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一段乡忆散文阅读

一段乡忆散文阅读

2024-12-30 19:03:2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ojunf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一段乡忆散文阅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一段乡忆散文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一段乡忆散文阅读

篇1: 一段乡忆散文阅读

一段乡忆散文阅读

有些眷恋是与生俱来的,不管是在一碧千里的春夏,或绵黄天际的秋冬。那些零星记忆就像蓝天里的丝丝艾发,在光阴温慈的梳理下,渐渐柔顺起来。

始终忘不了小时候在乡间田垄上奔跑的身影,沟渠四周布满了生生不息的野草,那时候的田间地头,草的品目繁多,穿插在野草之中的小花自然也像遍布的星星那样,羞怯地探头张望,每当花期如荼之际,风儿贴心轻拂,花粉随风飘扬,自由散落在田间,等到来年,当春泥苏醒,草茎破土,于是那些藏在密草之间的花种也会从花蕾里张开小嘴,吐露着舌头,煞是好看。

母亲插队那年也是我诞生的那年,依稀地记得,家坐落在阳澄湖畔的一个河塞地带,老屋朝南,院子前是一条宽不足二十米的小河,东西走向,过河东百米就是烟波浩渺的阳澄湖,往西则呈锥形,连着农田的沟渠,再往西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田野。

老屋是养育陪伴我童年成长的摇篮,为此,细心的母亲特地在院落西周植满了各种花草,栀子花,白兰花,月季花还有几株玉兰和桂花树,在不同的花期里,我和母亲都会用这些花的活色生香来稀释岁月带来的烦忧,也会用这些树的枝盛叶茂为岁月刻下曾经的.轮廓。

那个年代的农村空气清新,村落静谧,农舍错落有致,除了时尔从农间地头传来的几声本地童谣或沙家浜之类的,最热闹的就数那些鸡鸭猫狗的嬉闹声了,如果一定要挖掘出记忆中最美的乡景,那就莫过于乡间的清晨与黄昏了。

农村的清晨一般是由第一声鸡叫开始的,四季中的每个清晨似乎改变不了雄鸡周而复始的原始本能,没有闹钟的年代,人一天的开始就是在鸡鸣和自己的生物钟里起步的。

不管春夏秋冬,农村的清晨始终就像一个素颜娇羞的少女,无论是薄薄蔼蔼的纱雾,或沥沥霏霏的细雨,无论是惺惺忪忪的太阳,或斯斯艾艾的黛幕。你都能在慢慢廓清的回忆里听到穿越小半个世纪的时光回响。

农村人都有早起的习惯,这不能归咎于那个年代的精神匮乏,在中国浩瀚的历史文明中,从古至今都传承着农夫农妇们朴实而又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母亲也不例外。在夏季,我常常因炙热难寝而随母亲一起早起,每次母亲打开鸡舍时,我就会相帮着往院落周围撒上一些稻谷,于是,那些披着五颜六色衣裳的鸡崽们欢快相互争啄着,时而追逐,时而呜鸣,吵醒了沉睡在梦中的那些花花草草,此刻也正是太阳初升之际,花瓣和草叶上汁满了露水,亮晶晶,圆莹莹的,母亲看到后偶尔会嗔笑说,小鬼头,你怎么把眼泪洒到花儿上去了啊。

而就这个时候,每家屋顶上的烟囱里陆陆续续会升起炊烟,借着风势会淡逝在晨幕里,当流动的空气里穿梭出枯焦的秸秆和梓木味时,我知道,大人们一天农耕劳作即将开始。

挣公分是那个年代的标签,也就是说一个劳动力一天干多少时间的活都以记账的形式积累成年终的分红。所以,为了完成工作量,很多人都会在早晨把做好的午饭带到地头,后来我才知道,大人们是为了抓革命促生产,为了村头的大喇叭里的表扬通报。每次从黄昏里远远飘来革命歌声时,母亲就会和乡邻们扛着农具,卷着裤管,踩着西落的余晖从田间归来,那时的黄昏是农村最质感最丰腴的景致,当然也是我那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当夕阳落尽星星未亮之时,灶膛里的火苗已把母亲的脸印得通红红的,像极了在年初头上待嫁的新娘子,要不是灶上大铁锅里飘出的饭巴香味,我甚至会忘记饥饿。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那份画面至今还软绵绵地躺在我的回忆之中。

黄昏中的水乡农村,美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倘若光凭记忆,就足足可以愉悦你一整天一整宿甚至一年年地循环回想,当天边最后一支云稍被夕阳叼走时分,当晚霞缓缓收卷起氤氲在河壑上的水晕那一刻,当游离在竹林里的吴侬软语摇曳出一曲低吟浅唱时,那种乡野情景体验在当下的城市生活中何止是奢侈。

如今,那些个农村的田埂洼溏,竹林菜园上早已建成了林立高楼,那曾经的独木小桥,蜿蜒流淌的小河也成了母亲那代人时时唠叨的念想,有时,每每路过这里,我依然会感觉到从童年脚步声里传回的温暖声响。

篇2:优秀散文:乡忆

看着灰蒙蒙的那片天,望向周围冰冷的建筑物,听着来往车辆嘈杂的鸣笛声,忆的阀门被打开,是那么自然。

记忆深处,我坐在山坡上,向远方眺望,一阵阵浑厚的山歌响彻山谷,我仿佛看见了背着锄头往家赶的爷爷。这时候,我就会冲着山谷大叫一声:“爷爷!”这山谷就会再帮我喊一声,将声音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爷爷听到后,总会向周围左顾右盼,他浑身的`劲儿就又来了。微风吹拂着我的脸颊,我坐在岩石上,听着那不知名的乡谣。

乡村是美丽的,看着远处的吹烟袅袅升起,背着书包靠在田野的稻草人旁,它可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喜欢跟它说些悄悄话:“今天早上下了小雨,我在去学校的路上摔了个狗啃泥,还好没有人看见。”说完我又咯咯地笑个不停,像是自己在嘲笑自己。我愿意和它说所有小秘密,它是个很忠实的倾听者,它总是在微笑。春天时,农民伯伯刚刚播种,种子们还没探出头来,它微笑着等待;夏天时,常常一会儿艳阳高照,一会儿倾盆大雨,它微笑着面对;秋天时,人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它却一只在那儿守候着稻田,它微笑着伫立;冬天时,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一家人吃着暖呼呼的团年饭,它微笑着坚守。它是我的榜样。直到听的奶奶的喊声,我才念念不舍的往家走,我只想多陪它一会。

在我认为,夕阳是最美的。赤着脚走在通往山坡的小径上,躺在草垛里,看着湛蓝的天空被夕阳染得深红。很多人认为夕阳接近终结,可我却认为它是命运的转折点,慢慢的星星布满了天空,累了,就睡会吧。

这是童年,这是永远。

篇3:崮乡忆趣散文

崮乡忆趣散文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哎

谁不说俺家乡好

……

正如歌中唱得那样,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是一方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人间。忆往昔,那儿曾战火纷飞,那儿曾是军工厂的所在地,那儿曾以贫困闻名。可是今天,她却因崮而名声鹊起,成为地质学家们眼中的宠儿。近年来,随着对岱崮地貌的研究与旅游开发,其逐渐走进了地理课本和世人的眼中,岱崮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小镇,也焕发出了她独有的魅力。

现在人们都知道,岱崮地貌成为继张家界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地貌类型。因此岱崮又被誉为“世界第一崮乡”,简称崮乡。又因这儿盛产中华蜜桃,所以又有“中华蜜桃第一镇”的美誉。如今,一年四季都有很多慕名而来的观光者,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地游客的脚步络绎不绝。

我曾在崮乡的中学安家并工作过十多年,奉献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因此崮乡于我而言,也算是第二故乡。那时候,还没有岱崮地貌的提法,自然崮乡之名也没有,所以岱崮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女孩。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当世人还未慧眼识珠之时,我已与之倾心相恋过,这自然是崮的幸运,亦是我的福气。我很荣幸在更早的时间里认识了崮乡的美丽。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被分配到岱崮镇。而我所在的中学就建在一条深峪的一处比较开阔的地方。学校的教学楼区、宿舍楼区和操场区,呈三级阶梯造型。从镇驻地所在的小块平地看,学校就像是悬在山半腰的鸟笼,东西分别与东峪村的村舍相毗邻。就学校本身而言,也算是一处坐山临水的风水宝地。教学楼的后面便有竖直的崖壁和层层栽种着桃树的梯田;而通成几百级台阶和一段斜坡路走下去,就能走到那由两山之夹角和一面人工大坝拦截的大水库前。

那时,不用出校门,在四层楼的任何一层的教室里就能看见学校对面那明镜一样碧绿的人工湖面,当然也可以看见教学楼周围山头那层层梯田中盛开的桃红和杏白。在那儿,大自然这个魔法师,每天都挥笔作画。无论春秋冬夏,变换着四季的风景。有时,上完课之后,我就会抬头看看对面山头上或者葱绿,或者灰黄的风景。而平时,在工作之余我常常会与年轻的女同事一起,出去校门探访学校周围的山山水水,那乡间小路上曾记忆着我们多少的欢声笑语和脚步声呢?我特别喜欢春天粉桃和红杏的笑脸。阳光下,那些张脸儿连在一起,让天边的云霞都逊色许多;而阴雨天,又会呈现片片桃花雨后娇的情形,着实让人欣喜。当英姿飒爽的秋天来临,各种山果也成熟了。什么核桃、栗子、山楂、苹果、大红枣……谁不愿意在路边散步的时候,就遇到一树红彤彤的苹果,或者满树玛瑙似的一串串山楂呢?谁不愿意,一抬手就能够着那招摇在金色夕阳或者晨露中的又青又红的酸枣和长满满山坡的粉紫或者黄色的野菊花呢?还有,远处山梁上,红灯笼一样的柿子挂满枝头,只可远观,却怎么也够不着,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作为一名刚分下来的年轻爱美的女教师,我时常也会独自一个人,在学校周围的原野或者山间村落中走走,驻足一树繁花,折取几朵野花,做几枚柳笛,放在嘴边,悠扬地吹奏。如今想来,那时的工作环境真好,多么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啊!那么年轻,那么美丽的时光啊,一去难返了。还记得,那时的作文课,可以开门写。我会带着学生们到山野去春游或者秋游,各有各的乐趣和收获。春天时,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去写生,画桃花,还可以观察蜜蜂的采蜜和蝴蝶的舞蹈,如果遇到农人,可以向他们询问给花木授粉的知识。如果是夏末或者秋初,满树的桃子和苹果如十八九岁姑娘的粉嫩的脸蛋,着实喜人。你尽可以随便和哪家的果农拉拉家常,帮他们摘几个桃子和苹果,轻轻地找一个最大和最好的放在鼻息间嗅觉,或者轻轻地将你的小嘴张开,用力地咬下去,那满嘴的汁液呀至今也忘不掉啊!自然,永远是最好的课堂,学生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增长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见闻,还有相互协作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后来,我恋爱了!很快,我又结婚了。我依然时常在周末的时候,选择去爬山,顺便野餐,或者有时也会野炊。那时,我于崮,还没有多少概念,所以都说成去攀山。当时,只是奇怪这岱崮的山为什么与自小家门前的小土山不一样呢?很怀疑是天公非常钟爱这儿的人们,让他们周末爬山的时候,山顶上会有那么整块的宽敞的“灶台”和“饭桌”,随便找两块石头便能起灶;随便剪几段荆条便是天然的饭筷。那时,也并不去考虑为什么那些山都会戴着一顶整平整平的石头帽子。后来,我对于“崮”本身这个字产生了好奇,于是诘问岱崮的含义。字典告诉我:崮者,四面陡峭上端较平的山也。我才明白,在岱崮这块土地上,有太多这样的山,比如:大崮、梭崮、板崮、南岱崮、北岱崮、卧龙崮等。我才知道,原来沂蒙山区号称有七十二崮,而绝大多数都在岱崮这块土地上。

慢慢地,在岱崮这个地方生活得久了,也就不再觉得崮的特别。依然在周末的时候,爬上离家比较近,地势也比较低矮却十分狭长的卧龙崮上去玩。有时候带了煎饼和大葱,兴致高了,可能会带上一口锅,在崮顶上捡拾杂草和木柴生火做饭。一上午或者一整天就待在崮顶平整光洁的石头上看山下的风景。近处,血脉一样明晃晃蜿蜒的河流唱着欢快的歌谣,日夜不息地流淌;远处,似碧波荡漾的东指水库泛着鱼鳞一样的亮光,仿佛可以听见荡舟捕鱼的'号子声;还可以观看山下繁华的小镇一角。如果适逢集市的话,甚至可以看见老乡们赶集的人头攒动;听见卖卖牛羊的讨价和还价的经纪声;更能听见逢年集或赶庙会时戏班唱戏的咿呀声。如果你高兴,也可以去探访隐藏在半山腰的竹林或者桃林掩映的农家,在农家小院里,你可以与一位老者攀谈上几个时辰,聊一些农桑之事,聊一些家长里短。循着那一缕缕,在今天看来带着丝丝乡愁的炊烟,你便能走进一户山间松林的茅屋或者桃花环绕的石头房子,碰到热情好客的山里人,他们会十分友好地与你打招呼,留你喝茶,甚至用餐……

离开岱崮工作,差不多又有十个年头了,虽说逢年过节依然会回到那座小镇,但毕竟是少了很多爬“山”的机会,更别提带上干粮和水去山里野炊和野餐了。果如诗人所言,乡愁就是故乡的一轮明月吗?而于我,对岱崮的记忆,乡愁就是:梦里走在崮乡的原野上,手里攥着一把金黄的野菊花,而头上戴的是一顶粉紫色野菊花的花冠,有一个人牵着我的手,在崮之巅奔跑……

时常时常,我会从这样的梦境中醒来,我时常诘问自己,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我还会是会做这样的少女梦?难道是因为,在20多年前的那个菊香绽放的时节,在崮乡的山巅,在无边的菊花绽放的花海,我遇到了我一生挚爱的人吗?难道就是因为他曾经一直陪着我踏遍了那一块神奇的崮乡的土地和平顶崮吗?

再一次,从梦中醒来,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清晨。我等不及春天桃花盛开的蜂围蝶阵;等不及秋天的金菊盛开和紫粉色野菊开满了山坡……我要回到崮乡,我要看看在这样瘦寒的季节,在一场春雪刚刚下过之后,雪野下会孕育着怎样磅礴的力量?我要看看,那些粉桃红杏的小嘴是否己经张开?此时,我激情奔放,我要快些回到崮乡。啊,令我魂牵梦萦的崮乡啊,我又一次扑向你的怀中……

篇4:乡忆散文随笔

乡忆散文随笔

小雨初霁,夕阳斜照,轻风吹拂着大地,空气像水一样清凉,而这种清凉的感觉所承载的家乡的记忆竟如潮水般袭来,让我这个远离家乡,远离童年的他乡之客久久不能平复……

夕阳的余晖洒在被烤了一天的大地上,风从南边吹来,夹杂着许多人家晚饭的香味。人们在一个格外清凉的地方时不时地扇着蒲葵制成的扇子,聊一些家长里短。我们这群小孩子就在大人旁光着脚丫来来回回地跑着,偶尔还会踩到几片梧桐的落叶,咯吱咯吱作响。跑累了就回家咕噜咕噜喝点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水清冽又解渴,一下子总是把小肚皮撑得圆乎乎的,到吃晚饭的时候就已经吃不下饭了。

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天还没完全暗下来。不知道为什么,记忆中夏天的风总是南风,河边极其嫩绿的青草斜斜地指着北边的天空。天空很蓝,偶尔可以看到几只燕子成为一个又一个黑点,慢慢地消失在视野里。草地上还有一些没有被牵回家的牛,耳朵和尾巴扇动着来驱赶牛虻,不时会抬起头呆呆地看着水面,更多的时候则是低着头捡着最青嫩的草来吃。河水很清,只有通过河底长长的水草的摆动才能看出水在慢慢地流淌。当时很好奇,为什么水会一直流而不停呢,于是就幻想着在水流的尽头肯定会有一个可以把水转移到源头的装置,并为自己做出这样的解释而自豪不已。

大概是天快要黑的缘故,一些鲢鱼会游到河两边水比较浅而草比较多的地方,机灵劲儿也下降了不少。我把凉鞋放到一旁,赤脚在满是水草的水中乱踩,看到一条鱼便蹑手蹑脚地慌忙用手去捧它。这个时候通常可以抓到一些小鱼,就在旁边淤泥里挖个坑弄点水,把鱼放进去。鲢鱼在小水坑中扭动着身体逃避被束缚的不快,挣扎了一段时间才逐渐安静下来。空气很凉,水很凉,一种叫声类似于知了的虫子叫得也很凉。一只鹰在高高的天空中飞翔。它要么漫无目的地盘旋,要么从头顶上方掠过。

这么多年了,那条满是青草的小河已经干枯得只剩坚硬的泥土,一到中午就升起缕缕白烟的烟囱也都消失殆尽。每次回去的时候,我都会像寻找什么丢失的东西一样望着天空,似乎听到有人在我耳边轻轻地说:终于回来了。

我不止一次地感觉到,在家乡出生并成长的经历,就是把自己和这片土地用皮筋绑在一起的过程,当我远离家乡的时候,这根皮筋会越来越紧,紧到一定程度就会感觉到家乡的召唤,让我重新回到她的拥抱。

篇5:忆清明节的一段往事散文

忆清明节的一段往事散文

今年清明节,回老家扫墓,见到了三个小孙女,可爱啊!

一个上一年级,一个上学前班,还有一个……(偏僻农村还没有幼儿园)

给他们留点什么印象呢?我说今天是清明节,有一首写清明节叫七律的古诗,你们小,只教两句,但必须记住。看来她们很乐意与我交流。于是我一边讲解一边教她们。

你们看到大人烧纸钱了吗?

看到了。

纸灰飞起来了没有?

飞起来了。

像不像蝴蝶?

像。

好。这第一句就叫:纸灰化着白蝴蝶。让他们反反复复唸,直到上口为止。接着我说:

这地下埋着的`是我们的老祖先,想起他们生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心里既感激又难过,

眼泪不住地要往下流……

所以第二句就叫:血泪凝成红杜鹃。没想到,一个小孙女说,你怎么不流泪呢?

童言无忌!

我回答,流在心里了……

篇6:忆娘亲散文阅读

忆娘亲散文阅读

昨日工作需要,上网查资料。页面上突然蹦出“忆江南”的词条。打开一看,原来是白居易的作品。

“江南好,风景依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看了这一阙早已熟识的词,不知为何?心海,立刻温情涌动;脑海,立刻思绪万千。更不知为何?刹那间,记忆之海马上翻腾出母亲那慈祥的面容,童年的种种印象,以及童年里的娘亲们。心,立刻暖暖的,但也酸酸的。

母亲,已去世三十多年了,因为突发脑溢血。说实在的,她的病,如果是现在,她是不会去世的。人们都说,她,是我们当地最后的那个“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温婉贤淑、热心善良,会理世事,是乡亲们眼中典型的“好嫂子”、“好阿姨”、“好大妈”。非常受人尊重,被乡亲们视为榜样、表率。

“你个婆娘!你去看看人家曾大嫂怎么做的?”“你怎么、你怎么不向人家曾大婶学习学习?”这是我童年幼稚的记忆里最深刻、也是最喜欢听得好话。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有这样一位被人你们称颂的好妈妈。

她是五十九岁,我八岁那年走的。“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这是日后人们谈及我妈妈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我八岁幼小的心灵里已经烙下深深的印记。同时,在心里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并如此敬重我妈妈呢?

后来渐渐长大了,逐渐明白一些事理。原来。首先,妈妈是曾经的大家闺秀,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和修养,能够通情达理,深远而正确的对待并处理好每一件生活琐事;其次,是她的稳健善良,对任何人都没有害心,而且平易近人。她宁可亏欠自己,也不会让别人吃亏,从不占别人办点儿便宜。正所谓日久见人心,所以乡亲们全都愿意主动和她来往;在者,她性格热情开朗、大方好客。那年月里,邻里们有困难,只要找到她,她再难,也会尽最大的限度给予帮衬;即便是吃了上顿无下顿,连乞丐过门,她挤也会挤一碗吃的给他。她总说“唉,又一个可怜人!”

就说一件小事吧。她去世前一年的一天傍晚。那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入了少先队员,而且当了班长。因为我们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所以,晚饭时,伙伴儿们端着饭碗成伙的到我们家门口。也许是因为嫉妒吧!对着站在自家门栏上吃饭的我冷言冷语。因为年幼,一会儿,就发生了口角、拉扯。将我一下扯倒在地上,碗摔成两半,恰好将我的额头划了两道大口子。幸好,没有扎着眼睛,不然真瞎了。当时,因为家里非常贫穷,无钱医治,就用锅底灰止血,以至于在我的额头上永远留下了两道灰色的月牙形的疤痕。也因此,我便成了人们口中的少年“包青天”。对于这事,我父亲气急败坏,一定要报复,找人算账。而我母亲拦住去路吼道“你去干什么?都是小孩子,儿子已经这样了,大家全都这么穷,你去了,又能够怎么着?”把父亲强行拉进屋去。没想到,第二天,几个孩子的父亲母亲主动到我家来赔礼道歉,还送了当时非常珍贵的鸡蛋什么的,说给我补补,都被母亲婉拒了。父亲也算消了气。可我没想到的是,从此,这几位阿姨婶婶对我特别好,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差不多。也因此,我父亲常受到母亲的批评“你个臭老九,有知识就是不会处事!”长大的我,当然知道,这并非完全正确。可是,那年月,我相信,母亲,是对的。

母亲啊!你一生在艰难困苦中拉扯大九个孩子,真的好不容易。可当改革开放来临,土地包产到户,自给自足,刚刚可以填饱肚子,可以幸福过日子的时候,你却来不及回头的走了;母亲啊!假如你不是生在那个年代,你的命运绝非如此。我想我们九个儿女一定会给你一个万分幸福的晚年;

可是,母亲啊!你的贤德良淑,也时常让我想起,并怀念我的那些娘亲们。其实我知道,你身上的那些贤德良淑、平淡善良、热情大方等等美德,是与生你养你的那些娘亲们分不开的。你应该感谢她们,正是有他们,你的一生虽然是如此的平凡,只作了一个平凡的普通女人,但在乡亲们和我的眼里,又是这般非凡的伟大。

其实,我更因该感谢他们,因为他们为我幼年的成长,给我童年的记忆添注了太多的美好回忆和深刻而永恒的.教益。

所以,当我看了第二阙“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更让人心思戚戚的。对于我,忆童年的话,最忆应该是母亲、娘舅姨娘,还有“上坝”,这个大山里的村子。尤其是那个叫“横峪沟”的山坡上早已消失的斑驳至极的土墙房。一瞬间,关于她的一切记忆都变得分外清晰、明朗,不由黯然万分。

因为当时我的年纪小,所以,我的外公外婆,我生来就没有见过。但是我知道他们家解放前是个大户,非常富裕。解放时,好像评的是富农吧!感谢你们为我生育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身上一切美好的特质一定是遗传了您们的基因,或是您们教育培养的结晶吧!外公外婆,谢谢你们啦!

后来才知道,我母亲能够具有一身的美德,与娘舅和姨娘们分不开的。因为解放不久,成分问题挨批斗,没几年,外公外婆就相继去世了。从此,在大舅,大姨二姨的呵护下,母亲得以茁壮成长。

说起娘亲们,太多童年的记忆太清晰、太美好了,仿佛就在昨天。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出,我家因孩子多,实在太穷了。真的,好多时候连饭都没得吃,衣服都没得穿。其实大家都穷,可是,上坝那个地方全是山,而大舅又特别吃苦能干,开荒种地,虽然没有钱用,但在横峪沟里随便耙点儿地都能种出东西,一家人糊口是没问题。所以,只要是放寒暑假,母亲都会让我去大舅家,或者舅妈都会来接我。其实,就是为了让我去吃一段时间的饱饭,养养我瘦弱的身体。

记忆最深的是,大舅,舅妈每天都是特别辛苦地劳作,起早贪黑。每顿饭总是督促我吃饱,尤其是冬天的晚上,一家人全都围在柴火炉边,烤火取暖。舅妈怕我饿肚子,总会在火炉里放几个土豆,或者是红薯,烧好、晾凉、剥好皮给我吃。然后亲自暖好冰凉的床再让我睡。就连他的亲儿子,我的几个舅老表,也享不到这样的福。到大姨二姨家,全都是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好多年,好多年,直到我长大成人。才少去他们家。这种亲情真的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言明的。它不仅是一生难以割舍的娘亲,更是一生也报不完的恩情啊!

因为不仅仅是我,那年月,就连我们家很多很多时候都是靠舅家支援,送来粮食才得以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让一家人得以勉强生存下来的。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当我看了这第三阙,凄楚的心,竟然不由自主的黯然泪下,静默良久,良久。。。。。。

我想起大舅、舅妈、大姨、二姨,真的欲哭无泪,因为,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一生的愧疚。

八十年代初,过早失去父母,然而豪气冲天的我,为了追求真正美好的生活,毅然决然地辞别了大山,外出漂泊流浪,孤身奋斗。也因为那时信息不畅通,更因为省钱,好几年没有回家。其实,双亲不在了,回“家”也没有多大意义的缘故吧。

当我六年后回到家乡的时候,我的老一辈娘亲们,全都变成了一撮撮黄土,就连经幡都已腐朽。

分别去到他们家,面对我辈们,相视凄然。只能悲切而淡淡地诉说物是人非的成年往事。那段时间,无数的深夜,想起娘亲们,我都会黯然泪下,久久不能平静。

娘亲啊,我辈现在都很好,吃穿不愁,生活富裕,一切都好。你们就放心吧!

最不放心的是四表兄,他耳聋人孤、身弱体残、也已将老。我们每次回去,都会偷偷给他钱,他过得还算安康。今年春节回乡,还特意去看望他,一切正常、安好。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可是我呢?我只想说:忆娘亲,最忆亲人心。铭记大舅表兄弟,土豆番薯舅妈情。常忆心难平。

娘亲啊,我今生亏为你们的外甥。因为没有机会,今生欠你们的,来生再报答你们吧,好吗?母亲,原谅我吧!

篇7:偶遇忆一段红尘旧事情感散文

偶遇忆一段红尘旧事情感散文

一个缘字,终难猜透;多少曾经,已然离去;那些默契,那些深挚,饱含多少美丽,谁能忘记?一份感情,真的,不易;一些相遇,只能且行且忆。

转悠了一圈回酒店,已经是深夜了。

夜色浓浓,酒店的楼道静寂着,她按了上行的钮,等待着电梯升起。她从来不刻意地打扮自己,此时一身水洗牛仔,脚蹬一双浅红色休闲鞋,这个不算漂亮却有着一些气质品味的女人,见过她的人总是夸她面相好命运好,而她从未谦虚什么,只是浅浅的一脸幸福的微笑,尽管年华不再,岁月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反而增添了更多的恬静温婉。

异地出游,陌生的城市,这样的夜晚她回住处的心情有点匆忙。“叮——”,随着一声电铃,电梯门缓慢打开,她闪身进去的当儿,下意识的皱皱眉,好呛人的一股酒味,明显,电梯里的这个男人醉酒了,抬眼处,却正好对视到一双灼热注视她的眼睛。她一阵晕眩,怎么是他!?那个静静储存在相册里六年了的男人!

世界有时候很大,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的回避,一直都不曾遇到;世界又真的很小,断了音讯多年,竟然会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遇到他!她挺直身板,尽量装作若无其事的,拉动嘴角一丝笑意想着轻松打声招呼,可话还没有说出口,那个男人已经凑了过来,一脸坏笑说:“醉了的'时候就看见你了!”他一把攥住她的手腕,醉眼朦胧笑意更深了,说:“这次原来是真的呢! ” 试图甩开他的手,她思绪混乱,脑子轰轰的,低低地颤声说:“松开,你喝醉了!”男人拽得更紧了。“叮——”, 电铃声适时响起,到了她的楼层,门忽地打开了,男人脚步摇晃,她挣扎开来,她不敢回头望一下,快步走出电梯。

进到房间,她拉下窗帘,稍稍松了一口气,窗外夜风习习,她用力的揉着太阳穴,想平复突突直跳的脉搏,倚在窗前,揉揉手腕上的一圈通红,抬手的刹那,却从玻璃窗看见楼下,一个黑影踉跄着脚步,她莫名的,胸口一阵抽搐,无法言喻的难受,她叹气。赶紧下楼跟上那个黑影,看着东倒西歪的背影,她犹豫半瞬,然后招手示意门口的保安过来,给他一点钱说,给门口那个醉酒的人打个车吧!

夜色浓浓,城市开始了长长的沉默,车,在安静的街头缓慢向前。车厢里弥漫着饶天亮的【爱一回醉千回】

夜背叛了谁 止不住泪

流不出一滴沉醉

风将思念吹 吹乱了心扉

多少过去情景偷偷出了轨

天长地久地老天荒携手相随

怎么却看见期待一再破碎

是谁说,“爱,原来是一番轻愁,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的寂寞和陌上花开的孤单。” 此时,遥望,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陌生的城市里春的气息清清爽爽。风,轻轻拂过脸颊,将三月的思念吹起,裹着淡淡的忧伤,带着远远近近的距离。为何,他,会如此巧合突然出现在这陌生城市的夜色里?

一些原本以为已经远远忘记的东西,却因为一份偶然的轻轻碰触,发现,记忆只是像水滴一样深深的渗进了心扉的柔软里,若如海绵一样很轻易就惹得泪流满面,凭空遗下一地晶莹的往昔碎片。仿佛那些日子,仿佛那些气息,仿佛那些年的情景,一一的在幽暗的夜空绽放。她是一个喜欢沉溺在自己天地,极少向人流露心事,静静敲打文字的女子。这样触碰到心底柔软处低低的疼痛时刻,她发现,一直以为淡忘了的东西竟然就存在默默的隐忍中。

篇8:一段记忆散文

一段记忆散文

我突然想起我的暑假生活,我呆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一般人不会想到的地方,以致后来有几个朋友问起的时候我总是开玩笑说,我暑假隐居。那段时间只有我的父母和我在一起,我们几乎就是三个人一起度过了这个暑假。这是我自出生以来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亲情的伟大。无论是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的处理,还是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他们总是和陌生人、朋友甚至恋人不一样。父母是最熟悉和关心你的人,你的哪怕一点小小的变化,或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他们都能从中读出含义。我那一段无法在脑海中抹去的记忆在那惊心动魄的一夜之后变得破碎不堪,它是一张缺了部分材料的拼图,再也无法拼凑成完整的一张。

如果有谁问我,你觉得从出生到现在,最珍贵并且为此感到欣慰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那就是我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家可以不富裕,但却不能不温暖。人的童年经历和记忆足以影响他其后的一生,我想是的。就我自己而言,童年几乎就是快乐、幸福、纯真、好奇、无忧无虑等的代名词,没有打骂,没有争吵,也没有让人讨厌的各种禁令。所以小时候的时光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段风平浪静的旅程,没有狂风肆虐也没有大雨滂沱,但它充满幸福和欢笑,永远透明得沁人心脾。

而这个暑假,有一种让我觉得回到童年的感觉,只是它的环境有些特殊,接触的人更加特殊。爸妈在没有经过我同意的情况下把我的手机卡换了,但我并不感到奇怪或因此而责备他们,因为他们只想让我清静,给我一段安详的时间和一处宁静的空间,洗去一些灰尘、喧嚣和杂质。后来我明白,人应该要有一种与一段往事告别的勇气和能力,否则永远都不能突破自我,明确前方的目标和脚下该走的路。

现在我每天都10点半睡觉六点半起床,因为它让我每天都拥有一个舒心的清晨和充实的夜晚。我发现那段时间的确给予了我好多东西,比如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里某种事物价值的判断和衡量,对待人与物的态度等。我开始明白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一味地努力和追求,而是真诚地对待每一天,好好地对待周围的事物,因为你并不知道它们会在哪天突然消失,好好地为自己生活,因为你更不知道自己哪天会遭遇突然的变故或灾难。于是现在哪怕再忙,我都要腾出一点时间给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它没有任何压力,只会让你感到愉悦和轻松。我深深地感到,原来人的健康和生命是如此脆弱,所以别总让这根弦紧绷,别总要往上面添加一些不必要的重量,这对你毫无益处,甚至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住的那个地方其实并不算特别安静,因为外面总有施工的声音传来。但我们从来不会遗失清晨和夜晚,因为它们是时辰赏赐的礼物。那些晨光中的事物像青草般摇晃,每天都遇见开启的黎明。窗外是个小小的操场,有篮球架,有长长的石凳。最令我高兴的是有棵估计长了几十年的大树,树叫什么,我始终不知道,但我是那么喜爱它——叶脉下的阴影,花朵和新叶的苦涩,将一些绿色隐藏在光阴的背面。站在窗户边,我能看见打球的男人和跑步的女人。这里没有车辆的吵杂也没有人群的喧闹。人们三三两两地坐着,或沉思或闲谈,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美好。老人、青年、孩子,各种各样的人,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时间是属于大家的,但又是只属于自己的。有时候他们看上去不太正常,比如有一次我坐在石凳上,突然有个20多岁的女人从我身边大笑着走过。我看了她一眼,但她并没有注意到我。我常想,是不是在别人眼里我也是不正常的,即使我自己认为我的行为很合乎情理。那个女人大笑的姿态与表情是在没有理智的控制下表现出来的还是她本身内心的某些情感的自然展示?我更希望是后者,因为它毫不做作也没有任何修饰,所以单纯和质朴得打动人心,让人觉得其实我们的生活原来可以这么随心所欲这么可爱。

一开始的时候,我总觉得周围的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以致我不能自然地抬起头与他们的眼睛相视。还有我的父母,我似乎能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出急切与异乎寻常的关怀。它们是温暖的,让我在躲避陌生人的眼神后能在他们的眼里找到归宿和安全感。胖胖的杨欣蕾阿姨总是很有耐心,她善良热情,总会说些激励人的话。我的邻居更换过好几次,似乎这里是一个很特别的很多人共同拥有的心灵驿站,每个人在抚慰了内心的伤口后又整装待发地踏上新的人生旅程。有十几岁的弟弟也有二十几岁的姐姐,还有几个同龄人。我们同处一片地方,这是偶然的相遇,一些偶然的过客。在那种情况下,我便深信不疑的相信缘分。

妈妈对我说:“芸儿,我们去外面走走散散心。”于是我们每天都要散步。我喜欢和爸妈一起出去,无论干什么都行,至少在那些时候我没有感到丝毫的寂寞或孤单。如果一定要说一个孤单的时刻,那便是我深夜突然醒来的时候。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晚的两三点我从睡梦中醒来,因为我被自己刚才做的噩梦惊醒。那段时间我经常做些稀奇古怪的梦,荒诞、恐怖,有时醒后还记忆犹新,有时却一点印象也没有。后来我甚至开玩笑地对表姐说,如果我能把那些梦里的东西全写下来,肯定会是一部离奇古怪的短篇小说集。那天晚上当我睁开眼睛后,我看见旁边熟睡的父亲。抬起眼又看见墙上一串行走着的蚂蚁或者小虫(事实证明其实那只是画在墙上的'一条线)。我听见外面传来狼嚎和狗吠声,我的头和四肢都与身体分离,各自在荒凉的小路上奔走,后面跟着垂涎三尺的野人。当我掉进一个四周被坚实的墙围住的地堡后,发现里面全是苍蝇、毒蛇、蜈蚣、蛤蟆、蛆、臭虫、跳蚤、老鼠和各种各样的虫子。它们有的腐烂发着霉味,有的生机勃勃地爬来爬去。当它们饿了的时候全都向我爬来,于是我在梦中因为恐惧而惊醒,但我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我不愿惊动爸妈,便一个人睁着眼躺到天亮。

我时常觉得自己的大脑是个很奇怪或者与众不同的物体,有时候像个思维迷宫,有时又像文字爆发的火山。周国平的床头总是放着很多纸片,用来当书签或者信手拈来记下突然想要写的文字。而我的灵感总是在走路时诞生,所以我想我是不是应该在裤兜或书包里塞些纸片,以便当灵感来临时能很快将它们记住而不致于遗忘——我时常因为灵感的遗忘而懊恼不已——于是这个世界上便多出了一个边走路边写字的怪人。爸爸总是带我去外面郊游,因为他知道我需要并且热爱此事。那些日子对于我来说充实而快乐,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碑一石,都让我更加接近人文与自然。偶尔躲开繁华与喧嚣,感受一下新鲜的泥土和泉水的气息,那暖如朝阳灿若夕阳的时光是最美的。

我是一个恋家的孩子,但同时却又是一个可以随遇而安的人。恋家,这个家并不是固定的物质概念,而是一个可变换的精神概念。在一个地方住惯了,就会有家的感觉,但前提是那里有你的朋友或亲人,比如寝室,比如我暑假时住的那个地方。母亲总习惯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外在的物质环境,还是内在的精神环境,而她这些行为也潜移默化的感染了我,使我时常想着为家做点什么。但家更重要的还是它的精神内涵,遇到再大的挫折碰到再大的困难,只要一想到父母、弟弟、爷爷奶奶和其他亲人,我都会坚强地走下去,因为它会给我巨大的力量。我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永远都不会放弃你,离开你,他们会伸出怀抱与双手为你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任何事。我很少当着父母的面掉眼泪,想哭也会强忍着,有时候是因为自己让父母操心,而那段时间更多的是因为他们为我做的事而感动。有一次我低着头看《读者》,爸爸在看电视,妈妈在拖地擦桌子,我突然想到那段时间以来和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想到他们的关怀他们的付出,终于忍不住掉下泪来,当然他们并没有发现。那么刻骨铭心的感激和感动,唯有在亲身经历后才能深刻的体会到。我感觉自己一直处在父母的庇护下,没有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和风风雨雨。那段时间练就了我一种曾经没有的心态,那便是无论命运给了你什么,你都要乐观的面对,即使不是为自己,那也是要为父母,因为他们付出的太多了,作为报偿,你至少应该做些什么,即使不能做什么特别大的事,但有一件你肯定能做到,那就是在以后的生活里多爱护自己,珍惜自己,在他们面前展示一个健康快乐的你。

这是一场倾诉,为过去的两个月暑假,也为未来的无数个日月。倾诉的主体是自己,对象是未知的读者。倾诉完毕,我也该进入梦乡了。

【一段乡忆散文阅读】相关文章:

1.崮乡忆趣散文

2.忆故人散文

3.吉安忆散文

4.清明忆散文

5.写下一段记忆散文

6.鹤乡纪行散文

7.远乡散文欣赏

8.乡的恋散文

9.忆读书阅读答案

10.家乡忆事散文

下载word文档
《一段乡忆散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