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
“再也不跑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欢迎阅读分享。
篇1: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
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
网络伦理是人们在电子信息网络上交往的道德准则.它形成于虚拟空间之中,有别于传统的伦理关系.因此,从网络知识与伦理原理的.融合上探索并初步建构网络伦理,既是当前网络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又是将来伦理学向信息社会过渡的理论准备.
作 者:苗伟伦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团委,浙江,舟山,316004 刊 名: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E SCIENCE) 年,卷(期): 19(1) 分类号:B082-057 关键词:网络伦理 既有伦理 建构篇2:网络伦理浅议
网络伦理浅议
网络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时空,但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撞击了传统的伦理壁垒.目前网络伦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作 者:项小军 范光泉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刊 名:科技创业 英文刊名: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年,卷(期): “”(6) 分类号:B82 关键词:网络 网络技术 网络伦理篇3:浅谈网络伦理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网络时代.据最新调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台数约为1254万台,上网人数约为3370万人.网络成了信息社会最重要的技术支柱,也逐步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习惯与交往方式.“网络化”已成为教育、医疗、管理、金融等各项社会活动的追求目标.
作 者:李悦 张明毫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刊 名:吉林工学院学报(高教研究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xx 23(4) 分类号:B82 关键词:篇4:浅谈网络伦理
摘 要:当今社会网络新闻逐步成为群众控制新闻信息诸多方式中最常见也最主要的手腕,其具有快速、有效、及时的鲜明特性。但是网络新闻在传受过程中存在伦理失范等一系列行为和现象,让人们困惑并极力寻觅答案。人们在充沛享用网络技术的便利,也要讨论和构建契合网络新闻本身特性和开展需求的伦理规范。
关键词:网络新闻 伦理规范 网络新闻伦理规范
一、中心概念的界定
(一)网络新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开展, 传统媒体纷繁在互联网上安了家, 越来越多的新闻经过互联网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网络新闻,作为网络时期新闻传播的一个新概念, 学界还没有构成统一个统一的定义。传统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社会新近变动的信息的传播。” 程世寿先生在《新闻社会学概论》中指出新闻的根本要素是:一是新近发作的新信息;二是媒体经过选择予以传播的信息;三是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依据对传统新闻定义的了解, 在思索以上新闻的三个根本特性的根底上, 网络新闻是将这一信息限定在现代网络媒体之上。因而,我们能够将网络新闻定义为“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新近发作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信息。” 详细而言, 网络新闻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新闻是指互联网上各类网站。狭义而言, 则专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 包括传统媒体所设网站发布的新闻信息、其他网站设立的新闻中心或新闻版块发布的新闻信息、国度有关部门设立的特地网站所发布的新闻信息、个人主页和站点所发布的新闻信息等等。本文所要讨论的网络新闻主要是就狭义而言的网络新闻。
(二)网络新闻的伦理规范
伦理规范是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从最普通意义上说,伦理规范就是一种规范、一种原则,这种规范或原则,既能够是人们商定俗称的,也能够是人们有认识制定的。 它是人们行为善恶的规范,规范规则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它是社会共同生活的需求,把社会各个成员的行为归入一定的轨道,具有调理、指导和教育功用。网络新闻的伦理规范是为在网络新闻传播理论中直接相关的各个主体,如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传播者、网络新闻受众等提供行为原则与指导,并对这些主体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有利于网络新闻的进一步开展。
二、网络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
网络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也不同水平地存在,但由于网络新闻传播本身的开放性、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增加了伦理控制的难度,新闻失范现象在网络新闻范畴更为集中和突出。认识并研讨网络新闻的失范现象,有利于让网络新闻伦理的复归。归结起来,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现象,主要表如今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传播者、网络新闻受众这三个方面。
(一)网络媒体的伦理失范
网络媒体是网络新闻信息发布的源头,排在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首位,网络新闻的伦理失范主要是指网络媒体的伦理失范。网络媒体的伦理失范主要有:
1.言论导向含糊和偏向增加
任何有序运转的稳定社会都有其占支配位置的认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在社会的有序运转中,承当着言论监视的社会义务,社会言论自身就是社会认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而主流认识形态和价值观,也必然要经过正确的言论来加以彰显,这就阐明言论有着明白的主流导向。
从实践来看,很多网络媒体片面追求惊动效应,热衷于报道揭露式、猎奇式新闻,引导言论的义务心不强,二是从业人员对新闻法规和政策把握不准,了解上也不深化,形成了本身言论导向的含糊和偏向。
2.新闻炒作
新闻炒作是新闻报道筹划的一种变异,是对方式范畴的把握脱离了报道客体的限制,以与报道内容不相称的方式夸张事物的局部细节。比方报道筹划中所选择的报道角度、报道范围、报道构造、报道手法等与报道客体自身的新闻价值不相符,夸张事实的某些要素,掩盖事实的其他要素,企图取得惊动的社会效果。
新闻炒作,既指“炒作”行为,即新闻媒体出于本身利益等各方面缘由在扭曲、反常的新闻价值观指导下,经过“异化”的新闻筹划,消费出“蜕变”新闻产品的行为,是新闻报道的“异化”,它也能够单指“炒作”的结果,即新闻媒介经过“炒作”行为消费出的“炒作性新闻”。
3.植入式广告众多成灾
植入式广告在网络新闻中众多成灾,不含任何广告的网络新闻页面简直不存在。在绝大多数网络新闻的页面上,其新闻主体的周边乃至新闻正文中间,都或多或少地植入了广告,譬如文字、图片、闪动、浮窗和滚动广告等等。其中,不少闪动广告还夹杂着音频,让受众碎不及防,招致恶感。
这样的广告因较强的强迫性,容易招致阅读者的腻烦,降低了网络新闻受众对网络媒体的认可度。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对经济效益的思索和追逐,网络媒体在网络新闻中植入广告的行为在一定水平上是合理的。但广告的植入一旦过多过滥,就很容易转移网络新闻受众的留意力,影响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承受效果和对网络媒体的认同度。
4.传播不良文化信息
不良文化信息主要是指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以及其他宣传封建愚蠢、腐朽蜕化、低级兴趣内容的信息。往常,不少网络媒体的急躁心态举目可见,丧失了新闻报道的边境,不只在于新闻内容的媚俗、低俗,而且在于刻意追求标题的夸大效果,譬如众多的“标题党”现象。其特性主要有:爱用带有情色性质的词语,喜用暴力性质强的词语,常显病态冷诙谐,经常题文不符、误导受众。
(二)网络新闻传播者的伦理失范
网络新闻传播者是网络新闻传播活动的网络新闻主体,其最突出的伦理失范是虚假新闻的大量充满。在网络新闻传播范畴,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禁受着严峻的应战。虚假新闻在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传播者都有不同水平的表现。其中,网络新闻传播者常常因新闻自律认识缺失,招致虚假新闻现象比拟突出。
较之于传统新闻,网络时期虚假新闻的危害性因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大而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和传统新闻固有的体制相比,对网络虚假新闻的处置和制裁,常常因其来源复杂、身份藏匿,还没有针对性很强的甄别手腕和处置措施。
(三)网络新闻受众的伦理失范
网络新闻受众既是网络新闻信息的承受者,同时也是网络新闻信息以及关联信息传播的主体。因而,虽然网络新闻的伦理失范以网络媒体、网络新闻传播者为主,但在网络新闻受众中也时有表现。归结起来,网络新闻受众最典型的伦理失范,是新闻侵权现象日益频繁。
网络时期,人们的表达空间日益拓展,行动愈加宽松自在,登上公共话语平台的`时机也越来越多。这是历史和伦理的宏大提高,也会带来不少新问题与困惑。人们不无忧虑地看到,歪曲事实、炒作新闻等现象有着不少的存在,这些表现降低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同样,局部媒体在歪曲、成见以及对经济利益的狭隘追求中,偏离了发扬社会公义、客观报道和传播新闻事实的正常轨道,把本人应该肩负和可以承当的社会义务置之脑后。
不可承认,在一个日趋多元的社会里,受众的需求是多元的。但新闻媒体的社会义务也恰恰表现在一直坚持正义、公平的价值判别,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同流合污随声附和,在繁华和喧哗中一向激浊扬清,在利益诱惑下坚持允中守直,是包括网络新闻在内的任何盲目承当社会义务的媒体应尽的本分。
三、网络新闻应该恪守的伦理规范
由于网络新闻的伦理规范触及的范畴非常普遍,而在传播范畴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因而其各个方面应该恪守的规范也不同。
(一)网络媒体应该恪守的伦理规范
由于网络媒体存在着共同的伦理取向,所以普通说来网络媒体要恪守的伦理规范要做到:
1.网络媒体契合社会道德制度请求
网络媒体与其他新闻传播媒介一样,要契合其所处的道德制度请求,特别是契合主流道德理念、社会认识形态的请求。网络媒体的传播理念,归附或附属于社会政治伦理,其表现方式就是切合国度、民族乃至执政党的利益。在详细的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中,就要一直把握言论导向,营造和维护积极向上的网络新闻传播次序。
2.网络媒体要为社会公众的利益效劳
网络媒体对本身利益的追逐有其合理性,但这并不能足以构成网络媒体的立身之本。理论证明,一直效劳于社会利益的网络媒体才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网络媒体维护社会正义
维护社会正义,切合人类的提高需求,是公众对网络媒体的社会道德希冀,也是网络媒体存在和开展的社会道德根底。当然,维护社会正义,并非意味着对社会个体的合理需求的无视和蹂躏。 新闻炒作显然不是人类的提高需求,在详细的理论中就应尽量防止。
4.网络媒体契合本身合理的利益请求
网络媒体毕竟也是经济实体之一,在尽可能完成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去追求本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合理与合理的,也是网络媒体本身运作和开展的经济需求。
(二)网络新闻传播者应该恪守的伦理规范
网络新闻传播者处于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中间环节,网络新闻信息的传送行为,由网络新闻传播者施行和完成,网络传播者进行传播新闻信息的行为,直接决议了新闻信息的传播结果。网络新闻传播者要恪守的伦理规范主要有:1.维护和发扬正义;2.维护社会的法律和道德次序,维护所在国度和民族的利益;3.不捏造、不传播虚假新闻,抵抗并揭露不实报道;4.维护新闻信息的完好性、精确性;5.在线行为坚持与理想生活同样的行为原则;6.不夸张、扭曲和人为地制造新闻。
(三)网络新闻受众应该恪守的伦理规范
网络新闻受众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对象。网络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纳和了解,是一种言语符号或其他符号的了解行为和过程,这样的了解行为通常是主动、积极和有选择的。现有的网络伦理规范,大多触及网络新闻受众。
网络世界包罗万象,美与丑、善与恶、高雅与低俗纷繁呈现。网络新闻伦理次序的建构,必然要约束网络受众的行为,增强人们对网络新闻信息的选择、接纳、甄别的道德教育。
四、结语
依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议社会认识”的原理,网络新闻也应该有本人的伦理道德。网络新闻的伦理规范贯串于网络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才干起到伦理道德的调理、指导和教育功用,详细而言,网络媒体应恪守契合社会道德制度请求、效劳于社会公众的利益,网络新闻传播者应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不捏造、不传播虚假新闻,抵抗并揭露不实报道,网络新闻受众应网络新闻信息的解析动机切合语境,并坚持客观和公正。只要这样,才干构成相对完好的伦理道德体系。
篇5:论网络伦理
论网络伦理
阐述了网络空间的负面问题:沉溺网络不能自拔,网络安全问题,网络犯罪,信息污染与信息崇拜,信息垄断等.分析了网络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网络伦理问题的'办法:培养主体的自律意识;培养主体的责任意识;矫正价值观念;技术上采取防范措施;完善法律法规.
作 者:高文泊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04 刊 名: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5(2) 分类号:B82 关键词:网络 伦理 道德 网络伦理篇6:网络伦理探微
网络伦理探微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正在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为了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对网络伦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网络伦理体系.
作 者:高骏 代振华 作者单位: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4) 分类号:B82 关键词:网络社会 道德危机 道德化 法律化篇7:信用缺失与伦理建构
信用缺失与伦理建构
信用缺失是一种道德社会的失范形态,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之中,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社会文明.在目前转型社会状况下,信用缺失对于面临市场经济、WTO、信息时代挑战的中国社会发展尤为不利.由此,构建“内在制裁力”与“外在制裁力”相统一的信用伦理刻不容缓.
作 者:陈宏平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18(4) 分类号:B82-053 关键词:信用缺失 道德生态 伦理建构篇8: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
浅谈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
本文以道教伦理、佛教伦理和基督教伦理的基本观点简要论述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道教伦理的“道”在网络经济的.再诠释和“经国理身”对促进网络社会顺应自然之道而和谐发展和健康运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佛教伦理的平等、克己观念对网络失范行为的抨击意义以及对网络伦理建设的启发;基督教伦理的原罪观、拯救观和普世观作为重要的伦理思想资源对网络伦理建构的重大参考价值.
作 者:何菁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哲学与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6 刊 名:凉山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NGSHA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 5(3) 分类号:B82-055 B920 TP393-02 关键词:宗教伦理 网络伦理 启发篇9:网络道德建构刍议
网络道德建构刍议
Internet(国际互连网)的发展使传媒更加丰富,她以高效快捷的传播速度,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内容,廉价的办公手段,吸引了大量的网民.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文化成了当今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然这是一种文化,那么就要对人类产生影响,而由此带来的.问题,就不容忽视.作为网络文化中的网络道德,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标准,并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结合网络特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对网络道德建构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作 者:栾好利 作者单位:辽宁商务职业学院,信息管理系实验教学部,辽宁,沈阳,110015 刊 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9(3) 分类号:B82 关键词:网络 网络道德 网络安全 网络管理篇10:论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
论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
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秩序建设要求和谐互动的伦理建构,伦理建构的'内容由产权、信用、市场主体的权责利等几部分构成.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需要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加强伦理约束以及社会协调.
作 者:李桂平Li Gui-ping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铁道校区社会科学系,湖南,长沙,410075 刊 名: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RAILWAY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2 3(1) 分类号:B82 关键词:伦理建构 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网络伦理的初步建构】相关文章:
2.网络道德建构刍议
8.建构区教案
9.建构区反思
10.经济制度伦理新探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