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优质栽培技术与病虫防治研究
“asnas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大豆优质栽培技术与病虫防治研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大豆优质栽培技术与病虫防治研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大豆优质栽培技术与病虫防治研究
1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明西街道位于明光市西郊,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0.8万亩,可灌溉面积在6万亩左右,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农业是本地的主要产业,种植的农产品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小麦种植面积大约为5万亩左右,水稻种植4-5万亩,玉米种植面积约为2万亩。近年来由于玉米市场价格持续下降,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大豆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大豆品种主要以黑豆为主,种植面积大约为8000亩左右,大多数是夏种,每亩产量约为300斤。随着本地现代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初步形成,分核心区和辐射区,构筑“一核、三村、一河、一带、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对大豆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2:大豆优质栽培技术与病虫防治研究
2.1选地整地
根据大豆的生长习性可知,在一片土地中种植大豆的次数太多,随着土壤中营养和水分的流失,大豆的产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更易感染病虫害,不利于大豆收益。所以在大豆栽培之前,必须要对耕作制度进行调整,要进行合理轮作,减少大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疾病,适宜作为大豆前茬的作物是选玉米、谷糜、高粱、土豆等作物,避免重迎茬。选择平岗地、排水良好的土地更适宜大豆栽培。整地一般要及早整地,在土壤水分合宜的时候进行整地,严禁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的时候整地,对于经过冬季霜冻的土壤,要及早翻耙起垄,旋、耙、起、压连续作业,秋起1.3米的平头大垄,并及时镇压。整地的时候可以施用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确保农家肥充分腐熟。
2.2科学选种和种子处理
大豆的品种决定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市场上的大豆品种众多,在选择品种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本地的大豆品种。在选种的时候要确保种子颗粒饱满、纯度高,这类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更容易生长,同时要根据地区特点进行选种。选种之后还要及时对大豆种子进行处理,首先用盐水清洗,将种子中的杂物、草籽、秕粒等清除,然后将种子阴干,使用药剂进行浸种,每公斤种子可用浓度为2.5%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2毫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选种浓度为2%的宁南霉素,按种子重量的1-1.5%进行拌种,可以对大豆根腐病进行有效防治。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还可以选种钼酸铵,按照种子重量的0.5%、硼砂0.04%、硫酸锌0.5%拌种或使用生根粉10ppm浓度进行拌种。
2.3科学播种
科学播种是大豆高产的关键,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都与大豆播种时的垄深、地块温度、天气条件等有关,播种过早,土壤温度较低,不利于出苗,还可能会出现烂种缺苗,播种过晚,出苗迅速,但是幼苗和根系的生长都很快,苗比较脆弱,容易徒长。所以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并且要对播种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控制。大豆播种的时候要根据土壤的温度、气候条件等进行播种,一般以土壤5厘米耕层地温稳定在8-10℃左右、土壤含水量在20-22%时可以进行播种。播种时要提高播种质量,对于底墒较好、表墒较差的地块,可以推掉土壤中的干土,把种子播在湿润的土壤上,对于整体墒情较差的地块,可以在播种的前两天闷湿有机肥,将有机肥充分施入土壤中,借墒播种。另外,必须要对垄深进行控制,播种时太深或者太浅都不适宜大豆发芽出苗。垄与垄之间的距离应该要控制得当,太过密集,不利于大豆发芽,会导致其产量下降。最后,要对大豆种植密度进行控制,要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根据地势情况、土壤肥力等进行合理密植,如果是坡地、肥力较低的地块,则可以减少种植密度,如果是肥力较高的地块,则可以提高种植密度。一般坡地和肥力较差的地块,每公顷要保证52.5万株幼苗,平地、肥力较高的地块,则可以确保每公顷60万株左右。
2.4加强日常管理
播种之后的常规管理是促进大豆生长的关键,做好田间管理,可以为大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第一,要破除土壤板结,如果在大豆播种之后遇到暴雨天气,表面涂层已经形成板结层,会导致大豆出苗困难,轻者缺苗断垄,严重的要毁掉重种,所以要及时破除土壤板结情况,一是人工锄地,二是用耙破除。第二,补苗间苗。当大豆出苗的时候,如果发现出苗较稀疏,则要立即补苗,另外,由于种子的播种量较大,则群体密度高,很容易出现争夺养分的情况,所以要及时进行间苗,防止密度过大,影响大豆长势。第三,水肥管理。在大豆播种之前应该要施足基肥,确保土壤营养丰富,为大豆种植发芽提供充足营养。除了施用基肥之外,在大豆播种过程中也要施肥1次,这样也可以增加大豆出苗率。随着大豆生长,应该要及时进行追肥,确保大豆根系发展,获得更多营养,大豆生长过程中最需要的肥料是磷肥和有机肥,每亩地大豆可以施用有机肥1000kg左右,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的肥沃度,为了增强麦田的通透性,还可以施用大豆专用肥。在灌水方面,要依据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灌溉,大豆的花荚期需水量较大,如果此时遇到干旱天气,必须要勤浇水、多浇水,并且做好排涝,防止积水。第四,病虫害防治。随着大豆不断生长,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对大豆的生长有极大的影响,大豆病虫害的防治应该要以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尽量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比如常见的大豆根腐病,每公顷可以使用浓度为2%的宁南霉素0.75-1kg,混和乐得固体叶面营养剂0.5kg可以有效防治,使用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1.25-1.5kg,可以有效防治大豆灰斑病,使用浓度为25%的咪鲜胺1.2-1.5kg可以有效防治大豆菌核病。大豆的常见虫害有蚜虫、蓟马等,使用浓度为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45-0.6kg可以有效防治蚜虫、蓟马,使用1.8%阿维菌素0.3升可以防治红蜘蛛。
篇3: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论文
摘要:水稻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应不断加强水稻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本文主要对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以及水稻病虫害防治办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栽培;病虫害防治
1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1.1稻种的选择与处理
现如今,在水稻种植方面,普遍采用移栽水稻种植技术。在水稻种植前,首先需要对稻种进行处理,稻种处理效果会直接影响水稻种植产量以及水稻品质。在水稻选种方面,应该尽量选择高产、抗病虫害品种,对此,农业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实验研究,对稻种进行综合评价,另外,还应该严格依据水稻种植的收获时间确定水稻品种。
1.2水稻的育苗
在水稻育苗方面,应该尽量选择地块平坦且地势较高的种植区。在土质方面,也应该选择渗水性好,不含盐碱的土质。另外,还应该合理选择床土,要求床土疏松度较好,而且酸碱值适宜,这样才能够为水稻育苗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空间。
1.3适时播种及合理密植
在水稻播种方面,应该结合地区气候条件以及选用水稻品种的特性确定播种期,另外,还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水稻播种量,这样有利于培育适龄叶蘖和壮秧。通常情况下,中晚稻杂交种的播种量为每亩15~20公斤。水稻种植密度和规格应该综合考虑水稻品种特性和稻作类型。如果水稻种植密度比较大,就会导致水稻出糙率比较高,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如果水稻种植密度比较小,则会导致水稻种植产量降低。因此,为了保证水稻种植品质,提升产量,应该合理密植,在插秧过程中避免斜插和浮秧,确保苗数的均匀性。
1.4田间管理
1.4.1施肥在水稻种植中,施肥技术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施肥标准,施足基肥,基肥指的`是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混合。另外,还应该多次施分蘖肥,而施穗肥指的是促花肥与保花肥的混合,主要施促花肥。1.4.2灌溉水稻栽种后,应该及时对稻苗进行浇水处理。幼苗栽植后,需要在一周时间内间隔性灌溉,这样能够促进幼苗扎根,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促根促蘖;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应该适当进行晒田;水稻拔节出穗阶段,应该保证14天左右浅水层;在水稻种植后期,主要的灌溉方式应为间歇性灌溉;在水稻灌浆结实期,应该以干湿交替的方式进行灌溉,这样能够避免水稻种植出现断水问题。
篇4: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论文
2.1水稻常见病害的防治
2.1.1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可受到纹枯病为害,尤其是在水稻秧苗阶段至水稻抽穗阶段,都可能会感染纹枯病。一旦水稻感染纹枯病,会首先为害水稻叶片以及叶鞘。如果病害感染比较严重,则会顺着稻秆逐渐蔓延。在纹枯病感染初期,水稻叶片会产生椭圆形病斑,随着病害的日趋严重,病斑会连成大片。一旦水稻感染纹枯病,则很难对病害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在纹枯病防治方面,应该以预防为主。在纹枯病预防方面,可以使用稻瘟康1∶500比例对水稻进行喷洒,一般需要持续喷洒7天,必须保证喷洒均匀。2.2.2稻瘟病的发生及防治在水稻生长的各个部位以及生育期,都有可能感染稻瘟病,根据稻瘟病的感染位置,可以将其分为叶瘟、穗颈瘟、谷粒瘟等。通常情况下,稻瘟病主要为害水稻的叶片以及节部位置。一旦水稻感染稻瘟病,就会减产10%~30%,甚至绝收,因此对于水稻稻瘟病,应该加强防治,避免水稻绝收。在水稻稻瘟病预防方面,应加强水稻种植田间管理工作,结合水稻生长情况,严格控制施肥量以及施肥时间。在水稻种植前,首先需要进行烤田处理,加强种植田地给排水工作。在稻瘟病药物防治方面,可以在7月中旬发病初期选择40%咪鲜胺400毫升/公顷对水稻进行喷洒,第一次喷洒间隔7天后,还需要进行二次喷洒。如果稻瘟病病害比较严重,则应该选择奥力克稻瘟康70毫升混合大蒜油12毫升对水30公斤对病害水稻进行喷洒,一般需要每3天喷洒一次,一般需要喷洒2~3次。2.2.3恶苗病的发生及防治水稻恶苗病又被称为白秆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在水稻秧苗阶段直至抽穗阶段,都可能会感染恶苗病。一旦水稻感染恶苗病,则会导致病株瘦弱并且与正常植株相比高出10厘米左右。因此,很容易辨别水稻是否已经感染恶苗病。另外,一旦水稻感染恶苗病,则其基部会出现气生根,而且还会产生出粉红色霉层。对于水稻恶苗病,该病菌的最佳发育温度条件为20℃~25℃之间,由于水稻稻种可能会带有恶苗病真菌,因此,在稻苗选择过程中应该加强留意。另外,在水稻播种前,可以选择1%石灰水液对稻种进行浸泡处理,一般需要连续浸泡2~3天,在浸种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影响。对于田间发病水稻,可以使用5%井冈霉素100毫升/亩进行喷洒,或使用井冈霉素粉剂对水80公斤进行喷洒。
2.2水稻常见虫害的防治
2.2.1稻飞虱及防治该虫害一般发生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对于该虫害防治,可以使用20%扑虱灵对水稻进行集中喷洒,一般喷洒用药量为100克。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10克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对水45公斤对水稻底部进行喷洒处理。2.2.2粘虫及防治一旦水稻感染粘虫,粘虫就会以水稻叶片为食。对此,水稻种植管理人员可以使用40毫升25%的敌杀死乳油对粘虫进行集中灭杀。2.2.3水稻螟虫及防治水稻螟虫又被称为“钻心虫”,该虫害一般发生在水稻种植抽穗期以及分蘖期。对于该虫害,水稻种植管理人员可以使用35克90%的杀虫单原粉,配以10公斤细土对水稻进行集中喷洒。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水稻种植技术的完善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优质水稻栽培方面,不仅需要加强稻种选择处理,而且还应该重视水稻种植田间管理工作,促进水稻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水稻高产栽培。
参考文献
[1]王刚.优质水稻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1(05):91.
[2]江友应.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4(11):18.
【大豆优质栽培技术与病虫防治研究】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