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王传君经典名言

王传君经典名言

2022-06-10 08:14: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Bsixikfkf”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王传君经典名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传君经典名言,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王传君经典名言

篇1:王传君经典名言

1. 一朵花,我看它的时候,他才是一朵花。我不看它的时候,它什么都不是……简单的哲理,涵盖了一切。

2. 不得不承认,内心再强大的人,当面对很多很多问候,很多很多关爱,很多很多付出,很多很多期盼的时候,内心深处,会动然,震荡,感怀……

3. 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4. 将心比心!不然你永远也学不会理解,自然也不懂怎么和人沟通,所以必然没有幸福。

5.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6.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7. 没有错误的结果,只有错误的方法。

8. 难过是一种即时的感觉,事后如果还是反复回味,那不是浪费了很多开心的可能了吗。

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说在你需要的时候什么都是真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10. 上帝把你推到悬崖边,是为了让你感受到翅膀的存在,只要勇敢往前跨一步,就要展翅高飞。

11. 美是惊鸿一瞥是那一刻的细细品味云是蓝蓝的天上飘着的大大的棉花糖。

12. 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曾经幻想过的未来。

13. 爱情会和期间产生化学反应,变成亲情或者友情。

14. 结果不是全部,终有一天他会变成我们的全部过程,所以有没有所得,有没有提升经验值才是最重要的。

15. 压力不是对自己的不自信,而是对周围某些东西的不确定。

16. 回顾过去,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富有。

17. 你的快乐和幸福,就在于你得再坚持一下!

18. 无数的巧合拼凑成了多味的人生。

19. 别人做错了,那是别人的事情,不能把这个当作我们也去做的理由。

20. 人在学会自私的时候却越来越失去自我。

2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伏地魔。他可能是嫉妒,可能是怀疑,可能是恐惧,可能是点点点点,但他始终会被友情和爱打败在亲情、友情和爱情面前,还有什么是不能被击败的呢?

22. 物极必反,没人明确它的标准,真理也抵不上一时的高兴,一时的高兴又要比突如其来的痛苦短暂,而痛苦最终却让人觉得自己在成长。

23. 到达了顶峰之后,下山的路,则是挑战人性的一个过程。

24. 把痛苦当作幸福的放大镜,你就会快乐很多。

25. 人都是想自己是好的,所以作了婊子的永远都要有一块牌坊。

26. 放正心态,关键就是正确对待心中的嫉妒。每个人都很可爱,只是看你有没有发现它的眼睛。

27. 人生是失意还是诗意,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态。生活中总是失意的东西会多一些,但要用我们的心态把失意变成诗意。

28. 在这个社会,只有自己成就自己,虽然说有助缘,但何尝不是来自你自身的努力呢?人才,只会被自己埋没。只要你想,总能看到那朵花……

29. 时间的脚步,一点一滴的流淌着每个人的泪和汗。

30. 烦恼,嫉妒……一切让我们为之不快的东西,何尝不是和我们的成功,成名一起到来的呢?

31.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32. 美德流失的年代,损人不利己的,不要去做。

33. 幸福和不幸的区别仅仅在于你怎么看。体验生活的残酷,感受生命的幸福。

34. 心酸的时候总会用一种看似冷静地坚强来掩盖。

35.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36. 心理压力多半来自于自身的压迫。

37. 相互的理解才能为生存留出一定的空间。

38. 谁都有说人无耻的权利,但谁有说人无耻的资格?

39.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墙上的人怎么感觉呢?

40. 美不是一种定义,而是通过你的眼睛能够打动你内心的一个仅仅只属于你的记忆片断!

篇2:王传君经典励志名言

1. 固执也是一种力量,只是过犹不及。

2. 每个人都可以自信乐观,只要你的内心足够强大,很多时候失败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动摇了。

3. 故事组成了我们的人生,故事让一个菜包子变得与众不同。

4. 懂得享受苦难,你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5.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别人的错误,那就变成得了一种伤害,又或者是对自己的一种褒奖。

6.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7. 没有错误的结果,只有错误的方法。

8. 难过是一种即时的感觉,事后如果还是反复回味,那不是浪费了很多开心的可能了吗。

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说在你需要的时候什么都是真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10. 上帝把你推到悬崖边,是为了让你感受到翅膀的存在,只要勇敢往前跨一步,就要展翅高飞。

11. 美是惊鸿一瞥是那一刻的细细品味云是蓝蓝的天上飘着的大大的棉花糖。

12. 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曾经幻想过的未来。

13. 爱情会和期间产生化学反应,变成亲情或者友情。

14. 结果不是全部,终有一天他会变成我们的全部过程,所以有没有所得,有没有提升经验值才是最重要的。

15. 压力不是对自己的不自信,而是对周围某些东西的不确定。

16. 回顾过去,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富有。

17. 你的快乐和幸福,就在于你得再坚持一下!

18. 无数的巧合拼凑成了多味的人生。

19. 别人做错了,那是别人的事情,不能把这个当作我们也去做的理由。

20. 人在学会自私的时候却越来越失去自我。

2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伏地魔。他可能是嫉妒,可能是怀疑,可能是恐惧,可能是点点点点,但他始终会被友情和爱打败在亲情、友情和爱情面前,还有什么是不能被击败的呢?

22. 物极必反,没人明确它的标准,真理也抵不上一时的高兴,一时的高兴又要比突如其来的痛苦短暂,而痛苦最终却让人觉得自己在成长。

23. 到达了顶峰之后,下山的路,则是挑战人性的一个过程。

24. 把痛苦当作幸福的放大镜,你就会快乐很多。

25. 人都是想自己是好的,所以作了婊子的永远都要有一块牌坊。

26. 放正心态,关键就是正确对待心中的嫉妒。每个人都很可爱,只是看你有没有发现它的眼睛。

27. 人生是失意还是诗意,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态。生活中总是失意的东西会多一些,但要用我们的心态把失意变成诗意。

28. 在这个社会,只有自己成就自己,虽然说有助缘,但何尝不是来自你自身的努力呢?人才,只会被自己埋没。只要你想,总能看到那朵花……

29. 时间的脚步,一点一滴的流淌着每个人的泪和汗。

30. 烦恼,嫉妒……一切让我们为之不快的东西,何尝不是和我们的成功,成名一起到来的呢?

31. 一朵花,我看它的时候,他才是一朵花。我不看它的时候,它什么都不是……简单的哲理,涵盖了一切。

32. 不得不承认,内心再强大的人,当面对很多很多问候,很多很多关爱,很多很多付出,很多很多期盼的时候,内心深处,会动然,震荡,感怀……

33. 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34. 将心比心!不然你永远也学不会理解,自然也不懂怎么和人沟通,所以必然没有幸福。

35.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36. 心理压力多半来自于自身的压迫。

37. 相互的理解才能为生存留出一定的空间。

38. 谁都有说人无耻的权利,但谁有说人无耻的资格?

39.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墙上的人怎么感觉呢?

40. 美不是一种定义,而是通过你的眼睛能够打动你内心的一个仅仅只属于你的记忆片断!

41. 没有破土的痛,哪来绽放的美?

42. 我们都习惯把自己想得很简单,把别人想得很复杂。

43.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44. 美德流失的年代,损人不利己的,不要去做。

45. 幸福和不幸的区别仅仅在于你怎么看。体验生活的残酷,感受生命的幸福。

46. 心酸的时候总会用一种看似冷静地坚强来掩盖。

47.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篇3:王明君

王明君_石崇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原文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译文

我本是汉人,却要去匈奴单于的漠北之地。

和相送者道别还没有结束,前面开道的人已经举起旗帜要出发了。

车前的仆人也都伤心得落下了眼泪,驾车的马也为之悲鸣。

我内心十分痛苦,眼泪沾湿了我的`衣带。

已经越行越远,匈奴地快到了。

他们在帐篷中宴请了我,并且加给我阏氏的名号。

但是自己不能安于和不同种族的人共居,因此不以阏氏的尊号为荣。

父子都来凌辱自己,对此我感到羞惭惊惧。

自己下不了杀身的决心,所以只能沉默苟求生存。

但偷生也并非我所希望的,常常心里积郁着悲愤。

我想借助鸟的翅膀,乘着它远飞。

但是飞鸟根本就不懂我的心情,它在我面前只是惶恐地长久伫立。

昔日我是宝匣中的美玉,今日却是粪土上的败花。

昔日在汉朝荣华已经过去,情愿像秋草一样枯死。

不禁想对后世人说:远嫁异乡使人感情上难以承受。

注释

适:去往。

单于庭:是单于会见各部首领及祭祀之处。单于,匈奴君主的名号。

抗旌:举起旗帜。

五内:五脏。

朱缨:红色的系冠带子。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帐篷。

阏氏:匈奴君主的妻子叫阏氏。

父子见陵辱:匈奴的习俗是父亲死后儿子以后母为妻。所以这里说父子都来凌辱自己。

遐征:往远方去。这是昭君幻想自己乘着鸟远飞。

屏营:惶恐。

简析

“明君”即昭君。这首诗写昭君远嫁。《王明君》属《相和歌辞·吟叹曲》之一。

篇4:王传福致富名言名句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只要灵魂不屈,就一定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王传福常挂在口边的'名言

---------------------------------------------------《更多关于“名人名言”的相关文章,请及时关注我们的经典名言栏目。》

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篇5:王勃传

王勃传

王勃字子安,中国唐朝人,祖籍绛州龙门。关于王勃传的原文是什么呢?

王勃传

原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又谓:“王者乘土王,世五十,数尽千年;乘金王,世四十九,数九百年;乘水王,世二十,数六百年;乘木王,世三十,数八百年;乘火王,世二十,数七百年。天地之常也。自黄帝至汉,五运适周,土复归唐,唐应继周、汉,不可承周、隋短祚。”乃斥魏、晋以降非真主正统,皆五行沴气。遂作《唐家千岁历》。

武后时,李嗣真请以周、汉为二王后,而废周、隋,中宗复用周、隋。天宝中,太平久,上言者多以诡异进,有崔昌者采勃旧说,上《五行应运历》,请承周、汉,废周、隋为闰,右相李林甫亦赞佑之。集公卿议可否,集贤学士卫包、起居舍人阎伯玙上表曰:“都堂集议之夕,四星聚于尾,天意昭然矣。”于是玄宗下诏以唐承汉,黜隋以前帝王,废介、酅公,尊周、汉为二王后,以商为三恪,京城起周武王、汉高祖庙。授崔昌太子赞善大夫,卫包司虞员外郎。杨国忠为右相,自称隋宗,建议复用魏为三恪,周、隋为二王后,酅、介二公复旧封,贬崔昌乌雷尉,卫包夜郎尉,阎伯玙涪川尉。

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

剧,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寤其阙,宰相失色。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寻加弘文馆学士,兼知天官侍郎。始,裴行俭典选,见剧与苏味道,曰:“二子者,皆铨衡才。”至是语验。剧素善刘思礼,用为箕州刺史,与綦连耀谋反,剧与兄泾州刺史勔及助皆坐诛。神龙初,诏复官。

助,字子功,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居父忧,毁骨立。服除,为监察御史里行。

初,勔、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劼又以文显。劼早卒。福畤少子劝亦有文。福畤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耶?”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夸也。”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1]

译文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河津市,不过,他的故居通化村,现在却已经划归万荣县管辖了。王勃早慧,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认为书中有许多错误,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纠正它。

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考察吏治民风。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毛遂自荐,展示自己的才学。刘祥道读了信以后,非常赏识,就上表朝廷,推荐王勃这个年轻的人才。高宗皇帝召见了王勃,当面询间考察,王勃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可以说是少年得志。王勃才华横溢,文思敏捷,朝廷每有庆典大事,他都能写出精美的颂文,献给皇帝,一时间声名鹊起,皇子沛王听说了,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修撰《平台秘略》一书。书写成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加信任宠爱。但是,王勃毕竟年轻不懂事,不知道皇族之间的忌讳,一不小心就闯下祸来。当时,皇子们之间经常玩斗鸡游戏,王勃一时动了童心,竟替沛王写了一篇声讨英王鸡的檄文,大概是文章写得太像战斗檄文了,英王受不了,和沛王闹起意见。他们的父亲高宗皇帝听说以后,非常生气,说这么下去势必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就把王勃作为替罪羊,轰出了王府。

王勃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名声也坏了,在长安城里待不下去,只好四处游历。先到了四川,有一次登上葛愦山,居高临下,瞻望四方,慷慨地怀念起三国诸葛亮的功绩,写下了动人的诗篇。后来,他又听说虢州的山上盛产草药,一下子又动了研究医学的念头,求托贵人门路,弄了个虢州参军的小官。可是,王勃身上有一般天才人物的通病,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经常仗着自己的才气,欺负当地的上下级,所以人缘极不好,大家都讨厌他。正巧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要了王勃的命。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跑到王勃家里藏起来,王勃缺乏处世经验,就收留下来。过了些日子,又怕事情暴露受到牵连,情急之下,王勃就下手杀了这个官奴。

这可是死罪呀!当地全是政敌,没有朋友,王勃竟被判了死刑。行刑前,遇上朝廷大赦,死罪免去,废为庶民,一辈子也别想当官了。王勃这次祸闯得极大,他父亲王福畤本来是雍州司功参军,受牵连贬了官,远远地跑到交趾去做县令,这地方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广西或者越南吧。父亲受累,儿子当然不忍,王勃随后便去探望,没想到竟送了自己的命。在乘船渡海的时候,遇上了风暴,王勃掉进水里,在大风暴中吓死了,当时只有二十九岁。

王勃的一生就是这个样子,只有短短的二十九年。但是,天才虽然像流星一样闪过,可夜空里毕竟留下了耀眼的光茫。王勃有许多小故事,让人至今难忘。

咱们今天常说写文章要打草稿,高明一点的要打腹稿。“腹稿”的典故,就是王勃创下来的。他写文章的时候,开始并不认真思考,而是磨一大池磨,然后美美地喝上几杯酒,拉起被子便蒙头睡觉,睡醒之后,提起笔来就写,连一个字也不用改动。人们就说王勃这叫打腹稿。他的许多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他去交趾探望父亲,曾经路过钟陵,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佳话。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地的都督在滕王阁设大宴,事先嘱咐自己的女婿作好一篇序文,准备在楼上抄出来炫耀。都督阎公为了表示客气,先让大家写,大家知道这是虚让,都不肯动笔。只有王勃是个生客,不知道这里头的奥妙,拿起笔来就写,把人家都督女婿晾在了一边。都督很生气,又不好发作,只好站起来离开现场,让属下官员盯着王勃,写一句就给他传一句听,结果发现王勃越写越精彩,到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都督忍不住过来,夸王勃是天才,两人结成了好朋友。这篇文章,就是现在仍然传诵的《滕王阁序》。

人人都知道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以诗文著称。其实,他虽然短命,仍然不失为一位学者,做过不少学术研究工作,很有成就。他的家族龙门王氏,素以学术著称,祖父就是著名的大儒文中子王通。王通在隋朝末年,隐居于白牛溪,广招门徒,传授学术。他搜集整理了汉、魏、晋以来的著作一百二十篇,想编著为《尚书》的续篇。后来,他的书籍散失了不少,最重要的序文也没有了,还有十篇只有目录,而没有文章。王勃成年以后,继承起祖父的事业,修订补充,最后完成了二十五篇。他又认为,做为一个人,不能不懂医学,就拜长安名医曹元为师,很快就学习掌握了曹元的医学精华。他也喜欢读《易经》,白天读得太认真了,晚上竟做起了《易经》的梦,梦中有个人告诉他:“《易经》中有个太极,你要好好思考!”醒来后便写作《易发挥》,一连写了好几篇,写到了《晋卦》,忽然生了病,这件事就中止了。

王勃对汉朝以来的天人感应、五德终始之类的`学说也发生了兴趣,提出了自己的全新观点,他说:“王者乘土王,世五十,数尽千年;乘金王,世四十九,数九百年;乘水王,世二十,数六百年;乘木王,世三十,数八百年;乘火王,世二十,数七百年。天地之常也。自黄帝至汉,五运适周,土复归唐,唐应继周、汉,不可承周、隋短祚。”这等于是不承认魏晋以来的王朝是正统,连北周和隋也不是,唐朝直接继承的是汉朝。王勃因此专门作了一部《唐家千岁历》。(明心斋注:五德终治说看似好笑,其实大有道理。今天的许多历史学家,在划分大王朝时,也忽略了许多不成气候的小王朝。记得有学者说秦汉是第一帝国,唐宋是第二帝国,明清是第三帝国,这还没有算周朝。)

王勃的这个学说,在唐朝时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被各种政治势力利用。武则天时代,李嗣真建议唐朝继承周汉,而废弃北周与隋;唐中宗时代又恢复过来,提高了北周、隋的地位;唐玄宗天宝年间李林甫执政时,采用王勃的学说,继承周汉;杨国忠执政时,因为自己和隋朝同姓,再一次颠到过来。学说被政治斗争利用虽然显得可笑,但毕竟说明了王勃这一学说的影响。

王勃一家,才子非常多。哥哥王剧,弟弟王助,都考中了进士,作了官。最初,王勔、王剧、王勃弟兄三人出了名,被杜易简称为“三珠树”。后来,王助、王劼也长大了,都有文名,“三珠树”似乎变成了“五珠”。王劼也是早死,但小兄弟王劝长大了也是才子。他们的父亲王福畤,平常最爱向别人夸奖自己的儿子,被朋友称为有“誉儿癖”,王福畤就让儿子王助拿出文章给朋友看,朋友看了,说:“生了这样有才气的儿子,自然应该夸一夸。”

王勃的故里,名叫通化村,位置在汾河谷地南边的峨眉岭上。这个村以前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因为王勃的祖父王通死后葬在这里,当地人取“王通羽化”之意,命名为“通化”。村东现存王氏祠堂一座,有几通石碑。村里姓王的还有,只是人丁不旺。(明心斋也是王氏子孙,据长辈言,和通化王氏不是一支。我们村姓王的倒是挺多。据《河津县志》记载,王氏本出于太原,晋朝永嘉年间迁至晋南。唐朝王姓诗人,大多是这种情况,由晋中迁至晋南。)

注释

①宿:事先。

②夸客:向宾客夸耀(女婿)。

③勃:指王勃。

④沆然:随意、漫不经心的样子。

⑤语益奇:(勃文)语言更加奇特。

⑥矍(jué)然:惊惶的样子。

⑦属(zhǔ)文:写文章。属,连缀。

⑧寤:睡醒。

【王传君经典名言】相关文章:

1.《回君传》文言文阅读

2.王传福的简介和名言名句

3.狼王传读后感作文

4.柳传志名言

5.王卫名言参考

6.王安东读孟尝君传赏析

7.《太原王传》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8.宋书王僧达传课文翻译

9.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原文鉴赏

10.《后汉书·王梁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下载word文档
《王传君经典名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