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中考>苏教版语文中考病句复习练习题

苏教版语文中考病句复习练习题

2022-05-29 05:38: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fengtaosz”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苏教版语文中考病句复习练习题,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苏教版语文中考病句复习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语文中考病句复习练习题

篇1:苏教版语文中考病句复习练习题

1.(浙江省,)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正考虑在最近的20至30年内建造5条跨海隧道。

B.大气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培育、收获。

C.在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D.连战、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

2.(湖州市,200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 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3.(荷泽市,200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想学好外语,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B.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C.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4.(随州市,200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州成为地级市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很好,市委希望画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厂企业社区为全市人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B.近年来,多种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不断纷纷登陆随州主干道。

C.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D.老师经常讲:中考是人生的关键一步,这一步一定要迈好。

5.(温州市,200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C.听了李学生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

篇2:苏教版语文中考病句复习练习题

6.(南通市,200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进行了宏观调控。

B.中央电视台将焦点对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C.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随着南通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海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7.(资阳市,200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身处顺境,不能因为有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让赞美声冲昏头脑,更不能以自己优越条件而玩世不恭。

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C.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喜欢上生物课了。

D.流星体是天外来客,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的强大引力吸住,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闯入大气层。

8.(泰州市,200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9.(盐城市,200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大型舞蹈《千手观音》,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0.(北京市,200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

A. 上中学以来,他-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篇3: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中考复习练习题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第11~14题。(12分)

河中石兽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人教版教材)

1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2分)

(1)遂反溯流逆上矣。( )(2) 可据理臆断欤?( )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②棹数小舟,曳铁钯( )

③湮于沙上( ) 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 。

14.请简要概括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 。

篇4:苏教版语文文言文中考复习练习题

阅读《黔之驴》,完成第11~14题。(12分)

黔之驴

柳宗元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选自苏教版教材)

1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2分)

(1)蔽林间窥之( )(2) 以为且噬己也( )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

③虎大骇,远遁……甚恐。 ( ) ④稍近,益狎……蹄之。 ( )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译文:

1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成语: 。启示: 。

篇5:苏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一、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略无阙处 ( )夏水襄陵 ( )良多趣味 ( )

属引凄异 ( ) 沿溯阻绝( ) 飞漱其间( )

晴初霜旦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

⑵长:常有高猿长啸(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3.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答:

5.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

6.文章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与唐朝哪位诗人写的哪首诗一致?请将诗人的名字及其诗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作者描写三峡壮丽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篇6:苏教版中考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二、阅读《以虫治虫》回答文后问题。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在画线的文段中该停顿的地方用“//”隔开。

2.解释加点字。

其喙有钳( ) 岁以大穰( )悉为两段( ) 旬日子方皆尽( )

3.下列各组中的加点字相同的两项是( )( )。

A.方为秋田之害 方两三级

B.而动如初 匠师如其言

C.以钳搏 以瓦布之

D.问塔动之因 其虫旧曾有之

E.旬日子方皆尽 人皆伏其精练

4.翻译: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译文:

5.填空(用原语句填写)。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 ”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 “ ”说明为数众多,用“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最后用“ ”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苏教版语文中考病句复习练习题】相关文章:

1.改病句练习题

2.病句辨析练习题

3.病句的练习题

4.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经典题型

5.中考语文古诗词练习题

6.中考语文复习技巧

7.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8.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9.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

10.苏教版语文中考名著复习方法

下载word文档
《苏教版语文中考病句复习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