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惜春词》原文及注释

《惜春词》原文及注释

2022-09-20 08:43: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ObserverC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惜春词》原文及注释,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惜春词》原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惜春词》原文及注释

篇1:《惜春词》原文及注释

《惜春词》原文及注释

【原文】

惜春词

作者:唐·温庭筠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嚬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注释】

①百舌:鸟名,即反舌,以其鸣声反复如百鸟之音,故名。郭倍《百舌诗》:“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

②君:全诗校:“一作言。”妖韶:美艳。

③迢迢:全诗校:“一作寥寥。”

篇2:惜春词原文及赏析

惜春词原文及赏析

原文: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译文

百舌鸟问花,花却不说话。低头流连好像怨恨横塘的雨。蜜蜂争相采集着花粉,蝴蝶也分享着花的芳香。不像垂杨柳那样珍惜一丝丝金色的枝条。希望你能够长久保持妖娆妩媚,不要追逐东风而被吹得摇荡不已。秦女皱着眉头望向烟云笼罩的月亮,忧愁的容颜带着露珠空对远方。

注释

⑴百舌:鸟名,能模仿百鸟之声。或代指百鸟。欧阳修名句“泪眼问花花不语”(《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从此句化出。

⑵横塘:原为三国时吴国在建业(今南京市)秦淮河边修建的堤岸,后为百姓聚居处。此处未必即是吴国的横塘,或只是借名泛指而已。

⑶金缕:金色枝条。此二句或只是飞卿(温庭筠)即目所见而别无深意;或是表面上赞扬妓女、讽刺良女。

⑷君:指花。妖韶:妖娆美好。

⑸秦女:刘学锴认为这是泛指秦地之女。“秦女”、“秦娥”这类词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一般专指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弄玉。弄玉嫁给善吹箫的箫史,后二人在城上奏乐,因乐声似凤鸣,故招来凤凰,二人遂乘凤升天而去。颦(pín):皱眉,常用来形容愁态。

⑹愁红:指枯萎或即将枯萎之花,其状似女子含愁之态。此处借指诗中的女子。迢迢:喻指远逝。

赏析:

此诗借惜花而表达自怜、自伤之情。至于判断诗中“秦女”的'身份,关键在于对“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二句如何理解。结合诗题“惜春”看,把这二句只当作一般性景物描写当然是很符合题意的。然而这两句中将花、柳对比意图非常明显,且相对而言花是正面的、大方的,柳则是负面的、小气的。若纯是景物描写,将花、柳都描绘成美好的意象就好了,这样的作品也很多,而飞卿此处也不必非“扬花讥柳”不可。况且如此写法又与“惜春”的主旨无关,颇惹人生疑。联想敦煌曲子词《望江南·君莫攀》中有“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句,与“蜂争粉蕊蝶分香”的句意颇相似,或许可做飞卿这句诗的注脚。因此诗中女子的身份应为妓女一类的人物。再观“秦女含颦向烟月”句,秦女应指秦穆公之女弄玉,此处用其与箫史乘凤升天之事,大概是想表达诗中女子向往爱情、乞求拜托尘世烦扰的意思,而这个她想摆脱的尘世则正是青楼。

若把诗中女子看作妓女,则全诗似是在写一位“年老”的妓女的伤春之情。为了更好的理解此诗,不妨在此设想一下这位妓女伤情的背景:她的美好青春全都奉献给了“寻花客”们,然而时光荏苒,随着青春逐渐撇下她远去,那些“寻花客”们也都开始抛弃她了。此时,她既不能像良女那样拥有一个正常的婚姻生活,又面临着逐渐在青楼失宠的问题,因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她自以为对社会奉献了很多,却得不到良女那样美满的结果,因此心中既有对良女的嫉妒,也有对自己不堪命运的自伤。青春已逝,对于渺茫的前途她全然没有主意,不知何去何从,也不知如何生存下去,或许这便是惹她伤春的真正缘由。

首二句写花默默含恨,而所恨则缘自雨打花落、青春凋零。三四句有趣,虽然表面上称赞妓女“大方”,而讽刺良女(即“垂杨”所指)“小气”,但细味诗意,不难看出这只是妓女对坎坷、悲惨、无奈之人生的自我慰藉而已,这与鲁迅笔下的所谓的“阿Q精神(即自我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五六句虽然表面上写这位妓女希望花能长保青春妖娆而不被东风摧落,实际上她却是在自言自语,花就是她自己的象征,她是在借花自怜、借花伤春。末二句写她蹙着眉对月惆怅,哀伤自己的青春渐渐远逝。

创作背景

温庭筠的《惜春词》创作于晚唐时期,衰败之象日盛,官场腐败,统治阶级“补天”尚且不暇,哪里顾得上精神统治!正统道德、封建礼教的规范作用大非从前。当时权贵,刻意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诗人多次参加科考,却数举进士不第。诗人看到眼前美景,借古叹己。

篇3:《惜春》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

《惜春》作品介绍

《惜春》的作者是杜牧,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20卷。

《惜春》原文

惜春

作者:唐·杜牧

春半年已除,其馀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惜春》注释

①腊酒:腊月的'酒。

②东流:东流水,比喻年光。

篇4:惜春词

作者:温庭筠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惜春词注音:

bǎi shé wèn huā huā bú yǔ ,dī huí sì hèn héng táng yǔ 。

fēng zhēng fěn ruǐ dié fèn xiāng ,bú sì chuí yáng xī jīn lǚ 。

yuàn jun1 liú dé zhǎng yāo sháo ,mò zhú dōng fēng hái dàng yáo 。

qín nǚ hán pín xiàng yān yuè ,chóu hóng dài lù kōng tiáo tiáo 。

惜春词翻译:

百舌鸟问花,花却不说话。低头流连好像怨恨横塘的雨。蜜蜂争相采集着花粉,蝴蝶也分享着花的芳香。不像垂杨柳那样珍惜一丝丝金色的枝条。希望你能够长久保持妖娆妩媚,不要追逐东风而被吹得摇荡不已。秦女皱着眉头望向烟云笼罩的月亮,忧愁的容颜带着露珠空对远方。

惜春词字词解释:

⑴百舌:鸟名,能模仿百鸟之声。或代指百鸟。欧阳修名句“泪眼问花花不语”(《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从此句化出。

⑵横塘:原为三国时吴国在建业(今南京市)秦淮河边修建的堤岸,后为百姓聚居处。此处未必即是吴国的横塘,或只是借名泛指而已。

⑶金缕:金色枝条。此二句或只是飞卿(温庭筠)即目所见而别无深意;或是表面上赞扬妓女、讽刺良女。

⑷君:指花。妖韶:妖娆美好。

⑸秦女:刘学锴认为这是泛指秦地之女。“秦女”、“秦娥”这类词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一般专指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弄玉。弄玉嫁给善吹箫的箫史,后二人在城上奏乐,因乐声似凤鸣,故招来凤凰,二人遂乘凤升天而去。颦(pín):皱眉,常用来形容愁态。

⑹愁红:指枯萎或即将枯萎之花,其状似女子含愁之态。此处借指诗中的女子。迢迢:喻指远逝。

惜春词赏析:

此诗借惜花而表达自怜、自伤之情。至于判断诗中“秦女”的身份,关键在于对“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二句如何理解。结合诗题“惜春”看,把这二句只当作一般性景物描写当然是很符合题意的。然而这两句中将花、柳对比意图非常明显,且相对而言花是正面的、大方的,柳则是负面的、小气的。若纯是景物描写,将花、柳都描绘成美好的意象就好了,这样的作品也很多,而飞卿此处也不必非“扬花讥柳”不可。况且如此写法又与“惜春”的主旨无关,颇惹人生疑。联想敦煌曲子词《望江南・君莫攀》中有“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句,与“蜂争粉蕊蝶分香”的句意颇相似,或许可做飞卿这句诗的注脚。因此诗中女子的身份应为妓女一类的人物。再观“秦女含颦向烟月”句,秦女应指秦穆公之女弄玉,此处用其与箫史乘凤升天之事,大概是想表达诗中女子向往爱情、乞求拜托尘世烦扰的意思,而这个她想摆脱的尘世则正是青楼。

若把诗中女子看作妓女,则全诗似是在写一位“年老”的妓女的伤春之情。为了更好的理解此诗,不妨在此设想一下这位妓女伤情的背景:她的美好青春全都奉献给了“寻花客”们,然而时光荏苒,随着青春逐渐撇下她远去,那些“寻花客”们也都开始抛弃她了。此时,她既不能像良女那样拥有一个正常的婚姻生活,又面临着逐渐在青楼失宠的问题,因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她自以为对社会奉献了很多,却得不到良女那样美满的结果,因此心中既有对良女的嫉妒,也有对自己不堪命运的自伤。青春已逝,对于渺茫的前途她全然没有主意,不知何去何从,也不知如何生存下去,或许这便是惹她伤春的真正缘由。

首二句写花默默含恨,而所恨则缘自雨打花落、青春凋零。三四句有趣,虽然表面上称赞妓女“大方”,而讽刺良女(即“垂杨”所指)“小气”,但细味诗意,不难看出这只是妓女对坎坷、悲惨、无奈之人生的自我慰藉而已,这与鲁迅笔下的所谓的“阿Q精神(即自我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五六句虽然表面上写这位妓女希望花能长保青春妖娆而不被东风摧落,实际上她却是在自言自语,花就是她自己的'象征,她是在借花自怜、借花伤春。末二句写她蹙着眉对月惆怅,哀伤自己的青春渐渐远逝。

温庭筠轶事:

唐时,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当时和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们称为“温李”。他擅长小赋,才思敏捷,用词绮艳美丽。每次考试,按规定韵作赋,他只需要叉八次手而八韵作成,速度很快。他经常为邻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们送他外号“救数人”。由于他不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受到一些有身分的人的轻视。李义山对他说:“我作了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军宰辅‘,没有得到偶句。”温庭筠说:“你怎么不对’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唐宣宗曾写有“金步摇”的句子,未能对出下句。收进士们对,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上了,宣宗很赞赏。又有一药名“白头翁”,温庭筠以“苍耳子”为对,这样类似情况很多。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叫温庭筠代他撰词,并告诉温不要泄露此事。温庭均却把这事说了,因此令狐便疏远了他。温庭筠也说过“中书省内坐将军”,是讥讽宰相没学问。宣宗喜欢微服出行,有一次遇上了温庭均。温不认识皇帝,很傲慢地追问皇上说:“你是长史司马之流的大官吗?”皇帝说:“不是。” “温又问:“那你是大参簿尉之类的吧?” “皇上说:”不是。" 因此把温庭筠贬为坊城尉。皇帝在诏书中说:”读书人应以德为重,文章为末。你这样的人,品德不可取,文章再好也是弥补不上的。” 温庭筠负有不羁之才,没有得到机遇用他,最后竟流落而死。豳国公杜从西川调到淮海,温庭筠到了韦曲的林亭,写了一首诗:

卓氏炉前金线柳,随家堤畔锦帆风。

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

豳公看到后,赏他绢布一千匹。吴兴的沈徽说:“温庭筠曾在江淮一带当过老师,因此改名庭筠。每年科举考试时,他常为人代作文章。” 侍郎沈询主持的一次考试中,为温庭筠单设了一个座位,不和其他考生相邻。第二天,在帘前请温庭筠说:“以前那些应举考试的人,都是托你代作诗文,我这次的考场上,没有人托你吧。希望你自我勉励吧。”把温庭筠打发走了。从此以后,温更加不得意。

个人资料:

温庭筠(yún)(约812 ―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jiàn)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jiàn)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篇5:惜春词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惜春词

[唐代]温庭筠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译文

百舌鸟问花,花却不说话,低头好像怨恨横塘的雨。

蜜蜂争相采集着花粉,蝴蝶也分享着花的芳香。不像垂杨柳那样珍惜一丝丝金色的枝条。

希望你能够长久的留下妖娆美好,不随着春风依旧荡摇。

秦女皱着眉头望向烟云笼罩的月亮,感慨青春就像那渐渐凋零的带露残花。

注释

百舌:鸟名,能模仿百鸟之声。或代指百鸟。

横塘:三国时期吴国在建业(今南京市)秦淮河边修建的堤岸。此处借名泛指秦淮河。

金缕:金贵的枝条。比喻杨柳自珍。亦有人认为此二字仅仅指金色的'枝条。

君:指花。此处明文指花,暗喻喻人。

妖韶(sháo):妖娆美好。

秦女:有学者认为此处泛指秦地之女。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秦女”“秦娥”一般专指春秋时秦穆公之女一弄玉。弄玉嫁给善吹箫的箫史,后二人在城上奏乐,因乐声似风鸣,故招来凤凰,二人遂乘凤升天而去。

颦(pín):皱眉,常用来形容愁态。

愁红:指枯萎或即将枯萎之花,其状似女子含愁之态。此处借指诗中的女子。

迢迢:喻指远逝。

赏析:

此诗写青楼女子的悲叹,诗人也借惜花而表达青春远逝、不堪命运的自怜、自伤之情。首联采用拟人手法写花朵含恨凋零,花是比喻妓女的青春;颔联反衬,表达妓女对坎坷、悲惨、无奈之人生的自我慰藉而已;颈联语义双关,表面上写妓女希望花能长保青春妖娆而不被东风摧落,实际上却是自顾自怜;尾联写妓女皱着眉对月惆怅,青春犹如枯萎的花朵渐渐凋零,实则表达出诗人备受打击后忧愁、痛楚的心境。全诗借景抒情,以花自喻,引起丰富联想。

首“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采用拟人手法写花朵含恨,与之亲近的鸟儿问它也不说话,而心有所恨的原因是秦淮河上雨,花落自凋零。其中的花是比喻妓女的青春。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比较有趣,初看似乎并无深意,不过是眼前所见的即景,和一二句连贯,但实际上如果理解了是描写什么人,那么这一句就大有深意:首先从字面上看,先是称赞妓女的“粉蕊”和“香”任君采撷,非常大方,然后讽刺良女自珍“金缕”,十分小气。从潜台词上看,作者并非要对良好的礼教品德进行讽刺,而是以此反衬妓女人生的坎坷、悲惨和无奈,这种以妓女之口传递出来的意思,一方面代表不同角度的不同人生价值态度,另一方面也传递出妓女的这种观念不过是自我慰藉的“精神胜利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同样语义双关,表面上写妓女希望花能长保青春妖娆而不被东风摧落,实际上却是自顾自怜,希望自己青春长久一些,否则年老色衰就会失宠,以后的生活将会如花摧落、凄凉无比。

最后“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的读解稍有异议,这主要是因为对其中“秦女”二字的看法不同,有学者认为“秦女”为秦地之女的泛指,这二句是写妓女皱着眉对月惆怅,自己的青春犹如枯萎的花朵渐渐凋零。但如果为泛指,就包括了良家妇女,与上几句妓女的自述语境并不十分贴切,所以也有人提出“秦女”当泛指秦准河的青楼女子,理由是当时的秦淮河是烟花之地的代指。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不过这里的春天既是大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春天,更是人生中美好事物的象征。

温庭筠写这首《惜春词》不仅是为歌伎的青春不再而哀叹,更是劝慰世人要珍惜时光,珍惜青春,珍惜自已有限的生命。他对歌伎无奈的生活际遇有着深深的同情,同时也是在勉励自己——自己拥有自由的生命,更应该珍惜青春,在年轻的岁月里多做一些事情。“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更是他对自己的寄语:希望自己心中永远保持美好的一面,不要随波逐流,不要被丑恶的东西同化,自己真正应该珍惜的是这些。

篇6:楚辞《惜誓》原文及注释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

岁忽忽而不反①。

登苍天而高举兮,

历众山而日远②。

观江河之纡曲兮,

离四海之霑濡③。

攀北极而一息兮,

吸沆瀣以充虚④。

飞朱鸟使先驱兮,

驾太一之象舆⑤。

苍龙蚴虬于左骖兮,

白虎骋而为右騑⑥。

建日月以为盖兮,

载玉女于后车⑦。

驰骛于杳冥之中兮,

休息乎昆仑之墟⑧。

乐穷极而不厌兮,

愿从容乎神明⑨。

涉丹水而驰骋兮,

右大夏之遗风⑩。

黄鹄之一举兮,

知山川之纡曲。

再举兮,

睹天地之圆方。

临中国之众人兮,

托回飙乎尚羊。

乃至少原之野兮,

赤松王乔皆在旁。

二子拥瑟而调均兮,

余因称乎清商。

澹然而自乐兮,

吸众气而翱翔。

念我长生而久仙兮,

不如反余之故乡。

【注释】

①惜:哀叹。忽忽:匆匆,迅速。反:通“返”。

②日远:指离别家乡日益遥远。

③纡(yū)曲:纡回曲折。离:通“罹”,遭遇。霑濡(rú):沾湿。

④北极:指北极星。沆瀣(hànɡ xiè):夜间的水气。王夫之《楚辞通释》:“沆瀣,北方清气。”充虚:充饥。

⑤朱鸟:即朱雀,星宿名,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之总称。太一:指天神中最尊贵的神。见《九歌·东皇太一》评析。象舆:用象牙装饰的车。

⑥苍龙:即青龙,星宿名。蚴虬(yu qiú):行动之貌。左骖(cān):驾在车两旁的两马叫骖,此指左边的'骖马。白虎:星宿名,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之总称。右騑(fēi):即右骖,右边的骖马。

⑦盖:指车盖。王逸《章句》云:“言己乃立日月之光以为车盖。”玉女:即女宿,二十八宿之一,为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之第三宿。“前朱雀,后玄武”,此以女宿指代玄武,故称“载玉女于后车”。

⑧驰骛(wù):奔走。杳冥:旷远之处。昆仑:山名。

⑨穷极:极端,顶点。神明:指神仙。

⑩丹水:神话中水名。王夫之《楚辞通释》云:“丹水,出昆仑之南,坤维地户也。”大夏:王逸《章句》:“大夏,外国名也,经西南。言己复渡丹水而驰骋,顾见大夏之俗,思念楚国也。”

黄鹄(hú):大鸟,仙人所乘,一举千里。

王逸《章句》解释这几句云:“言黄鹄养其羽翼,一飞则见山川之屈曲,再举则知天地之圆方。居身益高,所睹愈远也。以言贤者亦宜高望远虑,以知君之贤愚也。”

中国:指中原。回飙:回风,旋风。尚羊:通“徜徉”,安闲漫步。

少原:神话中地名,仙人所居。赤松王乔:即赤松子、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两个仙人。

调均:调弦。均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称:称赞。清商:歌曲曲调名。

澹然:安适自得的样子。众气:六气。王夫之《楚辞通释》:“呼吸六气以翱翔。”

篇7:惜春词优美散文

惜春词优美散文

清明前后,春深万丈。榆钱一簇簇拥在枝头,嫩泱泱的似乎可以吹弹得破。于是就捋了一些,洗净装碟,些微撒几星雪花糖,用面粉拌匀,蒸出来之后,白瓷碟衬着新绿,清新胜画。入口香甜细腻,唇齿留香。

孩子说好吃,就是太少。见女儿意犹未尽,我便就又惦记起那满树榆钱来。听风听雨中过了三五日,等到放晴再去捋榆钱,却惊觉榆钱已有点老,依照旧法入馔,口感也逊色很多。榆钱万叠,难买春留,想来这满眼风华正茂的草木也都是如此吧!不过是眨眼功夫,春天就不知不觉老去了,有心的人看着春光流逝总有无限感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是壮志未酬的中年人的惜春,江河日下危如累卵的形势让人忧心如焚,而自己却只能虚度年华。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是怀春少女的惜春,似水流年,不应该这样辜负了自己美好青春,青春的苦闷让情窦初开的少女感觉青春也黯然失色。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是亡国之君的惜春,看风雨飘摇落花流水,回想故国明月雕栏玉砌,自己却永远无法回到过去,人怎么能不肝肠寸断心如刀割。

都是该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却不曾抓紧时间去做某事,喜欢的都没能留住,想要的都已经逝去,想做的没做,永远没有补救的机会,所以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感觉蹉跎了春色,蹉跎了岁月,蹉跎了人生,一轮轮的回忆给他们带来多少纠结之痛。

和春天的人相比,春天的草木可没有什么纠结:

回暖的大地呵着桃李的脚心,那些树木在料峭春寒里醒来后,就开始筹备一场盛大的成长,光秃秃的枝条上拱出小小的芽孢,先是矜持地绷着脸抿着嘴憋着笑,渐渐忍俊不禁,最后突然嗤的笑出了声,满腹的妙语如零珠碎玉便淅淅沥沥的缀满枝头。这些锦心绣口妙人一旦开口,就再也停不下来了,抽出新条,冒出绿叶,吐出新果……一天一个模样,总是让你满眼欢喜。

沉寂中等待可不是油菜的风格,寒冬刚过,它们就奋力抽薹,从紧贴地面一直窜到高过人头。从早春到暮春都在不舍昼夜竭力开花,才有得花海翻滚,浮光跃金,蜂蝶云集的胜景。更奇妙的是它们顶上开花,花下结籽,花朵过处留下许多排列规则的绿色荚果……长叶、开花、结果,样样兼顾;昨天、今天、明天面面俱到。

风物明丽的空档,隔三差五风雨飘摇,偶尔还有狂风冰雹来袭。有些草木叶落枝折,甚至倒伏于地,但那些草木即使是瘫痪倒地,只要不死,就依然顽强地支撑起残躯,然后奋力举起一只只花朵。折断的草木,也不会就此沉沦,擦去眼泪,包扎创口,重新抽出新枝新芽,准备东山再起。一息尚存,奋进不已,哪有功夫去感叹风雨无情命运多舛?

也会开出不结果的狂花。狂花就狂花吧,每个生命都有不能实现的愿望,总不能因为那些无法企及的心愿,就禁止自己发芽开花啊。也许略有遗憾,不过却没必要嗟叹,还有那么多花需要开放,还有那么多的叶需要长大,还有那么多果实需要呵护,哪有时间追昔抚今顾影自怜?

时光如此短促,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没时间节外生枝寻愁觅恨。立足当下,抓紧时间竭尽全力的生长,竭尽全力的结籽,竭尽全力的成熟,让现在的自己臻于完美。同时也为有富有生命力的未来储备能量,让自己更长久充分的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当下多姿多彩充实饱满令人兴致勃勃,未来充满希望让人热切期待,哪有心情叹惋春天短促?

这就是草木们简单的春天,只抓紧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该发芽就发芽,该抽薹就抽薹,该开花就开花,该结籽就结籽……绝不浪费一分一秒,这是草木谱写的惜春词。人类的惜春词人们惜春总免不了带有几分无力回天的愁惨伤情,而草木的惜春词的主旋律是抓住稍纵即逝的时光努力生长,充满蓬勃朝气,纵有云翳也是转瞬云开雾散。

繁华落尽,一切归零后,77岁的褚时健又开始零起步创业,经过多年艰辛努力,他在84岁荣获“橙王”称号,再次成为亿万富翁。对这样的人来说,他的生命是没有季节更迭,他事业的春天是永驻的,因为永不止步,所以他一直和春天同步。和春天同步的人怎么会伤春悲秋?

感慨“闲愁最苦”的都是百无聊赖的.人,大把大把的韶华在手,却不知该如何使用,不想做事,也就无事可做,只能听凭时光流逝。朋友说她的父母真的老了,他们现在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意思,成天都在混日子。还要活那么久,还要熬过漫长时光,等待皱纹侵蚀肉体,任由无聊蚀空心灵……估计连自己都觉得无聊的想打呵欠了吧。

时光里有最瑰丽的梦,有的在百折不挠的努力之后,变成了现实;有些在空等痴盼之后,成了梦幻泡影。我们的生命本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它的特殊意义是由我们自己确定的,这是一个人精神成熟的标志。而那些瑰丽的梦以及努力实现这些梦,就是我们赋予生命的特殊意义。没有这些作为支撑,那么我们仅仅只是生物繁衍链条上的一环罢了。

我不愿意自己仅仅只是造物的一枚棋子,我希望自己在做完造物安排的任务后,不是无聊的等待人生落幕,而是直到最后依然在谱写自己的惜春词:“春光曼妙,岁月流金,时光正好,我还在认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惜春词》原文及注释】相关文章:

1.春望原文及翻译注释

2.《春夜喜雨》原文注释及翻译

3.《秋词》原文注释鉴赏

4.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

5.醉翁亭记原文及注释

6.《再别康桥》原文及注释

7.惜 春作文

8.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

9.九成宫原文及注释

10.口技原文及翻译注释

下载word文档
《《惜春词》原文及注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