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读《光影瞬间》想武当圣地散文

读《光影瞬间》想武当圣地散文

2022-09-07 08:42:5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aid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读《光影瞬间》想武当圣地散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读《光影瞬间》想武当圣地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读《光影瞬间》想武当圣地散文

篇1:读《光影瞬间》想武当圣地散文

读《光影瞬间》想武当圣地散文

问君能挺几多年?答曰,三千年: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它是吴赤锋总顾问笔下的英雄树——胡杨。这样精华的、经典的句子,在《光影瞬间——吴赤锋摄影散文集》一书中随处可见。我想,这些锦句很快就会广泛流传开来。所有的景、一切的物体,经吴总的拍照和描述后,都成为了大气魄、大气派和大境界。在我的眼中,吴总是乡友,是领导,是老师,是仁者,是智者。他具有大将的风度,影视明星的形象,外交家的谈吐。读过《光影瞬间》之后,对他那高远的、深邃的、宽广的思考,更是无比的敬佩。感觉上好象与他有很大的距离,觉得他似乎高不可攀,犹如一座矗立的高山。

《光影瞬间》一书共有180页,每页差不多都有一处或多处景点。表明了吴总真的是有心人。他走过了祖国的东南西北、山山水水,对祖国的大好山河怀有满腔的热忱、无限的忠诚,将一往深情无限地倾注到书中,看过之后想不感动也难。书中呈现的诸多景点,我去过的也就那么二三处,其中对“空灵玄妙武当山(第162页)”有过一些印象。

许多年前,在当地工作时,曾去过那里一次。我们一行三十多人好象还在武当山紫霄宫的附近住过两晚,到达武当山的第一晚就住在那里。第二天天一亮,就开始了登山的行程。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在选择一处登山路线时,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如果从山前走,坡度小,路途舒缓安全。有利因素是能够体会到真正的游览,队伍可以边走边观看山间美丽的景色。要是从山后走,称为“直奔顶峰”,坡度近似垂直的九十度,亦为走“天梯”,存在一定的风险系数。有利因素是可以满足一些人的“英雄气概”和逞强好胜的欲望。结果是,一些年轻力壮者大声嚷嚷着“登天梯”。由于他们先声夺人,占据了主动,自然而然地他们所表达的意见,一下子就成了团队的主流意识。而另一些人由于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等方面的原因,还来不及表达,或者根本找不到机会表达,就不得不追随主流。结果是让我们这个团队吃尽了苦头。那“天梯”距离长,坡度又大,正常情况下,徒步只需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行程,但那一天我们却用去了六个小时才到达目标地。主要原因是团队中有一位同行是从河南那边步行了十二个小时后,于天亮前才赶到武当山的。她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膜拜武当山的神仙,求神仙保佑她生个男孩,并非是为登武当山的天梯。她长得胖,平时又疏于锻炼。走天梯时,别人都是用两只脚往上登,而她连两只手也用上了,脚手并用往上爬行,而且在她上面的人还要拖拉着她,下面的人还要轮换托举着她往上推,才能让她前进一级。团队当时的想法是,无论发生什么样的险恶境况,全体人员也要帮她一起上,一个都不能丢下。

那一幕在我的脑海中象梦魇一样,一直挥之不去。我在想,当时如果她不为环境所迫去追随主流,而是按她本来的想法去进行,那结果肯定会好许多。既满足了她上武当山的真实愿望,又放松了身心。但由于她处在那种氛围下,容不得她去选择,给果却非常糟糕。有人认为,主流的形成有多种途径,一是上面的意志,二是有话语权者的意见,三是多数人的盲从意识,四是一种潜意识流的表露……至于主流是否就一定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说不定。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需要选择主流,是否应该三思而行?

登完了天梯,通过了朝圣门,便进入了太岳太和宫,我被门前一幅对联“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朱鱼清朗唤觉浮世追梦人”所吸引。我随团队一起到达了紫金城,它建在万丈悬崖峭壁上,城墙为顶级花岗岩条石砌成,高达数丈,周长一千五百米,东北西三面为绝壁,仅留南面作为朝圣者上下的唯一通道,称为南天门。门两边的对联非常醒目,凡经过者容不得你不看:“天知地知未有不知,善报恶报迟早要报。”似乎在提示人们应该注意多行慈善。

要想登上主峰天柱峰,心须要经过武当山最难走的“九连蹬百步梯”。如果你一生没做过坏事,或者很少做缺德的事,那么你面对如此险境,心里一定会泰然自若,从容而过;反之,则心存恐惧,腿脚发软。

天柱峰高1612米,素有“一柱擎天”之称,站在这里,向远处一看,可以眺望到四周的七十二座山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和十石九台,八百里武当胜景尽收眼底;双手一伸,可以将天上的云彩采摘下来;深深一吸,将湿润的带点甜味的空气吸入双肺……登上顶峰的感觉真好,一句“无限风光在险峰”还嫌意犹未尽。眼前就是金光灿灿的武当金殿,亦称“金顶”,令人目不暇接,满眼眩晕。殿顶为重檐叠脊,脊柱上有金龙、丹凤、天马、仙鱼等68个铜铸的珍禽异兽。金殿正中宝座上供奉着高一米八、十吨重的真武大帝铜像。殿中矗立着数根大铜柱,据说这些铜柱是由二十吨纯精铜铸造而成。在其中一根铜柱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块闪闪发光的正方体黄金。有人介绍,黄金重达300公斤。不过,没有人能偷走这块黄金,它镶在铜柱正中央,与铜柱浑然一体,天衣无缝。“金顶”是否由此得名尚未考证。

游览完“金顶”之后,团队回到紫霄宫附近下榻处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返程。我到周边转了转,在太子岩一带观赏到了武道士们练习武当功夫。二三十人排得整整齐齐,出掌、踢腿、击拳,腾起、飞跃、跨越,那一招一式,玄妙飘灵,风生水起。看得我眼花缭乱,欲模仿而不得其要领。

在紫霄宫的大殿堂,几十个男女道士席地而正襟危坐,在颂读着武当道教教义。听说道士每早每晚被安排着两次颂读教义,这是必修课之一。我所见到的只是那天晚读的场景,在鼓声的指挥下,读教义声抑扬顿挫,响彻云霄,震荡在武当山的上空。

我找到几位资深的老年道士请教,意欲让他们赠送一些道教教义供我研读学习。但他们异口同声告诉我,武当山正在着手编写,将来总会有机会得到这方面的教义的`。从他们的讲解中,我粗略地领会到道教的一些精神,譬如说倡导和谐、修德养生等。

道教倡导和谐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万物皆可分为阴和阳,阴、阳虽可以作为物体独立而存在,但对立统一而和谐相合则是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

二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提倡和谐相处,普天大众,人人都应具有慈善仁爱之心,相互间“乐人之成,悯人之苦,济人之危”;同时做到“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忌,言无华绮,口无恶声”;抵达“平等一心,和同一切。”

三是人与自然相处应遵循“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应该“观天之首,执天之行,尽矣”。即是要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人类不能一味地以自己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是被自己征服和统治的对象,时时处处强调“人定胜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自然界变得更加完美。从宏观上讲,人真的能征服自然界吗?譬如:台风,会给人们带来灾害。于是有人提出征服台风,主张将台风消灭掉或者改变台风的移动路径。由于台风能量强大,有人提出用原子弹或者氢弹去炸毁它,但从成本、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考虑,这种方法是不能实施的;至于想改变台风的移动路径,也未取得成功。再譬如,雷电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因为积云中带有强大的正电荷,它在移动过程中,由于感应作用,其下方带有强大的负电荷,二者间产生强大的电压差。有人提出消灭这种电压差,将积云中这种强大的电压收集、储存和运用,结果都未成功。还有就是防水灾,修坝筑堤进行堵水,结果水势越堵越高,一旦意外溃坝决堤,就会造成更大的水患。如果采取疏的方法,将水引向受损失更小的地方让其流走,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只有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自然界才会给予人类安宁的环境,反之,则会遭其报复和惩罚。

道教还强调以德养生,认为“仁者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身也。”因为仁者以善良、高尚的品性处世,不贪、不占,不损公肥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所以不易受到或者较少受到外界烦扰纷纭的影响,有利于维持心理平衡、良好的心态,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人体机能,达到长寿长生。反之,那些坏官污吏,自私自利和损人肥已之徒,其内心惊慌恐惧,寝食不安,精神紧张,必然会引起神经中枢和内分泌的功能失调,导致早衰损寿。

几位资深的老年道士赠予了我一些短句,例如:“返朴归真,淡泊名利,清静无为,恬适自在,自然纯朴,自足和谐,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命不在天,即身成仙,广积阴德,造福子孙。”他们告诉我,熟记这些,有机会予以践行,或许对提高人生境界有所裨益。

几度闪现出“不思归队,转入道门,潜心学教”的念想,却被声声暮鼓和阵阵催归电话,在“唤觉浮世追梦人”。此种愿望只能等到来年再作打算。

篇2:想写的瞬间散文

想写的瞬间散文

“妈,我最近写了好多文章,你看了吗?”

“看了。”

“写的好不好啊?”

“挺好的。”

“嘻嘻,我感觉我最近文章有进步呢,连续被推荐了。”

“我也看了,这几篇都不错,反正比我写的是好。”

“切。(晕+得意)”

“呵呵。(偷笑)”

“我感觉有压力了,不过有压力才有动力,对吧?”

“行,有压力进步才快。”

“嗯,文友说我很有文字天赋,呵呵。”

“哎,早没发现呢,都给你耽误了。”

“你姑娘厉害吧,没事叫我爸也看看。”

“你爸才看不懂呢,他只会说:‘写的好,就告诉她多写,以后出书’。”

“呵呵,他没有文学细胞,我这点细胞不是都遗传于你嘛。”

“我可不行,一部电视剧看了好几遍,真感人,总想写点啥,就是写不出来呢。”

“硬憋呗,写的多了自然就会写了,我也是这么憋出来的。”

“憋出来都是白话,不自然。呵呵。”

“我有时候做梦都在写文章,你说我是不是有些魔怔了。”

“能有这样的魔怔也挺好啊。”

“要是能发表就好了,还能赚点稿费。”

“没人看,就留着,给你家小孩看。”

“嗯那,我要传下去,呵呵。”

“……”

有些话憋在心里挺难受的,总想找一个人倒一倒,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的妈妈才是真正的理解你,支持你的人,会为你的进步而骄傲,会为你的失落而伤心。我觉得有些话写在文章里,会让人觉得你是个自满、自以为是的家伙,会遭人鄙夷,会遭人唾弃,也许更多的还是嘲笑。所以,我很少在文章中提及我认为是幸福的东西,而大多的时候都是在写自己的痛苦,自己的不幸,这也不排除另一点,痛苦的经历总是要比幸福的感觉好写的多。所以当幸福来临的时候,我也只是在默默的享受着,让它在我的身体里慢慢的膨胀,再慢慢的消退,最后再平静的如往常一样,因为我知道,我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这也只是一个小小停歇的驿站。

但是,在我妈妈面前我却可以肆无忌惮的显摆,我要让她知道,能写出来的经历就不能被称之为痛苦,我是快乐的,幸福的,我很坚强,我有着不可磨灭的斗志,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虽然我们相隔千里,却心连着心,虽然我没有给妈妈买更多的礼物,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的快乐,我的进步才是给她最好的礼物。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叫父母放心的孩子,学习上,生活上,我从不让她们操心,上学的时候,我就有着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案,我总是在既定的时间内,规划好自己该去补充的知识。也许,我说这些并没有多强的说服力,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的成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也许有些东西是注定的,成绩是一个综合的结果,受一个人的智力,天赋,以及教育环境,心理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从自身的角度来讲,我努力过,我不后悔。

《让读书成为兴趣》是我第一次在江山站上被推荐,继那之后,近四个月来,一直都没停下手中的笔,陆续被推荐的文章,让我在文字的道路上明朗了该去努力的方向,也剔除了过去以浮躁写文的心态。慢慢的也开始有压力,我觉得人需要一点点的压力,因为压力是动力的源头,有些时候我们要逼迫自己成为习惯,一切能力都是习惯的开始,其实,习惯了,也就自然了。

对于目标,我有着合理的解释,上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说过,目标这个东西,就是放在小孩头顶上的苹果,稍一垫脚,稍一努力就可以吃到,如果把苹果悬挂在房梁上,目标太高,永远够不到,也就失去了努力的动力。是啊,我的目标就是头顶上的那个诱人的苹果。当我咬到那一口苹果的时候,我才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是甜的,有些酸,还有些涩。

所以,我总是在寻找和自己写作风格相似的书籍,我没有看过名著,也没有看过市面上畅销的书籍,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看书的目的是什么,看书就是为了丰富词汇,拓宽写作思路,喜欢就要模仿,所以我只喜欢我可以模仿来的文字,其它的再好,再吸引人,终归是房梁上的那个苹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会去欣赏,只能说,我还没有达到可以真正去欣赏名著的水平。

我是一个比较专注的人,我觉得,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就要专心,这是一个习惯,生活上也一样,我有时候会强迫自己在两个小时内写出千余字的文章,那种感觉是痛苦的,但是我没有选择,毕竟我不是职业的写作者,我还有其它事情要去做,我总是把时间安排得很紧凑,一段时间去做该做的事情,所以,当别人说我生活很闲的时候,我总是很气愤,因为,所谓的闲也只是把时间安排的得当,我不想把我的生活弄得琐碎,乱成一团,就像我的文字,我越发的喜欢简洁,干净不罗嗦。

我觉得,有些东西一旦成为习惯,将不分情势,哪怕是约人,等人,我也一样的专注,曾经因为朋友的爽约,让我和她大恼,因为她不知道我只为了等她什么事都没有做,我只为了等她扰乱了我一天的安排,因为,我无法在一段时间,专心的去做两件不搭的事。在别人眼里,我变成了较真的人,我的心也总是被其他人随便和漠视的态度所戳伤。所以,我也一直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成为朋友的人,一定是在性格和习惯上都相近的人。

唠叨了这么多,想表达些什么呢,有时候我也不太清楚,文字这个东西,就是想写就写,想说就说,不能犹豫,灵感这个东西就好似身体里突然膨胀的欲望,很飘渺,稍纵即逝,也许就在一回头的工夫就不见了,我能做到的就是,马上拿起笔记下这有感觉的刹那,我深深的记得那句话:文字的目的就是捕捉心情的瞬间……

【读《光影瞬间》想武当圣地散文】相关文章:

1.瞬间散文欣赏

2.瞬间的散文

3.葛彦散文:箫声光影

4.相遇的瞬间散文

5.瞬间思绪的散文

6.雨中杂想散文

7.优秀散文:年中想

8.徐志摩散文《想飞》

9.读李商隐散文

10.想点一盏明灯散文

下载word文档
《读《光影瞬间》想武当圣地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