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廷丹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荀攸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荀攸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荀攸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荀攸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荀攸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日:“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颙(yóng)、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日:“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事垂就而觉,收颗、攸系狱,颞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②太祖①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日:“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阵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
③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②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太祖每称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攸与钟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覆思维,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
【注】①太祖:指曹操,这时荀攸被曹操征召为汝南太守。②谋谟:谋划。
1.下列句中的“于”与“甚于桀纣”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达于汉陰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苛政猛于虎也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苟攸少年时就很聪慧,能从细小的地方觉察他人的隐情。
B.苟攸对“董卓之乱”的认识很深刻,但又担心董卓军力强大,难以对付。
C.通过曹操智败袁绍的经过,可看出苟攸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D.曹操对苟攸“三外三内”的评价,可看出苟攸在曹操心目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果杀人亡命 亡: ②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 谢:
③太祖目攸而笑 目: ④大破之 破: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2分)
(2)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2分)
参考答案
1.C
2.B
3.(1)逃,逃跑 (2)谢罪 (3)用眼睛看 (4)打败
4.(1)荀攸说话、吃饭像往常一样,后适逢董卓死而得到赦免。
(2)这是擒敌的机会,怎么能离开呢?
译文
荀攸字公达,是荀彧的侄子。祖父荀昙,任广陵太守。荀攸少年时父亲去世。到荀昙死的时候,生前的部下张权要求守荀昙的墓。当时荀攸十三岁,对此感到怀疑,就对他的叔父荀衢说:“这个官员的脸色不正常,大概是有阴谋。”荀衢醒悟过来,于是向张权追问原因,果然查出他是杀人后亡命天下。荀衢由此对荀攸感到十分惊异。后来大将军何进当权,征集荀攸等国内有名气的人士二十多人。等荀攸到达后,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后来董卓作乱,虎牢关以东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被迫迁都长安。于是荀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谋划说:董卓没有道义,比之于古时的.商纣夏桀有过之而无不及,天下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有强大的军队,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匹夫罢了。如今应当杀了他来告慰百姓,然后占据肴关、函谷关来辅佐皇上号令天下,这是齐桓公和晋文公一样的义举啊。”后来事情眼看就要成功时被发觉了,何颙、荀攸被捕入狱,何颙畏罪自杀,而荀攸谈笑自若举动和寻常一样,恰逢董卓死了,罪名得以免除。
太祖攻下白马城后返回,命令运军用物资沿黄河向西进军。袁绍渡过河来追赶,仓猝间与太祖相遇。曹军众将领有些恐慌,劝太祖退回坚守军营。荀攸说:“这些东西正是用来诱捕敌人的,我们为什么要退呢?”太祖和荀攸相视而笑。于是让将士们将军械粮食装备等丢在路上引诱贼兵,贼兵争抢东西,阵势大乱。太祖随即派步兵和骑兵攻击,大败袁军。
荀攸多谋深算,心思缜密,明智而能保守机密,自从随太祖四处征战,常常运筹帷幄,当时很少有人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太祖每每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荀攸与钟繇友善,钟繇说:“我每次有所行动,都反复思考,自以为没有什么要变动的了;但拿去一问公达,他的答复总是超出我的意料。”
篇2:《荀攸传》阅读答案
《荀攸传》阅读答案
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②,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
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⑥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⑦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⑧,收飙、攸系狱,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卒:死。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资:拥有。⑦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⑧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 ( )
②由是异之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
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
3.通读全文,你认为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
1.①等到②大概③以……为异(3分)
2.董卓残暴无道,比桀、纣还厉害,天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坐拥强兵,其实不过是个匹夫罢了。(2分)
3.荀攸是一个善于观察、有勇有谋、爱憎分明、忠君爱国、心系百姓、临危不惧的人(共3分,有3 点即可得满分)
篇3:荀攸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荀攸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故 吏 张 权 求 守 昙 墓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果杀人亡命 果 ( ) ②由是异之 异( )
③卓徙都长安 徙 ( ) ④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 谢(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小题4】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2分)故 吏/ 张 权 /求 守 昙 墓
【小题2】(4分)果真 认为他很奇怪 迁移 告慰
【小题3】(2分)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大概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
【小题4】(2分)荀攸是一个善于观察、有勇有谋、爱憎分明、忠君爱国、心系百姓、临危不惧的人。(写出两点即可)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一定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不停顿,关联性词语要划开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先疏通短文,了解内容,根据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再根据自己所学积累判断字词含义,注意词义的变化,比如“异”是意动用法“认为奇怪”,“谢”是古今异义字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谓、色、殆、奸”,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读懂文章内容,根据故事情节,抓住人物的言行表现从性格、思想、胆识几方面分析其形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篇4:文言文荀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荀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苟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三国志.魏书》)
[注]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1.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董卓无道,甚于桀、纣 于:_______
②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以:_______
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荀彧追伤郭嘉书 阅读附答案
1.①介词,表比较,过 ②连词,来
2.这个过去的官员脸色不正常,恐怕会有奸诈。
3.荀攸是一个善于观察、有勇有谋、爱憎分明、忠君爱国、心系百姓、临危不惧的人。
篇5:苟攸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苟攸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荀攸传
苟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 “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三国志 魏书》)
[注]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译文:
荀攸字公达,是荀或的`从子。他的祖父荀昙,任过广陵太守。荀攸小时候就成了孤儿。等到荀昙去世,原先的属吏张权要求看守荀昙的坟墓。苟攸当时只有十三岁,对张权感到怀疑,对叔父萄衢说:“这个小吏神色不正常,恐怕会有奸诈!”荀衢醒悟过来,就推究追问张权,果然他是杀了人逃出来的。因此大家都认为荀攸不同寻常。何进执掌国政,征召国内的著名人士荀攸等二十多人。荀攸到朝廷后,被授任黄门侍郎。董卓作乱时,关东讨伐他的义兵兴起,董卓将京都迁移到长安。荀攸和议郎郑泰、何颐、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谋划说:“董卓暴虐无道,超过了桀纣,天下的人都怨恨他,虽然他拥有强大的军队,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匹夫罢了。如果现在我们直接刺杀董卓来告慰百姓,然后据守散山、函谷关,辅佐王命,号令天下,逭可是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壮举啊!”事情快要成功时被发觉,董卓把何驳、荀攸抓起来关进监狱裹,何颐忧虑害怕自杀了,苟攸言谈吃喝都和往常一样,正逢董卓死去,他才幸免一死。
1、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董卓无道,甚于桀、纣 于:
②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 以:
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3、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于:至于 以:而,来。
2、这个过去的官员脸色不正常,恐怕会有奸诈。
3、荀攸是一个善于观察、有勇有谋、爱憎分明、忠君爱国、心系百姓、临危不惧的人。提问者评价
篇6:《高士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有关《高士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严君平不仕
严遵字君平,蜀人也。隐居不仕,常卖卜①。于成都市,日得百钱以自给;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蜀有富人罗冲者,问君平曰:“君何以不仕?”君平曰:“无以自发。”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君平曰:“吾病耳,非不足也。我有余,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冲曰:“吾有万金,子无担石②,乃云有余,不亦谬乎?”君平曰:“不然。吾前宿子家,人定③而役未息,昼夜汲汲④未尝有足。今我以卜为业,不下床而钱自至,犹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用,此非我有余而子不足邪?”冲大惭。君平叹曰:“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
(选自晋?皇甫谧《高士传》)
注释]①卜:卜卦算命。②担石:旧时重量单位。③人定:半夜时分。④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文言知识]“无以”及其他。“无以”在文言中是个固定结构,相当于“没有什么办法用来……”。上文“无以自发”,意为没什么用来可作自身发展的资本。又,《鸿门宴》:“项王无以应。”意为项羽没什么用来回答的。“无以”的'反面是“有以”,即“有办法可用来……”。如“有以活人”,意为有办法使人活下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仕 ②讫 ③肆 ④具 ⑤乃 ⑥谬 ⑦然
2.翻译:①奈何以不足奉有余?
②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
3.“吾病耳,非不足也”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我有病,并非感到不满足;②我给人治病,不是不想做官;③我以此为累赘,并非感到不满足;④我有弱点,不是不想做官。
【参考答案】
1.①做官②结束③店铺④备办⑤却⑥荒唐⑦这样
2.①为什么让困乏的人接济富裕的人呢?②给我财物的人,是在损害我的精神;给我扬名的人,是在毁灭我的身体。
3.③
【参考译文】
遵,字君平,是四川人。隐居不去做官,常在成都市给人算卦,每天可也获得百钱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算卦结束,关了店铺放下帘子,做写书这件事。蜀有一个叫罗冲的富人,问君平说:“你为什么不去做官?”君平说:“没什么用来可作自身发展的资本。”冲为君平准备好车字马匹衣服粮食,君平说:“我以此为累赘,并非感到不满足。我富余,而子贫乏,为什么让困乏的人接济富裕的人呢?”冲说:“我有万两黄金,你没有一石,还说有余,不是荒谬吗?”君平说:“不是这样。我从前夜里住在你家,半夜还没休息,夜以继日的忙碌而不曾有过满足。现在我靠算卦为生,不下床而钱自至,还剩下百余个,尘土有几寸厚,不知到干什么用,这不是我富裕你贫乏吗?”冲很惭愧。君平叹曰:“给我财物的人,是在损害我的精神;给我扬名的人,是在毁灭我的身体。所以不做官。”
篇7:《三国志先主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三国志先主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曹公①南征表②,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③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④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会表卒 (2)遂将其众去
(3)诸葛亮说先主攻琮 (4)或谓先主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4分)
【答案】
1.(1)正赶上, (2)带领,(3)劝说,(4)有人
2.你现在虽然有大批人马,但是真正能皮甲作战的'人很少,如果曹操大军到来,凭什么来抵抗他。
3.刘表的礼待之恩,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
翻译
曹操南征刘表,正遇上刘表去世。(刘表的)儿子刘琮继承了刘表的职位,(刘琮)派遣使者(向曹操)请求投降。刘备屯兵在樊城,不知道曹操兵来了,到达宛城时才听说,于是就带领他的手下离开,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劝说刘备攻打刘琮(刘琮在襄阳),然后可以得到荆州。刘备说“我不忍心”,于是只是停下马,呼喊刘琮(出来答话),刘琮害怕不敢出面,他的手下和荆州的百姓很多都投靠了刘备。从襄阳至当阳,有10余万人,辎重车辆有数千辆,每天只走十几里地(大约5000--6000米),另外派遣关羽(率军队)坐数百艘船到达江陵。有人对刘备说:“应该走快点到江陵,以求保住江陵,现在虽然有很多人(跟着您),(但是)兵太少了,如果曹操的兵到了用什么来抵抗呢?”刘备说,要想成大事就要以人为本。现在百姓来投靠我,我怎么忍心舍弃他们?
篇8:《南史吕僧珍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南史吕僧珍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妖贼唐宇之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文帝益以此知之。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军南攻,五道并进,武帝帅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时长沙宣武王为梁州刺史,魏军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众莫敢行。僧珍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
武帝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武帝颇招武猛,士庶响从,会者万余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为止舍。多伐材竹,沈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及兵起,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须橹甚多,僧珍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天监四年,大举北侵,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僧珍在任,见士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在州百日,征为领军将军,直秘书省如先。僧珍既有大勋,任总心膂,性甚恭慎。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未尝举箸。因醉后取一甘食,武帝笑谓日:“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十年,疾病,卒于领军官舍。谥曰忠敬。武帝痛惜之,言为流涕。
(选自《南史?吕僧珍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 知:了解
B.世居广陵,家甚寒微 微:低微
C.妖贼唐宇之寇东阳 寇:侵犯
D.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 减:降低。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僧珍“为官清廉、勤勉”的一组是 ( )
①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②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③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④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⑤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⑥每侍御坐,屏气鞠躬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吕僧珍先在梁文帝手下做官,他恪尽职守,常过家门而不入,文帝因此更加信任他。司空陈显达见到吕僧珍也很客气,认为他会有更大的发展。
B.在北魏五路大军同时南侵,武帝率军救义阳,而义阳与雍州道路被切断的情况下,吕僧珍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去襄阳,并在当天就独自驾船上路。
C.吕僧珍功勋卓著,被任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盛夏也不敢解开衣扣。对武帝身边招待用的果馔,他未尝动过筷子。
D.吕僧珍离家已久,奏请回去扫墓,武帝认为他是本州的荣耀,便授予他南兖州刺史之职。姐姐家住处不好,他常到姐姐家,并不觉得辱没身份。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未尝举箸。(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掌管,主持)
2.C(①是说吕僧珍善于理解梁武帝的`意图的;③是吕僧珍伯父家堂兄的儿子的做法;⑥是说吕僧珍恭谨的。)
3.D(说“武帝认为他是本州的荣耀”,理解不准确,原文的意思是“武帝想使他在本州显示荣耀”。)
4(1)等到到了襄阳,催促派遣兵马支援,并且得到宣武王的书信而返回,武帝十分赞赏他。
(2)。每当侍奉武帝身边,总是敛神屏息,非常恭敬谨慎,招待用的果馔,他未尝动过筷子。
参考译文: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县人,世代居住广陵,家里很贫寒。在梁文帝(萧顺之)那里作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七寸,容貌魁伟,同僚都很敬重他。梁文帝(萧顺之)唐宇之进犯东阳,梁文帝(萧顺之)率兵东讨,让僧珍主管行军各局的事务。僧珍家在建阳门东,自从领受命令担当职务后,每天从建阳门过,都不进自己家门。梁文帝(萧顺之)因此对他更加了解信任。司空陈显达出兵沔阳北,看到他而招呼他人座,对他说:你有贵人相,最终也不会遭贬抑,要好好努力。
(南齐)建武二年,北魏的军队南侵,五路大军同时进击。梁武帝率军援救义阳,吕僧珍跟随在军中。当时长沙的宣武王作梁州刺史,魏军围攻几个月,义阳与雍州道路被切断了。武帝想派使者到襄阳,希求得到梁州的音讯,众人没有谁敢去。吕僧珍却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当天就独自驾着一条船上路。等到到了襄阳,催促派遣兵马支援,并且得到宣武王的书信而回,武帝十分赞赏他。
武帝任命他为中兵参军,把他当作得力的亲信。吕僧珍私下里养敢死兵士,归附他的人很多。武帝很注意召集勇武的猛士,士大夫和普通百姓都紧紧跟随他,手下会集了一万余人。武帝于是令人在城西的空地巡行,准备在那里建屋千间做这些人的住所。砍伐了很多竹木,沉到檀溪中,堆积的茅草像山丘一样,都没有用到。只有吕僧珍知道其用意,于是私下准备好几百只船桨。等到武帝起兵,全部拿檀溪中的竹木装造为船舰,用茅草盖顶,都很快就完成了。大军将要出发,各位将领需要很多橹,吕僧珍就把先前预备好的船桨拿出,每只船给两只,争抢才得以停息。
天监四年,(武帝)大举北伐,从此(军机之事日渐增多)吕僧珍白天在中书省办公,夜里返回秘书省。天监五年凯旋而回,以原来的官职受爵太子中庶子。吕僧珍离家已久,上奏请求回去扫墓,武帝想使他在本州显示荣耀,于是授予他南兖州刺史的官职。吕僧珍在任期间,接见士大夫时,迎送的礼数超过规定,他公平对待属下,不对亲人徇私情。他堂兄的儿子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这一职业想求他在州里给自己安排个官职,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呢!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肆去吧。”吕僧珍家的老宅在街市北面,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督邮官署来扩建自己的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任南兖州刺史一百天,又征召他为领军将军,仍像先前那样在秘书省办公。吕僧珍功勋卓著,被任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盛夏也不敢解开衣扣。每当侍奉武帝身边,总是敛神屏息,非常恭敬谨慎,招待用的果馔,他未尝动过筷子。有一次因酒醉后才取一个柑子吃了,武帝眉飞色舞地说:“你这是大有进步啊。”天监十年,得了重病,死在领军的官舍里。谥号为忠敬。武帝很痛惜,常常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
篇9:旧唐书.良吏传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译文
旧唐书.良吏传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译文
任迪简,京兆万年人。举进士。初为天德军使李景略判官。性重厚,尝有军宴,行酒者误以醯①进。迪简知误,以景略性严,虑坐主酒者,乃勉饮尽之,而伪容其过,以酒薄白景略,请换之,于是军中皆感悦。及景略卒,众以迪简长者,议请为帅。监军使闻之,拘迪简于别室,军众连呼而至,发户扃②取之。表闻,德宗使察焉,具以军情奏,除丰州刺史、天德军使,自殿中授兼御史大夫,再加常侍。追入,拜太常少卿、汝州刺史、左庶子。及张茂昭去易定,以迪简为行军司马。既至,属虞候杨伯玉以府城叛,俄而众杀之。将纳迪简,兵马使张佐元又叛,迪简政③杀之,乃得入。
(选自《旧唐书.良吏传》)
【注释】①醯(xī):醋。②扃(jiōnɡ);门户。③政:通“征”,征伐。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众以迪简长者” 中的“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行酒者误以醯进 B.以景略性严
C.我以日始出进去人近D.以啮人,无御之者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任迪简在军中宴会上,有人把醋当成酒来激他,他不以为意,帮助他人掩饰其过,且显得异常平静。
B.军中将主要推举任迪简当将帅,反而被监军怀疑他要篡权,被拘禁。
C.德宗派人去调查任迪简是否有篡权和私自逃出拘室之事时,任迪简具体地汇报了真实情况,为自己开脱了罪名。
D.任迪简宽宏大度,深得将士拥戴,朝廷也屡次提升他的官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及景略卒 卒: (2)表闻 闻: (3)具以军情奏 具: (4)及张茂昭去易定 去: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性重厚,尝有军宴,行酒者误以醯进。(2分)
(2)及张茂昭去易定,以迪简为行军司马。(2分)
答案
7.(2分)C 8.(2分)C 9.(4分)⑴死
⑵使……听到
⑶通“俱”,全、都
⑷离开
10.(4分) ⑴(任迪简)性格沉稳敦厚,曾有一次军中宴会,敬酒的人误用醋来敬他。
⑵等到张茂昭离开易定,又把任迪简提升当行军司马。
附参考译文:
任迪简是京兆万年人,科举中了进士。开始时(他)当天德军使李景略的判官。(他)性格沉稳纯朴,曾有一次军中举行宴会,敬酒的'人误用醋来敬他,迪简明知是醋,(但)因为李景略严厉,考虑到要牵涉到敬酒的人,于是勉强全部喝完,且伪装成喝了酒的样子来掩饰他的过失。又以酒浓度不够告诉景略,请换(酒)。于是军中都感激他。等到景略死后,大家认为迪简是长者,推举他当统帅。监军使听到这件事,把他拘禁在另一座房子中,军中士兵们纷纷招呼到一起,打开拘室门救他。(监军使)上表使皇上知晓,德宗派人来审察他。他全部用军情来汇报。(皇上)任命他为丰州刺史、天德军使,并从朝廷上授予御史大夫,又加封常侍,授太常少卿、汝州刺史、左庶子。等到张茂昭离开易定,又让任迪简担任军司马。(他)已经到任,下属杨伯玉凭借城池叛变,不久杨被众人杀了,将要延纳迪简,兵马使张佐元又叛变,迪简征伐杀了他,才得以进入易定。
【《荀攸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相关文章:
2.荀攸传文言文翻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