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方法
“geeky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灌输: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方法,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灌输: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方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灌输: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方法
灌输: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方法
学校道德教育中之所以出现不少弊端,并不是灌输方法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指导思想及方法论上的错误或是对灌输理解的简单化、狭义化和使用上的绝对化、片面化的`结果.应着重分析灌输式道德教育方法的内涵、特点,并依据其实施的必要性,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作 者:陈翠荣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4(1) 分类号:B822 关键词:道德教育方法 灌输式 实施必要性 实施策略篇2:道德教育方法的本体探讨
道德教育方法的本体探讨
道德教育方法是道德教育的内在因素,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对道德教育方法本体的`探讨,弄清道德教育方法的涵义、分类和功能,会更加明确道德教育方法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作 者:杨华 YANG Hua 作者单位:北方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 13(11) 分类号:B82 关键词: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方法 道德教育目标篇3: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要看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责任心及是否诚实守信。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是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把职业道德看成是一种认知性课程和一种近似道德灌输的知识性课程,因而教学中比较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学生参与教育的程度不高。教育手段和途径也比较单一。因此,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本文拟对此进行讨论。
一、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它通过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过程,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通过问题导向学习的方法。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得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相应的知识。其学习步骤包括遭遇困难、分析困难、表述困难、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总结成果、评价方案。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案例,设置一定的问题,如“假设是你,你会怎么做”,“对此行为你怎么评判”,“你如果坚持这样做,其理由是什么”,“如果你拒绝,你如何判断你的拒绝是正确的”,“如果这样做了,你能判断其后果吗?”等等。此教学法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发现。教师并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途径,只是掌握学习进度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训练
职业道德行为训练是指按照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行业特殊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行为训练和实践活动,从而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动态过程。根据我们的体会,行为训练要取得实效,必须安排好以下两个环节:
1、组织形式要结合实际,灵活多样。比如可以采取这些方式:第一,“两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课堂理论教学宜精讲少讲,更多的时间应当用在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训练上。第二。由学院实训处进行训导。实训处是学生进行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训练和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基地。第三,学生处和团委负责日常行为训练。由各系、部团支部、学生会负责日常督促检查。发挥学生党团干部的作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2、训练方式要创新有效。训练方式应根据不同训练组织形式的特点,结合学生专业实际,灵活多样,大胆创新地设计有效方式。比如。课堂上、实训时以及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在职业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即时纠正并组织进行相应的行为训练。再比如,模拟训练,让学生扮演某种训练任务规定的职业角色,使他们亲身体验该角色的社会期待和行为要求,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
三、应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主体个性不断张扬,价值取向日益呈多元化,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才有可能真正得到他们的认同、内化。职业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使学生达到知行统一,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社会实践活动,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为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实地参观活动。就是充分挖掘本地区优秀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并写出参观考察活动的报告。比如,以革命教育而闻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南昌高新工业园区等等,都是难得的优秀职业道德教育资源。活动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敬业精神、诚信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工作态度、职业礼仪等方面的职业道德素养。
(2)社会服务活动。就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提供各种无偿服务,这种服务既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能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奉献精神。
(3)职业道德社会调查。就是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对本地区的某一行业职业道德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比如,酒店卫生条件调查。调查活动中,教师要对调查的目的、过程和相关注意事项提出明确、详细的要求。把这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课程任务。实践证明。这项活动非常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篇4:浅议净明道的道德教育方法
浅议净明道的道德教育方法
本文通过净明道对言教和身教的'对比分析及人们践履人伦忠孝道德的需要,对其提出的身教重于言教、以神道设教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 者:汤萍莉 马笃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刊 名: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9(4) 分类号:B244.6 关键词:净明道 道德教育 身教 言教篇5:儒家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启示
儒家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启示
道德教育是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对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道德影响的活动.儒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厚,其中对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建立了自身独特的结构体系,从而使以德治国由理论走向实践,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儒家德育理论体系内容丰富,本文试图对其评析,或许为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以及公民人格、素质的塑造提供一种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作 者: 王媚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刊 名: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 LILUN XUEXI-SHANDONG GANBU HANSHOU DAXUE XUEBAO 年,卷(期): “”(12) 分类号: B82 关键词:
篇6:夏季消暑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夏季养生必不可少的食物是什么?
夏季消暑的正确方法
1、擦干汗再洗澡
夏天洗冷水澡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等身上的汗干了之后再洗。洗冷水澡之前,可先按摩一下全身,让身体毛孔稍微收缩一下,再往身上拍一些冷水,最后等到身体适应冷水温度后才可以开始洗冷水澡。
2、小口喝冷饮
夏天喝点冷的有助于身体散热,但记得千万不要大量大口地喝,而应该小口地喝,喝的时候最好先把水含在口中,等到温度适应后,再吞下去。其实,夏天消暑小编比较建议选择绿豆汤、苦瓜汤等凉性食物。
3、穿透气轻薄的衣服
夏天穿衣,最好选择排汗、透气、轻薄的衣服,外出尽量穿浅色衣服,如果觉得热,可用冷水轻拍手腕内侧等动脉经过的地方,以降低血液温度,还可以用湿毛巾擦拭身体。
4、多吃水果蔬菜
夏天多吃些瓜果有助于消暑,但由于有些水果是偏寒性的,我们千万不要馋嘴而吃多,否则容易使肠胃受寒而出现腹泻、腹痛等现象。
夏季养生必不可少的食物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麦冬
可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麦冬甘、微苦、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麦冬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
莲子
夏季最适宜养心,因为夏日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而中医认为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肺、肾经。具有补脾、益肺、养心、益肾和固肠等作用,莲子芯所含生物碱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莲芯碱则有较强抗钙及抗心律不齐的作用。
百合
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
荸荠
荸荠洗净去皮蒂即可药用。性味甘,平。入肺、胃经。功效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可用于热病伤津、口渴食少、便赤便秘、肺热咳嗽等症,另外对湿热黄疸、肾炎水肿、部分眼疾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黄瓜
黄瓜夏季吃不仅爽口、清热、解暑,还能增进食欲。因为其中所含的葡萄糖甙、果糖等不参与通常的糖代谢,糖尿病人食用黄瓜,血糖非但不会升高,甚至会降低。
西红柿
西红柿一年四季都可见,营养也很丰富,它同样也是清热解毒的好帮手,用中医的话来说,西红柿的作用就是平肝“去火”。
大豆
大豆蕴含丰富的蛋白质,在滋阴去火的同时还能为你补充蛋白质、异黄酮、低聚糖、皂苷、磷脂、核酸等营养。除此之外,大豆中含有的可溶性纤维在帮你降低胆固醇含量的同时,还可以帮你顺利通便排毒,你的皮肤和气色也会因此好很多哦!
蜂蜜
甜甜的蜂蜜也是超棒的去火食物!《本草纲目》上记载,蜂蜜有“清热、解毒、润燥”等功效,是“健康长寿的妙药”。早上起床后喝一大杯温蜂蜜水,除了能帮你化解“夏热”之外,还能给你带来一天的甜蜜好心情呢!除此之外,如果你还因上火而导致嘴唇干燥或龟裂,也可以通过蜂蜜来补救哦!你可以在就寝前,把蜂蜜细心地涂抹在嘴唇上,渗透一会儿后再涂上护唇膏。几天后,嘴唇就可恢复柔嫩光滑。
梨
“夏热”的起因是春天里的空气干燥、湿度低,但是如果你身上出现了上火的迹象,那就说明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量还是不足哦!梨子是众所周知的降火水果,多吃梨对扑灭你的“火气”可是很有帮助的哦!
篇7: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探讨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探讨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作 者:张麟 于凤梅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1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篇8: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文
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道德教育的方法论文
“九五”期间,我主持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中小学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研究”; 同时,我主持的“九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中,也有一个“心育与德育结合”的子课题。在“九五”研究的基础上,“十五”期间,我继续了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道德教育探索,分别承担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中小学‘心理—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教育部课题“学校心理教育原理与实施的研究”。在此,我简略介绍在各个课题实施期间,参加课题学校在“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方面所作的一些研究。
一、心理—道德教育的初步探寻
1.初步探讨了德育与心育的异同
如果说实施“九五”省哲社课题,我主编《心理与道德教育读本》(共6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在“前言”中所说,“试图为探寻适应我国国情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的模式,即‘心理—道德教育’作一点实际的尝试”,那么,南京师大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的《心理教育》系列读本,则是这一探寻的继续。该系列共26本,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共22本,教师用书3本,职校1本。在该书“总序”中,我阐述编写指导思想时,归纳丛书的特色有以下四方面:育人重于知识学习;内容新颖体现时代性;自觉地与道德教育结合;考虑本土性要求。丛书编写开始,我们就把心理教育与德育结合作为编书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在所阐述的四个特色中,对“自觉地与道德教育结合”阐述所占篇幅最多。“总序”对心育与德育从教育宗旨、作用指向、内容性质、概念范畴四个方面作了区分,同时又阐述了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具有的共同性。共同性有四个方面:两者都以客观现实为源泉;两者都以实践活动为产生的基础;两者都以人脑为产生的器官;两者都属于个体的精神范畴。总序指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不是机械相加,而应是有机地结合。其理想的状态应是育心、育德融为一体,做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为了简便,“我们可以把‘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表述为‘心理—道德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二者的相互结合,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心育课中融入德育内容,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二是在德育课中融入心育内容,德育与心育有机结合。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达到“育心育德融为一体”的境界,都可称作“心理—道德教育”,属于心理教育的一种形态或道德教育的一种形态。
2.“育心育德融为一体”的可能与好处
我们探寻了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具有共同性,从而表明心育与德育具有内在联系,有可能实现心育与德育相互有机结合,即可能做到“育心育德融为一体”。此外,下面我们将说到的各个课题试点学校实施心理—道德教育情况,也可证明这一点。各校教育实践中涉及到的责任感、进取心、友爱、协同、合作、关心环境、热爱生命等,既是心理品质,又是道德品质。即这些品质具有心理的和道德的双重属性,这是德育与心育可能融合的基础。
“育心育德融为一体”很有好处。心理素质是中性的,在人的体、智、德、美整体素质中,道德素质处于核心地位,对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两个作用,一是有促进发展的内在动力作用;二是具有发展导向作用。也就是说一旦心理教育融入了道德教育,心理的发展,以至于整体的其他各项素质的发展,都有了合乎道德的内在动力和导向。“育心育德融为一体”对道德教育也有积极作用,一是为德性(也为体、智、美素质)的形成、发展提供优良的心理基础;二是促使德育也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这在下文我们阐述各个学校的经验,特别在最后阐述各种课外心理—道德教育形式中,便能得到很好的`说明。
3.课题试点学校心理—道德教育的经验
不少参加课题的试点学校除参与丛书的编写外,还自编了校本教材。例如,苏州的觅渡中学、苏州三十三中、南京五中、南京金陵中学、南京孝陵卫中心小学、无锡荣巷中心小学、海门东洲小学等。东洲小学参编的《心理教育》小学部分12册,直接用作了校本教材,供一到六年级学生使用。
南京五中杨静平老师编写了教师指导用书《高中心育活动》(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是心育与德育结合得比较好的范例。该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学习内容是高中生日常学习生活所关心的、希望得到回答的问题,如怎样培育集体荣誉感,如何合作共事,如何培养责任感、进取心,如何友爱同学、尊老爱幼,如何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如何做一个成功的职业人等,较好地体现了心育与德育的相互结合。二是本书的活动目的明确,教材“留白”甚多,教育内容多通过小组活动、师生互动生成。五中在德心融合教育方式方面,重视通过合作学习,通过故事、名人名言等形式,把心理品质与道德品质的培养密切结合在一起。
南京金陵中学以苏华老师为首,开发了“班级心育—道德教育活动课程”。他们的做法是:(1)修订“九五”期间自己制定的《班级心理教育纲要》(打印稿)。纲要在分析初中、高中各个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基础上提出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班级心理教育主要依据。(2)研制“班级心育活动设计”,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活动(如“欣赏我自己”“从黑洞中走出——高考复习效率大家谈”“直面困难”等)。(3)开掘学军、学农、社会调查中的心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潜能。可见该校重视把社会实践作为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的很好方式。(4)创建“绿荫网站”,为中学生的网络学习、心灵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该校重视运用现代技术实施心理—道德教育,表明老师们具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新思维。
苏州市觅渡中学徐洁老师自编了德育与心育结合校本教材《心灵的成长》。内容包括关心、帮助朋友,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塑造美的青春形象,学会正确认识、处理早恋,爱父母、尊重父母,理解和尊重老师,学会面对人生的艰难和失败,学会关心自己的环境,做环境的朋友等。全书18个专题,融入了较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此外,徐洁老师编写的《故事告诉你》中,每个故事后面的“故事感悟”都蕴含道德哲理和人生智慧提示。这是运用故事作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好形式。
苏州市三十三中以班级心理游戏为载体实施心理—道德教育。该校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研制开发了班级心理游戏这一深受学生喜爱的心理—道德教育新形式。华意刚校长编印的《心理教育游戏活动》共编入了22个游戏。这些游戏富有趣味性、创造性、社会性(契约性、互动性),受到学生的喜爱。这是实施心理—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又一好形式。这里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不是通过语言方式进行,只要参与了游戏活动,学生就经受了一次学习和训练。例如,游戏的组织是团体形态的,因此,参加者就受到成员之间协同、合作、配合的训练。游戏要经历的几个阶段也都具有教育价值: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承担义务—相互信任互助—分享领悟(合作的价值、友谊感、成功感)—正确认识自我(萌发改变自我的愿望,建立新目标)。
4.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
这里要特别提出并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是赣榆县17所中小学积极探索心理—道德教育的实施问题。该县教育局先后编印了《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初探》(内部印刷,2000年)《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再探》(内部印刷,2001年)。他们在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为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积累了不少经验。赣榆县的实践表明,即使在经济、文化、教育不很发达的苏北农村,学校也可能实行心理教育。我在“再探”一书的“序”中,提出了应当重视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积极地在广大农村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教育研究问题;二是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的问题”,并认为“赣榆县的心理教育就是在农村学校开展的,而他们所探讨的心理教育经验,也应该是适合中国农村学校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实际上是在探寻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
这虽然是一个县对农村心理—道德教育的初步探讨,却代表着我们心理—道德教育发展和研究的方向——本土化、东方化。我们难道不应当给予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吗?
二 、班级教学中的心理—道德教育
2000年,我在《班级心理教育与班主任》(《江南时报》,2000-6-26,第3版)一文中曾说:“‘班级心理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心理教育组织形式……在我们课题试点学校中,有的在部分班级,有的在全校范围内(如南京的金陵中学)都采用了班级教育的形式。”当然,除金陵中学外,还有其他一些课题试点学校,也把心理教育课列入了课程表,全面实施班级心理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组织的功能和目的就是育人。班级作为“社会—心理”组织,是学生心理与道德成长最切近的环境。班级教育系统即班主任为实现既定班级教育目标的特殊操作系统,当然也是实施班级心理—道德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其各个子系统,包括班级教育目标与计划、班级教学、班级集体、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班级教育合力等,都可作为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的子系统。班级教育目标与计划可以包括育心育德的内容;班级教学可作为心育固定的形式;班级集体可以成为学生个性心理—道德发展的舞台;班级活动是心理—道德品质成长发展的基础;班级文化对心理—道德具有熏染、儒化的隐性教育作用;班级管理可以为学生的心理—道德成长发挥管理运筹职能;班级教育合力一旦形成,就可拓展教育时空,把班级内外、学校内外,包括家庭与社区教育资源变为整合一致的心理—道德教育网络。
当然,班级教学中的心理—道德教育,不仅仅也不应当仅限于心理课程的教学,它还可以也应当通过其他各个学科教学来实施。
课题试点学校的实践表明:中小学师生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和主动创造精神,能根据学科课程和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心理道德教育,这是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说它是基本方式,是因为学科教学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占时间最多,计划性强,组织严密,有时间保证。
如何通过学科教学实施心理—道德教育,老师们的做法多种多样。我们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心育、德育相互融合的自觉性。有的老师上心育课举例时,用了品德方面的例子,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心育内容融进了德育的成分。我们听德育课时,也遇有老师阐述德的内容时,融进了心理的内容,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点,但表明了德育是可以与心育融合在一起的。如果我们具有了自觉性,就不是自发而是自觉地进行心理—道德教育,其效果就更好。作为心理教育者,可以帮助其他学科老师确立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的教学理念,即形成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道德教育的自觉意识。有的老师反思自己的语文学科教学,发现该课程中含有丰富的心理—道德教育因素,如尊重、关爱、平等、开拓进取、磨砺意志、爱祖国、爱人民、社会责任感等。学科教师一旦确立了心理—道德教育的教学理念,就有可能自觉地发掘、运用教学中有关心理的、道德的教育内容进行教育。(2)除教学内容外,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进行心理—道德教育。如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纳入心理—道德教育的要求;作为教学内容的学科知识,对优良心理—道德品质形成具有奠定科学知识基础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氛围等,都对良好品质的形成具有熏陶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其优良心理—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训练作用;教师人格对学生形成优良心理—道德品质具有榜样示范作用;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都可能成为促进心理—道德品质成长、发展的有效手段。
通过学科教学实施心理—道德教育是一种基本的教育形式;但是,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以外的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都能够结合有关的内容加以实施。
三、多彩的课外心理—道德教育活动
课题试点学校的实践表明,中小学师生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具有主动创造精神,他们多种多样的心理教育形式,并非是从书本上拿来的,而是自己创造发明的。只要我们到中小学去看看,就一定会为他们的主动创造精神所鼓舞、所感动!
校园心理网站 金陵中学的心理绿荫网站已创办很多年。苏州市三十三中于2001年开始建立校园网站,其指导思想为“开放网路,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走进学生;贴近网络,师生互动”。在网上设立了“心晴苑·心理—道德教育”等专栏。
校园心理剧 苏州中学、南京孝陵卫中心小学、南京市五中等先后开展了校园心理剧活动。多为学生、老师们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题材取自学校生活实践,结合学生实际,富含心理—道德品质教育内容。有的还组织家长观看,学生、家长都写观后感,家长也成为了学校心理—道德教育的力量。
班级心理游戏 苏州市第三十三中学把班级心理游戏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编印了几十个心理游戏并发给学生。无锡荣巷中心小学对我国传统游戏加以巧妙开发利用,变成了受学生喜爱的心理训练的好形式。
校园节庆文化活动 不少试点学校都设有自己的校节,如文化艺术节等,形成了校园节庆文化,心理—道德教育则贯穿其中。荣巷中心小学设置有“公益童话节”“野外求生节”“节水节”“护鸟节”“书香节”等。多么富有时代特色!与生态德育结合得多么好!该校每个月都有自己设定的校节,学校据此设计、制作了十分美观的“七彩节日”年历,深受学生、老师、学生家长的喜爱!多么好的教育艺术!多么好的创造!
快乐心灵家园 无锡荣巷中心小学多功能心理教育中心,是集心理训练、心理宣泄、心理咨询、心理自助于一体的心育活动场所。其心育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如“心灵自助餐”“碰碰打击小屋”“音乐轻松小屋”“直抒胸臆墙”“朦朦跟你谈”“心理热线”“心网聊吧”等,这样多彩的快乐家园,怎能让同学不喜欢它?
快乐小屋 南京孝陵卫中心小学的“快乐小屋”, 是充满童趣的、美丽的、温馨的、快乐的“小屋”,是很有特色的心理—道德教育模式。同学们进到快乐小屋,学到了知识,扩大了眼界,解除了烦恼,获得了快乐,直夸奖其是个“神奇的小屋”。 该校总结了《“快乐小屋”心理—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效:
(1)用快乐小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与道德教育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快乐小屋是心理教育的一种设施,有温馨的环境布置,富有童趣的设置。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吸引了全校学生。
(2)快乐小屋为小学心育与道德教育的交融提供了经验。该校先后四次承办了市、区的心育工作现场会,多家媒体对该校德育特色作了报道。(3)快乐小屋附设了“快乐自助园”,让更多的同学参与了自我教育。
(4)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灌输:必不可少的道德教育方法】相关文章:
1.努力必不可少作文
2.小学生道德教育
3.职业道德教育
4.公民道德教育
5.思想道德教育
7.思想道德教育标语
9.关于道德教育心得
10.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