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的方法与技巧
“dds201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管教孩子的方法与技巧,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与技巧,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管教孩子的方法与技巧
管教孩子的方法与技巧
直接而果断的沟通为什么在对孩子的教养中要把沟通列为第一呢?这是因为对孩子的尊重,可以使孩子有为自己申辩的机会,借着沟通可以了解孩子是不是明白你的教导。当孩子有了反应后,父母就可以看出所面临的应是哪一阶段的管教问题:教导、训练或纠正,另外,沟通还可避免对孩子采取的不当或过激行为。那么,什么是沟通呢?就是同孩子分享信息以及交换意见、思想。分享了信息,彼此就能相互了解。沟通可以使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完全呈现给孩子。沟通分为三部分--
实际所说的话7%
语气38%xugu4
非语言的沟通55%
一个完整讯息
在同孩子的沟通、管教孩子时,他是针对这三方面来判断接受的。父母的语气和非语言的沟通(如眼神、表情、动作等等)比所说话更令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意思。因此父母所用的沟通要更直接、更果断,表述(包括非语言表述)要准确清晰。
1、语气
语气要坚定,但不要严厉。父母的语气要透露出说得到就一定做得到,而且第一次要他改变行为时,就要他照办。
如果同孩子沟通时气愤不已,语气就会严厉、气愤,声调也会很高。要孩子改变行为是没有必要大声、严厉的,只需要坚定的语气。
2、非语言的沟通
眼目相交:两眼直视孩子的眼睛。孩子年幼,则要蹲下去,双眼和他的眼睛一样高。必要时,要求他注视你。
身体姿势:倾向孩子。
彼此距离:接近孩子。不要在他走离你身边时和他沟通,而要慈爱地跟他说:“过来。”
脸部表情:要轻松友善。
3、语言
(1) 在下命令时,不要用希望或期望的字眼。
不要说:“我不希望你再打弟弟了。”
而要说:“不可再打弟弟了。”
(2) 把你想要他做的仔细说出来
不要说:“乖一点。”
而说:“不可在沙发上跳来跳去,下来!”
(3) 不要用乞求、请求或计时的`方式
不要说:“过来吃饭……我说过来吃饭……你最好过来吃饭,否则我要数到10了…1、2、3…”
而说:“现在就过来吃饭!”如孩子没有听从,就告诉他若不再来你就采取什么行动。
(4) 不要用问句。应该用“我要--,我不要--,我们的约定是--我要你去--”等句子。
不要说:“你不觉得现在应该上床睡觉了吗?”
“你现在不想上床吗?”
“时间晚了,现在上床睡觉,好不好?”
而要说:“我要你现在就上床,我们约好你九点半上床睡觉的。”
(5) 要孩子一次就改变,同样的要求不要一再出现。
不要说:“安安,请你把门关上!”(没有去关)。
重复:“安安,我叫你去把门关上!”(仍没去关)。
重复:“照我的话去做,好吗?”(还是没去关)。
要说:“安安,请把门关上!”(安安没去关门,不要再发出同样的要求)。
(6) 若孩子对沟通没有反应,就把你要采取的行动说出来,这时,你就从沟通进入了管教的第二种方式了。
要就:“安安,请把门关上!”(安安没有去关门)。
“如果你现在不关,今天你一整天都要呆子家里,不准去碰那扇门。”
(7) 不要光说不做--说到就要做到。
不要说:“如果你不停下来,我就要打你屁股。”(孩子没有停)
“我说,停下来,否则我真要打你的屁股。”
“你是不是真的要我打你?”
要说:“如果你不停下来,我就要打你屁股。”(孩子没有停)“跟我来!”(打孩子屁股)。
(8) 不要让孩子选择或信口开河。
不要说(选择):“你是要把玩具收好,还是现在就上床睡觉?”
要说:“等你把玩具收好,才能上床睡觉。”
不要说(信口开河):“如果你不把玩具收好,那么这星期都不可以再碰那些玩具。”
要说:“如果你不把玩具收好,那今天一整天你都不可以再碰那些玩具。”
篇2:管教孩子方法
管教孩子方法是什么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打骂孩子的常见原因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家长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这样去做,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其实,不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父母来担起,而不是孩子。
正是因为家长不愿意花心思去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的草率表现。一般来说,家长之所以要打骂孩子,主要有以下4大原因。
1、传统教养观念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2、自我情绪管理不佳
如果家长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3、熟悉的成长经验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长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
猜您感兴趣:
1.8个好方法教你如何管教孩子
2.不听话的孩子管教方法
3.怎样正确教育孩子方法
4.家庭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5.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6.教你如何管住家中的小霸王
篇3:管教任性孩子的技巧
管教任性孩子的技巧
转移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很快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有意冷落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榜样示范
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激发他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
适当惩罚
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宝宝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批评后,要求他将东西拣起来。如果孩子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十分坚决。这样,宝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注重表扬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限孩子的不良习性,一方面更要关注孩子听话、不任性的行为,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夸奖。这样孩子就会懂得什么是大人赞成和允许的,什么是大人反对和制止的;就会知道专由自己的性子来就会受到惩罚,听话乖巧、不乱发脾气就会得到表扬和奖励。
篇4:管教孩子任性的方法
管教孩子任性的八种方法
1、父母保持冷静。
孩子也像成年人一样,别人命令他做事或者威胁他的时候,他总是故意拖拖拉拉。所以父母需要保持冷静。为了避免自己被激怒,父母在提出要求的时候,可以事先给孩子一些时间,可以对他说:“再画5分钟你就必须去洗澡了。”
2、让孩子重复一遍你说过的话。
这样,你马上就能弄清楚孩子到底有没有听见你所说的那些话了。如果你的孩子确实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比如,他不会关上收音机,那么当你让他重复你的要求的时候,他就能趁这个机会告诉你他不会做。
3、在游戏中让孩子顺从。
你的孩子是不是喜欢把自己装扮成故事书里的人物?孩子一旦成为故事中的人物,反而能更加认真倾听父母的讲话了。而且,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幻想。父母与其在睡觉问题上和孩子发生冲突,还不如和孩子一起张开幻想的翅膀。先顺着孩子的思路设想:“如果我们从来都不需要睡觉,那该有多好啊。那我们能很多天都不睡觉吗?......”你的孩子一定很高兴和你一起无边无际地遐想,然后,他很可能去考虑和接受现实生活的安排了。
4. 巧用关禁闭的处理方式。
让孩子听话,有时候需要你尽可能缓和他的坏心情。如果你的孩子因为不能如愿马上要发脾气时,要帮他冷静下来。但不要拿关禁闭来惩罚他( “到你自己房间待着去!”),不妨带他到客厅舒服的沙发上,或者把孩子带到他自己房间里一个他喜欢的角落。
也许你的孩子甚至愿意自己指定一处“平静的港湾”,再配上大枕头、柔软的毯子和几本喜欢的书。如果他不愿意去,你不妨提出来和他一起去,并给他讲个故事。
如果他还是不愿意去,那你就自己去,只是为了冷静一下。这你不仅是为了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而且你也能得到一些时间休息一会儿。等你们两人都感觉好点后,就该和他谈谈怎么做才合适了。
5. 给他权利。
为你的孩子提供机会,让他自己做选择,这样能让他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行使他新得到的自主权。比如,让他在你拿出来的两条裤子中选一条,而不是要求他穿你选的那一条。问问他晚饭是喜欢吃茄子还是豆角?睡觉前愿意听两个故事中的哪一个等等。
还有一种有助于让孩子觉得更有控制权的方法,是告诉宝宝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别说:“不行!不能在屋里拍球!”,要说:“我们出去到外面练习拍球吧!”如果他想在饭前吃个冰激凌,不妨让他在奶酪片或苹果中选择一样。
6. 放他一马。
如果你的“时尚”宝宝想穿绿色迷彩上衣和桔色条纹短裤,你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如果他午饭想吃华夫饼,早饭想吃花生酱,也没什么害处吧?有些时候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会更轻松,比如当他在回家路上跑到一个小泥坑里扑腾,或者把他的玩偶塞到了床底下,而不是摆到该放的架子上时,不妨稍稍纵容他一下。
7. 转移他的注意力。
你要注意避免那些可能引起孩子反抗情绪的场合。比如带孩子到户外公园去见朋友,而不是在正襟危坐的饭店。别让孩子陪你去买衣服,他在你不停试装的时候是不会安安静静的。
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了被动,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比如你们在步行街发现了一家让孩子着迷的玩具店,你要马上带他转到另一个方向,或是转移他的注意力(“哇!小凯,快看那个喷泉!你想不想过去玩一会儿?”)。
8. 尊重他的年龄和发育阶段。
当你让孩子铺床或扫地的时候,你要确保他知道该怎么做。首先要花点时间教他做新的工作,并和他一起做,直到他真正学会了。有时候,孩子表面上看来是不听话,但实际上是因为你让他做的事太难。
管教孩子小妙招
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
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特别注意:
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结果,然后马上执行,决不能缓行。比如说,你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总是在货架的过道跑来跑去。此时错误的做法是,对他说:“下一次买东西你必须坐在购物车里了!”,正确的做法是,马上就把他抱进购物车里,告诉他这一次就必须坐在里面了。
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他最喜欢的一些特别待遇呢?比如看哪一个动画片,玩某个玩具,或者想晚上9点上床睡觉而不是8点半?如果有,一旦你的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你也可以剥夺这个特权。但是,父母一定要慎重,不要一次剥夺太多,时间过长。
特别注意:
对于那些9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事不过三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特别注意:
也有人尝试过对于3到6岁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张纸上画3个笑脸,然后把它贴在墙上显眼的地方或者其他孩子能够经常看见的地方。当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为,就在一个笑脸上画个‘X’,并且在下面写明他的不良行为是什么。如果所有的笑脸上都画了叉,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他的一个最爱。一些父母尝试这种做法后,惊奇地发现在笑脸上画叉,对孩子来说效果太强大了。
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
宁宁的妈妈一直对3岁的宁宁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且每次都有成效。每天早上,宁宁的妈妈都会提醒宁宁,在家里玩最重要的规矩就是:一不能打小猫,二不能在沙发上乱蹦乱跳。如果宁宁一天都没有违反这个规矩,那么他就得到一个奖励:多看一个动画片,或者今天多讲一个故事。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使他有一种不能得到奖励的压力,他就能够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特别注意:
另外,也有的父母把奖励方法和画3个笑脸的方法结合起来了:他们先把一些奖励品放在盒子里,如果一天下来三个笑脸全都被画了叉,就拿走一个奖励品。目的是让孩子有一种渴望,期望自己一天的行为使所有奖励品都完整无缺。总而言之,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篇5:不听话的孩子管教方法
动物形象法
两三岁的宝宝还不能独立判断食物的对错,对家长的命令也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如父母口中的是、不是,要、不要,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孩子都不能马上根据这些命令作出相应的行为。如果把孩子喜欢的人物形象或者动物搬过来,这些形象发出的命令会要比家长本身发出的命令有效得多。譬如,小孩子都比较喜欢黑猫警长、白鹤阿姨、啄木鸟医生,讨厌毛毛虫、苍蝇、蚊子等等。举个例子,孩子不肯好好盖被子,家长就可以说:“你再不盖被子,蚊子坏蛋就会来咬你,如果你盖上了被子,蚊子坏蛋就吃不到你了,就会灰溜溜地飞走。”
权威人物法
在孩子的眼里都会有一个“权威人物”,这个人物就是与孩子关系比较密切,而且说话的份量在孩子的心中最重的那一个。这个权威人物不一定是父母,有可能是老师,有可能是爷爷奶奶,但是这个人一定是孩子作出行为的标准。如果孩子不听话,家长可以搬出那个权威人物,“那个某某就是这么说的”,这样孩子会比较相信。
竞争法
有一句老话:自己的东西不甜,抢来的比较甜。说的是孩子一个人吃东西的时候,往往不会安分,不肯好好吃东西,但是如果有一个人在抢他的东西吃,这是手里的鸡肋也会变成香馍馍。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生活中多设计一些竞争型性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引导。
故事法
孩子天生就爱听故事,那是因为他们年纪还小,很多事情还没有经历过,通过听故事的方式孩子就可以想象大千世界。在孩子的心中,故事中虚构的情节和现实生活没有两样,并且对故事中的内容更加深信。如果孩子不听话,家长就可以编一个故事,让孩子变成故事中的主角,然后故事中的孩子因为不听话受到了惩罚,这样的故事对孩子的影响会很大。
【管教孩子的方法与技巧】相关文章:
7.销售的技巧与方法
10.注册会计考试方法与技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