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买电脑的三大误区及其建议
“什么东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家庭买电脑的三大误区及其建议,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家庭买电脑的三大误区及其建议,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家庭买电脑的三大误区及其建议
许多人都打算在自己的房间中添置一台电脑,随着现在的品牌机越来越实惠、配置也逐渐趋于均衡,不少的家庭用户还是会选择购买一台质量可靠、售后有保证的品牌机。
在选购电脑的过程中,普通消费者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或者忽视一些十分重要的细节,导致买回去的电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感觉不是很满意:要么是发现性能不够用,要么就是发现多花了许多冤枉钱。
根据自己多年的攒机以及品牌机评测的经验,笔者为广大初级消费者总结出几条选购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应该会对您有所帮助。
· 误区1:配置越高系统运行速度越快
许多人都在埋怨电脑的运行速度缓慢,并把原因归咎为硬件配置低下,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造成系统运行速度缓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安装了过多系统启动时会自动运行的应用软件,导致占用了大量的内存资源;或是感染了来自网络或移动存储设备中的病毒和木马,使得CPU占用始终为100%...
另外,即使我们的系统是干净、高效率的,当您在上网、听音乐、看电影时,也根本感觉不到单核处理器和四核处理器有任何的区别——对入门级硬件和发烧级硬件来说,绝大多数的日常应用都是小菜一碟——就好像让小孩子和大力士同时拿起地上的一颗小石子那样轻松。
说白了,对绝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发烧级的硬件配置只有在运行大型3D游戏时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优势。如果您对游戏性能没有太高的要求,那么现在市面上五、六千元的主流品牌机完全能够满足您的需要。
误区2:CPU主频越高越好
CPU,也就是中央处理器,是最容易出现认识误区的地方,笔者把它们归结为以下两方面:
首先,“CPU性能越强就说明电脑的整体性能越强”这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影响整机性能的因素有很多,除了CPU外,主要还包括内存和显卡,电脑的综合性能主要是由以上三者共同决定的,只不过CPU的地位相对比较重要而已。
内存方面,我们强烈建议您选择容量为1GB(1024MB)的产品——随着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的日益普及,512MB内存会显得捉襟见肘,而2GB内存在我们的测试中比1GB也快不了多少。至于显卡方面,我们在下一页中会有详细选购指导。
另一个认识误区是:“CPU的主频越高”。这个观点在奔腾时代或许还算正确,但现在早已改朝换代,变成“酷睿2”的天下了。英特尔在去年夏天发布了酷睿2双核处理器,它通过改进内核架构,使其在较低的主频下也能拥有极强的运算能力,同时还降低了功耗和发热量。
CPU性能测试:用时越短,说明性能越强
我们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酷睿架构的普及型双核处理器Pentium Dual-Core E2140(1.6GHz)和上一代基于Netburst架构的中高端双核处理器PentiumD 915(2.8GHz)相比,E2140的主频虽然比PD915要低的多,但它的性能却比对手要强10%左右!
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拒绝那些采用PentiumD(奔腾D)处理器的品牌机,尽管商家很可能会告诉您PD 915的二级缓存是E2140的四倍、主频接近两倍云云......千万不要被这些数据蒙蔽了,因为商家没有告诉您奔腾D处理器的Netburst架构的执行效率是多么的低下。
此外,来自AMD公司的双核处理器同样有很好的产品供您选择,比如Athlon 64 X2 4000+ 及同系列更高型号的处理器。综合来看,4000+ 的性能和E2140大致处于同一水平。
如果您确实只需要上网、看普通电影这里很基本的日常应用,诸如Celeron 420这样的单核心处理器同样能够满足需求,同样基于酷睿内核架构的它只有1.6GHz,性能却和上一代的CeleronD 365(3.6GHz)相当,功耗却降低了46%,很值得入门级用户选择。同样地,来自AMD公司的Athlon 64 3200+ 单核处理器和Celeron 420的性能也相差不多。
· 误区3:显存容量越大越好
绝大多数品牌机都存在“高U低显”的毛病,即采用性能很强的CPU,却搭配入门级的独立显卡甚至是集成显卡,导致整体性能极不平衡。
如果您和您的家人平时很少玩游戏、或只是偶尔玩一些简单的小游戏,那么这类品牌机存在的“木桶效应”还不是很明显,充其量就是对CPU性能的一种浪费而已。但对那些游戏爱好者来说,如果把电脑买回家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它的游戏性能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实在是一件烦人的事情。
现在许多消费者都在选购品牌机时明确表示要独立显卡,但NVIDIA和AMD-ATI两大图形芯片厂商都在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产品线,让许多消费者看得一头雾水。
和CPU一样,显卡的性能也是由多方面参数共同决定的,但部分消费者却盲目地只看重“显存容量”这一个参数,以为容量越大、显卡的性能越好。这种观点并不是毫无根据,虽然显存容量不能独自决定显卡的性能,但以前确实是高端的显卡拥有更大的显存容量.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许多厂商抓住许多消费者的这种心里,擅自增加低端显卡的显存容量,并在销售时大肆宣传。比如一款规格本来是128MB/128bit的中端显卡,却被它们换成256MB/64bit的“阉割版”显卡,如果此时消费者只关注显存容量、却忽略了显存位宽这一更加重要的参数,就不幸中了商家的圈套。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两个参数的作用:
如果把3D游戏所需的显卡资源比喻成一瓶水,那么显存容量就相当于瓶中水的容量,而显存位宽则相当于瓶口的大小。运行3D游戏时,会需要调用大量的水(显存容量),此时如果瓶口(显存位宽)太小,就成为了性能瓶颈,即使里面装的水(显存容量)再多也是无济于事。因此,我们首先要保证足够大的显存位宽(至少128bit),再考虑显存容量的大小(128MB就够用了)。
但是,我们在选购时如何查看显卡的显存位宽呢?我们通常都采用Everest这款绿色软件进行查看——事实上,它能告诉您当前所有硬件配置的详细参数,我们有必要在付款前用它仔细的查验一番。
建议1: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配置
这点我们在“误区1”那一节已经提到过,但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再重申一下,因为这是选购电脑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许多人现在还抱有“一步到位”的思想,这是万万不可的(暴发户除外),这一方面是因为过高的硬件配置不会对您的上网速度、电影播放等80%的日常应用带来任何改善,另一方面则是:现在的硬件更新换代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举例来说:与其花10000元买台电脑用十年,不如先花5000元买台主流电脑用五年,五年后再花5000元买台新的更为实惠。
另外,如果您确实没有大型3D游戏方面的需求,选择一款采用入门级独显或集显的产品也未尝不可——这类品牌机占了大多数,您有丰富的选择。它们通常都拥有充满个性的外观设计,足以成为您书房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如果您是一位游戏爱好者,笔者给您如下建议:
在NVIDIA的产品线中,现在比较多见的是新一代的GeForce 8系列显卡和上一代的GeForce 7系列。其中7100GS/7300SE/8400GS等型号属于低端产品,7300GT/7600GS/8500GT/8600GT等型号属于中端产品,7900GS/8800GTS等型号属于高端产品。
AMD-ATI的产品也是如此,只是目前采用ATI显卡的品牌机相对较少。一个小窍门是:显卡型号的第二个数字在3~6之间即为中端型号。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我们推荐您选择这类中端产品。
内存方面,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1GB容量是最佳选择;硬盘方面,如果您喜欢下载电影,那么250GB也不嫌多;光驱方面,我们建议您尽量选择DVD刻录机,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价格已经十分便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您可以用它把家人的珍贵影像和照片刻录到光盘中保存。
一般来说,正规大厂的品牌机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保证电源的功率能够满足标配硬件的需求。但如果您有日后升级的打算,比如更换性能更强的CPU及显卡,或是再添加一块硬盘或是电视卡什么的,就需要对标配电源的额定功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主流配置而言,额定300W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底线,推荐350W或者更高。当然,这几年随着电脑越来越便宜,升级也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况且当前电脑的性能足够普通用户用好几年的了。
建议2:使用舒适度和附加功能同样重要
电脑是拿来用的,而不是互相攀比其配置的,许多人一味地追求“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性能”,对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则敷衍了事,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首先,大屏幕的液晶显示器能够带给我们愉悦的观赏感受,无论看电影还是玩游戏都会让您感觉更“爽”。其次,不同的键盘和鼠标在您长期进行文字录入或是进行FPS游戏时,带给您的使用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那些真正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产品会让您持续使用很长时间也不会感觉疲劳。
对初级电脑用户来说,重装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查杀病毒、数据加密这些操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看到有不少的厂商都推出了具有更好“易用性”的产品,您甚至只需轻轻摁下机箱上的一个特殊按钮,它就能自动将崩溃的系统修复如初,连系统盘中的数据也不会丢失。而有些品牌机甚至还内置了“负氧离子发生器”,能够有效净化室内的空气。
这款品牌机不但外观漂亮,而且还内置了负氧离子发生器。
建议3:在购买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切记,不要轻易听信销售员的建议,改变自己最初看中的型号。真正为消费者需求而考虑的销售员并不太多,他们往往更关心的是卖出去的这台机器有多少利润,或是为了清理老款产品库存,并为此极力向您游说。
比如您看中了一款采用E2140处理器的品牌机,他希望您购买另一款采用PentiumD 915处理器的产品(清理库存),他一定会反复告诉您E2140主频低、二级缓存少、是E6300的阉割版云云......如果您不知道这两款处理器的真实性能,就很可能会被商家“忽悠”,而事实情况却恰恰是E2140的性能更为强大。
如果您能坚持自己的选择,顺利度过这一关,那么距离成功就只剩下一步了:要求经销商开具正规发票。有了正规发票,您才能享受到由厂家提供的完善售后服务,包括全国联保和免费上门服务等等。否则,就只是您和经销商的单方面协议,日后一旦出现问题您将十分被动。
· 小结
现在的品牌机已经比DIY贵不了几百元,如果您对DIY不是很感冒,对游戏性能没有太高要求,那么选择购买品牌机或许更适合您。只要您仔细阅读过前文介绍的这些选购经验,再多上网看看热门品牌机的行情报价,就一定能够买到称心如意的电脑。
篇2:家庭买电脑的三大误区及其建议
许多人都打算在自己的房间中添置一台电脑,随着现在的品牌机越来越实惠、配置也逐渐趋于均衡,不少的家庭用户还是会选择购买一台质量可靠、售后有保证的品牌机,
在选购电脑的过程中,普通消费者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或者忽视一些十分重要的细节,导致买回去的电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感觉不是很满意:要么是发现性能不够用,要么就是发现多花了许多冤枉钱。
根据自己多年的攒机以及品牌机评测的经验,笔者为广大初级消费者总结出几条选购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应该会对您有所帮助。
配置越高系统运行速度越快 许多人都在埋怨电脑的运行速度缓慢,并把原因归咎为硬件配置低下,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造成系统运行速度缓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安装了过多系统启动时会自动运行的应用软件,导致占用了大量的内存资源;或是感染了来自网络或移动存储设备中的病毒和木马,使得CPU占用始终为100%...另外,即使我们的系统是干净、高效率的,当您在上网、听音乐、看电影时,也根本感觉不到单核处理器和四核处理器有任何的区别――对入门级硬件和发烧级硬件来说,绝大多数的日常应用都是小菜一碟――就好像让小孩子和大力士同时拿起地上的一颗小石子那样轻松。
说白了,对绝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发烧级的硬件配置只有在运行大型3D游戏时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优势。如果您对游戏性能没有太高的要求,那么现在市面上五、六千元的主流品牌机完全能够满足您的需要。
CPU主频越高越好
CPU,也就是中央处理器,是最容易出现认识误区的地方,笔者把它们归结为以下两方面:
首先,“CPU性能越强就说明电脑的整体性能越强”这样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影响整机性能的因素有很多,除了CPU外,主要还包括内存和显卡,电脑的综合性能主要是由以上三者共同决定的,只不过CPU的地位相对比较重要而已。
内存方面,我们强烈建议您选择容量为1GB(1024MB)的产品――随着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的日益普及,512MB内存会显得捉襟见肘,而2GB内存在我们的测试中比1GB也快不了多少。至于显卡方面,我们在下一页中会有详细选购指导。
另一个认识误区是:“CPU的主频越高”。这个观点在奔腾时代或许还算正确,但现在早已改朝换代,变成“酷睿2”的天下了。英特尔在去年夏天发布了酷睿2双核处理器,它通过改进内核架构,使其在较低的主频下也能拥有极强的运算能力,同时还降低了功耗和发热量。
CPU性能测试:用时越短,说明性能越强
我们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酷睿架构的普及型双核处理器Pentium Dual-Core E2140(1.6GHz)和上一代基于Netburst架构的中高端双核处理器PentiumD 915(2.8GHz)相比,E2140的主频虽然比PD915要低的多,但它的性能却比对手要强10%左右!
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拒绝那些采用PentiumD(奔腾D)处理器的品牌机,尽管商家很可能会告诉您PD 915的二级缓存是E2140的四倍、主频接近两倍云云......千万不要被这些数据蒙蔽了,因为商家没有告诉您奔腾D处理器的Netburst架构的执行效率是多么的低下。
此外,来自AMD公司的双核处理器同样有很好的产品供您选择,比如Athlon 64 X2 4000+ 及同系列更高型号的处理器。综合来看,4000+ 的性能和E2140大致处于同一水平。
如果您确实只需要上网、看普通电影这里很基本的日常应用,诸如Celeron 420这样的单核心处理器同样能够满足需求,同样基于酷睿内核架构的它只有1.6GHz,性能却和上一代的CeleronD 365(3.6GHz)相当,功耗却降低了46%,很值得入门级用户选择。同样地,来自AMD公司的Athlon 64 3200+ 单核处理器和Celeron 420的性能也相差不多。
显存容量越大越好
绝大多数品牌机都存在“高U低显”的毛病,即采用性能很强的CPU,却搭配入门级的独立显卡甚至是集成显卡,导致整体性能极不平衡。
如果您和您的家人平时很少玩游戏、或只是偶尔玩一些简单的小游戏,那么这类品牌机存在的“木桶效应”还不是很明显,充其量就是对CPU性能的一种浪费而已,
但对那些游戏爱好者来说,如果把电脑买回家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它的游戏性能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实在是一件烦人的事情。
现在许多消费者都在选购品牌机时明确表示要独立显卡,但NVIDIA和AMD-ATI两大图形芯片厂商都在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产品线,让许多消费者看得一头雾水。
和CPU一样,显卡的性能也是由多方面参数共同决定的,但部分消费者却盲目地只看重“显存容量”这一个参数,以为容量越大、显卡的性能越好。这种观点并不是毫无根据,虽然显存容量不能独自决定显卡的性能,但以前确实是高端的显卡拥有更大的显存容量.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许多厂商抓住许多消费者的这种心里,擅自增加低端显卡的显存容量,并在销售时大肆宣传。比如一款规格本来是128MB/128bit的中端显卡,却被它们换成256MB/64bit的“ 版”显卡,如果此时消费者只关注显存容量、却忽略了显存位宽这一更加重要的参数,就不幸中了商家的圈套。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两个参数的作用:
如果把3D游戏所需的显卡资源比喻成一瓶水,那么显存容量就相当于瓶中水的容量,而显存位宽则相当于瓶口的大小。运行3D游戏时,会需要调用大量的水(显存容量),此时如果瓶口(显存位宽)太小,就成为了性能瓶颈,即使里面装的水(显存容量)再多也是无济于事。因此,我们首先要保证足够大的显存位宽(至少128bit),再考虑显存容量的大小(128MB就够用了)。
但是,我们在选购时如何查看显卡的显存位宽呢?我们通常都采用Everest这款绿色软件进行查看――事实上,它能告诉您当前所有硬件配置的详细参数,我们有必要在付款前用它仔细的查验一番。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配置这点我们在“误区1”那一节已经提到过,但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再重申一下,因为这是选购电脑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许多人现在还抱有“一步到位”的思想,这是万万不可的(暴发户除外),这一方面是因为过高的硬件配置不会对您的上网速度、电影播放等80%的日常应用带来任何改善,另一方面则是:现在的硬件更新换代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举例来说:与其花10000元买台电脑用十年,不如先花5000元买台主流电脑用五年,五年后再花5000元买台新的更为实惠。
另外,如果您确实没有大型3D游戏方面的需求,选择一款采用入门级独显或集显的产品也未尝不可――这类品牌机占了大多数,您有丰富的选择。它们通常都拥有充满个性的外观设计,足以成为您书房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如果您是一位游戏爱好者,笔者给您如下建议:
在NVIDIA的产品线中,现在比较多见的是新一代的GeForce 8系列显卡和上一代的GeForce 7系列。其中7100GS/7300SE/8400GS等型号属于低端产品,7300GT/7600GS/8500GT/8600GT等型号属于中端产品,7900GS/8800GTS等型号属于高端产品。
AMD-ATI的产品也是如此,只是目前采用ATI显卡的品牌机相对较少。一个小窍门是:显卡型号的第二个数字在3~6之间即为中端型号。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我们推荐您选择这类中端产品。
内存方面,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1GB容量是最佳选择;硬盘方面,如果您喜欢下载电影,那么250GB也不嫌多;光驱方面,我们建议您尽量选择DVD刻录机,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价格已经十分便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您可以用它把家人的珍贵影像和照片刻录到光盘中保存。
一般来说,正规大厂的品牌机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保证电源的功率能够满足标配硬件的需求。但如果您有日后升级的打算,比如更换性能更强的CPU及显卡,或是再添加一块硬盘或是电视卡什么的,就需要对标配电源的额定功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主流配置而言,额定300W是我们能够接受的底线,推荐350W或者更高。当然,这几年随着电脑越来越便宜,升级也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况且当前电脑的性能足够普通用户用好几年的了。
使用舒适度和附加功能同样重要电脑是拿来用的,而不是互相攀比其配置的,许多人一味地追求“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性能”,对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设则敷衍了事,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首先,大屏幕的液晶显示器能够带给我们愉悦的观赏感受,无论看电影还是玩游戏都会让您感觉更“爽”。其次,不同的键盘和鼠标在您长期进行文字录入或是进行FPS游戏时,带给您的使用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那些真正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产品会让您持续使用很长时间也不会感觉疲劳。
对初级电脑用户来说,重装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查杀病毒、数据加密这些操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看到有不少的厂商都推出了具有
篇3:简历三大误区的修改建议
误区一:词汇描述 缺乏量化表达和独创性
在自我评价一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活泼开朗、外向大方、勤奋努力”等词汇。千篇 一律的风格很容易让你的简历落入“不通知面试”的行列。在文字中无法突出自己的个性,是这种简历最失败的关键。
那么,简历需要如何突出自己的特点呢?将你的成果和业绩进行量化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成功的简历在制作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以“为雇主带来的价值”为线索,可以通过量化过去实践中的成果来强调自身价值。对于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朋友而言,可以列举出自己曾经的业绩。如曾为公司赢来几万元的订单或为公司创造了几十万元的'效益等。如果你的工作无法为公司带来直接的效益,那么我们也可写出你的工作成果。但是注意,一定要让HR明白你的价值所在。切忌用笼统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绩。
专家建议:简历像数学问题,需要理性和逻辑的思维,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论据充分是好简历的几大特征,此时的论据就需要量化的表达了。当量化的论据丰富了,简历自然也会与众不同!
误区二:言过其实 对于自己的描述水分过多
简历写得漂亮,并不意味着不切实际地把自己表扬一番,造成现实中很多人的简历水分过多,丢失了诚信分数。尤其是一些学生朋友,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就猛对自己大学期间的表现做文章,学生会的干事成了学生会副主席,做过两份家教也变成了社会实践丰富等等。此举一定会让阅人无数的HR产生怀疑。
简历的真实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诚信品质,而这往往是HR对于求职者的基本要求。在自我评价一栏的发挥确实可以为自己增彩不少,但是坚决不要言过其实。此外,即使是自我夸奖也要有针对性,与职位不相关的部分大可删除。因为与应聘的岗位相关经验与技能才会有价值,如果是不同的领域或职能,再丰富的经验也不会让自己脱颖而出。
专家建议:在写简历或面试过程中,尽量让人事经理关注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比如学习能力、专业理论等等,作为一个新人,你也可以坦诚地加一句:虽然我缺少经验,但相信时间可以证明,我会是你优秀的员工。若是在简历的最后能够附上班主任或学校领导的推荐信,会显得更客观、公正一些,避免王婆卖瓜之嫌。
误区三:无针对性 用相同简历应聘不同岗位
一份简历闯天下是当今求职者的一种常用手法。然而这也是应聘失败的根源,同一份简历无法相对应不同的公司、不同职位,即使是相同职位,如果不是同一家公司那么简历也一定要区分对待。
简历需要有针对性,所谓有的放矢即是如此。不同的公司或岗位需要不同面貌的简历来应对,每一份简历都有自己的特点,也会有针对某特定公司与岗位的文字。从阿灿投递简历的情况来看,他虽然投出了上千份,但是成效却不明显,症结就在于此。他没有分析好所应聘职位和公司的特性,并按照这个特性来突出自己简历的特点。
专家建议:根据所应聘的岗位要求来写自己的优势,所谓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更多内容:简历写作避免错误简历七大禁忌简历病症说明
篇4:走出打补丁三大误区 让电脑防护更好
所有的软件程序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免不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Bug,一旦出现Bug,就好比衣服上破了个洞,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给软件打上补丁,但是,打补丁也是一门学问,走出打补丁的三大误区,给你的电脑穿上“金钟罩”。
误区一:补丁打得越多越好
不少人都认为,给电脑打补丁,打得越多越安全,其实不然。由于用户的电脑环境千差万别,如果盲目安装了不合适或错误的补丁,不但浪费系统资源,还可能导致电脑出现蓝屏甚至崩溃。因此,打补丁其实是个巧活,而并非力气活。借助一款好的第三方打补丁软件智能而精确地找到该打的补丁,能够让你事半功倍。
误区二:微软WindowsUpdate的补丁最权威
如果你用的并非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话,可要格外注意补丁的筛选了,
由于这类操作系统文件都曾被第三方修改过,因此在安装从WindowsUpdate下载来的微软官方补丁时,轻则安装失败,重则可能导致系统故障,例如出现电脑蓝屏、不断重启或无法进入“安全模式”等现象。这时候,本土化的第三方打补丁软件反而更加可靠。
误区三:安装补丁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其实安装补丁失败有许多种可能性:该补丁不适合你的操作系统环境,例如WindowsXP的补丁就无法安装在Windows7系统中;该补丁不适合当前软件环境,如果你没有安装使用某个微软的软件(系统组件),对应的补丁也打不上;还有部分补丁在非正版系统中反复安装都会失败,这是因为这类操作系统的文件曾被第三方修改过,因此微软官方补丁会失效。对于这些无效补丁来说,安装失败实在是件好事,大可不必紧张。如果还是放心不下,那就吃颗“速效定心丸”――找个可以准确识别无效补丁的第三方打补丁软件予以屏蔽,还节约了资源和时间,一举两得。
篇5:高中留学法国的建议及三大误区解析
高中留学法国的建议及三大误区解析
一、高中留学法国建议
高中毕业生申请的专业时应该尽量与中国学校录取专业相同或相近。这样在签证时容易将自己的留学计划讲清楚。因此,高中毕业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不要填写中文、汉语言文学和法律。前两个专业明显不是法国长项;法律专业在法国录取名额较少,对法语要求较高,对申请人签证不利。
如果高中毕业生在中国获得的录取通知书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大专),最好选择法国的职业技术学院或私立学校学习语言。因为私立学校比较容易获得签证。学完法语后,同样可以申请公立大学学习专业。
法国没有本硕连读之类的课程,需要读完学士再申请硕士-博士。理工科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全都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课程,大学三年级才根据自己的志愿和强项申请专业。
二、高中留学法国误区
1.并不免费
很多人选择留学法国是因为免费,其实不尽然。法国真正的精英大学都是免费的,但是中国学生很难申请得到,因为这些大学加起来不到100所,大多只招收本国学生,非法语国家学生要想进入法国公立大学,必须参加法国外交部的统考。统考非常难,对考生的法语水平要求很高,而且还要有出色的专业背景。一般来说,法语基础较弱的中国学生很难通过。此外,留学法国需要你掌握一定的`法语基础,而学语言是要花钱的,并且费用不菲。一般中国留学生要在法国学一至两年法语才能基本过关,花费可想而知。法国的商科学校、技术类学校也都要付学费,价格从1万到10万法郎不等。另外,法国正式大学课程是没有预科的,所谓预科都是专门为中国或亚洲学生设置的,学费也不低。
2.国家承认的文凭不是国家级文凭
很多的广告上都声称“文凭国家承认”。其实,国家承认的文凭未必就是国家级文凭。法国高校文凭分国家级文凭和校级文凭两种,只要是合法的学校,其文凭都受国家承认,可问题是,国家承认的文凭不等于就是国家级文凭。如果你拿到的不是国家级文凭,就会面临受不受国际认可的问题。一般来说,法国公立学校颁发国家级文凭,这种文凭认可度高,比较保险;私立学校颁发校级文凭,校级文凭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不好说了。因此,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多方面了解情况,以防受骗。
3.公立大学不是保险箱
法国高等教育采取宽进严出,逐级淘汰制,淘汰率相当高,每年都在50%左右,精英大学甚至高达80%。也就是说,进入法国的公立大学并不表示你就可以顺利毕业,拿到期望中的文凭。很多人专业学习能力很强,却吃亏在法语上,刚开始课程跟不上,影响了拿学分,所以最好还是在国内打好语言基础。相关阅读:
【家庭买电脑的三大误区及其建议】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