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听说能力培养必要引导探讨论文

听说能力培养必要引导探讨论文

2023-04-21 08:10: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武大郎烤冷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听说能力培养必要引导探讨论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听说能力培养必要引导探讨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听说能力培养必要引导探讨论文

篇1:听说能力培养必要引导探讨论文

听说能力培养必要引导探讨论文

摘要:由于空中乘务职业的特点,在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课堂教学中对听说能力的培养以及在课堂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成为乘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空中乘务能力培养英语听说课堂教学课外时间

空中乘务是一个需要和不同人群广泛接触的服务行业,是各航空公司及整个民航运输的窗口。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旅客来到中国,这使得各航空公司对乘务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乘务人员的英语听说能力。作为工作在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通过两年半的实际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接触,笔者认为,地道的发音,清楚的表达,以及如何对乘客的要求做出的语言上适当的回应,应该成为空中乘务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重点内容。

空中乘务这一服务职业的特点,要求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具有与不同人群良好交流的能力。而英语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语言,成为了空乘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工作语言之一。笔者认为,作为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应该侧重于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用,让英语真正成为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的优势之一,让我们的学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1课堂教学是重点。

传统课堂上的45分钟,是由教师作为主导的45分钟。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能很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语法知识和写作技巧,对于听力和口语的提高却十分有限。现在我们的教学有了许多其他的科技手段,比如多媒体语音教室,这对于英语课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大部分的英语教材配有教学光碟,这使上课跟读课文成为了可能。在进行课文的讲解之前,先将将要讲解的部分的录音放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进行轻声跟读。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章之前先对教师要讲解部分有所了解,并注意到自己不认识的新单词和短语,同时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文章朗读中来。笔者认为,这样一举多得的办法比教师点名一两个口语较好的学生来朗读课文有利于整体改善学生的发音。

现在很多新英语教材的编排都比过去的英语教材更注重口语和听力的练习,并在课本中安排有相应的课堂环节。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教材的这些部分多花一些时间。比如现在笔者使用的教材《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在每个单元的开头都有针对本单元的课文要让学生进行讨论的话题,这些话题或贴近学生的生活,或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或是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哲理,都是相当有讨论价值的题材。在学习文章之前把学生分为由3人或4人的小组对特定的话题进行5到10分钟的英文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自己推荐一个发言人,对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做一个2分钟左右的英语陈述。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除了课本上的这些可以利用的资源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采取一些其他的辅助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例如,利用英文歌曲和英文原声电影。笔者曾经在英语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做过英文歌曲歌词的听写,选取一些节奏较慢,吐词清晰,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在课堂上播放数次,要求学生听写其中一段的歌词,学生对这样的提高听力水平的方式感到非常有兴趣,对歌词里的新单词和短语掌握也较快。关于英语电影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该避免选择节奏过快,场面火爆的影片,而应该选用一些语言贴近生活,节奏较慢,有中英文字幕,相对温情的片子,这样学生的看电影的同时可以学习到不少地道的表达方法。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重放电影中的某些经典对白,让学生做口头复述或笔头听写。这样的练习即生动活泼,又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说水平,掌握大量英语的地道用法,是颇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新思路。

学生自己讲课也是一个提高学生口语的好办法。很多学生口语得不到提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自信心不足,因而羞于开口。鼓励学生准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然后在课堂上给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在基础比较差一些的班级,教师可以通过指定学生的方法和布置作业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准备任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基础比较好的班级,通过鼓励,有大量学生自愿来讲课。当然虽然讲课的内容不限制,但是讲课得语言还是英语。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一个月安排一到两次,学生讲课的内容一般在一个学时左右。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受到了锻炼,并在课堂上提高了自己说英语的自信心,是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2课外时间的投入是补充

学习英语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即学习英语没有大量的时间投入,是不可能把英语学好的。而课堂上的时间毕竟十分有限,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依然还是占着主导的地位,所以在课堂之外的英语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指引一些方法。很多学生觉得英语听说的提高十分的缓慢,买了大量的参考书和学习资料,但是学习的效果却不明显。其实笔者认为,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学习资料不必准备太多,有一两套磁带和书本搭配的学习资料既可。但是如何指导学生将这一两套学习资料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模仿跟读英语磁带是一种效率高、效果显著的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跟读英语磁带的初期,由于词汇量上的局限性,可以采取“盲跟”形式。所谓的“盲跟”就是不看材料,只听磁带进行跟读。这样可以使学生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语音、语调上。这是一种完全的依靠耳朵来进行模仿状态。这样的模仿,不需要太多的磁带,用一盘地道的英式或美式英语磁带反复进行模仿就足够了。但是这种办法只解决了语音,语调问题,而一定基础的词汇量和正确的语法知识也是口语的另外两个方面。

英语的听说不分家。口语上的提高会极大的促进听力,同样听力的提高也对口语的提高大有帮助。关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笔者的意见是,进行“精听听写”。平时我们给学生做的精听听力练习,大多数是选择题,有时候有个别的填空题。这样的听力训练能让学生在听到的几个信息中找到与题目相匹配的信息,从而找到正确答案。但是所谓的“精听听写”,就是找任何一盘难度适中的磁带,进行听写训练,把磁带上的每句话都尽自己的全力写下来。可能有写长一点的句子,要反复听多次才能写下来,同时这也是个需要毅力的方法,但是如果能坚持听写下来3盘英语磁带,英语听力的水平会得到一个飞跃式的提高。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作为民航的教学单位,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改革空乘英语的教学,以适应国际化的民航发展要求,为民航事业的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翟象俊,陈永捷,徐建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程》系列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

[2]朱海曼。《浅谈网络环境与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2007,2。

篇2: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语言还原为交际工具并进行交流。交际作为语言的基本功能其过程体现为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即所谓的“听”与“说”,两者相辅相成。近些年国家对于高职高专的投入不断加大,同时也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那么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英语教学也应该符合这样的要求,突出语言教学的时代性特点并强化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即听说能力的培养。根据作者获取的就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来看,在英语相关岗位上毕业生英语听力及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在就业、择业和职务升迁等方面的竞争力的高低。由此,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着从课堂教学、校内活动、校外资源三方面进行探讨,根据高职高专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提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

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是课堂,由此课堂教学和活动组织成为了学生听说能力提升的关键。纵观当下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个具有共性的问题:首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仍旧普遍应用于听说课堂,学生对于表达法的实际应用和操练相对较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也相对匮乏;其次,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相对本科院校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最后,多数听说教程编写年代久远、知识呈现缺乏实用性,由此也就无法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因此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和听说课程教学中,我们必须对课堂组织、教学手段和教学材料三方面做出革新和改良以适应新时期听说教学要求。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听说课堂氛围并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课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呈现视听材料,以更直观的方式介绍语言表达在具体情景中的应用,相比传统的纸质材料视听素材在趣味性、时效性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除此之外,高职高专的英语听说教学也要注意加强跨文化教学。中西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差异可以对交流交际的内容和过程造成理解和沟通上的障碍,所以在听说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二、校内活动

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不能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目前的高职高专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资源都非常的有限,要想实现语言教学的“小班化”难度是相当大的。由此,对于高度依赖模拟和操练、实践性非常强的听说课程来讲,大课堂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英语听说技能训练的要求,所以课外语言活动的积极开展以及校内资源的充分调动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不仅给给学生提供了全面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了他们的语言学习兴趣同时也通过具体的操作锤炼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交流交际能力。当然,课外英语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规划,设置的活动要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语言水平,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英语活动。针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笔者认为可行的校内课外英语活动有:定期开展各项听说竞赛、长期设立英语沙龙、英语角等交流平台。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赛、英语短剧演出等活动的定期开展可以很好地调动参与者的语言学习兴趣,并在准备和竞赛的过程中提升语言的感觉和应用能力。同时,英语角和英语沙龙也是最普遍和最具有学生基础的语言学习“第二课堂”形式。通过访谈、讲座、对话、游戏等方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相当高的高度,在这些轻松的氛围中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本质属性得以还原,同时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强化。

同时高职高专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实验实训基地来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本院规模较大的英语实训中心为“英语村”,是英语仿真学习小社区,主要通过餐饮服务、旅游介绍、海关通关、公司商务往来业务交流、酒店住宿服务、公司面试和超市购物七个主题,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语言情感、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英语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提高同步进行,还大大提高了一体化教室的使用率,扎实推进实践技能教学,加强课外实践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

三、校外资源

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样也不能忽视校外资源的利用。众所周知,高职高专办学特点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注重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英语听说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实践基地。利用实习实训的时间走出校门到生产工作的第一线去体验、感受并亲自参与各种语言交流交际活动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听说的课堂教学使用的教材具有普遍性、一般化的特点,然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表达和应用的侧重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通过到生产第一线的观摩和实践,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语言技能要求会有更清楚的认知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除了学校实验实训基地的实践实习活动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涉外活动。以笔者学校所在地嘉兴为例,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促成了其与外资外商的紧密联系,由此各类类似展销会、商务论坛等涉外的商务活动频繁开展。学生以接待员的身份参与到这类涉外活动通过与外商的交流既开阔了视野也锻炼的自身的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宝建东.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 疯狂英语:教师版.( 6):21-22

2.李庆新 李莉. 听说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09(4):137-138

3.赵云清.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J].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5):103-104

篇3: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有效策略

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有效策略

社会全球化给商业经济带采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用英语沟通便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就如何培养商务英语听说能力,从勇气的重要性、模仿的必要性、听说的相互性、语言环境及持之以恒的操练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商务英语听说培养方面提供有效的策略.

作 者:杜爱莲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外语系,河北,衡水053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48) 分类号:H3 关键词:商务英语听说   语音语调   听说结合   语言环境  

篇4:旅游英语专业听说能力培养探微

旅游英语专业听说能力培养探微

文章探讨了根据旅游英语专业的特性,旅游英语教学的目标与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中心,注重本专业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结合基础英语训练以及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出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作 者:胡静 梁毅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100037 刊 名:现代企业文化 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年,卷(期):2008 “”(14) 分类号:H3 关键词:旅游英语   英语教学   听说能力  

篇5:侧重听说能力,培养交际意识

侧重听说能力,培养交际意识

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尤其是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学。因此,英语课应该是技能课和实践课,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用英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学习动机,才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从而大大地促进学习。

一、听是进行交际的前提

要学会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只有身临其境,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听的训练,使其不但听见,而且听懂。我在课上做到: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同时用我的表情、手、臂、脚的动作,以及身边所有可用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我所说的话和我的意图。

在上四年级的第一节课时,我做了以下尝试:上课铃响了,我精神饱满的走入教室,以笑容面对学生,以丰富的表情开始上课。“Hello! 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 My name is Lily Liu.”同时把我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学生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我在做自我介绍。我继续说:“You can call me Miss Liu.刘老师Miss Liu, 刘老师,understand? 明白吗?”学生点点头,“Please read after me, 跟我读,Miss Liu.”通过我的动作和一点中文提示,学生听懂了我所说的话,并说出了第一个英语单词。“OK!”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再次自我介绍说:“Hello! I am Miss Liu.”重复几遍之后,我鼓励学生尝试介绍自己,一个、两个……学生活跃起来,融入到课堂教学里来,这对他们来说,既新鲜刺激,又简单上口。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之后,我点名并伴以手势(双手掌心向上)说,“……, stanp up, please.”“Hello! ……”引导他回答,“Hello! Miss Liu.”然后示意他坐下,并说:“Sit down, please.”接着我就和学生探讨了为什么学英语以及英语应该怎样学等问题,使学生明白了学习英语的必要性、重要性。最后让他们欣赏了英语歌曲《ABC song》。学生在新奇的学习氛围中,“洗”了一遍耳朵,他们感觉到英语并不难学。他们在第一节英语课上,就听懂了老师讲的大部分内容,和老师配合得很好,从而产生了成功的喜悦,使今后的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以后的每节课前,我都认真准备。而且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解、操练,并利用实物、图片、投影、录音等直观手段,给学生以启发,使他们在视觉、听觉方面得到统一,帮助他们理解,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掌握新知识。

二、说是进行交际的关键

许多专家早以认为,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在学习外语的第一天就须进行。因为只有能

[1] [2] [3]

篇6: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尝试

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尝试

[作者]  田进英

[内容]

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

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

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

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要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

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长期

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局限于语法翻译法,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片面地追求卷面成绩,

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听和说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思想的交际过

程,听是理解和吸收信息,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英语听说

能力的提高应是同步的,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把学习和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

尽量加大语言信息刺激量,创设良好的语境,在搞好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同时,在课堂

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在交际中学英语。为此目的,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

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坚持课前三分钟的FreeTalk。

FreeTalk(自由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充分

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学生

们自拟话题,谈及了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地区气候和小故事等。

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且使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

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FreTalk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听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本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教

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开始阶段,授课时放慢讲英语的速度,而且重复所述内,用简易

的同义词或短语解释词义,用不同的句型转换同一意思的句子,用简单的句子解释段落意思,

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渐进,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这样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

求知欲,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例如在《TheEmperor'sNewClothes》

一课“Onceuponatimetherewasanem-peror”一句的教学

中,笔者用英语说:pleaseunder-line“onceuponatime”.I

tisasetphraseusedinstory.I'msurethatyoua

llearneditwhenyouwerejuniormiddleschool

students.Canyouuseanyotherphrasesinstea

d?等等。

三、利用电化教具,突出听说训练。

使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色彩鲜艳的幻灯片和录相带,不但能够引起学

生的兴趣和注意,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使他们不必借助翻

译,通过视听,就通达到理解语言内容的目的。笔者在教《TheRuleBreaker》

一课时,根据课文改写录制了配乐录音,并制作了五张彩色幻灯片。形象生动有趣的彩色画

面及优美的音乐配音,自然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画

面上的一系列动作使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印象,学生不仅理解得快,上口也很快。在学生

>听懂录音的情况下,笔者就课文梗概提问。最后让学生上讲台,借助幻灯片简要地复述课文。

这样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使学生听其音,见其形,明

其意。语言和形象两者同时作用于大脑,使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了

学生的整个身心系统的机能,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让学生参与表演教学。

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听说过程是一个理解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

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

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生们在“真”实情景中,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

活结合起来。例如,在结束《BorowingaDonkey》一课的教学时,笔者依据

课文内容将课文改成短剧,创设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们戴上自制的面具,分别饰

演借驻的人(Nareddin)、不受欢迎的妇人(anunwelcomewoman)

和小毛驴(adonkey)及旁白人员,随着学生们神情动作的再现,既加深了学生对课

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学生们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促使多

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助于英语词汇和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学生们尝到了成功的甜头,积极

性自然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交际习惯也在表演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五、强化听写方面的练习。

听写是要求将有声的课文材料转化成文字材料,它贯穿了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经常把课文的主要段落和课文的中心大意作为学生听写的主要内容。目的是训练学生运

用听的能力,完整地理解一篇短文,并使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把不同的词汇和句型结

构应用到同一内容中去,使所学的语言易记易用。通过听写,学生的听力、发音、语法、拼

写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并迅速落

笔的快速反应能力。

总之,要达到大纲要求,改变目前英语教学的落后状况,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听说能力

的培养,把英语课上成名符其实的英语实践课,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使学生

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为积极的投入者。

篇7:毕业论文:加强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加强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摘  要:听和说是人的1种生理、心理活动,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1种语文能力。同时,听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对听话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方面: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学会听音辨调,并区分内容主次,理清头绪。更要理解对方话语中深层次的含义,在听时,以语言和姿态做出适当反应。而说话能力培养方面,要教会学生,在准确的发音以及运用合适的音调的基础上传达信息,同时在头脑中适当地组织要表达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进行灵活运用。并用表情、姿态等加以辅助。方法多种多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非朝夕,关键要在情境中培养学生听和说的兴趣,利用创新思想,采用各种方面,真正使听说产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

关键词:听话   说话   听说能力

Abstrac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s a kind of physiology, psych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peoples, is a kind of Chinese ability that modern social everybody must possess. Meanwhile, it is said the development of ability can be promoted and read the development which is written ability too. There are a lot of aspects to the cultivation of listening ability: First of all, should concentrate attention, learn to listen to the sound to distinguish and adjust, distinguish content primary and secondary, put the main threads in order. It while hearing, make the proper response with the language and posture to understand the other sides profound meaning in words even more. For the aspect of training speaking ability, the teacher should teach students to transmit in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accurate pronunciation and suitable tone of appl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ent that the tissue should be expressed in the head properly, be used flexib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ccasion and target And assist or embellish with expression, posture, etc. Method varied, cultivation for communication of ability is too daily, the key is it trains students interest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mong situation through innovative thought, and really mak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o produce interaction through various kinds of method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communication level.

Key words: Obedient   Speak   Hear of ability

篇8: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尝试

加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尝试

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要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局限于语法翻译法,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片面地追求卷面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听和说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思想的交际过程,听是理解和吸收信息,说是表达和传递信息。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应是同步的,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把学习和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加大语言信息刺激量,创设良好的语境,在搞好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训练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在交际中学英语。为此目的,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坚持课前三分钟的FreeTalk。

FreeTalk(自由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在这项训练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学生们自拟话题,谈及了校园生活,英语学习,个人轶事,班级活动,地区气候和小故事等。

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而且使学生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FreTalk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听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本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开始阶段,授课时放慢讲英语的速度,而且重复所述内,用简易的同义词或短语解释词义,用不同的句型转换同一意思的句子,用简单的句子解释段落意思,然后逐步加深,循序渐进,尽量避免用汉语讲述。这样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例如在《TheEmperor'sNewClothes》一课“Onceuponatimetherewasanem-peror”一句的教学中,笔者用英语说:pleaseunder-line“onceuponatime”.Itisasetphraseusedinstory.I'msurethatyouallearneditwhenyouwerejuniormiddleschoolstudents.Canyouuseanyotherphrasesinstead?等等。

三、利用电化教具,突出听说训练。

使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色彩鲜艳的幻灯片和录相带,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他们能够专

[1] [2]

篇9:浅谈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这也符合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在分析了听说能力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具体的实践方法.

作 者:王爽 赫妍 鲁楠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外语部英语教研室,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2 关键词:听说能力   关系   培养  

篇10: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思考的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思考的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学习能力。也为了提升英语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学形式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对教学现状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求。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为了有效的提升大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应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说能力;问题;策略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对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高校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通过对校园网和多媒体等网络资源的充分应用,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课堂内容的展示,并实现直观的教学。

1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应该转变学生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参与的力度,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呈现出英语听说能力差的情况,与当前的教学形式和学生整体的发展没有实现统一。所以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呈现出听不懂的现象,无法实现正常的沟通和交流,不符合当前教学发展的现状,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1]。

2造成大学英语听说能力差的原因

2.1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薄弱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存在着语音薄弱和对语法掌握程度不足的情况,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解决,以便找出造成英语基础薄弱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对英语的语法和发音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导致学生的口语能力差,不能实现日常的口语交流。由于学生的英语发音不准和英语语义辨别能力差,所以对日常的语境无法实现对句意和段落的理解。同时,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也会造成学生的英语发音情况薄弱,有些同学由于害怕说错,出现不敢进行英语对话的情况。长此以往,就会对整个英语口语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英语教学效果。其次,是由于学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程度不足,在英语写作中,学生可以有对用词进行合理的选择,根据学过的英语单词,来代替对生疏词汇的理解,在英语听力训练中,无法实现对生疏词汇的使用。最后,在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上,大学的英语课堂无法满足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导致学生对英语语境无法进行充分的理解,很多同学即使能够读懂词汇的意思,但是却无法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2]。

2.2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学习中,应该对收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实现对英语语法的理解。相关专家通过对当前的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进行了解,发现学生在英语听说的过程中,其心理因素和听力理解因素都对英语听力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学生的心理因素和理解因素较差,对英语的学习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焦虑和紧张现象的出现,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理解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所以,学生在听说过程中,一旦产生口语问题,就会造成学生情绪紧张现象的产生。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听说效果。所以,学生的口语表达效果不好,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形成恶性循环现象的产生,对口语听说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

2.3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听说技巧

在现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受到了英语学习的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会面对不同种类的英语教材,题材和类型要求的不同,导致对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学生对语法和句意进行充分的掌握。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习惯对语义进行逐字逐句的练习,或者过分对重难点句式进行纠结,而没有实现对整体的句意进行充分的掌握和理解。另外,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英语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受母语的影响较为严重,在英语句法构成的形式上,无法用英语思维进行充分的利用,因此,造成信息漏听和听说能力反应慢现象的产生。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完全采用记忆力的方式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没有采用做笔记的形式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4]。

2.4教学方式呈现单一性

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模式还处于传统教学的形式,教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教师管理的地位,无法实现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并且,教师把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词汇的讲解上和语法剖析上,对英语口语的实践应用能力理解的情况不好。所以,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另外,当前的大学英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地融到到课堂教学中来,对思考问题和观点的表达积极性不高,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由于英语的课时有限,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少,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出现一定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5]。

3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

3.1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成绩提高的有效动力,所以,在现实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于英语口语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大部分的英语学习还处于读写能力上,对口语的学习形式没有做好充分的了解,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口语学习会产生畏惧的心理,无法提升口语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打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鼓励学生慢慢练习,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进步。同时,还要告诉学生以正确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加强对口语的练习,并且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不懂得问题,及时向老师询问,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以真诚面对学生[6]。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学习的现状进行听力学习材料的选取,坚持稳中求实的原则,进行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应该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减少学生在听力学生中产生的压力。在教学工作实施前,应该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和教学形式和教学安排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征求学生的学习建议,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所以,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容,对课堂内容进行设计,并选取适宜的材料,建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提升[7]。

3.2加强英语听力训练

在进行英语听说能力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才能对英语学习中的各种方法进行充分的理解,进而来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常见的技巧表现为: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预测能力,对英语学习中的语音信息进行充分的掌握,并且对发生的未知信息能够做出规划和分析,并且做出系统的判断。通过让学生听英语录音的形式,对英语的语境和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实现预测。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捕捉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的能力,并且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随手笔记的记录。要使学生明确在听力学习中,不必对整个句子进行充分的理解,主要抓住重要信息,就会实现对句子的理解。通常在句子的组成中,主要是由名词、数次和动词组成,学生应该对这些语义进行充分的理解,着重强调发音和语气的运用,教会学生了解到,句子中的重要信息大多都是体现在主题句中,帮助学生养成在听力中做笔记的情况,并且要求学生要把所有的记忆力都应该放在听力练习的内容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要知道学生在听力过程中,要进行泛听。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对学生的听力能力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另外,泛听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情况,可以采用听音乐和观看英语影片的形式,在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学生能够对不同的口音和年龄进行充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进而来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所以泛听需要符合学生学习的现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8]。

3.3增强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

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根据英语所传达的重要信息,对大脑储备的语音、词汇和文化背景等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解。当有英语新信息进入到大脑中时,学生应该对进入的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理解,实现组合和推理,促进大脑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处理,促进相关信息的互相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应该建立听说能力的目标,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对语音、词汇和文化背景的理解。首先,要对英语口语的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充分的进行了解,以便纠正学生在口语中的错误发音,对容易混淆的词汇和概念加强区分各理解,利用相关的听力材料进行专业的练习,以便加强语法知识,让学生能够明确在听说过程中对于生僻词的理解。另外,鼓励学生对于不懂得生僻词提出来,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来为稳定学生的情绪。此外,随着英语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在语言学习中不能忽视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并且文章的背景可以会涉及到各种外国文化的背景。需要学生对国外背景文化进行充分的掌握,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背景的理解,以便排除在英语学习中面临的问题。所以,应该加强学生博览群书的能力,对英美国家的各种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掌握,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加对跨国文化敏感的程度。并且要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对知识进行直观和系统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以便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充分掌握,电视节目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措施[9]。

3.4营造英语口语学习的氛围

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存在着课时少的情况,削弱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语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英语学习氛围的营造。所以在英语口语学习中,首先应该注意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在生活中尽量多用英语进行交流,对于不太熟悉的词汇也要试着去说;在晚上睡觉时,也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在进行体育时,也就可以尝试运用体育用语;在食堂吃饭时,对各种食物也应该尽量运用英语语法。其次,还应该利用多媒体等形式,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英语广播的收听,通过英语杂志和报刊等形式来进行英语信息的获取,扩大学习英语的知识面。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形式来进行资料和交流形式的获取,这种方式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实现了学生进行英文资料的主动获取,促进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在这样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了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各高校还应该加强对英语资源获取的能力,引导学生去看英语相关的电视节目,为学生的节目观看提供便利的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外语选修课,全面的提高英语学习水平[10]。

4结语

提升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也面临艰巨的任务。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来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英语知识的积累,提高辨别词汇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英语词汇中的语义,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张善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3]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4]彭梅.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篇11:教学模式下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论文

教学模式下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论文

1日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有待加强的原因

1.1学校日语专业的师资力量存在不足

在各大高校纷纷扩招的影响下,学校的学生人数居高不下,而师资力量又难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学生人数,因而学校便采取大班授课制。日语教师由于受到学生人数及大班教学条件等的限制,因而只得采取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台上对词语拼写、短语结构及意义、语法表现、造句以及课文翻译等内容进行讲解,而学生只能在台下被动接受,难以对自身的听说能力的进行有效锻炼。在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法知识,但其听力与口语交际能力较为薄弱。此外,进行大班制授课的教室也采用了传统的讲座式的课堂设置,再加上容纳了较多的学生,因而不利于分组讨论等常用的口语教学形式的开展。

1.2未能科学合理设置日语课程

学校在设置日语课程时,应当与学校整体教学任务进行紧密相连,两者在课程的设置,选用的教材及教学时间等方面均是统一的。在一般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中,设置的听说课时通常为每周四个,而要想在这四个有限的课时中完成规定的听说教学任务,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考虑到教学时间紧迫,教师通常采用学生听内容、教师对答案的教学模式,不但缺乏足够的时间对学生开展听力策略方面的锻炼与培养,而且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说的训练。

1.3日语教材缺乏足够的创新

当前,日语受到的关注度仍低于英语,因而在教材编写等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日语教材更新力度不强,在书店里难以找到新颖、适宜的教材;另一方面,以往的日语教材内容不够生动、有趣,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由于使用这种陈旧的教材,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感到单调枯燥,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失去对日语的兴趣,更别说实现听说能力的提高了。

1.4受到了影视教育的不利影响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在此形势下,各高等院校之间也以学生考试通过率以及成绩来作为衡量自身办学能力的基准。②现阶段,众多学校的日语教学目标主要为通过一、二级,教师希望通过采取强化试题的训练模式来使学生通过这些能力考试。因此在实际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与考试中听力测试部分相同的听力训练,这便在无形当中将日语听力课变成了为考试服务的听力测试课堂。这种单纯追求短期效应的教学模式,从本质上与日语听力教学规律相违背,对日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的有效提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促进日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

2.1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

有人类语言学家曾说过,语言与环境存在着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在语言的理解中,语言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日语专业学生处于非目标语的环境中,其在日语听力及口语学习中缺乏自然的语境。基于此,日语教师就应当努力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调动眼睛、耳朵、嘴巴等各个器官,通过对各方面有利信息进行捕捉,从而促进自身提说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定期在课堂前开展演讲活动,让学生编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前,学生在讲台进行抽签,并根据抽中的题目开展会话练习或是即兴演讲。此时,在台下听讲的学生由于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因而为高度集中精力去认真倾听台上的同学说了什么,而演讲的同学则要在短时间内组织好语言将内容表述出来。演讲结束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表述的内容做出相应的点评。只要坚持下来,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质的飞跃。除开展演讲活动外,教师还可采取以下方法来为学生创设出语言环境,其一,选择内容新颖、发音清晰的NHK新闻作为学生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做好笔记,随后教师再对新闻中的生词进行解释,并向学生提问新闻讲了什么内容;其二,挑选难度适宜,且适合配音的日剧让学生练习日语配音。配音练习为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高度集中注意力,自始至终处于兴奋与好奇的状态中。在配音这一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日语表达及运用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2.2采取先写后说的教学模式

在非目标语环境中,为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语篇生成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教师可采取先写后说这一有效途径。写作与口头表达相同,其同样包含构思、转换及执行三个阶段。其中,构思阶段指的是作者首先在头脑中形成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转换阶段指选择将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形式,执行阶段则是指作者将头脑中产生的语言信息转换成为文字符号的形式,并对其加工与润色,最后成型。口头话语与笔头话语技能迁移的可能性主要由话语输出过程存在的相似性决定。写作相比于口头话语输出,不受到时间的严格限制,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具备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对语言表达进行精心策划,从而让所有学生均有勇气与自信开口说日语。

2.3将日语听说教学活动充分延长至课外

人们获得的所有知识在初始时均属于陈述性的知识,而我们能将语言快速输出,进行流利的交谈,其原因便是将陈述性语言知识有效转换为了自动化或程序性语言知识。我国有关学者认为,要想实现此种知识的转换,就需要开展相应的练习。除此之外,口语的流利程度还受到语言输入以及语言练习的数量、质量、类型、焦点等的影响。其中,语言练习的数量指花在分辨并产出第二语言上的时间总量,语言练习质量是指学生在参与各项练习中的投入程度,语言练习类型指的是学生开展的各项练习活动,语言练习焦点则指的是学生在语言练习过程中对语言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控制、注意或强调等。在有限的课堂上,是难以将上述问题全部进行解决的,而作为课堂学习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课外学习可进一步升华学生所学的知识,因而将教学活动充分延长至课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开展日语教学,尤其是听说教学过程中,应加大日语角、演讲等课外学习形式的开展力度,在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的基础上,对其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充分巩固,从而提高学生日语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采用磁带跟踪课外学习模式,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组长将自己所在组的对话练习录下来,教师便可根据这些录音材料对学生的日语发音有一个全面掌握,并据此对学生比较典型的发音及表达错误等进行及时纠正。

2.4采用多样化的听力教学方式

传统的听力课程通常会重视听力的结果,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经过教育工作者的实践研究,提出集中听力教学法,本文借鉴及策略的听力教学法进行分析研究。在听力策略理论中,比较重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和情感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和自我约束管理等内容。认知策略指的是所有可以帮助理解的策略和方法。充分利用这些策略可以在课堂上根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提前预习新单词,预测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和话题,以便为听力练习做好准备。其次,在播放听力材料1~2遍之后,让学生选择答案。针对出现不同答案的现象,可以让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并进行讨论和比较,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就会形成一定的听力目标和计划,教师将听力材料重复播放,直至学生听到正确答案为止。再次,教师进行总结。教师需要对听力中出现的重点进行讲解,例如可以对语音省略的现象,解决问题的关键词句以及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并熟练掌握。以便在以后的听力练习中能够及时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日交流的日益频繁,为社会培养出具备熟练运用日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日语专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而日语应用能力的核心即为听说能力,因此,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的听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已迫在眉睫。作为日语教师,我们必须加快听说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步伐,充分促进学生日语听说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听说能力培养必要引导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教学模式下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论文

2.大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3.小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

4.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5.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论文

6.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培养论文

7.如何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8.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

9.高中物理能力培养教学探讨 论文

10.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论文

下载word文档
《听说能力培养必要引导探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