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意思解释
“昵称想不到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自相矛盾的意思解释,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自相矛盾的意思解释,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自相矛盾的意思解释
自相矛盾的故事典故
自相矛盾这个汉语成语出自于《韩非子·难一》,这个汉语成语讲述的`故事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不管是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不管是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自己的矛刺你自己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
篇2:关于自相矛盾的意思是什么
自相矛盾的意思
【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意思】1.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2.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出处】语出《韩非子·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后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
【近义词】相互抵触、前后抵触
【反义词】天衣无缝、自圆其说、无懈可击、顺理成章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自相矛盾造句精选
1. 你的发言自相矛盾,后面的论证恰恰否定了前面的论点。
2. 人类总是爱和自己闹对立的,他用自己目前的痛苦哄骗自己的希望,又用并不属于自己的前程,来欺骗目前的痛苦,人类的确良一切行为,无不打上自相矛盾和软弱的烙印。巴尔扎克
3. 人类总是爱和自己闹对立,用自己目前的痛苦哄骗自己的希望,又用并不属于自己的前程,来欺骗目前的痛苦,人类的一切行为,无不打上自相矛盾和软弱的烙印。巴尔扎克
4. 世界上绝对不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善恶两种品德,敌我两种力量,正谬两种主张,资无两个阶级。要善于面对和把握大量的中间状态,过滤状态,无序状态与自相矛盾的状态,可调控状态,可塑状态等等。
5. 说到底,这一命题或提法中有本质区别的是,无理论分析且自命不凡,无思想内涵且空洞无物,逻辑混乱且自相矛盾,理解错误且纠缠不清。
6. 否则,不但无助于产生正确的理论和决策,相反会产生不协调,不统一,甚至自相矛盾的后果。
7. 他刚刚说去看电影了,现在又说今晚一直待在家,显然是自相矛盾。
8. 在那篇报导中,我发觉那一些鼓励大野国医的人,其言词饱含了自相矛盾。一方面宣称国医的菁华在于“辨证施治”,对不一样的病人用不一样的治法,一方面却要求准许、推广某个特别指定的国药药方儿,这是自相矛盾。
9. 戴维既然问将军是否看见天花板上的钉子,这就暗示着他自己已看见了,当将军做了肯定的答复后,他又说自己看不见,这显然是自相矛盾。
10. 对一个聪明才智高,能干却又做尽坏事的人,我们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这种心境就是自相矛盾的最佳例证。
自相矛盾造句欣赏
1. 他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肯定是在说谎。
2. 这篇文章逻辑混乱,自相矛盾,需要进一步的修饰。
3. 你说你八点到,可已经九点了,你还没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4. 说永远快乐就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一样自相矛盾。
5. 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
6. 这次反弹在自相矛盾之中瘫痪。
7. 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
8. 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蔡伯喈行孝的困境正说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实际上是皇权绝对支配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示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
9. 如果自相矛盾,那它就是不可靠的了。
10. 他的个性遇事犹疑不决,说法常前后自相矛盾。
11. 安静并舞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12. 可是人总免不了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他对待我就是意气用事多于傲慢。
13. 你竟然对自己提出的议案投下反对票,这种行径简直是自相矛盾!
14. 这个家伙说的话前后自相矛盾。
15. 如此自相矛盾的四句话却蕴含了深刻的意义。
16. 你是否觉得这句话有些自相矛盾呢。
17. 可是人类对水的态度却有那么多的可气可叹之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18. 做错事的人用谎话来掩饰自己往往说话都是自相矛盾的。
19. 他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20. 你这样解释岂非是自相矛盾?
篇3:自相矛盾的意思是什么
自相矛盾的意思
【词目】自相矛盾
【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释】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的复杂情感。有自卑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
【出处】出自于《韩非子》,一则成语故事。描述的是: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语出《韩非子·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后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近义词】相互抵触、前后抵触
【反义词】天衣无缝、自圆其说、无懈可击、顺理成章
自相矛盾造句
1. 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
2. 这次反弹在自相矛盾之中瘫痪。
3. 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
4. 如果自相矛盾,那它就是不可靠的了。
5. 他的个性遇事犹疑不决,说法常前后自相矛盾。
6. 安静并舞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7. 你竟然对自己提出的议案投下反对票,这种行径简直是自相矛盾!
8. 这个家伙说的话前后自相矛盾。
9. 如此自相矛盾的四句话却蕴含了深刻的意义。
10. 你是否觉得这句话有些自相矛盾呢。
11. 做错事的人用谎话来掩饰自己往往说话都是自相矛盾的。
12. 他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13. 你的发言自相矛盾,后面的论证恰恰否定了前面的论点。
14. 对一个聪明才智高,能干却又做尽坏事的人,我们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这种心境就是自相矛盾的最佳例证。
15. 别以为我的说法自相矛盾,这不过是我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情的结果罢了。
16. 怎么这个人说话自相矛盾?
17. 他刚才的言论十分自相矛盾。
18. 你说的话自相矛盾,还在那喋喋不休,真是可笑。
19. 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有时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这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20. 你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21. 上头一会答应解决水荒,一会又说这是地方自己的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22. 恋爱中人心思不定,说话自相矛盾是正常的。
23. 你的论点根本自相矛盾,如何说服他人?
24. 你不要在干这自相矛盾的事,要说到做到。
25. 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
26. 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了。
27. 他写的文章漏洞百出,自相矛盾,这能说是一篇好文章吗?
28. 他也许年纪大了,讲话常颠三倒四,自相矛盾。
29. 慷慨的吝啬鬼在用词上自相矛盾。
30. 写论文最怕观点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篇4:自相矛盾的意思是什么
自相矛盾的意思
【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释】矛,长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1.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2.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出处】语出《韩非子·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后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近义词】相互抵触、前后抵触
【反义词】天衣无缝、自圆其说、无懈可击、顺理成章
自相矛盾造句
1. 他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肯定是在说谎。
2. 这篇文章逻辑混乱,自相矛盾,需要进一步的修饰。
3. 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
4. 这次反弹在自相矛盾之中瘫痪。
5. 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
6. 如果自相矛盾,那它就是不可靠的了。
7. 他的个性遇事犹疑不决,说法常前后自相矛盾。
8. 安静并舞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9. 你竟然对自己提出的议案投下反对票,这种行径简直是自相矛盾!
10. 这个家伙说的话前后自相矛盾。
11. 如此自相矛盾的四句话却蕴含了深刻的意义。
12. 你是否觉得这句话有些自相矛盾呢。
13. 做错事的人用谎话来掩饰自己往往说话都是自相矛盾的。
14. 他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15. 你这样解释岂非是自相矛盾?
16. 你的发言自相矛盾,后面的论证恰恰否定了前面的论点。
17. 别以为我的说法自相矛盾,这不过是我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情的结果罢了。
18. 怎么这个人说话自相矛盾?
19. 他刚才的言论十分自相矛盾。
20. 你说的话自相矛盾,还在那喋喋不休,真是可笑。
21. 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有时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这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22. 你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23. 恋爱中人心思不定,说话自相矛盾是正常的。
24. 你的论点根本自相矛盾,如何说服他人?
25. 你不要在干这自相矛盾的事,要说到做到。
26. 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
27. 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了。
28. 他写的文章漏洞百出,自相矛盾,这能说是一篇好文章吗?
29. 对一个聪明才智高,能干却又做尽坏事的人,我们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这种心境就是自相矛盾的最佳例证。
30. 上头一会答应解决水荒,一会又说这是地方自己的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篇5:自相矛盾的意思和造句
【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释】是指稀奇,神奇巧妙;美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表现了人的惊羡之情。
【出处】语出《韩非子·难一》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篇6:自相矛盾的意思和造句
1) 如此自相矛盾的四句话却蕴含了深刻的意义。
2) 你是否觉得这句话有些自相矛盾呢。
3) 可是人类对水的态度却有那么多的可气可叹之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4) 做错事的人用谎话来掩饰自己往往说话都是自相矛盾的。
5) 他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6) 怎么这个人说话自相矛盾?
7) 前扁办主任陈淞山所言,在蔡英文自相矛盾的说法下,根本看不到和平发展的橄榄枝,只闻到浓浓硝烟味,诚非虚言。
8) 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在说谎,你却不拆穿他。
9) 他刚才的言论十分自相矛盾。
10) 因此,从学术逻辑的角度看,默克尔此次访华的目的是自相矛盾的,行为机理是混乱的。不但不利于解决欧债危机问题,甚至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损害。
11) 我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有时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这是逻辑混乱的表现。
12) 他写的文章漏洞百出,自相矛盾,这能说是一篇好文章吗?
13) 一篇文章的观点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14) 说话做事要谨慎小心,千万不可自相矛盾,以免授人以柄。
15) 他讲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
16) 你说你八点到,可已经九点了,你还没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17) 说永远快乐就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一样自相矛盾。
18) 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自相矛盾。
19) 这次反弹在自相矛盾之中瘫痪。
20) 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
21) 如果自相矛盾,那它就是不可靠的了。
22) 安静并舞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23) 可是人总免不了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他对待我就是意气用事多于傲慢。
篇7:自相矛盾
我是一名楚国的卖矛和盾的,有一次,我说:“我的盾非常坚硬,没有什么能穿透他。”又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都能刺透。”别人说:“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我没话可说。
山口二中六年级:梁星
篇8:自相矛盾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用什么盾都能戳穿。“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江苏苏州吴中区木渎中心小学五年级:顾澄婕
篇9: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以及道理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以及道理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本来嘛,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能同时并存的。
注释
(1)楚人:楚国人。 (2)鬻(yù):卖。 (3)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吾:我。 (5)坚:坚硬。 (6)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锋利。 (8)无不:没有。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 (12)应:回答。楚人:楚国人。 (13)夫:句首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表议论。 (14)同世而立:同时并存。
道理:
不要夸过头,免得喧宾夺主
分析评论
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揭示道理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 真实 可信,不能自己与自己矛盾的道理。
篇10: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故事-自相矛盾的寓意-自相矛盾的意思
【成语】自相矛盾
【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简拼】zxmd
【近义词】格格不入、杆格不入
【反义词】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天衣无缝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成语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英文翻译】antinomy
【谜语】类;开封;尺短寸长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成语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馈薄
【成语辩形】矛,不能写作“予”或“茅”。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自相矛盾的意思解释】相关文章:
2.自相矛盾翻译
3.自相矛盾造句
4.自相矛盾课件
5.自相矛盾文言文
6.解释词语意思
10.自相矛盾文言文朗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