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
“yezehui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高职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高职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
针对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英语听说能力不强的.现象,在教学中本着听说领先的原则,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做了尝试.
作 者:张玉秀 作者单位: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25 刊 名:教育探索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EXPLORATION 年,卷(期): “”(8)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听说能力 课内外活动篇2:高职英语教学要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要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专门人才,英语职业教学中如何根据市场需要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职业英语教育的.思考,来探索与促进对职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作 者:马莉 作者单位: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刊 名:成才之路 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 年,卷(期): “”(32)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英语 英语教学 实际应用能力篇3: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以及英语第二课堂中全面反映出来;要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 者:刘利平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100000 刊 名:职业技术教育 PKU英文刊名: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xx “”(14)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篇4:浅议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议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和建议.提出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作 者:张锦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山东淄博,255314 刊 名:科学与财富 英文刊名:SCIENCES & WEALTH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业英语 阅读能力篇5:高职英语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论文
1.1打造优质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就我国教育部门出台的规定看,针对新时期技术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了具体标准,要求高职院校加强英语课程设置,以满足今后学生走向社会的职业技能需要。对于国家教育部门来说,实施这一规定是对高职院校原有性教学模式的改变。通过培养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英语,提升英语的实用性,学校进而培养出新时期的优质高职学生。此外,以英语教学为媒介进行的职业能力培养,能有效规范学生学习英语和专业理论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学习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
1.2社会发展要求高职学生应当具有英语能力和职业能力
自进入新时期以来,世界经济、技术发展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大。企业要想占有更多的市场,竞争是必然之路,怎样在的要求中立足,人才争夺是关键。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专业技能,更体现在英语、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伴随近些年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各项事业竞争加剧,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及英语交流能力的人才更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外企或跨国公司中,专业技能与英语能力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也直接证明高职英语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问题分析
2.1忽视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我国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英语课程,与高中英语无异,都是从语法、单词等基础知识讲起。但从高职院校类型看,其学生学习英语并非升学或提升理论知识,而是要以英语教学为契机向学生介绍关于本专业的技能型英语。显然高职院校教师没有认识到这种传统英语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并无实质帮助,导致高职英语课程形同虚设,英语也不能得到学生的重视。
2.2忽视学生个人发展
尽管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求高职院校进行教学革新,也有部分高职院校根据政策进行课程和内容设定,但改革重点依然在专业课上,对于英语课程改革明显重视程度不足。我国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课堂中主要通过老师口述完成教学,学生则只需安静听课。可以看出,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个性、思维开拓等方面的提升被忽视,职业能力培养则更是不可能。
2.3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程度不高
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程度不高,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更看重实际专业技能的掌握,在专业课学习上较为努力;另一方面,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高职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相比高校学生较弱,加上学校对英语教学开展重视程度不足,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对英语的好感不足,有的学生已经放弃学习英语。
篇6:高职英语教学中职业能力的培养论文
3.1革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设施
首先,革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即改变原来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此基础上融合职业技能知识,完成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战略目标。在英语,教师要注意主次关系,以英语教学为主、职业能力教学为辅,既能保障学生英语能力提升,也能保障职业能力提升。其次,为完善学生职业能力,在教学的相关场所、基础设施上也有了新的要求,即英语语音室、学校外语角建立,提升学生的英语沟通和交流能力。
3.2革新英语教学观念
革新英语教学观念,首先就要打破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切实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专业,建立职业英语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保障学生能真正学习到英语和职业能力,要求高职院校定期对学生英语技能进行考试,具体的内容则以今后企业实际对人才需求为准,以保障学生毕业后拥有好的就业去向。实施英语职业能力考试,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对英语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起到推动学生素质发展的最终目的。具体如对电子设备制造专业学生,通过英语职业能力考试,能考查学生对电子部件、缺陷、研发技术与国外差距等方面的英语能力掌握情况,对其今后走向外企或是进入研发部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3增强高职学生英语沟通技能
首先,语言是交流的'艺术,高职学生要想提升英语交流能力,第一点就要学会聆听。实际上,在与他人交流中,很多人认为只要能表达自己看法,能够与他人交流达成一致即可获得对方肯定,完成一次“漂亮”的谈话。其实不然,双方在进行交流中,学会倾听的人能够学习到与他人交流的精髓,进而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环境,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他人看法,进而在交流中更能掌握到谈话的要领。其次,需要明确一点,即教师与学生并不是对立者,而是学习与学术提升领域的交流协作者,只有确立好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才能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流的有效性,降低学生对教师和英语课堂的恐惧心理。平等友爱环境下开展的英语教学,更能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英语能力,对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英语课程要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将学生打造成为企业需要的技术性人才,通过提升学生英语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自信心,使其能更好地进入社会。当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具备较高英语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需要完备的培养战略和课程体系。
篇7: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
一、引言
2月,教育部新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要不折不扣地达到教学目标,只依赖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的涵义
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学习者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习者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习者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活动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及方法
这里主要从教师引导方面提供几点方法。
1.指导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中国大学生从开始学英语起,始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到了大学阶段依然习惯于教师主导教学活动,被动地学习英语。这就要求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激活自己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包括图书馆文献的检索方法、网上资料的搜索方法,从而开阔自己英语学习的视野。
2.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著名的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鉴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总体较差的事实,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
一成不变的讲授式的课堂模式早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殆尽,形式多样的互动性的讲课方式逐渐受到师生的喜爱,更能使学生上课始终保持兴奋点、提高兴趣。如课堂上就一个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辩论,针对课文表演情景对话、编排话剧等。同时,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提高其对英语的兴趣,如组织观看英文电影、举行英语演讲赛、英语角等。
(2)对书本内容要有取舍与扩充,不能照本宣科。
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讲授一个知识点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扩展,并适时地进行文化的导入,能够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扩展知识,提高兴趣。如对一篇课文的背景知识的介绍能使学生了解到英美国家的历史、人文与社会现象。
3.注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同时还可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形成性评价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己讲授的内容与学生掌握的内容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4.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
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具有大量语言资料和设施的场所,英语自主学习中心通过给学生提供适合个人兴趣的学习资料,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学习设施和丰富的资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学习中心的指导老师应该尽可能地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学习中心的资料和设施,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学习资料。
5.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认知策略知识
让学生掌握大量的一些认知策略如听的技巧、交际策略、阅读策略、写作技巧、翻译技巧和解题技巧等,并通过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评估任务完成情况的习惯,从而逐步增强自主能力。最终,让学生懂得根据学习环境、学习阶段、学习内容的具体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策略,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外语习得的结果最终取决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否取得成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建以自主学习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闰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6):141-143.
[2]胡生琴.高职英语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39-41
篇8: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论文
一、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培养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中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基础[1](P5)。
二、“关键能力”的概念
“关键能力”这一概念是德国著名职业教育学家梅腾斯(DieterMertens)先生在1972年首次提出的。1974年,梅腾斯再次提出:“教育要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而为明天工作的人要具备‘关键能力’。”所谓“关键能力”,就是指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的情况下作出判断选择的能力,更是应对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如果劳动者具备这样的“关键能力”,即使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劳动组织发生变化,劳动者不但不会失业,还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关键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对德国职业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学习和引入,目前已得到全世界职业教育界的认可。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意义
高职英语课程作为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为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所需的高端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关键能力”定义为人的整体能力而不是片段化的知识和技能,是从业者自我实现的重要能力。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换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意志品格、进取心和求知欲、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2],使学生获得一种跨专业、多功能、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工作任务和环境。由于知识和技术总是在不断更新,所以任何领域中的学习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只要学生在职业英语教学中获得“关键能力”,那么任何时候都可以凭借这种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为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方法
“关键能力”的培养类似于我国的素质教育,即对自我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德国学者卡切尔(WolfgangKarcher)博士和欧伏(BerndOverwien)博士认为,培养“关键能力”应考虑以下几个教学原则:“一是让学生通过做来学,加强实践活动;二是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三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四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要求和学习经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五是从更广泛的角度出发设计学习进程,避免仅着眼于培养工具能力的狭隘做法。”[3]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借鉴这些原则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呢?
(一)制订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英语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师上课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将“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因此,高职英语的教学计划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学计划是按学期制订的。每个学期开课前,教师要提前拟订教学计划,其内容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时分配,以及每节课的类型、教学重点和难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可运用的教学方法等。任课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教材,认真详细地了解教学计划,熟知教材,在备课和教学中把教学计划细化到每节课要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以真正落实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英语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开场听力,集中学生注意力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学计划,每单元的精读课都配有一节听力课,但对于听力较差的学生而言,一节课如果全部是听力会使他们产生厌烦感,教学效果甚微。因此,笔者把一节课的听力分解成四次,即每次精读课开始时安排15分钟听力,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进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2.精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彩的导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艺术,其能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基础。精彩、灵活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因此,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可灵活选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如问答式、给关键词编故事、翻译相关句子或名家名言、讲习语、讲幽默故事、即兴讲演等。例如,在讲授Thanks,Mom,forAllYouHaveDone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就“Thanksgivingshouldbededicatedtomymother”进行演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互动融洽,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应有的语言训练机会。其次,信任学生是师生关系融洽的保证。教师对每位学生要多鼓励、多肯定,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让学生在教师的信任中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最后,了解学生是师生关系融洽的桥梁。教师要走近学生,在教学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兴趣爱好,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三)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课堂
高职英语教学中,由于课时少,学生基础差,教师教学时应把握一个原则,即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精讲多练,有些简单的内容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学,把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学生的“多言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指挥者,除了对知识难点进行讲解外,还要通过开展课堂讨论、互动练习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四)采用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
笔者所在学校按自然班的模式开展英语教学。金融、会计、物流等专业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50人左右,网络、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人数在40人左右,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就要根据教学任务指派不同的学生参与不同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应把学生“分等归类”,即按听、说、读、写、译的课堂活动和学生的英语程度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中的学生按基础水平和对某项活动的喜好程度再细分成三个等级,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水平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次,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按组打分。评分的环节可以先由学生相互评定,再由教师指出其中的问题,然后给予综合评定,以使学生相互学习,找出差距。
五、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实现个人就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不仅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还提升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探究——兼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8):86-87.
[3]高玉萍.德国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的培养及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13-17.
篇9:职业能力培养下高职英语教学探究的论文
关于职业能力培养下高职英语教学探究的论文
一、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主要是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是当前的高职英语教育一直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语言是一种交流载体这一功能本质。传统课堂培养出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比较差;忽视了外语的学习目的是学为所用,没有考虑到社会对高职院校所培养人才的英语要求,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与用人单位的期望相差很远。因此,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非常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改革,找到适合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1.学为所用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偏重词汇的记忆、课文的阅读、课后习题,而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满足所学专业的英语交流、翻译等实际应用。高职英语教学要摆脱单纯强调理论性的英语教学模式,要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中心、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向导,培养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学为所用,以应用为目标,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与专业技能,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要不断革新。英语能力是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高职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基地,其教学内容要根据用人单位对各岗位各行业的要求设置,高职英语要为职业能力的提高而服务。要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教学内容要体现典型性、实用性、思想性和趣味性。高职毕业生要能在日后的工作中看懂专业的英文合同、设备及产品的说明书、技术手册、宣传资料等应用文献,还要具备一定的英语书写和英语交流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需求不段更新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建立一套以计算机网络、各种教学软件等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方法,营造人性化、现代化的教学环境。课程安排要体现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实用阅读与读写能力的培养,加强应用文献的学习,学与用紧密结合,体现高职院校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3.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英语教学质量考评体系。高职英语教育要摒弃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理念,改革以书本知识的考试成绩为主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质量的考评要多元化,要做到客观、科学,避免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评指标。建立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考评体系,考试形式要包括考察与考试、笔试与口语、闭卷与开卷、分组完成与独立完成、场内考试与场外考试等多种灵活方式,这样可以测评出学生真正的英语应用能力。
4.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英语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了解高职教育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了解学生的专业及就业方向,与专业教师组建适合不同专业的英语教研室,将英语教学渗透到专业学习中,培养专业教师的英语应用水平,鼓励开展双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英语教师还要与专业教师紧密配合,开发应用性强的外语教材,使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教学相互融合。总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是一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课程,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应用性、基础性和针对性。但目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其教育模式改革非常迫切。文章通过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篇10:论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论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 毕业论文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中最基础的的教学,语文能力的.培养是1切其它能力培养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4种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1。本文就怎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4种能力为4个部分:第1部分主要介绍怎样培养“听”的能力;第2部分主要介绍怎样培养“说”的能力;第3部分主要介绍怎样培养“读”的能力;第4部分主要介绍怎样培养“读”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能力;听说读写
ABSTRACT
The Chinese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is the most basic teaching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ability of Chinese is the foundation that all other ability train. Train four kinds of ability of students hear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to be one of the tasks of Chinese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How this text trains four kinds of ability of students hear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to be four parts: Part one Mainly introduce how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 listen to ”; Part two Mainly introduce how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 say ”; Part three Mainly introduce how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 read ”; Part four Mainly introduce how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 read ”. The improvement of ability of hear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is favorable to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hinese quality, facilita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overall qualities too.
Key words: The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ability;
Listening , speaking , reading and writing
篇11: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
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
牛东育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430)
摘要:召开的全国职教大会,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为实施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交流提供支持的要求,针对我国高职职业英语教学实际,分析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探讨了通过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介绍跨文化交际背景知识,改变思维方式等方法将跨文化交际知识运用到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中,从而推进高职职业英语教育根据交流话题、语境、背景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讲出合适、得体的英语,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跨文化职业英语交际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型人才需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语境;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8-0224-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系统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课题主持人:牛东育,课题编号:tjk272)及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涉外旅游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主持人:牛东育,课题编号:GDGZ10059)的研究成果之
作者简介:牛东育(1968-),女,江苏南通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育、ESP研究。
一、引言
20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教发[2014]6号文),鼓励骨干职业院校走出去,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校,加快培养适应我国企业走出去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其根本就是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外语教育模式,面向国际市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实在国家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号文)发布以来,我国高职职业英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方法转为面向使用的交际性教学原则的方法。“跨文化交际”一词在英文里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背景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包括应用非母语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外,还包括对非母语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非母语语言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教育部高教司正式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将跨文化能力作为与语言知识和技能并行不悖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的应用技能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系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事职业院校职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职业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认识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的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不同的民族其发展历史及演变过程不同,故而在各民族不同的发展历史与生活环境里产生了不一样的语言使用习惯、社会文化以及风土人情。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人们可以方便进行跨地区、跨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个不同的国家之间在文化与经济方面突破区域性的差别,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在不同的经济单位以及不同经济环节上密切联系,实行不同层次的相互合作与交流,跨越国家、民族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及民族之间日益普及的行为,各民族间的相互交流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是,当前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经济制度的产物,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跨文化研究的基础,同时,跨文化研究也有利于对文化全球化的具体分析与深入理解,经历改革开放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展开各家广泛的合作与交流,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为此而开展的职业英语学习就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的开始。故而职业英语学习就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专业背景和语言能力,以模块化的职业英语课程设置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产教融合中实施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自1972年社会语言学家D・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概念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其内涵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一从内涵方面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能力两个概念的等同、大于以及小于的定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Hymes研究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划分为形式是否可能、实际履行是否可行、对应上下文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否完成等四个关键要素组成。换一种说法也就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Who speak what to whomand when)。跨文化交际能力学说逐步发展成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功能、语境、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知识等。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在与对方的交流中,根据文化背景、话题、语境讲出得体、恰当的.话。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年的研究积累,目前研究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及跨文化交际与翻译领域,逐步扩展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及商务和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并日益深入。
三、高职大学英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分析
高等职业大学英语对职业院校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应用能力培养需要遵循跨母语语言教育的基本模式,跨母语语言教育的目的解释培养学习者应用非母语语言进行日常工作生活之间的交流,在高职院校第一课堂教学中应该在教育学习者开展基本单词、句法、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外,教师还应在主动创设利于非母语语言学习的模拟语言环境及创设语言氛围,积极为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学习的时间、环境和实践等。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来源,一是从本科院校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他们由于自身对社会、对企业缺乏充分的认识,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少对大学的社会环境及语言文化差异的深入认识与认同,使得他们对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学校为对接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主动从行业企业接收一批有具体应用能力的能工巧匠担任教师,但是这部分师资欠缺实践教学能力,使得对学生的培养欠缺知识积累,也就是大学英语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不能针对不同环境交流不同信息。三是高职院校中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专业教师转岗位到职业英语教学的行列,这一部分教师,主要承担着专业英语一类的课程,注重对专业科技英语文献的学习,关于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较少。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国家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与世界各国之间交往日益增多,相应对面向不同语言国家、不同民族文化有深刻理解力、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对承担为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方式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全日制大学英语教学,全日制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较最大优点就是他们普遍具有较好英语会话基础,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弱,而职业要求注重行业企业背景下交际应用能力培养,注重要求学生理解和接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作为教师,在施教的同时,还应根据成人学员的具体实际,积极探索教学的突破口。
1.职业院校外语教学教师应不断提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导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我国职业院校外语教学教师先天存在许多不足,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学习、培养广泛兴趣、拓展知识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技术涉猎多学科领域,博览群书,积累跨文化背景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学生的培养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发专项项目,开展专项知识的介绍、讲解和阐释,提升学生跨文化知识的积累,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例如,文化背景不同,东西方对同一事件的理解不同,西方人对于吃东西时发出稍大一点声音认为是不好的,但是到亚洲地区则认为是对主任或厨师的肯定与赞赏,像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自身有较好的积累知识,其后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东西方社会关系中的这样现象并将其应用到跨文化交际中,才能做一名适应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教学要求的教师。
2.构建学生跨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院校教师应该立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把握职业英语课堂教学,加大对跨文化交际国家或地区、民族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与分析,引导学习者对比学习与母语单词的不同内涵或外延及其跨文化含义,掌握不同背景下不同文化的内涵,从而达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
跨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国家、地区及民族的宗教、习俗、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历史、地理、文艺、礼仪、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民间谚语、成语典故乃至形体语言等,都包含着丰富的跨文化背景知识。比如互赠礼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表达方式存在许多不同,中国人接受别人礼物相对西方人则是表现得更为含蓄,接受礼品多表现为含蓄往往要推辞一番,避免显得接收者眼界小、贪心,但是西方国家的人对他人赠送的物品决不推辞,多是当面打开并加以赞赏,以表示对对方的衷心感谢。又如同为西方国家,不同国家之间也需注意,英国人习惯将教名和中间名起步缩写,如M. H. Thatcher;而美国人则习惯于只缩写中间名,如Ronald W. rReagan.可见这些不同背景知识的掌握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开展文化交际十分重要,需要教师适时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国内外几十年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对周边社会的认识,也同样影响人们在这个社会进行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模式。基于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需要结合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设置学习情境,凝练学习文化知识,了解语言特征,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在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新版涉及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材中有较多章节与篇幅表现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内容,要充分挖掘不同背景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的文化内涵,以注重能力培养的教材为线索,通过课堂教学或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教育课堂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
3.跨文化交际教学需要适时转变思维方式。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经历了不同历程,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不同区域人们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就因时因势产生诸多不同解释,产生不同交际效果,也就是说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人受传统思想影响,千百年来形成讲求谦虚的文化,在与人交际时,将“重人轻己”视为一种美德,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来表示谦虚有礼,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交际现象,英美国家人士乐于接受。这就是因为中国人多养成谦卑性格,西方国家多形成外向性格,故此使得东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的。因此,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中,应该是让学习者学习并接受交际对象民族、国家的特别思维方式,这必将促进跨文化交际效果。如涉及到个人及家庭隐私或社会禁忌语的使用问题,中国人见面一般会问及年龄、收入、家庭成员等情况,以示对朋友的关心而不会引以为怪,但是英美国家对此则是表示唐突和不礼貌,这涉及到别人的隐私和禁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主动创设文化教育情境,要求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提高认识,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尴尬,同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增加外语学习的时效性,又能够使学员通过情境学习参悟不同国家民族思维方式与表述习惯,转变学员对外语学习的固有看法,在创设的文化氛围中学习。
四、结语
文化是语言生存扎根的土壤,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高职院校教师应意识到跨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讲授外语语言的同时应该注意同步传授文化及背景知识。在我们日常的口语交际中跨文化的因素就已经存在,当前各种各类语言学习的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学习语言素材,教师需要将其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主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原动力,并将文化知识及背景知识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中,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信心,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颖。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大众文艺(理论),,(02)。
[2]孙淑女,许力生。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J].外语界,2014,(4)。
[3]牛东育。跨文化交际知识运用于成人外语教学的思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
[4]吴彦蓓。如何在外语教育中实施跨文化交际的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8)。
[5]Communications Between Cultures[M].Wadsworth PublishingCompany.
[6]方汉文。比较文学高等原理[M].苏州大学出版社,.
[7][日]真田信治,等。社会语言学概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8]许红彬。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3)。
[9]甘小林。大学外语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学习月刊,,(9)。
篇12: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对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高职英语教育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分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提出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一些措施.
作 者:史炜炜 作者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英文刊名:WORLD OF ENTREPRENEURS 年,卷(期):2010 “”(7) 分类号: 关键词:高职英语 自主学习 学习现状 措施篇13: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和达到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才能达到目的与手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作 者:杨启贵 作者单位: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大芦完小 刊 名:成才之路 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 年,卷(期):2008 “”(3) 分类号:H3 关键词:目的 联系 训练【高职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相关文章:
4.高职英语教学浅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