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竹石》知识点总结
“不够痞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三年级《竹石》知识点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三年级《竹石》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三年级《竹石》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竹石》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篇2:三年级《竹石》知识点总结
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三年级《竹石》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破、磨、击、尔、南”5个生字,掌握“磨”的两种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扑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竹石图》,配以古琴乐)
导人:听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吧,说的就是清代大画家郑燮的故事。他可喜欢竹子了,大家看到的这幅{竹石图}就是他62岁时的'作品。
2、感知图画。说说画中的竹子给你的感觉。
3、感知古诗。
郑燮还会作诗呢,这画中的诗就是他自己写的,老师读给你们听听吧。
教师范读古诗。{配以课件《竹石图》及古琴乐)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诗,自学不认识的字。(教师进行巡视,提醒学生把宇音读准)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互评。
4、救师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
咬定破岩千磨万击坚劲
5、小组齐读古诗,读流利。
三、读诗悟情
1、欣赏图画,练习读古诗,整体感悟诗中怎样写画中竹的。
2、逐句练读。
①赏画。竹子长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读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②教师描述诗句的意境: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样.一点也不放松。
③学生自由读前两句诗,指导学生评读。标准:音准、有感情、韵律美。
④赏画想象: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
学生自由读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⑤引导学生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教师总结: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⑥指名读全诗,学生评读。
3、再次整体感悟古诗。
①指名学生诵读全诗。
②对照图画,再读古诗,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③引导:你喜欢诗中的竹子吗?为什么?
④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4、练习背诵古诗。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交流好的背诗方法。
四、课后延伸
自然界中有好多植物都具有优秀的品质,诗人们时常写诗来赞美它们。课后读读(梅花)。下次课大家来交流学习体会。
篇3:三年级《竹石》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竹石》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年级《竹石》知识点
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三年级《竹石》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破、磨、击、尔、南”5个生字,掌握“磨”的两种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扑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竹石图》,配以古琴乐)
导人:听过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吧,说的就是清代大画家郑燮的故事。他可喜欢竹子了,大家看到的这幅{竹石图}就是他62岁时的作品。
2、感知图画。说说画中的竹子给你的感觉。
3、感知古诗。
郑燮还会作诗呢,这画中的诗就是他自己写的,老师读给你们听听吧。
教师范读古诗。{配以课件《竹石图》及古琴乐)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块儿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诗,自学不认识的字。(教师进行巡视,提醒学生把宇音读准)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互评。
4、救师检查生字、生词的读音。
咬定破岩千磨万击坚劲
5、小组齐读古诗,读流利。
三、读诗悟情
1、欣赏图画,练习读古诗,整体感悟诗中怎样写画中竹的。
2、逐句练读。
①赏画。竹子长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读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②教师描述诗句的意境:竹子紧紧扎根在岩缝中,好像把青山咬住了一样.一点也不放松。
③学生自由读前两句诗,指导学生评读。标准:音准、有感情、韵律美。
④赏画想象:风吹来了,雨打来了,竹子害怕吗?
学生自由读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⑤引导学生想象:除了风吹雨打,竹子还会遇到什么折磨?
教师总结:风吹、雨淋、霜冻、雪落,这就是千磨万击!
⑥指名读全诗,学生评读。
3、再次整体感悟古诗。
①指名学生诵读全诗。
②对照图画,再读古诗,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③引导:你喜欢诗中的竹子吗?为什么?
④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4、练习背诵古诗。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交流好的背诗方法。
四、课后延伸
自然界中有好多植物都具有优秀的品质,诗人们时常写诗来赞美它们。课后读读(梅花)。下次课大家来交流学习体会。
篇4:三年级语文竹石知识点
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篇5:竹石(西师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竹的风格
--《竹石》教学设计
重庆市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 龚建云
电话:13896274918 邮编:404500 小学高级教师 县级骨干教师
【教材简析】
《竹石》是西师版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古代有许多画家和诗人。他们既绘画又赋诗,大家把这样的作品称为题画诗。
《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而题写的诗。诗人歌咏了长在青山、扎根岩石缝中的竹子。咏物言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设计理念]
1、渗透辩证的思想,竹能经受“千磨万击”,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生命力强,自己的目标坚定。郑燮能一生经历磨难,依然乐观,也是自身的人格决定,在课堂上努力体现这种辩证的思想。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去自学古诗。
3、从一堂课发散开去,希望学生能去爱竹,爱郑燮的作品。
一、教学目的
1、抓住重点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作者的背景多方解读诗歌,理解诗歌,体会竹的精神,人的精神。
2、学习联系作者理解古诗的方法。
3、会读会背诗歌会默写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读会背会默写诗歌。
2、理解诗歌,体会竹的精神。(难)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对诗
师:一竹一兰一石, 生:有节有香有骨。
师:任他风霜严寒, 生: 自有春风信息
师: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生:我自不开花,免撩风与蝶。
一、读竹。
(一)感知题目。
1、书空题目 竹石
2、猜猜这是谁的诗?(郑板桥),今天,我们认识他的另一个名字,我会写,但不会认,你们能当我的一字之师吗?(郑燮)
3 板书 清 郑燮 查字典认“燮”。
(二)自由读《竹石》。
读诗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读准,读通顺。
2、抽生读,检查读书情况。
3、借助注释读诗,初知意思。
(三)按平仄读诗。
一二声为平声,34声为仄声,两个字后面是平声时拉长,后面三个字的末尾是平声的拉长。
︱︱- -︱︱- ︱- -︱︱- - - -︱- -︱ ︱- ---︱-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句一句地抽生读。
二、品竹。
读书,我们不光用眼看,用耳听,还要用嘴读,用心悟,用心学。
1、读着读着,你的眼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竹?
2、 你是从哪里看到的?在诗中将词语画出来。
这是一株生命力顽强的竹子,从“破岩”体会。他生活在荒山野岭,草木无法生存的是风里,他却坚强地牢牢地李在那里。
这是一株坚忍不拔的竹子,从“千磨万击还坚劲”可以读出了。他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打击?
这是一株意志坚定的竹子,从“咬定青山不放松。”既然选择了在这里生活,就要在这里生活好,长得苍翠挺拔。一个“咬”,咬牙度过难关,咬牙克服困难,多么形象地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啊!
这是一株不怕任何打击的竹子,从“任尔东西南北风”“任尔”随便你是什么风我都不怕。
这是一株乐观向上的竹子。……
3、边汇报边知道朗读。
4、配乐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背竹。
1、抽生背诵《竹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悟竹。(理解古诗的方法:联系诗人及生活的背景理解诗)
1、介绍作者及他的故事。
郑燮, “扬州八怪之一”,人们称赞他的“诗书画三绝”。
可是,郑燮从小生活在贫寒的家庭里,四岁就死了妈妈,14岁,深爱自己的继母又去世,在没有成名之前,他的画一文不值,只靠教几个小孩过日子,在他30多岁的时候,自己的儿子被活活饿死。可是他从不放弃读书,不放弃画画,不放弃写字。这就是竹子一样的意志坚定啊!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是呀,郑燮常勉励自己:我已经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我已经具有了坚强不屈的精神,我害怕什么呢?他三岁开始读书,而到20岁才考个秀才,40岁才中举人,44岁终于中了个进士,当上了个小小的县官。他对学习的追求难道不是具有竹子一样执着的精神吗?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哪怕是当个小小的县官,他也当得与别人不一样,他睡在床上,听到竹子的声音,就怀疑是民众叫苦的声音,他爱他的子民如爱自己的孩子。乾隆十一年,郑燮任潍县县令时,恰逢荒年,百姓饥饿得吃人。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的性命。
而就是这样一个好官,由于影响了有钱有势的人的利益,有人告发他开关仓赈济灾民一事,被迫辞官。而郑燮却乐观地说:我正好去画我的竹。于是牵着一条小黄狗,拿着一盆兰花,带着几卷书,回扬州卖画为生。这是一个多么乐观的郑燮啊。读“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讲“咏物明志”的写法。
郑燮写《竹石》赞美竹子生命力顽强,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不也正是在写自己吗?表示自己要做一个像竹子一样的坚强的人啊!这种写法叫“咏物明志”。
3、联系自己的生活,回归古诗。
孩子们,学习是为了运用。那么,当我们面对学习中的一道道难题,准备放弃的时候告诫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当我们正为学习才艺感到困难时,我们鼓励自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突然降临的灾难时,我们坦然的迎接他,一起背背《竹石》。
4、唱《竹石》。
我们不仅会读,要是能唱诗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儿啊!听!跟唱!
5、默写《竹石》
三、作业
总结:我知道张飞庙里有郑燮的兰竹图,我们学校竹园有一句“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尚虚心。”也是根据郑燮的诗句“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改写的。郑燮就在我们身边,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推荐你们读《郑燮传》、《郑燮书画集》。
板书:
竹石
清 郑燮
千磨万击 咬定
坚劲
东西南北风 立根
破岩
[竹石(西师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三年级《竹石》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竹石阅读答案
2.《竹石》翻译赏析
3.竹石扩写作文
4.郑板桥竹石古诗
5.竹石原文解说
6.竹石古诗带拼音
7.竹石古诗词的意思
10.三年级《掌声》知识点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