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已逝长辈的回忆故事:回家
“冬瓜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思念已逝长辈的回忆故事:回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思念已逝长辈的回忆故事:回家,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思念已逝长辈的回忆故事:回家
上小学五年级时,我从赵村转到临漳县城南街的城内小学上学。在说话、穿着、习惯等方面,明显和城里的孩子格格不入。老师和小朋友问我:“你家是哪儿的?”我用漳河南的方言回答:“俺家是赵(zha)村类。”“你家有什么人?姊妹几个?”“我家有我姥姥、姥爷和两个姨。”哈哈哈哈,我的回答往往会引起哄堂大笑。笑得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要好的小朋友告诉我:“人家问的是你家,你回答的是你姥姥家。你家究竟是哪儿的?”我的家究竟是哪儿的?是暂住的父亲单位?母亲工作、暂住的乡镇医院?还是那个对我而言只是个传说的奶奶家?说真的,我对家的概念只有一个答案,如果赵村不是我家的话,我还真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因为从小寄住在姥姥家,并且一住就是十年之久,我和那个偏僻的小村、村里的人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已经把姥姥姥爷当成了父母,把在赵村的姥姥家当成了我的家。
接下来,就是周末闹着回“家”。一到周五傍晚,我就缠着父亲带我去十字街口的食品商店买东西。只有这时,我才会像个跟屁虫似的粘着父亲,并告诉他:“姥姥爱吃点心,姥爷喜欢吃豆腐乳。”晚上,我会在灯下的办公桌旁转来转去,把买的礼物看了又看,偶尔凑上前闻闻香味,想像着姥姥姥爷看见我和父亲买的礼物是多么的开心。周六午饭后,父亲给自行车车胎打好气,车把上挂上要带的东西,把背着书包的我拦腰往车后座一拎,一路向南就出发了。大约要走两个小时的时间,夏天路过柳元集时,父亲会买冰糕给我吃,而他只是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儿;冬天路过柳元集时,父亲会买上一碗煎血和两个烧饼,煎血大半给我,他吃烧饼时只夹一两块煎血。回到姥姥姥爷身边的高兴劲儿,自然就不用说了,晚饭后和一起长大的小朋友们玩是少不了的。月光下,大家把鞋堆在一起,再用一只鞋远远的将它们投倒,然后一只脚蹦着、另一只脚的拇指和食指把鞋“衔”回来,谁“衔”的多谁就赢;或者就是玩“老鹰抓小鸡”。总是玩到很晚,小脚的姥姥站在胡同口喊我回家时,我才满头大汗的赶紧跑着回来。和姥姥一起走在熟悉的胡同里,我会搂着姥姥的腰,或攀着她的肩膀依偎一会儿。姥姥出来接我,其实还有另一个心思,那就是背着父亲给我些零花钱。每次快到家门口时,她就会停下来,撩起衣角,从口袋里掏出手绢包着的零钱非要给我,说是在城里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愿意开口向父亲要钱时就用这钱。
上初二时,我就能自己回“家”了。父亲知道我和姥姥姥爷的感情,在好多事上都顺着我。每隔一、二个星期,周五傍晚就送我去电影院南边的路口等车。县城至马村的公共汽车一天只有一趟过路车,父亲把我送上车、买好票、帮我找到座位坐下,并一再告诉售票员半道不要让我下车。由于当时通讯不太方便,在马村教学的姨会在停车的公社院里接我。隔着玻璃看见姨后,我会拍着玻璃大喊她。姨常常用自行车驮着我的书包和其他物品,陪着我走五里坑坑洼洼的土路,一路问这问那。当推开两扇沉沉的木板街门,就会看见姥姥在厨房里忙碌。一声“姥姥,我回来了一!”,姥姥从厨房,姥爷从西屋就跑了过来。“可算长本事了,能自己坐车了。”热腾腾的饭菜和期盼的笑容,使我陶醉在幸福之中,赵村的夜色是那么静美。
参加工作后,我自己买了一辆黑色女式自行车,十几年仍保持着周末、假期回赵村的习惯,只是不再受等车和步行之苦。路过柳元镇时,我用自己的工资给姥姥姥爷买水果、衣物和药。回城里时,姥姥或姥爷总有一人送到村外,直到看不见我才肯回去。结婚生子后,我们一家三口常骑着摩托车回赵村看看。
九十年代末,我的姥姥姥爷已经年迈多病。姥姥因偏瘫长床卧床不起,退休后的母亲和姨担当起常年照顾姥姥的任务,且昼夜轮流陪护床前。而忙于工作、孩子和家务的我,只能一年前去看望几次。听母亲说:姥姥在弥留之际,常喊着我的乳名喊:芳儿,她把每位看望她的亲友都当成了她的芳儿。令我内疚而自责的是:在姥姥姥爷有生之年,未能床前尽孝。姥姥姥爷相续去逝后,我回赵村的次数渐少,但每年还是要去上一两次的。我想看一看记忆里的村口、胡同、小院。当我拿着那把旧钥匙打开生锈的铁锁,刚要开口喊“姥姥,我回来了。”时,才想起姥姥姥爷已经离开多年。其实,就连院里的大椿树和弯脖枣树也早无影踪,即使这样,我还是愿意回到家里坐上那么一小会儿。
作者|芳格子
篇2:思念已逝宠物狗的回忆故事
今年七月二十一日,我为了找一张琴前往杭州和徐州。到达杭州的第三天,对智能手机还不很熟练的妻子忽然少见地在微信上要与我视频,视频的那一端,妻子用几乎哭腔与我说,妮妮病了,不吃不喝,几乎路也走不了,她抱妮妮去宠物医院做了B超,说妮妮腹中有个很大的瘤子,目前正在输液,花了五百元。据医生讲,需要开刀,手术费大约五六千。杭州的女儿说手术先不要做,把片子寄过来,她让她杭州熟悉的大夫先看看再说。我当时就被这个消息惊呆了,仅仅三天前我出临门时,妻子准备了涮羊肉为我践行,那是妮妮还欢蹦乱跳的与我抢肉吃,怎么突然就会一病不起了呢?
妮妮是一只银狐犬,也称日本尖嘴。是一只非常漂亮聪明的看家犬。说起妮妮还要追朔到,妻子到杭州去帮助女儿打理服装店,一年后妻子离开杭州回到内蒙,正值杭州台风,孑然一身的女儿听着窗外狂风暴雨的呼啸深感孤独,便毅然决定把积攒下来的一笔准备学车的钱去买一只狗来作伴,这只狗就是妮妮。女儿很小就酷爱小动物,经常把早点钱省下来买一些小鸡小鸭的回来,并不时的捡回一些流浪猫狗抱回家。但妻子却坚决不许她养这些宠物。女儿很小就发誓成年后一定离开这个家去寻找一种心目中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在杭州,女儿先后养过猫,鼠,最多养过一二十只狗,有的还在全国全犬种大赛中得过名次。而妮妮就是她养的第一只狗。我去杭州看望女儿,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妮妮,那时它已成年,毛色雪白,身材修长,确实很漂亮。
记得是在的夏天,蒙牛赞助在呼市北侧的希拉穆仁草原举行全国全犬种及牵犬师大赛,女儿和她的一个朋友,也是一个酷爱狗的女孩驱车来到呼市参加大赛,并把妮妮带了回来。晚上,女儿有意把妮妮关在卧室外,目的是想让妮妮尽快和我们熟悉起来,但不管我们怎么哄它,它就是不肯离开女儿的卧室,整晚都躺在女儿卧室外倾听着女儿的呼吸声。那种对主人的依恋之情让我们既感动又好奇。
第二天,我陪女儿及她的朋友去参加比赛,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识到赛狗,让我大开了眼界。女儿她们带来的一只边境牧羊犬得了BOB,也就是小组冠军。期间发生了一件小插曲:上午赛狗时还是蓝天白云,午后天气骤变并下了一点小雨,草原的气温急剧下降,上午穿着半袖,下午那些南方哥儿姐儿的都冻得一人租了一件棉军大衣,可能他们杭州没见过,那些年轻人嘻嘻哈哈的纷纷穿着棉大衣合影留念,让我们这些本地人看了不禁忍俊不住。
女儿在家没住几天就反回了杭州,临走时把妮妮紧紧的抱在怀里,妮妮似乎明白了什么,眼里闪着泪光,充满了不解和哀怨。妻子在门厅桌子下用棉垫给它搭了一个窝,它蜷缩在那里,久久不肯出来。我望着地上的一些脱落的狗毛,虽然很反感但终于明白从今以后无论我喜欢与否,都要与这只狗为伴了,它已经正式的成为了我家庭的一员。
在以后的几天里,妮妮除了吃喝及外出外几乎都是呆在它的窝里,我不知道它是否是在思念女儿和杭州的家。妻子其实一直对各种宠物都很反感,但可能是出于母性的本能,对妮妮产生了很浓重的怜悯之心,他不忍心让妮妮孤独的留在门厅,每到晚上,她都会呼唤:“妮妮,上沙发睡觉!”妮妮似乎听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蹑手蹑脚的走进卧室跳上沙发,它睡得很沉,有时还打着轻微的呼噜,让我听着感觉十分有趣。不想这件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妮妮这种犬每年是要换两次毛的。初冬伊始,妮妮开始换毛,沙发上到处都是狗毛。但此时妮妮已经习惯了沙发上睡觉,无论我们怎么哄它也不肯下来。我们只好把椅子凳子摆满沙发,但只要还有一点空隙,它仍然会挤进去。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把能摆的的东西统统的摆上去,妮妮虽然无法上去但却坚决不肯再回门厅去睡觉。没办法,妻子只好在卧室梳妆台前临时再建了一个窝,总算是解决了妮妮睡觉的问题。
妮妮是只很漂亮的犬,长长的睫毛,雪白的毛色,对人十分依恋。遛狗时一旦看不到主人就会惊慌失色,四处寻找。同时它也是一只称职的看家犬,只要有人来到家门外,它就会狂吠不止。女儿走后不久,它逐渐接纳了我们,有一次它见到我们吃饭竟然站立起来,不停地做拜状。我好奇地抚摸了它一下,它竟然仰面躺在地上让我抚摸。我不由地想起女儿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狗的腹部和喉咙是全身最脆弱的地方,若是它将腹部亮开就表明它已毫无戒心完全信任你了。它天性贪吃,几乎所有人类的食品都是它的佳肴美味。妮妮尽管很矜持,它不像小区里那些狗总是喜欢在一起嬉戏而是在一旁冷眼相视,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可我有一次带它去小区里一家小餐馆吃早餐,在等待服务员将食品端上来时妮妮却围着他人的餐桌不停地做着罗圈拜以乞求食物,此时的妮妮已毫无自尊可言。每次我们出门,它都会用依依难舍和略带悲伤的眼神望着你,祈求你早点回来。毫无疑问,它已经接受了这个新家和我们这两个新主人。后来发生了几件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一次,我带着妮妮送妻子去美发店整理头发。当我带妮妮回家的途中,见到院里一帮人正在下棋。院里人下棋早已不在乎棋艺的高低,而在那种相互间的调侃、取笑的欢乐气氛,我便也凑过去看热闹。每当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较大声响时,妮妮就会胆怯的后退,我只好把它再呼唤过来,如此反复了多次。渐渐地我被棋局所吸引,当我想起妮妮时已然不见了它的踪影。我大吃一惊,却怎么也找不到它。旁边一位同事对我说妮妮往西边跑了,我慌里慌張一路寻去,最终发现妮妮跑到了妻子做头的美发店,正躺在妻子的怀里,一副洋洋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让我哭笑不得。
还有一次,妻子带妮妮去街面上一家综合商业楼去修补一件舞裙,临进商场时叮嘱妮妮在门外等候。以往这种情况妮妮都会隔着玻璃门紧盯着商场,寸步也不会离开。不想那天妻子原本估计二十分钟就可修补完却实际上耗时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妻子下楼时竟然发现妮妮可能感觉到了异常,已然走进了商场,正焦急的一个隔断一个隔断的寻找着妻子,惹得商场的业主们都在看着这只可爱漂亮的狗指手画脚、嘻嘻哈哈地评论着。
篇3:思念已逝宠物狗的回忆故事
就这样,妮妮终于走进了这个家庭,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和妮妮相处的十年时间里,它带给我们了一些烦恼和不便,但更多地是快乐和眷恋。几年后,女儿由于工作紧张,把狗狗们都遣散了,只留下一只在全国全犬种大赛中获过奖的一只名叫娜娜的陨石喜乐蒂犬并未经我们同意把一只她钟爱的一只叫哈妹的哈士奇犬空运给了我们。哈妹的体型比妮妮大许多并且气宇轩昂,非常的漂亮,很有气质。但妮妮却丝毫不为所动,先入为主,在哈妹面前始终保持次主人的角色。妮妮的食物哈妹是不许动的,可妮妮却经常去抢哈妹的食盘,哈妹也就屈就了这种地位并十分的依恋妮妮,甚至也常常枕着妮妮入睡,而妮妮也欣然接受。但我家房子太小,实在不适合养两只犬,数年后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把哈妹送人。当我们在外地旅游听到儿子在电话里告知我们哈妹被人领走的消息后妻子沉默了很久,一行清泪从脸颊悄然落下。(请见我的另一篇散文:“记忆中的哈妹”)。
我们和妮妮的感情越来越深,也彼此越来越了解。我们从它的眼神就能看出它是悲伤还是欢乐、忧郁、疑惑和企盼。而妮妮也能感知到我们是高兴还是烦恼。没有刻意的的训练,我们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它就能分辨出我们要让它做什么,不做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妮妮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日俱增,有时是完全没有想到的。
晚冬天的一个早晨,一晚的的大雪让世界变得银装素裹。我带着妮妮去扫雪,那时妮妮正在发情,一反常态的突然自己走了,我当时正专注扫雪等发现时为时已晚。一个月后,我们发现妮妮的肚子开始有了变化,宠物医院的兽医说妮妮已经受孕。临近两个月,妮妮已进入临产状态。我找来一只很大的纸箱放到卧室里,妻子铺上厚厚的垫子后把妮妮抱进去并对它说这就是你生宝宝的地方。半夜,我被一阵微弱的吱吱的叫声惊醒,赶紧打开灯,只见纸盒里已然多出了三只小犬,其中一只黑白花的不知何种原因已经夭折,但妮妮却依然不断地舔那只死崽,让人看了不免心酸。
到东方开始泛白时,妮妮总共生出六只小犬,其中四只象母亲一样是纯白的。让我们感到惊奇和钦佩的是每一只幼犬降生后,妮妮都会把衣胞吃掉并将刚出生的幼犬身上舔干并把它笼到自己的怀里,那种母亲的天性和本能真的让我们感到在许多方面动物其实要比人类强得多。妮妮一改往日的温顺和对我们的信赖,对我们有很大的警觉,每当我们试图摸摸幼犬时,它都会露出牙齿,并发出一种低沉的警告声,坚决不许我们去碰它的孩子,我们也只好尊重它的意愿。没有经验的我和妻子很担心妮妮是否有奶水便给女儿打电话询问,女儿让拍张照片过去并在看了照片后回复幼崽们的肚子鼓鼓的,妮妮的奶水很充足。但妻子依然不放心,买了鲫鱼和棒骨为妮妮煮汤下奶。直到第二天的下午,我们才用妮妮平时最喜欢吃的肝把它哄出来并趁机将那只死去的幼崽取出来。但妮妮只是随便吃了几口便又急忙跑回纸盒守护者它的幼崽。
几周后,幼崽们逐渐长大并对周边的世界产生了极大地兴趣,他们先后连滚带爬的翻出纸箱,开始在房间里四处探险。妻子给四只纯白的幼崽分别起名为大毛,二毛,小雪,小白,那只黑白花的叫丑丑。酷似小白熊的幼崽们相互嬉戏打闹,让我们在一旁几乎是百看不厌并从中得到了极大地快乐,期间凡是来我家的亲朋好友也都会抱着幼崽们拍照留念。当然我们也就经历了一次次把幼犬送人的悲伤和依依不舍,妻子也不止一次的略带撒娇和哭腔的埋怨:你也不让我养小狗狗。
时光流逝,妮妮与我们的感情与日俱增,但相对来说却对我更加依恋。只要我在家它总会躺在我的床边,它不像其他的狗喜欢往主人身上扑着争宠而是在一旁深情的注视着你,一刻也不愿意让你从它的视野中消失。我上网它就在趴在电脑桌旁,就连我去卫生间它也要守候在卫生间外一步也不会离开。平时我和妻子一般都只在茶几上用餐,妮妮也总是把前腿扒在茶几上而我也就不断地夹一些食物放在它跟前。每当这时妻子就会指责,它用嘴乱舔,人还怎么在茶几上放吃的?其实妻子平时对妮妮的关照远多于我,只是妮妮做错事会斥责和惩罚它。甚至妻子的宠爱有时也会让妮妮无法接受。妻子经常把妮妮抱在怀里,很重的拍打妮妮的腹部并问道:妮妮!哈妹哪去了?你的宝宝哪去了?此时的妮妮无法理解主人何以要如此对待自己,满眼充满了疑惑,不解和茫然无措的表情并挣扎着跑开。
妮妮其实一直很健康,很少染病,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出了老态,但依然食欲旺盛,体力充沛,就在几天前我离家时也丝毫未显出有病的迹象。那天晚上,我和女儿一直是在焦虑和疑惑中度过的。第二天我们还未来得及将妮妮的检查报告给当地女儿认识的兽医查看,妻子的电话响了并哭着告诉我妮妮死了。事后知道,妻子所在的内蒙古葫芦丝巴乌协会有个节目排练,临走时告诉妮妮等她回来。当无心排练的妻子早早赶回家时,弥留中的妮妮一直强力支撑着等着妻子,充满无助深情和哀怨的抬头最后看了主人一眼才呼出最后一口气放心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给呼市的儿子去了一个电话,嘱咐他帮助妻子安葬好妮妮,在伤痛的同时也为免去亲眼目睹妮妮死亡的悲惨和埋葬妮妮的哀伤而稍感庆幸。后来,妻子传过来妮妮死前的几段视频和死后的照片,妮妮显得很安详,象平时睡着了一样。我劝慰一直哭泣的妻子,妮妮在我们身边度过了快乐的一生,临走也没有太多的痛苦并且没有给主人带来任何的麻烦,我们不应该有太多的悲伤。
几天后,我返回呼市,第一件事就是到安葬妮妮的地方,就在窗下的樱桃树旁并放上一只鸡腿,心中默默地对地下的妮妮说,别了,妮妮,别了,我的爱犬,你虽然走了,但你就安睡在我们身旁,如果有来世,我们还会在一起,共同续写我们之间的友谊。
(编后,妮妮走后,我们多次观看了妮妮的生前视频和照片,经常回起妮妮的一些趣事,每次妻子都会流泪,至今没有从妮妮死亡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
8月18日(一个特殊的日子)
作者|褚泉生
篇4:思念已逝外婆的回忆故事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我的外婆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我心里始终无法忘怀。记忆像沙砾中的珍珠,虽经岁月的打磨,光泽依然温润如初。
外婆一双裹着裹腿的小脚,迈着细碎的步子,在泥土盘就的土灶台前炒着喷香的鸡蛋,擀切着细细的臊子面 ,却不让我们动手,而我和弟弟在外婆的土炕上坐着等饭熟。鸡蛋是外婆自己喂养的鸡下的,面也是外婆自家地里产的粮食用水磨磨的,一切食材都是那么新鲜纯天然;外婆说:“我的娃儿,你们来我就很高兴,又走了那么远的路,快上炕缓着,我一会儿就做好了。”我边听着外婆说话,边瞅着房子,头顶上是黑黢黢的木椽,四面墙上也是斑驳烟熏过黑黄的报纸,黄色的原木窗也有了好些年老的痕迹,木柜上那些乌黑的盆盆罐罐,早已积着岁月沉埃的老垢……
多少次这个情景一直在我记忆的深处不断翻滚,想要用文字写出来才是近几年的事了。想起穿着三寸金莲灶台前忙碌的外婆,我感觉,外婆就和这座老屋一样,融入在岁月的沧桑里,定格成了一面老墙,一片青瓦,那座消失的老屋在回忆还是真实的,外婆和妈妈一起活在我的心里。
每年暑假时节,正是割麦的时候,山里的麦子要稍微比川里迟熟几天。我和弟弟奉命去看外婆,走过一段好长的土公路,还要爬一座山,而外婆家在马力镇袁河乡的李家嘴,住在山的最高处,山路是一条条被人踩出的羊肠小道,曲曲弯弯,通向各家,绕向山顶。外爷走时,我已记不清他的模样,只记得他对外婆有点凶,对我们孩子们倒挺疼爱,但是妈妈的描述里,外爷是个慈爱又固执的人,对妈妈最偏心,外婆生了八个子女,妈妈是老五,只有舅舅一个男的,但是舅妈的刻薄和厉害也是出名的,所以外婆和舅舅他们老早的分了家,虽然一个院里住着,但是只有舅舅偶尔胆怯的进去问候一声,连农活也不敢帮着做,更别说一口吃的喝的。外婆的农活只有姨娘姨夫们来帮忙播种收割一下,有的时候外婆一个人用棒槌一捆一捆把麦捆砸完,簸净晾晒干,好在就一块地不多,但也够外婆忙乎好几天的。而我们也经常会享受到外婆捎来的白面,在那个年代,买面需要粮票还是每月按大人孩子定量,正长身体的孩子那可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呢,对于我们五口之家那真是雪里送碳啊!
那次,我和上小学的弟弟在吃完外婆的炒鸡蛋、臊子面之后,从没有劳动过的我们自告奋勇要帮外婆去割麦。
外婆的地不远,就在老屋旁,天晴的特别好,暖阳下饱满的麦子金黄金黄,透着诱人的清香,从外婆家的土墙往下望,这儿几家,那儿几户,房屋稀疏错落,和大山一样静默着,融在岁月的光影里。和弟弟学着外婆割了一会儿就汗流浃背的,外婆怕苦着我们,催着我们回去休息。路过房屋时,老屋旁边是一棵很有年岁的大结杏树,那个时候,杏子已经金黄了,特别甜,杏核也是脆甜可以吃的,如果我们哪一年吃不到杏子,那一年必定能吃到外婆积攒的甜杏核,她会想方设法地捎给我们。
晚饭还未吃完,山乡的夜便早早地来了,而那个时候,山里还没有通电,只有一盏煤油灯,明明暗暗的照着,一点光晕在屋顶格外的耀眼,山里的夜分外的寂静,也许是走路爬山割麦疲乏了,虽然我俩没有割多少捆麦子,也不会打腰子,就跟着外婆晒了半天。毫无心事的弟弟很快入睡了,那个夜晚让照惯电灯的我有点心急,所以也更加让我记住了那个特别的一天,有时候想起外婆,就想起度过的那个特别之夜。
第二天告别外婆,沿着陡峭蜿蜒的山路回家,在大路边那口清澈的泉水边,抬头望去,还能看见外婆瘦小的身影在向我们张望,那么孤单,那么瘦弱,白发在太阳里特别明显,我的眼泪有点不争气的滑落了。
后来还去过几次外婆家,每次走到泉水边,就会歇息一下,看看这口养活了无数辈人和牲口的山泉水,无论怎么用,它一直都那么清澈甘甜,不断溢满泉眼,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个时候,人们和骡马都饮这泉水,身体也都很健康,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山里人和土坷垃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土房子、土路、土炕、土灶台,再自然不过了,对土地的那份热爱和依赖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的。无数个和外婆一样一生辛苦劳作的女人,就像这眼山泉水一样,一辈子就囿于这座座大山相连起来的村庄里,给无数人带来清凉和慰藉,给过无数人生活的希望和生存的保障,而自己日渐消瘦,慢慢枯竭消失,成为一个藏在记忆里的故事,时不时在老辈人的心头泛起涟漪,在他们的叙述里感受着、聆听了。
外婆去世时,我们姐弟由于上学都没有去,看到妈妈回来伤心的样子,不懂事的我们未能理解妈妈的痛苦,或者当时我们也不能体会那份伤心和失落吧,直到我的妈妈离世,我才体会到失去亲人的痛苦,是人生最不幸的事了,多少次梦见妈妈才知道思念有多深多重。
当我自己迈进中年的门槛,经历了岁月的风雨,突然发现时间悄然带走了那么多东西,许多人,许多事,但是也留下了许多带不走的痕迹,那连绵的青山不会忘记辛勤耕作的农人们,是怎样和这片土地终日厮守、刨食、期盼、挣扎;那不断砍伐生长起来的树林不会忘记,是树叶和树枝给了这群善良纯朴的农人们生存下去的希望,扫起的树叶让只有一领席子一块毡的土炕上一床破被有了温暖,让木柴燃起烟熏火燎的平淡;那眼泉边,似乎挑水人的笑声还在,碧绿的菜叶也飘在水面,那舀水的木马勺和木桶的碰撞和着水声也在……
可是,我的外婆走了,和外婆一样过了许多苦日子的男人们、女人们也都走了,他们经历了旧社会、新社会的变迁,吃过苦,挨过饿,受尽身心的摧残,仍然坚守着忍耐着,在清贫和平淡中过了一生。记忆中依然清晰的外婆和她们老辈人,踏过岁月的沧桑,把善良和勤劳留给了我,也把一个时代的那段烙印留在了许多人的心里。
作者|大漠楼兰
公众号|捡拾光阴的碎片
篇5:伤感的思念已逝爷爷的回忆故事
爷爷 爷爷……我在梦里不停的在喊,我想我的爷爷。爷爷,还记得曾经抱在您怀里的我吗?那时的我可调皮了,可您最疼爱我了。每次无论何时何地,您都把我这个孙子当成自己的骄傲。好开心,嘿嘿!
对了爷爷,还记得我8岁那年春天陪我放风筝吗?当时咱家里可穷了,除了两头大水牛,就没别的了,更别想着钱买风筝啦!可我却哭着闹着要。嘿嘿!没想到咱爷爷您还是个高手嘞!三下五下就把雨伞布和桅杆、细线组装成了咱曹家自创天上飞的风筝,哈哈!好开心哦!嘻嘻! 呀!呀呀呀!呜呜呜!爷爷,风筝线缠绕在天上的电线上了,咋办呀爷爷?爷爷,快点把它取下来吧!这时点燃一只烟的您不是把烟抽在嘴里,而是把烟抽在了风筝线啊!哈哈!您说您咋就这么厉害嘞!曹家自创天上飞风筝又重获自由咯!哈哈!看那风中奔跑的我多开心哟!
风中奔跑的我,跑着跑着就跑到了夏天,夏天,我喜欢夏天。爷爷,知道我为啥喜欢夏天不?猜不到了吧?哈哈!看看咱家的那两头大水牛,再猜猜呗?嘿嘿!爷爷你好聪明呀!是滴!您猜对啦!我喜欢夏天骑着咱家的大水牛[em]e400334[/em]驰骋在田野上,那感觉,倍爽!爽爽爽爽爽!知道为啥不爷爷?因为我把大水牛当马骑啦!哈哈哈……
骑呀骑 骑呀骑 马儿驾 驴…… 停下 这是哪里?这是秋天嘛?咋还骑到秋天了呢?乖乖!你爷爷我都累坏了,你还不赶紧去给你奶奶搭把手看粮食去,别让人家小鸡[em]e400308[/em]和麻雀把咱家场上晒的粮食给吃了,不然冬天就没钱给你买小棉袄啦!哦…好嘞!爷爷,我这就去。欧欧…气气…反反复复撵小鸡和麻雀的声音不断的从我的小嘴里喊出去。好累呀!也捞不到玩咯!就知道让我看小鸡!也不让我去找别人家小孩玩,就这样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吹着风儿…
风儿吹着吹着就凉了,冷嗖嗖的我穿起了小棉袄,原来堆雪人的冬天来啦!嘻嘻!天黑喽!睡觉喽!呼呼呼… 天亮啦!哇塞!好多的雪呀!堆雪人喽!大辣椒、帽子、围巾、溜溜球、稻草 麻溜的!雪人就这样被我堆好了。
爷爷快来看我的雪人呀!快来看哟!嘿嘿… 孩子快来吃饭啦!哦…知道啦!爷爷在喊我吃饭呢。可冻手?不冻爷爷。还不冻来,你看你那小手都通红。赶紧吃饭,吃完饭还要烧水带你洗澡呢!哦,知道了爷爷。
这时吃那时洗,光着小屁屁的我就被爷爷放到了有热水的大水缸里,呀!烫!好烫!爷爷!这时热那时烫,爷爷很快就拿了个用绳子绑起来的木头板子,让我坐在上面,哇…好好玩…一点也不烫啦爷爷!爷爷看着我笑啦!爷爷您笑啦!爷爷…
爷爷…我又梦见你笑啦!爷爷…我想你爷爷…爷爷…
作者|曾佩尚
公众号简介:“涡水文苑”,以文会友,以情交流面向全国文艺爱好者,致力于文化思想传承与推介。
【思念已逝长辈的回忆故事:回家】相关文章:
3.长辈的故事
10.悼念爷爷的亲情回忆故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