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参数检验的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多变结构点研究论文
“Fröbe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基于非参数检验的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多变结构点研究论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基于非参数检验的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多变结构点研究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基于非参数检验的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多变结构点研究论文
基于非参数检验的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多变结构点研究论文
一、引言
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体系内,商业银行的作用更为明显,截至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资产总额达到了151. 35万亿元,远远超出20UDP。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学界和业界一直都重视其运营的风险,特别是在次债危机之后,一些大型银行也陷入了金融风险的泥潭,并且银行危机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这使得国内外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准确判断商业银行资产市场价值的变化,是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评估和预警的基础。Rupp等,苏健等团,以及吴恒煌叫等分别以商业银行资产市场价值为计算基础,设计了或有权益方法(Contain-gent Claims Analysis, CCA)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度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市场价值的变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结果,并隐含了其资产价值未来变化信息,研究认为资产市场价值变化具有较强的前瞻性(Forward Looking),因而能有效判断商业银行的风险。
与此同时,一些文献探讨了资产价值的时序变化特征,资产市场价值具有时间连续性,其资产价格收益率应具有平稳特征。Kaman等分析了银行资产市场价值的变化规律;梁海鸥和玄永生、彭伟在连续时间金融的条件下分析了上市商业银行股票日收益风险困;彭建刚和马亚芳从系统重要性角度,通过评价商业银行资产价值等信息分析了银行风险的变化过程。
近年来,不少研究如王钰等、罗长青等叫等文献均表明资产价值并不满足平稳特征,而是会出现“突变”现象,从某一时间点开始,时间序列模型参数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资产价格出现了突变,而这类变点称之为结构变点。陈希孺给出了一般的结构变点研究方法,韩四儿对金融市场上常用的过程的多变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口,Tray在建模的过程检测结构变点的位置与跳跃度,郑仲民对金融资产价格跳跃行为研究。
然而,这些方法对数据附加了一些分布假设条件或者模型假设条件,使得应用范围比较局限。而且在结构变点检测过程中,需要估计分布或模型的参数,使得计算量增大。提出了一种非参数方法检测均值变点.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较快,但是的检验统计量的极限分布是在只有一个均值变点的假设条件下给出的,已不能用于多个均值变结构点的情形,更不能用于方差变结构点的情形,特别是多个方差变结构点的情形,因此,在对时间序列变结构点进行检验时,需要对己有方法进行改进,以便能够一次性识别均值和方差多个变结构点。
受宏观宏观经济的波动,或国家重要政策、重大信息和公告的发布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在近似连续的时间内很有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这种由突发信息引起对商业银行资产价格(收益)及波动过程所造成的冲击现象即银行资产价格的“突变”。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资产价值可能出现连续突变现象,而传统的检验方法难以一次性检出多个变结点。商业银行资产价格的突变现象直接影响金融资产收益波动率的估计和预报的准确程度,进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计量模型和方法也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鉴此,本文提出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均值和方差的多变结构点检验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商业银行变结构点进行实证检验,从而进一步发现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变化的规律和特征。
二、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变结构点非参数检验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这里运用国内16家商业银行的资产价格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来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样本期限为第1季度-年第4季度。运用本文设计的非参数方法对资产价格的均值变结构点做出检测,估计出结构点的位置。然后应用本文的方法得到方差多变结构点的位置,其中参数R=0.5。方差检验的结果在表3的第3列。样本商业银行的代码,从估计结果来看,商业银行权益资产价格的均值和方差变结构点大多在4个以上,反映了本文所设计的方法能够一次性检测出时间序列的多个变结构点。
变结构点的产生原因各异,总体来看,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变结构点的出现受系统因素、行业因素以及其自身特质因素的影响。在系统因素方而,经济金融危机等因素会产生系统风险,导致大多数商业银行出现在较为接近的时间段内同时出现资产价格的变结构点。
华夏银行(600015)、民生银行(600016)等在208月左右出现了权益资产价值的变结构点,在此期间,贝尔斯登、巴黎银行瑞穗银行等出现了较大的次货投资损失。虽然国内银行参与次债投资的程度不深,但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恐慌也影响了投资者对银行的预期,并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对银行的信心,从而导致己上市的银行权益资产价值的波动出现了变化,并导致商业银行权益资产价值变结构点的出现。年末-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权益资产价值均出现了均值和方差变结构点,这一时期正是次债危机愈演愈烈的阶段,2007年末-20初,市场流动性压力急剧增加。
至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而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放贷机构宣布亏损110亿美元,次债危机逐渐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并导致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周期。在危机冲击和风险传染影响下,国内企业的景气指数也逐渐下降,外部环境的严重恶化,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提高,并且这种风险变化反映到了其在证券市场的资产价格,样本商业银行在此期间均出现了变结构点。
11月8日-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对政治经济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而,要求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加快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6,高于50%的荣枯线,显示制造业需求在上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00,带动全年增长10% , 2012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在12月份实现转负为正。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宏观经济“最差的时候己经过去”,同时,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启动标志着银行业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环境。
行业监管政策等行业因素也是商业银行变结构点产生的原因之一。如,2008年底-年初,各商业银行资产价值均值和方差又一次先后出现系统性的变结构点。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 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央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此轮降息和调准超出市场预期,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导致了大多数银行的权益资产价值出现了变结构点。也可以发现,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变结构点出现的时间较为接近,这反映出系统因素和行业因素等共同因素是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变结构点出现的主因。
此外,商业银行特质因素也会导致其权益资产变结构点的出现。如深发展(自2012年7月27日起变更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银行”)在205月7日出现资产价值的变结构点,深发展(000001)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寿险”)于年6月8日停牌,并于该月12日签署了《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认购协议》,公司拟向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发行不少于3%亿股,但不超过5. 85亿股人民币普通股,该重组方案实施后,中国三大保险公司之一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人寿将成为了该行新的战略投资者,深发展也更名为平安银行,市场投资者对此次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提前做出了市场反应,导致其权益资产价值出现了变结构点。该银行在7月24日出现了资产价值的变结构点,其后深发展在7月28日晚发布公告称,深发展与平安集团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己经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完成以后,中国平安及中国平安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52. 38,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该银行由重组期进入重组后的稳定发展期,市场对此次重大事件的反应提前了5个交易日,在24日即出现了资产价值的变结构点。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系统因素和行业因素,商业银行的变结构点可能出现在重大事件之前或之后,而对特质因素的反应,则一般出现在商业银行重大事件公布日之前,如宁波银行(002142)在7月8日出现了变结构点,而在207月13日,宁波银行发布的《宁波银行中期业绩修正公告》将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调整至70 00^8000,并称总行大厦拆迁将获得拆迁收入4. 05亿元,该事件对宁波银行权益资产价值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华夏银行(600015)在204月18日出现了变结构点,而在4月28日,华夏银行公布实施定向增发,增发数量185919. 746万股,增发金额达208亿。民生银行于2013年4月8日出现了变结构点,在同年4月24日和25日,该行分别发布第一季报和《关于公开发行有锁定期的A股可转换债券上市交易的提示性公告》等对股权价值有重要影响的信息,根据该季报和公告的时间节点,也可以发现商业银行资产价值对特质因素的反应时间一般出现在其重大事件公布之前。
三、结论及启示
基于改进后的非参数检验方法,本文对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变结构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存在较为显著的变结构特征,系统因素、行业因素和商业银行特质因素均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变结构点的出现,且系统因素和行业因素在样本期内对估计出的变结构点起主导作用。
通过以上实证结论带来以下启示:
(1)本文所构建的多变结构点非参数检验方法适用于检测商业银行资产价格的变结构点,此外,对于其他时间序列的变结构点检验,也可以尝试运用该非参数检验方法。
(2)基于商业银行资产价格的风险度量模型和管理模型需考虑资产价格的变结构特征,否则有可能出现模型设定偏差,从而会导致模型准确度和风险预警效能下降。
(3)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承担管理和风险预警时,尤其要注意系统因素和行业因素对商业银行资产价格的影响。
篇2: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及效率评价研究的论文
摘要: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对其经营效率、业务创新能力等具有重大作用。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特别是原来的国有商业银行,刚刚完成股份制改造和资本市场的上市运作,虽然在公司治理方面有了极大的完善.但是基于运营层面的组织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现在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影响其经营效率和效果,运用DEA方法,对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再造过程中分支行的效率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在总分行制的管理模式下,应从投入与产出效率的角度,对机构调整和银行的盈利及效率等因素重新考量,按效益最大化原则进行组织结构调整。
篇3: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及效率评价研究的论文
一、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演变历程
(一)组织结构理论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是组织职能和效率的统一体.体现企业的经营特点和战略思想。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经营传递效率和管理的有效忖乃至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安排。
(二)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演变
1.业主制。由商业银行业主直接指挥员工进行业务活动,员工只能听从所有者的指挥,没有任何经营权和决策权。
2.职能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结构是一种集权的组织结构,又称U型模式,其特点是金字塔型。即总经理是商业银行的最高领导者,在总经理下面按职能不同设立管理机构,各业务部门由副总经理或经理管理.每个部门又按照需求分设各具体业务部门如营业部、信贷部等。
3.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又称H模式,其特点是在最高管理层的统一领导下,将整个组织划分为若干事业部,各个事业部实行相对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拥有高度经营自主的权力,根据最高管理层的方针、政策和统一制度,全权指挥其所辖各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上级赋予任务全面负责。
4.矩阵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又称M型模式.它把按职能部门和按工作性质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矩阵的管理方阵.使同一名管理人员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上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完成某一小组任务的工作。
5.网络状结构。在该结构中,每一个员工的信息来源和工作要求不仅仅限于纵向职能部门和横向的管理部门,他将按照实际需求对多个任务做出响应。同时也接受多个方向的信息和要求。这种方式将极大地发挥员工的技能,减少组织间的摩擦.增加组织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三)现代商业银行业的主流结构和特点
矩阵式是适应现代商业银行需求的最适合的模式,并逐渐成为现代商业银行业的主流模式。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正加速推进组织架构的矩阵式改造.以提高市场竞争力。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1.矩阵式组织结构有利于缓解高级管理层的协调压力,使其集中精力制定战略目标、决策和规划,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矩阵式组织结构能有效发挥员工的专长.减小银行的人员规模,提高人员的利用率。
3.矩阵式管理能够促进业务运作在横向和纵向上的交叉制约。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现有组织结构的特征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上,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设置的,经过市场化改革以后,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组织结构特征:
1.在组织结构方面.商业银行采用的是职能式的总分行制。其经营模式有行政色彩。主要表现在总行对下属分支机构的管理沿用了国家机关的管理模式,埘人、财、物的管理和调配均采用行政管理模式。
2.分支机构的设置以行政区域划分,而且布局雷同。总行作为一级法人,对全国各级分行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度、分级管理,各级行在总行授权范围内开展经营。
(二)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1.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职能交叉重叠,内耗十分严重。排队论中的Earlang公式证明了这样的道理:如果工作分的过细,设置的部门过多,会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发挥.不能适应现代多变的金融市场和激烈的竞争需要。
2.由于机构层次多、管理跨度大.加上分支行受自身利益驱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总行机关对分支机构控制失灵。
3.沟通成本的剧增和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延长垂直的信息沟通渠道,从而会增加信息传递时间,而且可能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导致延误时机和决策失误等情况发生。
4.金融资源配置分散化和低效率,使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由于各地区经营环境和管理水平差别很大,一些经济总量很小,发展缓慢的地区也设立了很多机构,这就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中较为严重的规模不经济问题。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再造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进行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是提高竞争力,迎接金融全面开放的必需之举。本文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的设想如下:
1.在组织结构上实施矩阵式组织结构。由于目前银行的业务种类,基本上已经和国外大银行的业务种类相同,因此采用国际主流的组织结构可以解决现存的组织协调问题,使高层领导更多地集中精力制定重大决策和战略规划,加强银行快速响应能力。
2.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设置不合理,委托代理链条长,分支结构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扁平化组织结构改造,建设成大总行.小分行结构。营销渠道设立为总行一分行一分理处三级设立.彻底消除省分行、地市分行、县分行的区别。
3.按照经济区域设置分行。按照经济区域设置银行分行就是说按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信贷需求设置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而不再延用原有的思维模式,即不管是否盈利.只参照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对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及银行的投入产出比考虑的较少。
4.充分利用新型银行模式,发展离行式银行服务。如自助银行、电话银行、呼叫中心、手机银行和网络银行等
四、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再造的效率评估
(一)效率评估模型介绍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来对商业银行进行效率评价。该模型由Chames、Cooper和Rhodes-位学者于1978年提出,利用数学线性规划将企业的多项投入与多项产出项目数据,投射在坐标空问上,求出最大产出或最小投入为效率边界.以衡量各决策单位(DecisionMakingunits,DMu)的生产效率。这种方法有以下优势:
1.DEA无需构造一个确定的基本生产函数和估计函数参数系数。
2.DEA可以通过数学规划方式客观产生权数并且有效处理投入(或产出)单位不一致的问题;
3.DEA可以有效处理定性与定量投入(或产出)指标的问题。
DEA方法能在同其它银行相比较的情况下测量出某一银行相对效率。每个银行都有相同的投入和产出变量,它通过将一个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和其资源同其它银行相比较,将多个投入和产出变量转变为效率评价指标。将效率最高的银行的效率定为1。其它银行的效率定在0到1之间。对一组银行中某一个银行相对效率的计算如下:假定这组银行的个数为n个.每个银行都有s个输出变量和m个输入变量。Yjk表示第k个银行的第j个输出变量,Xik是第k个银行的第i个的输入变量。
其中,V,U分别是第k个银行的第i个输出变量和第i个输入变量所占的权重。数据包络分析对权重的选择是在没有负的权系数的情况下,使得每个银行的效率评价指标最大化,而且所估计的效率指标不大于l对于具体银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可以看作线性规划问题,决策变量是银行的输入和输出变量的权系数。对于第k个银行(k=1,2,……n)在该公式中定义的相对效率E,使得E最优化的问题可以转化成如下的线性规划问题:
其中,iX为第i个决策单元的m维投入向量,jY为第i个决策单元的s维产出向量。kX、kY是被评价的第k个银行的投入、产出向量。这里的OIU是第k家银行的效率值,满足0≤e≤l。当e=1时,表示该银行是效率前沿面上的点,因而处于有效状态。该模型是在规模收益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的模型,其经济含义是当第k家银行的产出水平保持不变(投入导向)时,如以样本中最佳表现(处于效率前沿面上)的银行为标准,实际所需要的投入比例。1-0就是第k家银行多投入的比例。也就是可以减少(或称浪费)投入的最大比例。
(二)投入与产出指标的选择
本文运用DEA方法进行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考虑计算过程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可取性,同时由于各个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情况不同,所以本文以一家商业银行的所属分行情况进行比较,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比较情况在本文不作讨论。所选取的指标体系主要为:投入指标:期内平均人数(x1)、期内资产平均额(x2)、期内成本(x3);产出指标:期内存款余额(y1)、期内贷款余额(v2)、期内利润(y3)。
(三)实证分析
现以某商业银行10家分行在上述投入、产出指标上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将上述各家分行的投入、产出的数据输入Matlab6.5软件(Mat1ab软件是由Mathw0rkS公司用C语言编写的著名的工程数学应用软件,具有强大的矩阵运算能力和方便、直观的编程功能),经过计算机处理后。
通过DEA模型计算,可以得出分行2,10的经营效率处在最优状态;分行4,6,9处在效率递减状态,即增加投入会使分行的经营效率下降,对于这些分行,应当进行机构调整;分行1,3,5,7和8处在效率递增状态,说明通过增加投入会增加其经营效率,所以应进行适当投入,或增加机构以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
通过以上分析和论证,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改制上市后的原国有商业银行,在总分行制的管理模式下,应从投入与产出效率的角度,对机构调整和银行的盈利及效率等因素重新考量,在分支机构的设立与调整方面还需要仔细的研究。而我国商业银行业正在面临着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为了生存和发展,原来依附于政府行政模式设立机构的情况也必须改革,按照市场规则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组织结构调整,通过组织结构再造,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可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和效果,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盈利能力。
【基于非参数检验的商业银行资产价格多变结构点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4.价格信息管理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