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桃花源记》作业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作业题及答案

2025-01-10 08:52: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飘移8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桃花源记》作业题及答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桃花源记》作业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桃花源记》作业题及答案

篇1:《桃花源记》作业题及答案

一、注音。

1.垂髫 ( ) 2.豁然 ( )3.俨然( ) 4.诣 ( )5.骥 ( )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便扶向路 ( ) 2.悉如外人 ( )

3.欣然规往 ( ) 4.诣太守 ( )

5.缘溪行 ( ) 6.无问津者 ( )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1.妻子 古义: 今义: 2.无论 古义: 今义:

3.交通 古义: 今义: 4.绝境 古义: 今义:

四、翻译下列句子。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五、阅读语段,做文后的练习。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写桃花源自然美景的句子是 。写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

2.这段文字写了桃花源中的景色,用“ ”一句总写渔人的感受。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图景与当时 形成鲜明的对照。

3.这段文字表现了人们对 的厌恶和对 社会的追求。

4、.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俗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的语句是:

5、第二段文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6、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和平共处的理想社会。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他的书里也描写了他所想象的实行公有制的幸福社会,并把这种社会叫做“ ”,意即 。真是与陶渊明不谋而合。

7、“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请用简短的文字回答。

8、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出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B.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了桃花源是一个富足平和的社会。

C.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为了让他回到外界之后不泄露桃花源的秘密。

D.“见渔人,乃大惊”表现了桃花源中人对外界来客突然出现的惊奇,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一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社会。

六、课外阅读题

下面是从陶渊明《桃花源诗》中节录的诗句,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③。路荒暖交通④,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⑤,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和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释: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

1.这些诗句和《桃花源记》中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

2.这些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

篇2:《桃花源记》作业题及答案

一、tiáo huò yǎn qiān mò yì jì

二、1.沿、顺着 2.全 3.计划 4.拜见 5.沿 6.渡口

三、1.妻子和儿女 丈夫的配偶。 2,不用说 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3.交错、相通 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4.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四、略

五、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豁然开朗” 频繁的战乱

3.黑暗社会 没有战乱、压迫和剥削, 和平劳动,自给自足,和平恬静。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①渔人在桃花源人家里作客。②辞去的经过。

6、乌托邦 没有的地方

7、为了寄托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

8、C

六、1.与课文“土地平旷……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一致。

2.描绘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景。  点拨:答对意思即可。

篇3:桃花源记答案

桃花源记答案

《桃花源记》知识记忆检测

一、文学常识:(10分)

提起成语“世外桃源”,我们就会想到 东晋 (朝代)著

名的 诗 人 陶渊明 (作者)的《 桃花源记 》,

本文选自《 陶渊明集 》。

二、重点字词:

1、一词多义(24分):

(1)寻:寻向所志( 动词,寻找 ) 寻病终( 副

词,不久 )

(2)志:处处志之( 动词,做记号 ) 寻向所志

( 名词,记号 )

(3)舍:便舍船( 动词,丢弃 ) 屋舍俨然( 名

词,房屋 )

(4)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对,向 )

(5)之:忘路之远近( 的 )渔人甚异之( 代词,它,

指代所看到的景象 )

闻之,欣然规往( 代词,这件事 )具答之( 代词,

他 )

2、古今异义(14分):

鲜美:古: 鲜艳美丽 今:指味道鲜美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各种运输和有点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 妻子儿女 今: 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关联词,表条件

不同而结果不变 间隔:古:间离断绝 今:事物在

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仿佛:古: 隐隐约约 今: 好像

3、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2分):异,形容词用作动词,

“以。。。。为异”,即“认为。。。。奇怪”

4、通假字:便要还家(2分):“要”通“邀”,邀请

5、重点虚词(8分):欲穷其林( 这 )见渔人,乃大

惊( 竟然 )

不复出焉( 再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他们

自己 )

三、重点句子翻译(40分):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地上)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这里的景象感到

非常奇怪。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

自乐。

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都像桃花源外

的世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很愉快,自得其乐。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率领妻子儿

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

说魏晋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个人一一地向他们详细地说出了所听到的事,(他们)都

感叹惋惜。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他们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

待他)。

7、闻之,欣然规往。

(他)听说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

8、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没有实现,不久就生病死了。此后就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

的人了。

《短文两篇》知识记忆检测

一、文学常识(7分):

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以物为喻,写得比

较含蓄,这种写法叫做“ 托物言志 ”。如:唐 代

(朝代) 刘禹锡 (作者)的《陋室铭大学网 》就是

借陋室来表达自己高洁情操的;还有 宋 代(朝代) 周

敦颐 (作者)的《 爱莲说 》也是如此

二、重点字词:

1、词类活用(14分):有仙则名( 名词用作动词,出名,

著名 )有龙则灵( 名词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

不蔓不枝( 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 名词用作

动词,生枝杈 )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

播 )

劳形(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乱耳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感到混乱 )

2、一词多义(8分):无丝之乱耳( 用于主谓之间,不

译 )何陋之有( 倒装标志(疑问句中宾语前置标志),

不译 )

水陆草木之花( 的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用

于主谓之间,不译 )

3、重点实词(28分):德馨(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

苔痕上阶绿( 名词用作动词,长上 )调素琴( 弹 )

鸿儒( 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

案牍( 官府的公文 )蕃( 多 )

濯 清涟( 洗涤 )( 清水 ) 净植( 洁净地

直立 )亵玩 焉( 玩弄 )( 语气助词,啊 )

予谓菊( 认为 )鲜有闻( 很少 )宜乎众矣( 应

当 )

三、默写并翻译(36分):

1、《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译: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2、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表现主人交往高雅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4、表现室主人生活安闲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 , 阅金经

译:可以弹奏着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点明“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译:我只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

6、描述“莲”的外形和香气的句子:中通外直 ,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译:(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

7、表现“莲”的风度气质的句子: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笔挺洁净地站立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去玩弄。

8、点明主旨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 。

译:莲,是花中的君子。

9、陶渊明独爱“菊”的原因是: 花之隐逸者也 。世人甚爱牡丹的原因是: 花

之富贵者也 。

译:(菊)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10、翻译(7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

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篇4:《给予树》练习作业题及答案

《给予树》练习作业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组词语。

如(  )(  )(  )

宽(  )(  )(  )

三、选字填空。

予矛  (  )盾    给(  )

买卖 购(  )  (  )力气

即既  (  )兴表演 (  )来之,则安之。

四、根据提示,说说下面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提示: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了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五、请你抄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如果你是那个小孩子,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一读,写一写。

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体贴兴高采烈

提醒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文章时,要边读边思考。比如,读下面这段文字,可以结合有关词语、句子思考:从金吉娅说的话中体会出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请你先画出有关的词句,再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出来。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东西。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所以,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你知道吗?

圣诞树: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根树枝插在地上,树枝立即长成了大树。孩子指着这树对农民说,以后每年的今日,树上都会长满礼物来报答你们的盛情。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圣诞老人:传说白胡子、白眉毛的圣诞老人在平安夜身穿红外衣,乘双轮马车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将会得到苹果、坚果、糖等诸多奖品。他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的快乐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圣诞老人已经成为圣诞节的象征。

十、动动手

《给予树》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是什么呢?

十一、选读乐园

壁虎的爱

在日本,发生了一件千真万确的事。

有人为了装修家里,拆开了墙壁。(日式住宅的墙壁通常是中间架了木板后,两边填上泥土,其实里面是空的。)

他拆墙壁的`时候,发现一只壁虎被困在那里——一根从外面钉进来的钉子钉住了那只壁虎的后腿。

那人见状,既觉可怜又感好奇,他仔细看看那根钉子,天啊!那根钉子是十年前盖那房子的时候钉的!

到底怎么回事?那只壁虎竟然困在墙壁里活了整整十年!在这黑暗的墙壁里整整存活了十年,真不简单!不对呀?他继而寻思,后腿被钉住了,一步也跨不出的这只壁虎,到底靠什么撑过了这十年?

于是他暂时停止了装修工程,想弄明白它到底吃什么?”他要一探究竟。

过了不久,不知从哪里又钻出来一只壁虎,嘴里含着食物……啊!他一时愣住了,这是什么样的情啊?为了被钉住后腿而不能走动的壁虎,另一只壁虎竟然在十年的岁月里一直不停地衔取食物喂它。

参考答案:

一、给予祝福拥抱如愿以偿盼望仁爱前夕宽裕猜

二、如果、假如、例如;宽阔、宽广、宽大;担起、担子;给予、送给

三、矛盾给予购买卖力气即兴表演既来之,则安之

篇5:暑假初一语文作业题和答案

暑假初一语文作业题和答案

答案

-、1.(4分,每空1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 C (2分)

3、D (2分)

4、B (2分)

5、例:金钱可以买衣服,但不能买美丽;能买书籍,但不能买智慧 (4分,每空1分)

6、从材料中可以读到,现在的年轻人只关注娱乐界的名人,而不关注科学界的名人。(2分)

7、(1)随着年级的升高,近视人数越来越多(或近视率越来越高)。(2分)

(2) “具体建议”要点:坚持做眼保健操;在教室内安装电灯应符合国家标准;在全市中小学中加强用眼卫生的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分)

二、(一)(4分)

8、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分)

9、我读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

(二)(8分)

10、(1)像 (2)这 (2分)

11、士大夫没(熟)读过苏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面子(气短)。(2分)

12、表现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名声将超过自己。(2分) 13、开阔的胸襟。(2分)

三、(一)(14分)

14、中年男子有一个令他讨厌的邻居,而这个邻居每个周日都会雷打不动地去那个教堂,因此他认定那个教堂不可能好。(2分)15、牧师要用这个事例来让中年男子明白,以邻居的好坏去判断教堂的好坏,同牧师以小姑娘的演奏水平判断贝多芬的作曲水平的荒谬做法毫无二致。(3分)

16、略 (3分)

17、(3分)

(1)正话反说,让人疑惑,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通过这显而易见的错误判断来说明中年男子判断方法的荒谬。

18、(3分)

(1)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

(2)与他人交流要注意艺术,不必针锋相对。(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二)(14分)

19、培养好科技领军人才。(2分)

20、从侧面烘托出了钱学森的'伟大贡献和爱国情操,使钱老的形象更加丰满。(3分)

21、荣誉是大家的,有理有据地反驳;以爱因斯坦的例子反对;在新科学上,以“小学生”来反对。(3分)

22、朴实、通俗、鼓舞人心,不甘人后,勇于进取,自主创新的爱国精神。(3分)

23、去掉“可以”后,就认为夸大了钱学森的贡献,就不客观了,与划线句子④相矛盾又与钱学森的精神相矛盾。“可以”一词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又与钱学森的言和行相一致。(3分)

三、略(40分)

篇6:单片机原理课程作业题及答案

单片机原理课程作业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

1. 单片机根据数据总线宽度的不同,可以分为4位机、8位机、16位机、32位机。(√ )

2. MCS-51系列单片机分为三大字系列:51子系列、52子系列和53子系列。(× )

3. 一般在计算机中,对于正数,最高位规定为“0”;对于负数,最高位规定为“1”。( √ )

4. MCS-51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分布在60H~80H地址范围内。 ( × )

5. P2口既可以作为I/O使用,又可以作地址/数据复用口使用。( √ )

6. 按指令执行时间分,可分为1周期、2周期、3周期指令。( × )

7. 定时/计数器共有5种工作方式,由TMOD中M1M0的状态决定。( × )

8. 异步通信的数据或字符是分为一帧一帧地传送,用一个起始位表示字符的开始,用停止位表示字符的结束。(√)

9. MOV 20H , R1 (√ )

10. SUB A,R2 ( × )

二、单选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中)

1. 所谓CPU是指(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C)输入输出设备 (B)运算器和存储器 (D)控制器和存储器

2. 10101.101B转换成十进制数是( D )。

(A)46.625 (B)23.625 (C) 23.62 (D) 21.625

3. 能够用紫外光擦除ROM中程序的只读存储器称为( C )。

(A)掩膜ROM (B)PROM (C)EPROM (D)EEPROM

4. 若某存储器芯片地址线为12根,那么它的存储容量为( B )。

(A)1KB (B) 2KB (C)4KB (D)8KB

5. PC中存放的是( A )。

(A)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D)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

6. 8031单片机的( D )口的引脚,还具有外中断、串行通信等第二功能。

(A)P0 (B)P1 (C) P2 (D) P3

7. 8031单片机中既可位寻址又可字节寻址的单元是( A )。

(A)20H (B)30H (C) 00H (D) 70H

8. 寻址空间为外部数据存储器所用的指令是:( A )

(A) MOVX (B)MOV (C) MOVC (D) ADDC

9. 下列指令中不影响标志位CY的指令有( D )。

(A)ADD A,20H (B)CLR (C) RRC A (D) INC A

10. MCS-51单片机在同一优先级的中断源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 A )。

(A)外部中断0 (B)外部中断1 (C)定时器0中断 (D)定时器1中断

三、简答题

1. 简述单片机的主要特点。

答:单片机是将微型计算机的运算部件和逻辑控制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集成电路,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面对的是测控对象,突出的是控制功能,它的特点是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使用方便,性价比高

2. 从功能上、工艺上、程序存储器的配置上看,MCS-51单片机有哪些种类? 答:MCS-51系列单片机分为51系列及52系列,51系列是基本型产品,52系列是增强型产品,片内RAM,计数器数量及中断数量由于51系列,这两个系列又按片内是否包含ROM,ROM的类型,制作工艺的不同各分有多个型号。

3. 简述累加器的.ACC的作用。

答:累加器Acc是80C51系列单片机中最常用的寄存器,所有的运算类指令都要使用它。累加器在指令中的助记符为A,自身带有全零标志Z,该标志常用作程序分支转移的判断条件。

4. 什么叫堆栈?堆栈指示器SP的作用是什么?

答: 所谓堆栈是指用户在单片机的内RAM中构造出的一个区域,用于暂存一些特殊数据,这个

区域存放数据需符合“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原则。利用堆栈可以简化数据读写的操作,SP在存放数据时会先自动加1,取出数据后会自动减1,SP始终指向堆栈最顶部的数据地址。

5. MCS-51单片机的P0~P3口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答:MCS-51单片机的P0~P3口都包含锁存器结构,P0,P2包含多路开关MUX。P1,P3不包含MUX。P0包含两个场效应管V1,V2 。P1,P2,P3只有一个场效应管V1,场 效 应管V2改成了上拉电阻R,P3口的每个脚通过与,非门的结构都具备第二功能。P0口的驱动能力是8个LSTTL门电路,其它3口的驱动能力是4个LSTTL门电路。

6. 简述下列基本概念:指令、指令系统、程序、汇编语言指令。

答:指令: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 指令系统:指一台计算机所具有的全部指令的集合。程序:各种指令的有序组合。汇编语言指令:用助记符形式书写的指令,汇编语言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

7. MCS-51单片机有哪几种寻址方式?

答:MCS-5单片机有寻址方式有七种,分别是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相对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

8. 简述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及其寻址范围。

答:寄存器中存放的是操作数的地址,即操作数的地址通过寄存器得到,MCS-51单片机规定工作寄存器的R0、R1、DPTR、SP作为间接寻址寄存器,它的寻址范围是片内RAM低128字节,片外RAM。

9.MCS-51的中断系统有几个中断源?几个中断优先级?中断优先级是如何控制的?在出现同级中断申请时,CPU按什么顺序响应(按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写出各个中断源)?

答:MCS51单片机有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中断优先级由特殊功能寄存器IP控制,在出现同级中断申请时,CPU按如下顺序响应各个中断源的请求:INT0、T0、INT1、T1、串口。

10. 并行数据通信与串行数据通信各有什么特点?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基本的通信方式有两种:a.并行方式,数据的各位同时传送;b.串行方式,数据一位一位顺序传送, 并行通信通过并行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数据有多少位就要有同样数量的传送线。并行通信的优点是处理速度快,缺点是传输线多。因此并行传输适用于近距离传输、处理速度快的场合。串行通信借助于串行输入/输出接口实现,只要一条传输线。故串行通信节省传送线,特别是当位数多和长距离传送时,这个优点就更为突出。

篇7:《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词语解释。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甚异之。

4、豁然开朗。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问所从来,具答之。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处处志之。

11、闻之,欣然规往。

12、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翻译句子。

1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7、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2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4、后遂无问津者。

三、选择:

25.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

B.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C.复前行 不复出焉

D.便舍船 屋舍俨然

四、回答下列问题:

2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27、表现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是:

28、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

29、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目的是什么?

30、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皆叹惋”的内容又是什么?

31、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那些人生启示?

32、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33、出自本文的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并解释。

34、假如当时的渔人是一名导游,请你代他拟写一段桃花源的导游词?

参考答案:

1、缘:沿着。

2、落英:落花。

3、异:诧异。

4、豁然:开阔的样子。

5、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6、交通:交错相通。

7、怡然:喜悦的样子。

8、具:详尽。

9、妻子:妻子小孩。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0、志:作标记。

11、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

12、寻:不久。津:渡口。

13、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14、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15、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16、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7、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8.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0、(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1、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22、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23、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24、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25.C

2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馀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27、诣太守,说如此。

28、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9、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满当时现实,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河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30、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皆叹惋”的内容是① 世界变化大。②时间过得快。③外面得世界战争频繁,依然黑暗腐朽。④庆幸自己得社会和平安定。

31、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

32、渔人是一个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人。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的淳朴好客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33、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明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落英缤纷: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34、略。

篇8: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参考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参考

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3】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

【小题4】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

【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译出大意)

【小题3】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小题4】(1)世外桃源 先忧后乐(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

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篇9:《桃花源记》节选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节选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師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

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

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异 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B.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

C.去 停数日,辞去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8.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19.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4分)

《桃花源记》比较《雪窦游志》阅读答案整理,仅供参考:

16.C(2分)

17.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翻译出大意,1分;无论译对,1分。共2分)

18.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思对即可。2分)

19.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 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 ③人们生活安宁和乐。 (多基本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意思对即可。每对一处1分,共4分)

篇10:《桃花源记》阅读比较及答案

《桃花源记》阅读比较及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

【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②〖畜同蓄。 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

A.符合 B.恰好 C.满足 D.舒服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曳屋许许声

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答案]

6.C

7.A

8.B

9.①这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和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仍然安然自若。

篇11: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 豁然( ) 俨然( ) 阡陌( ) 怡然( )

② 垂髫( ) 郡下( ) 遣人( ) 诣太守( )

2、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并解释: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②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③ 便舍船,从口入( )

④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⑤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⑥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⑦ 见渔人,乃大惊( )

⑧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

⑨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

⑩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 )( )

⑾ 及郡下,诣太守( )

⑿ 后遂无问津者( )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今义:

①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②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③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④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⑤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5、下列句子中翻译时不需增加成分的一项是( )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7、翻译下列句子:

①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

① 《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

② 描写桃花源田园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答:

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出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句话中,“皆叹惋”什么?请结合历史知识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 huò yǎn qiān mò yí

② tiáo jún qiǎn yì

2、① 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② 豁然开朗:形容由昏暗、窄小一变而为明亮、宽敞。

③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索尝试或问候。

3、① 沿着 ② 繁多的样子 ③ 舍弃 ④ 宽阔 ⑤ 类 ⑥ 都,全 ⑦竟 ⑧ 通“邀”,邀请 摆 ⑨ 感叹惊讶 ⑩ 已经 沿、顺着 从前的、旧的 ⑾ 到 ⑿ 渡口

4、① 鲜艳美丽 食物味道好 ② 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③ 妻和子女 专指男子的配偶 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没有出路的.地步 ④ 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的连词 ⑤ 不值得 不充足,不满

5、B

6、D

7、① 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②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作了回答。

③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④ 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8、① 《陶渊明集》 陶渊明 潜 元亮 东晋 诗人

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9、① 渔人的答语分别是:“今是晋”;在源中人接问“秦之后即晋乎”后,再答“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② 发现桃源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以及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③ 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所遭受的灾难。

篇12:《桃花源记节选》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节选)》阅读及答案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词的的含义。(2分 )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小题2】下面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小题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参考答案:【小题1】(1)类(2)全、都(2分)

【小题1】A

【小题1】略(2分)

【小题1】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解析【小题1】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小题1】B、C、D都是古今异义,A古今同义“肥沃的田地”。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桃花源记》作业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

2.说新闻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

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作业题及答案

4.《桃花源记》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5.桃花源记陶渊明阅读答案

6.《桃花源记》的阅读答案

7.《桃花源记》朗读及思考题

8.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

9.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10.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

下载word文档
《《桃花源记》作业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