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循简介
“wakjn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卢循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卢循简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卢循简介
卢循起义
东晋元兴元年(4)至义熙七年(4),卢循领导的反抗东晋王朝的农民起义战争。
卢循,孙恩妹夫,参加孙恩起义。元兴元年三月,孙恩投海自尽后,卢循率义军余部数千人继续坚持斗争。桓玄攻进建康执掌东晋朝权后,为安抚浙东,以卢循为永嘉太守。卢表面受令,暗自扩展势力。五月,卢循入东阳(今浙江金华),被刘裕击败。元兴二年,卢循派徐道覆率军进攻东阳、永嘉(今浙江温州),被东晋建武将军刘裕击败,由海道南撤。三年十月,卢循攻克番禺(今广州市)、始兴(今广东韶关西南),自称平南将军,摄广州事。刘裕平桓玄之乱后控扼东晋朝政,于义熙元年(4)四月,任命卢循为广州刺史,卢循姐夫徐道覆为始兴相。义熙六年(4)春,卢循和徐道覆乘刘裕北伐南燕,后方空虚之机,实施北征。率军在始兴会合,然后分东西二路北上,进入湘州(治今长沙)与江州(治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南)诸郡,一路势如破竹,擒斩镇南将军何无忌,大败荆州刺史刘道规和豫州刺史刘毅等。义军10余万,声威大震。徐道覆力主东进,卢循犹豫数日才勉强同意,遂自桑落洲(今江西九江东北)进抵淮口(今江苏南京西北秦淮河口),逼近兵力不过数千的建康,城内人心震恐,内外戒严。刘裕闻讯,自北伐前线急返京师,部署防卫。卢循优柔寡断,贻误战机,义军兵临建康近两月,兵疲粮乏;被迫于七月初南还寻阳。十二月,被刘裕追及,大破于大雷(今安徽望江)、左里(今江西都昌西北左蠡山下),被迫转而南向始兴、番禺撤退。义熙七年二月,晋将孟怀玉攻破始兴,义军骁将徐道覆战死。卢循率余部至番禺,但该城已为刘裕部将孙处由海道袭取,遂于四月退至交州(今越南北宁省仙游东),遭火攻兵败,投水自杀,起义失败。
点评:此次起义失败在于卢循优柔寡断,屡次贻误战机,最终导致失败。
篇2:卢象昇简介
卢象昇
(1600~1638) 明末抗清大臣。字建斗,号九台,又字斗瞻、介瞻。江苏宜兴人。祖父为知县,父为秀才。象昇幼时潜心经史,喜习骑射。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迁大名知府、大名道。崇祯二年(1629)募兵保卫京师(今北京),镇压农民起义。三年进右参政兼副使,四年进按察使。崇祯七年以军功进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任职期间备兵设屯,扼要设防,屡向朝廷奏请进剿农民起义军,很受器重。治军严刻,抚循有方,用兵以凌厉凶狠见长,屡获战绩。八年升任巡抚,总理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五省军务,多次攻围堵剿农民起义军。九年,清军攻入喜峰口,他再度率师进驻京畿,旋改总督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山西军务。抵任后,巡阅边关要地,修台筑墩,严明军纪,操练兵马;又兴军屯,复鼓铸,整顿吏治,增强抗击清军的作战能力,使清军数年不敢进犯。十年,以兵部左侍郎衔,任各镇援兵总督。十一年九月,清兵逼近京师,他受命督师,以兵部尚书秉尚方剑,驻兵昌平。四日平台召对时,向崇祯皇帝陈明抗清大义,力主抗战,但以为官直言和坚持抗清,遭宦官高起潜、兵部尚书杨嗣昌等主和派嫉恨,虽名为督天下兵,实辖兵员尚不及两万。又由于杨嗣昌等人多方牵制,抗清战争难以取胜。后因崇祯帝听信谗言而被去职,以侍郎视事,手下仅有疲卒五千,乏食空腹,哀呼莫应。十二月十一日,在河北巨鹿身陷数万清兵之围,临危不惧,激战三日,壮烈战死。著作有《忠肃集》、《卢象昇疏牍》传世。
篇3:卢作孚简介
卢作孚
(1893~1952) 航运业实业家。1893年年4月14日(清光绪十九年二月二十八)生于四川合川县小商人家庭。自学成才。
19加入同盟会,投身于辛亥革命运动。之后从事教育、新闻工作。19以后任成都《群报》、《川报》记者、编辑和主笔,并为少年中国学会会员。19任川南永宁道尹公署教育科长。1924年在成都创办通俗教育馆。1925年起,卢作孚由文教转入实业,在合川县集资创设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办轮船航运和水电厂,任总经理。1927年任嘉陵江三峡峡防团务局局长,并于北碚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和民众教育工作。翌年组设北川铁路公司,以及石印社、织布厂、图书馆、报馆、民众学校等。1931年,民生轮船公司迁重庆,营业获得巨大发展。抗日战争时有轮船一百多艘,卢作孚成为全国著名的航运业实业家。
抗战初期,卢作孚积极组织民生轮船公司抢运沿海工业设备及物资,对工业内迁作出很大贡献。战时他以民生公司名义投资于钢铁、机器、纺织、金融等业,任天府煤矿、渝鑫钢铁厂及川康殖业银行等董事长、总经理。1944年9月为中国出席国际通商会议代表。抗战胜利后,卢作孚任全国船舶调配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川江航运。同时开始经营远洋运输。1946年秋去加拿大借款造船,1948年去台湾视察民生公司业务。后移居香港。1950年6月回到北京,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52年2月8日逝世于重庆。
篇4:卢志强简介
卢志强
姓名:卢志强
性别:男
年龄:50
出生地:山东威海
学历: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系)
主要公司:中国泛海集团 (没有网站)
公司总部:北京
第一次上市:深圳——000046光彩建设(10月)
主要行业:金融,房地产
资产:1.45亿美元(1.45亿美元)
今年卢志强把一家证券公司收到泛海集团旗下,泛海集团还是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600016)的主要股东,同时拥有一家保险公司。为人低调的卢志强是全国政协委员。他从家乡开始从事房地产开发,现在已经延伸到一些其他的省市。
篇5:卢跃刚简介
卢跃刚
卢跃刚 1961年生,四川人。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辛未水患》《长江三峡:中国的史诗》《春天里的神话》《在底层》等。
篇6:卢永根简介
卢永根简介
他是87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作物遗传学家。一辈子研究学术,保存了华南地区最大的野生水稻基因库。
他是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的老校长。间,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鞠躬尽瘁,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他是一位有着68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3月,他撑着孱弱病躯,把一生积蓄880多万元,一笔又一笔地转入华农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这是华农建校1来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他,是卢永根。他无数次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无论是一帆风顺的日子,还是身处逆境的时刻,始终坚信,要把一生献给祖国!
卢永根院士。
近乎苛刻的节约
毫无保留捐出毕生积蓄
记者到华农采访时,是9月6日下午3点。在农学院8楼,我们推开了卢永根办公室的门,房内的办公设施非常简单,办公桌上的日历恰好翻到了去年9月6日。卢永根的同事们介绍,在那以后,他生病住院了。
同事们说,在入院治疗前,卢永根几乎每天最早来到办公室,忙碌地回复邮件,拿起放大镜读书、看论文。一到中午,他就拎着一个铁饭盒,叮叮咚咚地走到莘园饭堂,和学生一起排队,打上两份饭。每份饭有一个荤菜、一个素菜和二两饭。在饭堂吃完,卢永根再将剩下的一份饭带回家给老伴徐雪宾。
华农师生再次见到卢永根,是在今年3月。当时,他撑着孱弱病躯,在徐雪宾的陪伴下,把一生积蓄880多万元,一笔又一笔地转入华农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
卢永根到银行捐款现场。
卢永根叮嘱说,这笔捐款要用于奖励农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嘉奖忠诚于教学科研的教师,资助农业领域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前来讲学交流。
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很多人不知道,在卢老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卢永根的学生、华农农学院副教授刘桂富说,卢永根厉行节约,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他还在楼顶‘耕田’种菜,自给自足,尽量少买菜少花钱”。
8月,卢永根(左二)在福建省尤溪县考察再生稻。
前几年,他的同事学生看到卢永根年纪大了,建议请个保姆,有个照应,出门叫上学校配的专车,保障安全。一听这建议,夫妇俩直摇头,继续“我行我素”:卢老背个挎包、头戴遮阳帽,缓缓步行到公交站坐公车,一旦遇上大雨,就摞起裤腿,趟着雨水回家;徐雪宾则踩着一辆28寸凤凰单车,车铃叮叮当当,响彻华农校道。这也成为华农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卢永根为何要捐出毕生积蓄?对记者的疑问,刘桂富说,卢老年轻时的经历,或许能很好地解释他现在做出的决定。
纪念恩师
女儿取名“红丁”
卢永根祖籍广州花都,1930年出生于香港一个中产家庭。1941年,就在卢永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香港沦陷,卢永根被父亲送回乡下避难。在乡下时,卢永根亲眼目睹日军凶残,也体会到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他的民族意识也开始觉醒。在乡下待了将近两年之后,卢永根返回香港读中学。此时,卢永根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老师,受其影响和教育,他在全国解放前夕加入了香港的中共地下党。当时,卢永根年仅19岁。
卢永根很快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回到内地,到私立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迎接广州解放。年轻时的学习和革命经历,让卢永根不断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50年,卢永根(左)与胡景钊在岭南大学北校门码头。
正是在广州,卢永根初为人父。1959年,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产房,卢永根的女儿出生了。夫妇俩共同商议后,决定给襁褓中的女儿取名“红丁”,以纪念恩师丁颖。
丁颖比卢永根年长40多岁,但丁颖与卢永根的“忘年交”一直是学界佳话:丁颖是卢永根的恩师,是他学术上的领路人;在卢永根的鼓励和支持下,1956年丁颖以68岁高龄加入共产党,这在当时广州地区高级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极大反响。
卢永根学生、华农农学院教授刘向东回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两校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今华农前身),丁颖任院长,卢永根是首届学生。学术上,卢永根也紧跟丁颖的步伐,传承学术思想:他继承了丁颖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后来逐渐扩充到一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1963年8月,卢永根(左四)随丁颖(左三)在宁夏引黄灌区考察水稻。
“这些特殊经历,使卢老坚定信念、坚定信仰,保持了共产党员的良好习惯。”华农农学院副院长孔琴说,在卢老的要求下,作物遗传育种系党支部有一个严格规定,所有党员每月按时缴交现金党费、过组织生活。
住院后,卢永根还主动向农学院党委申请成立病房临时党支部,所有党员每月按时足额缴交现金党费、过组织生活。今年3月,“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成立,每月支部成员把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华农科研最新动态带到他的病床前。
践行诺言
“卢永根精神”令人敬仰
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他不选择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原因,卢永根坚定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团队在田间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是的,这就是一位农业科学家的赤诚之心、家国情怀。借助国外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卢永根发挥“拿来主义”,大刀阔斧改革,推动了华农的跨越式发展。
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上任之初,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专访时,他谈到自己的党员、校长、教授三个角色关系时表示,要坚持“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的原则。
华农原校办主任卢吉祥表示,担任校长期间,卢老顶住压力,破格晋升“华南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1987年的华农的人事改革成为全国关注焦点: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以人才断层困局,破论资排辈风气。如今,这些当年破格晋升的青年才俊,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温思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战役中的科研英雄辛朝安、华农原校长骆世明、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泰岭等,分别成长为政界、学界的优秀人才。
,卢永根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在那些难以被人看见的日日夜夜,他逐步为学校长远发展铺就了道路。”当年被破格晋升的华农原校长骆世明深有感触地说。
这些年,即便头上有多个“光环”,卢永根依然保持“布衣院士”的赤诚底色,保持科学家的求真求知热情和深沉家国情怀,指导学生读书,看论文,整理著述。
华农校长陈晓阳感慨地说,这就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科学家和教育家应有的品质、责任和担当!
近日,华农师生和校友在得知卢永根的感人事迹后,深深被卢永根的高尚品格所感动。无数校友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留言:“向卢永根院士和其夫人徐雪宾教授致敬!”
时代楷模人物卢永根同志伟大事迹心得青少年素材<二>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迎接学校110周年校庆之际,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结合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 10月19日晚上,学校在丁颖礼堂举行了学习“最美奋斗者”卢永根先进事迹报告会,并在教三、教五、教六设立分会场。全体辅导员、全体学生党员40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卢永根夫人徐雪宾教授、女儿卢红丁女士出席了现场。本次活动“学一位先进”是“六个一”教育计划的一次实践。
校党委副书记钟仰进在讲话中强调,卢永根院士夫妇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崇高的家国情怀和严谨的求实作风,践行了把一切奉献给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初心。希望大家通过对他们先进事迹的学习,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内化为自觉行动,发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品格,争当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党林夕以《七十载党龄的院士情怀 永不褪色的坚定信仰》为题,深情讲述了“最美奋斗者”卢永根院士的先进事迹。她带领大家回顾了那次令全校上下感动不已的捐款,由此介绍卢永根院士胸怀党和国家、追求科学与真理、低调朴实的一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党林夕说道:“卢院士用毕生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老共产党人的入党初心,虽然卢院士已经离开我们了,但他永远是激励我们年轻一代在新时代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榜样力量!”
原农学院党委书记、“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书记张展基回忆了与卢院士的交往,讲述了卢永根院士对党忠诚、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感人故事。张展基总结道,卢永根院士一直坚守着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党的干部的初心、农业科学家的初心和高校教师的初心,共产党员、人民教师卢永根院士将永远在华农人心中。
卢永根院士生前秘书、农学院赵杏娟跟随卢院士二十余年,她从治学严谨、公私分明、勤俭节约、学习不辍、学农爱农和扶贫济困等六个方面,回忆卢院士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件小事,无一不体现着布衣院士崇高的品格,令在场的党员感动不已。
报告会结束前,大家一同观赏了迎新晚会上讲述卢院士事迹的节目《大爱芬芳》。
会上同时发放了主题教育读本《“最美奋斗者”卢永根的初心故事》,该读本选编了卢院士生前十三个小故事,体现了他一心向党、一生爱国的崇高品格,将激励广大党员在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中坚守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
不少师生党员听完报告会深受感动和震撼,有学生感慨道:“听完报告会,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才是布衣院士,什么样的精神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卢院士艰苦朴素,一心为党为人民为科研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园艺学院辅导员庄碧云表示:“虽然已经听了很多次卢院士的事迹,但是今天的卢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依然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无数次为之潸然泪下。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定当将卢院士的事迹讲给一代代的学生听,传承院士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德树人,强农兴农。”
2019时代楷模人物卢永根同志伟大事迹心得青少年素材<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学习宣传我校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5月24日,我校960多名研究生党员在丁颖礼堂参加了卢永根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蔡秀娟主持。
农学院党委书记张展基,卢永根同志指导的博士、农学院教授刘向东,卢永根同志的秘书赵杏娟老师等三位同志结合他们与卢永根同志交往的经历,分别作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所知道的卢永根》、《我的老师卢永根》、《讲好卢院士故事,发扬卢院士精神》的宣讲报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卢永根同志的先进事迹,向研究生党员展示了卢永根同志忠贞爱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艰苦朴素、淡泊名利的优秀品德,甘为人梯、提携后学的大家风范。
当天,现场师生还倾情朗诵了配乐诗《大爱芬芳——致敬卢永根院士》,展现了卢永根同志的感人事迹,歌颂卢院士高尚品格,抒发了“芳华不老,高山仰止”的敬仰之情,并号召全体研究生向卢永根同志学习。“人称您为布衣院士,您是党的脊梁,国的栋梁,您的初心是为人民,心系教育,心怀华农。院士之风浩浩荡荡。永不停步,奋斗不息!”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在丁颖礼堂内回响,满怀感情的诗句令在场师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卢永根同志的先进事迹让现场研究生党员深受感动。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党员吴江南说:“经过这一次精神洗礼,深刻地体会到了卢永根院士精神,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做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
研工部号召,研究生党员应继续深入学习卢永根同志的先进典型事迹和可贵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篇7:卢永根简介
卢永根简介
一名老科学家,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意义。
罹患重症的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前校长卢永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
因患重病,87岁的卢永根自觉时日无多,与夫人徐雪宾商量,决定捐出所有积蓄。
3月的一天,卢永根在夫人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因每笔转账都需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
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家里的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
去过他家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印象:家徒四壁。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他为科研奉献了一切。”
今年3月,卢永根院士及其夫人徐雪宾教授的善举,刷爆了华农人的朋友圈。华农的学子和校友们纷纷留言,或回忆在校园里与卢院士的接触,或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卢永根同志事迹心得感想<二>
高军青院长首先带领全体教师党员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论述,介绍了卢永根同志的基本情况,并从学习卢永根同志的爱国主义精神、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创业精神三个方面对教师党员进行引导。
课堂上,高军青院长结合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卢永根的一些爱国主义言行以及陶行知、黄大年的感人事迹,表示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师德建设的和外延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任何不与时代进步和历史背景相结合的思想都是落后的,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一个伟大的教育工作者始终是一名爱国者。而衡量一位教师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关键要有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卢永根精神,首先要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具备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师德情操,就是要学懂弄通贯彻实践十九大精神,只有在十九大精神灌溉下的师德建设,才是符合中国当前时代精神,契合中华民族未来发展蓝图的强国教育之道。
随后,高军青院长还谈到卢永根同志所具备的坚持原则、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等优秀品质,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应具有的时代风采,要求广大党员应学习卢永根同志的崇高品质。在师德建设过程中,不光要有规范和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注重思想建设、人格养成和价值培养。作为党员教师,要把党性修养和师德修养相结合,将党的十九大科学论断和目标任务与自己教学工作相统一、将中国梦的实现与自己的教学理想相统一、将对社会和工作的认识与习近平思想相统一,只有这样,师德才能从党员的先进性当中得到最大的优化。
高军青院长认为,脱离群众是一名党员的大忌,必将发生党性丧失和蜕变,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从来如此,脱离了学生,也就走向了歧途。“教学相长”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也与党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一脉相承。高军青院长要求全体教师党员要以学生为主,热爱学生,真心为学生着想,与学生虚心平等交流,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贡献,从教学实践和与学生交流当中体会十九大精神、解读十九大精神,把卢永根同志的精神时刻记在心上,认真学习卢永根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共产党员的情操和勇于创业的精神,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探索、践行和完善十九大后的新时代师德。最后,全体教师党员结合高军青院长的党课内容以及自主学习的情况,分别谈了各自的心得体会,均表示要学习卢永根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潜心育人、培养人才的敬业精神。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使文学院教师党员更加准确地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卢永根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卢永根同志事迹心得感想<三>
校党委副书记钟仰进在讲话中强调,卢永根院士夫妇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崇高的家国情怀和严谨的求实作风,践行了把一切奉献给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初心。希望大家通过对他们先进事迹的学习,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内化为自觉行动,发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品格,争当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党林夕以《七十载党龄的院士情怀 永不褪色的坚定信仰》为题,深情讲述了“最美奋斗者”卢永根院士的先进事迹。她带领大家回顾了20那次令全校上下感动不已的捐款,由此介绍卢永根院士胸怀党和国家、追求科学与真理、低调朴实的一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党林夕说道:“卢院士用毕生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老共产党人的入党初心,虽然卢院士已经离开我们了,但他永远是激励我们年轻一代在新时代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榜样力量!”
原农学院党委书记、“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书记张展基回忆了与卢院士的交往,讲述了卢永根院士对党忠诚、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感人故事。张展基总结道,卢永根院士一直坚守着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党的干部的初心、农业科学家的初心和高校教师的初心,共产党员、人民教师卢永根院士将永远在华农人心中。
卢永根院士生前秘书、农学院赵杏娟跟随卢院士二十余年,她从治学严谨、公私分明、勤俭节约、学习不辍、学农爱农和扶贫济困等六个方面,回忆卢院士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件小事,无一不体现着布衣院士崇高的品格,令在场的党员感动不已。
报告会结束前,大家一同观赏了20迎新晚会上讲述卢院士事迹的节目《大爱芬芳》。
会上同时发放了主题教育读本《“最美奋斗者”卢永根的初心故事》,该读本选编了卢院士生前十三个小故事,体现了他一心向党、一生爱国的崇高品格,将激励广大党员在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中坚守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
不少师生党员听完报告会深受感动和震撼,有学生感慨道:“听完报告会,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才是布衣院士,什么样的精神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卢院士艰苦朴素,一心为党为人民为科研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园艺学院辅导员庄碧云表示:“虽然已经听了很多次卢院士的事迹,但是今天的卢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依然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无数次为之潸然泪下。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定当将卢院士的事迹讲给一代代的学生听,传承院士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德树人,强农兴农。”
篇8:卢永根先进事迹简介
高军青院长首先带领全体教师党员重温了_,介绍了卢永根同志的基本情况,并从学习卢永根同志的爱国主义精神、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创业精神三个方面对教师党员进行引导。
课堂上,高军青院长结合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卢永根的一些爱国主义言行以及陶行知、黄大年的感人事迹,表示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师德建设的和外延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任何不与时代进步和历史背景相结合的思想都是落后的,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一个伟大的教育工作者始终是一名爱国者。而衡量一位教师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关键要有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卢永根精神,首先要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具备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师德情操,就是要学懂弄通贯彻实践十九大精神,只有在十九大精神灌溉下的师德建设,才是符合中国当前时代精神,契合中华民族未来发展蓝图的强国教育之道。
随后,高军青院长还谈到卢永根同志所具备的坚持原则、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等优秀品质,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应具有的时代风采,要求广大党员应学习卢永根同志的崇高品质。在师德建设过程中,不光要有规范和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注重思想建设、人格养成和价值培养。作为党员教师,要把党性修养和师德修养相结合,将党的十九大科学论断和目标任务与自己教学工作相统一、将中国梦的实现与自己的教学理想相统一、将对社会和工作的认识与_相统一,只有这样,师德才能从党员的先进性当中得到最大的优化。
高军青院长认为,脱离群众是一名党员的大忌,必将发生党性丧失和蜕变,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从来如此,脱离了学生,也就走向了歧途。“教学相长”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也与党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一脉相承。高军青院长要求全体教师党员要以学生为主,热爱学生,真心为学生着想,与学生虚心平等交流,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贡献,从教学实践和与学生交流当中体会十九大精神、解读十九大精神,把卢永根同志的精神时刻记在心上,认真学习卢永根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共产党员的情操和勇于创业的精神,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探索、践行和完善十九大后的新时代师德。最后,全体教师党员结合高军青院长的党课内容以及自主学习的情况,分别谈了各自的心得体会,均表示要学习卢永根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潜心育人、培养人才的敬业精神。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使文学院教师党员更加准确地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卢永根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篇9:卢永根先进事迹简介
校党委副书记钟仰进在讲话中强调,卢永根院士夫妇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崇高的家国情怀和严谨的求实作风,践行了把一切奉献给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初心。希望大家通过对他们先进事迹的学习,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内化为自觉行动,发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品格,争当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党林夕以《_载党龄的院士情怀 永不褪色的坚定信仰》为题,深情讲述了“最美奋斗者”卢永根院士的先进事迹。她带领大家回顾了20_年那次令全校上下感动不已的捐款,由此介绍卢永根院士胸怀党和国家、追求科学与真理、低调朴实的一生。党林夕说道:“卢院士用毕生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老共产党人的入党初心,虽然卢院士已经离开我们了,但他永远是激励我们年轻一代在新时代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榜样力量!”
原农学院党委书记、“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书记张展基回忆了与卢院士的交往,讲述了卢永根院士对党忠诚、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感人故事。张展基总结道,卢永根院士一直坚守着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党的干部的初心、农业科学家的初心和高校教师的初心,共产党员、人民教师卢永根院士将永远在华农人心中。
卢永根院士生前秘书、农学院赵杏娟跟随卢院士二十余年,她从治学严谨、公私分明、勤俭节约、学习不辍、学农爱农和扶贫济困等六个方面,回忆卢院士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件小事,无一不体现着布衣院士崇高的品格,令在场的党员感动不已。
报告会结束前,大家一同观赏了20_年迎新晚会上讲述卢院士事迹的节目《大爱芬芳》。
会上同时发放了主题教育读本《“最美奋斗者”卢永根的初心故事》,该读本选编了卢院士生前十三个小故事,体现了他一心向党、一生爱国的崇高品格,将激励广大党员在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中坚守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
不少师生党员听完报告会深受感动和震撼,有学生感慨道:“听完报告会,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才是布衣院士,什么样的精神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卢院士艰苦朴素,一心为党为人民为科研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园艺学院辅导员庄碧云表示:“虽然已经听了很多次卢院士的事迹,但是今天的卢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依然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无数次为之潸然泪下。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定当将卢院士的事迹讲给一代代的学生听,传承院士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德树人,强农兴农。”
篇10:科林·卢瑟·鲍威尔简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7年4月5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
国籍:美国
职务:原美国国务卿
科林·卢瑟·鲍威尔 (colin luther powell)原美国国务卿;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将军;黑人;共和党人。
科林·卢瑟·鲍威尔1937年4月5日出生于纽约,在南布朗克斯长大,父母是牙买加移民。1958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获地理学学士学位。他在校学习的同时参加了后备军官训练队,毕业于被授予少尉军衔。在完成了步兵军官基础训练后,被派至德国,同时晋升为中尉。随后的任命使他被先后派到马萨诸塞州的登文斯港、肯塔基州的坎贝尔港、堪萨斯州的莱文沃思港和科罗拉多州的卡森港。1962-1963年和1968-1969年两次被派到越南,参加了越南战争。1971年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商业管理硕士学位。
1973-1974年任驻韩国美军大队司令。后被任命为第101空降师,第2旅旅长兼美驻德国陆军第5团团长。1977-198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高级军事助理。
1978年晋升为准将。1983-1986年任国防部长高级军事助理。1987年12月-1989年1月任里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1989年布什总统任命他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晋升四星上将,10月1日就任第12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任该职的黑人,也是最年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993年9月30日退役,并辞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职务。12月16日,美国当选总统小乔治·布什提名他为国务卿。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任该职的黑人。1月20日参议院批准了该项任命,同日就任美国第65任国务卿。
1991年4月11日,由于在海湾战争中的“卓越贡献”,国会决定授予他美国的最高荣誉奖--金质勋章。还曾获陆军杰出服务奖、国防最高服务奖、铜星勋章、紫心勋章等军队方面的奖励。还曾两获总统自由勋章、总统市民奖章、能源部杰出服务奖等奖励。1993年获英国女王授予的荣誉爵士爵位。
1995年9月出版的了他的自传《我的美国历程》。
他性格坚毅,做事深思熟虑,然后行必果,行必速。
207月28日-29日访华。年10月来上海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1月辞去国务卿职务。
篇11:循环水式真空泵的原理简介
循环水原理不同于抽真空原理与射流式抽气器,它属于离心式机械泵,在圆筒形泵壳内偏心安装着叶轮转子,其叶片为前弯式。当叶轮旋转时,工作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沿泵壳旋流的水环,由于叶轮偏心位置,水环相对叶片作相对运行,使相邻两叶片之间的空间容积呈周期性变化,有如液体“活塞”在叶栅中作径向往复运行,
循环水真空泵的水环需要用新的冷水连续进行补充,以保持稳定的水环厚度和温度,主要是因为工作水与被压缩气体是一起排出来的。水环除起液体活塞作用之外,还有对缩压过程,叶轮与配气板之间,轴封件等作用。对应一家的水环厚度实际工作水温与配气孔布置是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抽气量、工作效率以及可达真空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篇12:卢从愿生平文言文简介
卢从愿生平文言文简介
卢从愿(668年—737年),字子龚,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人。唐代名臣。弱冠举明经,又应制举。拜右拾遗,历殿中侍御史,累迁中书舍人。睿宗践阼,拜吏部侍郎。精心典选,有美誉。开元末,以吏部尚书致仕,史称“金瓯相”。
【生平】
生卒年:668年-737年
字子龚,相州临漳人。生于唐高宗总章元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年七十岁。
卢从愿祖籍河北范阳,是范阳卢姓名门望族的裔孙。他的.祖上有卢绾、卢植、卢毓、卢珽、卢志、卢谌、卢纶、卢度世、卢昶等自汉至唐的历代名人。卢从愿是卢昶的六世孙,家自河北范阳过徙到河南临漳。
卢从愿在唐代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山南黜陟巡抚使、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吏部侍郎,迁豫州剌史,召为工部侍郎、尚书左丞、中书侍郎、金紫光禄大夫,以工部尚书留守东都,数充校考使、绛州刺史,迁太子宾客、河北宣抚处置使。开元末,还授吏部尚书致仕,卒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文”。
【卢循简介】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