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猪草散文
“squeens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挑猪草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挑猪草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挑猪草散文
挑猪草散文
三月春暖花开,四月清风自来。最美不过花季~
正当大家抛开羽绒服准备迎接春姑娘入怀的时候,一场倒春寒,让我们不得不用瑟瑟发抖的双手重新打开衣柜,冬装再次上身。
办公室前的一排垂柳,春暖的日子,眼看着绿了枝条,就那两三日的功夫,顶着密密嫩芽儿的枝条随风轻摇着。这一场倒春寒,柳树芽儿也仿佛瞬间定格冷藏了。
好在,不几日,天气慢慢回暖,有了阳光的温度,花花草草们又热闹起来,各自使出浑身解数装扮着春天。
那日,借着一片晴好的天气,带着宝儿去散步。偶一低头,在路边的杂草中,只一眼,就认出了你:阿拉伯婆婆纳!那蓝色的花朵星星点点,一路延伸宛如花溪。
小时候最爱的就是阿拉伯婆婆纳,一棵就是一大蓬,那时候我们都叫它“破布伶仃草”,像破布一样,一抓一大团。
那时候村里各家的孩子每天都会有任务:挑一篮子猪草。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玩得好的小伙伴都会商量着去哪里挑猪草。一到家就扔下书包,一手挎上篮子,一手拿把镰刀,疯也似地往外跑,一路跑到村口,小伙伴也就到齐了。
那时候,从不觉得挑猪草是什么大不了的活计,只把它当成每天和小伙伴在路边田埂嬉戏玩乐的游戏时间。
大家边走边看着脚下,馒头片儿草的叶子像晒干的馒头片,边上裂开一道道口子。还有野苋菜、野荠菜、蒲公英、紫云英……,小伙伴们最喜欢找那些高大的和成片的草,因为它们放进篮子撑地方。其中尤以阿拉伯婆婆纳为最爱,因为它们一棵就是一大块。
还记得油菜地里的青草最高,荠菜也最嫩。因为天气温暖,蛰伏了整个冬季的油菜开始向上生长了,肥大的叶片迎着阳光,叶片下的草为了汲取雨露阳光,也憋足了劲向上生长,所以高且嫩。小伙伴们喜欢围着油菜地,微微蹲下身,用眼光在油菜的根与根之间搜寻着。
小伙伴们最爱去的地方是村子最北边,那里有一个土窑厂,土窑上郁郁葱葱,大家都知道那里有各色猪草,都知道只要爬上去,分分钟就能将手上的篮子装满。上面甚至还有我们喜欢用来当水彩颜料的枸杞子。只是,谁也不敢去那里挑猪草,更不敢走近,只是远远地看着。
小伙伴之间流传着一个故事,那是真实的故事,一个小伙伴说她妈妈亲眼看到的`。
村里一个女人怀了四胞胎,可是生下来都没能活,那个女人就把孩子扔在土窑顶上了。村里那个女人怀四胞胎不是秘密,生下来就没活也不是秘密,只是扔在哪里?这真的是个秘密,一个公开的秘密,因为伙伴们回家都问自己的妈妈了,我也回家问了,记得我妈是这么说的:“不能说奥,就是扔在土窑顶上的,千万不要到土窑上去奥,那上面有鬼。”
这在小伙伴们心里就是一个鬼故事,极其恐怖的鬼故事。那时候我们都还小,年龄小,见识也小,总觉得那几个孩子就是幽灵,会永远盘踞在那个土窑上,那就是一个禁地。
孩子的心思也是奇怪的,一边恐惧着,一边又被恐惧吸引着。可是,即便如此,谁也没有胆量爬上那个土窑,只能远远地看着那些越发茂盛的草垂涎着。
我们这里的地形不是平原,所以田地也不是一望无际的平整。地势最高处就是土窑那边了,一路向南,田一块比一块低,最爱的就是高低之间的田埂斜坡,坡朝南草也格外肥美茂盛。周末去挑猪草,还能躺在坡上晒太阳说故事。
时光飞逝,仿佛这些事儿只是发生在昨天,转眼之间,却已是人到中年。
当年的土窑已经在开发新农村的车轮下夷为平地,当年挑猪草的田地已被一排排厂房代替,当年躺着晒太阳玩儿的向南田埂只在深深的脑海里,当年一起挑猪草的小伙伴也已各奔东西,如今想要再见一面,只有回娘家时偶遇才能见到。
一切的一切都在时代前进的脚步中变化着,唯有那记忆中的各色猪草还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样子,只是再也不常见。就如这阿拉伯婆婆纳的蓝色小花,还是那么漂亮,即使身在杂草间,也只一眼就认出了它。
篇2:打猪草散文
打猪草散文
儿时记忆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一同去村边的山上打猪草。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很穷,家家户户都养猪啊羊啊。一来猪羊养肥了可以卖些钱用于贴补家庭生活,二来猪羊粪便发酵后可以用来种地,这可是上好的有机肥,比现在的化肥可好多了。我家也喂养了几头猪,除了每天给它们喂两顿水食外,就完全靠我和弟弟们打猪草喂养了。
鸡叫三遍,天一朦亮,左邻右舍的小伙伴就赶紧起床,你叫我,我叫你,结伴而行,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小条筐,拿着一把小耪锄,揉着尚未苏醒的眼睛,乐乐呵呵的上山了。这山叫二龙山,在村西约有两里远的地方,山虽然不高,南北走向,远处一看,还真像一条向北汲水的卧龙。山上野草萋萋,百花盛开,林木叠嶂,鹰飞鸟鸣,时不时看到野兔狂奔,一不留神,还会从脚下飞出一只野鸡,或爬出一条大青蛇。此时,男孩子们马上会欢呼雀跃,亢奋不已,女孩子就不行了,个个胆战心惊,有的哭跌喊娘。山上的野菜很多,有苦马子、蒲公英、油碟猜、曲曲菜……品质最好的还是苦马子菜,也就是小说《苦菜花》里说的那种,小猪小羊可爱吃了,吃了也爱长肥瞟呢。
太阳升到一竿子高了,大家也基本上都把猪草打满了框,小伙伴们又一起结伴下山回家,尽管露水湿透了裤腿,尽管泥土沾满了全身,背着沉甸甸的猪草,迎着一天初放的朝阳,个个兴高采烈,满脸红光。偶尔哪位小伙伴还会悄悄的从衣兜里掏出几枚鸟蛋,诈叽起来,大家你抢我夺,那个高兴劲呀,就不用说喽!
篇3:挑粪散文
挑粪散文
妻子在城郊种了块小菜园,一有空闲,我就去帮她挑粪浇菜。我挑,她浇。她浇,我休息。
这样的农活儿干起来,就像小孩子做游戏,不累。挑着挑着,有时候突然来了灵感,脑海里蹦出一个好句子,放下扁担,掏出手机,随手记录下来,回家整理整理,就成了一篇小稿子,还可以换回来一些稿费,餐桌上又可以多加一两个小菜了。我给妻子说;“你种物质,我种精神,精神加物质,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妻子不说话,只顾埋头浇地,她知道我在想什么,所以不打扰我。我们心灵相通,默契得可以不用语言交流,等我从“胡思乱想”中回过神来,又挑起粪桶去干活儿的时候,她在背后偷偷地看我,仿佛当年的初次相遇。
妻子种植的小菜园,大都按她的身高搭建瓜豆架。她个子矮,瓜豆架就搭得矮,瓜蔓豆蔓缠绕在果树上,形成一个又一个拱门一样的通道,我挑着粪桶,必须从这些绿色拱门下穿过,才不会弄坏瓜蔓豆蔓。在这样的庄稼地里挑粪,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瓜蔓豆蔓的叶子上沾附了粪水,就会沾附在衣服上,无论你多么爱干净,也会弄得你一身脏臭。所以,挑粪是一门艺术,担子不宜太重,也不宜太轻,步伐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我挑着粪桶,以肩膀为中心,左肩累了,换到右肩,右肩累了,换到左肩,这样一左一右、一前一后地相互交替,粪桶就在我身边转来转去,粪水却泼不到我身上。挑粪的时候,我还唱起歌来,心情轻松愉快,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一挑又脏又臭的大粪桶,竟然挑得心旷神怡,挑得轻歌曼舞,仿佛挑在我肩上的,已经不是两个臭气熏天的'大粪桶,而是两个哲学概念了:一个是阴,一个是阳,阴阳协调,天地就和谐了;一个是日,一个是月,日月交替,时间就永恒了;一个是得,一个是失,得失平衡,人心就稳定了;一个是名,一个是利,淡泊名利,身心就健康了……
我的“胡思乱想”漫无边际,如果不是扁担压着,简直要飞了起来,当我回到现实生活的时候,我给妻子说:“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一副又一副重担,不管你挑的是大粪,还是泉水,也不管你挑的是黄金,还是责任,你必须挑起来,走一走,才知道其中的滋味。一辈子不去挑一挑,扛一扛,你怎么知道你有没有一副好肩膀?”
篇4:挑菜散文
挑菜散文
庄里人们把挖野菜叫挑菜,从字面上看,挑就是挑选的意思,那挑菜就是挑选着野菜挖。假如是这个意思,我看比挖野菜更确切,因为有的野菜不能吃,就不能见到野菜就挖,应当挑选能吃的去挖。一些无名的人或物称其为野,如野人,野兽,野花,野草,野菜等。而有的野菜是有名的,如苣荬菜、马齿苋、蒲公英、车前草、蒿子等,也叫野菜。这该叫咋说咋有理吧?
俗话有“三月三,苣荬菜钻天”。意思是说,到了每年阴历三月初三,苣荬菜就冒出了地皮,人们就可以去野外挑菜去了。苣荬菜是庄里人们总喜欢的野菜之一,就有“苣荬菜蘸酱,越吃越胖”之说。它不仅能生吃,还可以焯了拌着吃;揉到面里蒸着吃;放到面条里当菜吃。马齿苋,炒鸡蛋酱最是入味,也可以做馅蒸包子、捏饺子。竹叶草,主要用于蒸“疙瘩”,既当饭又当菜,有一股竹叶的清香味。野蒜,生吃当菜,很是下饭......
野菜,漫生漫长,无人管理,又人人有份,是上天赐予人们的公共食材。有的连片生长,有的'一株独立,品种不同生长习性各异,但“秀根”草本是共性。今年长了,明年还长,一年之内又长好几茬,老百姓叫一喷一喷的长。苣荬菜多长在田野里,野蒜多长在土埂上,竹叶草多长在低洼处,如此等尔不一而足。有的野菜能叫上名来又能写出来,有的能叫上名来却写不出来,有的则是既叫不上名来更写不出来,其种类繁多可见一斑。
挑菜,大多为“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分成人吃的,喂猪的,给兔的。几个小伙伴一人挎一个篮子,拿一把小铲子或镰刀,兜里揣几块薯干,男孩们不忘偷带上两把拍窝,一把翘头,边挑菜边打雀。菜挑少了,路过河塘,直接用篮子带菜过一把水,边走水边漏,临进家,水淋干了,一手挎篮子,一手虚腾菜。到家后,篮子的菜满了不少。其实,母亲上眼一看就知道菜过水了,但从不指责。这就是世上最纯洁的爱吧?
麦熟前青黄不接,姐姐约几个邻居伙伴,带上我去外庄挑菜。推上一辆手推车,带上中午饭和水,挑一天菜,最难熬的是正午,太阳直射,找不到树荫。
野菜不仅能吃,有的还能入药。马齿苋止痢,车前草利尿,野蒜解河豚鱼之毒等等。我用过马齿苋外涂,蚊虫叮咬、蚂蜂蜇后,用马齿苋搓揉皮肤隆起处确实管用。
感谢野菜,在饥锋到来时拉了兄弟一把;感谢野菜,帮我渡过了荒年。这该叫吃水不忘挖井人,富足不忘野菜恩!
篇5:挑担子散文
挑担子散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山里人还是靠买柴火为过日子。虽然我有一个在城里做工的父亲和一位勤劳节俭的母亲,但我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连我一共五个读书的要钱供,我的哥哥姐姐们都赶上这个趟,因为我是最小的,父母不让我赶这个趟,可我知道我是一定要去的。
暑假开始了,我趁一个父母不在家的日子,就去央求嫂子带我去卖柴火。我好说歹说,死磨硬泡。我知道憨厚的嫂子一定回答应我的请求的,当然,她得为我准备一切。
当天下午,嫂子帮我捆柴,我在旁边作帮手,首先砍倒一棵竹子。把它劈成条然后把条形竹片编成一个小圆圈,把圆圈放在地上竖着,一手拿圈一手把柴往里整齐的平躺着放进去,放不下了,就把平躺着的柴捆立起来,你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了,还得像黄大锤抡锤那样往柴捆里楔柴块,直到楔不动为止。这样的'柴捆在路上才不会散,弄利索后,系上绳子,绾上扁担,柴担就准备好了。
当时我兴奋极了,我可以和大人一起去赶趟了。
第二天,大概是早上三四点钟,嫂子将我叫醒,我一骨碌爬起来:“哇,好亮的月色。”嫂子催我:“快洗脸吃饭。”
嫂子捆的柴担不轻不重正合我意,月亮挂在空中笑成一朵花。我信心百倍。
上路了,走了不到两里路,我怎么也没想到平时那么可爱的山路,现在变得如此的坎坷不平,随着山路十八弯,我一步一步的落了下来,幸亏有着和美的月亮陪着我,我不敢歇下来,咬着牙,一步一步往前赶,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抬头一看:“嫂子”我高兴的喊。
嫂子没多说话,从我肩上接过担子,她接走的仿佛不是一担柴,而是一担草。我汗流浃背,不知是累的,还是心虚,我不敢看嫂子的眼睛。
大家都在前面地势平坦的地方歇脚,看我走过来,就七嘴八舌的打趣我:“不累吧?”“好玩吧!”“看你下次还来不来?”-------我嘟着小嘴说:“还要来。”大家都笑开了。
继续赶路,一定要在太阳出山之前赶到目的地。
后面的路也要平坦一点了,但有重担在身,谁也不多说话,只听见柴担的咿呀声,脚步的踏踏声.我还是赶不上队伍,仍落在后面,嫂子仍在大伙儿歇脚的时候,来为我接过肩上的担子.
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去,太阳就迫不及待的爬上来.
终于到了目的地,大家忙着称柴,算多少钱.只这时大家才活跃了:“你多少斤?”“一百八”“你呢?”一百七“.”.....“她们一脸的兴奋.
我得到了一元六角钱,四十斤,四分钱一斤,四四一十六.
我没多大的兴奋,我的目的在于钱之外的东西.
原以为返回空着手和肩膀一定不会累,可我又错了,刚刚上山,我就没力气了,大家有说有笑,我不出声,她们看我没劲的模样又来打趣我,我只是红着脸笑。
我用尽全力爬山,,路旁的小树小草都来帮我,拉着我的手,一步一不的向上攀,走着走着,我的双脚像灌铅一样沉重,身子却飘悠悠的,真想坐下来,可是嫂子们没有这样的习惯,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大堆的活等着他们去做.嫂子见我这模样对我说:”你歇一下,你回去也没什么事,回去的路你也认得了.“我像得了圣旨一样,一屁股坐在地上,身边的草儿树儿摇头晃脑的,似乎在笑我的无用.
回到家已经十点了,嫂子八点之前就到家了,我洗把脸,往床上一躺,全身像散了架一样,小腿酸痛酸痛的,肩头摸一下,就火辣辣的烧.嫂子端来一碗粥说:”三日肩头,四日脚,多去几次就好了."我望着嫂子,扮了个鬼脸,心里甜甜的笑了。
篇6:卖鸡蛋和挑鸡蛋散文
卖鸡蛋和挑鸡蛋散文
场上卖土鸡蛋的人很多,怎么挑真的土鸡蛋呢?每位买蛋的人都费劲了心思去选:鸡蛋上有粪的.,不均匀的,还摸着粗糙的…于是买鸡蛋的就把鸡蛋弄点粪便在上头,再放点鸡毛在里边,像了!只放十个在外面摆着,对人说“我家鸡刚生的蛋,只有这十个,可新鲜了”。结果,十个卖完之后又有十个。没办法,多了,人家觉得不新鲜或是饲料蛋。就这样,饲料蛋卖完了。
后来,来个个农村老奶奶,背着三十个鸡蛋来卖,那么多摆在一起,买的人总问:是真的吗?怎么那么多难么干净?怎么看都像假的。几个小时过去了,一个也卖不出去,怎么办?于是,她也模仿着那些商贩的卖法,先摆十个,只要有人问,她也说:鸡刚生的,就这十个,很新鲜的。哎哟,真卖出去了,老人老高兴了。后来又摆出十个鸡蛋,又有人来问了,老人照先前的话一说,哎,又信了,买了。看来这招真灵!老人心想。老人又将最后十个摆了出来。又有一个人来问了,没等老人说话,旁边的人就替她说了:鸡刚生的,就十个,很新鲜。你还在招摇撞骗啊?看你都几十岁的老人了,怎么这么不地道?老人一看,啊!原来是先前来买过鸡蛋的人。
老人百口莫辩,只好低下头,嘴里不时地喃喃自语:我这鸡蛋到底是真的土鸡蛋还是假的?哎!人老了,我糊涂咯!
篇7:打猪草心情日记
打猪草心情日记
俗话说:“穷不丢猪,富不丢书。”自记事起,家里就年年养猪。年关的时候,杀了猪,极大改善了伙食。在那个粮食十分匮乏的年代,养猪最困惑的就是猪食常不够,因此,那时的我除了读书写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打猪草。
春天来了,田间的猪草茂盛。放学之后,我提上竹篮,拿上小镰刀,从家中往田野里走去。到了野外,我到田头、沟渠、河边寻找猪草多的地方,再将竹篮放到地上,蹲下身子,拿出小镰刀,快速割下猪草。打到猪草后,迅速放进篮中,继续进行,如此反复。有的地方猪草比较茂盛,不全用小镰刀,只需手掐就行了,节约了许多时间。打猪草时间久了,所以不会做无用功,个把小时,我就能收获满满一篮,有蒌蒿、马兰头、兔英苗、曲曲杆等,品种众多。
回家的路上,我像打了胜仗归来的士兵,兴高采烈,嘴里还哼着常唱的'童谣,一阵风“旋”回家。父母看我打到满满一篮子猪草,总是以赞扬的口吻说,今天打的猪草不错,猪一天的口粮有了。我高兴的仰起头,享受着表扬,仿佛像在学校取得了好成绩,受老师表扬一样,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打猪草还有意外收获。记得一次,常打猪草的地方,因为人太多,打不到肥大的猪草,我就重新开辟地方。边走边寻,走到远处一个陌生的地方,猪草不但肥美,而且茂盛,我开心极了,准备动手。刚蹬下,一只肥肥的野兔从草丛中钻出来,我非常兴奋,扔掉竹篮,提着小镰刀就追了上去。前面一条水渠挡住野兔的去路,野兔想越渠而逃,我狠狠地将手中的小镰刀向野兔砸去。太巧了,不偏不倚,砸中了野兔的脑袋,野兔倒地而亡。拿着击中的野兔,放到竹篮猪草上面,拎着,一路小跑,回到家。晚上。母亲做野兔雪菜,那味道真是太难忘了,我觉得是世间最好的美味。
慢慢的,家中的经济条件好了,粮食也越来越多,我再也不需要打猪草了。直到今日,我仍然怀念打猪草那段天真烂漫的欢乐岁月。因为,打猪草让我悟出了一个真理,劳动无尚光荣,付出总有回报。
篇8:打猪草作文400字
打猪草作文400字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天气晴朗,我和外公去牟爷爷家做客。牟爷爷是外公认识的一位朋友,他是一个农民,家住在山上。经过崎岖的.山路,还爬了土坡,终于来到了牟爷爷的家。牟爷爷正在割猪草。外公立刻和他谈了起来。这位爷爷六十多岁了,看上去还很年轻。中等个子,黝黑的皮肤,精神抖擞。
我们看着牟爷爷熟练的割着猪草,我主动走过去,请牟爷爷教我割猪草。过了一会儿,我被蚊子叮了很多包,很痒。让我浑身发痒。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烈日当空,太阳火辣辣的晒在我们身上。汗水止不住的流下来。牟爷爷一招一式的教我割猪草,一会儿就割了一筐。我问爷爷这种长的草叫什么,他说这叫红苕藤。它的根就是我们吃的红薯。猪很喜欢吃这种藤。我想起了刘老师给我们讲过她背猪草很辛苦的故事。我们把筐抬进屋里,进了猪圈。哇!有两头肥猪,差不多各自有200多斤。爷爷把草切碎,加上米糠和饲料,喂起猪来。猪吃的津津有味。我问爷爷什么时候出栏,他说:“还早呢!过年时才出栏,到时请你们吃年夜饭。
夕阳西下,我们告别了爷爷,回到了家。平常我最喜欢吃肉,今天我才知道养猪很辛苦。我们一定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篇9: 耀灵挑二哥散文
耀灵挑二哥散文
川鄂古盐道,山势险峻,坡道盘曲,路面坎坷不平,其中扼其咽喉,最为险峻者,当数耀灵境内那八公里盐道。重走这段令人惊心动魄的盐道,感触颇多,但最令我感动的,还是曾经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挑二哥,和他们遗留下来的挑二哥精神。
途经耀灵的挑二哥,多为川鄂湘一带失去土地的农民,且单身者居多。“桑木扁担两头尖,上挑桐油下挑盐。上挑桐油到四川,下挑盐巴到湖南。”人穷出力气,为生活所迫的他们,肩上挑着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迎着严寒,冒着酷暑,风里来,雨里去。他们不仅要与恶劣的天气斗,还要与险山洪水斗,还要与沿途多如牛毛的土匪斗。
“挑盐担子客,路上停不得。劫匪拦路抢,奔到耀灵歇。”挑二哥们第一天从长江之滨购了盐,便急匆匆赶到耀灵投宿,第二天天不亮,买上几块香糯的挑二粑,便打算出发了。他们头绾白帕子,帕子中间插根斑竹烟杆;肩扛一根水牛角一样高高翘起的桑木扁担,扁担与肩膀相接处,隔着一个棉布垫肩;手拿一柄带着铁钉的打拄;脚上裹几皮烂棕,穿上草鞋,鞋底再套上防滑的脚码子。
为了对付土匪,挑二哥们必须十个一群、八个一伙地结伴而行。挑二哥们头顶星星,肩挑一百四十斤重的盐担子,又从耀灵上路了。开步前,他们一齐把担子放在肩上,再用力闪几闪,弯弯的水牛角,时而被沉重的盐巴压得平平的,时而又高高弹起。经检验,扁担和棕绳都很结实,于是,他们吆喝着迈开了大步。他们行走在宽阔的大路上,一排排扁担在空中忽上忽下地闪悠,远远看去,宛若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棕绳与扁担相互摩擦,发出有节奏的`吱嘎吱嘎声。前一波蝴蝶飞向青天白云间,一座座陡峭的山峰被他们踩在足底了,继而,地宝滩上又飞起一波。
每一队都有个领头的。要是路面上插着个尖尖的石头,稍不留神就会踢伤脚趾,领头的就会大声提醒:“地面有撞。”
“后面有让。”身后的挑二哥们一齐高声回答。
要是领头的遇上水凼,便会大声喊道:“前有水凼。”
“脚踩两旁。”走得滚烫的脚,被冷水激了就会患关节炎。患了这病,便断了挑二哥的前程。领头的一提醒,挑二哥们又一齐回答。
挑二哥们沿着河岸,迤逦而行,来到黄桷树下。在田里种地的农民,见了那一排排闪悠悠的扁担,便来了兴致。
“扁担两头弯,中间压的是舅佬官。”
此时,挑二哥们便会一齐向地里那人喊道:“扁担两头闪,中间压的是你姐夫官。”
以扁担为题材的一阵脱口秀之后,挑二哥们更精神了。看到这情景,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熟识呢,其实他们从未交往过。
如挑二哥们遇上迎面而来的半老徐娘,他们总喜欢横着扁担挡住她们的去路,惹她们开口说话。为了赶路,她们只好半嗔半喜地开了尊口:“好狗不挡路!”
“好女不骂夫!”半老徐娘骂挑二哥为狗,挑二哥们也不输码头,公然把自己比成她的丈夫。
“好狗不咬鸡,”半老徐娘再说一句。
“好汉不打妻!”你出一句不褒不贬的的,他们也集体回一句不褒不贬的。
谁首先词穷了,谁就以“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即时结束这场游戏,然后主动礼让。仿佛一架廉价的运盐机,整天奔波在盐道上的挑二哥们,他们也有七情六欲,累了,他们也想在温柔的港湾里休养几天。可是,他们只要一上路,两三个月才能归家,因而他们最喜欢与身边的异性插科打诨,以解除胸中郁闷,以缓解自己对家的思念。
集体表演刚刚结束,河对岸一芳龄美女款款走来。同伴们便怂恿身边的单身挑二哥,赶紧利用这个机会,向对方求爱,也不管对方是否名花有主。
“对门那个妹儿,扎个红头绳儿,那回说的话,这回啷个说。”
这话在外人听来,好象他们事先有个约定似的。山里姑娘羞涩,或者不搭讪,或者开口就骂:“挑二哥,棕包脚,栽秧挞谷奈不何,喝酒吃肉是好家伙。”
打是亲热骂是爱,只要姑娘金口一开,单身汉们便会打起悲情牌来:“挑二哥,真造孽,一天挑到黑。要是遇上暴雨噻,人还要在岩洞里歇。要是没带挑二粑噻,肚儿饿得像篾笆箦。哪个女子跟我噻,也要造一辈子的孽。”
姑娘只好默不作声,但单身汉们却没完没了。
“单身汉,好孤单,出门几十天,屋里没冒烟。揭开盐罐看,罐里没有盐。灶里刨两刨,刨出个青竹彪。锅里刷两刷,刷出条癞客马。打开米缸摇,有米不见瓢。铺盖揭几揭,钻出条乌梢蛇……”
姑娘们听厌了,往往会剜他一眼,接着轻声骂一句:“河这边说话,河那边挞猪嘴巴。”
穷得叮当响,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的单身挑二哥,明白追求没有结果,就闭了嘴。闭了嘴,抬头一看,已经掉队了,一边呼喊,一边飞跑着追去。
在黄桷树小憩片刻,挑二哥们径直来到三岔河。三岔河以上,人户渐稀,山势渐陡,石径渐仄,稍有闪失,便会盐撒人亡,横尸山野。“耀灵山道陡又窄,滚下几个担子客,尸骨不全目难睹,家人痛哭到天黑。”故过了三岔河,挑二哥们便专心走路,不再说话了。在耀灵境内的八公里盐道中,陡梯子最险,最吃力。那天梯一样的陡梯子,坡度在七十度左右,足力再好的挑二哥,爬不了多久,腿也开始发软打颤。有道是:“陡梯子,你莫去,此路如同登天梯。”
挑二哥们登上一段梯道后,觉得累了,就会将打拄立在长满青苔的石板间,把盐担搁在打拄上,而后大口大口喘粗气。歇息好了,起步之前,他们还会唱起山歌:“上坡脚发软喽,下坡脚打闪哟。平路好走噻,可惜又太短哟――”唱完,他们一齐破着嗓子,“――哟――嗬――嗬――――哟――嗬――嗬――”幽深的山谷里,传来一串串尖利的轰鸣声。
一阵胡吼乱叫之后,精气神又回到了体内,挑二哥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在崔巍的山石间,廉价的运盐机们,机械地向上攀登着,他们那强有力的心脏,就是这架机器的发动机。每翻越一级石阶,身负一百四十斤盐的他们,那发动机都要开到最大马力。豆大的汗珠,从他们古铜色的脸上身上,密密麻麻地钻出来,暴雨般滚落在盐道上,将道上的浮土也砸出一个个小坑儿。
挑二哥们征服陡梯子的这种艰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作个简单的比较吧:我们这群采风的人,肩上未挑,手上未提,可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也累得心旌摇荡,几近虚脱。上山途中,我们根本无精力去欣赏那些参天的古木、云雾缭绕的山头和含苞待放的野花了。我们那粗重的喘气声,把松涛声、鸟声、蝉鸣声都给比了下去。途中,我们还休息过两次,才汗流浃背地登上梯顶,甚至还有半途离席的。这样一比较,它的艰难程度便可想而知了。
挑二哥们把陡梯子甩在身后了,把一座座山峰也甩在身后了。再过一碗水、状元坟、功德碑、擂鼓石,就是东营沟的腰店子。来到这里,他们必须卸下担子,歇歇脚,补充补充能量。气歇足以后,离开腰店子,再经三角桩、竹林槽、长槽,到达穿心店,耀灵这八公里盐道便全踩在挑二哥们脚下了。可千里盐道,挑二哥们还才迈出第一步,还必须如此这般一直走下去。然而,他们挑着一家老小,挑着生活的全部信念,不怨天,不尤人,就这样顽强地一直向前走着。这种精神,我冒昧地把它归纳为耀灵的挑二哥精神。
挑二哥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为盐而生,也为盐而死。现在人驮马运的时代结束了,但挑二哥的这种精神不应结束,我们还应一代代传承下去。如今,喧啸了数百年的盐大路和挑二哥精神,在耀灵镇政府的坚持下,又原汁原味地复活了。当我们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时,当我们嫌工作任务太繁重、待遇太低、升迁不公时,不妨来到这里,亲身体验一下,那一百四十斤重的盐担子,究竟是啥滋味儿。完了,再租一套挑二哥的空囊道具,追寻着挑二哥或深或浅的足迹,脚踏实地地走走这八公里盐道。也许,经过这一走,你就明白什么是耀灵的挑二哥精神了;经过这一走,你心中的疙瘩自然也解开了!
篇10:扯猪草的心情日记
扯猪草的心情日记
那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在耒师附小上小学三年级。当时国家比较困难,物资匮乏,吃的用的都得凭票购买。学校有个小食堂是专供老师吃饭的,餐餐都是清汤寡水。为了改善老师们的生活,学校领导让食堂的师傅们养了几头小猪。养了小猪以后,学校食堂每天的潲水供应不上,于是学校便要求全校每个同学星期六下午为食堂扯一篮猪草。
那时国家规定的上课、上班时间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是休息时间。当时学校里每个星期六下午都要组织全校学生搞义务劳动或者大扫除,现在又增加了一项,就是扯猪草。
我当时跟着父母在城里长大,很少下乡。所以,猪草的概念很模糊,以为路边生长的野草就是猪草,还以为猪什么草都能吃。因此,第一次扯猪草就闹了笑话。
那天中午,吃过午饭,我拿着母亲买菜的菜篮子一蹦一跳出了门。上午老师在教室里说过学校后面的稻田里有不少猪草,同学们可以到那里去扯。到了那里一看,已经来了不少同学,都挎着篮子蹲在地上扯猪草,只有少数几个农村同学拿着镰刀在一下一下的割猪草,城里的同学都像我一样家里不可能有镰刀,因此只能用手扯。
看到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样子,我赶紧蹲下身,一把一把扯起田埂上的猪草来。一会儿,篮子里就装了小半篮。不过,我有些奇怪,按理说这么多同学在这里扯猪草,这田埂上的猪草应该扯得差不多了,可为什么还是一篷一篷的.呢?我禁不住去看其他同学的篮子,这才发现他们篮子里和我篮子里的猪草完全不一样。
我悄悄问一个农村同学,这才知道我扯的哪是什么猪草,分明就是野草,猪根本不吃的。一刹那间,我闹了个大红脸,赶紧偷偷把篮子里的野草全倒了,然后跟着那个农村同学走。那个农村同学很热心,很快就教会我认识了剪刀草、鸭舌草和野菜这些真正的猪草。不过,田埂上的猪草已经被先来的同学扯得差不多了。最后,农村同学和先来的同学提着满满一篮子猪草兴高采烈地走了,而我和一部分同学篮子里还只扯了三分之一的猪草。
这时,学校铃声响了,是大扫除的时候了,我们赶紧往学校跑去。到了食堂猪圈,只见班主任老师拿着圆珠笔和小本子在逐个检查和登记,墙角下有一堆不合格的猪草被老师剔了出来。我仔细看了看,那里面除了野草之外还有禾苗的叶子,不知是哪个同学竟把禾苗的叶子也当成猪草扯了回来。自然,我第一次扯猪草没有完成任务,被老师点名批评。
以后每个星期六下午我们都要为学校扯猪草,而田埂上的猪草根本不够我们这么多人扯,于是就有同学邀我去菜市场捡烂菜叶。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烂菜叶也可以给猪吃呀!从此,每个星期六中午我便和同学到菜市场捡一点烂菜叶,再去扯一点猪草。这样,每个星期才勉强完成任务。
一学期很快结束了,第二学期开学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特意到学校食堂的猪圈去看了看,发现那几头猪已经不见了,不知是杀了给老师们打了牙祭还是卖了,反正从此我们就再也不用为学校扯猪草了。
在以后的读书生涯里,我再也没给学校扯过猪草,因为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学校即使养了猪也不用学生去扯猪草了,而是有了足够的潲水和饲料。
【挑猪草散文】相关文章:
1.田坎上挑粪的散文
2.《挑西瓜》教案
3.外企如何挑简历
4.精挑优美句子摘抄
6.父亲挑书阅读答案
7.挑西瓜学问大作文
9.精挑英语作文七夕
10.材料作文:挑战和超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