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2022-06-11 08:28: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tingwann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篇1: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我国西部土地沙化日益严重,这是由落后的观念、粗放的的'经营方式和宏观管理薄弱造成的.为遏制沙化继续蔓延,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宣传以增强公众环境意识;2.必须加大资金投入;3.加大科技投入;4.加强领导和地区协调.

作 者:康晓达 Kang Xiaoda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西安,710048 刊 名: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MANAGEMENT STAFF COLLEGE 年,卷(期): 1(2) 分类号:F3 关键词:西部沙化   防治对策  

篇2:中国沙漠化及其防治

中国沙漠化及其防治

摘要:全球沙漠化问题导致人类的生存空间和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并在几十年的沙漠化防治工作中取得很大的成就.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先后启动了如“三北”防护林、治沙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中国目前仍面临着“局部逆转、总体恶化”的严峻形势.展望未来沙漠化的防治,应在已有成绩之上,改变思路,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科学防沙治沙.作 者:张仁健    周家茂    曹军骥    ZHANG Ren-jian    ZHOU Jia-mao    CAO Jun-ji  作者单位:张仁健,周家茂,ZHANG Ren-jian,ZHOU Jia-mao(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曹军骥,CAO Jun-ji(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

期 刊:中国粉体技术  ISTICPKU  Journal:CHINA POW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3(1) 分类号:X4 关键词:沙漠化    防治    人类活动   

篇3: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论文

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论文

近年来,土地沙漠化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土地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水的减少、作物产量下降、土壤侵蚀以及过度土地利用等引起的土地退化现象。目前,全球土地沙漠化面积以每年6万km2的速度增加。土地沙漠化正影响着世界上36亿hm2的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5%)。每年消失的土地可生产万t的粮食,威胁着大约100个国家的10亿多人的生活;每年由于土地沙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之多。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防治策略,以提供大家参考。

1、土地沙漠化现象的成因

沙漠化现象可能是自然的。作为自然现象的沙漠化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不过,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数归纳于人为原因:

(1)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以及牧畜,导致土地枯渴不适合更耕种。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从而发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壤本来甚为肥沃,不过由于过度的农业活动、人们不理会土地长期枯渴,更开发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从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一气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2)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2、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2。1土地退化严重,农牧业减产

(1)土地沙漠化造成的草场退化使得草场载畜量下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随之降低。同时,林地退化不但使木材蓄积损失,还减少了当地农牧民的薪柴来源,农牧民在薪柴不足的情况下采伐灌木作为燃料,进一步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破坏了农业生态屏障,加重了农业的灾害程度,从而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土地沙漠化不仅造成了耕地、草地、林地等可利用土地的减少和退化,也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骤减。土地沙漠化一方面使得生物栖息地损失,另一方面造成种群、群落结构破坏,生产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降低甚至使得许多物种日趋濒危或消亡。

2.2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多

(1)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许多城镇经常受到风沙危害。比如,宁夏由于土地沙漠化导致搬迁的生态难民高达数十万人,青海已搬迁了20万余人生态难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皮山、民丰两现,因风沙危害,现成2次搬迁,策勒县城3次搬迁。

(2)自然灾害多。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大沙尘暴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8次,70年代发生了13次,80年代有14次,90年代有23次;进入21世纪,我国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发生了15次,发生了18次。沙尘暴影响范围广、危害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沙尘暴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3加剧贫困,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土地沙漠化地区多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和边疆区。土地沙漠化加剧和加深了这一地区群众的贫困程度,进一步扩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1/4生活在土地沙漠化地区。土地沙漠化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严峻的土地沙漠化扩展现实、严重的风沙及沙尘暴危害、区域内尚不发达的经济基础、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和边疆区域、日益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差距等,严重地影响到包括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以及我国经济发展。

3、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

3.1做好植被规划与建设工作

土地沙漠化防治要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立沙漠化地区的生态安全体系。植被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土地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1)增加植被建设。植被建设的关键在于这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提高广大群众植被建设的积极性是社会参与植被建设的重中之重。植被建设也是沙漠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所以,要保证和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之能够从中直接获得经济收益,由此更加有效地加速植被建设的速度及质量。

(2)充分保护、开发和利用植被。植被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的平衡。首先应该是注重生态效益,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开发和利用都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3)做好植被规划。在植被建设中遵循生态系统恢复原理、沙地植物群落演替原理、植物对沙地环境的适应性理论。按照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遵循植被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充分利用种质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免灌溉植被为主,建设多类型植被。

3.2促进沙漠化地区经济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解决土地沙漠化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努力促进沙漠化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1)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生态移民减轻沙漠化地区的人口压力,同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小城镇发展、提高沙漠化地区人民整体素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沙漠化地区经济结构,积极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沙漠化地区经济良性循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解决贫困、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主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贯穿于国家经济行为之中,充分发挥民间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环境与发展的动态平衡。

3.3完善土地沙漠化保障体系

完善的土地沙漠化防治保障体系应包括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和完善的土地沙漠化监测体系。具体的完善措施有:

(1)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提高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决策性权威,完善综合决策机制。

(2)搞好土地沙漠化防治,应实行各项法律的配套性和互补性。推行沙漠化地区生态可持续利用的相应法律标准,实行沙漠化土地防治的规划制度和责任考核及奖惩制度。

(3)加强科技管理,整合资源,进行科技创新,加强科技生产一体化建设。沙漠化地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植被优化配置相结合,促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加强技术推广,实现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沙尘暴等灾害预警系统和土地沙漠化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全国沙漠化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设。

3.4开展生态化制度创新

(1)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建立多层次、跨区域的生态效益补偿平衡机制。

(2)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实行森林产权制度的创新,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实行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3)以人为本,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雨水及地表水的使用效率,建立节水奖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晰水权。

(4)以草定畜,改变畜牧业的种群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整防沙治沙战略,采取有效的对土地沙漠化进行防治措施。另外,我国还应强化法制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和建立预警机制。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完善保障体系、开展制度创新、强化推广和技术培训来更有效地防治土地沙漠化。

参考文献

[1]封建民.基于GIS和RS的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时空演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郭靖,高亚琪,刘萍等.托克逊县南部区土地沙漠化现状与自然因素在沙漠化的作用[J].西南农学报,.

篇4:地下水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地下水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摘要:地下水是中国北方城市重要的供水来源,地下水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然而近年来地下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十分严重,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生命的健康,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总结了地下水环境恶化带来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作 者: 作者单位: 期 刊:环境科学与管理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10, 35(4) 分类号:X523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问题    防治对策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    地下水污染   

篇5: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当地的旅游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低、效率和效益均不理想、科技含量低等.因此为了促进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转变观念、提高旅游经济的科技含量、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等方面下大力气,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旅游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作 者:杨春彩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刊 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10) 分类号:F59 关键词:西部   旅游经济   问题   对策  

篇6:防治沙漠化的中国智慧

防治沙漠化的中国智慧

什么是沙漠化?

沙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或非自然现象。

世界荒漠化的状况怎样?

荒漠化是全球的环境问题,在各大洲均有分布,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亿多人口约占陆地面积1/3的范围受到荒漠化的威胁,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受影响的.面积和人口数目都很大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人为活动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森林滥伐、河流污染、人口用水压力等造成生态系统失调,在加之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加速荒漠化的进程。

那我们中国荒漠化是什么状况?

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每年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每年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每年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是怎么做?

首先在不同类型沙漠化地区建立治理沙漠化的示范试验基地,开展沙漠化治理的研究,如内蒙古东部的奈曼沙漠化研究站、甘肃民勤治沙研究站等。同时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还有在防治沙害基础上,采取改良土壤等一系列措施。

篇7:浅谈环境的沙漠化问题

浅谈环境的沙漠化问题

根据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逐年增长的现象日趋频繁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沙漠化的成因和危害,因地制宜提出了四条防治措施.

作 者:丁玉波  作者单位:北安市环境监测站,黑龙江,北安,164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9) 分类号:X3 关键词:沙漠化   成因   危害   防治措施  

篇8:市政排水工程问题防治分析及对策

市政排水工程问题防治分析及对策

市政排水工程是城市居民的生命线,但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必须对其进行研究,在排水管道的养护维修安全防护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作 者:陈倩 曹跃刚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兴达建设有限公司浙江金华,浙江金华,321025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8 “”(14) 分类号:X5 关键词:对策   问题防治   市政排水工程  

【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相关文章:

1.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2.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及其防治浅议

3.江苏省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和污染防治对策的探讨

4.城市环境空气现状和防治对策

5.基于蔬菜栽培的综合防治对策-论文

6.济南市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探讨

7.加入WTO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8.论我国利用外资问题及其对策

9.大白菜三大病害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10.沈阳市人工河渠污染特征与防治对策

下载word文档
《西部地区沙漠化问题及其防治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