过也有例外,如果餐桌上需要用到牡蛎餐叉(或海鲜餐叉)可能会被放置在餐盘右侧,勺子的右边,成为餐盘右侧的第四个餐具。对于一个典型的正式西式婚宴来说,餐桌布置可见详图。
1. 大餐盘
大餐盘位于餐桌的中央
2. 黄油面包碟
这种小面包碟被放置在大餐盘右侧,餐叉的上方,同时里面还会放置黄油刀。
3. 杯子
将高脚水杯放置在客人正餐刀的上方,将细长的'香槟酒杯放置在水杯和其余杯子之间。红葡萄酒杯杯弧较大, 拿红葡萄酒杯时,你可以用手掌托住其底部;而白葡萄酒杯脚更长,杯肚像一个圆柱体,拿白葡萄酒杯时,只能握住其杯脚。最后,雪利酒杯也可能会出现在餐桌 上。雪利酒杯较小,可能会被放置在葡萄酒杯的右边,这也预示着雪利酒将会和汤一起上。
4. 叉子
将沙拉叉放置在大餐盘左侧一英寸的地方,将正餐叉放置在沙拉叉的左边,鱼叉放置在正餐叉的左边。
5. 刀具
将正餐刀(如果有肉菜的话,也可以放切肉刀)放置在大餐盘右侧一英寸的地方,将鱼刀放置在正餐刀的右边。黄油刀则放在黄油面包碟之上,其手柄斜对着客人。
6. 勺子
汤勺或者是水果勺置于餐盘右侧,刀具的右边。
7. 牡蛎叉
如果有牡蛎叉的话,将它放置在汤勺(或者水果勺)的右边。牡蛎叉也被称为海鲜叉,它是唯一放在餐盘右侧的餐叉。其叉头可放置在放有汤勺的碗中,手柄与桌面呈45度角。用餐前,也可以将它平行地放置在汤勺(或者水果勺)的右边。
8. 甜点餐叉(或者勺子)
甜点餐叉(或者勺子)可以水平放置在大餐盘之上,也可以在供应甜点时再拿给客人。
9. 盐和胡椒
盐瓶位于胡椒粉瓶的右下方,胡椒粉瓶位于盐瓶的左上方,两者略成角度。一般将盐瓶和胡椒粉瓶置于整套餐 具的最上边或者是两套餐具之间,这是为了方便大家共用。另外,在正式场合中,一般会将盐放置在盐皿中,这是为了方便客人控制盐的用量。在盐皿中会放一个小勺子,客人可以用它在食物上撒盐。
10. 洗指碗
洗指碗是指餐桌上洗手指的碗,它一般出现在用餐快结束时。
篇7:西式餐桌礼仪知识介绍
西式餐桌礼仪知识介绍
餐桌礼仪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吃饭用餐时在餐桌上的礼仪常识,每个国家都会有的,西式餐桌礼仪知识介绍,我们来看看下文。
西方餐桌礼仪知识介绍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
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甚至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
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卢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学习把双手放在桌上;英国人在不进食时要把双手放在大腿上。
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着作亦纷纷面世。
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须穿上得体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礼物,处处表现优雅的言谈举止。
『餐具摆放』
餐具摆放的位置主要是为方便用餐,由外而内取用。用过的餐具切忌放回桌上,通常侍应会收起用过的餐具。
(1)红酒杯﹕喝酒时应拿着杯脚,而非杯身,避免手温破坏酒的'味道﹔
(2)水杯:喝饮品前最好先抹嘴,以免在杯上留下油渍﹔
(3)白酒杯﹔ (4)甜品匙﹔ (5)甜品叉﹔
(6)面包碟﹔(7)牛油刀﹔(8)鱼叉﹔
(9)大叉(主菜叉)﹔
(10)餐巾﹕大餐巾可对摺成三角形放在膝盖上,抹嘴时,宜用餐巾角落的位置﹔离开座位时,可把餐巾摺好放在椅上或桌上﹔用餐后,应把餐巾摺好,放在餐盘的右边﹔
(11)大刀(主菜刀)﹔
(12)鱼刀﹔
(13)汤匙﹕喝汤时忌发出声音。喝汤后,汤匙不应放在碗中,应把汤匙拿起放在汤碟上。
『入坐礼仪』
如果是以主人的身分举办宴会,则男女主人应该分别坐在长餐桌的中间、面对面而坐。身为主人的你要逐一邀请所有宾客入坐,而关于邀请入坐的顺序方面,第一位安排入坐的应该是贵宾的女伴,位置在男主人的右手边,贵宾则坐在女主人的右手边。
如果没有特别的主客之分,除非有长辈在场,必须礼让他们,否则女士们可以大方地先行入坐,一个有礼貌的绅士也应该等女生坐定之后,再行入坐。
外出用餐时,免不了会随身携带包包,这时候应该将包包放在背部与椅背间,而不是随便放在餐桌上或地上。坐定之后要维持端正坐姿,但也不必僵硬到像个木头人,并且注意与餐桌保持适当的距离。
遇到需要中途离席时,跟同桌的人招唿一声是绝对必要的,而男士也应该起身表示礼貌,甚至如离开的是隔座的长辈或女士,还必须帮忙拖拉座位。
用餐完毕之后,必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的人才能开始离座。
『使用礼仪』
有关餐巾的使用问题,必须等大家都坐定之后,才可开始使用。餐巾摊开后,应该摊平放在大腿上,千万不要放进领口,因为三岁小女孩这样做或许很可爱,但十三岁以后的成人这样做就有点不太好了。
另外,餐巾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食物弄脏衣服,以及擦掉嘴唇与手的油渍,请不要在忘记带面纸的情况下,拿来擦鼻子,因为这样既不典雅也不卫生。
有些人或许会担心食具的卫生问题,因而用餐巾来擦拭食具,其实这是很不礼貌的举动,会造成餐厅或主人的难堪。用餐完毕之后,应该将餐巾折好,置放在餐桌上再离开。
在西餐的刀叉使用顺序方面,原则是由外而内。要先使用摆在餐盘最外侧的食具,每吃一道,就用一副刀叉;食用完毕之后,刀叉并排在盘子中央,服务生会主动来将盘子收走。食具除了用来切割食物之外,也被用来移动食物,因为在正式场合下转动盘子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食用礼仪』
肉类:切牛排时应由外侧向内切,切一块吃一块,请不要为了贪图方便而一次将其切成碎块,这不但是缺乏气质的表现,而且会让鲜美的肉汁流失,非常可惜;割肉块时大小要适中,不要切得太大,以至于有嘴巴合不起来的危险。咀嚼食物时,请务必将嘴巴合起来,避免发出声音,而且口中食物未吞下之前,不要再送入口。
贝类海鲜:贝类海鲜应该以左手持壳,右手持叉,将其肉挑出来吃。吃鱼片时,可用右手持叉进食,避免使用刀具,因为细嫩的鱼肉很容易就会被切碎而变得难以收拾;遇到一整条鱼的时候,先吃鱼的上层,再用刀叉剔除鱼骨,切忌翻身,吃龙虾时,可用手指去掉虾壳后食用。
水果:水分多的水果应该用小汤匙取食。桃类及瓜类,餐厅会先削皮切片,应该用小叉子取食。草莓类则多放于小碟中,用匙或叉取食均可。另外,在吃水果的时候,餐厅通常会提供洗手盒,里面会放置花瓣或柠檬。以供洗手之用。
甜点:一般蛋糕及饼类,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较硬的用刀切割后,同样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至于霜淇淋或布丁等,就可用小汤匙取食。如果遇到小块的硬饼干,可以直接取用。
『饮用礼仪』
汤:喝汤时要用汤匙,而不是将整个碗端起来喝,用汤匙喝汤时,汤匙应该由自己这边向外舀,切忌任意搅和热汤或用嘴吹凉。喝汤时避免出声是最起码的礼貌,当汤快喝完时,可将汤盘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托起,向外倾斜以便取汤。喝完汤之后,汤匙应该放在汤盘或汤杯的碟子上。
咖啡和茶:喝咖啡或茶时,餐厅一定会附上一支小汤匙,它的用途在于搅散糖和奶精,所以尽量不要拿糖罐及奶精罐中的汤匙来搅拌自己的饮料,也不要用匙舀起咖啡来尝甜度,不然保证你一定会得到全桌的注目礼。喝咖啡或茶时,应该用食指和拇指拈住杯把端起来喝,至于碟子就不必端起来了。喝完之后,小汤匙要放在碟子上。
篇8:商务礼仪之西式宴请礼仪
商务礼仪之西式宴请礼仪
邀请礼仪从请柬开始
西方人请客一般必须有正式的请柬或是邀请函,而且需提前一周将请帖送达,并需确认客人的口味。
好的接待工作从请柬的设计开始。西式请柬多半是白色单面印制,字体简单扼要(见图1)。无论是字体或格式,请柬的设计都要以大方得体为原则。
西式请柬的左下角通常写着R.S.V.P.字样,附有电话号码和人名,这表示客人接到请柬后最好依照上面标注的电话给予回复,以便主人确认赴宴人数并提前作好准备。
另外,在请柬的右下角则有简单的Dress Code,表示餐宴应该穿哪种衣服才不会失礼。要想穿着得体,赴宴前需了解此次宴请的性质和规格。西餐宴请的服装是依照本次餐宴的规格而定的,通常的选择有:
Formal (正式) ——男士穿燕尾服或晚礼服;女士穿晚礼服或国服。
Informal (非正式) ——男士穿西服;女士穿洋装或是膝盖以下的礼服。
Casual Elegant (正式休闲) ——男士穿非正式休闲西服;女士穿过膝盖的套装或礼服。十类宴会礼仪各异
西式宴请的形式很多,客人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名称和活动方式,提前做好准备。
一、晚宴
晚宴一般都是较为正式的,依其正式程度又可分为正式、半正式与非正式三种。赴宴者应依宴会正式的程度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与衣着。通常,官方场合、商业的正式晚宴必须盛装赴宴,餐具的安排及取用也比较繁复,而一般家庭式晚宴,则以半正式或非正式为多。
二、午宴
午宴对餐宴礼仪及赴宴者的穿著要求并不严格,因此,身着便服赴宴即可。
三、早午宴
早午宴属于非正式的餐宴,目的是希望在餐宴结束后,受邀人仍有时间外出购物,办理其他事务等。
四、室外宴会
室外宴会有室外举行的野餐(Picnic)及烤肉(Barbecue)等,这类宴会与季节密切相关。春夏之季,美国人喜爱各式户外活动,所以宴客也偏好在户外举行。这类宴会最为轻松,没有繁文缛节的拘束,也没有服饰妥当与否的烦虑。轻松自在的心情是参加宴会最主要的要求,切忌太过正式或华丽的衣服,以免在轻松随意的场合中显得突兀。
五、鸡尾酒会欢迎会(Reception)
这种欢迎会常见于大型学术讨论会或重要演讲后,其目的是主办单位为向参会者或演讲人表示欢迎之意,属于比较轻松的非正式的宴会。
欢迎会上常备的食物有奶酪夹饼干、肉球(Meatballs)或是蔬菜条沾酱。参加鸡尾酒会不应太早到或太晚到。进餐时,一般左手拿饮料,右手握手,并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与暖度。与人交流时不要东张西望,和贵宾谈话不可占用太长的时间,不能影响他人与贵宾谈话的机会。如果主人开始收起吧台,代表酒会已结束应告辞了。
六、正式鸡尾酒会
有些鸡尾酒会是用以促进宾客间交流的,若与自助式晚宴(Buffet)合办,通常要在请柬上写明。也有的鸡尾酒会是单独举行的,不与晚宴合而为一,这类鸡尾酒会会在请柬上注明宴会的起讫时间。
七、男士晚宴
这类宴会多由男士俱乐部或餐厅举行,也偶有于家中举行,多为庆祝某特殊事件而办。如为某人饯行,或庆祝某人告别单身生活,于婚前邀男性朋友所举办之宴会。此晚宴仅邀请男士,女士通常不在受邀之列。所以,尽管是女主人也不可出席该晚宴。
八、女士茶会
传统的茶会(Tea party)专限女士参加,多半是三五好友于午后相聚,闲话家常。通常气氛轻松,穿着也以便服为主。若该茶会专为某人而办,或庆祝某个特殊事件时,则属正式茶会,必须着正装。有一点需注意,国外宴会五点以后才会供应含酒精饮料。
九、自带食物
如果请柬最上方注明 BYOF(Bring your own food)、Pot-Luck、Chip-in Dinne,通常客人可以带上家乡特色、口味的食物,与其他客人共享。
十、自带饮料
如果可以自带饮料,通常在请柬上会注明BYOB (Bring your own bottle.)。客人最常带的饮料是酒,宴会后剩余的酒或饮料可自行带回。
中西进餐礼仪有区别
西式宴请前,主人随同女主人或是陪同人员很早就会到达活动现场准备接待宾客。宾客来临时,主人会将进门的客人向已经抵达的贵宾逐一介绍,介绍的顺序是先女后男、先长后幼、先尊后卑。西式宴客通常来宾都是成双成对,如果您是单身一人,最好找个伴儿一起去会比较合适。
一、餐前
贵宾到场之后,可将衣物放置在衣帽间里。如果您预备了礼物,需要当场交给主人,西方人会当面拆开并且致谢。之后,到场的宾客会走到大厅聊天,彼此认识、寒喧,或者喝点鸡尾酒饮料,这被称做破冰或是暖身活动。
大约一小时到两小时之间,主人会宣布晚餐要正式开始,这时大家才可以进入餐桌区, 按照主人排定的座位入座。这时候,女士们要等右手边的男士将座位拉开后入座。男士入座后, 如果要宽衣或是吸烟,都要先向两侧的女士请示过后才能进行。
西式餐具的摆设有其规律。餐具刀、叉的数量应与菜的道数相等,并按上菜顺序由外向里排列。吃甜品用的一对餐具可以摆在最内侧,也可以摆在中间餐碟的上方。所有的叉和匙都会朝上放置,所有的刀锋部分则都会向里放置。
刀与叉
放置的.通则是依上菜次序由外往内,奶油刀应水平横放在奶油碟上,刀刃朝内。叉的种类有食用叉、肉叉、鱼叉、龙虾叉等,叉口朝上放置。
匙
匙有汤匙、甜品匙、茶匙等。甜点的餐具可摆在席位最前端,在最接近盘缘的地方摆叉子,叉尖朝右,再放汤匙,匙凹向左。有时餐桌上并无放置甜点餐具,而是由服务生连盘带甜点叉匙端上。
碟和瓶罐
奶油碟应放在叉子前方,每个碟内可先放一两块奶油。盐和胡椒罐如果数量够,会放置在每位席位前方或侧边,如果数量不够则会放在两席间(两人共享一组),或放置在距桌中央较近的地方(四人共享一组)。如果只有两组就放置在桌子两端,由宾客互相传递使用。 玻璃杯
水杯在最内侧,其余酒杯则依序由外往内摆放。
桌面饰布
包括桌巾、餐垫、餐巾等,可用创造力发挥巧思布置一个特别的桌面,定能让宴会增色不少,增加浪漫气氛。餐巾也可折叠成各种形状,置于托盘或餐垫上。
菜单
菜单在盛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些非常正式的宴会,会为每位或每两位宾客制作一张菜单,放置的位子斜靠在玻璃杯前或平放在叉子左侧的桌面上,宾客可以根据此菜单预先知道菜量以估计自己的食量。
席位卡
客人超过一桌就要制作席位卡,席位卡可平放或立放在桌面上,放置处可以在盘中餐巾的顶端、盘子中央或餐位左前方的叉子上。正式的宴会,席位卡只需写姓加上性别或其它头衔称呼即可,如有同姓才需把全名写出。政要或军人的席位卡,不论是否已卸任,基于礼貌只需写先前的官衔和头衔,以示尊重。
大家就座之后,正式筵席就要开始。自此之后,宾主都不会再站起来直至筵席结束。席间如果需要什么,女士可以示意一旁的男士请其代劳;男士如果需要什么,就请服务生帮忙。服务员上菜的原则是左上右下,而一桌人的上菜原则是由女主人或主宾的位置开始。在西式餐宴的活动里面,一般人都会遵守女士优先的原则,因此女主人的地位最高。
二、进餐时
西餐餐具的使用顺序是由外而内,也就是由最外手的刀叉开始使用,用到最内的一副刀叉为主食结束。吃到一半还要继续的时候,刀叉呈八字型放在餐盘内。如果吃完不准备继续,那就要把刀叉平行放在盘内右侧,这时候服务生就会收起。西餐的上菜顺序如下:
前菜
又称为开胃菜,是在正式餐食前为增进食欲供应的小菜。前菜通常带有地方色彩,以时令菜为主。
汤
西餐中,汤是一道菜色,而不是饮料。西餐汤匙的使用多采用英式的由内往外(由外往内为法式),汤匙横拿,略略倾斜前端靠近嘴边喝汤。当汤喝得差不多时,应用左手轻轻地将近身的汤碟边提起,再由里向外用汤匙盛汤,并注意不可发出汤匙和盘子摩擦的声音。
主食
又称中间菜,基本菜色包括牛肉、羊肉、猪肉、各种家禽、蛋类和鱼贝类。在进餐进程中应注意:肉类料理咀嚼时要注意将嘴巴合起来,避免发出声音,在将口中食物吞下后,再送新的食物入口。咀嚼食物时不要讲话,如有人表达想交谈之意,可用点头等肢体语言表示意会。待咽下食物,喝口饮料顺口,并用餐巾擦拭后再对答;禽类,如鸡肉的食用方法是用刀将胸脯及两腿间切为两块,正式的场合不可用手取食;意大利面及米饭料理大多当配菜使用,有时也会当主菜。
附餐
附餐通常有奶酪、甜点、水果等。奶酪一般在正餐中甜点和水果未出前上;甜点一般是蛋糕类,直接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较硬的甜点才需用刀切割后,再用小叉子分割取食,小块的硬饼干可以直接用手取用;冰淇淋、布丁及奶酪等甜点,则可用小汤匙取食。
水果一般有梨、苹果、柿子、西瓜、柚子等。水果不可用手拿起来大口大口地咬,应用水果刀切成多瓣后,用刀去皮去核,然后用叉取食。多汁的水果用匙取食,西瓜多子不宜列入正式餐宴的菜单,因为子太多,客人吃的时候必须不断吐子,再用手将西瓜子放到盘子里,不太雅观,所以一般应选用无子西瓜较适宜。香蕉用手剥皮后,放置盘内,用刀叉切片取食。草莓通常放在小碟中,用匙或叉取食均可。新鲜菠萝可用一把利刀切去菠萝头尾两端及外皮,再将剩下的果肉分切成圆形的薄片,可用吃甜点的叉子和汤匙食用。
选择话题调节气氛
宴请外宾时,有些话题是不适合在餐桌上提到的。如果只低头吃饭一言不发,气氛一定很
僵。面对不同背景、年龄、性格、嗜好的客人,到底要聊些什么才适合呢?
一、适合的话题
天气、新闻事件、书籍等主题都是外国人最常交流的内容。
天气
外国人习惯每天相遇时由天气展开话题,特别是英国人和澳洲人。就像中国人喜欢问对方“吃了吗”一样。
新闻事件
新闻事件天天有,在餐桌上谈论新闻事件是大家乐此不疲的事情。女士们比较喜欢谈论社会新闻、文艺活动等;男士们则比较喜欢谈论经济、政治和体育方面的新闻。
家庭成员
外国人的家庭成员往往比较复杂,很多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就会把自己随身带的照片拿出来,向临座介绍家庭成员,内容包括家庭成员的背景、年龄和职业等等。
运动
外国人很喜欢谈运动,但每个国家的喜好不一样。欧洲人喜欢谈网球和足球,美国人喜欢谈橄榄球、美式足球。谈运动也不一定是男士的专利,女性喜欢谈健身、塑身与养生。 书籍
西方人很喜欢聊天时候谈谈近期的畅销书。这里的书不一定是管理类的书籍,也可能是知名度很高的作家最近发表的作品,这是不错的交谈话题。
旅行
旅行无疑是个很好的话题,旅行途中的见闻趣事会让去过的人产生共鸣,让没有去过的人感到非常好奇。这些良性的知识见解会让大家觉得你见多识广。
美食
中国人崇尚美食,西方人也一样,所以在餐桌上谈美食是再自然不过了。介绍每道菜的做法和来源,说明美食的背景和名称都有很大的学问。
西方的餐宴上往往男宾女宾交叉入座,餐前有一两个小时供彼此聊天、介绍和认识,随后进入餐叙。在餐后还将男女分开,分别谈论各自感兴趣的话题。
二、应避免的话题
同样要注意的是,下列不适合或需避免的话题不应过多谈论。
敏感的政治话题
西方人认为政治是个人的信仰,看法可能互异,所以见仁见智。在餐桌上,谈论此类话题可能会因为相互的歧见而引起无谓的辩论和争执。
宗教
与政治相同,宗教也是具有各种派别,不适合在餐桌融洽的气氛当中当作话题。在食物选择上,主人要提前考虑宗教因素。
敏感的历史事件
这一部分与前面所说的政治有雷同之处。所以,即使十分好奇不要轻易谈起这种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
女士的年龄
有人的年龄不大容易判断,特别是不同种族和国家的人。即使很想知道女宾的年龄,也不能在在餐桌或社交场合中公开询问。
收入与支出
人们有时会问一些生硬的有关国家情况的问题,所以要有所准备。在欧洲国家里,人们可能经常去往北美,但在很少旅游的国家里,人们可能会对你的国家表现出明显的好奇。比如当有人问起:在美国每个人都配带手枪吗?你每年能赚多少钱?你的传家宝是什么?中央情报局监视你的公司吗?对于这些问题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但这些话题最好不要在宴会中交流。 总之,与外宾进行餐叙时一定要谨慎,注意交谈技巧。换句话说,就是在交谈时要保持礼貌、幽雅和敬意。好的社交高手会在言谈当中找到适合的话题并且保持幽默,让来宾很快破冰
且彼此认识、熟知起来。西方人进行社交应酬的时候,通常会与不认识的异性打招呼,希望能够结交新朋友。而中国人往往比较被动,多半是伺机而动、见机行事。因此,在餐桌上如何结交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取得相互认识的机会,都是需要学习的。
【西式礼仪有哪些】相关文章:
1.西式婚宴餐桌礼仪
2.西式结婚主持词
4.礼仪作文
5.礼仪讲话稿
6.礼仪教学
7.礼仪教案
8.护士礼仪
9.礼仪用语
10.礼仪广播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