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时间表
“WOW”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24节气时间表,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24节气时间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24节气时间表
立春 02月03日 23:34:01 雨水 02月18日 19:31:16 惊蛰 03月05日 17:32:40
春分 03月20日 18:28:35 清明 04月04日 22:17:16 谷雨 04月20日 05:26:58
立夏 05月05日 15:30:59 小满 05月21日 04:30:53 芒种 06月05日 19:36:33
夏至 06月21日 12:24:06 小暑 07月07日 05:50:38 大暑 07月22日 23:15:18
立秋 08月07日 15:39:58 处暑 08月23日 06:20:09 白露 09月07日 18:38:34
秋分 09月23日 04:01:44 寒露 10月08日 10:22:05 霜降 10月23日 13:26:36
立冬 11月07日 13:37:45 小雪 11月22日 11:04:34 大雪 12月07日 06:32:35
冬至 12月22日 00:27:53 小寒 01月05日 11:55:42 大寒 01月20日 05:23:33
24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用于指导农业耕种。东亚传统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分别根据日、月的运行制定:月的部分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的,岁是以回归年(太阳年)为基准确定的。阳历每回归年约365.2422天,二十四节气据此而划分。
由于历史上我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 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立春时间(202月3日 23:34 - 年2月18日 19:31)
几月几日:2017年2月3日 23:34:01
阴历日期:正月(小) 初七 星期五
2017年雨水时间(2017年2月18日 19:31 - 2017年3月5日 17:32)
几月几日:2017年2月18日 19:31:16
阴历日期:正月(小) 廿二 星期六
2017年惊蛰时间(2017年3月5日 17:32 - 2017年3月20日 18:28)
几月几日:2017年3月5日 17:32:40
阴历日期:二月(大) 初八 星期日
2017年春分时间(2017年3月20日 18:28 - 2017年4月4日 22:17)
几月几日:2017年3月20日 18:28:35
阴历日期:二月(大) 廿三 星期一
2017年清明时间(2017年4月4日 22:17 - 2017年4月20日 05:26)
几月几日:2017年4月4日 22:17:16
阴历日期:三月(小) 初八 星期二
2017年谷雨时间(2017年4月20日 05:26 - 2017年5月5日 15:30)
几月几日:2017年4月20日 5:26:58
阴历日期:三月(小) 廿四 星期四
2017年立夏时间(2017年5月5日 15:30 - 2017年5月21日 04:30)
几月几日:2017年5月5日 15:30:59
阴历日期:四月(大) 初十 星期五
2017年小满时间(2017年5月21日 04:30 - 2017年6月5日 19:36)
几月几日:2017年5月21日 4:30:53
阴历日期:四月(大) 廿六 星期日
2017年芒种时间(2017年6月5日 19:36 - 2017年6月21日 12:24)
几月几日:2017年6月5日 19:36:33
阴历日期:五月(小) 十一 星期一
2017年夏至时间(2017年6月21日 12:24 - 2017年7月7日 05:50)
几月几日:2017年6月21日 12:24:06
阴历日期:五月(小) 廿七 星期三
2017年小暑时间(2017年7月7日 05:50 - 2017年7月22日 23:15)
几月几日:2017年7月7日 5:50:38
阴历日期:六月(小) 十四 星期五
2017年大暑时间(2017年7月22日 23:15 - 2017年8月7日 15:39)
几月几日:2017年7月22日 23:15:18
阴历日期:六月(小) 廿九 星期六
2017年立秋时间(2017年8月7日 15:39 - 2017年8月23日 06:20)
几月几日:2017年8月7日 15:39:58
阴历日期:闰六月(大) 十六 星期一
2017年处暑时间(2017年8月23日 06:20 - 2017年9月7日 18:38)
几月几日:2017年8月23日 6:20:09
阴历日期:七月(小) 初二 星期三
2017年白露时间(2017年9月7日 18:38 - 2017年9月23日 04:01)
几月几日:2017年9月7日 18:38:34
阴历日期:七月(小) 十七 星期四
2017年秋分时间(2017年9月23日 04:01 - 2017年10月8日 10:22)
几月几日:2017年9月23日 4:01:44
阴历日期:八月(大) 初四 星期六
2017年寒露时间(2017年10月8日 10:22 - 2017年10月23日 13:26)
几月几日:2017年10月8日 10:22:05
阴历日期:八月(大) 十九 星期日
2017年霜降时间(2017年10月23日 13:26 - 2017年11月7日 13:37)
几月几日:2017年10月23日 13:26:36
阴历日期:九月(小) 初四 星期一
2017年立冬时间(2017年11月7日 13:37 - 2017年11月22日 11:04)
几月几日:2017年11月7日 13:37:45
阴历日期:九月(小) 十九 星期二
2017年小雪时间(2017年11月22日 11:04 - 2017年12月7日 06:32)
几月几日:2017年11月22日 11:04:34
阴历日期:十月(大) 初五 星期三
2017年大雪时间(2017年12月7日 06:32 - 2017年12月22日 00:27)
几月几日:2017年12月7日 6:32:35
阴历日期:十月(大) 二十 星期四
2017年冬至时间(2017年12月22日 00:27 - 1月5日 17:48)
几月几日:2017年12月22日 0:27:53
阴历日期:冬月(大) 初五 星期五
2017年小寒时间(201月5日 17:48 - 年1月20日 11:08)
几月几日:2018年1月5日 17:48:41
阴历日期:冬月(大) 十九 星期五
2017年大寒时间(2018年1月20日 11:08 - 2018年2月4日 05:28)
几月几日:2018年1月20日 11:08:58
阴历日期:腊月(大) 初四 星期六
篇2:24节气时间表
立春 02月03日 23:34:01 雨水 02月18日 19:31:16 惊蛰 03月05日 17:32:40
春分 03月20日 18:28:35 清明 04月04日 22:17:16 谷雨 04月20日 05:26:58
立夏 05月05日 15:30:59 小满 05月21日 04:30:53 芒种 06月05日 19:36:33
夏至 06月21日 12:24:06 小暑 07月07日 05:50:38 大暑 07月22日 23:15:18
立秋 08月07日 15:39:58 处暑 08月23日 06:20:09 白露 09月07日 18:38:34
秋分 09月23日 04:01:44 寒露 10月08日 10:22:05 霜降 10月23日 13:26:36
立冬 11月07日 13:37:45 小雪 11月22日 11:04:34 大雪 12月07日 06:32:35
冬至 12月22日 00:27:53 小寒 01月05日 11:55:42 大寒 01月20日 05:23:33
气候农事诗
立春(左河水)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雨水
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
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惊蛰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春分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清明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
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谷雨
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立夏(左河水)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小满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后脚款丝商。
芒种
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
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夏至
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小暑
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新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
大暑
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
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花若洒金。
立秋(左河水)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处暑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移南径斜辉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白露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
秋分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里香。
寒露
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
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尝梨贝养脾肠。
霜降
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立冬(左河水)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四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备收藏。
小雪
太行初雪带寒风,一路凋零下赣中。
菊萎东篱梅暗动,方知大地转阳升。
大雪
万山凋敝黯无华,四面嘶鸣晃树杈。
白雪欲求吟咏句,穿枝掠院演梅花。
冬至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小寒
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
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
大寒
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
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24节气中不同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篇3:的24节气时间表
的24节气时间表
20的24节气时间表
年24节气时间表
2017年24节气时间表
2月3日:立春
5月5日:立夏
8月7日:立秋
11月7日:立冬
2月18日:雨水
5月21日:小满
8月23日:处暑
11月22日:小雪
3月5日:惊蛰
6月5日:芒种
9月7日:白露
12月7日:大雪
3月20日:春分
6月21日:夏至
9月23日:秋分
12月22日:冬至
4月4日:清明
7月7日:小暑
10月8日:寒露
1月5日:小寒
4月20日:谷雨
7月22日:大暑
10月23日:霜降
1月20日:大寒
小雪-大雪
养生关键词:萝卜加梨 养藏精气
平时大家都习惯熟吃萝卜生吃梨,小雪之后不妨反过来,
2017年的24节气时间表
,
因为梨能润肺清热、养阴生津,对于刚入冬的燥咳效果很好;可用梨和蜂蜜隔水蒸熟吃。中医认为生吃白萝卜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所以,从清热生津的角度来说,生吃效果更好。但脾胃虚寒者不要生吃萝卜。
大雪节气时寒冷干燥的天气让人体出现不适,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对于中老年男性而言,大雪之后更要注意“养藏”。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说,在大雪时节适量吃些莲藕粥,有较好的补益功效。莲藕熟吃有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功效。
冬至-小寒
养生关键词:防寒、保暖
冬至是养生的重要时间点,中医认为“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如果注意养生有利于健康过冬,甚至能为来年春天的健康贮备能量。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饺子最初是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把驱寒活血的药搅拌在肉馅里,给冻伤的百姓。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前后常拉耳垂、提耳尖、摩耳廓,直到耳部感到发热,有利于全身保健。
小寒是寒冷期。气虚、阳虚、血虚这三类人群最怕冷。不妨试试以下三种汤品驱寒取暖:气虚怕冷喝黄芪牛肉汤;阳虚怕冷喝干姜肉桂羊肉汤;血虚怕冷喝鸡丝阿胶汤。
大寒-立春
养生关键词:防风寒、护肝
大寒前后,年底应酬多、工作忙,缺乏运动,加上暖气和室外寒冷的轮流考验,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感冒了。预防感冒除了加强锻炼,还可以通过食疗增加抵抗力。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要注重养护肝脏。除了注意饮食之外,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伸懒腰后,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了活动,也舒发了肝气。
雨水-惊蛰
养生关键词:降火、春捂
从雨水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渐多。但冷空气与暖空气仍会频繁较量,所以雨水节气常出现“倒春寒”,春捂的要点是“下厚上薄”,捂好背、腹、足底。背部保暖护好“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寒从脚下起”,足部保暖身体才能真正暖和起来。惊蛰后春风拂面,易引动肝阳,并伴多痰,可吃些海蜇清热化痰、降压消肿。
春分-清明
养生关键词:清热、润燥
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是调整阴阳平衡的好时机。俗话说:“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以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强,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是孩子们长高的最佳时段。春分这个时候的香椿,香味浓郁,鲜嫩清脆,口感和营养都是很好。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
“断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这是苏东坡描写青蒿的优美诗句。清明前后北方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容易干燥上火,而青蒿正是美味娇嫩的时候,怕上火的朋友,不妨吃上一些青蒿蹄花汤,清热滋补润燥。
谷雨-立夏
养生关键词:控压、排毒、拿五经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农历三月初三这天,不少地区都有吃荠菜煮鸡蛋的风俗。初春是高血压病好发的节气,食用荠菜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有降血压、降低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前后,空气湿气大,要注意排湿排毒。此时竹笋纷纷破土而出,可食之通便护肠,排毒养颜。
立夏后,人们常会烦躁上火,食欲、睡眠不佳。可用中医经典养生方法“拿五经”:即用五指同时分别点按人头部正中线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每次不少于3~5分钟,可调节神经功能,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
小满-芒种
养生关键词:养阳、祛湿
小满后,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温、多雨,体内湿气会增加,情绪也会更易烦躁,汗液的排泄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阳气会因此受损。此外,热天人们比较贪凉,易感受寒湿而伤阳。可按揉足三里穴养护阳气、补中益气。
芒种湿度增加,使人易四肢困倦,萎靡不振,痰湿内聚。夏季此时有了大排档,“肥甘厚腻”会困住脾胃,进而出现痰湿体质特征,如食量大、容易疲倦、舌苔白腻、不爱喝水、大便不成形等,不妨按摩丰隆穴健脾胃祛痰湿。
夏至-小暑
养生关键词:养心、明目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因此端午节又叫“端阳节”。端午养生用艾灸,能使人解除疲劳,享受轻松。在家中适量燃烧艾条还有驱蚊虫和秽气的效果。
夏至后,真正的“烤”验才开始。天气时而炎热、时而闷热、时而湿热,人的情绪也会一波三折。此时可练中医经典气功“六字诀”中的“呵”字决防治心病,缓解焦躁情绪。呵,读(hou)。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如此动作6次为1组,一般要连作6组。
进入小暑节气后,为躲避炎热很多人喜欢待在空调房里,殊不知这有碍养生,最好采用自然的方法防暑降温。
大暑-立秋
养生关键词:防中暑、贴秋膘
大暑多在三伏中最热的中伏,气温高多雷雨,易挟湿。暑湿之气会乘虚而入,使人心气亏耗,易引发中暑等疾患。当全身出现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出汗等情况时,多为中暑先兆。最好脱离高温环境,解开衣领,喝点凉白开,吃点水果,尽量到阴凉的环境里休息。
经过酷暑的煎熬,人体营养耗损不少,北方立秋之后可“适当”贴秋膘恢复体力。江南立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较重。贴秋膘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容易诱发感冒、便秘、发热。不论南北,立秋后要吃些豆芽、菠菜、胡萝卜、芹菜、小白菜、莴笋等,营养丰富又不容易发胖。
处暑-白露
养生关键词:护发、早睡早起
处暑与“七夕”常靠在一起。“七夕”的一些民俗也颇有保健养生的意味。比如妇女洗发。湖南《攸县志》记载,“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就是取侧柏叶祛风湿,散肿毒、抑菌的作用。且处暑后,洗头前要记得按摩头皮,有利于头皮部经络气血的疏通,让人神清气爽。
俗语“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是说,处暑每天洗澡,但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晚上睡觉也要避免寒凉之气侵入,老年人基本上可以把席子撤掉了。此时应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可防止收敛太多。白露时过敏性鼻炎、气管炎和哮喘等容易复发,容易过敏的少吃海鲜。适宜膳食有莲子百合粥、银杏鸡丁、山药等。
秋分-寒露
养生关键词:暖胃、解乏、安神
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多发与复发的时节,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是这个时候的暖胃护胃佳品。秋分后,橘子大量上市,坐班族不妨在办公桌上或者卧室里放一些橘子皮,适当闻闻可以芳香化湿、醒脾开窍解乏;橘子柔和的色彩还会给人温暖的感觉。寒露后柿子上市,可清热去燥、润肺化痰,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但每天不要超过1个。
霜降-立冬
养生关键词:少吃秋瓜、防五寒
九九重阳后阳气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俗话说“秋瓜坏肚”,这个时候气温凉爽,瓜果性寒吃太多易损胃阳,要少吃或不吃。体质虚弱怕冷的人此时应选温热性水果。
不少老人到了霜降后会腹泻,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生姜、大枣等食材食疗,并注意腰腹部及下肢保暖。
立冬前后,要注意防“五寒”:防颈寒,薄围巾立领装出门穿;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莫嫌烦;防肺寒,温肺散寒来碗神仙粥;防腰寒,双手搓腰肾阳暖;防脚寒;家庭足浴赛灵丹。
篇4:节气时间表
2017年节气时间表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表(农历)名词解释: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017年二十四节气表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17年节气时间表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节气时间表]
篇5:24节气谚语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篇6:24节气谚语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篇7:24节气谚语
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十二月初三,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篇8:24节气谚语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篇9:24节气作文
20xx年3月5日农历二月初八星期日
什么是惊蛰节气。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是正确的。以前有人说“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这是不对的,农历与公历日期是较大的出入。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篇10:24节气作文
古人把一年分为了四个季节,在经过了几百年的研究之后,又把四个季节分为了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后人还编出了这二十四节气歌,人们根据节气的变化劳作,生生不息。而我觉得我们人生短暂的生命之旅,也有二十四节气。
当我们刚从娘胎里出世,,走进这个世间,睁开眼滴溜溜转的时候,也便走进了人生的第一个节气,它也正像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一样,一切都那么清新,充满活力。我们稚嫩的小生命不正像春天蓬勃的万物那样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吗?
当我们告别了牙牙学语的孩童时期,走进了小学学堂,我们便又走进了人生中的另一个节气。它像一年中的春分一样,虽然在同一季节,但却变换了时节,离开了父母贴身的呵护,我们懂得成长的路上不只有鲜花,有时还有荆棘,只有在万物蓬发的节气里,斩除荆棘,适时耕耘,才会有所收获。
现在,我们已步入中学的大门,完成了由少年儿童向青年的转型,此时,我们又到达了人生的另一个节气――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辛勤的.老农赶着节气在田间播种一年的希望,而我们呢,也在课堂里辛勤地播种着人生的希望,尽管学习任务繁重,但我们潜心钻研,迎难而上。我们懂得,只有赶着人生的节气,执著拼搏,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所收获,一路上,会有欢歌,也会有泪水。
很快,我们也会进入壮年,面临着要走入社会,也面临着要娶妻生子,承担起社会与家庭的双重责任,此时,我们仿佛走进了“大暑”这个节气。当今社会,人口众多,我们将面临就业老大难的问题,没有事业,无以为家,巨大的压力压在肩上,你会觉得这个时候是最头疼,最恼火的时候,我们面临着人生中最大的考验,要么面临于种种磨砺中,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角天空;要么龟缩一隅,被社会所淘汰。
转眼间,我们也会像现在爸爸妈妈的这个时候,此时又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个节气――秋分,落叶纷飞,万物萧条。爸爸妈妈年纪大了,能力和精力都开始缩减,说老,但又不算太老,既要为祖国为社会做着自己该做的贡献,又要操持一家老小的生活,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压力都很大,他们常常会感到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但他们依然坚持着,就好比是一棵大树在用尽最后的养分挽留即将飘零的落叶。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也会和现在的爷爷奶奶一样。我认为人此时又到了另一个节气――小寒。小寒虽然不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但它也标志着严寒即将来临,正像我们现在的爷爷奶奶一样,一些大大小小的疾病无情地向身体袭来,摧残着他们的肉体,折磨着他们的灵魂。在人生的路上,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节气,收获了太多的鲜花与掌声,但此时,帷幕即将落下。
当一年的节气走完时,也标志着人的一生已经走过。然而下一年的二十四节气还会再次到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而人的生命却从此戛然而止,再也不会回来的。所以我们只有在这有限的一生中放手一搏,顺应节气适时耕耘,蓬发,才不会虚度此生,才会在人生不同的节气里,留下一些值得收藏的东西。
【24节气时间表】相关文章:
1.24节气议论文
2.24节气大雪作文
3.24节气民俗农谚
4.24节气大寒诗歌
8.24节气秋分诗歌
10.24节气养生顺口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