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中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05-05 08:33: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鸡不可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篇1: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含书写分2分)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6分)

过去的一年,对中国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必将载( )入史册的一年。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中国人以精彩绝lún( )的体育盛宴,让世界了解一个正在jué( )起的中国。“嫦娥一号”的顺利升空,中国人以chóu( )躇满志的矫( )健身姿,向世界展示一个日益强盛的中国。而面对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国人以不屈不挠( )的顽强意志,向世界表明一个日益成熟的中国。展望,我们正满怀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 ,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2)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郦道元《三峡》)

(4)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经典诗词,常以它无声的力量抓住你的心灵: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 , ”是豪迈者的气魄;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 ”是归隐者的超然;岑参的“ ,雪上空留马行处”是送别者的柔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是奉献者的赞歌……

(7)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说:“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更重要。”请写出学过的古诗词中表现坚定信心的诗句: , 。

3.综合性学习(4分)

初三(1)班开展了主题为“趣味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小组任务是组织一场“趣味语文知识竞赛”活动。请你参加。

(1)A同学想以“语文”的“语”字起头让大家做“成语接龙”游戏,请你试试看,最少填三个(必须是成语)。(2分)

语重心长→ → →

(2)B同学带你走进趣味语文园,让你完成“心”的归宿,请你任选以下的“心”,仿照前面句式写出两句。(2分)

虚心 诚信 专心 宽心 灰心 私心 歹心 妒心

信心,它是飞向理想王国的“神天使”。

恒心,它是通向事业大门的“通天梯”。

4.名著阅读(4分)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发,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①一同消灭了。(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注①:明社:明朝社稷。

(1)文学名著《水浒》中有的梁山英雄是根据其体貌特征来起绰号的,如美髯公朱仝、黑矮汉(黑三郎)宋江等。请你从文段中再选两种体貌特征,写出对应的英雄姓名。(2分)

(2)文段最后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44分)

(一)阅读杜甫《望岳》和《春望》,完成题目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的题目都有一“望”字,都扣住“望”字来写,统摄全篇。

B.《望岳》首联写远望,描绘泰山广大;颔联写近望,描绘泰山高峻;颈联写细望,描绘层云和归鸟;尾联写想像中极目远望,抒发豪情壮志。

C.《春望》首联望而忧国,颔联望而伤时,颈联望而悲己,尾联望而思亲。

D.由于写作背景不同,诗人在两首诗中抒发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6.杜甫写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两首诗加点字(“钟”和“溅”)任选一例加以赏析。(2分)

我选 ,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丙)邹与鲁讧①。邹穆公问曰:“吾有司②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③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⑤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慢上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⑥夫民今而后得反⑦之也。君无尤⑧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梁惠王下》)

[注]①讧:交战。②有司:与下文的“长上”都指官吏。③莫之死:没有百姓为他的长官而死。④疾:憎恶。⑤转:弃尸。⑥曾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百姓,百姓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 ⑦反:报复。⑧尤:责备、归罪。

7.给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4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诛之,则不可胜诛

8.下列各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2分)

A.寡助之至 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人不知而不愠

D.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千里不敢易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上矣。

10.曹刿所说的“忠之属也” 指 (用乙文原句回答),(丙)文中曾子所说的话,可以用(甲)文中哪些语句来印证?(2分)

11.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三个语段均表现了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取信于民的思想。

B.(甲)段采用议论方式,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进行说理。(乙)(丙)两段则采用人物对话方式,在对话中体现自己的主张。

C.(甲)(丙)两段文字选自《孟子》,(乙)段选自《左传》,作者是春秋时代的左丘明。

D.孟子的说理善用排比、对比,语势充沛,这一特点在(甲)(丙)两个文段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问题(13分)

漫话阶梯(刘心武)

①最早的阶梯,追求的完全是连接两个以上的不同平面的功能性。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梯逐渐具有了心理属性,也就是说,人们建造阶梯,不仅是A为了方便从一个平面上升或下降到另一个平面,而且也是B为了达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

②比如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三大殿,本来,那地面是平的,可以平地起殿堂,但为了体现出天子的威严,就先起五米高的基座,再建造大殿,而分为几层的基座,再以阶梯连接,阶梯中段专供皇帝行走的部分,称御道,用最优质的汉白玉石,雕出祥云飞龙的图案。过去都称皇帝为“陛下”。“陛”是皇宫阶梯的专称。明明皇帝高高在上,臣民在他殿堂的阶梯下,似乎称他“陛上”才对,但皇帝至少在口吻上喜欢贬低自己,比如自称“寡人”,这份虚伪很有意思。

③中国古典建筑,不仅是皇宫,像祭坛、寺院、道观、王府等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都一定要平地垒起高基座,建造有气派的阶梯,以体现出对神佛贵人的尊敬。现在仍存在的河南开封龙亭,是将这种心理需求达于极致的典型。它是在平地拔起的十三米高台上盖出一个殿堂,里面供奉着称颂“真龙天子”即“皇帝万岁”的牌位,专用于在彼处由钦差大臣宣谕“圣旨”。殿堂即“龙亭”前面的台阶分三层共72级,故意建造得相当陡峭,那夸张的造型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引发出心理反应。

④近代社会建筑中的阶梯仍可起到主导人的心理意识的作用。由吕彦直设计的完成于1929年的南京中山陵,由陵下到陵寝主体,落差为73米,设置了八个过渡性平台,一共有392级台阶(当时中国人口为三亿九千二百万)。当谒陵者在头几个平台的阔台阶上往上行走时,所望见的只是天宇,要随着一步步地攀登,那顶部的蓝瓦祭堂才会慢慢地浮现眼前。这就是建筑师利用长距离、缓爬升的阶梯,来调整谒陵者的心理,使其能够“默默想音容”,将崇敬与缅怀的情绪达于浓酽。

⑤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有意将其基座与紫禁城内的三大殿取齐,但阶梯的设计,则采取了广阔通透的方式,尤其是东门阶梯的设计,很有大国气派,可以容许成百上千的人同时拾级而上,确有“让人民当家作主”的韵味。

⑥城市公众共享的阶梯设置,一定要突破狭隘的功能需求,营造出奇趣妙境。最成功的一个例子是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最出彩的就是1723年由德·桑蒂斯和斯佩基设计的那一组面对“破船喷泉”的扇形阶梯,它不仅是“视觉冰激凌”,更可以当作舞台承载多种形式的表演。已经有太多的电影利用它作为背景去表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命运,那一组台阶实际上已经是人们熟悉的具有生命的存在。

⑦至于室内的阶梯,我们习惯叫作楼梯的建筑部件,虽然如今有了电梯,但它们仍是不可或缺的。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华侨大厦,它的大堂南侧那一架弯转落地的宽大阶梯,十分堂皇,风姿高雅,是“以梯吟唱”的代表作。民居里的阶梯,现在花样很多,法式的旋转楼梯似乎相当流行。

⑧阶梯并非简单事物,在当下生活中,除了其实用性,“阶趣”应该是设计者考虑的重点,特别是涉及到公众共享时。

12.完成下面的表格,归纳阶梯具有的心理属性。(3分)

紫禁城三大殿

河南开封龙亭

体现出对神佛帝王的尊敬

南京中山陵

北京人民大会堂

13.第①节中划线的A、B两句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2分)

14.阅读第⑥节,品味加点词“视觉冰激凌”的妙处。(3分)

15.以下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古到今,先中国再外国,由室外到室内,说明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B.紧扣“阶梯具有阶趣”这一说明中心,开篇总起,逐层递进,环环相扣。

C.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如第⑦节中举王府井大街华侨大厦一例,生动地说明了室内阶梯体现阶趣这一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语言准确平实,如第④节中加点的“只是”“才”“慢慢”等词语写出了中山陵建筑师利用长距离、缓爬升的阶梯来调整谒陵者心理的特征。

16.我们在八年级学过的《台阶》一文中台阶具有怎样的心理属性?(2分)

(四)阅读下面小说,回答问题(13分)

赤子情怀(马乔里·金南·罗林)

我住在卡罗来纳的雾峰山。那是个秋天,我需要安静远离人群。我思想混乱,山中的空气能帮我更好地写作。我也想看秋天的红叶、南瓜,想感受自由自在生活的兴奋。这些,我在孤儿院的一间小房子里都得到了满足。

搬进这间屋子时,我请求孤儿院的嬷嬷派个男孩儿砍些生炉子的柴料。

大约一周后,一个小男孩儿站在我面前,我的狗派特没有龇叫着提醒我。这个男孩儿穿着一条破旧的裤子和一件洗得单薄的衬衫。寒风凛冽,他却没穿鞋。

“今天我来劈柴。”他冲我笑了笑,“我认识各种各样的木头,太太。我在孤儿院劈柴已经很久了。”

那天我静下心来写了一下午。太阳慢慢落到了阴冷的山后,我听到门外男孩儿的脚步声。

“现在,我必须去吃饭了。明天下午我再来。”

我给了他一些钱,他瞅了瞅我,又瞧了瞧钱,似乎想说些什么,但他没说出口。他转过身去,又扭头冲我嚷道:“明天我要砍些小块儿的。你需要些小薄块儿的、中块儿的和一些大块儿的。”

第二天,他又来了,而且一直干到该收工的时候。他的名字叫杰瑞,12岁,从4岁起就来到了孤儿院。

那天斧子把儿坏了,杰瑞说孤儿院能修。我给了他些钱去修理,他却不接受。

“这钱我来出,太太。是我弄坏的,我砍木头没有砍准位置。”

“但是杰瑞,没有人每次都能砍准位置。斧子把手也不牢,我会和卖斧子的人讲的。”

直到听见我这样讲,他才愿意接受这份钱。

寒冷的一天,杰瑞挨着我坐在火炉边。我的狗伏在他的身旁,我们望着燃烧的火炉,突然,杰瑞说起了他以前从未讲过的话:“您看起来像我妈妈,尤其是坐在火炉边时。我妈妈住在曼威尔附近。”

得知他有个妈妈,我大吃一惊。另外,我也很生她的气。她怎么能抛弃这么可爱的男孩儿?他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心中充满疑惑却不敢询问,害怕勾起他的痛楚,因而和他说话小心翼翼。

“你最近见过妈妈吗?”

“我每个夏天都能见到她,她派人来接我。”杰瑞满心欢喜地诉说着,“她一有机会便从曼威尔来看我。她现在不工作。她想送我一只狗,可他们说,在孤儿院孩子们不能有狗。她前些时候还送给我一件温暖的休闲服,她还送给我一辆自行车呢!当其他的孩子答应小心爱护时,我就让他们骑自行车玩。”

我努力试图理解他妈妈。她没完全忘记他。但为什么呢?除了穷还有其他原因吗?

杰瑞仍很快乐,用很柔和的语调说道:“我要用您给我的钱为妈妈买副手套,白色的手套。她喜欢白色的手套。”

我完成了我的写作,但高兴不起来,思绪还在游离。自从那夜炉边谈心之后,我们再没谈起她。他有个妈妈,不管什么样的妈妈,这个事实令我为他感到欣慰。

我准备离开时,对他说:“杰瑞,你已是我的好朋友。明天我们分别以后,我会时常想起你,会非常想念你。派特也会想你。”

他一句话也没说。

我望着他沉默不语地爬上了小山,期待他第二天来为我们送行,但他没来。我把所有的东西放进了汽车,关上屋门,驱车驶往孤儿院去看他。我告诉那儿的嬷嬷我要离开,请她帮忙找一下杰瑞,我要和他道别。她迷惑不解:“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担心他生病了。昨晚,他没吃晚饭,一个孩子说他曾去林中散步。”

“这儿有点钱,”我说,“在他生日和圣诞节时,请您用它给杰瑞买点儿东西吧。要是我给他买东西,我怕和他妈妈买一样的东西,这样,请你们买,他会得到不同的东西,比如不会有两辆自行车。”

她诧异地看着我说:“山里没地方骑车。”

她的.愚蠢困扰着我。“我的意思是,我不想给他买他妈妈会给他的东西。如果我不清楚她已经给了他一辆自行车,或许我会送他一辆。”

她仍旧凝视着我。最后说:“我不明白,他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妈妈。他的妈妈在他4岁那年得了重病,把他送来孤儿院,后来还来孤儿院看过他,不久就死了。”

17.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杰瑞和“我”的故事,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我到雾峰山写作→杰瑞帮我劈木柴→ → → →我得知杰瑞妈妈早已病逝。

18.杰瑞的母亲早已去世,但杰瑞向我述说母亲时,却“满心欢喜”“很快乐”,你对此怎样理解?(3分)

19.杰瑞为什么不辞而别?请你根据文意作推测。(2分)

20.通读全文,你认为杰瑞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

21.下面两题任选一题进行作答。(3分)

(1)本文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待杰瑞母亲早已不在人世,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三、写作(50分)

22.肖伯纳说:“一个人感到害羞的事情越多,就越值得尊敬。”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害羞的经历。你可能为说错话、做错事而害羞,可能因害怕被拒绝、被嘲笑而害羞,也可能因怕生、胆怯而不好意思……害羞是一种自省,是一种自律,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一种令人不安的焦虑与压抑,有时也是一种美。

请以“害羞”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篇2: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1、伦 崛 踌 zǎi jiǎo náo

2、(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可以放宽)

3、(1)长生不老 老当益壮 壮志凌云(长治久安 安贫乐道 道听途说……)填出一个不给分,两个给1分,填出三个给2分)

(2)虚心,它是金色秋天的“丰收者”。诚心,它是友谊园圃里的“艳丽花”。专心,它是攻无不克的“金刚钻”。灰心,它是时代洪流的“淘汰者”。私心,它是走向深渊的“大祸根”。歹心,它是残杀自身的“刽子手”。宽心,它是健康益寿的“灵芝草”。妒心,它是人体内的“毒性瘤”。(再如其他三字语:“拦路虎”“垫脚石”“金钥匙”等等)

4、(1)(写出1个给1分)头陀:武松;胖大和尚:鲁智深;青面:杨志;黑大汉:李逵;茁壮妇人:孙二娘;姣长妇人:扈三娘……(2)对五猖会热切盼望和向往;对现今五猖会的简单感到遗憾和失落。

5、C(颈联望而思亲,尾联望而悲己)

6、钟:聚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写出泰山汇聚大自然的神奇和灵秀,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无比赞美之情。溅:移情于物,以花喻人,因感时伤乱,连花也流泪,表达诗人内心的无比伤痛之情。

7、限制;赐福;案件;尽、完

8、A

9、(1)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2)只要君王施行仁政,他的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死。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1、D(丙文没有运用排比)

附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府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上层的人工作轻慢并且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

12、体现天子的威严 调整谒陵者的心理,使其崇敬与缅怀 有“让人民当家作主”的韵味

13、不能颠倒,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第二个分句是文章说明的重点,本文就是紧扣阶梯的心理属性这一特征来说明的。

14、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西班牙广场上扇形阶梯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上美的享受,从而说明了阶梯能营造出奇趣妙境。

15、B 本文说明中心应是阶梯的心理属性;“逐层递进,环环相扣”之说没有依据。

16、《台阶》中台阶造得高,体现屋主人的地位高。

17、杰瑞跟我述说妈妈;杰瑞不辞而别

18、他爱他的母亲,想念他的母亲,始终在虚幻中想象母亲的存在,想想母亲对他的爱,这就表现了杰瑞对母亲的赤子之心。

19、他把我当作他的母亲,对我要离开很伤心,不能面对这种分离,所以悄悄地躲起来了(不想让“我”看到他的伤心难受,怕“我”知道真相。)

20、诚实善良,品行端正,坚强懂事、懂得感恩、失去了父母的可怜的孩子。

21、(1)结尾评析(1)在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有震撼人心的效果;(2)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2)伏笔:前些时候她送给我一件很温暖的休闲服,而现在杰瑞却穿破旧裤子和单薄衬衫,说明杰瑞关于妈妈的述说是想像的。

篇3: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汉字。(4分)

撇开喧嚣,抛开烦恼,独自(xiǎng)① 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书尤如浩(hàn)② 无边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péng)③ 湃。我仿佛是大海里的一叶扁舟,欣赏着变huàn ④ 奇异的风景,感受着人生的乐趣。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有 ▲ 的报国志,也有 ▲ 的故乡情;有 ▲ 的江南春景,也有 ▲ 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A.床前明月 B. 草长莺飞 C.独上西楼 D. 怒发冲冠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

(2)黄鹤一去不复返, ▲ 。 (崔颢《黄鹤楼》)

(3) ▲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但愿人长久, ▲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有约不来过夜半, ▲ ”写的是相约未至的落寞;“ ▲ ,浅草才能没马蹄”绘的是湖边春行的欣喜;“何当共剪西窗烛, ▲ ”吐露是秋雨里缠绵的思念;“安得广厦千万间, ▲ ”表现是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

4.名著阅读。(4分)

名篇名著是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大餐。它能充实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情感,开启我们的心智。读 ▲ 的《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 》,我们能领悟到保尔的不屈意志和钢铁般的精神;读《 ▲ 》, ▲ 。

5.综合性学习。(8分)

三月是多彩的季节,三八妇女节,植树节,雷锋纪念日......让我们走进三月,找寻节日文化的魅力。

(1)3月12日是植树节,请同学们为植树节拟一个宣传标语:(2分)

(2)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请试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3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深入发展,在广泛征求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的年主题为“消费与服务”。

(3)三月是学雷锋月,社会上流传着“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顺口溜。请结合你的体验谈谈对学雷锋活动的看法。(3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4分)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应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的谦虚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耳倾听,是让人神采备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的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书读得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 那些因子如同香粉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 中了蛊似地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象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的颈间。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 ▲

7.文中第②段划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

8.阅读第⑤⑥小节仿照示例概括回答读书为什么会使人优美?(4分)

示例:读书让人学会倾听,倾听让人神采备添。

答: ▲

9.第(5)段写道:“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须展颜”。在平常的阅读中你也有这样的体验吧,请选取一个具体事例把它描述下来。(4分)

答: ▲

(二)(16分)

我的那些花儿

①北方的隆冬时节,一朵小花悄悄地开放了,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

②那一天,我走过办公室外的长廊尽头,不经意地一瞥,(A)发现了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不由得分外惊喜,停下脚步认真地审视起来。那是一棵很不起眼的四季红,两枝纤纤瘦瘦的细茎弱不禁风,几片稀稀疏疏的叶子黄绿参半,如果不是这朵小花依旧在枝头从容地绽放,我会以为它早就进入了休眠期。说它是一朵小花,一点都不过分。那柔柔弱弱的一小朵,也就比拇指盖大那么一丁点,看了直让人有一些疼惜的感觉。但是,在我眼里,它是那样的柔情和妩媚——层层叠叠的粉红色花瓣团团围绕着舒展开来,中间是一柱金黄酿就的蜜一般甜润的花蕊。窗外寒风凛冽,冷雪纷飞,它就那么孤独而淡定地挺立在向北的窗前,全然没有因为弱小而放弃自己盛开的权利。

③在泱泱两万余品种的月季花大家族中,四季红只不过是其中最最普通的一员。那些极品月季诸如“六朝金粉”、“碧玉佳人”、“贵妃醉酒”等等,单从这些极富韵致的名字来看,眼前这朵小小的四季红也无法与之媲美。但是,这朵小花感动我的,是一种敢于向逆境挑战,敢于向命运抗争的精神力量。南宋文学家杨万里在那首著名的《咏腊前月季》中写道:“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恐怕是对它最真实的写照了。弱小,但不是弱者;不为争艳,只为盛开,是这朵小花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④角落里的这棵四季红,牵动了我记忆深处另一段关于花的往事。

⑤那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丈夫不知从哪里搬来一盆很大的杜鹃花。当我从寒风中踏进家门的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暖意和那一树热烈浓重的殷红,就像一簇红通通的炉火,燃烧着冬天的萧条和冷漠。于是,被寒冷禁锢的心,因了这份意外的美丽,立刻变得舒缓而轻灵。原来,鲜花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使,它会在一瞬间改变我们的感官和心情,让我们的视觉透过纷纷扰扰的尘世而更加丰盈和感动。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精心呵护,犹如守望着一树繁华绮丽的梦。

⑥杜鹃花次第开放,一连开了两个多月,花事最浓的时候竟然同时盛开了三十几朵。这期间那些花儿就像盛开在我心中,让我的心境鲜活美丽而又充满柔情。

⑦也许是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好花不常开。那一天,我在为杜鹃花洒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几个花骨朵还没有开放便已经开始枯萎了。我的心隐隐作痛,那是一朵朵崭新的生命啊,为什么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容颜,便夭折在无言的岁月中?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沮丧地发现,那些未开的蓓蕾一个个凋落,叶子也开始萎黄。当花儿落尽的时候,一种莫名的忧伤深深地刺入心底,我暗自叹息,为什么美丽总是如此短暂! 丈夫说,你喜欢,我再弄几盆回来就是了,没必要这么多愁善感嘛!我谢绝了,并发誓不再养花。那盆黄叶斑驳的杜鹃花被我搬到了阳台的一个角落,偶尔闲来无事,也会给它浇上一些水。

⑧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窗外已是一片新绿。那一天,我在收拾阳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那棵杜鹃花的枝头,竟然顽强地挺立出一朵嫣红的小花,而花树的周围却是落叶满地!

⑨我禁不住惊叹,它是拼尽了怎样的心血,才凝聚出最后这一抹殷实的'色彩啊,(B)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我相信,花儿不言,却是有思想、有意志的。正因为每一朵花只能盛开一次,它们才懂得,即便没有人欣赏,也要竭尽所能,让自己的生命做一次最完美的演绎。

⑩呵!我的那些花儿,我生命中一个个温婉而又美丽的情结……

10.分别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四季红和杜鹃花特点的句子。(4分)

11.文中引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诗句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12.写出“我”谢绝了丈夫的提议,“并发誓不再养花”的原因。(3分)

13.文章情文并茂,任选划线的A、B两句中一句品析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A、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

B、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14.文章结尾作者说那些花儿是自己“生命中一个个温婉而又美丽的情结”,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5分)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5.这首诗通过描绘 ▲ 、▲ 、▲ 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郊野。(3分)

16.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二)(10分)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春和景明 ▲ (2)去国怀乡 ▲

(3)宠辱偕忘 ▲ (4)把酒临风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12分)

负笈从师①

任末②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③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节选自东晋王嘉《拾遗记》。笈(jí):书籍。②任末:人名。③麻蒿(hāo):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或依林木之下 ▲ (2)门徒悦其勤学 ▲

(3)常以净衣易之 ▲ (4)虽死犹存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2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共4处)(2分)

夫 人 好 学 虽 死 犹 存 不 学 者 虽 存 谓 之 行 尸 走 肉 耳

23.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3分)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初中生活即将成为你青春岁月永远的记忆。回首走过的时光,许多的事、许多的情使我们思想受到启迪,身心感到愉悦。偶然忆起,就如品香茗,又如含青榄,清香久远、令人沉醉……。

请以“ 使我沉醉”为题,根据你的思考和认识,在横线上填加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卷面(5分):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3.3分或3分以下的评分应严格控制。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4分)享 瀚 澎 幻

2.(4分)D C A B

3.(8分)⑴赢得生前身后名 ⑵白云千载空悠悠 ⑶不畏浮云遮望眼 ⑷千里共婵娟

⑸闲敲棋子落灯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评分标准:每空1分,每句中错、漏、添字每字扣1分,扣完为止)

4.(4分)答案示例:罗贯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西游记》,我们能领略到孙悟空斩妖除魔的高超本领;读《水浒》,我们目睹了梁山好汉豪爽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评分标准:内容上应扣住阅读所得;句式要求与前句大体一致。)

5.(1)(2分)答案示例:栽花种草,点缀锦绣江山;植树造林,绿化神州大地;栽花种草,装点雄中华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植下一棵树,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让绿满人间,让生活充满绿色(评分标准:言之成理即可)

(2)(3分)参考答案:中消协确定20“3.15”主题为“消费与服务”。

(3)(3分)略(言之成理皆可)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4分)

6.(3分)本文的观点是:读书使人优美

7.(3分)参考答案:不能删去。运用举例论证,具体证明为了外表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的观点。

8.(4分)参考答案:读书让人微笑(乃至哭泣),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或:可传达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读书让人自知,自知使你恰如其分表达他人的聪慧和自己的理解(或:让你红唇更光艳夺目。)(或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意思相同即可)(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2分;)

9.(4分)提示:要有具体的读书内容,如看了什么书,哪个情节,哪个段落,要有阅读体验。(评分标准:答出具体内容2分;阅读体验2分)

(二)(16分)

10.(4分)①四季红:弱小,但不是弱者;不为争艳,只为盛开。或(柔弱,但敢于向逆境挑战,敢于向命运抗争)。②杜鹃花: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或(热烈浓重,具有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尽全力开放)(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2分;)

11.(3分)赞扬了四季红敢于向逆境挑战,敢于向命运抗争的精神力量,使文章富有诗意。

12.(3分)花儿盛开让我的心境鲜活美丽而又充满柔情,然而好花不常开,花的凋零让我心痛沮丧:美丽总是如此短暂。我不忍心再次看到鲜花从盛开到凋落的过程,因此“我”谢绝了丈夫的提议,“并发誓不再养花”。(符合大意即可)

13.(3分)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摹出小花开放时优美的姿态,突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B、展开充分的想象,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描摹了杜鹃花努力开放的情景,突出作者的赞美和敬意。(评分标准:修辞1分,作用情感共2分;)

14.(3分)作者从四季红那里意识到人可以弱小,但不可软弱,要做生活的强者;作者又从杜鹃花那里得到启示,即生命的意义在于尽全力的开放,作者从花儿那里获得人生的感悟,获得进取的力量,所以说,那些花儿是自己“生命中一个个温婉而又美丽的情结”。 (评分标准:言之有理,文从句顺,即可给分。)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5分)

15.(3分)麦浪、草根、肥水、新蛙、蝴蝶、东风、野草花(评分标准:一个1分共3分)

16.(2分)诗人悠闲自在、被自然美景陶醉的心境。

(二)(10分)

17.(4分)(1)景:日光(2)去:离开(3)去:离开。(4)偕:全,都。(评分标准:每空1分,答错或为作答皆不得分。)

18.(3分)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评分标准:分酌情给分,漏掉1个关键字词扣1分,扣完为止。)

19.(3分)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

(三)(12分)

负笈从师①

20.(3分)(1)有时;(2)敬佩;(3)交换;(4)即使

21.(3分)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评分标准:酌情给分,漏掉1个关键字词扣1分,扣完为止。)

22.(2分)夫人好学 / 虽死犹存 / 不学者 / 虽存 / 谓之行尸走肉耳(评分标准:划对一处得0.5分少划或多划或划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23.(3分)学习要勤奋刻苦。(意思符合即可)

四、作文

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60-55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有新

意;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有文采。以5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54-48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内容较充实;结

构完整,思路清晰;语言通顺。以5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47-4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有真情实感;内容较充实,结构

较完整,思路较清晰;语言基本通顺,以4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四类卷(41-3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欠明确;缺乏真情实感;内容欠充实;结构

欠完整,思路不够清晰;语句欠通顺。以3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36分以下)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判为五类卷。

(1)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

(2)文理不同,结构混乱。

(3)文不成篇,字数不足300。

说明:

1、评卷以45分为基准分,酌情增减。鼓励给好文章打高风。满分或42分以下

的评分应慎重。

2、符合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条,可酌情加1-3分,加至满分为之。

(1)构思新颖,有创意。

(2)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不人云亦云。

(3)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4)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篇4: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中考物理一模试题

题一:同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的信息可知( )

A.B导体的电阻为10

B.A导体的电阻为10

C.A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D.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

题二: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

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

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

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

金题精讲

题一: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RA = Ω.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3A,则电源电压是 V.

题二: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电阻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判断,当导体电阻为60Ω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A.

题三: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Ω”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

题四:如图甲,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图乙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关系的图像。求:

(1)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时,灯丝的电阻。

(2)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思维拓展

题一: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取四个不同的阻值,可以得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四组对应的值。这四组对应的值在图乙的U-I坐标中分别用a、b、c、d四个点表示(坐标原点表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均为0)。由这四个点做出的U-I图象为一条直线,延长直线交纵轴(U轴)于E点,交横轴于F点,若电源电压为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据此分析:

(1)E点表示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路处在________________状态。

(2)F点表示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电路处在_______________状态。

参考答案: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题一:B 题二:D

金题精讲

题一:5,3.5 题二:0.1 题三:D 题四:9.7安,11.7欧

思维拓展

题一:(1)0,U0,断路(2)0,U0/R0,通路(电压表被短路)

希望这篇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篇5: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选文中加粗词的意思。

陈:_______

谓:_______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陈:摆开,陈列;谓:是,为。

2.(1)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2)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意对即可)

3.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4.与民同乐。

篇6:2023年广东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1.【参考答案】C(3分)

【试题分析】“不可调和”的理解不正确,费孝通提出的“双重性格”的命题是解决两者冲突的方案。

2.【参考答案】B(3分)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一第4段,“科学性和主动性”是指能够让被调查者感到“温暖和亲切”“明白并相信调查者是为他们服务的,是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实现他们的愿望”,这就是材料二第2段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直觉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含有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特殊的方法论的意义”。且根据材料二第1段,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具有理性、定量、普遍性等特点;而费孝通所指的“社会科学的新境界”具有“适用于特定地域的地方性”的“人文性”方法论特点。

3.【参考答案】D(3分)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一,“人民的人类学”指的是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工具,为解决人民对社会发展变革等需求提供方法,以服务于广大人民利益的科学。A项,该项研究属于科学研究范围;B项,该项研究没有指向具体要解决的问题;C项,该项研究没有为解决人民对社会发展变革等需求提供方法。

4.【参考答案】①人民中国建立后,费孝通开展了一系列的量化研究,为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事实根据;(2分)②他“将心比心”,让当地人民理解并认识到研究的目的,调查双方能在友好的氛围中交流,又“推己及人”,提出符合人民利益的意见。(2分)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参考答案】①坚持人民立场的策略,他也由此迈人社会学殿堂、投身民族研究;

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策略,早期为认识中国社会投身马林诺斯基门下,解放后则致力于民族地区的发展;③坚持理论创新的策略,晚年提出“社会学应当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创新主张,有力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欢迎关注“应鸣阅读与写作”,12万粉丝)

[4分。每点2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参考答案】A(3分)

【试题分析】B项,“非同寻常的特殊背景”不当;C项,“偶像崇拜带来的审美错觉”有误;D项,“回应题旨”和“作为线索串联起”不对。

7.【参考答案】D(3分)

【试题分析】未进行物质交流。文中“掏出”和“扯下”只是栀子的动作,她并没有和阿炳交流。

8.【参考答案】示例一:同意。(1分)因为阿炳本人跟他创造的音乐一样珍贵。(1分)阿炳才华横溢,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创作了270首乐曲,而且也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1分)阿炳安贫乐道,在艰难困窘的生活中从容自若;(2分)阿炳着装整肃,谦恭有礼,有谦谦君子的风范。(1分)

示例二:不同意。(1分)因为文中的“瑰宝”有特定的所指,指的是阿炳创造的音乐。(1分)文中栀子和何汉穿越的目的是寻找丢失的“瑰宝”,也就是阿炳先生能演奏但却未能传世的300多首乐曲。(1分)当他们录到了270首乐曲后,他们认为对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分)小说的结束,栀子说:“只要这些音乐能活下去,先生也会含笑九泉的。”(1分)

[6分。分点赋分,满分为止。若有其他答案,只要于文有据、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

9.【参考答案】①让人物形象和时代背景更具真实感,并因此更加打动人心;②让人物活动和人物交流受到限制,从而表现出艺术张力;③让背景设置更有想象力,更有助于表现人们理想中的科技进步和时代变化。

[6分。分点赋分,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于文有据、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参考答案】C(3分)

11.【参考答案】A(3分)

【试题分析】“威武不能屈”的“屈”意思是“屈服”,与“屈己从众”意思不同。

12.【参考答案】B(3分)

【试题分析】郑兴并没能劝服隗嚣归顺朝廷。

13.【参考答案】(1)公卿百官,你们各人上呈密封的奏章,不要因为有所顾忌而不敢说,举荐具有贤德、良善、端方、正直等方面品质的人各一位。

[4分。大意2分,“封事”“讳”各1分。意思对即可。]

(2)郑兴经常劝谏隗嚣归顺朝廷,言辞恳切至诚,隗嚣即使心里不高兴,但是表面上还是对郑兴很尊敬且以礼相待。

[4分。大意2分,“内”“崇礼”各1分。意思对即可。]

14.【参考答案】①光武帝打算用占卜来决定郊外祭祀之事;(1分)②郑兴不赞成用占卜来决定,但他没有直说,只推说自己不了解占卜。(2分)

[3分。答对第①点,1分;答对第②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十二月三十日,日偏食。皇帝下诏书说:“阴阳之气乖谬不和,日食月食相继出现。如果百姓有什么罪过,都让我一个人来承担,现在大赦天下。公卿百官,你们各人上呈密封的奏章,不要因为有所顾忌而不敢说,举荐具有贤德、良善、端方、正直等方面品质的人各一位。”太中大夫郑兴呈上奏疏说:“臣听说‘国家没有善政,不用善人,就自己在日月的灾祸中承受灾祸,所以政事是不能不慎重的。致力做好三点就行了:一是选拔贤人,二是做对人民有利的事情,三是顺从时令办事’,这是应对变化的要务。过去齐桓公到莒国逃避祸乱,鲍叔跟从他。回到齐国后,鲍叔举荐管仲,桓公听从了。于是建立了九合诸侯的重大功业。希望陛下降低自己的身份,顺从大家的意见,以发挥群臣互相谦让的美德。”皇帝没有接纳。郑兴字少赣,是河南开封人。曾跟从路人刘歆学习讲议,刘歆向人称道他的才华,求学者都向他学习。郑兴到凉州后,因事获罪被免官。恰逢赤眉作乱,向东的道路不能通行,他就归附了隗嚣。隗嚣要背叛汉朝,郑兴经常劝谏隗嚣归顺朝廷,言辞恳切至诚,隗嚣即使心里不高兴,但是表面上还是对郑兴很尊敬而以礼相待。郑兴向隗嚣请求回家安葬父母,隗嚣没有同意,却给他迁徙房舍、增加俸禄。郑兴前往面见隗嚣说:“我们曾同殿为臣,所以冒昧请求退职回家,不敢再出任官职了,只求为归葬先人而已。幸蒙天地的大恩,又得保全性命。现在我告老还乡,却迁徙了房舍、增加了俸禄。我听说侍亲的道理,父母活着时用礼节奉养他,父母死后用礼节安葬他,用礼节祭奠他,遵奉这些礼节,不敢半点违反。现在为埋葬父母而请求回家,却因为增加了俸禄而事情受阻,这是用父母作钓饵,太无礼了。将军怎么能这样!”隗嚣说:“你能这样做就太好了。”于是为他赶办行装,叫他和妻子一道离开。皇帝听说郑兴回来了,任命他为太中大夫。光禄勋杜林上书推荐郑兴说:“郑兴坚守正义,喜好诗书,知识渊博,思想坚定,应该留在皇上的身边,为陛下分劳。”于是皇帝更加敬重他了,每当朝中商议重大事务,总是拜访郑兴咨询。皇帝曾经问郑兴郊祀的事,并说:“我想用谶言断定,怎么样?”郑兴答道:“臣下不谈谶的事情。”皇上怒道:“你不谈谶的事情,是认为它不对吗?”郑兴惶恐地说:“臣只是没有学过谶书,不敢认为它不对。”皇上的怒气才缓解下来说:“说话不该像这样。”郑兴多次言政事,文辞都温和儒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参考答案】A(3分)

16.【参考答案】本诗三次写楼,三次写水,错落重叠,是为“鼓荡”;(2分)襄阳楼下景物多样,人事种种,作者独对“楼”和“水”情有所钟,这样的关注点发自诗人“性灵”,是诗人“只听自己”的结果;(2分)这样的写法前所未见,可谓诗人独创,这就使诗歌摆脱了“前人欺压”,“走脱牢笼”,表现出一派崭新的气象。(2分)

[6分,每点2分。若有其他说法,只要于文有据,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参考答案】(1)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6分,每句1分。句中有多字、少字、错别字,均不给分。第(3)题不限于参考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18.【参考答案】赞不绝口/啧啧称赞 津津有味/有滋有味 出其不意(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里考查在语句中正确运用恰当的成语,成语运用一般可以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也可以从词义角度,用提及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还可以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另外还要看搭配对象、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这里主要采用根据上下文语言环境来选择恰当的成语。

19.【参考示例】只要是李娟做的,无论是什么他都吃得极卖力。

[4分。“只有……才……”改为“只要是……都……”1分;“无论是什么”调序1分;“极卖力地吃”改为动补结构1分;语句通顺1分。若有其他改法,只要表达正确流畅,可酌情赋分。]

20.【参考答案】文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地方有:羊油“苏醒”,香气“尖叫”,面团“等得不耐烦”,水“边开边说”和“争先恐后地招摇”等。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对象人格化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充满活力的食物烹制过程,表达了对食物的极度珍爱和对生活强烈的热爱之情。(欢迎关注“应鸣阅读与写作”,12万粉丝)

[4分。找出一处拟人1分,找出两处即得2分;分析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21.【参考答案】B(3分)

22.【参考答案】示例:①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给首辆火星车命名

②以火神的名字命名

③将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6分,每句2分。若有其他表达,只要语意正确,前后连贯,表达正确,可酌情赋分。]

四、写作(60分)

23.【参考答案】略。(60分)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二等       (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       (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范围、情境

及任务要求,与之相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之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人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⑭构思新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⑯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酌情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作文审题与评分细则:

一、题目由材料、写作引导语和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一)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分为三层:

第一层:先祖观察尺蠖屈伸而行,触发灵感,留下哲思。

第二层:今人模拟尺蠖的运动,创造设计了“祝融号”火星车的主动悬挂系

统;

第三层:美国宇航局设计的月球车借鉴了中国火星车的设计,中国科学家愿

意“共享”。

三层内容分别对应了三个关键词:灵感、创造、共享。

(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1、引导语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尺蠖”这小小的自然之物,给古人以灵感,给

今人以创造,让科技在世界共享。

第二层是设置写作的具体情境任务。

2、征文主题解读:“灵感·创造·共享”。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灵感指“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

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创造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共享指“共同享有;共同享用”。

3、把握主题词的关联。

征文活动将三个主题词并置在起来,意味着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这就要

求考生要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材料及引导语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关

系:

①三者关系是递进式。灵感可以带来创造,创造获得的成果可以共享。

②三者关系为条件式。创造需要灵感,共享需要创造的成果。

③三者关系为并列式。结合引导语“‘尺蠖’这小小的自然之物,给古人以灵

感,给今人以创造,让科技在世界共享”的启示表述,由某一主体引发或引起的

灵感、创造和共享,可以构成并列式关系。

4、价值导向。

复兴中学、五四青年节等具体情境设置,蕴含了时代发展要求和青年担当的

主流价值导向,也预设了考生的写作身份。

(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写作要求在写作的角度、立意、文体、标题、字数等方面作了具体到要求。

二、评分要求

(一)平均分控制:45 分。

(二)具体情况:

三个关键词只谈其中一个,另两个完全不出现,20 分以下。

三个关键词只写一个方面,另两个只在头尾出现,没有写出三者之间的内在

关联,36 分以下。

三个关键词中,只写出了两个方面内在关联,可以给到 44 分。

三个关键词都出现了,但单单写出了两个方面内在关联,三者没有形成有机

联系,48 分以下。

写了三个关键词,并且能写出三个关键词的有机关联,可以 52 分以上。

三者关系讲清楚了,但是忽略了情境任务,不超过 50 分。

三者关系讲清楚了,并完成情境任务,有青年意识,54 分以上。

只要三者的逻辑关系正确,三个关键词在写作中出现的顺序可以调整。

高三一模考多少分正常

一模的成绩虽然很重要,但也仅仅是一场模拟测试而已。这一次考好,并不是说他的成绩很好,这一次的成绩不好,并不意味着他就会被淘汰。在一次模拟中,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不要因为兴奋而松懈了学习的强度和韧性。

大部分的第一次模拟考试都是在第一次复习之后进行的,因此,这一次的考试主要是看考生的表现。因为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在复习,所以一次的成绩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第二次的模拟考试是在二次复习之后进行的,有了前两次的学习,大部分同学都对自己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加上这段时间的知识积累,二模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而第三次的模拟测试,就是为了让考生们能够更好适应自己的情绪,这样的话,他们的考试就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篇7:淄博市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辗转(zhǎn) 聆听(líng) 随声附和(hè)

B.慰藉(jí ) 赡养(shàn) 相得益章(zhāng)

C.帷幕(wéi) 藐视(miǎo) 目不暇接(xiá)

D.追溯(sù) 提防(dī) 贻笑大方(yí)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淄博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发了以猪龙河、玉龙河为代表的系列水系景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在今年的法国网球赛中,中国选手李娜力克对手,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其精湛的球技令人叹为观止。

C.在这么好的天气里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瘦精肉”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又接踵而至。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博山的溶洞、淋漓湖,淄川的蒲松龄旧居,周村的古大街,都是淄博的旅游名片。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生命是什么?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还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

D.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我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4.综合性学习。

毕业前夕,班级要制作一期以“光阴的故事”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栏目。

【岁月如诗】光阴似箭,岁月无情。你认为下面哪句诗没有表达这一主题,不应入选本栏目。( )(2分)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折。

C.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D.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岁月留影】时光匆匆,岁月留痕。记录光阴流逝的或许是一本尘封的日记,或许是一片枯黄飘落的树叶,或许是一张历经沧桑的脸庞……请你从生活中选取一个镜头,并借助联想作简要描绘。(3分)

答:

【岁月留言】在即将毕业之际,回顾四年的光阴,你一定感慨万千。请写一段话,作为初中生活的留念。(3分)

答:

5.默写填空。(6分)

(1)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中秋来临之际,某月饼公司可以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哪两句诗印在包装盒上,既能表达对人们的美好祝愿,又能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4)梅、松、竹因不畏严寒,品性高洁,被称为“岁寒三友”。请任选其一写出两句赞颂它的古诗。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第6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其蕴含哲理,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他的。⑤正:只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策: (2)正患己不能知 患: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安可诬一世之人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岂借才于异代乎

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形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译文:

10.甲乙两文在使用和选拔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15分)

追随春天的脚步

韩吉辰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

②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确定的。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

③春天的科学标准是: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每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就是冬天,高于22℃的就是夏天了。

④每年二月下旬,春天便迈开脚步,从其故乡华南地区出发北上了,3月5日左右到达长沙,15日前后到达武汉、南昌和杭州,25日前后到达郑州和济南,4月初来到石家庄、德州和天津,4月10日左右,就抵达北京了。前后共走了40多天,1700多千米的路程,真可谓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⑤春天稍作停留便接着向北旅行,4月25日左右到达沈阳,5月10日前后到达哈尔滨。这段路是上坡路,所以走得慢一些。要是遇上了寒流,春天的行程表也会有一些调整。

⑥春的旅程有两个秘密。第一是上山的速度很慢,一些高山从没有春天在那里驻足过,而且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有人想不通:热空气上升,高空离太阳又近,为什么气温反而低呢?这是因为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的。太阳光照射大地,先把地面烤热,再由地面去加热空气,因此气温的变化,取决于距离地面(热源)的高低。一般在对流层,每上升100米,气温要降低0.6℃,越高气温越低。

⑦和春天有关的另一个秘密是,它到达海边的时间会晚一些,不过一旦到达,就会在那里流连忘返。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慢,加上海风吹来吹去的影响,气温变化要缓慢一些,因此春天到达时间会晚一些,但是驻足时间会比较长。这就是一些高山和海滨往往是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第5期)

1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依次是:春天的标准、、春天的秘密。(2分)

12.文章引用朱自清散文《春》中的语句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3.请说出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分)

答:

14.阅读第⑦段,分析加点词语“流连忘返”的表达效果。(3分)

答:

15.阅读⑥⑦段,选出对两段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春天从来不到高山驻足,春天到达海边的时间较晚,这是高山和海滨成为避暑胜地的根本原因。

B.热空气上升,高空高太阳又近,所以气温应该随地势升高而增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C.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而是先把地面烤热,所以空气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距离地面的高度。

D.春天迟到海边的原因是有两个:一是海水温度变化较慢;二是海风吹来吹去,影响气温。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

番薯

龙应台

洋葱、花菜、胡萝卜、青椒……一篮一篮蔬菜水洗过的青翠。我拎起一个沾了土的番薯,心里一阵喜悦:十个月大的孩子今天将吃他生命中第一口番薯,世界上有这么多甜美的东西等着他一件一件去发现,真好——

“你们怎么处理番薯的?”有人在背后问我。

是个五十几岁的妇人,带着谦和的微笑。不等我回答,又继续说:“我只会放在水里煮一煮.你们东方人一定有比较高明的吃法……” 也许,但是我这个东方人只会把番薯丢在水里煮一煮。实话实说,她显得相当失望。

“我是以色列人,在苏黎世住二十几年了。不,我不喜欢瑞士!”

不喜欢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国度?为什么?

“工业高度的发展,环境都被破坏了,你看,树也被砍了,草原上盖房子,大自然愈缩愈小……”她抱怨着,我心里在说:妇人,你简直人在福中不知福,在瑞士说环境污染?

我看到的湖,清得可以数水中的水草石头,雪白的天鹅、黑色的野鸭在雾中若隐若现,栗子落进湖里几声滴答。我看到一里又一里的草原,草原边有郁郁的森林,林中有潮湿长着果莓的小径。苹果树扎根在草坡上,熟透的红苹果滚下坡来,被花白的乳牛蹄子踩碎。牛脖子上的铃铛在风里叮当叮当传得老远。

而她在抱怨大自然的破坏?

“我比较向往你们中国;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共存,尊敬大自然,体认人的渺小……”

我忍不住笑起来。又是一个向往东方文明的西方人!她大概在书店里买了两本封面优雅的介绍东方哲学的书,用空灵的画与空灵的文字谈禅家、说老庄。她怎么不知道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呢?或者曾经有个中国人热切地告诉她,中国是如何如何地与天地为一体,她显然不知道洞庭湖三十年来缩小了一半,也不知道这五年来,天然林面积每年在减少,更不知道台湾的民众日日在呼吸污染的空气,在几近“死亡”的河流中捕捉含重金属的鱼,山林缺少水土保持,水灾频发……

“我也不喜欢瑞士人的物质主义,一心一意只是钱、钱、钱。他们根本忘记了如何简单地去生活。你们中国人就不会这么功利,你们比较讲究精神性灵上的追求,对不对?”

望着她热切的眼睛,我尴尬着不知说什么好。

“而且,在瑞士,人的心很冷,人与人的距离很远。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美丽的房子、昂贵的汽车、漂亮的花园,可是人与人之间没有温情,房子越大,人越寂寞。你们中国人很讲感情的,不是吗?”

“是的。”我很肯定地回答,她开心地笑了。可是,我没有办法对她解释中国人与瑞士人一个重要的不同:中国人对“自己人”讲感情、重道义,对陌生人却可以轻易践踏。瑞士人或许对“自己人”非常冷漠,但他们对“陌生人”却显得相当“温情”;我若牵着幼儿的手出去,一副“妇孺状”,一路上不断有人帮我开门、关门、提菜篮、推婴儿车;连公共汽车都会在开动之后又特别为我停下来。

“住上几年你就会知道,”妇人握着我的手道别,“瑞士实在不可爱!你一定会想念中国的。”

我已经在想念中国了,可是我想念的中国不是她包装精美的东方幻想国,而是一个一身病痛但生命力强韧的地方。

拎着番薯回家,要放在水里煮一煮。

(摘自《人在欧洲》,三联书店,1994年3月,有删改)

16.本文以“番薯”为题,但写“番薯”的内容却很少。“番薯”在文中有何任用(2分)

答:

17.文中的妇人和作者对瑞士和中国有不同的认识。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瑞士中国

老妇人环境被破坏;讲求物质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

作 者

18.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下列语句。(4分)

(1)她显然不知道洞庭湖三十年来缩小了一半,也不知道这五年来,天然林面积每年在减少,更不知道台湾的民众日日在呼吸污染的空气,在几近“死亡”的河流中捕捉含重金属的鱼。(提示:“不知道……也不知道……更不知道……”这一句式有何表达效果?)

答:

(2) 望着她热切的眼睛,我尴尬着不知说什么好。(提示:“我”为什么会感尴尬?)

答:

19.文中画线句子蕴含着作者对中国怎亲的认识和情感?(4分)

答:

20.面对文中妇人对中国的这些认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4分)

答:

四、写作(共50分)

21.成长的路上,我们会经历很多,那些美丽的风景,那份亲人的关爱,那次失败的体验……都会给予我们生活的启迪和成长的力量。请以“ 的馈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认识深刻。不是少于600字。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B(2分)

2.C(2分)

3.B(2分)

4.【岁月如诗】B(2分)

【岁月留影】示例:秋风起,黄叶纷飞,佝一只只金黄的蝴蝶,悠悠落地,遥相春日,满树绿叶的娇嫩,心中不觉一惊:光阴如此匆匆!(契合主题1分,描绘生动具体1分,情感表达充分发挥分,共3分)

【岁月留言】示例:时光如白驹过隙,离别的钟声已经敲响,曾经的欢笑与泪水,曾经的拥有与失落,都随风而逝,只有那一张张亲切的笑脸,化作美好的的回忆,永驻心间。(从语言表达和情感抒发两方面酌情减分,共3分)

5.(1)清风半夜鸣蝉(2)春蚕到死丝方尽(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示例: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竹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不得分,共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6.字面上是说迷路时,忽然发现了一个村庄,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只要写出哲理,意思对即可3分)

7.(1)用鞭子打,驱赶(2)担忧,担心(每小题1分,共2分)

8.B(2分)

9.(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每句1分,共2分)

(2)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杰出的人才罢了,后句也可译为“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2分)

10.要重视人才,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能够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不要让有识之士、有才之人,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共3分,要点答出2点即得2分,最后一个要点2分,共4分,在表述上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11.春天的行程(“春天的脚步”也可,2分)

12.一是引出说明的内容,二是用文学语言,增加说明的生动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1个要点得2分,答出2个要点得3分)

13.运用了列数字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春天的标准。(说明方法2分,作用2分,共4分)

14.“流连忘返”本意是留恋得忘记了回去,在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春天在海边持续时间较长这一气候现象。(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共3分)

15.A(3分)

16.引出下文,在结构上首尾呼应。(每个要点1分,共2分)

17.

瑞士中国

老妇人我和大自然和谐共存;讲究精神性灵的追求;人与人之间很讲感情。

作 者自然环境优美,对陌生人很温情环境破坏严重;中国人重视亲情,但缺乏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每空2分,共6分)

18.(1)这一句式,一气呵成,层层递进地写出了祖国环境破坏之严重,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虑。(2分)

(2)老妇人认为中国人比较讲究精神性灵的追求,但现实里的中国人却正在变得越来越功利。老妇人描述的中国与现实的中国相差甚远,因而作者感到尴尬。(2分)

19.现实生活里的祖国尽管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她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作者深深地爱着祖国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认识2分,感情2分,共4分)

20.可从环境现状、精神追求、传统文化、爱心与责任心等方面谈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认识要深刻,语言要流畅。(思想2分,语言表达2分,共4分)

四、写作(共50分)

21.略

篇8: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6分,共1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2分)

A、不逊(xùn) 宽恕(shù) 黝黑(yǒu) 油光可鉴(jiàn)

B、尴尬(ɡān ɡà) 炽热(zhì) 迁 徙(xǐ) 不屈不挠(ráo)

C、田圃(pǔ) 静谧(mì ) 亵渎(xiè dú ) 吹毛求疵(cī)

D、侥幸(jiǎo) 慰藉(jiè ) 戏谑(xuè) 鳞次栉比(z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的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B、杨利伟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常常令同行俯首称臣。

C、经过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李娜终于夺得20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D、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全面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

B、夏天的南洞,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C、造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是现行教育制度。

D、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

4、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一次来到鸡足山,早晨天还没有亮,我们就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金顶,那里已经是 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②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 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普遍采用“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 要地位。

B、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十九世纪末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马说》、《陋室铭》、《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说”“铭”“序”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序”是临别赠言。

6、根据提示填空。(其中①——③小题必做,④⑤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做, 算前一题。每空1分,共6分。)

① ,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③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情怀,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的句子是: 。

④日月之行,若 出其中; , 。(曹操《观沧海》)

⑤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词,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作为你的座右铭: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第7小题,共6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皮革废料作原料,用生石灰、工业强酸强碱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记者调查发现,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报道引发社会关注,有舆论认为,药监局应该扩大“毒胶囊”抽检范围,不应仅局限于媒体曝光的9个企业的13个不合格批次产品。公安部于4月19日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密排查、严厉打击“毒胶囊”犯罪,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已立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名,查封工业明胶和胶囊生产厂家10个,现场查扣涉案工业明胶230余吨。国家药监局表示,对于此次通报的问题胶囊,已责成企业所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查封上述企业胶囊剂生产场所,责令上述企业立即召回检验不合格批次药品,由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督销毁。

①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② 从“毒胶囊”事件中,你获得什么启示?(2分)

③ 今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杜绝或减少“毒胶囊”事件的发生?(2分)

篇9:中考英语一模联考试题(带答案)

四、阅读理解。

My first photo was taken at the age of 9.While I couldn't even remember the model of the camera,I do remember the enjoyment of looking through the photos.

When I was 16 years old,I bought a Canon camera before an overseas trip.Over the years I took many photos with it.There's Aunt Sarah,smiling in front of Buckingham Palace;Aunt Sarah,smiling under the Eiffel Tower;and Aunt Sarah,smiling in a Venetian Canal.Everyone knows what Aunt Sarah looks like.They also know what Europe's great landmarks(显著地面景观) look like.I didn't think about composition(构图) when taking the photos.

After the camera was stolen,I didn't buy one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I didn't want to buy a camera that I work difficulty until I found a Vivitar Series camera.It worked well in natural light,and I took a lot of photos with it.From then on,I had an artist's eye.My pictures were not of familiar Greek architectures.Instead,I took pictures of farmers at work in the field,fishermen repairing their nets.I captured(抓住) the color and character of the country.My friends were so interested that they asked for more.

Of course,I won the first prize easily in some photo competitions.My friends often told me that I moved from an amateur(业余爱好者) to an artist.

36.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writer's first camera was very __C__.

A.advanced B.hightype

C.simple D.ugly

37.The latest photos of the writers are mostly about __B__.

A.only the smiling persons

B.the character of the country

C.the familiar Greek architectures

D.lots of famous buildings

38.One can become an artist if he __C__.

A.takes a camera with him

B.knows the history of a place

C.is interested in not only the landmarks but also the people of a place

D.learns how to draw and paint pictures of a place

39.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__A__

A.My first photo B.A lost camera

C.A photographer D.An artist

五、短文填词。(,佛山)

阅读下面5段语言材料。从A到F选项中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标题,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Here are some things you can do to help stop 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

40.Walk,cycle,take a subway or a bus.Ask your parents to use public transport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instead of using cars too often.

41.Think before you throw away waste.Cut down on how much you throw in the waste.And be sure to take ewaste,like computers,mobile phones and harmful waste to a special recycling waste bin.

42.When it comes to your shopping habits,think of buying products that are better for the environment or that are made from recycled materials,and above all,have less or no packaging(包装).

43.It takes a lot of energy to heat water.Don't always heat the water when you do washing with the washing machine.Wash a full load of clothes in cold water.

44.Talk to your friends, family and school teachers.Teach them what you've learned and make your house and school as green as possible.Think of ways to educate others.Create fundraisers(募捐活动) in your local community to make a change.

A.Don't throw away waste.

B.Avoid products with a lot of packaging.

C.Recycle more.

D.Use less hot water.

E.Drive less.

F.Spread the word.

40.__E__ 41.__C__ 42.__B__

43.__D__ 44.__F__

六、书面表达。(,西宁)

今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量,保护我们的地球是当前最重要的事。请写一篇80词左右的短文,倡议你的同学从小事做起,加入低碳生活一族。(首句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要求包括以下要点:

1.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2.去超市自备购物袋;

3.不要购买不必要的东西;

4.不要购买一次性餐具;

5.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With global warming getting worse,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live a low carbon life for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greenhouse gases.

We'd better reduce the amount of water,paper and electricity we use.We should also use less carbon and oil.It's importan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and computers when we leave the room.We should take our own bags when we go shopping instead of using plastic bags from supermarkets.We can buy fewer clothes that are unnecessary.We shouldn't buy or use oneoff cups,chopsticks or bowls.It's good for us to walk or ride bikes to school instead of taking cars.We can also plant more trees to freshen the air around us.

Let's take action and create a lowcarbon society.

篇10: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题目:可是你没有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初三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2.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3.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4.临沂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5.初一政治一模试题

6.北京市中考一模作文及:在水一方

7.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8.北京海淀语文一模作文题目及

9.生物化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10.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