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齐王筑城》原文及注释

《齐王筑城》原文及注释

2023-05-16 07:54: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咿咿啾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齐王筑城》原文及注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齐王筑城》原文及注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齐王筑城》原文及注释

篇1:《齐王筑城》原文及注释

《齐王筑城》原文及注释

原文: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⑨,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艾子杂说》 东坡居士(著)

译文:

齐王一天上早朝,环顾对侍臣们说:“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现在我想抽调一批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长城,从东海筑起,连通即墨,途经太行山,连接轩辕山,直下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即可与各强国隔绝,使秦国不能窥觎我国的'西方,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牵制我国的左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现在让老百姓去修筑大城,虽会有些劳累,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可以一劳永逸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参加呢?”

艾子回答说:“今天早晨下雪,我来赶早朝,看见路旁有一个百姓,袒露着身子,冻倒在地上,望着天哀嚎。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他对我说:‘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正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减价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 ,等到大城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呢?”

注释

①临朝:指帝王到朝廷上处理政务。

②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

③丁壮:即壮丁,指壮年的男子。

④即墨: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平度县东南。

⑤大行(hang杭):即太行山,主峰在今山西省晋城县南。

⑥辍(huan环)辕:山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接巩、登封二县界。据《元和志》云:“山路险阻,凡十二曲,将去复还,故日辍辕。【《齐王筑城》原文及翻译】文章《齐王筑城》原文及翻译出自

篇2:文言文《齐王筑城》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齐王筑城》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⑨,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艾子杂说》东坡居士(著)

译文:

齐王一天上早朝,环顾对侍臣们说:“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现在我想抽调一批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长城,从东海筑起,连通即墨,途经太行山,连接轩辕山,直下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即可与各强国隔绝,使秦国不能窥觎我国的西方,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牵制我国的`左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现在让老百姓去修筑大城,虽会有些劳累,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可以一劳永逸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参加呢?”

艾子回答说:“今天早晨下雪,我来赶早朝,看见路旁有一个百姓,袒露着身子,冻倒在地上,望着天哀嚎。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他对我说:‘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正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减价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大城,等到大城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呢?”

注释

①临朝:指帝王到朝廷上处理政务。

②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

③丁壮:即壮丁,指壮年的男子。

④即墨: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平度县东南。

⑤大行(hang杭):即太行山,主峰在今山西省晋城县南。

⑥辍(huan环)辕:山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接巩、登封二县界。据《元和志》云:“山路险阻,凡十二曲,将去复还,故日辍辕。”

⑦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

⑧逶迤:斜行;曲折前进。用以形容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⑨窥:窥觎,指从缝隙或隐蔽处偷看,以窥伺可乘之机。

⑩征戍:旧称远征和守卫边疆。侵虞:侵犯。

⑩永逸:永远安逸。

⑥旦:早晨。

⑧踣(bó搏):跌倒、倒毙。

?应候:顺应时令。

⒀岁:每年,年年

启示:

【这则寓言教育人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注意眼前利益,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才会做到福国利民。】齐王看到筑大城防御敌国的好处,却没有想到筑城会给人民带来多大的危害。所以艾子借雪中饿民的故事讽谏齐王,不要只看到将来的好处而不惜把人民都折磨死。那样,所谓将来的好处,便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顶多也不过是望梅止渴罢了。

寓言采用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双层结构”法,使作品形散神聚、画龙点睛,鲜明而突出地展现出寓言的义理。小故事是平凡的、偶然出现的,但它却深括了大故事大事物的必然实质,成为大故事、大事物的灵魂之窗。

篇3: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齐王筑城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

使 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岁苦支备( )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使 秦 不得窥吾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耶?

2、每年 劳累(劳苦) 隐患(祸患) 对感到奇怪

3 、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

4、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篇4:《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中.考.资.源.网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6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3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不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大利耶? 使 秦 不 得 窥 吾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每处1分,共3分)

17、解释下殒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岁苦支备( 每年 ) (2)虽有少劳( 劳累(劳苦))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隐患(祸患) )(4)臣怪之(对……感到奇怪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2分。”参加“改用”响应“也可。采分噗:补出主语1分,”欣跃而来“1分)

19、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3分。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篇5: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2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岁苦支备( ) (2)臣怪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参考答案:

1.(2分)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2.(2分)(1)每年 (2)对感到奇怪

3.(3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参加改用响应也可,补出主语1分,翻译出欣跃而来1分)

4.(3分)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篇6:齐王筑城阅读及答案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令欲调丁壮,筑大城,自大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搏):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岁苦支备( )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

(4)臣怪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2.(1)每年;

(2)劳累(劳苦);

(3)隐患(祸患);

(4)对……感到奇怪

3.(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

4.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或既要看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

篇7:《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2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岁苦支备( ) (2)臣怪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1.(2分)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2.(2分)(1)每年 (2)对……感到奇怪

3.(3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参加”改用“响应”也可,补出主语1分,翻译出“欣跃而来”1分)

4.(3分)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篇8:《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阅读与欣赏。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令欲调丁壮,筑大城,自大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搏):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岁苦支备( )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

(4)臣怪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

2.(1)每年;

(2)劳累(劳苦);

(3)隐患(祸患);

(4)对……感到奇怪

3.(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

4.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或既要看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

篇9:《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

艾子讽齐王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④《艾子讽齐王毋筑城》的题目是后人加的。

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隔开,限用两处。(4分)

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岁苦支备( ) (2)问其故(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小题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答:

小题5:《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艾子讽齐王毋筑城》都是写规劝齐王的故事,邹忌规劝齐王要善于纳谏,艾子规劝齐王不要劳民伤财筑城。尽管规劝的原因不同,但是规劝的方法相同,请你概括说说他们采用了怎样委婉的办法?(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共4分,每处2分)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

小题2:(共4分,每词1分)(1)每年(2)缘故(原因)(3)隐患(祸患、担心、担忧均可)(4)对感到奇怪

小题3:(4分,参加改用响应也可。补出主语1分,欣跃而来1分,疑问句式1分,语言通顺1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不高高兴兴地踊跃前来参加呢?

小题4:(4分)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2分)

小题5:(3分)他们都用了暗示、比喻(类比)的办法,达到了委婉地说服齐王的目的。

小题1: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比如本题中岁是名词作状语,患动词用作名词,怪是形容词动用。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本题中的欣跃。本句的疑问语气要译出来。

小题4: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根据艾子所说的话联系生活常情常理来理解作者所说的道理。

小题5:

试题分析:比较两文内容,从人物所用的比喻类比说理上概括即可。

篇10:《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齐王筑城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岁苦支备( )

(2)臣怪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句子: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每年;(2)对……感到奇怪

2、(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

3、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意思对即可)

【《齐王筑城》原文及注释】相关文章:

1.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2.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

3.醉翁亭记原文及注释

4.《再别康桥》原文及注释

5.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

6.九成宫原文及注释

7.口技原文及翻译注释

8.沁园春辛弃疾原文及注释

9.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10.《前赤壁赋》原文及注释

下载word文档
《《齐王筑城》原文及注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