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趣的对联故事
“IRI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历史上有趣的对联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历史上有趣的对联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篇1:历史上有趣的对联故事
(1)女神童妙对女皇帝
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姐妹俩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不住东张西望,处处都觉新奇。武后一见她俩那副机灵童稚神态,早有几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温步。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
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接着她们又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武后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
冰冻兵车 兵砸冰 冰碎兵车动
只见那九岁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上下联:
龙卧隆中 隆兴龙 龙腾隆中升
武后一听,不觉出声赞曰:“果神童也。”因想:自古安邦定国多为男子,似这等聪慧女孩,若能精心培养育,日后定是巾帼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说:“你天资聪颖,机敏过人,如经名师指点,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宫中深造,未知汝是否乐意?”小妹妹一惊,脸色阴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头不语。姐姐神色惊慌,久久不能回话。武后曰:“不必迟疑,汝可即赋一诗与阿姐告别。”
小妹妹眼眶噙泪,仰望天空,当即赋诗一首:
天空云骤起,鸿雁竞双飞。
所嗟人异雁,不得一行归。
说完潸然泪下。武后见状叹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因命厚礼送小姐妹回家。
(2)纪晓岚祝乾隆寿联
乾隆是清代帝王中年寿最高、在位最久的皇帝。他25岁起当皇帝,整整60年。他同纪晓岚相处最长,纪20岁就当他的侍读学士,常陪他吟诗作对,游山玩水,乾隆和纪晓岚文字唱和故事甚多。这里介绍二副纪晓岚纪乾隆的祝寿联: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这是献给乾隆50岁大寿的,歌颂之诚,对仗之工,前所未有。下联是祝80十岁的大寿: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至,嵩期五十有五年。
这是两构思奇巧的数字联,工整自然,无懈可击。
(3)诸葛亮一生数字对
过去,有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作出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经过多少年代,许多人曾去研究,终无结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绝对”逢生,传为佳话。
篇2:历史上有趣的对联故事
1、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过年,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贿赂,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2、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前程金修
3、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4、宦官自讨没趣。
明嘉靖年间,有个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两位户曹喝酒,仗势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关,北管南关,一过手,再过手,受尽四方八面商商贾贾辛苦东西。
同饮的`一个绅士打抱不平对道:
前掌后门,后掌前门,千磕头,万磕头,叫了几声万岁爷爷娘娘站立左右。
上联揭露户曹贪赃枉法,下联嘲讽宦官卖身求荣,读来令人痛快。
5、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6、进退两难。
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篇3:有趣对联故事
两个荷包蛋
写完才省悟过来,哈哈大笑 :“我怎么写了这个?再拿纸来吧 !”老伯伯忙说:“我只有一张万年红纸,裁成三条了。”李调元一想,索性取现成的话吧,又挥笔写出:
一张万年红
老伯伯一看这是吉利话,赞扬道 :“好!好 !”李调元又把横披写上:
好好
自小店贴出这对联和横披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看李调元的.墨宝,门前热闹非凡。看过之后,还要进去打听李调元的故事,自然要吃上“两个荷包蛋 ”。于是小店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小店改名为“好好店”了。
77 粗毛野兽
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之前,在乡里就因为有才气而出了名。有一个姓石的乡绅,不服蒲松龄的才学,要与他一比高低。这天 ,他们碰在一起 。石乡绅看见一只小鸡死在砖墙后面,便出个上联难为蒲松龄:
细羽家禽砖后死
蒲松龄一听,这是糟蹋我这年轻人呀!我也得给他点颜色看。他装作无能的样子说 :“我不会对对子。既然乡绅逼着我对 ,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着看 ,请乡绅帮我一字一字录下来,要不,过后我自己也忘了 。”石乡绅差点乐出声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对,说不定出什么洋相呢!他满口答应下来。蒲松龄大智若愚,一本正经地说,石乡绅幸灾乐祸,一本正经地记——
“粗对细,行吗?”“行。”记个“粗”。
“毛对羽,行吗?”“行。”记个“毛”。
“野对家,行吗?”“行。”记个“野”。
“兽对禽,行吗?”“行。”记个“兽”。
“石对砖,行吗?”“行。”记个“石”。
“先对后,行吗?”“行。”记个“先”。
“生对死,行吗?”“行。”记个“生”。
“完了,你念念。”
石乡绅拿过来就念:
粗毛野兽石先生
刚念完 ,发现这是用“ 先生”与“乡绅”的谐音糟蹋自己,顿时面红耳赤,自认晦气。从此,再也不敢与蒲松龄比高低了。
篇4:有趣对联故事
日影和人影
北宋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寇准,他能文能武,为人正直忠贞。历史上记载了他的业绩,也记载了他对对子的故事。
说是有一天,他和几个人在亭子上聊天。这个亭子在水池边上,快到中午时分,太阳在水中倒映出来。寇准写了个上联让他们来对:
水底日为天上日
意思很简单明了,可大家一时谁也对不上。问寇准,寇准也是笑而不答。正巧,杨大年有事来向寇大人汇报,也找到这里。杨大年是对对子的行家,他一来,仿佛为众人解了围。大家让他先把对子对出来。
寇准把出句告诉了他。大年想,宰相说的是日影,还有什么影儿呢?对,人影。他看着寇大人眼睛,突然发现里面有自己的人影,就立刻对出:
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夸奖他:“好一个大年,真是绝顶聪明!”
“画像”
北宋晏殊是个大诗人,他作了大官以后,手下有两个笔杆子,一个张亢,一个王琪。这两位的长相却都不怎么样。张亢是个大胖子,从头到脚堆满了肥肉,王琪就总叫他“肥牛”。而张亢反过来叫王琪“瘦猴”,一般人跟张亢比,都能“瘦”下两圈,更何况王琪又真的是个骨廋如柴的人。两个人关系很好,却又不分场合互相取笑。有一次,晏殊请客。大家喝得正在兴头儿上,王琪放下筷子,伸出两手的食指向两边撇着,笑嘻嘻地说:
张亢触墙成八字
牛脑袋撞上墙,两只犄角,向两边分开成“八”字的样子。王琪说张亢是“肥牛”,撞了墙头上也分“八”字。大家一听,“哄”地笑了。张亢也不示弱,立刻想到“猿啼三声泪沾裳”这句古诗,便反唇相讥:
王琪望月叫三声
大家也是一阵哄笑。看着“肥牛”,想那句“成八字”,看着“瘦猴”,想这句“叫三声”,越琢磨便越觉得可笑了。
俞樾一家对冷泉
清朝时候,西湖的冷泉亭上,挂有一副对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戊辰九月,清朝有名的文人俞樾和他妻子到飞来峰下游玩,坐在冷泉亭边休息,欣赏这副对联。妻子看了一会,要求俞樾给以解释,俞樾把原来的对联改了二字,作为回答: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妻子一听,觉得改得不好,立即表明自己的看法:
泉自冷时冷起,
峰从飞处飞来。
过了几天,俞樾带着次女秀孙又来到冷泉亭边。他给秀孙说明上次怎样给对联改字一事,秀孙赶紧望着亭子,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慢慢地说:
泉自禹时冷起,
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明白上联的“禹时”是指大禹治水的时候,改得实在是好。至于那“项处”却不大好理解,便向秀孙追问。秀孙爽朗地笑着说:“项羽曾有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座峰不是他从别处拔起,怎能飞到这里来呢?”俞樾听罢,深为女儿的智慧所震惊,连连鼓励她奋发向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5:有趣对联故事
下棋联句
宋代的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大文学家,两人见面,常互相对对子,来增加谈话的兴趣。
有一次,两人在松树下边下围棋,苏轼刚投下一子,忽然落下一颗松子掉在棋盘上。过了一会儿,又落下一颗。苏轼盯着松子,随口说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说完,看着黄庭坚。黄庭坚心里也有数:这是让我对对子呢。黄庭坚抬起头来,向四面张望,寻找对联的题材。他一眼看见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条小河,河边上几株柳树,清风吹来,长长的柳丝悠悠荡荡,划过水面。树下正坐着一个渔夫,握着长长的鱼竿儿在钓鱼。这不是送上门来的对子吗?黄庭坚对出下句: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文兴助棋兴,棋兴助文兴。两人边下棋边论文,直到很晚才歇手回家。
篇6:有趣对联故事
一拍一骂
从前,有一个地主做寿。当地有个富农,特地写一副连环式寿联祝寿,借此献媚讨好。他搜肠刮肚凑成上联,但怎么挖空心思也写不出下联了。无奈,只好把上联送去,上面写着:
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尽珍肴美味,位尊德大,大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
有个才华出众的贫农,看了这个令人作呕的上联,非常气愤,提起笔来,立即对出下联:
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黑手毒,毒如豺狼虎豹,暴病而死,死无葬身墓地,地方好人莫去,去了后悔,悔之晚矣。
上面两联,一捧一嘲,针锋相对,是一副生动而有趣味的连环式对联。
篇7:有趣对联故事
中药名巧对
有位著名中医老先生,最喜欢用中药名作对联。
一天,一位客人来访,看到院子里的丛竹,赞叹道:
烦暑最宜淡竹叶,
老医生马上答道:
伤寒尤妙小柴胡。
进屋坐定后,客人又说: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志;
老医生对答道: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蓯蓉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联中全系中药名,对仗工整贴切,颇有风趣。客人看到几盆玫瑰,不胜感叹道:
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
老医生捻着银须,笑着答道: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宾主唱和属对,沉浸在妙思雅兴之中,不觉天色已晚,客人起身告辞,约定改日再会。
篇8:有趣对联故事
州官放火
宋朝有个州官叫田登,欺压百姓,横行霸道,还蛮不讲理。他不许别人直接说出他的名字,说这是不尊敬他,叫“犯上”。他叫田登,不但“登”字不准说,不准写,而且像“灯”、“蹬”、“噔”什么的,也一律是“禁字”,比皇上还厉害。谁要是不留神犯了“禁”,马上叫人拉下去打一顿板子。这年正月十五要到了,这是民间的元宵节,也叫灯节,家家户户要挂灯、赏灯,叫做“放灯”。田登让人在城里贴出告示,规定正月十五怎么过。那告示上写着:“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怎么“放火”呢?本该写“放灯三日”,那“灯”字不是不敢写吗?起草告示的只好写“放火”了。老百姓看了,又笑又气:大过节的,连灯字都不准说,这是什么世道!有人就借此编了副对联:
只准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不敢贴出去呀,老百姓就在下边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并且一直传到现在。
篇9:有趣对联故事
有趣对联故事
(一)有趣对联故事:东西南北
从前,有个读书人,能诗能文,尤其爱好对联。一天晚上,满天乌云,一片漆,他独自一人坐在家里,觉得寂寞,便想作副对联。他忽然触景生情,得了句上联,满心欢喜,便自言自语地念道: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他把上联刚念完,只听得一声门响,隔壁一个穷秀才应声走进屋里,对他说: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读书人说:“你是我的好邻居,借点东西有何难!不过,你须先对个对子,对上了要啥给啥。”于是,便把他的上联念给秀才,要求立即对句。秀才回答说:“我不是已经对过了吗”?读书人莫名其妙。秀才又说:“我刚进门说的'那句话,不正好是下联么?”读书人一想,觉得实在好笑,连忙让座献茶。
从前,有个读书人,能诗能文,尤其爱好对联。一天晚上,满天乌云,一片漆,他独自一人坐在家里,觉得寂寞,便想作副对联。他忽然触景生情,得了句上联,满心欢喜,便自言自语地念道: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他把上联刚念完,只听得一声门响,隔壁一个穷秀才应声走进屋里,对他说: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读书人说:“你是我的好邻居,借点东西有何难!不过,你须先对个对子,对上了要啥给啥。”于是,便把他的上联念给秀才,要求立即对句。秀才回答说:“我不是已经对过了吗”?读书人莫名其妙。秀才又说:“我刚进门说的那句话,不正好是下联么?”读书人一想,觉得实在好笑,连忙让座献茶。
(二)有趣对联故事:越低越好
传说有一个土财主,不识一字。赶上岳父作寿,他也想附庸风雅送一副寿联,便请来村里一位老学究代笔。老学究问他想写什么内容,财主回答说:“你把我岳父捧得高高的,越高越好;你把我说得低低的,越低越好。”老学究思索过后,挥笔写成上联:
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上作寿
写完念给财主听,问:“高不高?”财主连说:“高,没有比这再高的了。”老学究又写出下联:
愚晚生,晚生在下,下至十八层地狱,龙王掏井,我在井底挖泥
写完又问:“低不低?”财主高兴地说:“好好,没有比这再低的了。”财主把寿联送给岳父,亲自挂进寿堂。前来拜寿的人看了直笑:“这老太爷,怎么招了这么个女婿?”
篇10:历史上有趣的对子故事有哪些
历史趣对小故事
1、纪晓岚和乾隆的妙对
纪晓岚在乾隆十九年中进士后当了侍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时间长了,不免思念起河间老家来。乾隆皇帝也看出纪晓岚的心事,便说:“纪晓岚,看你面色悒郁不乐,必有心事在怀,让我替你猜详一下如何?”纪晓岚问:“陛下如何猜详?”乾隆说:“我看你是: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立刻跪下说:“皇上说得很对。如蒙陛下恩准,给假回乡省亲,纪晓岚衷心感戴圣恩。我便: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皇帝见纪晓岚对仗工整,应答如流,不觉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2、李调元妙对唐伯虎
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到山中寺庙游玩。长老说有事相求。原来,寺庙里有幅荷花图,是长老师傅所画。恰好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唐伯虎就提笔写下了一句题词:
画上荷花和尚画
写完后对老和尚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
李调元一看,便发现了这上联的妙处:它属于回文对联又兼用谐音,字的读音反读正读完全相同。最后他在唐伯虎上联旁写出了下联:
书临汉帖翰林书
这七个字反过来读,字的读音和正读完全相同,与唐伯虎的上联珠联璧合,长老拍手称奇。从此,这幅画成了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
3、诸葛亮还击周瑜
相传,周瑜自命不凡, 有一次,他以诸葛夫人黄氏面丑为题,向诸葛亮呤道:
有目也是瞅,无目也是丑,
去掉瞅边目,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瞅”的古汉语的写法,左偏旁为“目”,右边为“丑”)
诸葛亮听罢微微一笑,即刻对道:
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桥,
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成娇。
江东美女数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周瑜听罢大怒,诸葛亮还是胜了一筹。这种传说是否真实,就不得而知了。
4、郑板桥见联济贫
郑板桥当县令时微服私访,见一户人家的破旧大门上贴的对联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又是一年
郑板桥见联,忙令随从回衙取米面、衣服等,户主得济含泪道谢。
5、梁启超妙对张之洞
传说梁启超去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想给梁启超一个下马威,刚见面即出一联让梁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武汉旧称江夏)
梁启超从容做对: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生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
真正的读书人,要有胆识和气节。“不敢在前不敢在后”,体现了一种谦虚又不卑不亢的精神。
【历史上有趣的对联故事】相关文章:
1.有趣的对联故事
3.有趣对联
5.有趣的对联
6.对联故事
8.经典的有趣对联
9.有趣的对联大全
10.有趣的数字对联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