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指导:译意+译艺式的翻译
“allfree4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翻译指导:译意+译艺式的翻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翻译指导:译意+译艺式的翻译,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翻译指导:译意+译艺式的翻译
中文诗的英译除了文学价值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比如,有些旅游景点就有许多诗需要翻译成英语。有许多出口商品广告的诗词语句需要翻译成英语,还有些出口的工艺美术品本身也涉及到诗词的翻译。此外,有些领导人在某些外事场合致辞时也常常引用一些古诗。
然而,翻译诗并非易事,尤其是古诗。从我见到的一些唐诗英译文本来看,大都只对诗句做出字面上的解释,而在意境和内涵的表达上则不够到位。其结果是意思走样、形式变样、神态两样。有的学者认为:“诗,严格说来是不能翻译的,尤其是真醇的好诗,经过翻译,必然会使原作的诗味、韵味有所损失。这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均已成定论了。”(王若谷:《译诗漫谈》)这话不无道理。
那么中文诗究竟能不能翻译成可读的英文呢?应该说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做到的。这里所说的可以做到是指,在内容上与原作基本相符,也就是在表达上与原作比较接近,在形式上与原作大体相似,以及在诗意上与原作相对呼应。但是,要说“翻译出来的译句就如原文诗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怎么能找到完全的对等呢?不但翻译唐诗做不到,就是翻译日常的语言也很难保证,因为诗歌中的诗情、诗意和诗味是很难翻译的。
从我翻译唐诗的极为有限的体会来看,唐诗英译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如果简单地概括起来,唐诗英译=译意+译艺(诗中的艺术成分)。但如果仔细地分析起来,这个简单的公式里面却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
1. 认真理解原诗的内容意思,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翻译时准确传达原意,不增不减,不左不右,不仅要传达字面的意思,还要传达暗含的意思。
2. 译文必须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即地道性,让外国读者读起来感到朗朗上口。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突出原文的特点或保留其原汁原味,翻译者也可能故意采取直译的手法,即对译文做异化处理。
3. “翻译是传递信息的语言文化活动,信息包括语义的、文体风格的和文化的,翻译必然涉及两种不同语言的不同文化”(方梦之:《译学词典》)。译文既要体现原文的文化特点,又要克服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4. 译文要表现出遣词造句的艺术性和各种形象比喻的运用,体现用词的外延与内含、力度与美感。
5. 译文要反映诗的形式特点,做到大体整齐押韵,通顺流畅,便于上口朗读。翻译效果要活而不偏,死而不僵。
6. 同原诗一样,译文中写景的部分要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叙情的部分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7. 唐诗英译的目的是对外宣传,即“中为洋用”;而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则是“洋为中用”。好的译文应该做到达意、通顺、传神、表形;收到意美、神美、音美、形美的效果(许渊冲《翻译的艺术》:译诗“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
8. 好的诗歌具有创造性和独特性,而好的译文则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这种创造性与独特性。
9. 翻译过程中要综合地、科学地利用各种研究方法和资源(工具书、参考书、互联网等)。
10.翻译时要运用双向立体思维模式,要从多层面和多角度考虑问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见下表: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以上十个方面。顺便指出,下面每首诗后的“赏析”部分对加深对原诗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例一】《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里面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不仅在形式上严格对仗,而且在音效方面朗朗上口。此外,‘无边落木’后面接‘萧萧’,两个草字头,草也算木;‘不尽长江’中的‘江 ’字是三点水,后面接‘滚滚’,两个水字旁。这种巧妙的字形安排,应该算是一绝。英译文如何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把这三大特点也表现出来呢?
in the boundless forest,
rustling leaves are whirling down,
swirling and twirling all around;
on the endless yangtze,
rolling waves are dashing away,
crashing and slashing all along.
这个翻译比较准确地表达了原句的意思,选用的词都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原句中某些关键词的形象和力量也表达出来了。英译文中某些音节的拼写的重复也体现了原来汉字的偏旁重复的效果;这个翻译还比较有效地反映了原来的声音重复效果,节奏感也比较强,做到了朗朗上口。
on the endless yangtze,
rolling waves crash and splash all along.
翻译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时,情况有些相似:我们译文除了要准确传达原意之外,还要把“四海”和“三江”的数字特点表现出来:
business is thriving,
reaching out to the five continents of the world;
revenues are accruing,
flowing in from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earth.
【例二】《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这首诗的第一行的意思是:江边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一片平静。第二行的意思是说: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第三行说: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最后一行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理解,它是说“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但这里的“晴”字与“情”字谐音,语义双关。那么从暗含的意思来看,它是指姑娘对小伙子的爱慕之情。这首诗采用了民间情歌常用的双关手法,含蓄地表达出微妙的恋情,新颖生动,妙趣横生。那么,翻译这首诗的关键就是如何把第四行中一语双关的“晴”、“情”二字表现出来。
【英译】
a willow branch song
willow trees hem the calm river – gracefully drooping.
the lad is singing in the boat – so very soothing.
it is sunny in the east but in the west it's raining hard.
whether rain or sunshine, he is the sunshine in my heart.
我们知道,sunshine 一词既有日出天晴之意,又能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 (歌词you are my sunshine ),通过这个词我们就找到了东西方语言文化的一个汇合点,使原诗中的双关语得以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应该是对“意美”的更高追求。要把中文的双关语翻译成英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上面的例子中是把同一个词重复两遍。再如“小秘,”我们可以用“合二为一”的办法把它翻译成一个词组 sweet secretary(甜蜜的秘书)。另一个例子:有一种皮鞋油的广告语是:“第一流产品,为足下增光。”其中的“足下”就有“阁下”和“脚下”的双重意思。翻译时我们可以用“一分为二”的办法来分开表达:our shoe polish is surely of the first rate; it shines your shoes and you look great.
结束语
做好汉译英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学习英语的人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自觉地下大力气去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然而,大多数人还是缺乏这方面的意识。他们认为,翻译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只要学过英语的人都会翻译,而且只要照字面翻译就够了。结果是翻译的大量的英语资料是错误百出,让人不知所云。
也有非常重视英语翻译的例子。曾经有一家公司通过熟人来找我,请我为他们翻译一封表达同一家外国公司合作意向的信。来人说,这封信是他们公司的自我介绍,内容和文字一定要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他来找我就是为了把这封信翻译成好的英语。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意识到好的英语能为他们的企业树立良好形象,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还有的公司,为了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在报纸上公开征求其公司名称、产品品牌和广告词语的英语翻译。这也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希望我们学习的英语的人大家的翻译水平都有一个普遍的大幅度的提高,这样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需要。
当然,这个翻译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英译的句子比较长,只适合单独翻译这两行诗时使用;如果要放到整首诗中去,那就必须进行压缩。事实上,whirl down 和dash away完全可以删去,从而将其简化为:
in the boundless forest,
falling leaves swirl and twirl all around;
篇2:翻译指导:译意+译技式的翻译
广告口号(slogans)、广告语句(catch phrases) 等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它们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语言上引人入胜、说服力强,修辞手段的运用也别具一格,如语意双关、文字游戏等,使人感到幽默中见智慧,平淡中显新奇。广告语言在形式上也极具鲜明特色,或行文工整、对仗押韵,或节奏感强、琅琅上口,或一鸣惊人、耳目一新,可以收到耐人寻味,经久不忘的效果。广告语言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吸引力(attractive—catch the reader's attention)、创造力(creative—project an image)、说服力(persuasive—urge the reader to act) 和影响力(impressive—produce an impact)。广告通过图案和语言树立各自的独特形象,用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手法来体现其个性特点,其手法的运用既超出常人的想象之外,又在常人的情理之中,一则好的广告图文并茂、双管齐下,用有针对性的感情化的画图和语言来吸引人和打动人.。
在翻译英语广告文字时,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绝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翻译,做“表面文章”。必须要使语言翻译得既准确又地道,尤其是要把原文中的“潜台词” (message)或言外之意传达出来。此外,还要利用常用的一些技巧和手段,把广告词语的个性(personality) 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译文尽量做到达意、传神和表形,收到意似、神似和形似三统一的效果。所以,翻译广告文字不仅要翻译其外在和内涵的意思,而且还要翻译其中的手法和技巧。这就是“译意 + 译技”式的翻译。
而要想做到达意、传神和表形,收到意似、神似和形似三统一的效果,那就必须树立端正的工作态度和作风。首先要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锻炼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的思维模式以及提高研究和写作的能力。要把翻译的过程当作研究和创作的过程,投入大量的心血和劳动,反复琢磨、数易其稿,做到左右逢源、千锤百炼。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消化原文的意思、吃透原文的精神和掌握原文的特点的基础上,翻译出具有欣赏价值和市场效益的广告语言来。
把中文广告翻译成英文,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找准切入点或者叫突破口。我和我的同事去上海参加《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期间,在街上看到《理财》杂志的一则广告语,它很简单,但非常有意思,只有四个字在那里颠来倒去,像绕口令一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其意思是说:如果你想生财,你就必须学会理财,而要想学会理财,你就应该订阅我的《理财》杂志。
当时,我们商量想把它翻译成英语,既传达原文的意思,又表现其形式上的特点。于是我们就开始寻找切入点或突破口。经过一番思索,我的同事想到了leave sb. alone 这个表达法,抓住了关键,这样就导致了if you leave money alone, money will leave you alone.这个雏形的产生。下一步就是要解决如何翻译“理财”的问题。“理财”的正规英语应该是corporate finance和 personal finance, 但为了形式上的需要,我们选择了manage money的说法。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到了如下的结果,译文既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又基本上把原文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例一】《理财》杂志的广告语: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译文】if you leave “managing money” alone,
money will manage to leave you alone.
广告语“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中所使用的手法,实际上是一种常见的玩弄文字游戏 (play on words) 手法,其效果有点像绕口令。这种玩弄文字游戏的手法在英语广告中也是屡见不鲜。下面的三个例子都属这一类,一个是在“美”字上做文章,一个是在“优”字上搞名堂,另一个是在“包”字上耍手腕。这类翻译的切入点就是要突破关键词。还有一条与此相类似的中药材广告:“药材好,药才好。” 翻译成英语时也要体现出原有的特点:
only fine medicinal herbs
make fine herbal medicines.
翻译广告语句有时候需要左右逢源,运用多种翻译技巧,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层次的处理,这样才能收到达意、传神和表形翻译效果。例如:
【例二】茅台酒的广告语:茅台一开,满室生香;国酒茅台,渊源流长。
【评论】说茅台酒渊源流长是指在公元前 135 年,茅台镇就酿出了使汉武帝“甘美之”的酒,盛名于世。在公元1915 年,茅台酒荣获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金奖,并先后十四次荣获国际金奖,同scotch whiskey 和french cognac一起成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这条广告语在翻译的时候,要做一点变通,采取意译。原文中“茅台”出现两次,这是一个不足之处,在译文中应该加以避免。关于开酒瓶,如果是香槟酒,可以生动形象地翻译成 pop open, 但对茅台酒就不合适了。 “国酒” 如果翻译成 a liquor of national status 或 a liquor for state banquets 都太长,它可以用 national favor (全国宴会用酒首选)来代替。而vip treatment则是款待贵宾的意思。“渊源流长” 如果翻译成 has/with a long history 就显得太平淡,不如将它具体化,指出它早在19就已经得过大奖,同时在括号中注明它源自公元前135年。在形式上,把“茅台酒——陈年佳酿”作为标题,主体部分还是分作两行,大体上对称,而且让芳香aroma和证书diploma两个词互相押韵。
【译文】moutai - a vintage liquor
a vip treat which diffuses the finest aroma
a national favor that won a 1915 diploma
(originated in 135 b.c.)
【例三】茅台酒的另一条广告语:国酒茅台,酿造生活的品味。
【评论】在上面的例子中,为什么不像 state visit (国事访问)和 state banquet那样,把“国酒” 翻译成state liquor呢?我们知道,state visit 和 state banquet那是特指国家领导人的出访和宴请,而茅台酒则不同,它除了可以摆在国宴桌上之外,还可以在普通人的餐桌上饮用。所谓“国酒”并不是说它是国家领导人专用的酒,而是说它是具有国家级地位和身份的酒。所以把它翻译为a liquor of national status比较合适。那么,能不能把“酿造生活的品味” 翻译为 brew an elegant life 呢?这就涉及到brew 一词的用法,brew它是指啤酒的酿造,而白酒的酿造是distill (蒸馏)。至于说elegant life或 life of elegance, 虽然它的意思是正确的,但它不如 life gracious 好 (英语词典里就有gracious living这个词组),由于gracious与 status押韵,还能取得较好的语音效果。
【译文】moutai:
a liquor of national status that makes your life gracious.
翻译广告语时要有很强的“翻译意识”,即脑子里要为外国读者着想。所以对含有汉语拼音的词要做认真的处理。下面例子中的 longcard 就不能写成long card:
【例四】建设银行的龙卡广告语:衣食住行,有龙则灵
【评论】翻译龙卡时,要模仿 mastercard 的联写法,同时把“龙” long 变成斜体,以便与英语中的 long 一词相区别。
【译文】your everyday life is very busy,
our longcard can make it easy.
顺便指出,上面这些广告语的英译并不是应有关企业的要求而翻译的;它们纯粹是为了学术研究的目的。
篇3:翻译指导:改写或改编式的翻译
有些中文原文在文字表述或者结构安排上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在着手翻译之前应当对它做一些调整。这就是所谓的改写或改编式的翻译。当然,前提是不改变原文的意思。举一个例子:对外宣传邓小平理论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翻译这样的内容时,要做到意思准确、风格得体、可读性强。下面的一段文字,由于学校对外交流(交换课程设置)的需要,我们必须将它翻译成英语。但是,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这段文字的句子特别长、重复比较多,而且显得缺乏条理性:
邓小平理论概论
“本课程系统讲授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入分析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和科学内容,阐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学生提高对高举邓小平伟大旗帜的认识水平,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提高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研究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邓小平理论概论讲授的重点内容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邓小平外交和对外开放理论,邓小平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理论等。// 课堂教学要求努力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严谨、生动有效。”
为了取得应有的宣传效果,对于这类含有长句的复杂段落,我们必须对它进行必要的加工,然后再分步骤地进行翻译。如果直接照翻,英语的可读性就要大打折扣。
第一步,翻译之前精心安排,突出句子的框架结构,再做一些细节上的调整:
1.邓小平理论概论
本课程系统讲授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入分析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和科学内容;阐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学生提高对高举邓小平伟大旗帜的认识水平;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提高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研究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2.邓小平理论概论讲授的重点内容 (将顺序安排作些必要的调整,增强逻辑性)
(2)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理论,
(4)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10)邓小平外交和对外开放理论,
(11)邓小平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理论,
(5)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6)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理论,
(8)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理论,
(9)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7)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理论等。
3.课堂教学要求
努力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严谨、生动有效。
第二步,上网查询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的英语介绍,了解其结构与写法,并摘录一些有用的表达方式,以便模仿应用(贯彻“洋为中用、外为我用”的原则):
this course involves examination of marx's economic theory, concentrating on the theories and value and surplus value, the theory of accumulation, 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ircul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socialism, consideration of some selected work of later marxist economists and discussion of some criticisms of the marxist theory.
第三步,把有关的基本内容(上面所有用斜体标出的部分)的译文列出来:
the fundamentals of the scientific framework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essential thinking and scientific substance
the historical impact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the line, policy and strategy for building china-specific socialism
the attitude towards holding high the great banner of deng xiaoping
the initiative for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bility to apply … to the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imensions of …
the initial stage of socialism
the pith and marrow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essence and fundamental tasks of socialism
the reform of socialism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modernization program
the enhancement of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the strengthening the vitality of civilization
the leading core and buttress force
the diplomatic and opening policies
篇4: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高考文言文翻译指导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文的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要译出原文用字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例如:全国语文高考试卷第16题(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必须翻译成:“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译文中括号内的文字是根据文意增补的。而原文中“及”“尽”两字,应正确理解为“到……时”、“竭尽”才算落到实处。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从高考的特点来看,固然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宏观上的掌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因此,命题者一般来说总是立足于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如上文所举“波澜不惊”的例子。
处理好一些特殊用词和修辞手法。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处理。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借代曹操战船,这里借代曹操水军;“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坚固的城墙,而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2、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是决战的委婉说法;再如“权起更衣”,“更衣”即上厕所。
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实际应是“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
这是确切理解并翻译古文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非常广泛,而教材中又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许多内容是分散在各篇课文的注释之中,往往不被重视。再加上,近几年的高考明确了古代文化常识不作考试内容,这就更加让人觉得识记古代文化常识是偏离了高考复习的方向,这实在是一大误区。因为,考生如果对古代文化常识一无所知,势必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当然也不能作出准确的翻译。就拿古代称谓来讲,古人的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居官地、住处、书斋名都可以用来称代人,并且都有一定的含义或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在翻译时都应注意。对高中学生来说,只要能掌握好课文中接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部分,也就够了。
篇5:文言文意译翻译技巧
文言文意译翻译技巧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直译。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将“秦”、“汉”两个作主语的朝代名词放到一起。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主人客人下马上船。
如果我们译出的句子是这样:主人下马,客人上船。主人白居易没有上船,如何“移船相近邀相见”?所以,要把同为主语的“主人”、“客”,同为谓语的“下马”、“在船”分别放到一起,再进行翻译。下例类推。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译:燕、赵、韩、魏、齐、楚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
这些句子直译就使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意译出正确的意思。把同一成分组合后,放到一起翻译。
2、比喻
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尤其要注意译出借喻的本体。
①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
译:坚固的城防方圆一千多里。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埋没在污秽的监狱中却在所不辞(的原因)。
“粪土之中”指肮脏的地方,不能直译,应译出其比喻义“污秽的监狱中”。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3、借代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例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代用丝线和竹子制成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又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古汉语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杏坛”代教育界,“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乡里,“祝融”代火灾,“纨袴”代富家不肖子,“管弦”代音乐,“笔墨”代文章,“朱门”代富家,“而立”代三十岁,“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或剑,“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4、委婉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崤之战》)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拜君赐”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拜领你的恩赐”,根本就不能反映说话者的意思。实际上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含蓄的挑战,意思是要来回报,而回报的方式是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译:生下我才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去世了。
“见背”是古人避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我们翻译时就应该把它译出来。
5、用典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译: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结草”是化用古代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所以应翻译为“报恩”。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想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草率出兵,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封狼居胥”是一个典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追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翻译时要懂得典故,译出典故所反映的意思。翻译为“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③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译: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例句中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篇6:浅谈翻译界常识:直译 vs 意译
`解されやすい翻UI界の常R-直Uvs 意U
容易被误解的翻译界常识-直译vs 意译
翻UI界では意Uと直U、どちらがいいかというhがよくありますが、ほとんどの龊稀⒆hがかみ合わずにKわります,その理由は、意Uと直Uで意味する内容が人によってなるからです。意Uにも直Uにもいい意味とい意味があると言ってもいいでしょう。
在翻译界,关于意译好还是直译好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过,一般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意译和直译所代表的东西是因人而异的。可以说,不管哪种译法都有它好的一面与不好的一面吧。
いい意味で使われるときの意U
原文の「意」をくみ、それがきちんと护铯毪瑜Δ朔「U」されている
作为褒义词使用的意译
理解原文文“意”,“译”得恰当,传达到位
い意味で使われるときの意U
原文にない情螭付けくわえられていたり原文にある情螭削られていたりして、原文とは意味内容がまったくなるU文になっている
作为贬义词使用的意译
自行增删原文内容,导致译文内容、意思与原文大相径庭
いい意味で使われるときの直U
原文にかれている内容がそのまま「直」に表れた翻「U」
作为褒义词使用的直译
把原文内容就那么“直”接翻“译”过去
い意味で使われるときの直U
原文が思い浮かぶU文であるとともに、U文だけをiんだのでは意味不明であり透けてえる原文を思い浮かべて初めて意味が取れるU文
作为贬义词使用的直译
译文能让人联想到原文,但如果只读译文,意思又不明了,只有透过译文联系到原文,才能理解译文想要表达什么
いい意味の意Uとい意味の直Uを比^すれば意Uがいいことになるし、い意味の意Uといい意味の直Uを比^すれば直Uがいいことになります,
学习资料
当たり前ですよね。でもそういうhからは、仕事でどういう方にしたらいいのかが出てきません。
如果将“好的意译”和“不好的直译”进行比较,那么意译也是好的,反之则直译更加可取。这好像是废话啊。实际翻译工作中到底该采用怎样的手法?在这种争论中你是找不到答案的。
私は「意Uvs 直U」という二立ではなく、以下のように3つに分けて考えるべきだと思います。
个人觉得,不应该把“意译和直译”两者对立,而应该分成以下三种
翻U
いい意味で使われるときの意U、いい意味で使われるときの直U。
翻译
译得恰如其分的意译和直译。
字面U
い意味で使われるときの直U。
字面翻译
作为贬义词使用的直译。
偈衷U
い意味で使われるときの意U。
自由翻译
作为贬义词使用的意译。
「意Uvs 直U」という二立にせよ、「翻Uvs 字面Uvs 偈衷U」という三立にせよ、いい?いの判断のベ`スになるのが、翻Uの基本として
〔浅谈翻译界常识:直译 vs 意译〕随文赠言:【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篇7:文言文翻译方法: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翻译的步骤是:“解词”→“串意”→“顺意”,通过这三步来完成的。即先解读重点词语,明确其含意和用法;再将一个一个、一组一组词意,语意串连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句顺畅起来,亦即各词语间不连贯的'使其连贯起来,不通顺的使其通顺起来。
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变”四法:
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
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
例如,将下面《寇准传》中的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
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敬重。
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对于这一段行文的翻译,要先弄清一些词语的含义。
通过初读,文中的主要人物:张咏,又称“张公”“咏”;寇准,又称“寇公”“准”。
文中的地名:成都、陕(即:陕西)。这些词语都按原文或原义写出。
篇8:文言文翻译指导教案
文言文翻译指导教案
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例题回顾: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
译文:①不久郭崇韬进来(向庄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②陛下凭借最高道德来承受天命,上天用丰收的年成来显示吉祥。
解析:
第一句:”俄而“应翻译成”不久“;”谢“意思是”道歉谢罪“,不要翻译成”感谢“;”因“是”通过“的意思。”因“一般不作因为讲,而常作因此于是讲,如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第二句:第一个”以“是”凭借“的意思,是介词;后一个以是”才“,是连词。”年“是”(好的)收成“,在《齐桓晋文之事》有:”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三、翻译的基本原则
1.三字要领:”信“”达“”雅“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2.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四、文言语句翻译方法归纳
1、保留法(留):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1: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③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
④对曰:”将以衅钟。“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2、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㈡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2:
①请略陈固陋: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
②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
予:我。斯:这。徒:只。记:记载
明:使…明了。匹夫:百姓。社稷:国家。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情况: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题3:指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
⑤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⑥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⑦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③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④尉剑挺,广起,夺(之)而杀尉(《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如何行王道吧。
5、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
③牛何之(宾语前置)
④王语暴以好乐(介词结构后置)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
6、另要注意文言修辞的翻译策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的(长见的有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手法)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尤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固若金汤的城池)
②项伯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做官的人)
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自己死去)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
⑥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人民的灾难)使我和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五、其他注意事项:
1.翻译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18个文言虑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2、观照上下文语境
例题6:将下面语段中加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c,遣使聘之。皇帝想念他的贤才,于是命令凭形体相貌来寻访他。
译文:皇帝想念他的贤才,于是命令凭形体相貌来寻访他。
解析:画线句的翻译,难点在”物色“一词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将”物色“理解成动词”寻找什么人“,但根据上下文来看,这个词在介词以的后面,应该是名词,所以这里应理解成人的形貌外表。
3、联系平时的学习积累
例题8:
将下面加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绩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译文:(蔡京)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解析:其关键词”曲意“,就可以在从成语中”曲意逢迎“的意义推断出”曲意“一词的意思,”曲意逢迎“就是”违背自己的本心,千方百计迎合讨好别人“,据此可知”曲意“是”违心的迎合、奉承“,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是蔡京为了讨好徐绩和何执中而巴结奉承他们,所以在翻译时需补充主语。
六、练习
1、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
范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妻子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译文:范乔同乡在腊月除夕偷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了范乔,范乔假装没听见,那个同乡惭愧地把偷砍的树归还给他。范乔前去明白的告诉他说:”您在节日里拿点柴,想跟父母一起高高兴兴地过节罢了,为什么惭愧呢!“他通情达理善于开导,都像这样。
2、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德彝视事三年,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唯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夫君子之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其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之不能知,安可诬今人以无才。“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唐太宗命令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视察了三年,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应分别取用它们的长处。古代达到盛世的君王,难道都是向其他时代借用人才的吗?我们正担心自己不能了解人才,怎么可以冤枉现在人没有才能呢呢?“
3、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资治通鉴》)
①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在朝廷上指出朕的错误,不肯当面顺从。
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篇9:考研英语:翻译注意译词看句子
2015考研英语:翻译注意译词看句子
直译为主要,在加上意译、句子直译和词组意译。考研比较注重的要求直译在加以意译。即句子直译、词组意译。所谓句子直译,指的就是严格按照语言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行翻译,英语中的'定语、主语、谓语时态和语态等,都有着严谨的对应法则,要求我们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翻译,这就是句子的直译。
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词语词组的翻译则应当以适应上下文为主要标准,例如“work”,在考研翻译中往往不能翻译成“工作”,而要翻译成“研究工作”;作为名词,也不能翻译成“作品”,而应当翻译成“研究成果”。这都是考研翻译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得分点之所在。
了解英、汉语言差异
在一篇长度大约400个单词左右的文章中,找出五个句子,要求我们用地道的汉语翻译,即:原语言为英语,目标语言为汉语,同学们一定要清楚明白英、汉语言差异,诸如汉语习惯用主动,英语习惯被动;汉语是动态语言善用动词词组,英语是静态语言善用介词词组和名词词组;汉语习惯用简短句子,英语习惯用复杂句等等,针对这些语言特点我们都要铭记于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信”、“达”、“雅”。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在正义反说或反义正说方面,还有对状语是修饰限定动词还是整句话,某些词语是作状语还是作定语,或者是否存在否定转移的理解等,都可能造成逻辑关系的误译。
不能把翻译孤立起来
同学们在翻译过程中要几个问题值得注意:首先,我们翻译的句子不是孤立的一句话,而是存在于文章中,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所以首先考生要通过原文上下文进行翻译,译文必须完全符合原文所陈述的内容。其次,英语中有些长句的表达顺序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时必须从原文后面开始翻译。再次,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汉语不同,我们翻译的文章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我们有时候需要把长句的从句或短语化成句子,分开来叙述,有时候为了使语意连贯,有时需要适当增加词语,有时候需要从句子的后面开始翻译等。最后为了保证翻译的正确还要校正。校正包括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有无错误,有无遗漏等等。
【翻译指导:译意+译艺式的翻译】相关文章:
10.高考作文指导:故事式开头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