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鼠的民间小故事
“一棵小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关于鼠的民间小故事,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关于鼠的民间小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关于鼠的民间小故事
鼠的生肖位:
鼠在十二生肖属于首位,与十二地支中配属“子”,故一天十二时辰中之“子时”--晚上十一至凌晨一点,又称“鼠时”。
俗话说老鼠过街,是人见人打,可见老鼠并不受人待见。那为什么十二生肖之首却是鼠呢?这其中有着有趣的传说。
民间流传十二生肖子鼠的来历是这样来的。当时十二生肖争排位的时候,天帝觉得贡献都大,不知道选谁为生肖之首。正发愁之际,听到人间的人嚷嚷说,打(大)老鼠!打(大)老鼠!天帝以为人们要选老鼠为生肖之首,于是只好将老鼠排为生肖之首。
关于子鼠的民间习俗
关于子鼠的民间习俗还有很多,因地域的不同而各有春秋。
在湖北江汉平原一带将小初夜看做老鼠嫁女日,俗称“鼠添箱”。那一天,家家要将插上花的面饼放在暗处,大小孩不准喧哗,如果惊动了老鼠,来年就会去家里捣乱的。
台湾居民认为初三为小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面、盐,人要早早上床休息,以免影响老鼠的喜事。
在青海的一些地区有“蒸瞎老鼠”的习俗。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日,家家用面捏成十二只老鼠、(没有眼睛)然后用蒸笼蒸熟,待到元宵节是摆上供桌,并烧香、点灯,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伤庄稼,以保本年丰收。
旧时上海一带有避老鼠落空的习俗。老鼠外出觅食失足落地,称为“老鼠落空”,据说见着多为不吉利,非病即灾,必须禳解。禳解方法是沿街乞讨白米,回家用来煮饭,食后便可化解。
剪纸精髓---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是指一种民间风俗。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每逢过年过节都会贴在墙上。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深意典故----投鼠忌器
关于老鼠的典故很多,“掷鼠忌器”的故事就很有意思。大致意思是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汉献帝齐头并进。汉献帝见不远处有只兔子,就叫刘备射,说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刘备连忙弯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献帝连夸好箭法。献帝又看见一只大鹿,连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曹操拿过献帝的金比(鈚)箭,一箭就射中了鹿。将士们见射中鹿的是金比(鈚)箭,以为是献帝射的,都高呼“万岁”,曹操得意地站到献帝前接受欢呼。关云长实在看不下去,要拍马刀砍曹操,刘备忙暗示他不可轻举妄动。事后,关云长问刘备为什么不让杀曹操,他说:“投鼠忌器,他身边还有献帝呢。”
戏剧经典----《五鼠闹东京》
自古流传下来的关于鼠的戏剧艺术很多,《五鼠闹东京》的戏剧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历史故事。
宋仁宗时期,江湖上有著名的三侠五义。其中五义又称五鼠: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而三侠中的南侠展昭被宋帝仁宗赐号“御猫”,并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在开封府包大人手下当差。
鼠猫虽同为侠道中人,但因绰号相克而心存芥蒂,引起了五鼠的不满。五鼠之一的锦毛鼠白玉堂一怒离开陷空岛,上京找展昭挑战。途中遇上善良正直、手无缚鸡之力的赶考书生颜查散,引发英雄三试颜查散、三吃鱼的故事,并与之结为异姓兄弟。后颜查散遭人陷害入狱,白玉堂仗义相助,开封府寄笺留刀替颜查散伸冤,此案得以昭雪。
后来,白玉堂又夜入开封,力斗御猫,欲逼展昭放弃御猫的称号,但因兵刃被展昭的湛卢剑所伤,引发白玉堂夜入皇宫题诗杀命,搅闹太师府大闹东京。最终在其他三鼠和三侠劝服下,化干戈为玉帛,五义归顺开封,鼠猫共同辅佐包大人,惩恶扬善,造福百姓。
篇2:关于民间小故事
妙联救人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么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黄的书生,前几天来本寺游览时想出了这样一句上联,但却百思不得下联,几天过去了,他废寝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渔璜问:“难道就没有人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
僧人答道:“这个上联中有四个数字:万、千、百、十,并且这四个数字是10倍递减,要对出下联难度很大,有好多人试过,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对得出。”
从僧人那里回来后,周渔璜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下联。
第二天,周渔璜带着遗憾的心情乘船离开十佛寺,途中经过一座桥,桥上刻着“八仙桥”三个字,此情此景,让他心中豁然开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转船头,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黄书生虽已几日卧床不起,却仍在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那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渔璜站在门外大声而有韵地应对:“一船二浆四人摇过八仙桥。”
黄书生一听,顿时眼前一亮,精神大振,惊叹道:“妙联!此下联中也有四个数字:一、二、四、八,按二倍递增,妙!真是太妙了!”
黄书生“心病”消除,身体复元后与周渔璜结伴而行,共游美景!
“面前人”妙对寇宰相
寇准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几个大官儿聊天儿,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水底日为天上日。是说水里的太阳,不过是天上的太阳照出来的影。这几个大官听了,谁也对不上来。
赶巧,杨大年这会儿进来,要跟寇宰相谈公事。寇准跟杨大年谈完了公事,就把刚才的上联跟他说了。杨大年盯着寇准的两眼,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说的是日影,杨大年就对了个人影。我往你眼前一站,你眼珠里准能照出我的人影,这就叫“眼中人是面前人”。
同学们要不信,你就盯住别人的眼珠试试看!
王婆酿酒
古时有一个王婆,以酿酒为生。
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不计较。
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
井挖好后,涌出的全是美酒,王婆自然发财了。
后来,道士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
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提了一首打油诗:
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
从那之后,那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说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可以保持长久。
当一个人该知足而不知足时,就会成为贪欲的奴隶。
状元争锋
一条船上载着文武两状元和一个孕妇。因为同是当朝状元,文武两状元谁也不服谁,交谈中两人吹嘘起来。文状元吟出一首打油诗:
我的笔儿尖,我的砚儿圆。
文章三篇好,中个文状元。
吟完,文状元傲慢地盯着武状元。武状元也不甘示弱,也吟出一首:
我的箭儿尖,我的弓儿圆。
马上射三箭,中个武状元。
两状元的态度可谓不可一世,夸耀他们的文才武功。文状元说自己文章做得好,武状元说自己弓箭用得好。
这时在一旁看热闹的孕妇突然开口吟道:
我的脚儿尖,我的肚儿圆。
一胎生两子,文武两状元。
两状元听了,哑口无言。孕妇的诗是对两人的嘲讽,有点特长就自吹自擂,有什么了不起?你们还不都是娘胎里生出来的?
人是虚荣的动物,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当这种虚荣以自我吹嘘、自我膨胀的面目出现时,就会转向傲慢。
王阳明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傲慢之所以排在七宗罪之首,是因为好色的人知道自己好色,贪婪的人明白自己贪婪,都还能自知,而傲慢的人却从不觉得自己傲慢。
书生醉酒
从前有位书生去岳父家祝寿,因众人劝酒,难以推托,喝得烂醉如泥。
小姨子便扶他去书房休息。谁知迷糊中的书生以为是妻子,便说了几句让人脸红的醉话,然后睡了。
小姨子听了非常生气,离开之前,提笔在书桌的纸上作诗一首:
好意扶你睡,竟敢把我戏。
是个读书人,这般没道理。
过了一会儿,小舅子入房斟茶,见桌上有诗,便拿起来读,读完后不禁大笑,于是续写了一首:
酒醉随他醉,为何扶他睡?
猫儿见了鱼,哪有不尝味。
后来,书生醒过来看见桌上有诗,读完觉得万分羞愧,知道自己定是酒后失态,得罪小姨子,还见笑于小舅子,便和诗一首:
酒醉如烂泥,朦胧抱娇妻。
醒后方知错,原来是小姨。
刚写完,岳母走进来,看见这三首诗,忙又写了一首,加以好言劝慰:
小女不懂事,纸上乱写字。
本是一家人,何必当回事。
一场因醉酒引起的误会,在如此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得以化解,可谓皆大欢喜。
世间很多灾祸是由于误会造成的。所以,人与人之间,沟通最重要。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多给别人机会解释,多些向别人解释的耐心,这样人生就会少很多遗憾。
我不问+你不说=距离。我问了+你不说=隔阂。我问了+你说了=尊重。你想说+我想问=默契。我不问+你说了=信任。
心若亲近,言行必如流水般自然;心若疏远,言行只如三秋之树般萧瑟。
不怕身隔天涯,只怕心在南北。
篇3:民间小故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他少年得志,不免有些飘飘然。曾书一联贴于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正当他洋洋得意时,被路经此地的某翁难住,顿时满面通红,羞愧万分,忙施礼认错,并立即将原联上下句前各加两字变作: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在杭州做了三年知府,政绩显著,奉旨回京供职。恰逢辽邦所派使臣出句要宋人答对,上联是:三光日月星;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还是苏轼有办法,巧妙对上:四诗风雅颂。
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苏氏兄妹对联故事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作“腰”,成为五言联句。苏轼文思最快,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黄庭坚接对: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点击下一页欣赏更多有趣民间故事
篇4:民间小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天灾不断,民间时兴修庙堂、拜神仙,就连当时的皇帝也对兴建寺庙很感兴趣。
话说甘州府太平村有一个小孩叫何生,从小就乖巧懂事。六岁这年的一天,正在外玩耍的小何生被人叫回家,说他妈妈上吊死了。何生回家一看,只见妈妈直挺挺地躺在地上,邻居们都在抹眼泪。要说这孩子命真苦,一年前他父亲撇下他们孤儿寡母,生病死了。如今他母亲也不明不白地离开人世。正当大家都在为小何生的生活担心时,原来雇他父亲做长工的李员外主动收养了他。这李员外只有一个女儿,跟何生一样大。他看何生天资聪明,便在夫人的劝说下出钱供小何生上私塾读书,打算以后将他招为上门女婿,将来好给自己养老送终。
一转眼,何生已经十八岁了。这年春天,何生告别全家去京城赶考。这天,他在一片荒滩草地上休息,听见一阵动物的叫声,寻声过去一看,一只野兔被捕猎的夹子夹住了。何生知道贫苦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到荤腥,只能靠捕些野物改善生活。但是,他看着正在挣扎的野兔,何生心软了,便将野兔放走了。之后,何生从干粮袋里面拿出一条蒸熟的大咸鱼放在夹子上,便接着赶路了。
考试很快结束了。这天,何生所住的客栈门厅前突然锣鼓喧天。原来,何生考中了第一甲第一名,朝廷派人来接他去见当今皇上呢。
来到朝堂之上,皇帝一见何生相貌堂堂,立刻就喜欢上了。皇上有一个心爱的公主,便想将公主许配给何生,于是大手一挥将何生定为驸马。这等好事,是多少王公贵族的子弟梦寐以求的,可何生跪倒在地,说:“承蒙皇上圣恩,今生无以为报,但招为驸马,恕难从命。”
何生此话一出,不仅皇上震惊,满朝文武大臣也面面相觑。皇上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如此忤逆,该当何罪?皇上高高举起的手又轻轻放下了,他
篇5:民间小故事
钟馗捉鬼
有一天,唐玄宗觉得浑身不舒服,身上时冷时热。皇上生病了,这可急坏了宫里的御医们。可是无论他们怎么诊断,都查不出他究竟得了什么病,御医们只得摇头叹息。
一天半夜 ,唐玄宗睡得迷迷糊糊时,突然看见眼前出现了一个小鬼。小鬼见皇上病得起不了床,便肆无忌惮地在宫里翻箱倒柜,最后居然拿出乐器乱唱乱跳。唐玄宗火冒三丈,大声骂道:“小鬼,快滚开!否则我饶不了你!”
没想到这小鬼一点都不怕唐玄宗,还 朝他身上吹了口气,唐玄宗顿时冷得直发抖。突然,从地下冒出一个满脸胡须、威风凛凛的大汉,他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小鬼如此嚣张?”说着就一把抓住小鬼的脖子,把小鬼吃到肚子里。
唐玄宗见大汉连鬼都敢吃,吓得躲在角落里发抖。没想到大汉却十分有礼貌地对他说:“皇上受惊了,我是来救你的。”唐玄宗哆嗦着问道:“你是谁啊?”
“我叫钟馗,在阴间专门惩治作恶多端的鬼。我生前没能报效朝廷,希望死后能多消灭些妖魔鬼怪。”钟馗说完,便离开了。
唐玄宗一下就惊醒过来,原来是一场梦。奇怪的是,他觉得自己一身轻松,病居然全好了。后来,他让宫里的画师画出了钟馗的像,挂在宫里。
钟馗捉鬼的事流传到了民间,百姓们并不把他当成鬼,而把他看做是能降妖除魔的圣贤。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钟馗像,甚至在今天,有的地方依然保留着这种习俗。
钟馗战胜了小鬼,不仅体现了他勇敢而大无畏的精神,也表现了他的忠心。不过,世界上本没有鬼,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篇6:民间小故事
夸父逐日
远古时期,在北方的荒山中,生活着一群力大无比、意志坚定的巨人,他们的首领叫夸父,因此大家称这个族群为夸父族。夸父族的人心地善良,勤劳勇敢,他们在深山里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有一年,天气非常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庄稼枯死了,河流也干涸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变得枯黄一片,夸父族的人纷纷干热而死。首领夸父看着这悲惨的情景,仰天大喊道:“太阳实在太可恶了,我一定要追上它,让它听从我的指挥!”
族人听说夸父要去追日,纷纷劝阻他,有的人说:“太阳离我们太远了,就算你跑到死,也追不上它的。”有的人说:“太阳的温度很高,你还 没追上它,就被会烤死。”但是夸父心意已决,他说:“为了大家,我一定要去!”
第二天清晨,夸父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大步追去。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飞快地跑着,他跨过无数的高山、河流。实在累了,他就停下来歇歇,并把鞋里的泥土倒出来,这些泥土居然形成了很多座大山。
夸父追着太阳跑,眼看就要追上了,他的信心也越来越强。可是,越接近太阳,温度就越高,夸父也越渴得厉害,不过他并没有放弃,他不断地鼓励自己:“追上太阳,我的族人就能重获幸福生活。”
经过九天九夜 的奔跑追逐,夸父终于在太阳落山的地方追上了它。一个红彤彤的火球照得夸父满身金光闪闪。他想张开双手抱住太阳,可是它的温度实在太高了。这时的夸父又累又渴,他一口气喝干了黄河和渭河的水,仍然不解渴,于是只好向那纵横千里的北海跑去。
可惜刚跑出几步,夸父就倒下了,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枝繁叶茂的桃林,既能为路人遮阴,桃树结出的果实也能为人们解渴。
夸父立下伟大的志愿,为了族人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去追日。我们也应该像夸父那样,从小就要为自己树立一个志向。
【关于鼠的民间小故事】相关文章:
2.孔子的民间小故事
10.民间有哪些精彩的故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