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外耳道炎
“wangbaid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中医怎么治疗外耳道炎,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中医怎么治疗外耳道炎,欢迎阅读分享。
篇1:中医怎么治疗外耳道炎
中医治疗外耳道炎的方法
1、清洁耳道
仔细清除外耳道内的脱屑、耵聍和炎性分泌物。脱屑、炎性分泌物,可用小吸引管轻轻吸出。小而硬的耵聍宜用耳镊取出。大而硬的耵聍应先用3%碳酸氢钠液滴耳,1日4次,待耵聍软化后,用外耳道冲洗法清除。
2、单纯性外耳道炎
先用3%过氧化氢液将外耳道洗净,并用消毒棉签拭干。随后将氧氟沙星滴耳液滴于患耳,每日3次,数日后可控制炎症。
3、外耳道疖
发生于外耳道外端的软骨部,为毛囊或皮脂腺的葡萄球菌感染。耳痛甚剧,可有体温升高。待疖肿成熟,脓液穿破组织向外排出后,耳痛可骤减。
4、弥漫性外耳道炎
按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口服相应有效的抗生素。彻底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和痂皮,并使用地塞米松—氯霉素滴耳液,以达到抗菌、消炎、消肿的目的。
5、坏死性外耳道炎
积极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除坏死病灶。
6、外耳道真菌病
清除外耳道分泌物,滴用2%水杨酸乙醇、2%麝香草酚乙醇等抗真菌药物,每日3次,连用2周。局部可使用制霉菌素粉加等量硼酸粉混合剂。
外耳道炎的症状表现
急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火热、痛苦、耳闻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感,耳周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外耳道狭窄,肌肤腐烂。
慢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有不适感和痒感,并有大批排泄物。病程长患者可能因外耳道肌肤增厚而听力减退。某些慢性外耳道炎伴有奇痒的应注意与霉菌性外耳道炎相差异。
外耳道炎会有哪些危害
1、疾病的预兆:
外耳道炎非常容易反复发作,会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贫血、缺少维生素、糖尿病等。因此,当外耳道出现灼热、疼痛等不适感或痒感,并出现少量分泌物时,应立即去正规的耳鼻喉医院进行就诊,以免更大疾病的发生。
2、急性转为慢性:
急性外耳道炎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得当则会转为慢性。一旦转化为为慢性外耳道炎,则耳部经常会产生不适感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听力将逐渐减退,导致外耳道的皮肤产生充血或增厚的症状,外耳鼓膜会变得浑浊不清,或由于鼓膜上皮受损,其表面会出现少量的肉芽。
3、容易导致耳聋、耳鸣:
当外耳道炎会出现灼热、发痒、疼痛、充血、肿胀等,接着变化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时,一般会使皮肤变肿,鼓膜被遮蔽,影响听力,从而产生传导性耳聋耳鸣,由于外耳道炎分泌无刺激,会使耳垂受累。严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并出现全身发热、不适等症状。
外耳道炎如果不及时治疗是非常的可怕的,自作主张或是拖延治疗时间,最后只会使得病情加重,因此,当自己出现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治疗,这才是对自己的健康最好的负责。
篇2:外耳道炎中医治疗方法
首先应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其次,要防止污水入耳,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涂上油膏堵塞外耳道,要及时清除外耳道耵聍或异物,最后,要注意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损伤。
篇3:外耳道炎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2、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
3、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4、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某些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
二、手术治疗
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一、中药治疗
病属中医的耳疮范畴,多因风热侵袭或热毒望盛所致,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1.内服药 银翘丸、牛黄解毒丸口服每次1九日2次。
2.外用药 ①黄连膏、紫金锭外耳道涂敷。 ②中药菖蒲、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 ③如伴有耳周围肿胀。可以水调散外敷(即黄柏研末后加等量石膏和凉开水调成糊状涂布耳周肿胀处或以湿热毛巾敷局部)。
篇4:外耳道炎治疗方法
1、未病时就注意卫生,尤其是儿童。凡有化脓性中耳炎、耳疖肿、婴儿湿疹者,更应格外注意局部的干净与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围清洁,并要注意不要乱掏耳朵。
2、既病之后,切忌水洗。如其污秽或痂皮堆积,可先用植物油涂擦,待其疏松之后,再用纱布或消毒过的软纸轻轻擦净。实在必须洗涤者,用苦参汤。
3、按时更换外用药,按时进服内服药。
4、痒时忌搔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如是小儿要防止他乱抓搔擦。
5、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6、患病之后禁止游泳。
外耳道炎的预防
1、首先应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外耳道乳头状瘤”,使耳道经常出血,甚至影响听力。其次,要防止污水入耳。
2、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涂上油膏堵塞外耳道。要及时清除外耳道耵聍或异物。最后,要注意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损伤。
篇5: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
环境因素(45%):
环境因素占本病发病因素的大部分因素,外耳道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病,如挖耳,游泳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皮肤擦伤和溃疡易致感染,挖耳是常见原因。
细菌感染(45%):
此外,有糖尿病,慢性便秘和身体衰弱者易患本病和复发,变应体质和糖尿病者易反复发作,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
篇6: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一)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二)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
(三)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四)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某些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
二、手术治疗:
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篇7:外耳道炎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1.游泳或洗澡时造成的感染
当我们游泳或者洗澡的时候,如果不在耳部放置东西的情况下,耳部很可能由于水液的浸渍造成上皮破裂、肿胀、软化等,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一些致病微生物进入耳道,诱发感染。
2.分泌物的刺激
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持续刺激,造成外耳道上皮损伤和感染。
3.上皮损伤
用手指、发夹、小木棒等物搔挖造成外耳道上皮损伤,致使微生物侵入表皮,甚至真皮层。
4.继发感染
外耳道皮肤在变态反应性湿疹的基础上继发感染。
5.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贫血、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也易诱发本病。
外耳道炎患者生活中不能出现绝望的心态,其实外耳道炎疾病是不难治愈的,患上外耳道炎的人数是很多的,那么外耳道因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饮食呢?我们看看专家的详细介绍。
篇8:外耳道炎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1.清洁外洗法
适用于耳道有脓或耵聍或耳道不洁者,本法也可以认为是其他外治疗法的前提疗法。用药物加水,浸泡、煎熬至一定浓度,制成液体制剂,直接清洁淋洗患处。既可清洁局部,又可使治疗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淋洗药液可选用板蓝根、鱼腥草、黄柏、蒲公英等,煎水取汁清洁外洗。
2.涂敷法
将药物涂敷患处,以起到局部治疗作用。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粉散剂或膏、糊剂,涂敷于局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湿祛腐之功。
3.通耳散吹耳治疗
枯矾、五倍子、全虫、硼砂各10克,冰片25克,黄丹5克。将上药共研极细粉装瓶备用。常规消毒耳门、耳郭皮肤,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分泌物,将通耳散用硬纸筒吹
4.疔疮散棉栓
参三七粉100克,玉枢丹10克。上两种药碾末混合,加食用香醋30毫升调成糊状,装入经高温高压灭菌的容器内备用。每次上药前,将外耳道以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清洗,拭干后以棉栓疔疮散塞入耳道红肿部位,患侧耳周可辅以止痛消炎膏外敷,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中医怎么治疗外耳道炎】相关文章:
1.中医治疗关节炎
8.心累中医怎么治疗
10.中医治疗尿毒症好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