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加减法
“今天不想减肥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加减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加减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加减法》的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加减法》的测试题
一、我会填(16分)
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
2、87-32+45,先算( ),再算( )。
3、计算连加、连减时的运算顺序是( )。
4、35与28的和再减去17,列式是( )。
5、28比19多( ),37比75少( )。
6、白兔拔了38个大萝卜,小灰兔和小黑兔各要走了12个,小白兔还有( )各大萝卜。
二、公正的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 )
2、48-17-11的得数大于20。 ( )
3、比29多14的数是43。 ( )
4、18比49少38。 ( )
5、一根绳子长28米,用15米,再接上7米,现在有20米。 ( )
三、我会选择。(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书上原来有8只鸟,飞走了12只,又飞来8只,书上现在有( )鸟,正确列式是( )。
(1)18-12-8 (2)18-12+8 (3)18-8+12
2、100-20-12的得数( )。
(1)大于70 (2)等于70 (3)小于70
3、比39多24的数是( )。
(1)63 (2)53 (3)15
4、( )-16=24+18
(1)48 (2)27 (3)58
5、一个加数是49,另一个加数是最小的两位数,和是( )
(1)59 (2)50 (3)58
四、计算大比拼。(39分)
1、很快算出得数。(9分)
40+39= 71-16= 35+35=
20+50= 59-30= 88-4=
60-15-60= 88+2-40= 24+6+28=
2.用竖式计算。(18分)
29+16+47= 39+37+22=
73-37+28= 45+17-38=
96-44-25= 87-23-34=
3、○里填上“>”、“<”或“=”。(12分)
34+2○34-2 93-69○39-13
58+10-15○68-10+16 63-3+29○60-35+20
72+9-10○9+72-10 72-27+0○68+20-20
五、跳绳比赛。( 6分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总成绩
小聪 24 30 90
小明 29 29 94
小亮 26 30 37
六、决生活中的问题(4+5+5+5,共19分)
1一根铁丝长89米,先用去25米,又用去36米。
(1) 一共用去多少米?
(2)小红的爸爸需要30米电线,剩下的够不够?
2、阳光舞蹈班原有58人,有19名学生毕业了,新加入了16人,舞蹈班现在有 多少人?
3、一年级一班每个小朋友都订了一种或两种报纸,订《数学报》的有35人,订《童话报》的有30人,两种都订的有19人。一年级一班共有多少人?
七、智力快车。 (6分)
乐乐有68张画片,送给兰兰12张后,两人画片张数一样多,问兰兰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篇2: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加减法检测题
一、我会填(16分)
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2、87-32+45,先算(),再算()。
3、计算连加、连减时的运算顺序是()。
4、35与28的和再减去17,列式是()。
5、28比19多(),37比75少()。
6、白兔拔了38个大萝卜,小灰兔和小黑兔各要走了12个,小白兔还有()各大萝卜。
二、公正的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2、48-17-11的得数大于20。()
3、比29多14的数是43。()
4、18比49少38。()
5、一根绳子长28米,用15米,再接上7米,现在有20米。()
三、我会选择。(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书上原来有8只鸟,飞走了12只,又飞来8只,书上现在有()鸟,正确列式是()。
(1)18-12-8(2)18-12+8(3)18-8+12
2、100-20-12的得数()。
(1)大于70(2)等于70(3)小于70
3、比39多24的数是()。
(1)63(2)53(3)15
4、()-16=24+18
(1)48(2)27(3)58
5、一个加数是49,另一个加数是最小的两位数,和是()
(1)59(2)50(3)58
四、计算大比拼。(39分)
1、很快算出得数。(9分)Xkb1.com
40+39=71-16=35+35=
20+50=59-30=88-4=
60-15-60=88+2-40=24+6+28=
2.用竖式计算。(18分)
29+16+47=39+37+22=
73-37+28=45+17-38=
96-44-25=87-23-34=
3、○里填上“>”、“<”或“=”。(12分)
34+2○34-293-69○39-13
58+10-15○68-10+1663-3+29○60-35+20
72+9-10○9+72-1072-27+0○68+20-20
五、跳绳比赛。(6分)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总成绩
小聪243090
小明292994
小亮263037
六、决生活中的问题(4+5+5+5,共19分)
1一根铁丝长89米,先用去25米,又用去36米。
(1)一共用去多少米?
(2)小红的爸爸需要30米电线,剩下的够不够?
2、阳光舞蹈班原有58人,有19名学生毕业了,新加入了16人,舞蹈班现在有多少人?
3、一年级一班每个小朋友都订了一种或两种报纸,订《数学报》的有35人,订《童话报》的有30人,两种都订的有19人。一年级一班共有多少人?
七、智力快车。(6分)
乐乐有68张画片,送给兰兰12张后,两人画片张数一样多,问兰兰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篇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12分)
1、计算小数加、减法,把相同数位(),也就是()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
2、67.32+9.87+32.68=(67.32+)+(),运用加法的()和()。
3、1000个3.25相加的和是()。
4、15个0.1和15个0.01,它们的和是(),差是()。
5、两个数的和是86,如果将一个加数增加了7.8,另一个加数少5.2,和是()。
6、设m是一个两位数,如果在m的左边添上一个和一个小数点,那么所得的数是()。(用分数表示)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就小数末尾对齐。()
2、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所以5.42+3.78=9.2。()
3、把254克+63克改写成小数是2.54千克+0.63千克。()
4、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三、选择题。(填序号)(5分)
1、三位小数减去两小数,所得的差是()。
A、是一位小数B、是两位小数C、是三位小数
2、4.84-(0.85+3.84)=()。
A、4.84-0.85+3.84B、4.84-3.84-0.85C、4.84-3.84+0.85
3、从20里面减去0.2,连续减()次,结果是0。
A、10B、100C、1000
4、一个数减0.01和减0.001,结果相差()。
A、0.009B、0.001C、0.1
5、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增加1.2,另一个数减少0.7,和()
A、增加1.9B、增加0.5C、减少0.5
四、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12分)
+++
++-
五、计算。(最后两题要验算)(12分)
7.8+15.8=10-6.207=48.693+2.07=
5.74+38.83=100-8.67=12.94+2.872=
六、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8.81+7.4+0.657.64-4.53-1.472.94+2.7+2.06+0.34.92+3.27-4.92+3.73
七、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12分)
4元8角5分+9元7角5分7千米580米-5千米790米
3米75厘米+15米78厘米10吨500千克-4吨650千克
八、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6分)
54.37-()-9.2335.67+()+21.35
=54.37-(+9.23)=35.67+(+21.35
=54.37-10=35.67+50
=()=()
九、解决问题。(25分)
1、小明家书柜最上层距地面1.6米,小明身高1.27米。
(1)小明的身高与书柜最上层的高度相差多少米?
(2)如果小明站在高0.25米的小凳子上陛这层的书,能取到吗?
2、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6.18,甲、丙两和是6.75,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3、张伯伯把一根4米长的竹竿垂直插入自家的鱼塘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7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05米。鱼塘水深多少米?
4、一只蜗牛要爬到一棵15米高的大树的树项上。它每天白天往上爬4.25米,但晚上又在睡梦中滑下3.25米。这只蜗牛几天后才能够爬到树项?
5、用彩色笔在右图中画出三条线,使各条线上所有数的和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1)正好等于1
(2)接近18
(3)最大
6、用下面的五根小棒,你能摆出几种三角形?
长2.5分米的两根 长5分米的一根 长5.3分米的两根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篇4: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某班有50人,其中三好学生10人,优秀学生干部5人,在扇形统计图上表示三好1.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百分比关系的是( )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均可以
2.解决下列问题,比较容易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天大批产品的次品率情况B.了解某市初中生体育中考的成绩
C.了解某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情况D.了解某一天离开某市的人口数量
3.对某班40同学的一次数学成绩进行统计,适当分组后80~90分这个分数段的划记人数为“正”,那么此班在这个分数段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A.20%B.40%C.8%D.25%
4.为了了解某县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进行体重测试.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B.200名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
C.每个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D.全县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是总体。
5.完成下列任务,宜用抽样调查的是
A.调查你班同学的年龄情况B.了解你所在学校男、女生人数
C.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D.奥运会上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的尿样检查
6.在整理数据5,5,3,■,2,,4时,■处的数据看
不清,但从扇形统计图的答案上发现数据5的圆心角是1800,则■处的数据是()
A.2B.3C.4D.5
8.数学老师布置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学习委员将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绘制成条形图,根据统计图可知,答对8道题的同学的频率是()
A.0.38B.0.4C.0.16D.0.08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9.在对25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数分布表中,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______,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__________.
10.某图书馆有A、B、C三类图书,它的扇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那么(1)A类图书所占百分比为 %;(2)若B类图书有420万册,则C类图书有____册.
11.要反映某同学成绩进步的情况应选用_______________.
12.某中学数学教研组有25名教师,将他们按年龄分组,在38~45岁组内的教师有8名教师,那么这个小组的频率是.
13.为了解社区居民的用水情况,小江调查了120户居民,发现人均日用水量在基本标准量(50升)范围内的频率是75%,那么他所调查的居民超出了标准量的有____户.
14.在PC机上,为了让使用者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已用空间”与“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地百分比,使用的统计图是.
15.将一批数据分成5组,列出频率分布表,其中第一组与第五组的频率之和是0.27,第二与第四组的频率之和是0.54,那么第三组的频率是.
16根据某班54个学生的数学成绩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AB∶CD∶EF∶GH∶PK=1∶3∶7∶5∶2,若后两组为80分以上学生数,则80分以上学生人数是_______.若80分成绩为优秀,则优秀率是________.
篇5: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17分)
1、常用的统计图有()、()、()。
2、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占()的百分比。
3、数据23,23,46,53,36,50的平均数是(),众数是(),中位数是()。
4、要统计乐乐家一年饮食、水电、服装、文化教育等各项支出分别是多少元,可以用()统计图;要统计他家一年中各月份的支出变化情况,可以用()统计图;要统计他家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可以用()统计图。
5、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或()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6、在一个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1厘米长的直条表示30人,那么应该用()厘米长的直条表示120人。
7、一种水果占这批水果总数的25%,在绘制扇形统计图时,它的圆心角应为()。
8、六年级有学生80人,学生参加各兴趣小组的人数占总
人数的百分比如右图所示,根据右图算出:美术组有()
人,歌咏组有()人,书法组有()人。
二、火眼金睛辨是非。(对的打“√”,错误的打“×”)(12分)
1、在任一组数据中,中位数就是中间的数。()
2、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
3、数据7、77、7、7、9、20、5、7、15的众数是7。()
4、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5、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6、为了清楚地展示彩电全年的销售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
三、精挑细挑。(8分)
1、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A、条形B、扇形C、折线
2、绘制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是()统计图。
A、条形B、扇形C、折线
3、小明一周的零用钱的情况如下:3、4、5、6、7、2、1(单元:元),他平均每天的零用钱是()。
A、4B、5C、5.5D、6
4、有甲、乙、丙、丁四个数,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6,丁是22,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A、24B、25C、26
四、我是小小统计员(共63分)
1、下面是五年级两个班的`12名队员50米短跑训练的平均成绩。(单位:秒)(19分)
一班:8.48.48.68.78.58.4
二班:8.58.38.48.68.38.3
①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12分)
②你认为哪个数代表两个班的成绩更合适?(4分)
③如果这两个班进行50米往返接力比赛,你认为哪个班获胜的可能性大?(3分)
2、某地区—的年降水量如下表。(15分)
年份1920
降水量(毫米)850900700805990
根据数据,解答问题。
①算出5年平均降水量。(5分)
②制成折线统计图。(10分)
3、根据某城市各类学校的学生人数统计图把下列各题补充完整。(19分)
①把各类学生所占比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8分)
>>>
②如果各类学校的学生总人数10500人,则幼儿园
人数为()人,小学生人数为()人,中
学生人数为()人,大学生人数为()人。(8分)
③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3分)
4、六年级一班上学期末考试的音乐成绩,得优有12人,得良的有16人,及格有10人,不及格有2人。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利用右面的图形,制成扇形统计图。(10分)
五、夺冠平台。(6分)
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30,乙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34,甲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32,算一算,甲、乙、丙的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篇6: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填。(21分)
1. 1里面有( )个0.1,( )个0.01.
2. 小林跑50米用了9.5秒,小刚跑50米用了9.3秒,( )跑得快。
3. 0.85米=( )分米( )厘米 0.75元=( )角( )分
9.25元=( )元( )角( )分 1米5分米=( )米 1元7角5分=( )元
4. 李老师的身高是1米72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5. 5.39读作( ) 五点五四写作( )。
6. 在○里填上“<、>或=”
0.8○0.6 0.41○0.52 0.05○0.11
4元○3.95元 0.9角○0.9元 0.4米○4分米
二、我会判。(5分)
1. 小数都比1小。 ( )
2.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 )
3. 大于0.3小于0.5的小数只有0.4. ( )
4. 50厘米=0.5米 ( )。
5. 读小数500.05是三个零都要读出来, ( )
三、我会选。(10分)
1. 从1里连续减去0.1,减( )次结果为零。
a.10 b.100 c.1000
2.一个加数增加0.2,另一个加数也增加0.2,它们的`和( )
a.不变 b.增加0.2 c增加0.4
3. 5角可以写成0.5元,还可以写成( )元。
a.、5/10 b、50 c、5/100
4. 0.5米表示( )
a.50米 b.50分米 c.50厘米
5. 0.83<0.8□,□里最小填( )
a.2 b.3 c.4
四、我会算。(18分)
1、口算。(6分)
0.5+0.4 = 1.4+2.5 = 8.2+3.7 =
7.5-6.5 = 6.6+2.2 = 5.7-2.5 =
2、列竖式计算。(12分)
1.25+12.7 = 6.2-3.9 = 8.4-7.5 = 10.6+1.4 =
五、我会做。
1、把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或小数表示出来。(6分)
分数 分数 分数
小数 小数 小数
2、找规律。(6分)
(1)1.8 , 2.7 , 3.6 , ( ),( ),( )。
(2)3.9 , 3.6 , 3.3 , ( ),( ),( )。
3、五名学生跳远成绩统计表(6分)
姓名 高强 李双 刘威 吴涛 张征
成绩/米 1.55 1.60 1.59 1.62 1.58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六、我会解。(28分)
1、妈妈买了一套衣服用去了69.8元,还剩下75.5元,原来妈妈带来多少钱?④
2、请你算一算,下面的商品便宜了多少钱?⑧
(1)台灯 原价:62.8元 (2)眼镜 原价18.4元
现价:50.5元 现价:12.6元
3、修一条长为100.5米的水渠,已经修好了45.8米,还剩多少米没修?⑤
4、小花身高是1.34米,比妈妈矮0.3米妈妈身高多少米?⑤
5、李叔叔把一根3米长的竹竿竖直插入水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5米,露出水面部分是0.2米,水深多少米?⑥
篇7: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下面是五年级1班女生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单位:米)
根据这些成绩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算出平均成绩。
五年级1班女生跳远成绩统计表
根据这个统计表填空:
1、这个班女生跳远成绩(~)米范围最多。
2、这个班女生跳远最好成绩是米。
3、这个班女生跳远成绩的中位数是(,),众数是(),平均成绩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李老师—收集国内邮票和国外邮票的'数量如下表。
1、根据以上数据,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2、哪一年两种邮票所收集的数量相差最少?
答:年两种邮票所收集的数量相差较少。
3、简单分析两种邮票收集数量的变化情况?
答:国内邮票收集数量呈逐年趋势,国外邮票收集数量呈趋势。
篇8: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计算。
8+5=8+8=6+4=7-2=13-3=6+=179-4=2+7=10=+89=+214=18-12=14-4+3+2=10-6-2=10+3-3=4+7=+617-7+5=8-7+3=4+5-6=13-=7+5
二、找规律填数。
1、781114
2、191613
3、391218
4、171595
5、2080
6、520
三、在横线上填上“>、<、=或+、-”。
10+31515-311+1018-8127+281413+1107=1782=6192=17200=20
篇9: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精选
一 组词。
瓜( )人( )真( )次( )
爪( )认( )直( )吹( )
对( )丢( )借( )很( )
树( )去( )惜( )根( )
标出声调并组词
正 zheng ( )
zheng ( )
二 我能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细
黑
话
三 选字填空。
圆 园
菜( ) 团( ) 方( ) ( )丁
完 玩
成( ) ( )具 ( )笑 ( )全
四近义词连线,再选择一个词造句。
容易 观察 许多 赶快
观看 很多 简单 连忙
五 填上合适的词
( )的冬瓜 ( )的冬瓜 ( )的冬瓜
( )的茄子 ( )的茄子 ( )的茄子
( )地写字 ( )地写字
六 读一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白色的水汽
冬天,小朋友在户外和别人说话时,有没有发现只要一开口,嘴里就会冒出许多白汽?
那是因为冬天户外的气温很低,而人身体的体温要比外面的'空气温度高,从人们嘴里呼出的气是热气,这热气里有很多水分,而水分一碰到外面的冷空气,就会马上凝结成特别细小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让阳光一照,看上去就成了白色的水汽了。
①判断题。(6分)
①冬天,人的体温要比外面的气温低。 ( )
②人们嘴里呼出来的热气里有很多小水珠。 ( )
③小水珠让阳光一照,看上去就成了白色的水汽了。 ( )
②在生活中,我还发现 现象,因为 。
篇10:初一英语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初一英语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Unit 7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
1、______ your sister _______ the new bike?
A. What is,think B. What do,think C. How does,think of D. What does,think of
2、______ can you _______ her?
A. How,stand B. What,standed C. How,standing D. What,stands
3、---What language does your father _______?
---Chinese.
---How about your mother?
---She ______, too.
A. tell,does B. speak,does C. speak,speak D.say,does
4、She usually goes to bed ______ 11 o’clock ______ Saturday evening.
A. at,in B. in,on C. at,on D. at,in
5、_______ eat in the class.
A. No B. Not C. Don’t D. Doesn’t
6、I am very sorry because I was late ______ school y esterday.
A. for B. at C. in D. on
7、The boy _______ funny glasses is running ______.
A. has,in B. with,on C. with,in D. has,under
8、I _____ get up early this morning because I have lots of work to do.
A. can B. has to C. have to D. had to
9、“No _______!”says the sign.
A. smokes B. smokes C. smoking D. to smoke
10、----Where are you?
----I _____ at home.
----It’s sunny today. Let’s ______ outside.
A. stayed,goes B. staying,go C. am staying,go D. stayed,went
11、Thank you for ______ to my birthday party.
A. come B. to come C. coming D. comeing
12、Do you mind ______ the window?
A. open B. opening C. close D.closeing
13、Her mother _______ cakes at home.
A. enjoy making B. enjoys to make C. like making D. likes to make
14、----Lucy,where did you ______ last Sunday?
----I _____ to Beijing.
A. went,went B. go,go C. went,go D.go,went
15、----I think soap operas are boring.
----I _______.
A. agree you B. agree with you C. agree to you D. don’t mind
二、完形填空:
Peter was ten years old. One day his friend Paul _____1_____him, “I'm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____2_____Saturday, Peter. Can you come?”
Peter asked his mother and she said, “Yes, you can____3_____” She phoned Paul's mother to tell her. Before Peter _____4_____the party, his mother said to him, “Now, Peter,____5____ to be polite.(客气)Don't ask _____6_ ____ food. Wait until someone gives it to you.”
“All right, Mum,” Peter answered, and he went to Paul's ____7_______ ? on his bike.
There were a lot of children at the party. They played for an hour, and then P aul's mother gave them some food, but she forgot 、_____8_____ Peterany. He waited politely for 、____9_____ minutes, and then he held his plate up(举起) and said loudly. “___10______ anyone want a nice clean plate?”
1. A、said to B、says to C、said D、talked to
2. A、in B、on C、at D、of
3. A、go B、to go C、went D、going
4. A、go B、come C、went D、came
5. A、not to forget B. don't forget
C、doesn't forget D、didn't forget
6. A、to B、any C、some D、for
7. A、family B、house C、home D、room
8. A、giving B、give C、to give D、gives
9. A、few B、little C、a few D、a little
10. A、Does B、Do C、Did D、Is
三、阅读理解:
One summer, Jim and John wanted to visit(参观)another city. Both of them bought the tickets and got into the train. In the train John couldn't find his ticket in his pockets(口袋). Jim found the ticket on the floor and picked it up. But he didn't tell John about it. He put it into his own(自己)pocket.
After a while(过了一会儿),the conductor came. He wanted to check the tickets,John was very afraid(害怕).He had to hide(藏)himself under his seat. When the conductor came, Jim brought out two tickets from his pocket.
“Who is the other?” asked the conductor.
“My friend doesn't like to sit. He likes to lie(躺)on the floor under the seat,” Jim answered.
1. One summer, Jim and John went to another city 、.
A、by bike B、by car C、by plane D、by train
2. In the train 、__________________ couldn't find the ticket.
A、JimB、JohnC、Both of them D、they
3. 、__________________ found the ticket on the floor and picked it up.[来源:学&科&网Z&X&X&K]
A、Jim B、John
C 、the conductor D、another passenger(旅客)
4. When the conductor came, Jim brought out
A、two tickets from his bag B、a ticket from his pocket
C、money from his pocket D、two tickets from his pocket
5. Why didn't Jim give the ticket to John?
A、He wanted to have two tickets?
B、He wanted to travel alone
C、He wanted to play a joke(玩笑)on John
D、He wanted to help John
B
Turner is a young man. He does not have a wife, but he has a ver y big dog and he has a very small car too. He likes playing tennis(网球).Last Monday he played tennis for an hour at the club(俱乐部)and then he ran out and jumped into a car
. His dog came after him, but it did not jump into the same car. It jumped into the next one.
“ Come here, foolish dog!” Turner shouted at it, but the dog stayed in the ot her car.
Turner put his key(钥匙)into the lock(锁)of the car, but the key did not turn. Then he look at the car again. It was not his! He was in the wrong car. And the dog was in the right one! “He's sitting and laughing at me!” Turner said angr ily. But then he smiled and got into his own car with his dog.
1. Turner liked 、_________ _________.
A、a dog B、driving a car
C、going to a club D、playing tennis
2. Last Monday 、__________________ got on the wrong car.
A、the dog B、Turner
C、Turner and his dogD、none
3. Turner was a 、__________________man.
A、foolish(愚蠢的) B、careless(粗心的)
C、busy D、clever
4. Turner knew he was wrong because 、__________________.
A、the dog was laughing at him
B、he couldn't open the lock of the car
C、the dog stayed in the other car
D、the dog jumped int o the next car
5. The story tells us 、__________________.
A、a man needs a dog B、a dog is useful
C、a dog can help his master(主人) ?D、a dog is a man's friend
四、词汇考查:
(一)、根据句意及首字母完成句中所缺的词:
1、Students have to wear u_______ in school.
2、Mr. Brown often t_______ interesting stories to us.
3、What does tom t______ of the book?
4、Whose w__________? There is so much money in it.
5、The reporter i___________ the old man yesterday.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You aren’t a good r______. You run too slow.
7、Many girls like wearing ________ (color) clothes.
8、My friend is medium __________ (high).
9、Women like going ________ (shop)
10、They all sing well. They are good s_______.
五、动词应用:(10%)
1、Do you enjoy ________ (read) books on Sunday?
2、Where _______ you _______ (go) on vacation last week?
3、It’s six o’clock. The Browns _______ (have) supper.
4、What ______ you _______ (do) when it’s raining?
5、I want _______ (be) a teacher when I grow up (长大).
6、______ (not arrive) l ate for school, Jim.
7、______ she ______ (mind) my smoking?
8、She can’t _______ (stand) the old mand.
9、Would you like _______ (come) to my home?
10、Let me ______ (he lp) you.
六、句型转换:(10%)
1、It was sunny and hot all day.(划线提问)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all day?
2、Eat the bread.(改为否定句)
_____ ______ the bread.
3、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 s?(同义句)
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game shows?
4、She is showing me his picture now.(用last Sunday改写)
She ______ me his picture _______ _______.
5、You must clean the floor.(改为祈使句)
_______ ______ _______.
6、I watched TV yesterday morning.(划线提问)[
_______ you _______ yesterday morning?
7、She played basketball with her classmates last week.(变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 she ________ basketball with her classmates last week?
七、句子翻译:
1、我不在乎你怎么看我。
2、上课时不要听音乐。
3、十点钟以前你必须睡觉吗
4、音乐课上我们可以唱歌、跳舞。
5、谁同意我的意见
篇11: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倏(shū)忽 混沌(dùn) 纪渻(shěng)子 恃(shì)气 陟(zhì)罚臧(cáng)否
B.相(xiàng) 吐哺(bǔ): 睿(ruì)智 桀(jié) 纣(zhòu) 欤(yú) 二十有(yòu)一年
C.疲弊(bì)珍羞(xiū) 驽(nú)钝(dùn) 裨(bì)补阙(quē) 行(xíng)阵和睦
D.强聒(guō) 怨谤(bàng) 难(nán)壬(rén)人 不恤(xù)国事 夙(sù)夜忧叹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南海之帝为倏
B.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 又相天子
C.陟罚臧否 不问可否,不问曲直
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3、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南海之帝为倏(为:叫、叫做) 武陵人捕鱼为业(为:作为)
B.北海之帝为忽(之:的) 辍耕之垄上(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夫贵为天子(夫:发语词、不译)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夫:成年男子)
D.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故:缘故)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故:所以)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3分)
A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B.守以畏者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D.裨补阙漏
5、下列句子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看见它转身逃走了
B.先帝知臣谨慎
C.八百里分麾下炙。
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柳州市、北海市)默写与运用。(10分,第①题2分,第⑥题1分,其余每空1分)
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默写1分,书写1分)
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③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⑥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⑦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⑧如果你身处困境,进退两难,不妨吟咏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会使你豁然开朗。
7、对《出师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侫。
B.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作者效忠刘氏父子的深挚感情。
C.作者写《出师表》的目的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恢复汉室的大业。
D.作者写“三顾之恩”和“白帝城托孤”主要是表达对刘备去世的惋惜之情。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倏与忽是为了报恩,才决定为浑沌凿开七窍的。
B.《呆若木鸡》选自《庄子》一书。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D.《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表明他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心态。
二、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20·江苏省淮安市)祖母的葵花(16分)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是祖母种的。①【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②【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晴。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③【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有删改。作者丁立梅,选自《知识文库》第11期)
9.上文第三段说,“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通读全文,说说“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2分)
10.联系上下文,从不同方面体会“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
11.从上文加方框的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文句中蕴涵的语言运用的美或情感表达的美。(3分)
选句序号:( )
12.上文第七段写到了凡高和他创作的《向日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13.请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只批阅第①题。)(想像合乎情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最多可获加2分。)(4分)
①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可描写神态,可描写动作,可描写语言,可描写心理。)
②“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祖母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失期,法皆斩。
译文:
②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16.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17.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
三、作文(40分)
18、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作文。
踏着融融的月光,走在静静的校园。母校,我就要离开,带着心中无限深深的眷恋!想起那个梳小辫的同桌,是否还记恨对我的不满;我曾用削铅笔的小刀,在桌上刻过不许逾越的界线。想起孩提时的伙伴,是否还像过去那样贪玩;我们曾在操场上厮杀,屁股上中过多少泥巴做的炮弹。想起那头发花白的老师,总像父亲一样慈祥而威严;如果再让我去听他讲课,我一定再也不会调皮捣蛋。无数美好的回忆,是我生命中宝贵的精神财产;如果把它收集起来,定能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花环。是的,只有当我们即将离开时,才觉得母校的珍贵。朋友们,在我们即将离开母校之际,你是否也有千言万语要对母校说呢?请以“母校,我对你说”为话题,写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 A.罚臧(zāng)否 C.行(háng)阵和睦 D. 难(nàn)壬(rén)人
2、B.两个“相”都读(xiàng)。A项前“为”读(wèi);后“为”读(wéi) C项前“否”读(pǐ)后“否”读(fǒu)D. 项前(dù)后“度”读(duó)
3.B.辍耕之垄上(之:去,往)
4. A。B.“畏”通“威”,威严的意思。C.“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D.“阙”通“缺”,缺点。如:裨补阙漏
5.D.“军”古今都是军队的意思。A项“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B.项“谨慎”古义:认真、慎重;今义:小心。C项“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
6.①小桥流水人家 ②感时花溅泪 ③暂凭杯酒长精神 ④欲上青天揽明月 ⑤溪头卧剥莲蓬 ⑥亲贤臣,远小人 ⑦润物细无声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0分,第①题默写1分,书写工整、不涂改1分;第⑥题1分,只写半句不给分,其余各题每空1分。凡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者,该空计0分)
7.D。写“三顾之恩”和“白帝城托孤”是为了称颂先帝的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和效忠备父子、兴复汉室的决心。
8.D。这是写诸葛亮淡泊的生活,以“苟全性命”“不求闻达”表明无意于功名利禄。这是他自谦之辞,使人可见作者品格的高远。
二、(一)
9.答案:有丝瓜花,黄瓜花,南瓜花,乌子花,葵花的`花。
10.答案要点:①“香香的”表现出葵花子的香味;②表现出等待嗑瓜子的幸福快乐;③体现了“我们”的童真童趣;④使用叠音词,琅琅上口,有韵律美。(意对即可)
11.①答案要点: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精心伺弄土地,热爱生活;或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热爱劳动,表现热爱生活。(意对即可)
②答案要点: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形象地描写了绿叶在地中摇摆的姿态和小黄花的可爱情态,表现出作者喜爱之情。(意对即可)
③答案要点:瓜子是朵花经历日月风光(或吸足阳光和花香)结出的果实;它是祖母深沉的爱的积淀。(意对即可)
12.表观了葵花对失意、彷徨中的凡高的鼓舞(注入的温暖);体现了本文的主旨,表现了“爱的最强光”;赋予葵花更深的内涵,使文章更为厚重;《向日葵》也是作者记忆中的开不败的黄花;艺术中的葵花与现实生活中的黄花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加深了文章的意蕴)。(意对即可)
13.①答案要点:写出童年“我”特征,表现出“我”的快乐(或幸福或期待或迫不及待的情形)②答案要点:能写出祖母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留恋;祖母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符合老年祖母的特征。
14.C
15①误了期限,按照(奏稿的)法律,都要被杀头。(意对即可) ②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意对即可) ③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意对即可)
16.A
17.①号召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统治,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②《陈涉世家》中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意对即可)
三、作文
18.【写作提示】
在母校生活了三年,即将告别,定会依依不舍。与老师、与同学,定有千言万语要说。好,拿出你的笔,写下自己的真情感受吧。我们既可以从宏观上赞扬母校诗意的校园、优秀的质量、优良的学风、和谐的关系;我们又可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件的叙述、一个具体的人物的刻画来表现自己对母校的赞美之情。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己见证学校前后变化,来讴歌母校的发展。总之,写真事、抒真情,就能出彩。
母 校
李 兵
第一次听到“石宝中学”是小学四年级,父亲开始给我讲他在石宝中学的高中故事,心里开始构想着石宝中学的如何壮丽。便问了父亲:“那儿有电视里的高楼大厦吗?”父亲严肃而自豪地说:“不是,但她是我们一砖一瓦砖建起来的。”
几年后,在石宝中学的虾子岭上,多了一个未脱幼稚的初中生,常常坐在树阴下,数着一朵朵榆钱。我曾尝试着去寻教学楼上哪一块砖浸过父亲的污渍,尝试着去聆听,哪一块砖记载着父亲的琅琅书声,不知道父亲是否也曾站在古老的红亭上,望着长江,构想自己的未来?
想起开学父亲送我到校,抱着一颗榆钱树痛哭:“这是我到校不久后植下的。”父亲由于无钱再读,只念完了高二,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他只得将希望寄托于我,我是个孝顺的儿子,因此我必须背负。
等到最后一次站在红亭上,我才猛然想起曾经对父亲和老校的诺言:我为进入石宝中学而骄傲,也要让石宝中学为我而自豪。时间是最可怕的对手,也将我的意志一寸寸消磨,什么也没有的我抱着那棵洋槐树痛哭,对父亲的诺言怕是不能实现,竟然对父亲的失望没愧疚过一次。心灵的空虚往往会让一个人去检讨自己,于是,我把心摊在红亭的石凳上解剖。
最后一夜老校在我的慌乱思绪中伴着我莫名其妙的泪水,在长江的绵绵夜曲中睡去了,留下独自品味寂寞的红亭。
现在,老校在三峡水域的伟业中,光荣退役,我不想去看她的斑驳残垣。或许,是不忍心去看,因为,那样至少能让老校给我最后的影像是那样完美无瑕。
父亲说了一句让我不安的话:“该走的终究要走的,该长大的也该长大了。”
别了,老校!
让我把你美丽的倩影留在心间!
【点评】
“老校”是两代人感情的“粘合剂”,借两代人对“老校”的情感,表达了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父亲那句“该走的终究要走的,该长大的也该长大”既道出了一个自然规律、又点出了一个生活哲理,同时也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本文语言朴实流畅,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描写细腻精神,想象贴切而又符合艺术的真实。(指导教师:邓大林)
篇12: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寸()尺()
()心壮()
()沙()塔
半()而()
()之以()
()始()终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的境界
宣布()
()的目光
()地交谈
解答()
()的土地
六、选词填空。(4分)
镇静安静寂静平静冷静
1、夜深了,周围一片()。
2、他遇事很(),从不急躁。
3、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顿时()下来。
4、做作业遇到了难题,我们要()思考,仔细分析。
七、依要求改写句子。(4分)
1、乡亲们长年累月地为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丹忘我工作的精神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八、修改病句(4分)
1、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画的青年具有顽固的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写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试着写一写。(2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鱼游到了纸上》片段,回答问题(15分)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缸”字是()结构,音序是(),部首是()。(3分)
2、文中带点的字选正确的解释画上横线(2分)
老
①年岁大
②陈旧
③原来的
④长久
⑤经常为
⑥很;极
晚
①晚上
②时间靠后的
③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
④后来的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特别()
活泼()
4、用“_____”划出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2分)
5、这个青年“特别”表现在什么地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这个青年的画画得好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共15分)
“明星”上的一粒“微尘”
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上大意是,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这本书,觉(jiàojué)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末,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gēnggèng)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的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
华罗庚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青年就是陈景润,后来成为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2分)
2、给第3自然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分)
3、我认为“明星”、“微尘”中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1分)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写进括号里。(3分)
重复()
更改()
缺点()
5、“明星”在文中指_________,“微尘”指_________。(2分)
6、用“~”线画出短文中的一句比喻句。(2分)
7、结合短文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1分)
①本文赞扬了陈景润认真钻研学问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②本文歌颂了华罗庚教授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并善于发现人才的精神。()
③本文说明了任何书都有错误,只要改正了仍然是好书。()
8、“真的太好了”你知道好在哪里吗?(2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让你十分敬佩的人,也许是你的爸爸,也许是经常关心你的妈妈,也许是你周围的小伙伴……无论是谁,请你写写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儿,说清楚为什么敬佩他(她)。注意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标点正确,书写工整,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加减法】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