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夜雨》阅读答案
“qkqh1981198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水仙子·夜雨》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水仙子·夜雨》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水仙子·夜雨》阅读答案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这支曲子的题目是“夜雨”,全曲却没有一个“雨”字,作者是如何写“雨”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灯花,棋未收”两句就刻画人物形象来看属于怎样的描写方法,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本曲写雨的句子仅“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两句,是从侧面来写雨,(1分)用梧叶和芭蕉在雨中的声响来写出秋雨的淅淅沥沥,(1分)渲染了一种悲凉、寂寥的氛围。(1分)
(2)这两句采用了细节(或白描)描写的手法,(1分)可以让人想见,三更梦醒时分,灯已燃尽,棋未下完,只好作罢的情景,(1分)这个细节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忧心忡忡的心情。(2分)
篇2: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古诗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古诗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回答后面题:(共10分)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
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居江湖,已十年
不归。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
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①下列对本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捱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②“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
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两项是(3分):
A.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江汉》)
C.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
D.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
E.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③“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
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5分)
答:
①B(3分) ②C E (4分)
③内容不同:①时令不同:赵诗写的是黄梅时节,而本曲是秋夜; ②地点不同:赵诗写的是在自己家里,而本曲写的则是客居驿馆。 ③情境不同:赵诗写约客未至,而本曲则写诗人客居孤馆,举目无亲,只能和自己下棋来消磨时光。(3分)
情感不同:赵诗---诗人内心稍有着急、失落,但不乏闲逸之感(1分);本曲---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及因不得志而备受冷落的伤感(1分)
篇3:徐再思《水仙子·夜雨》阅读答案附全诗翻译赏析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阅读答案附全诗翻译赏析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写作背景]
这首曲子在诗人这样的境遇与心情下写的:客中夜雨,倍添离人惆怅;夜半梦回,更令百感交集。徐再思这首曲子用极流利的语言将旅人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雨夜梦醒,勾起作者无限愁思,酸甜苦辣一时俱上心头,慨叹自己身处异乡,为天涯飘零之客。
注:①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②新丰孤馆:新丰是汉高祖思念故乡丰邑而建的,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宿新丰的旅舍,备受店主人冷落。
(1)请分析这首曲前三句的意象的表达效果。(3分)
(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是怎样表现词人的思亲之情的?(3分)
【答案】
(1)(3分)词人选用了“梧桐”、“芭蕉”、“夜雨”这些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表现离愁、客思、寂寥悲伤的意象,来描写在凄凉寂寞的旅店里,形孤影单、卧听夜雨的情景,情景交融,言短意长,生动地渲染了离愁别绪。
(2)(3分)这里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侧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更加浓烈的亲情。遂使此曲更添伤情,深扣人心。末句“都在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文已尽而意有余,荡气回肠,引人遐思。
二:
1.这支曲子的题目是“夜雨”,全曲却没有一个“雨”字,作者是如何写“雨”的?(3分)
2.“落灯花,棋未收”两句就刻画人物形象来看属于怎样的描写方法,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情?(4分)
3.这首曲子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本曲写雨的句子仅“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两句,是从侧面来写雨,(1分)用梧叶和芭蕉在雨中的声响来写出秋雨的淅淅沥沥,(1分)渲染了一种悲凉、寂寥的氛围。(1分)
2.这两句采用了细节(或白描)描写的手法,(1分)可以让人想见,三更梦醒时分,灯已燃尽,棋未下完,只好作罢的情景,(1分)这个细节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和忧心忡忡的.心情。(2分)
3.漂泊的孤苦,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怀想。(4分)(少一点减1分,答3点得满分)
三
(1)赏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两句。
(2)此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以数字入曲,连用四个相同的数词“一”,夜雨一声声打在窗外的梧桐树叶上、芭蕉上,音调和谐却单调,而羁旅之愁便在这如同打在游子心头一般的无休无止的雨点声中一点点积聚。
②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 “梧桐”、“芭蕉”、“夜雨”这些秋季的典型意象描绘秋夜萧瑟落寞的环境,渲染了伤感的情绪。
(2)①羁旅客思之愁。秋夜,听一声声雨打“梧桐”、“芭蕉”, 午夜梦回,再难入眠,只见得床头几上一盏残灯,一局残棋,残棋未收,灯花已落。而这一切都是在“孤馆”,表达出作者浓浓的羁旅客思之愁。
②思乡怀亲之意。十年羁旅的孤苦,故乡二老十年的牵挂担忧,一齐涌上心头!作者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更加浓烈的思乡怀亲之情。
(或从“枕上十年事”揣测作者十年在外奔波,潦倒他乡却万事无成的失意惆怅)
四
(1)这首元曲善用数量词,请结合前三句赏析其运用的妙处。 (4分)
(2)曲子以“都到心头”收束全篇,请概括结句包含的情感内容。 (4分)
参考答案
(1)①一声、一点,强调滴滴细雨,敲击着无眠者的心(1分),渲染了静夜愁思的气氛(1分)。②“三更”表明夜深(1分),突出愁思难寐,心潮难平(1分)。
(2)光阴易逝的感慨,羁旅漂泊的愁怀,怀才不遇的伤感,怀乡思亲的衷情。(4分)
参考译文:
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译文]
瑟瑟西风吹动落叶,一声声报告秋天来到,绵绵雨点打芭蕉,一滴滴激起离愁。到三更归乡的梦醒后再也难成眠。灯花落尽,棋盘上的残棋子也懒得去收拾。可叹新丰孤馆把游子滞留。像做梦一般想起十年往事,还有对江南二老的忧心,都一起涌上心头。
赏析:
《水仙子·夜雨》是元代曲作家徐再思所作的一首散曲,曲中通过对秋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外思念家乡和对自己潦倒落寞的际遇倍感无奈的情怀。
开头三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写诗人在雨夜借宿他乡,半夜三更听到外边风吹梧桐叶,雨打芭蕉声,不禁愁肠百结,夜不能寐。古人云,一叶而知秋。更何况梧桐在古典诗词中又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诗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这里雨滴梧桐的,渲染了因绵绵的乡思、悠悠的乡情所带给作者的无穷的愁苦和悲哀。梧桐作为凄凉悲伤的象征,给文学赋予了很深的悲情含义,芭蕉同样具有独特的离别愁绪。“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写雨夜梦醒,勾起作者无限的愁思。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时涌上心头,回想平生成败的经历,他仿佛看到和妻子在枕上喁喁细语的景象,看到双亲在家里为他担惊受怕的面容。作者心潮澎湃,再也不能入睡。这里诗人用了传统诗词中从对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双亲,而写二老为游子担心,于是使文意更加婉曲,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篇4:水仙子夜雨阅读答案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个“雨”字,作者是如何写“雨”的?请简要分析。
答:
(2)简析这首曲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
示例:(1)作者用间接描写的手法,通过写“夜雨”落在梧桐叶、芭蕉叶上的声音,使人自然联想到滴滴答答的夜雨。
(2)曲子开头两句写雨打梧桐、芭蕉,营造了孤寂惆怅的氛围;其后三句写三更梦醒时分灯已燃尽、棋未收等场景,抒写了作者的孤独寂寞、愁肠百转的'心理状态,表达了漂泊的孤苦与对家乡的思念;最后三句写二老为游子担忧,实则是写游子对双亲的思念。
简析
这是一首悲秋感怀之作,不但写伤秋的情怀,也包含了羁旅的哀怨,更有对父母的挂念。作者先写秋叶和秋雨勾起了心里的烦愁。梧桐落叶声声似乎提醒人秋天来了,雨点打在芭蕉叶上也仿佛都在人心上不停地增添愁怨。三更才勉强入眠,不过三更就又醒了来,连一个好梦都没法做成。摆起棋盘,独自下棋消遣,灯花落尽,棋局仍未撤去。深叹客旅他乡,十年一觉黄粱梦,功名未成;而父母留在家中,又未得回去服侍尽孝。这种种的烦忧一齐涌上心头,让人愁思百结,感慨不已。
篇5:水仙子·咏江南阅读答案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菱荷①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②,爱杀③江南。
①芰(jì)荷:芰是菱的古称。芰荷指菱叶与荷叶。②飐(zhǎn):风吹物使之颤动。③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
【问题】
(1)这首元曲中“▲”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与赞美。(1分)
(2)除美丽的自然风光外,曲中哪些景象体现了江南的.富庶与繁华?请用几个短语概括。(2分)
▲
【参考答案】
(1)(1分)爱杀江南
(2)鳞次栉比的建筑
画船聚集
酒旗飞扬
香风珠帘等(只要能概括诗中“两岸人家接画檐。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这些诗句的内容,写对一个1分,共2分)
篇6:《水仙子咏雪》阅读答案及赏析
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①,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②舍,盐罐儿里党尉③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释】①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②袁安,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记载:“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行视察,“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③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雪夜拥炉酌酒,热得出汗,“扪腹徐行”,说:“天气不正。”
15.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运用比喻,写出了雪花飘飞轻若柳絮,冰冷而没有香气;积雪像飘落满地的梨花,冻成一片,推移不动。
B.第四句的“棱”字是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第五句的“噤” 字指心里想着但闭口发不出声之意。
C.最后三句描写雪之大:袁安的宅舍雪大如同埋进了面缸,党尉深宅的积雪像洁白的盐堆,歌舞的亭台被大雪变成了粉缸。
D.这首元曲是一首咏物的曲子,全曲处处都在写雪,而曲词内容却不着一“雪”字,从不同角度运用多个手法突显描写对象。
16.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本曲夸张手法运用得十分突出,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散曲和唐代的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4分)
18.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用典”是古诗文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用典既要师其意,又能于故中求新,令如己出,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王勃在《滕王阁序》在赞美当时南昌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时,写道“腾蛟起凤, 。紫电清霜,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作者登上北固亭,想到刘义隆,于是告诫南宋统治者,不要 “ , , ”。苏轼在《赤壁赋》有这样的.语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些都是使用“典故”的典范。
参考答案
15.B(3分)
16.C(3分)
17. 《水仙子·咏雪》运用比喻、夸张、用典等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渲染出大雪纷飞的景象,是一首纯粹的咏物散曲。而《对雪》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所以《对雪》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4分)
18(共6分) 孟学士之词宗 王将军之武库(2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分)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分)
赏析
《水仙子·咏雪》则是一首纯粹的咏物诗章,极力渲染大雪纷飞的景象。
曲子开头写大雪如冰冷无香的柳絮扑向大地,又如冻成片的梨花。接着用“大灰泥漫了三千界”,进一层烘托飞雪之大。从扑面飞来的柳絮,到“漫了三千界”的“大灰”泥“,由远及近,凡高到低,尽情描摹,面对如此大雪和酷寒天气,那些喜欢踏雪赏梅的文人也怯寒止步。此曲多用俗语,生动形象,把用典与俗语巧妙地融合于一起,别具艺术魅力。
篇7:《水仙子咏江南》阅读答案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
岚:山里的雾气。
秋光淡:因为成丛的荷叶挺拔茂密,以至秋光也显得淡了。
飐(zhǎn):风吹物动的样子。
杀:通“煞”,非常、甚。用在动词后表示动词程度之深。
1.这首散曲的作者是 ,“水仙子”是 。
2.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晴岚”是指晴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
B.“淡”字意为芰荷呈妩媚轻盈的淡粉之色。
C.“飐”字表现酒家旗帜在微风中颤动。
D.“爱杀”直抒作者深爱江南美景的胸臆。
3、这支小令刻画了江南景物的哪些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张养浩,曲牌名
2.B
3、①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秀美。满江的烟波和岸边山中的`雾气相映生辉,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沙鸥正在江面上飞舞盘旋。②江南水乡城市繁华富庶。“画檐”是南方富裕人家砖瓦房魇脊檐上的彩绘装饰,房屋相接说明人烟稠密,“十里珠帘”更是体现江南水乡城市的繁华富庶。
简析
这首小令写江南风光,以江水为中心展现出丛丛芰荷、点点画船、云淡天高、鸥鸟飞翔的秋光和酒旗飘扬、画檐相连的市景。画面开阔悠远,富于立体感,风格清逸。全曲纯用白描手法,将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十种景物,构成一幅很有特色的江南水乡图。
篇8:徐再思水仙子阅读答案
,本首诗渲染了一种悲凉、寂寥的氛围,本文由unjs.com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水仙子原文: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水仙子字词解释:
①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②新丰孤馆:新丰是汉高祖思念故乡丰邑而建的,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宿新丰的旅舍,备受店主人冷落。
水仙子翻译:
瑟瑟西风吹动落叶,一声声报告秋天来到,绵绵雨点打芭蕉,一滴滴激起离愁。到三更归乡的梦醒后再也难成眠。灯花落尽,棋盘上的残棋子也懒得去收拾。可叹新丰孤馆把游子滞留。像做梦一般想起十年往事,还有对江南二老的忧心,都一起涌上心头。
篇9:徐再思水仙子阅读答案
试题:
(1)请分析这首曲前三句的意象的表达效果。(3分)
(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是怎样表现词人的思亲之情的?(3分)
答案:
(1)(3分)词人选用了“梧桐”、“芭蕉”、“夜雨”这些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表现离愁、客思、寂寥悲伤的意象,来描写在凄凉寂寞的旅店里,形孤影单、卧听夜雨的情景,情景交融,言短意长,生动地渲染了离愁别绪。
(2)(3分)这里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侧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更加浓烈的亲情。遂使此曲更添伤情,深扣人心。末句“都在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文已尽而意有余,荡气回肠,引人遐思。
水仙子创作背景:
这首曲子在诗人这样的境遇与心情下写的:客中夜雨,倍添离人惆怅;夜半梦回,更令百感交集。徐再思这首曲子用极流利的语言将旅人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雨夜梦醒,勾起作者无限愁思,酸甜苦辣一时俱上心头,慨叹自己身处异乡,为天涯飘零之客。
水仙子赏析:
《水仙子・夜雨》是元代曲作家徐再思所作的一首散曲,曲中通过对秋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外思念家乡和对自己潦倒落寞的际遇倍感无奈的'情怀。
开头三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写诗人在雨夜借宿他乡,半夜三更听到外边风吹梧桐叶,雨打芭蕉声,不禁愁肠百结,夜不能寐。古人云,一叶而知秋。更何况梧桐在古典诗词中又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诗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这里雨滴梧桐的,渲染了因绵绵的乡思、悠悠的乡情所带给作者的无穷的愁苦和悲哀。梧桐作为凄凉悲伤的象征,给文学赋予了很深的悲情含义,芭蕉同样具有独特的离别愁绪。“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写雨夜梦醒,勾起作者无限的愁思。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时涌上心头,回想平生成败的经历,他仿佛看到和妻子在枕上喁喁细语的景象,看到双亲在家里为他担惊受怕的面容。作者心潮澎湃,再也不能入睡。这里诗人用了传统诗词中从对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双亲,而写二老为游子担心,于是使文意更加婉曲,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个人资料:
徐再思(生卒年不详),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篇10:水仙子寻梅阅读理解答案
水仙子寻梅阅读理解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11分)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8、“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是怎样描绘梅的形象的'?(5分)
9、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
参考答案:
8、①从视觉和嗅觉等角度,描绘出梅花的洁白和芳香。②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写出三种手法各1分,形象特点:洁白、芳香、飘逸2分。设问,以景作答酌情给分)
9、寻梅时的殷切:从冬至前到冬至后,从溪南到溪北,由树上到树下诗人在苦苦寻梅。遇梅时的喜悦:冷风送来清香,梅花就在飘香的地方,像身着白绢衣袖和薄绸下裙的仙女,圣洁而飘逸。酒醒后的失落:从见梅乍喜的如醉入梦的境界中清醒过来,此时又传来令人断肠的笛声,还有一片朦胧的昏黄月光。(每种情感2分)
篇11: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双调·水仙子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双调·水仙子
【双调·水仙子】 重观瀑布
乔 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请简析本诗中瀑布在形状、色彩、动态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是元曲中绘景的'压卷,请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比喻手法,用“练”“丝”“虹”“龙”“高垂”“悬霄汉”等词语写出了瀑布修长高挂的形状;说它像“雪练”“冰丝”“白虹”“玉龙”“晴雪”,写出了瀑布洁净素白的颜色。以“饮涧”“下山”“飞滩”等词语,写出了瀑布飞泻的姿态、力度和撼人心魄的气势。
(2)“冰丝”用比喻修辞手法,作者以大胆的想象,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跨越千年,那白练的缕缕经纬线,湿漉漉的,带着水汽、丝丝细雨直从空中飘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远眺瀑布垂挂悬崖的姿态。
篇12:《水仙子 乐闲》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水仙子 乐闲》阅读练习答案及译文
水仙子 乐 闲 张可久
铁衣披雪紫金关,彩笔题花白玉栏,渔舟掉月黄芦岸。
几般儿君试拣,立功名只不如闲。
李翰林身何在,许将军血未干,播高风千古严滩。
注释:①彩笔题花:暗用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写《清平调词三首》的典故。李诗以咏杜丹花为题,中有云想衣裳花想容(喻杨贵妃)、沉香亭北倚栏干(指唐玄宗)的句子。这里指过一种被供养的宫廷文人生活。②严滩:又名七里滩、七里濑、子陵滩。在浙江桐庐严陵山西。相传为东汉严光(字子陵,曾与光武帝同学)拒绝朝廷征召,隐居垂钓处。 (1)水仙子是 ,乐闲 。 (2)作者在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请你说说是哪三种不同的'生活状态?这三种生活状态与题目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曲牌名 题目 (2)答案:(2)这三种状态是:一种是将士驻扎在边地铁马戈衣的生活,一种是以笔生花的生活,另一种则是自由自在泛舟湖波的生活。中间两句表明作者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后三句写了三个历史人物的遭遇和经历。如此,作者的题旨已很明确,点题乐闲,表示要以悠闲安适宁静的生活为追求目标。
[译文]
铁甲披满雪花守卫紫荆关,挥洒彩笔以咏牡丹歌咏贵妃在白玉栏干,一叶渔觥月下横陈黄芦岸,这几般情事儿由你去挑拣,追求功名还不如休闲。你且看,翰林李白如今在哪里?当年的许将军沉冤流血还未干。只有那严光高风亮节千古流名在严滩。
赏析:
曲中的比照法比较独特,分作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以互成鼎足对的三句并列,分别出示武将、文臣、渔父的日常生活景象。将军镇守雄关劲隘,雪花纷纷落满铁衣,气象凛肃,这一句代表了建功;文臣在宫中的白玉陛栏旁,应制赋诗,花团锦簇,气象富贵,这一句代表了扬名;渔父一叶扁舟,徜徉于月夜的黄芦江岸边,气象超逸,这一句显然是代表清闲。三句在表面上不分轩轾,提供让君试拣,但作者随即便亮出论点:立功名只不如闲。也就是点出了乐闲的题面。而第二层则运用李白、许远及严光的三则典故,分别作为第一层三句的诠释和补充。由于两层间本身存在着从现象到本质的跃进,令人憬然惕然,于是名、利与闲的孰优孰劣,顿时高下立判。而作品的警拔峭严,也就活脱脱地表现出来了。
【《水仙子·夜雨》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3.水芙蓉-仙子作文
10.世界水日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