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林爽文简介

林爽文简介

2022-06-02 04:53:5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可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林爽文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林爽文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林爽文简介

篇1:林爽文简介

清平天地会之战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至五十三年(1788年),林爽文、庄大田等领导的台湾天地会众反抗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林爽文,原籍福建漳州,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随父迁居台湾漳化县大里代庄,以农为业。后加入天地会,成为彰化天地会首领。五十一年秋,官府镇压天地会,焚烧村庄。十一月二十七日,林爽文、刘升等以“安民心,保家业”为号召,率众起义。二十八日,义军攻下大墩清军兵营,游击耿世文、副将赫升额、彰化知县俞峻皆被打死。二十九日,义军攻陷彰化县城,杀死知府孙景燧。林爽文称为“盟主大元帅”。十二月初六日,林爽文率义军攻占诸罗(今嘉义)县城;初七日,再下淡水城(今新竹)。与此同时,台湾南部天地会众在庄大田率领下,于十二月十三日夺占凤山(今高雄),知县汤大奎自杀。台湾全岛各地悬天。地会旗响应,众至十余万。林爽文、庄大田两支义军主力,南北呼应。林爽文所部于攻下淡水后,即由水陆两路进攻台湾府城,连攻3日未克;二十七日,林爽文、庄大田两部合攻台湾府城,仍未克,即撤兵。时台湾清军驻兵1.2万余人,由总兵柴大纪统领;澎湖驻水师人,因吏治败坏,营伍废弛,实际仅有不足1万余兵力;闽浙总督常青于十二月间先后命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福建陆路提督任承恩、海坛总兵郝壮猷等,领兵万余,于五十二年正月初陆续抵达台湾,澎湖水师亦到台湾,使岛上清军总数达到2万余人;此外,清统治者利用台湾之广东、福建泉州移民与漳州移民的矛盾,帮助清军同义军作战。陆路提督任承恩到台后,即命令柴大纪北取诸罗,郝壮猷南取凤山,自己拥兵于鹿仔港,畏缩不前。水师提督黄仕简则缩于郡城,不敢出动。林爽文在彰化建立农民政权,后迁至大里代庄。正月二十二日,柴大纪夺占诸罗城。二月二十一日,郝壮猷夺占凤山城。因两支清军孤军作战,缺乏策应,被林爽文军团团包围。三月初八日,庄大田率义军攻复凤山,斩杀清军3000余人,郝壮猷败回府城,被清廷斩首于军前。黄仕简、任承恩被革职逮问。清廷命闽浙总督常青为将军,福州将军恒瑞、福建陆路提督蓝元枚为参赞;调蓝元枚为水师提督,柴大纪为陆路提督。并增调援兵7000人,由福建、广东赴台。五月二十五日,林爽文、庄大田率众l万人,包围会攻府城。因诸罗据南北之中,为府城屏障,战略地位重要,故林爽文干围攻府城的同时,自六月起日夜进攻诸罗。总兵柴大纪多次向常青求援。常青先后派总兵魏大斌率1500人,游击田蓝玉率1000人清军往援,均被义军拦阻。清廷严令常青亲自率兵往援诸罗,并迅速打通南北交通。常青于七月间派总兵蔡攀龙、副将贵林往援诸罗,八月二十日始抵城外。经与义军激战,蔡攀龙率700余人进入诸罗。魏大斌、田蓝玉部在损兵大半后,亦入诸罗。八月初二日,清廷命常青任湖广总督,授陕甘总督福康安为将军,赴台指挥清军作战。命海兰察为参赞大臣,普尔普、舒亮为领队大臣,恒瑞、蓝元枚、柴大纪仍参赞军务。清廷并先后增调清军10万余人,陆续驰赴台湾。八月二十五日,九月二十七日,乾隆帝连降谕旨,命福康安集中兵力,首先攻剿林爽文义军根据地大里代庄,然后回救诸罗。十月十六日,乾隆帝又改变作战计划,命福康安在援兵齐集后,先解诸罗之围,然后再攻大里代庄。十一月初六日,福康安声称直捣大里代庄,而暗趋诸罗。战至初八日,解诸罗之围。林爽文率义军退据诸罗城北之小半天山。十八日,义军与清军苦战后,退守斗六门(今云林);再退守大里代庄。二十五日,清军陷大里代庄。十二月初五日,林爽文义军于集集埔又遭进攻。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四日,林爽文等在老衢崎被扮作民人之广东屯练兵俘获。十四日,福康安分路进攻南部之庄大田义军。二月初五日俘获庄大田。三月十日,林爽文等在京遭凌迟杀害。持续一年余之天地会起义终被镇压。

篇2:简介

简介_作文

我性格开朗,活泼可爱。在学校尊敬老师,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我成绩优异,积极向上,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课后喜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等。

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学校组织了捐款活动,我踊跃参与,把自己的零花钱就按了出去,与此同时还为他们捐赠了一套文具,并向他们寄去了一封慰问信。

作为一名学生,和班上的班干部一起管好班级,热情地为同学服务。当同学学习上遇到难题时,我会耐心位同学分析,让他们明白为止。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并且维持好课前纪律,课前让大家安静的读书,或唱唱歌;课间时,我会组织好大家做眼保健操,让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作为一名大队委干部,则配合辅导员调查学生卫生、检查仪表。我诚实待人,能面带微笑对待身边每一人,不抄袭及不作弊,拾金不昧。

我很珍惜集体荣誉,每一次学校组织得的`检查中,从不为班级丢分;在一三五按时穿校服。每个星期五,我都会带着锦带,站在校门前,给每一位走进校门的同学、老师敬礼,向他们问好。

在家中我尊老爱幼,经常帮家人做家务活,使他们的好助手,邻居眼里的好孩子。

在学习之余,我会到市场卖卖报纸,偶尔到大街上去采访,珍惜每一次的锻炼机会,与不同的人接触,让自己近距离接触社会,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当然,我也深刻的体会到自己的不足:做是有些粗枝大叶,经常写错别字。不过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克服这些困难一定会做得更好!

篇3:简介

集合的三要素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要么在集合中要么不再,二者必居其一;

2、互异性,集合里相同的元素不允许重复出现,比如{a,a,b,b,c,c}是错误的写法,应该写成{a,b,c}。

3、无序性,集合里的元素的排列不考虑顺序问题,例如{a,b,c}与{a,c,b}表示同一个集合。

篇4:简介

简介样本

简介:是为阔大组织或产品的知名度,树立组织形象或产品形象,广泛地对社会进行宣传、沟通信息而常用的传播性应用文。也可配以图片。

格式:1.标题。

2.正文:主要内容(要抓住独特之处)。

3.联系线索:单位、联系人、联系地址、电话、邮编、传真等。

范例:

某航空馆

某航空馆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馆。其宗旨是向社会普及航空航天科学知识,交流航空科技信息,同时担负某航空航天大学教学任务。航空馆展览厅面积1600平方米,专题展出世界航空发展史、中国航空发展史、中国航空工业之窗。展品数百架飞机模型、数百幅珍贵历史照片、大型画廊、飞行原理演示设备、飞机设备、发动机、火箭、导弹等。停机坪面积70000平方米,陈列不同时期各国珍贵飞机数十架。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特别受到广大青少年欢迎。

篇5: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 ),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 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 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 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 20多首,有 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 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 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四 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 远、郑光祖。)马致远从事杂剧创 作的时间很 长,名气也很大,有元代“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以《汉宫秋》最著名 。散曲有《东篱 乐府》。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 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

惜缘

[马致远简介]

篇6:张良简介

张良简介

张良

张良(?―前186),宇子房,西汉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谥文成侯。 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三百人。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报仇。后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未遂。于是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曾从圯上老人学《太公兵法》。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聚众响应。不久归属刘邦,此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协助刘邦制订作战方略,并在政治上、策略上提出许多重要建议。这些建议对刘邦夺取楚汉战争的胜利和建立西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刘邦进据咸阳时,看到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很想留居宫中;张良说刚入秦就想贪图安乐,这是“助桀为虐”。刘邦听了,立即还军霸上,因此得到秦民的拥护。项羽进入关中后,刘、项之间关系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张良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的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汉二年(前205),刘邦在彭城一战中遭到惨败,张良又建议刘邦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起兵反楚,从而奠定了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的基础。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时,刘邦为了摆脱困境,曾一度想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复立六国之后,以牵制项羽。张良力陈其弊。刘邦顿时改变主意,这对楚汉战争以及此后的形势有重大影响。刘邦即帝位后,封张良为留侯。他劝说刘邦封旧有怨隙的雍齿,以安抚功臣的不满情绪;力主建都关中,拥立刘盈为太子等。这些建议有助于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惠帝六年病卒。谥号文成侯。       张良先人是韩国人,其祖父张开地是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时期的相国,其父张平是韩厘王、韩悼惠王时期的相国。当秦灭韩之后,他遣散三百家僮,弟亡不葬,分散所有家产来收买刺客,为韩报仇。     张良曾经在淮阳(今河南淮阳)学习礼制,到东方会见了当时的一位贤者仓海君。寻找到了一位大力士,给他特意制造了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始皇巡游东方,张良和这个大力士暗中埋伏,在博浪沙(古地名、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袭击秦始皇,可惜误中了随行车辆。秦始皇大为震怒,命令全国各地大举搜捕,捉拿刺客。为此,张良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藏起来。

张良隐藏于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北)时,曾经到下邳的桥上随意散步,遇到一个穿粗布短衣的老者,走到张良面前,故意让鞋子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孺子,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感到惊讶,想揍他一顿,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忍住气,把鞋子拾起来。老者又说:“履我 !”张良更是气愤,但想到既已给他拾来了鞋子,便跪下给他穿鞋,老者以足受之,含笑而去。分开后张良特别惊讶,随著老者的去向注视他。老者离开约莫一里路光景,又返回,说道:“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很感惊异,跪下怔怔地答应了个“是”。     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就去了。老者已经先在那里,生气地说:“与老人期,后,何也?”便离开,并说:“后五日早会。”(《史记・留侯世家》)又过了五天,鸡刚刚叫,张良就去了,老者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后,何也?”离开时嘱他:“后五日复早来。”(《史记・留侯世家》)过了五天,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老者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这样。”随即拿出一编书,说道:“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史记・留侯世家》)于是一言不发而去。从此张良再也没见到这位老人。天亮后看那编书,是《太公兵法》,张良因为觉得它不寻常,便经常读诵。     十三年后,张良随高帝经过济北,果然得到谷城山下的黄石,当做宝物供奉。等到张良死后,与黄石并葬。     数百年后,李白经下邳,作诗以记其事云: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震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祀桥上,怀古钦英风。

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淮泗空!     张良住在下邳时,以抑强扶弱为己任,后来项伯曾经杀人,跟随张良一起藏匿。     十后年,陈胜、吴广起义,张良也聚集百余青年起事,当时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张良想投靠他,却在下邳西面与已被推为沛公的刘邦相遇,便归附了他。刘邦攻下下邳后,拜良良为厩将。张良多次用《太公兵法》的`道理向刘邦献策,刘邦很赏识,常采用他的计策,而张良对别人讲《太公兵法》,都不能领悟,张良说:“沛公殆天授。”从此便一直跟随刘邦。

刘邦在薛邑(今山东滕县南)与项梁会见时,项梁拥立楚怀王,张良趁机劝说项梁立韩国公子横阳君韩成为韩王,张良作韩国司徒,随韩王率领一千多人游击于颍川(治阳翟,今河南禹州)地区。     刘邦、项羽奉楚怀王之命分兵南北两路进军关中。刘邦从雒阳(河南洛阳)南出圜辕,张良率兵跟随刘邦,攻下韩国十余城,击杨熊军。于是刘邦令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与张良南下攻宛(河南南阳),西入武关。刘邦想用两万兵力进击秦蛲关(今陕西省商县西北)下的军队,张良献计说:“秦军尚强,不可轻视。我听说那里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这种市哙之人,很容易用钱财打动他,希望您暂且留下坚守营垒,派人先行一步,给五万人准备粮食,并多多张挂旗帜于各个山头上,作为疑兵,同时派郦食其携带贵重财宝收买秦将。”秦将果然背叛秦朝,愿意跟刘邦联合一道进击咸阳。刘邦打算听从秦将的要求。张良说:“现在只是秦将想要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不一定服从,士卒不服从必然给我们带来危害,不如乘著敌人麻痹时袭击他们。”刘邦于是率军攻击,大败秦军,追到蓝田,再次交战,秦军崩溃,沛公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     刘邦进入秦的宫廷,看到宫室,帷帐、狗马以及贵重宝物,美色宫女以千计,他“好酒及色”的老毛病又犯了,想留下。樊哙进谏,刘邦不听。张良又说:“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史记・留侯世家》)沛公这才领军队回到霸上。     刘邦顺利入关的时候,项羽正与秦将章邯的军队在巨鹿作战,等到项羽消灭秦军主力要入关时,刘邦已经派人距守函谷关,项羽闻之大怒,即派英布等攻打关口,很快破关进至戏西(今陕西临潼县东),又听刘邦叛将曹无伤报告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更大为震怒,决定第二天一早就犒赏士卒,奋全力攻击刘邦军。     这时,项羽的叔父,楚左尹项伯为报张良之恩,连夜奔往沛公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想把张良拉走,不让他别跟刘邦一起死。张良心向刘邦,认为现在事有急难,自己就这样偷偷逃走是不义气的,于是便把项伯的话仔仔细细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后大惊,问张良该怎么办。张良问:“您果真想背叛项羽吗?”刘邦说:“短小愚陋教我把守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来,说这样可以在关中称王,所以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张良问:“您自己估量能有力量抵挡项羽吗?”刘邦沉默良久,说道:“本来就不能够,如今该怎么办?”张良知道这时项羽有兵四十万,而刘邦不过十万,力量对比悬殊,就出主意让他采取以屈求伸的策略,说:“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是不敢背叛项王的。”于是张良坚决邀请项伯会见刘邦,刘邦把项伯当兄长接待,举酒向项伯祝福,又攀结婚姻,让项伯在项羽面前详细地说明沛公不敢背叛他,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项伯嘱沛公“明天早些来亲自对项王道歉。”等到刘邦到鸿门会见项羽,婉言卑辞对项羽表示臣服,表示忠心,项羽设宴招待,范增授意项庄舞剑,想趁机杀掉刘邦,也赖项伯“以身翼蔽”脱险。     汉王元年(前2),项王主持分封,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属巴、蜀、汉中地区。赏赐张良金百溢,珠二斗,张良把这些都给了项伯。在汉王要到封国去的时候,张良送到褒中,刘邦让张良返回韩国。张良劝告刘邦说烧掉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您没有东返的意图,用以稳定项王,免去他的疑心。刘邦乃依计而行,一边行进一边就把所经过的栈道统统烧掉了。     张良到了韩国,韩王成因为张良跟随汉王缘故,项王不派韩成到封国去,让他跟自己一道东归。张良告诉项王:“汉王烧绝了栈道,已经没有东归的心意了。”张良又把齐王田荣反叛的文告报告给项王,项王由此没有担忧西边汉王之心,而起兵北上攻击齐国。正是因此,刘邦才得以乘隙回夺三秦(即关中地区,因项羽三分秦故地给章邯、司马欣、董翳,故名。)。项王终竟不肯派韩王成到封国去,改封成为侯,又把他杀死在彭城。张良逃走,抄小路投奔汉王,刘邦这时已经派韩信平定三秦了。

张良归汉后,刘邦封张良为成信侯,让他跟随自己东进攻打楚国。到了彭城,被项羽打得大败而回,行至下邑(今安徽砀山县),刘邦下马靠著马鞍问道:“我愿意舍弃函谷关以东的地方作为封赏,看谁可以与我共建功业?”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史记・留侯世家》)刘邦于是派隋何游说英布,派另外的人去联合彭越。等到魏王豹反汉,汉王便派韩信带兵去攻打魏王,乘势攻占了燕、代、

篇7:章学诚简介

章学诚

(1738~1801)  清代史学家。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实斋。早年博涉史书,中年入京,遍览群籍。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后去职,历主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讲席。五十三岁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主修《湖北通志》。晚年目盲,著述不辍。身处乾嘉汉学鼎盛之世,力倡史学,独树一帜。

以“六经皆史”说纠正重经轻史偏失,反对“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学风。主张“史学所以经世”,“作史贵知其意”。阐发史学义例,表彰通史撰述,重视方志编纂,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历史学和目录学理论。因其说与一时学术界好尚不合,直至晚清始得传播。所编和州、永清、亳州诸志,深受后世推重。代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为《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学术价值甚高。另有《方志略例》、《实斋文集》等。后人辑为《章氏遗书》刊行。曾辑《史籍考》,志愿宏大,惜未成书,稿亦散失。

篇8:载沣简介

载沣

(1883~1951)  清末监国摄政王。满族,爱新觉罗氏。

字伯涵,号静云。光绪帝胞弟,宣统帝溥仪之父。八岁承袭其父奕譞的醇亲王爵位。19(光绪二十七年)充清廷专使大臣,为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义和团运动时被杀事赴德道歉。次年,由慈禧太后指婚,娶荣禄之女为福晋(夫人)。19,任军机大臣。11月,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去,宣统帝继位,载沣以摄政王监国。他畏忌袁世凯权重,在皇族成员支持下将袁开缺回籍。为了集中军权,遂代皇帝任全国海陆军大元帅,设立由他亲自统率的禁卫军,并以其弟载涛、载洵及皇族毓朗等分掌禁卫军、海军、军咨处等军事实权。载沣生性懦弱,缺少统治经验,加之内有隆裕太后、奕劻等掣肘,外有各省督抚抵制,所以没有多少作为。

19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迫于全国形势,下谕裁撤旧内阁、军机处、会议政务处,成立责任内阁。新阁多数要职由皇族亲贵充任,被称为“皇族内阁”。载沣原来企图进一步加强皇族的权力,结果却更加暴露了预备立宪骗局的真相,遭到全国的反对。他起用盛宣怀为邮传部大臣,以“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干线路权收为国有,并向四国银行团借款,激起铁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导火线。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载沣无法控制局势,不得已再度起用袁世凯,又以宣统帝名义下“罪己诏”,宣布赦免政治犯。11月,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并颁布《宪法信条》。在革命力量的打击和袁世凯挟制下,载沣于12月6日辞去监国摄政王,退归藩邸。

清帝退位后,载沣在京深居简出。199月,孙中山到北京,曾访晤载沣,慰勉他和平交出政权之举,并题照相赠。1928年,载沣移居天津。1934年,曾去东北探视溥仪,月余即归。1951年2月3日,在北京病死。

篇9:詹天佑简介

马尾海战

1884年(清光绪十年)8月,在中法战争中,法国远东舰队在福建马尾全歼中国福建水师的作战。

位于福州东南的马尾(亦称马江),是闽江下游的天然良港,福建海军和船厂均在港内。从1884年7月中旬起,法国军舰就陆续闯入闽江口,进泊马尾。当时主持福建军务的钦差命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闽浙总督何璟、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建巡抚张兆栋和福州将军穆图善等人,根据清廷“不可衅自我开”的训令,对法舰的侵入不但不予拦阻,反而给以热情款待,同时命令各舰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于是,法舰在马尾港进进出出,自由自在,而中国军舰则处在法舰监视之下,不得移动。8月17日,清政府见和谈无望,下令沿海沿江各省加强防备,但对马尾方面,仅指示法舰在内者应设法阻其出口,其未进口者不准再入,并未解除不得主动出击的禁令。当时,马尾一带有福建水师军舰11艘,江防陆军20余营。但由于清政府和战不定,前敌诸将昏聩无能,水陆各军缺乏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的周密计划,加之装备不良,弹药不足,因此,总的兵力虽然较法国方面占优势,但战斗力却很弱。法舰利用中法双方正在进行谈判之机,以“游历”为名,陆续闯入闽江口,上驶至马尾,伺机启衅。此时,清政府仍幻想议和,传令海陆军不得先发起攻击,使法舰得以在港内与福建水师舰艇首尾相接共泊一处。8月22日,法国政府鉴于进犯基隆受挫,勒索赔款无望,电令远东舰队消灭中国福建水师,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立即决定次日午后退潮时发起攻击,孤拔决定于次日下午趁退潮船身转移方向时开战。当时,泊于马尾的法军舰8艘,1.45万吨,另有鱼雷艇两艘,还有两艘军舰在金牌、管头一带江面,阻止清军塞江封口,保障后路安全。参战法舰共有重炮77门,总兵力1800人。福建海军军舰11艘,6500吨,炮45门,兵员1100人。从吨位、防护能力、重炮数量、兵员素质等方面比较,法舰占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孤拔选择退潮时开始攻击也对法舰有利。这是由于当时系泊用船首,船身随潮水涨落而改变方向(涨潮时,船头指向下游,落潮时,船头指向上游)。孤拔选择落潮时开战,可使大部分中国军舰位于法舰之前方,暴露在法方炮火之下,无法进行有力的回击。23日晨8时,法驻福州副领事向闽浙总督何璟发出通牒,限令福建水师于当天下午退出马尾,否则开战。何如璋得知后,竟然对福建海军将士封锁消息,并企图要求法方延至24日开战,遭到拒绝后,才匆忙下令进行临战准备。13时56分,孤拔趁落潮之际大部法舰舰首指向福建水师舰艇的有利时机,下令发炮攻击。清军舰艇未及起锚,即被法舰第一阵炮火击沈两艘,重伤多艘。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福建水师官兵义愤填膺,仍然奋起还击。旗舰“扬威”号在驾驶官詹天佑和管带张成带领下,不顾何如璋的禁令,事先作好战备。当法舰开炮时,立即沉着应战,用尾炮击中法军旗舰“伏尔泰”号,击毙法军6名。法军鱼 雷艇击沈“扬武”号,中国岸防大炮随即命中这艘鱼雷艇,使之锅炉爆炸,丧失作战能力。“福星”号炮艇在开战时就受了重伤,但它们立即亦砍断锚链,转向冲入敌阵,瞄准敌旗舰猛烈射击,连续命中。后遭敌舰三面围攻,火药库中弹爆炸,全艇官兵壮烈殉国。“扬威”号在法舰开炮后,也立即勇敢回击,当它在两艘法舰的夹击下被打穿船体后,舰上官兵置生死于不顾,仍然顽强发炮挫伤敌舰,直到被敌鱼雷艇击沈前的刹那间,还发射出最后一发炮弹,重伤敌舰长和两名士兵。“飞云”号、“福胜”号也都临危不惧,奋战不已,直到船沈。经过约30分钟炮战,福建水师11艘舰艇除两艘驶向上游搁浅外,全被击沈,伤亡700余人。法军仅有两艘鱼雷艇受重伤,其余为轻伤,死伤30余人。24日,部分法舰乘潮上驶,炮轰福州船政局造船厂,使船厂遭到毁灭性破坏,并击毁附近民船。此后,法舰沿江下驶,逐次击毁两岸炮台,清军再次遭受重大损失。于30日全部驶出闽江口。清廷消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方针,严重束缚了前线将士的手脚,加之前敌将领昏庸怯战,致遭此败。26日,清廷不得已向法国宣战。

点评:此战,以福建海军的全军覆没而结束,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清政府战略指导上错误。清政府自中法开战以来即存妥协求和之心,和战不定,始终不敢鼓足勇气与侵略者决一死战。在法舰频频进入马尾港的危急情况下,仍死守衅不可自我开的教条,从而丧失了先机制敌的条件。二是清朝前敌官员不谙军事,书生典兵,在法舰进泊港内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不预作准备,反而约束将士不准先敌开炮,不能报据战场情况临机处置,结果只能被动挨打。三是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福建海军军舰多系木壳,防护力不强;重炮少,形不成强大火力,在敌人突然袭击下,难以作有效的反击,致使全部被敌击沈。马尾海战是中国近代海军创建以后进行的第一次大的战斗,结果却如此之惨。这里不仅有清朝政治腐败这一根本原因,还有军事思想落后的因素起作用。清军的单纯消极防御思想是马尾海战惨败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值得认真记取。

篇10:左宗棠简介

左宗棠

中文名称: 左宗棠

又 名: 号上农人 字季高 字朴存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清代

生 卒 年: 1812—1885

相关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胡林翼

生平简介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今湖南湘阴县界头铺镇)。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

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由好友胡林翼保荐,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下,为抵抗太平军多所筹划。1856年,因接济曾国藩部军饷以夺取被太平军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组成“楚军”,赴江西、安徽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后,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同治元年(1862年),组成中法混合军,称“常捷军”,并扩充中英混合军,先后攻陷金华、绍兴等地,升闽浙总督。1864年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论功,封一等恪靖伯。旋奉命率军入江西、福建追击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部,至1866年2月攻灭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镇压太平天国后,倡议减兵并饷,加给练兵。1866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亦称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时逢西北事起,旋改任陕甘总督,推荐原江西巡抚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亦称马尾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1867年,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攻剿西捻军和西北反清回民军,残酷镇压了陕甘回民起义。陕甘任间,继续从事洋务,创办兰州制造局(亦称甘肃制造局)、甘肃织呢总局(亦称兰州机器织呢局),后者为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

1864年6月,新疆库车爆发农民起义,建立热西丁政权;7月,和田建立帕夏政权;10月,伊犁建立苏丹政权;1865年1月,浩罕国(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浩罕市一带)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3月,乌鲁木齐建立清真王政权;1871年7月,沙俄武装强占伊犁;1872年6月,阿古柏在新疆的喀什、英吉沙、莎车、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悬挂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旗并发行货币;1874年,日本国入侵台湾。在这种局势下,清廷内部爆发“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等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左宗棠力表异议,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同年5月,左宗棠以64岁的高龄,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4月,左宗棠坐镇甘肃酒泉,收复新疆战役打响。1876年,指挥多路清军讨伐阿古柏,次年1月占和阗(今和田),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阿古柏在绝望中服毒自杀。左宗棠随即上疏建议新疆改设行省,以收长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时,抨击崇厚一任俄国要求,轻率定议约章,丧权失地,主张“先之以议论”,“决之于战阵”。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肃州抵哈密坐镇,命令三路大军并进,彻底击溃了阿古柏残余势力,收复大片国土。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定,中国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北面的斋桑湖以东地区却被沙俄强行割去)。左宗棠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左宗棠在新疆期间,为保证军粮供给,发展地方经济,曾大力兴办屯垦业,其功绩遗泽至今。

1881年夏,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左宗棠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1885年病故于福州。著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林爽文简介】相关文章:

1.陶渊明简介

2.吴晗简介

3.刘禹锡简介

4.汪士铎简介

5.事迹简介

6.《长恨歌》简介

7.刘庄简介

8.桓温简介

9.黄庭坚简介

10.老人与海简介

下载word文档
《林爽文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