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翻译技巧图书

翻译技巧图书

2022-07-26 08:15:4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lgl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翻译技巧图书,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翻译技巧图书,希望大家喜欢!

翻译技巧图书

篇1:翻译技巧图书

与翻译相关的图书

1.教材类

主要是指用于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书籍,有一部分也是考研时的参考书。

这类书的作者基本都是大学老师,且第一版发行的时间都比较早了。

这类书有: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 叶子南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 冯庆华

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 杨士焯

翻译基础- 刘宓庆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陈宏薇,李亚丹

翻译概论- 许钧

还有很多,基本上每个学校都有这样的指定教材,有自己学校老师出的,也有外校的。

这类书的主要特点是“看不下去”,“看不懂”,“好难”。

嗯,这也是我上学时的体会。

主要原因是学生和老师的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上,我们的词汇和句法储备都不足以应付课本上的知识体系。

因为这类教材编写的较早,里面的很多例子都偏文学,不太接地气(跟市场占比更大的商业翻译脱节),所以我建议大家主要学习这些教材里的一些翻译方法,比如增、减、转换等等。

至于其中的翻译示例,有兴趣的可以背一下,没有耐心的就算了。

2.大师类

这类书其实也可以分为两小类,一类是大师编的教材,一类是大师的翻译感悟,主要包括:

翻译研究- 思果

翻译新究- 思果

译道探微 - 思果

翻译的基本知识 - 钱歌川

篇2:翻译技巧图书

英文疑难详解 - 钱歌川

王佐良文集 - 王佐良

余光中谈翻译 - 余光中

译家之言-翻译乃大道 - 余光中

译海一粟(译家之言) - 庄绎传

译边草 - 周克希

傅雷谈翻译 - 傅敏

翻译教材的话,思果和钱歌川比较火。

这些书的特点跟上面讲的教材差不多。

另外,这两位老先生都是解放前去的港台,语法体系跟我们不一样,所以在看书的时候需要自己转换成大陆的语法体系。

比如,你知道什么叫“完全自动词”、“不完全他动词”吗?而且,一些译文还有一点点港台腔。

另一类是大师们的翻译感悟,不太适合想学习翻译技能的同学,但非常适合有翻译情怀的人,可以了解大师们的译路人生。

3.赏析类

主要是大师或名师翻译的一些文学作品,诗词、散文和小说。

这里仅列举一些供大家参考:

唐诗三百首(中英文对照) - 许渊冲

宋词三百首(中英文对照) - 许渊冲

散文佳作108篇 - 乔萍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 - 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2 - 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3 - 张培基

英国散文名篇欣赏(第2版) - 杨自伍

英汉名篇名译 - 朱明炬、谢少华、吴万伟

这些内容适合背诵,我考研的`时候背过张培基的,因为有人告诉我,可能考研的翻译题目会从这里面出。

哎,打败我的不是岁月,是天真无邪。

4.应试类

这一类,大家都很熟悉了吧。

目前最火的主要有: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 笔译篇(武峰)

90天攻克CATTI二级笔译(韩刚)

实战口译- 林超伦

实战笔译:汉译英分册 - 林超伦

实战笔译:英译汉分册 -林超伦

CATTI官方参考书

上海中高口官方参考书

其实林超伦博士的书并不算应试类,如果大家不是为了考试的话,我建议可以先看林博士的书,非常细致全面,他设置了不同的学习阶段,举了很多接地气的例子,而且还分享了一些从业经验。

如果以后重执教鞭,我一定会选林博士的书作为培训教程。

韩刚老师的书偏向真题讲解,适合有一定翻译基础的同学看。

武峰老师,我在微博上关注武哥好几年了,然后成了他的粉。

不是迷恋他飘逸的小辫,而是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好老师,牛逼且低调。

他笔译课的价格我不知道,但是光认真批改学生的译文就很难了啊,但是他做到了。

批改是非常占用时间的,不仅要改,还要改好,免得学生不服气。

正因为如此,网上的许多翻译培训课程都只是对着答案讲解题目,极少会有人批改学生作业,因为这实在是不划算。

至于武哥的这本书,有同学说里面的译文给的不好,不地道。

我基本认同,但是这本书的定位是应试,专业译员当然可以提供更好的译文,但是学生能吗?

所以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提供学生能够想得到的译文和翻译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妥啊。

我以前也是一名老师,我觉得很多学生是想知道你的译文是怎么来的,而不是直接给他们一个在你的大脑中进行复杂处理而得到的地道译文。

毕竟,大部分学生都是希望以简单、可接受的方式通过考试,而不是得满分。

所以,与其给他们一个满分的译文,不如给他们一个合格的译文,并让他们知道怎么写出这样的译文。

5.技术类

主要包括翻译技术和项目管理等内容,比较适合职业翻译。

关于翻译技术,我推荐王华树老师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

另外,中国翻译协会还出了一套“中国翻译协会语言服务能力评估(LSCAT)系列丛书”,想成为职业翻译的同学也可以买来看看。

我前段时间买了两本,分别是:

《翻译技术实践》 – 王华树

《翻译项目管理》 – 崔启亮,罗慧芳

篇3:古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 加。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 减。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

(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4) 备盗之出入也。(《鸿门宴》)

(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

(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2)“异同”只有“异”的意思;(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4)“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5)“饥穰”只有“饥”的意思;(6) “深浅”只有“深”的意思。

此外,有些词语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

三、 乘。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

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

四、 除。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 完型式。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

(二) 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十”为分母,“一”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

(三) 嵌入式。(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词+“之”+分子。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 留。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如:

(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齐策》)(人名)

(2)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地名)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朝代)

(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官名)

(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

(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三国志·魏书﹒武帝传》(量具名)

六。换。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

(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

(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齐桓晋文之事》)(“枝”通“肢”,肢体)

(2) 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

(3)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

(4)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

(一) 名称说法改变。如: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项脊轩志》)(爨,灶)

(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斯须,复音虚词,一会儿)

(4)目不能两视而明。(《荀子·劝学》)(目,眼睛)

(二) 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殚,出产的;竭,收入的。动词活用为名词)

(3)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官记》)(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4)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

七。移。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的相应句式的语序如果有所不同时,翻译中要将文言语序移位。

(一) 主谓倒装。如:

(1)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2)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译文: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

(二) 宾语前置。

(1) 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A.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起呢?

B.大王来何操?译文:大王来带着什么(东西)?

(2)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的人没有欺我。

B.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译文:没有人肯照顾我。

(3) 用助词“之” 、“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A.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有什么用处呢?

B.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4)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A.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呢?

B.是以见效。(《屈原列传》)译文:因为这个被放逐。

(三) 定语后置。如: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明确:“高”修饰“庙堂”,即“高庙堂”;“远” 修饰“江湖”,即“远江湖”。)

(2)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以皆是也。(《石钟山记》)(明确:“铿然有声”为定语,修饰中心语“石”)

(四) 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如:

(1)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明确:“于掌”是“运”的状语  )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明确:“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宾短语做“饰”的状语。译文:(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种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是文言文固定说法,并非是什么倒装句,只是为了便于记忆,学会用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才将它当作理科公式一样,利用它来获取新知识罢了。

八、补。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经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如:

(1)(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省主语)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谓语动词)

(3)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省宾语)

(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赤壁之站》)(省介词)

(5) 蟹六(条)跪而二(只)螯。(《劝学》)(省量词)

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达”、“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

 

 

篇4: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三个“遵照”

遵照原文语气、语义和习惯,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提炼。

二、四个步骤

1.审。审清句中语法要点,找准采分点。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翻译的文言句子,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2.切。将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逐一解释。

3.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释出的词义连缀成句。

4.誊。在逐一查对原句语法要点全部落实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卷纸上。在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三、六字歌诀:留、对、换、补、删、调

文言句子的翻译是以准确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通常,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留、对、换、补、删、调。

1.留:即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那些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翻译时照搬即可。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可不译。

误区点拨:强作对译。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翻译时可予以保留,不要强作翻译,因为这些词大都难与现代汉语对译。如: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伯爵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晋侯、秦伯”应当保留)

2.对:即对译法。对应直译,逐字落实。指译文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要求字字落实。如: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可译为:“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误区点拨:该译不译。文句对译,要求一一对应,绝少不译的字词。特别是副、介、连三大虚词,翻译时常出现漏译的现象。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3.换:即替换法。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如:“岁征民间”(《促织》)的“岁”要替换成“年或每年”。

误区点拨:以今律古。有的词语随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改变,如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等,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语义,切不可以今义当古义。如:

例1.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义,又可表“责备”之义,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德恶劣。译句中以今义当古义,应改用古义。)

例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4.补:即增补法。补出相关省略成分和省略的语意。文言文省略现象较多,常考的是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于”,为使译文明白通顺,不产生歧义,必须补充译出被省略的成分,高考辅导《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提炼》。可先将其补足,然后依照常规句式翻译,译出补足部分后用括号标示。

(1)句子的省略成分必须增补出来。如:

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浙江卷)

译文: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解析】该句“谕”后面省略了代词“之”(部落首领),即“谕之以祸福”,翻译时必须把它补上。

(2)词语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内容。如: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译文:肯定对的,否定错的,叫做聪明;否定对的,肯定错的,叫做愚蠢。

【解析】该句中加点的“是”“非”是词类活用,属意动用法,翻译时必须增补上表意动的词语“以……为”或“把……看作”。

误区点拨:

(1)该补不补。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如: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应补上)

(2)胡添乱补。一般说来,文言译句必须尊重原文意,不能根据个人的想当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说》)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

5.删:即删削法。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如发语词、衬音助词、部分连词等,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可删去不译。如: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20湖南卷)

译文: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解析】该句是苏轼散文《放鹤亭记》中的一句韵文,“兮”是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而”字不译出也不影响表达的准确顺畅。

误区点拨:该删却留。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

6.调:即调整法。将倒装语序调准为正常语序,对于倒装句式要先找出该句的谓语,再以此为核心找出主、宾、定、状、补,然后分析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和介宾结构后置等现象,再做调整。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应调整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壮的筋骨。” 不可译为:“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也没有筋骨的强壮。”

误区点拨:该调不调。在古代汉语中,有这样那样的倒装句、省略句。在翻译这些句子时,一般说来,要将之还原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常式句。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报告秦国的,没有找到。”(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即“寻找可以出使报告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

四、文言文翻译顺口溜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谨慎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整齐。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重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篇5:英语六级翻译技巧

英语六级翻译技巧

一、分句、合句汉译技巧

英译汉时,由于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大不相同而往往需要改变一下句子结构以适应于汉语的表达习惯。采用分句、合句进行翻译的作法正是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而运用的一种重要技巧。所谓分句,就是指把原文的一个简单句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所谓合名,就是指把原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一个复合句译成一个单句。运用这种分句、合句的汉译技巧可以使译文层次分明,更合乎于汉语的表达习惯。分句流译的技巧共分五种类型,合句汉译的技巧共分三种类型。先谈谈分句汉译技巧的五种类型。

1、主语分句汉译技巧。

A man spending twelve days on the moon would find ,on returning to the earth ,that a year had passed by already。

一个人如果在月亮上度过了十二天,回到地球以后就会发现一年已经过去了。

2、谓语分句汉译技巧。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oxygen is the most active element in the atmosphere。

不言而喻,氧气是大气中最活泼的元素。

3、定语分句汉译技巧

He managed to raise a crop of 200 miracle tomatoes that weighed up to two pounds each。

他居然种出了二百个奇迹般的西红柿,每个重达两磅。

4、状语分句汉译技巧

Sunrays filtered in wherever they could ,driving out darkness and choking the shadows。

阳光射入了它所能透过的地方,赶走了黑暗,驱散了幽影。

5、同位语分句汉译技巧。

Mary normally a timid girl ,argued heated with them about it。

玛丽平常是个腼腆的姑娘,现在也热烈地和他们辩论起来。

二、 句子成份的转译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在具体英译汉时,有时往往需要转换一下句子成分,才能使译达到逻辑正确、通顺流畅、重点突出等目的。句子成分转译作为翻译的一种技巧,其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运用范围也相当广泛,共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主语转译技巧,可以将句子的主语转译成汉语中的定语、宾语、状语等。

The wings are responsible for keeping the sir plane in the air。

机翼的用途是使飞机在空中保持不坠。(转译成定语)

To get all the stages off the ground ,a first big push is needed。

为了使火箭各级全部离开地面,需要有一个巨大的第一次推力。(转译成宾语)

Machinery has made the products of manufactories very much cheaper than formerly。

因为机械的缘故,工厂里出的产品比起以前来,价格便宜多了。(转译成状语)

2、谓语转译技巧。可以将谓语转译成定语。

Radar works in very much the same way as the flashlight 。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手电筒极为相同。

3、宾语转译技巧。可以将宾语转译成主语。

Automatic lathes perform basically similar functions but apper in a varitety of forms。

各种自动车床的作用基本相同,但形式不同

[英语六级翻译技巧]

篇6:高中语文翻译技巧

1.专有名词,强行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翻译。有些考生对此强行翻译,从而“画蛇添足”。

2.文白掺杂,该译不译。翻译讲究字字落实。有些考生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3.脱离语境,误译词语。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有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因此,考生翻译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4.当删不删,成分赘余。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只是语气词,或者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考生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

5.当补不补,漏掉得分点。成分残缺的句子或省略句,翻译时必须添加其残缺或省略的成分,将句子补充完整。

6.句式不明,不合规则。比如,文言文中,倒装句是一种常见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考生应将其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而有很多考生弄不懂句式特点,从而使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篇7:高中语文翻译技巧

1.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之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而意译则是指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进行翻译。高考文言文翻译更注重对词、句式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进行考查。从高考考查的特点看,各地区的文言文翻译试题都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只是一种辅助方式。

2.注意具体语境。文言文翻译,表面上考查的仅仅是对某个句子的理解,实际上,命题者选择的句子往往蕴涵着重要的文言现象,或者是理解全文的重点和关键。考生在翻译时应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

文言文翻译并不难,得分容易失分难。在惜分如金的考场上,掌握好答题技巧方能披荆斩棘、顺利得分。

篇8:高中语文翻译技巧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高中语文翻译技巧大全

篇9:俄语翻译技巧

俄译汉:-

Признаться, я живу в Китае совсем недолго, и мои знания китайских обычаев и традиций - капля в море. Рассказывают, что один журналист, пробыв в Китае две недели, сказал:  Я всё теперь знаю о китайских обычаях и традициях . Другой был полгода и сказал:  Я узнал немного . А тот, который прожил несколько лет, заметил:  Я не знаю ничего . Удивляться нечему, ведь чем больше живёшь в этой огромной много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стране с древнейшей историей, тем глубже понимаешь, что познать её до конца невозможно. -

说真的,我在中国住的时间并不长,我对中国风俗与传统的了解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听说有一位在中国待了两周的记者说:“我目前已了解了中国全部的风俗与传统。”另一位住了半年的说:“我知道一些。”而住了几年的却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没什么可惊奇的,要知道,在这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多民族国家住的时间愈长,愈会深刻的了解,完全了解中国是不可能的。-

признаться: 1. кому в чем, 承认,坦白п. в своих ошибках 2. 作插入语,表示:说实在的,老实说,说真的Признаюсь, я не читал этой книги. -

翻译技巧:-

1、词性转换-

名词     动词знание китайских обычаев и традиций: 对中国风俗与传统的了解;-

副词     形容词всётеперь знаю о китайских обычаях и традициях:知道了中国全部的…-

2、谚语的翻译:капляв море:沧海一粟;-

как грибы после дождя 雨后春笋雨后蘑菇-

汉译俄:-

亲爱的读者,你们想不想跟作家进行交谈?比方说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同他们会面并没有多难。我可以简短地告诉你们他们的准确地址。地址很短:图书馆。这些作家能够为你们讲述的一切重要和有趣的事情都能在他们的书中找到。图书馆里,各种书籍一排排摆放在书架上,总是静悄悄的。但如果用心倾听,你就能听到书籍会开口与你们交谈。它们可为你们讲述美妙的神话、有趣的故事。听罢,你们或许会脸红耳热。书页中回荡着绝妙的诗句,这些诗句会让你久久地,也许终生地难以忘怀。-

Дорогие читатели, хотите ли вы поговорить с писателями? Ну, скажем, с Пушкиным, Львом Толстым, Горьким? Встретиться с ними не так уж трудно. Я могу вам дать их точный адрес. Он очень короткий: библиотека. Всё самое важное и интересное, о чём могли бы рассказать вам эти писатели, вы найдёте в их книгах. В библиотеке, где книги стоят рядами на полках, всегда бывает очень тихо. Но если внимательно прислушаться, книги заговорят с вами. Они могут рассказать вам замечательную сказку, интересную повесть, от которой у вас будут гореть щёки и уши, с их страниц прозвучат чудесные стихи, которые вы запомните надолго, а может быть, и на всю жизнь. -

1. разговаривать с кем о чём; поговорить с кем о чём; беседовать с кем о чём -

2. трудно что делать легко что делать 换译:对应的表达手段相互交换,如肯定句译为否定句或相反,

-

3. Я могу коротко говорить вам о них точном адресе. Я могу дать вам их точный адрес. -

4. что найдено: В книгах этих писателей можно найдено всё важное и интересное, о котором чём они могут рассказать вам. -

5. Книги стоят рядами на полках. Книги расположены рядами на полках. -

6. Вы можете слушать, что книги будут заговорить с вами. -

7. плыть: плыву, плывёшь. С страниц книг плывут звучат чудесные стихи, которые вы запомните надолго, а может быть, на всю жизнь. -

成分改变法-

成分改变法是指翻译时为了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常常需要改变源语的成分,和词类转译法有些相似,但不相同:词类转译涉及的仅仅是个别的词类,成分改变则涉及作为句子成分的词或词组。(当然,词类转换会引起句子成分的改变)。翻译时,主语、谓语、定语、补语、状语等句子成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都有可能转译。-

一、改变主语-

1. Троллейбус № б03 блестит синим лаком. -

603路车用兰色的漆闪闪发光。-

603路车上的兰漆闪闪发光。-

2. Дискуссия по этому вопросу на официальных заседаниях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была начата В.В. Путиным. -

<

篇10:翻译技巧英语

1. newly rich:新富;暴发户

2. upstart:柯林斯高阶词典的解释是You can refer to someone as an upstart when they behave as if they are important, but you think that they are too new in a place or job to be treated as important.翻译成中文就是暴发户、新贵的意思,还可以指傲慢自负的人,这个词还有形容词词性,翻译为暴富的;自命不凡的;傲慢无礼的。

3. provincial1 tycoon2:provincial adj.省的,地方的意思,也引申为乡下的、粗野的、鄙俗的意思;tycoon大亨的意思。

地方上的大亨!这是在地域上定义土豪!

4. vulgar tycoon:If you describe something as vulgar, you think it is in bad taste or of poor artistic3 quality. vulgar是指粗俗的;庸俗的;俗气的;不雅的。

提供这一译文的朋友是多么憎恶仇视土豪啊!

5. rural rich:rural adj.意思是乡下的,农村的,与之相对的是城市(urban),看来土豪永远摆脱不了浓重的地方气息……

6. Beverly Hillbillies:很洋气的翻译。

Beverly Hillbillies是一部很搞笑的喜剧电影片名,音译为《贝弗利山乡巴佬》,Beverly Hills是好莱坞富豪云集的比华利山庄,Hillbillies是“土包子”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聚集在豪华山庄的土包子们!

7. rich rednecks:redneck是“红脖子”的意思,在美国南方,没文化的老土常被人称为redneck,再加上有钱(rich),大概也就是土豪了吧!

【翻译技巧图书】相关文章:

1.超的翻译技巧

2.于翻译资格考试技巧

3.图书读后感

4.图书管理制度

5.图书策划书

6.图书作文

7.文言文句式的翻译技巧

8.考研英语 翻译提高5分技巧

9.英语四级翻译方法及技巧

10.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试六大翻译技巧

下载word文档
《翻译技巧图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