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
“drun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而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亵
④甘冒霜而停雪 停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2分)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3.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4.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2分)
参考答案:
答案: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使(雪)停止。
评分:每两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评分:联想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语句通顺。共2分。
3.答案: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
评分:对喜欢莲、寒松原因的分析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篇2: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2分)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4. 将下列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 ”。(用原文填空)(2分)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1.(2分)要点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①亲近而不庄重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
2.D(2分)
3.B(2分)
4.(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5.读文赏荷:(5分)(1)(2分)要点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每处1分。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2)(3分)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
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篇3: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①香远益清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小题3】陶渊明的“独爱菊”与周敦颐的“爱莲”分别表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更欣赏谁?(4分)
【小题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题1】①益:更,更加。②亵:亲近而不庄重。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小题2】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评分:意思对即可。每题2分,共4分。
【小题3】陶渊明的“爱菊”表达的是一种看不惯现实、不与之同流合污,避世做隐士的人生态度,而周敦颐是一种不追逐功名富贵,不趋炎附势,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用自己美好的品格来影响他人。对比来看,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比较消极,而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也可欣赏陶渊明,自圆其说即可。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小题1】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篇4:阅读试题《爱莲说》及答案
阅读试题《爱莲说》及答案
阅读《爱莲说》完成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多)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问所从来,具答之
B.自李唐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C.濯清涟而不妖 密愧而出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对选择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第一段中,作者用了一边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特别是可敬而不可辱的磊落风范,作了淋漓尽致的'渲染。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由评花进而对人作出评价,发出感慨;当今之世趋炎附势的小人比比皆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啊!
C.作者以牡丹为陪衬,以菊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
D.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参考答案:
1.D
2.D
3.C
篇5:《爱莲说》阅读答案
四、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共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现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 ,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 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 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到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 者也。……此皆言其可目 者也。
——(李渔《芙蕖》)
【注释】①群葩(pā):百花。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放,这段时节称为当令。
②芙蕖:荷花的别称。③妍:美丽。④迨至:等到。菡(hàn)萏(dàn):尚未开的荷
花。⑤资:资财,这里指享受。⑥目:观赏。
16.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1)陶渊明独爱菊 (2)香远益清
(3)陶后鲜有闻
1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9.甲文和乙文作者喜欢莲(荷花)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元曲,回答问题。(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21.下面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感情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共16分16.(1)唯独(2)更加(3)很少
17.(1)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
(2)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有很多人。
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知音甚少的人生感慨。
19.甲文:莲花是花中君子,品行高洁。乙文:荷花在每个价段都让人赏心悦目。
20.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气氛;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1.C
篇6:《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益: (4)亭亭净植 :
(5)宜乎众矣宜: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小题3】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小题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答案
【小题1】(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5)应当
【小题2】(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小题3】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
【小题4】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解析【小题1】试题解析:“可爱者甚蕃”中“蕃”通“繁”,多的意思。“濯清涟而不妖”中“濯”是洗涤的意思。“香远益清”中“益”是更加的意思。“亭亭净植”中“植”“植”通“直”,立的意思。“宜乎众矣”中“宜”是应当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解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通、直、蔓、枝、爱、鲜、闻”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规律: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解析: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做这类题型,方法是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从《爱莲说》的第二段可以得出陶渊明“爱菊”的原因是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是花之富贵者也。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型的方法是:考生可以从内容、思想感情、句子的句式、手法等方面着手。本题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理解,从内容和思想感情方面: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从句式方面: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篇7:《爱莲说》阅读答案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殊:相同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清风过之
B.濯清涟而不妖雪霜凌厉而见杀
C.花之隐逸者也来岁不改其性也
D.同予者何人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6分)(1)(3分)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观:观赏,1
分;亵玩:玩弄,1分;句意1分。)
(2)(3分)(兰花)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为:
因为,1分;芳:发出芳香,1分;句意1分。)
篇8:《爱莲说》阅读答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3 分)
(1)可爱者甚蕃
(2)不蔓不枝
(3)陶后鲜有闻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下列句中划线字意思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2分)A.香远益清益习其声(《黔之驴》);B.亭亭净植上植果子松数棵(《于园》)C.水陆草木之花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黄鹤楼》)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4、给文中加线的句子用“/”划分节奏。(画5处)(3分)
予 谓 菊 花 之 隐 逸 者 也 牡 丹 花 之 富 贵 者 也 莲 花 之 君 子 者 也。
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1)多 (2)生(长)藤蔓 (3)少
2、(1)(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2)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C
4、予 谓 菊 /花 之 隐 逸 者 也/ 牡 丹 /花 之 富 贵 者 也 /莲 /花 之 君 子 者 也。
5、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中考初中试题《爱莲说》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9.蝉阅读试题和答案
10.野鸭阅读试题及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