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24节气大暑民间传统活动

24节气大暑民间传统活动

2022-05-29 06:28: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绝顶大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24节气大暑民间传统活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24节气大暑民间传统活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4节气大暑民间传统活动

篇1:24节气大暑民间传统活动

24节气大暑民间传统活动

1、暑月游船

大暑时期,古人绝不是独守在家里,做“宅男”“宅女”,相反,倒把这样的酷暑时节当节日来过。“暑月游船”是当时的民俗之一。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

2、喝暑羊

“喝暑羊”就是大暑时节喝羊肉汤,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人们饭桌上的一道营养美味的滋补佳品。

3、吃面条

大暑到,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上一锅凉面条,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

4、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5、煎青草豆腐

大暑节气来临,浙江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将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6、送瘟神

三伏暑天,赤日炎炎,也是瘟疫疾病的爆发期。过去人们在河船上要举行祭祈活动,将船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示送走瘟神,百病无踪。

7、海边过大暑

深圳人在海边度过炎热的大暑日。在夏季防晒很重要,不仅仅是爱美怕晒黑的女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男性也一样需要防晒,尤其是去海边或水上乐园,更需要使用防晒霜,并不时补涂防晒霜。

8、赏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着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

9、大暑吃童子鸡

湘中、湘北有“大暑吃童子鸡”的进补方法。童子鸡指的是不会打鸣,饲养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到1~1.5斤,还未配育过的小公鸡。

和老鸡比起来,它们熬的汤没那么油腻,蛋白质也更易被人们吸收,据说其体内的生长激素对成长期的孩子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10、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11、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1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还有吃米糟的习俗。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

13、吃凤梨

我国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14、吃“半年圆”

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过半年”,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15、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16、送大暑船

大暑时节,浙江台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动。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在海上点燃,随水而去,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祥和。

大暑天气有什么特点

基础天气

通常大暑节气正在三伏中,也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同时也最高的天气,大部分地区都干旱少雨,而多地区气温达到35度以上。而在华南西部地区高温也很频繁,但是雨水相对而言比较充沛,雷暴雨通常也是常见的季节。

高温酷热

通常大暑一般都在三伏中的中伏阶段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当然全国各地温差都不会很大。

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温伏旱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伏旱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

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两场台风降雨或时不时有些雷阵雨,就不会出现大范围伏旱。

大暑养生保健小常识

1、防伤湿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此时降雨不断,水分上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此时要格外注意饮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并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2、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须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如果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先兆,说明你要中暑了,这是应速到通风阴凉处,解衣纳凉,或者饮用清凉水,并服用人丹。

3、防“火”

三伏天,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而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祛暑化湿健脾的食物为宜,如冬瓜、黄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

4、防受凉

在酷暑难当的夏天,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以及过吹穿堂风。大暑时节淋雨后,应该及时的更衣。电风扇不可开得过大,空调也不能吹的太低,尤其是老年人不宜长时间生活在冷气环境中。夜晚睡眠时,应关上电风扇和冷气机,并盖好腹部。

小结:大暑的时候要注意防湿,这个季节是降雨量非常多,水分会上腾,容易伤到身体。大暑天气炎热要谨防中暑。大暑的时候容易上火,谨防身体上火。

篇2:大暑节气民间传统活动

大暑节气民间传统活动

1、暑月游船

大暑时期,古人绝不是独守在家里,做“宅男”“宅女”,相反,倒把这样的酷暑时节当节日来过。“暑月游船”是当时的民俗之一。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

2、喝暑羊

“喝暑羊”就是大暑时节喝羊肉汤,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人们饭桌上的一道营养美味的滋补佳品。

3、吃面条

大暑到,临沂城乡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汤)或者吃面条的传统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嫁出去的闺女和结了婚的儿子都要回父母家,杀上一只羊,做上一锅凉面条,全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喝羊汤,吃面条,热热闹闹过大暑。

4、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5、煎青草豆腐

大暑节气来临,浙江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将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6、送瘟神

三伏暑天,赤日炎炎,也是瘟疫疾病的爆发期。过去人们在河船上要举行祭祈活动,将船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示送走瘟神,百病无踪。

7、海边过大暑

深圳人在海边度过炎热的大暑日。在夏季防晒很重要,不仅仅是爱美怕晒黑的女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男性也一样需要防晒,尤其是去海边或水上乐园,更需要使用防晒霜,并不时补涂防晒霜。

8、赏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着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

9、大暑吃童子鸡

湘中、湘北有“大暑吃童子鸡”的进补方法。童子鸡指的是不会打鸣,饲养期在三个月内体重达到1~1.5斤,还未配育过的小公鸡。

和老鸡比起来,它们熬的汤没那么油腻,蛋白质也更易被人们吸收,据说其体内的生长激素对成长期的孩子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10、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11、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1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还有吃米糟的习俗。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

13、吃凤梨

我国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14、吃“半年圆”

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过半年”,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尝甜食,象征着团圆和甜蜜。

15、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16、送大暑船

大暑时节,浙江台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动。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在海上点燃,随水而去,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祥和。

大暑简介

大暑(Great heat),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

大暑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会不会下雨?

大暑节气正处于伏旱期,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雨水此时最为充沛,但在大部分地区大暑期间下雨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这样的农谚:“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可见,高温少雨是伏旱形成的催生条件,伏旱区持续的大范围高温干旱的危害有时大于局地洪涝。除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防旱外,陕甘宁、西南地区东部、特别是四川东部、重庆等地也要防旱。

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两场台风降雨或时不时有些雷阵雨,就不会出现大范围伏旱。

篇3:传统24节气谚语

传统24节气谚语大全

24节气春谚:

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乌云近日)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24节气夏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篇4:24节气大暑是什么意思

24节气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这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的代表性植物有哪些

1、楮树。桑科落叶小乔木,别名构、构桑、“榖树”、谷浆树、皮树。树皮可制纸。雌雄异株,雄花为葇荑花序,生于新生嫩枝的叶腋,民间称楮条,状如“毛毛虫”,可蒸食;雌花为头状花序。果为肉质球形,熟时红色,称为楮桃、楮实子。主治阴痿水肿,益气,充肌,明目。

2、半边莲。桔梗目桔梗科半边莲属多年生小草本。又名为:急解索、细米草、半边花、水仙花草、镰么仔草等。气味:辛、平、无毒。因花瓣均偏向一侧而得名。具备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能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等。

3、癞葡萄。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又名金铃子,黄金瓜,金赖瓜,红娘瓜、赖荔枝、锦荔枝、荔枝瓜。叶互生,掌状5-7深裂。黄色。长不超过10厘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这东西小时候栽种过,很亲切。

4、荇菜。龙胆科莕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别名水荷叶、莕菜、接余、凫葵、水镜草、余莲儿。

5、睡莲。睡莲科睡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多作为公园水体栽培观赏植物。也称子午莲、矮睡莲。多见粉白两色。

6、葎草。又称勒草、黑草、葛葎蔓、葛勒蔓、来毒草、葛葎草、涩萝蔓、割人藤、苦瓜藤、锯锯藤、拉拉藤、五爪龙、大叶龙五爪蛇干藤、蛇割藤、割人藤、拉拉秧(剌剌秧)、拉拉藤(剌剌藤)、五爪龙,多年生茎蔓草本植物。

7、鸭跖草,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

8、冬瓜花。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瓜、、毛瓜、濮瓜、水芝、枕瓜。是比较常见的蔬菜。皮和种子可入药。有减肥、润肺功效,可消除身体水肿。

9、小金瓜。葫芦科南瓜属,为本属植物西葫芦的园艺变种。别名:观赏南瓜、观赏西葫芦、看瓜。观果植物,亦可食用,入药有治疗哮喘、咳嗽的功效。

10、决明。俗称野花生,假绿豆。其种子决明子也叫草决明、羊明、羊角、马蹄决明、还瞳子、假绿豆、马蹄子、芹决、羊角豆、野青豆。味苦、甘而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润肠通便等功效。

11、国槐。豆科槐属落叶乔木。又名豆槐、白槐、家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其荚果肉胶质,在种粒之间收缩,形成念珠状,药称“槐米”,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疮毒。

12、再力花。姜目竹芋科塔利亚属多年生挺水草本。别名水竹芋,水莲蕉,塔利亚。叶卵状披针形,浅灰蓝色,边缘紫色,长50cm,宽25cm。复总状花序,花小,紫堇色,全株附有白粉。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

大暑天气特点

基础天气

通常大暑节气正在三伏中,也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同时也最高的天气,大部分地区都干旱少雨,而多地区气温达到35度以上。

而在华南西部地区高温也很频繁,但是雨水相对而言比较充沛,雷暴雨通常也是常见的季节。

高温酷热

通常大暑一般都在三伏中的中伏阶段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当然全国各地温差都不会很大。

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温伏旱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伏旱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

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

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两场台风降雨或时不时有些雷阵雨,就不会出现大范围伏旱。

篇5:24节气大暑农谚

大暑农谚大全

1、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2、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3、雨蛤叫不停,风雨不容情。

4、伏天大雨下过头,秋季庄稼要减收。

5、树枝鲜叶落,下雨也随着。

6、井亮底,天要雨。

7、九里的雪,伏里的雨,吃了麦子存了米。

8、啄木鸟叫三声,不是下雨就刮风。

9、筋骨疼,雨打洞。

10、积水漫多高,多高荚无着。

11、疮疤痒,雨要响。

12、猪洗澡,雨不小。

13、鳝鱼停在水皮上,一两天内有雨降。

14、牛虻叮人,大雨倾盆。

15、三遍豆子粒儿圆,八遍谷子米汤甜。

16、旱收芝麻涝收豆,不旱不涝收绿豆。

17、干咸鱼滴水,不是阴天是下雨。

18、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19、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20、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21、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22、豆子泡了花,开花不结荚。

23、灶灰潮作块,将有大雨来。

24、要吃芝麻油,伏里晒出头。

25、河里鱼跃雨,雨中蝉鸣晴。

26、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27、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28、炊烟笔直上,望雨是空想。

29、蘑菇冒出头,地上雨水流。

30、天上水鸡叫,必定雨来到。

31、大暑前后,衣裳溻透。

32、瓜怕刮,烟怕淹,豆子就怕大水漫。

33、鸭不安,天要变。

34、伏里多雨,囤里多米。

35、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36、石头出汗,大雨连绵。

37、槐树叶子卷,雨在明天晚。

38、泥鳅往上翻,必是大雨天。

39、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40、青蛙哇哇叫,大雨要来到。

41、烟囱不出烟,不是下雨就阴天。

42、蝎虎子成群屋里跑,大雨很快就来到。

43、屋里不出烟,必定雨绵绵。

44、蝴蝶屋内飞,下雨不到黑。

45、蚯蚓身带土,不雨也雾露。

46、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47、豆子开花,墒沟里摸虾。

48、要使芝麻香,伏里晒太阳。

49、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50、蚯蚓雨里叫,有雨没多少。

51、细蚊满街转,大雨连成串。

52、水蛇盘柴头,地下大雨流。

53、蝼蛄唱歌,有雨不多。

54、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55、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56、狗刨地,天下雨。

57、柱腿石发潮,临近雨就到。

58、喜鹊清早高枝叫,天气一定晴得好。

59、今晚蚊子狂,明天雨一场。

60、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满地泥。

61、喜鹊洗澡,雨要来到。

62、晴天鹅扑翅,大雨没多时。

63、甲鱼上洼,大雨哗哗。

64、鸡犯愁,雨当头。

65、今晚蚊子恶,明天有雨落。

66、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67、雨中蝉鸣,就要天晴。

68、鸡愁雨,鸭愁风。

69、夜间蝎子多,白天大雨落。

70、开关门轻松,近日要刮风。

71、小暑南风,大暑旱。

72、花期旱一段,产量减一半。

73、大暑来,种芥菜。

74、喜鹊叫得早,天气晴得好。

75、蚂蚁满地跑,天气一定好。

76、门难开和关,下雨在眼前。

77、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78、久晴雀吵雨,久雨雀吵晴。

79、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

80、狗咬青草晴,猫咬青草雨。

81、晴天鹅洗澡,预示雨要到。

82、谷子生白根,大雨就来临。

【24节气大暑民间传统活动】相关文章:

1.大暑节气的民间谚语

2.24节气大暑养生短信问候语

3.北方大暑节气传统食物202

4.24节气大雪活动方案

5.24节气议论文

6.24节气时间表

7.民间传统灯谜

8.小寒节气传统活动介绍

9.小雪节气传统活动习俗

10.大暑节气祝福留言

下载word文档
《24节气大暑民间传统活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