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遗尿病的治疗探讨

遗尿病的治疗探讨

2023-07-16 08:16: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杀戮天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遗尿病的治疗探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遗尿病的治疗探讨,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遗尿病的治疗探讨

篇1:遗尿病的治疗探讨

遗尿病的治疗探讨

摘要:遗尿病,指5岁以上的少年儿童在无神经及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在入睡后不自觉地将尿液排泄在床上的一种疾病。偶见18岁以上成人亦有此证。从临床角度看,遗尿包括两种情况,一则指遗尿病,即俗称的尿床;二则指遗尿症,即不仅是将尿液排泄在床上,同时也在非睡眠状态或清醒时将尿液排泄在衣物或其它不宜排放的地方。从病理角度看,前者多为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多为单纯性持续性,即除尿床外无其它伴随症状。后者多为器质性病变,诸如神经系统的损害、相关器官的占位性病变,多为伴随性和一过性,即除尿床外还有其它更明显的病理表现,可随其它病变好转而好转。本文探讨的是单纯而无器质性病变的遗尿病尿床。

关键词:遗尿病,中医治疗

1尿床的生理病理

人的'排尿过程是,从肾脏分解排泄的多余水分、电解质、体内垃圾、体内细胞的代谢产物等的混合液体尿液逐渐贮存到膀胱,当膀胱达到一定的容量,尿液的压力刺激位于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由压力感受器发出的排尿信号经周围神经系统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经分析处理后适时发出排尿指令,该指令到达膀胱,引起尿道括约肌松驰、逼尿肌收缩,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

从这一生理过程看,倘若神经系统损害,或膀胱等相关器官有占位性病变,均可引起异常排尿即遗尿症。这种遗尿症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状态均可发生,且往往伴随其它病变同时出现。尿床则不同:其一,尿床是在睡眠状态,是在当事人无知觉的情况下排出尿液在床上;其二,尿床一般不伴随其它典型的神经系统病变或占位性病变体征;其三,尿床患者的理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据此分析,尿床仅仅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或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比如膀胱的压力感受器反应阈偏低,导致患者膀胱贮有少量尿液时,即可引起压力感受发出排尿信号引起排尿,因此患者有尿泡小、排尿次数频繁等表现。患者排尿中枢兴奋抑制功能紊乱,患者常有梦中排尿或起床时视力模糊、辨不清方向等表现。一般人在睡眠状态下,泌尿系统的工作应当处在低迷状态,而尿床患者则往往相反,泌尿系统仍在兴奋工作中。

有人认为,尿床似有遗传,虽然临床上确有不少患者的长辈有尿床病史,但我们尚未发现尿床患者遗传物质染色体的异常改变,因此笔者仅赞同尿床有家族倾向,不赞同尿床有遗传性一说。综前所述,尿床是由于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有家族倾向,尚未发现遗传证据。

2目前治疗状况

尿床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器械校正。药物治疗分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中药治疗根据辨证,可分为下焦虚冷、肺脾气虚、心肾亏损、肾督不足、湿热下注和下焦湿热等证型。据此分别以济生菟丝子丸、补中益气汤、蔻氏桑螵蛸散、沈氏菟丝子丸、八正散或代抵当丸等加减治疗。从临床应用情况看,只要辨证准确,坚持服用,约有半数患者可有疗效,部分可治愈。缺点是较难坚持服用和多数患者的辨证较难把握。

西药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且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单纯的尿床患者,因某些指征掌握较为困难,尚有一定的危险性。

近年来有的医院正在开发外用药物治疗,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在这方面,武汉惠民医药研究所开发的尿床敷疗磁药兜较有代表性。它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将药兜敷于肚脐神阙上。此法使用方便(每天佩带12个小时),具有疗效好(半数使用者可自当天停止尿床,绝大部分一星期之内显效),不限制饮水及晚间不需唤起,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尿床的理疗包括针灸、穴位注射、推拿按摩和点穴治疗。虽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患者多为儿童,很难适应这些方法。但对成人或较大一些的孩子来说,理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据武汉新世纪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尿床组报道,对成人或12岁以上的孩子经多种方法治疗未愈者,点穴疗法有可能取得满意疗效。

器械校正尿床目前国内很少应用,在美国有应用夜尿警报器校正的。它是通过长时期的“尿床即被叫醒”,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治疗约需半年以上。

3尿床的家庭护理

在尚未选择治疗时,对尿床小孩不应责骂,应从正面予以鼓励。应勤换被褥,保持清洁卫生的环境。晚饭后限制饮水,养成睡前排空膀胱的习惯,夜间定时唤醒排尿,白天鼓励延长排尿时间,增大膀胱容量。

尿床本身虽然不会导致身体的不良后果,但尿床对心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小孩的社会交流增多,感知能力增强,常常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如尿床孩子容易形成孤僻、不合群等被压抑的性格,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甚至超过对身体的影响。因此作为孩子家长应积极寻求治疗或校正的方法,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篇2:怎么治疗遗尿

治疗遗尿的方法

一、民间单方:

(1)蚕茧9克,乌梅6克,红枣7只,加糖少许煎服。

(2)桑螵霄9克,鸡内金9克,红枣7只,煎服,10天为一疗程。

(3)韭菜籽9克,研末调页数30克,做饼2个蒸熟,分2次吃,连吃7天。

二、食物疗法:

(1)荔枝肉或桂圆肉,有补脾益肝、填精髓的作用,在秋冬季节每天吃10只,连吃2-3个月。

(2)盐炒龙虱,龙虱又名水鳖虫,有补肾活血作用,文火炒熟后,去翅及头、扑服食,每次5只,睡前吃,连吃2-3个月。

(3)鲜猪小肚1只,益智仁9-15克。先将猪小肚切开洗净,再将益智仁放入猪肚内,炖熟后食肚饮汤,1日1次,连服3日即见效。

(4)用黑豆30-60克,狗肉250-500克,煮烂食用。可治小儿夜尿、遗尿。

除了药疗、食疗以外,针灸疗法、激光穴位照射的光针治疗也有明显疗效。采用上述各种方法时,应注意下午4时后尽量不给孩子吃稀粥、汤类,晚上定时唤醒孩子排尿,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但须记住:当遗尿减少后,不可松懈,要再接再厉,巩固疗效。

另外,刚断奶开始进食的宝宝,有条件的话,如果能喂点竹内水(即密封的竹子里面的水),据说可以避免以后患遗尿症。

小儿推拿治遗尿

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无神经系统或泌尿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夜间睡眠无意识地排尿。遗尿可分为夜间遗尿及白天遗尿,以夜间遗尿为多。

遗尿症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而小儿推拿在治疗遗尿方面疗效可靠显着,无毒副作用,较易为患儿及家属所接受。

1、肾气虚

小便清长频数,每睡中遗尿,每夜1--2次或更多;喜暖胃寒、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睡眠深沉、不易唤醒;面色苍白、智力迟钝;大便或泄泻,舌淡苔白。

治则:温补肾气。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shù)、揉龟尾、按揉三阴交,以通调督脉之气,固涩下元,止遗尿。

加:补肾经、推三关。

2、脾气虚

小便淋漓、遗尿频而量少;四肢困倦、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少华、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指纹淡。

治则:健脾益气,补脾肺气虚。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

加:补脾经、肺经、推三关、揉脾腧(shù)以健脾益气。

3、肺气虚

小便淋漓、遗尿频而量少;头昏少气懒言、多涎唾而不渴;面白神倦、自汗或盗汗,或有便溏,舌淡、指纹淡。

治则:补益肺气。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

加:补肺经、推三关、按百会、揉肺腧(shù)。

4、肝经湿热

白天尿急尿频、夜间睡中遗尿、小便黄燥;面红唇赤、心烦易怒;手足喜露被外;舌苔薄黄、脉象弦滑、指纹紫红。

治则:泻肝利湿。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

加:清补肝经、清天河水、清小肠、揉肝腧(shù)以清肝利湿止遗尿。

篇3:4岁小孩遗尿怎么治疗

治疗4岁孩子遗尿方法

1.消除小儿紧张心情,更不可责打;

2.平时应加强排尿功能训练,如白天到非不得已时才解小便,解小便时要停 停解解,解解停停,扩展膀胱容量,训练括约肌的功能;

3.晚上睡前尽量不饮水;

4.严重的遗尿症状请医生帮助治疗。

儿童遗尿吃什么好

核桃鸡米

营养提示:核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温中补虚,适宜于小儿遗尿症患者食用。

制作方法:

1.鸡胸脯肉洗净,切成小丁,放入鸡蛋清、淀粉和少许盐搅拌均匀。

2.起油锅,烧至四成热,加入核桃仁,炸熟后捞出;这时倒入鸡丁,炒半熟后加入炸熟的核桃仁继续翻炒即可。

黑豆糯米饭

营养分析:糯米、黑豆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糯米还有收涩作用,对尿频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制作方法:黑豆30克,糯米100克,红糖20克。将黑豆洗净浸透备用,糯米洗净滤干水,以花生油10克,炒糯米至有粘性则下黑豆,加水适量,小火焖熟,加入红糖拌匀即可食用。

孩子饮食忌讳

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

辛辣、刺激性食物。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白天限制饮水。对于小儿遗尿者,白天不要过度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

篇4:遗尿症治疗方法

遗尿症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药治疗:

1、脾肺气虚

证候:遗尿,尿频而量不多,面色不华,形体消瘦,神倦乏力,食少便溏,自汗或盗汗,舌 淡,脉缓。

主方:补中益气汤合缩全丸加减。

加减:若患儿熟睡不易醒者,加石菖蒲10g,莲芯3g。

2、下元虚寒

证候:睡中遗尿,一夜可发生1=2次后更多,多在夜间一定的时间,而且往往在梦中排尿 ,患儿面色白光白,恶寒肢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而频数,舌质淡,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固涩。

主方:桑螵蛸散和巩堤丸加减。

加减:小便清长,恶寒肢冷加附子3g。

3、肝经郁热

证候:遗尿,小便黄燥,性情急躁,兼见手足心灼热,唇红,苔薄黄,脉滑数。

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加减:若见有舌光无苔,脉细数之阴虚明显者,加大熟地10g,萸肉10g,麦冬10g ,淮山药10g。

二、偏方

①丁桂暖脐帖敷于肚脐神阙上,每夜一贴,使用方便,药店有售,容易购买,是一种简单易行价廉物美的敷脐药兜。

②麻黄3~10克,水煎服,曾有报导,短期效果尚可,不宜久服。

③补骨脂10克粉碎后炒鸡蛋,连吃10天,中药补骨脂补肾温脾,主治肾阳不足引起的尿频、遗尿,药物副作用为食欲减退、贫血、白血细胞减少及中毒性肝炎。故糖尿病、SLE、卟啉病及肝功能不良者忌用。户外活动时间较长时,于活动前3日停止内服。治疗时间忌食酸橙、芹菜、芥菜、胡萝卜等。

④熟白果每日5~7枚,连吃10天,白果有小毒,不宜久服。

遗尿症患儿的饮食禁忌:

1、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 遗尿 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的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就会消失。主要原因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也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及时醒来,导致遗尿。

2、六辣、刺激性食物。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易,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家长在膳食中要特别注意,避免让孩子食用六辣。刺激性的食物。

3、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饭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4、玉米。玉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食用可加重遗尿现象,应忌食。

5、薏仁、薏仁甘淡,利尿作用较强,多食可以加重遗尿症患儿的病情,应忌食。

6、赤小豆。赤小豆,通过水道,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应忌食。

7、鲤鱼。鲤鱼,通利小便,阳虚遗尿患儿食用会加重病情,应忌食。

8、西瓜。西瓜味甘,利尿,食后可加重遗尿患儿的病情,应少食忌食。

食疗法

1、荔枝肉,每日睡前吃10个,连吃1-2个月,最宜秋、冬食用。

2、鸡肠1付,洗净,烘干研末,加白糖适量拌匀,每日睡前服下1/5-1/7付,温开水送服,连服5-7日。

篇5:遗尿症的治疗

遗尿症,顾名思义就是指儿童在5岁之后,在睡眠的状况中仍然出现不能自控性的将尿液排泄到床上的一种病症。此外这类疾病除了多发生的少年儿童身上之外,一些成年人也有可能受到这类疾病的困恼。另外很多人在尿床之后心里会更加焦虑和担心,甚至产生自卑的心理。那么到底遗尿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其实遗尿症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作为家人不应该一味的指责和怒骂少年儿童,平时应该多给予安慰和鼓励等等,这样能够帮助儿童树立信心,减少自卑的心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遗尿症的治疗方法。

遗尿症的治疗方法

1、在白天尽量多喝水,使膀胱容量扩张,当患儿要排尿时,嘱其尽量憋尿,直到不能忍受为止,增大膀胱容量。另外,患儿在白天排尿时,排尿过程尽量分多次进行,加强尿道外括约肌和腹内肌对排尿的控制。

2、每天按时睡眠,睡前不宜过于逗弄,不宜做剧烈活动或太兴奋的游戏,不宜看刺激性影视片,以免大脑过度兴奋,促发夜里尿床。

3、起居生活要规律,白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最好能睡个午觉,以免过于疲劳夜里睡得太沉,有尿时不容易醒来。

4每天睡前2个小时,不要再喝饮料或水,养成睡前把尿排净的习惯。在临睡之前洗个澡,能舒适入睡可以减少尿床。

5、每天下午4点后少喝水,晚饭最好避免吃流质或喝很多汤,餐后水果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份丰富的水果,临睡前不宜喝奶,以减少膀胱的贮尿量。

注意事项

对遗尿患者,要多安慰、多鼓励,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有遗尿症一定要及时就医。

关于遗尿症的治疗,首先要在白天尽量的多喝水,这样容易使我们的膀胱容量扩张和增大等等,此外还需要尽量的憋尿,知道忍不住才去厕所排出来。其次还需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避免白天过度劳累和紧张等。最后还需要及时就医和治疗,这样患儿的身体才能快速地恢复。

篇6:小儿遗尿的治疗方法

1.遗传因素 遗尿症儿童常有家族史,单卵双胎的孪生儿共同发病的概率高于双卵双胎者,双亲有遗尿症者,在后代中发现有遗尿症者达77%;父母中1人有遗尿症者,子女患遗尿症为44%。然而,仅仅白天有遗尿症的儿童似乎与遗传无关,而那些白天和黑夜均有遗尿的儿童,有明显的男性家族遗传史。Shaffer等(1984)发现阳性家族史在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中都很常见,说明遗传因素起一定的作用。最近丹麦的一些研究证实遗尿的显性基因是在第13号染色体上,这一发现为遗尿症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2.早产 遗尿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早产是儿童日间遗尿最显著的一个高危因素。这些早产儿除了有遗尿之外,还往往伴随其他的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学者提示这可能是轻微神经损伤的缘故。

3.不能从睡眠中觉醒 遗尿儿童的父母常常报道他们的子女有睡眠过深和难以唤醒的现象。实际上夜间遗尿与睡眠深度无关,遗尿可以发生在睡眠任何阶段中,其主要问题是当膀胱充盈时,患儿不能从睡眠中觉醒。临床上根据患儿夜间是否自己醒来去厕所排尿、是否要他人唤醒还是自己醒来。

4.心理和社会因素 强烈的应激因素如幼儿时期的不良遭遇(父母离异、死亡、儿童与父母突然分离、因病住院或意外事故)、初入学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均可导致儿童在控制排尿的关键时期因心理紧张而遗尿。遗尿症儿童也常有较多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如多动、抽动、不合群、害羞、脾气古怪等,据报道,遗尿症儿童中约10%有注意缺陷障碍,男孩多于女孩。

5.膀胱容量小 遗尿症儿童的膀胱容量较无遗尿的同龄儿童小。正常儿童的每次尿量约10ml/kg,而遗尿症的小儿其尿量达不到应有的膀胱的容量。一般来说,这些儿童的平均每次尿量小于10ml/kg,白天排尿频繁(>7次),有尿急现象,晚上遗尿次数可以不止1次,尿量可或多或少。

6.便秘 遗尿症儿童常有便秘的问题,特别多见的是日间遗尿的儿童,这是因为便秘时,直肠壶腹部的粪块强烈地刺激感觉神经,影响大脑对膀胱的充盈的感知而造成遗尿。

7.血管加压素的缺乏 血管加压素在夜间升高,使儿童在睡眠中尿量减少。有一些仅夜间遗尿的儿童因为血管加压素缺乏正常的昼夜分泌节律,致使夜间尿量增多,超过膀胱的容量,造成遗尿。患儿常在入眠后不久即遗尿,一般在夜眠最初1/3的时间发生遗尿,且尿渍大,如家长唤醒患儿排尿,则可无遗尿现象。

篇7:小儿遗尿的治疗方法

一、治疗

遗尿症应强调综合性的治疗,其内容包括:

1.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首先,要对患儿及其家庭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寻找家庭环境中的紧张因素,询问患儿对遗尿的想法,向家庭和患儿解释遗尿的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并掌握患儿遗尿的规律,设法使患儿在觉醒状态下排尿。对夜间遗尿的患儿,晚餐后应限制液体摄入量,并在睡前将膀胱排空。遗尿患儿白天应避免过分紧张和疲劳。

2.排尿功能训练 白天做膀胱扩张训练,具体方法是:让患儿尽量多饮水,白天当患儿欲排尿时,嘱其延缓排尿,直至不能耐受为止。在排尿时让患儿突然停止一会儿,然后再继续排尿。这样的训练方法使那些膀胱容量小,二次排尿间隔时间短的遗尿症患儿体会到膀胱胀满的感觉,并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对于年长的遗尿儿童,还可作括约肌的训练,以帮助患儿控制排尿。对小儿来说,难以作直接的括约肌训练,故训练中采用的是间接的方法。括约肌训练可分作两个步骤,先是让患儿交替紧闭双眼,然后睁大眼睛,每天做3~5min,持续1周。接着教患儿在仰卧位时,双足交替背屈和跖屈。

3.行为疗法 该方法安全可靠,有比较确切的疗效,包括下述一系列措施。

(1)置日程表:记录影响遗尿的可能因素,如睡眠时间、傍晚液体摄入量、白天活动情况、情绪等。

(2)强化:当患儿未出现尿床时,在日程表上贴红星以表示表扬,增强患儿控制遗尿的信心和能力;当患儿出现尿床时,则在次日要求其与家长一起清洁床铺和衣物。

(3)逐步延迟夜间唤醒时间:当患儿能在闹钟唤醒后排尿时,采用逐渐延迟闹钟唤醒的时间,使患儿睡眠时间逐渐延长的同时,增加膀胱的容量,一般需6~8周。

(4)报警器的使用:让患儿睡在一个特别的床垫上,床垫内放着分别用纱布包好的两个电极,电极的一端与电铃或报警器连接,另一端与电池连接。当患儿遗尿时,少量尿液使纱布潮湿而导电,并使电路连通,由此发出警报声而唤醒患儿起床排尿,经反复应用和适当奖赏后,患儿睡眠中尿床的尿渍会逐渐减小,最后当膀胱充盈时会自动起床排尿。

报警器使用过程中应记录每晚报警叫唤的次数,描述尿渍的大小,从遗尿次数的减少或尿渍变小反映改善的情况,当患儿连续2周无遗尿时,则进入下一阶段的治疗,即在睡前给患儿饮450~900ml的液量,患儿如果膀胱容量较小,液体宜逐渐增多,每次增加60ml左右,夜间仍使用报警器,尽管在下一阶段开始时可使患儿再度出现遗尿,但经过数周后,遗尿现象可消失,当患儿又有连续2周无遗尿,则可停止使用报警器,而且睡前无须再饮水。据报道经过这样的治疗,遗尿复发率可减少到10%~15%。

4.药物治疗

(1)丙米嗪:此药能减少夜间遗尿,主要作用机制为减轻睡眠深度,使遗尿儿童能觉察到膀胱的涨满。丙米嗪6岁以下儿童不宜应用,6岁以上儿童一般在晚上睡前1h口服,剂量范围为每次1.0~1.5mg/kg。丙米嗪不良反应为头昏、便秘、心悸、口干和眼花。如药物过量,可引起不良反应,症状为抽搐、室性心动过速和意识丧失。此药不宜在那些家庭环境不稳定的遗尿儿童中应用。用药过程中,当遗尿纠正后,药物应维持6个月,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2)醋酸去胺加压素:这是一种合成的神经垂体激素,主要用于因血管加压素缺乏的遗尿儿童,这些患儿的膀胱容量正常,常有夜间和(或)白天遗尿,夜间尿量增多,晨尿比重低,首量为睡前口服0.2mg,如疗效不显著可增至0.4mg,连续使用3个月后停用至少1周,以便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治疗期间需限水,一般在服药前1h到服药后8h内限制饮水量。此药对少数儿童可引起头痛、恶心、胃痛或鼻出血。

5.饮食治疗 遗尿同时有便秘的患儿,应指导家长给予患儿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对有明显食物过敏史的儿童,如牛奶、巧克力或其他食品,应避免摄入这些过敏食品。

篇8:小儿遗尿的治疗方法

应从小为儿童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掌握夜间排尿规律,定时唤醒或使用闹钟,使儿童逐渐形成时间性的条件反射,并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此外,应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的环境刺激所造成的遗尿,当儿童面临挫折和意外时,家长应善于疏导,帮助儿童消除心理紧张,当儿童出现遗尿后,不应责备或体罚,应寻找原因,对症治疗。

在训练儿童排尿时,要先让其懂得“尿意”后有排尿的意愿,在尿湿后有不快的感觉,儿童的排尿训练要与其发育水平相协调,指导父母注意儿童对排尿训练的反应,如儿童拒绝,父母不要强制性地干预,应适当推迟训练时间。

篇9:治疗小儿遗尿的营养方案

治疗小儿遗尿的营养方案

小儿遗尿也称作尿床,是指睡眠中宝宝不自觉排尿的一种病症。

尿床多发生在3岁以下的宝宝身上,如果宝宝是因为白天太顽皮,晚上睡觉过死导致的偶尔遗尿,则不在此列。因为宝宝还很小,身体发育还不健全,因此合理的排尿习惯还没有养成。当宝宝白天太过激动或者很累的时候,在夜间会出现偶尔尿床的现象,宝宝此时出现的尿床并不是遗尿症,也是正常的。

专家提示:有时候遗尿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新妈妈应该给宝宝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生活。当孩子做错一件小事情时,父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责备他,应该让他快乐地接受教训。父母应该关心宝宝的心理健康,过多的.压力也会让宝宝产生遗尿的病症。

最后,应该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让宝宝每天定时睡觉定时起床,在宝宝睡前带他去厕所,并让宝宝在睡前尽量少喝水。

小儿遗尿调理食谱

食谱一:肉桂炖鸡肝

原料:肉桂3克,公鸡肝1只,生姜、葱、米酒、盐各适量。

制作方法:①肉桂研成末,鸡肝切成片。②将肉桂和鸡肝放到碗内,加上生姜、葱、米酒、少量的盐。③将它们放入锅内,放上适量的水炖煮。

食法:喝汤吃鸡肝,睡前喝完。

食谱二:四昧猪膀胱汤

原料:益智仁10克,芡实10克,山药20克,去心莲子10克,猪膀胱1具。

制作方法:①将益智仁用水煎,去渣取汁。②用药汁将芡实、山药、莲子浸泡2个小时。③将它们装入洗干净的猪膀胱内,用火炖煮,放入少量的盐即可。

食谱三:黑豆益智猪肚汤

原料:黑豆10克,益智仁10克,桑螵蛸10克,金樱子20克,猪肚1个。

制作方法:将前几味药用纱布包起来,与猪肚一同炖煮。

【遗尿病的治疗探讨】相关文章:

1.假性近视治疗

2.病休假申请书

3.中医治疗关节炎

4.合作治疗作文

5.康复治疗求职信

6.心得安治疗焦虑症

7.赖床病六年级作文

8.看 病作文400字

9.鸡病实习报告

10.病中病杂文随笔

下载word文档
《遗尿病的治疗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