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前在后前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校本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校本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校本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校本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江西金溪二中 唐卫华[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存的在的问题,论述建设校本资源库的紧迫性,详细介绍了校本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做法,阐述了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校本 资源库 网络
专家指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三个关键是:一、建设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二、培养掌握现代教学思想和技术的师资;三、建成覆盖全国的网络教育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现在全国已建成了很多通用资源库象浙大网络、K12、清华同方等,但到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较难适应学校的需要。
下面,本人将就“校本资源库”的建设的一些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当前教育资源库存在的问题
教育界有这样一些观点:互联网上的资源是无限的,把校园网开放,让学生到广阔的互联网上去探索、去学习。如果静下心来到网上研究一番,你就会发现:互联网的资源中,有无限的垃圾,无限的“死亡”信息和重复信息;把这样一个“无限的资源”直接交给老师和学生,恐怕是“弊大于利”。
当前商业化资源库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一昧错误追求教学课件资源的容量,内容缺乏操作性与实践性,量大为王深深地影响着这些商家,是各大资源库的一块通病,动则上百G的容量;在“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让量大繁杂的资源堆中选择并组合适合学校本身,适合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相统一的新式教学,而不是一味追求资源的容量,这是现存资源建设不容回避的棘手问题!很多课件资源不具人性化、个性化、交互性、创造性,如果直接加以利用会使教师教学思维受到限制。许多资源的建设者并非实地教育工作者,偏向IT行业风格,没有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教师感觉利用教学资源学习费时费力,查找信息困难,没有指导,没有交互,更不能与教师自有的教学风格相统一;最后各家资源库产品互不兼容,从而导致了资源的利用非常不便,大大地降底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因此建立与学校相适应的校本资源库成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之一。要改变资源库建设只是现代教育技术专职教师的事,或等靠商家开发的观念,要实行几条腿走路的办法,以校本资源库的开发利用为主,立足于学科课程,立足于教师参与,立足于课堂教学,构建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库。
二、开发校本资源库管理平台
要建设一个优秀的样本资源库,管理平台的平发是必要的,一种处于无序的资源,是没办法利用的,但是,作为校本资源库的平台也不需要具有非常强大、完善的功能,因为开发这样的一个管理平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一个学校难以承受的。我觉得校本资源库管理平台主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及功能:
1. 校本资源库平台应该采用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Web应用系统,可部署在不同的网络环境,适合不同规模学校的应用要求。各教师只要在电脑上打开浏览器即可进行校本资源库的浏览;现在支持此类程序开发的工具也比较多,例如:ASP、ASP.net,PHP,JAVA等;
2.提供检索服务,可能通过程序进行按教材章节进行分类检索、关键字及全文检索;其中按现行教材章节分类检索是最重要的,因为关键字检索随着个人认定不同而产生不同,全文检索又可能产生很着的结果;实践表明,师生更喜欢按教材章节分类检索是最好的;所以,校本资源库中的目录一定要根据现行教材进行制作;
3. 提供方便资源的上传、下载、修功功能;校本资源库的建立过程就是各位老师通过平台进行资源上传及修改的过程,教师不断地把手头已有的优秀教育资源通过管理平台上传,从而进行共享使用,达到应用最大化目的,管理平台还需提供上传、下载排行榜,以刺激教师上传优秀教育资源;
4.资源评论功能,通过用户对各资源进行评价,从而确定该资源的优劣,供管理员是否删除该资源的依据;
5. 用户管理功能;包括用户注册、审核、授权的管理;不同的用户设定不同的功能,非注册用户(guest)只能进行资源查看,不能上传、下载、发表评论,普通注册用户只能进行上传、下载及修改自己上传的文件,管理员用户全面管理校本资源库中的各项资源;
除以上外,校本资源库还可以具备资源批量上传、资源章节之间转移、个人专辑等功能;
三、收集、整理、上传优秀教育资源
收集、整理、上传优秀教育资源这是校本资源库建设的重点,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不要犯“量大为王”的错误的思想,一定要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收集实用、优秀的教育资源,为教师服务。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根据学科建立校本资源库建设各学科小组;要让全体老师认识到建立校本资源库的意义,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不是靠电教人员所能完成的,教育资源的优劣也只有任课教师到课堂上去检验才能判断。
2.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教学掌握校本资源库的应用及教学资源的制作、修改。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现有的的教学资源,比如试题、教案、图片、课件等加入到校本资源库,还要广泛地到互联网上去搜集资源,单靠本校的资源很难构建成一个校本资源库,另外教师还要利用各种工具制作素材、课件,修改别人的素材、课件等,学校教师的原创,才是校本资源库的生命,才能突出学校的特色;
四、校本资源库包含的内容:
1. 文本:教案、习题、历史资料、相关知识、拓展等。
2. 图片:包括摄影、示意图、绘图、表格、公式、曲线、幻灯片等静止的图片。
3. 动画:包括二维、三维动画,主要提供动画着色前的素材及动画成品。
4. 视频:包括电影、录像、VCD片断、DVD片断等,但要能进行简单加工整理,可以去掉与知识点结合松散的内容,提取实质部分。
5. 课件:完整的或按知识点制作的电脑CAI课件、电子教案。
6. 声音素材:包括尽可能多的背景音乐和各种声音效果资料。
7.多媒体制作素材:包括按钮、光、火、水、土等制作课件、教案所需的素材。
五、校本资源库资源的来源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校本资源库中的教育资源主要来源于自购教育教学资源库、各类教育光盘、因特网、教育软件等几个方面。
1. 我校通过省电教代收费,订购了大量的资源软件,包括浙大网络精品资源库、K12资源库、中教育星资源库,还有各种素材光盘、教学软件等,但由于各家均有自成一套系统,很难整合,部分资源也不适应我校教师的需求,通过对软件进行学科分类,分发到各学科组,由各学科组对各种资源进行审核,优秀的教学资源的教学资源上传到校本资源库中,从而开成校本资源库的基本框架;
2. 因特网上众多的教育网站是校本资源库重要的资源来源。象K12、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教师个人网站、学科专门网站等;这些网站都对用户免费开放,对教学资源都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将这些资源进行下载、修改,然后导入资源库比较,成为校本资源库建设的重要补充手段;
2、各类教育光盘是由各出版社出版的正式电子出版物,品种较多,比如教育论文、多媒体课件等多有涉及,而且比较权威。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育光盘,将其中的资源导入资源库;
3、学校自身的各种资源;如教学示教录像片、教学音带和各种扩展学习的音像资料、期中、期末、章节考试试题、优秀教案、比赛课件等。平时,由于受学习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这些资源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但这些资料又极具利用价值;可以将这些资源加入到资源库中,教师通过校园网就可以随时地调用这些教学资料供教学中使用,学生也可以在个性化的学习中随时使用这些资源。
全体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资源库的建设,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建设了一个高效的校本资源库,教师拥有了丰富的课件、参考资料、素材,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
篇2:中药标本馆多媒体资源库建设探索与实践
中药标本馆多媒体资源库建设探索与实践
本文介绍了以中药实物标本库建设为基础、以中草药资源数据库建设为重点、以多媒体投影系统为手段所建成的.中药标本馆多媒体资源库以及相关的多元化教学功能体系和中药学术科研信息支撑平台.
作 者:沈力 杨建平程晓利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万州,404000 刊 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21) 分类号:G71 关键词:中药标本馆 多媒体资源库篇3: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方性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永州地方特色文化信息库,促进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新时代赋予地方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作 者:蒋祖发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425100 刊 名:文学界・人文 英文刊名:LITERATURE HUMANITIES 年,卷(期): “”(4) 分类号:G127 关键词:地方 特色文化 资源库篇4: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学校都在努力开发、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实施交互式教学和提供学习的支持服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建设怎样的网络学习环境、网络环境的教学资源有什么特点、应如何搞好资源建设成为当前大家关心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作 者:周奕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常熟外国语学校 刊 名: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 关键词:篇5:中专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施方案
一、建设基础
学校重视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学校所有教室、机房、部分实训室、工场已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网络采用三层管理技术,用千兆骨干网络将13个楼宇用光纤连接起来,采用VLAN技术对校园网网络进行了划分。学校教师和学生电脑桌面100M接入校园网络,接入点达1500余个。自校园网建设以来,我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一定量的信息化资源和建设经验。
二、建设目标
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全校师生信息化水平素养,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三、建设内容
(一)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通过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使教师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可以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具体包括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互动资源管理平台建设、网络教学系统建设三部分。
1.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学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建成集素材、教学课件、试题库、常用软件等为一体的,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教学核心资源库,与行业企业联合研发的多媒体课件,建成包含4个重点建设专业在内的9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此项任务和内容具体见4个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方案。同时继续加强馆藏图书、电子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源库建设。争取到2015年重点建设专业的课程均有一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2.互动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互动资源管理平台主要有临时交换文件夹(用于教师临时存储资料,交换资料,可删可增,权限公开。每位教职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教师之间存取、交换资料,临时放上课用素材,课件等,作用大,是老师们用的最多的.平台之一)、个人资料文件夹(用于教师个人保存一些个人的资料)、校迅通(发布学校通知、公告、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无纸化管理)等功能。
3.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争取到2015年底建成网络教学平台,包括网络课堂教学、仿真实训、选修课堂、学生作业、学生评价、成绩管理等。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数字化教学,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创新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
学校利用学分制系统及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对全校的所有师生的教学数据实行统一管理,包括有教师任课、学生信息、学分成绩等一系列信息的网络化查询服务,真正做到教学管理信息数字化。
(三)数字化校园办公系统建设
逐步建立完善的办公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校园内办公数字化,提高办公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学校的校务、教学、德育等方面建设成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数字化办公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服务学校各部门,而且可以借助教育局系统的办公网络直接为教育局有关部门提供服务。
四、资源库建设的初步成效
在学校资源库建设领导组的领导统筹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添置了独立的资源库服务器,配齐所有教师电脑,所有教室配备电教平台,购买了部分多媒体素材,提供了一些教学资源的下载服务等。
(二)采用各种方式对全校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师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现代化教学意识得到了加强。
(三)学科动态资源和学生作品已初具规模。教师的电教作品在上级举办的各类评比中有多个获奖。
(四)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尝到了应用资源库上课的甜头,更激发了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
五、保障机制
(一)制度保障。制订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规章制度,明确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规范、意义和责任。健全调整各项考核、分配和奖励制度,做到导向正确、政策透明、及时兑现、适时调整。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和改革,不断完善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健全现有的监控机制,做到师生参与、专兼结合、内外联动、赏罚分明,使项目建设质量实现最大化。
(二)组织保障。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以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工作小组。做到职责分明,实行职责责任制,各司其职,统一指挥,做到信息畅通、运转协调、统筹兼顾,实现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
责任校领导:z
责任人:z
成员:z及各教研组长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诸如各学科发展不平衡、全员参与度不够、制作水平参次不齐的状况,特别是独立开发制作的高水平课件太少。因此今后还需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领导与组织,鼓励广大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制作更多适合于教学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资源库。我们还将努力推进软硬件建设,提高网络安全系数,最终建立起具有职教特色的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为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
【校本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